維多利亞號巡防艦
維多利亞號(德語:SMS Victoria[註 1])是普魯士海軍於1860年代購置的兩艘奧古斯塔級巡防艦的二號艦,得名於當時的普魯士王儲妃維多利亞。其唯一的姊妹艦為奧古斯塔號,它們均裝備有十四門火炮。維多利亞號於1863年開始在波爾多的阿爾曼兄弟造船廠鋪設龍骨,1864年初下水。它原本由南部邦聯海軍訂購,但被法皇拿破崙三世阻止交付,遂於1864年5月轉售予普魯士海軍。在與丹麥的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之前和期間,普魯士人一直在尋求艦艇來加強他們的艦隊,但維多利亞號來得太晚,未及在衝突中參與行動。
歷史 | |
---|---|
普魯士/德意志帝國 | |
船名 | 維多利亞號 |
艦名出處 | 維多利亞長公主 |
建造方 | 波爾多阿爾曼兄弟造船廠 |
鋪設龍骨 | 1863年 |
下水日期 | 1864年 |
交船日期 | 1864年5月13日 |
除籍日 | 1891年4月14日 |
結局 | 1892年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 | |
船級 | 奧古斯塔級 |
船型 | |
排水量 |
|
船長 | 81.5米 |
型寬 | 11.1米 |
吃水 | 5.03米 |
動力輸出 | 1,300匹公制馬力(960千瓦特) |
動力來源 | 雙軸,一台船用蒸汽機 |
帆索方案 | 全帆裝索具 |
船速 | 13.5節 |
續航力 | 2,500海里以12節 |
定員 | 15名軍官、215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維多利亞號幾乎整個活躍的服役生涯都在海外度過。繼1860年代中期在本土水域短暫服役後,該艦共接受了三次海外長期部署,全部前往西印度群島駐地。第一次從1868年持續到1869年,它維護了德國在古巴和海地的經濟利益。維多利亞號於1870年代初基本處於停運狀態,因此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期間無所作為。1875年,它獲重啟被再次派往西印度群島;這次部署因1877年俄土戰爭期間須轉移到地中海而中斷,當時德國政府擔心這場衝突可能會引發針對居住在鄂圖曼的歐洲人的騷亂。該艦於1879年返回德國,並於次年開啟駐西印度群島的第三次海外部署。然而,它在大部分時間都遠離駐地,參與了1880年底在亞得里亞海舉行的國際海軍示威活動,並為1881年在利比里亞遇襲的一艘德國商船實施了報復。其在西印度群島駐地的逗留時間僅限於1881年中期訪問了南美諸港。維多利亞號於1882年返回德國,原定在次年改作一艘訓練艦,但海軍認為其船員艙太小,因此使用了另一艘艦。維多利亞號只得在1884年至1890年間間歇性地充當漁業保護船,隨後於1891年4月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於1892年出售拆解。
設計
編輯兩艘奧古斯塔級巡防艦最初是在美國內戰期間由南部邦聯海軍向法國的阿爾曼兄弟造船廠所訂購,但在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出面干預阻止交付後,普魯士海軍於1864年購買了這兩艘艦。普魯士王國原本預計與丹麥的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會是一場持久戰,因此尋求獲得可以快速完工的艦艇來加強其艦隊,但戰爭在奧古斯塔級交付之前便已結束。[1]
維多利亞號的水線長和全長分別為75.2米和81.5米,有11.1米的舷寬以及5.03米的前吃水和5.62米的後吃水;其設計排水量為1,827噸,滿載時則可達2,272噸。標準船員編制為15名軍官和215名水兵。該艦由一台臥式兩缸雙脹蒸汽機提供動力,用以驅動兩副直徑為4.28米的雙葉螺旋槳。蒸汽則由四台燃煤火管鍋爐供應,這使得它在1,300匹公制馬力(1,300匹指示馬力;960千瓦特)額定功率下的最高航速可達13.5節(25.0公里每小時),並且能夠以12節(22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航行2,500海里(4,600公里)。為了在煤炭可能稀缺的海外長期部署時作為蒸汽機的輔助動力,維多利亞號還配備有一套總帆面積為1,600平方米的全帆裝索具,但後來被簡化為末桅縱帆樣式。[2][3]
維多利亞號裝備有八門24磅炮和六門12磅炮作為主炮,均為滑膛式;它們於1867年被相同口徑的線膛炮所取代。自1872年起,這些武器又替換成四門150毫米22倍徑箍炮、六門120毫米23倍徑箍炮以及一門80毫米23倍徑箍炮;它們是更具現代化的後膛式滑架炮。在服役生涯的後期,該艦還安裝了六門哈乞開斯37毫米轉膛炮。[2][3][4]
歷史
編輯作為南部邦聯海軍秘密訂單的一部分,奧古斯塔號的龍骨於1863年中期開始在波爾多的阿爾曼兄弟造船廠鋪設;為掩人耳目以規避國際糾紛,它最初被命名為「大阪號」,假意為日本而建,但實際艦名卻是「路易斯安那號」。隨着交易於1864年告吹,普魯士政府購入了這艘當時除武器裝備外已基本完工的艦隻,以普魯士王儲妃維多利亞長公主的名義更名為維多利亞號,並試圖於5月31日將其轉運到不萊梅港,以便在那裏完成舾裝並投運。法國政府已經允許了它的姊妹艦奧古斯塔號的轉運,但當維多利亞號準備啟航時,丹麥遊說法國拒絕向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中的一個活躍參戰國交付戰艦。丹麥的努力得到了英國的支持,但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說服了法國人,允許這艘沒有武裝的艦隻懸掛法國國旗轉移到荷蘭,再由普魯士船員從那裏將它接到不萊梅港。[2][5]
維多利亞號於1864年9月3日抵達不萊梅港,在當地安裝了火炮,至9月14日正式入列普魯士艦隊服役。然後,它開始在亞德灣進行海試和射術操練。[5]10月1日,該艦經行斯卡恩,駛入波羅的海,與丹麥的戰事至此幾乎結束。三天後,維多利亞號在新獲得的基爾下錨。這座港口城市已成為普魯士艦隊的主要基地,海軍少將愛德華·馮·雅赫曼在衝突結束後將艦隊大部移駐那裏。[1]11月2日,該艦與蓋甲板巡防艦菲內塔號一同前往英國的普利茅夫展開外訪。途中,訓練艦尼俄伯號、漂泊者號和蚊子號也加入了它們的行列。後三艘艦僅以風帆為動力,因此由於海面無風,它們直到11月5日才能穿越北海。維多利亞號因天氣惡劣而延誤,於11月28日抵達普利茅夫;在歸國途中,它又在法國的布雷斯特停留,至12月22日抵達基爾。在那裏,該艦接上了為鐵甲艦阿米尼烏斯號配備的船員,這艘鐵甲艦最近在英國完工。維多利亞號其後護送阿米尼烏斯號返回基爾,於1865年5月15日抵達。[5]
1865年5月20日,維多利亞號離開基爾前往但澤,但在費萌島擱淺,被解救出來後不得不返回基爾。從5月26日到6月1日,它又護送載有俄國皇儲尼古拉遺體的船隻前往俄羅斯,尼古拉在歐洲南部的旅遊期間逝世。7月,維多利亞號在基爾裁減了船員編制,並於9月16日在當地停運。隨着當年晚些時候與奧地利的戰爭威脅加劇,該艦於1866年1月1日重新投運,並被編入波羅的海分艦隊。在一次拖曳蓋甲板巡防艦阿科納號時,維多利亞號用來拉船的纜繩斷裂並卡入螺旋槳,被迫進入造船廠清理。維多利亞號和奧古斯塔號其後在松德堡附近進行射術操練,該艦在普奧戰爭期間沒有參與任何行動,於10月31日再次停運。[5]
第一次海外部署
編輯維多利亞號於1868年9月7日重新啟用,被派往西印度群島擔任駐地艦。它於9月29日離開基爾,但由於北海發生的風暴損壞而推遲了航行,並迫使該艦於10月15日至27日在樸茨茅夫停靠進行維修。11月26日,維多利亞號抵達馬提尼克島的聖皮埃爾,後於12月12日在古巴的夏灣拿停留,因為該國的動亂導致一家德國公司購買的一批煙草裝運受阻。維多利亞號的到來嚇退了那些阻撓裝運的人,隨後它前往海地的太子港,當地的歐洲資產已被政府沒收。該艦也成功迫使海地政府交出被扣押的資產。1869年1月9日,維多利亞號載着北德意志邦聯的貿易代表從夏灣拿前往委內瑞拉的拉瓜伊拉。當時的委內瑞拉政府正試圖迫使外國企業支付費用來資助委內瑞拉軍隊,維多利亞號必須留在委內瑞拉水域以阻止這種做法。古巴在十年戰爭期間再次發生動亂,迫使該艦於3月25日至4月22日返回夏灣拿,以保護該地區的德國公民。[4]
黃熱病和霍亂的爆發給船員帶來了巨大壓力,而此時,艦體需要保養。艦長請求將維多利亞號開到聖皮埃爾或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造船廠,但在沒有得到答覆的情況下,他率艦造訪了哥倫比亞和加勒比海諸港。6月,當該艦在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停留期間,他們收到了法國與北德意志邦聯之間爆發戰爭的虛假謠言。因此,維多利亞號前往夏灣拿尋求確認政治局勢;在那裏,船員們得知兩國並未開戰,他們也接到了7月25日回國的命令。返程途中,該艦分別在美國的諾福克、亞速爾群島的法亞爾以及普利茅夫停留。在最後一個經停港逗留期間,因一場嚴重風暴而受重傷的船員不得不被送入岸上的一家軍事醫院,而艦隻本身也需要修理。維多利亞號最終於10月8日抵達但澤,並於當月19日停運。[6]
第二次海外部署
編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後,維多利亞號最初仍被擱置在預備役,但至1871年1月,該艦受命擔任破交艦負責攻擊法國的戰爭物資航運,儘管它並未實際參與此類任務。相反,它一直留在但澤,直到11月才轉移到基爾。12月5日,維多利亞號退役並被送往造船廠,在那裏裝備了更具現代化的150毫米和120毫米口徑滑架炮,以取代其於1867年接收的線膛炮。[2][6]直到1874年12月,它才被轉移至威廉港入役,但此後仍然處於預備役閒置狀態。儘管沒有正式投運,該艦還是從1875年3月20日到4月8日進行了新火炮的射擊測試。10月11日,維多利亞號重新投運執行前往西印度群島的又一次部署,並於10月26日離開威廉港。它於11月29日抵達丹屬西印度群島的聖托馬斯,在那裏接替了其姊妹艦奧古斯塔號。隨後,維多利亞號繼續在加勒比諸港巡航,但海地的動亂迫使它於1876年5月到場戒備。從6月下旬開始,該艦繼續向南航行,訪問了南美洲的港口,最遠曾抵烏拉圭的蒙特維多。到12月14日,它已返回聖托馬斯,此後又在加勒比海繼續巡航。[6]
維多利亞號於1877年2月14日至3月3日在委內瑞拉水域巡航。隨着危地馬拉和薩爾瓦多之間爆發衝突,以及墨西哥同時發生圖斯特佩克革命,致使該艦從3月8日至14日駐紮在哥倫比亞的薩瓦尼亞,然後從3月21日至4月3日駐紮在夏灣拿,以防有必要干預其中任何一場衝突。然而,兩場危機都過去了,均未威脅到德國的利益,因此維多利亞號於4月3日離開夏灣拿前往聖托馬斯,並在當地接到了穿越大西洋前往地中海的命令。至6月14日,該艦抵達埃及的塞得港。當時,鄂圖曼帝國正在進行俄土戰爭,德國政府擔心反歐騷亂可能會在黎凡特爆發,威脅到德國在耶路撒冷佔有的財產。維多利亞號與蓋甲板巡防艦瞪羚號一同巡訪了該地區的多個港口。7月2日,該艦因爆發疾病而被召回。它於7月29日抵達威廉港,並於8月10日停運進行徹底檢修,在此期間裁減了其索具。1879年8月12日至13日,維多利亞號使用裁減後的末桅縱帆進行了海試,並於9月6日再次停運。[7]
第三次海外部署及結局
編輯1880年7月1日,維多利亞號在海軍少校維克托·瓦盧氣體的指揮下重新開始前往西印度群島的另一次航行。它於7月16日從威廉港出發,但當7月19日至22日在普利茅夫停留期間,該艦收到了新的命令,轉而前往馬耳他等待進一步指示。它於8月1日抵達馬耳他的瓦勒他,然後受命駛往拜爾蓋的班加西。事情的起因是曾率領探險隊探索剛果盆地北部的德國探險家弗里德里希·格哈德·羅爾夫斯在塞努西聖地庫夫拉綠洲附近的鄂圖曼帝國控制區遭到襲擊,被迫折返。德國政府故此命令維多利亞號保護探險隊,並為他的損失索取經濟賠償。8月29日,在達成鄂圖曼帝國會保護羅爾夫斯團隊並支付賠償金的協議後,該艦離開了班加西。它回到瓦勒他,在那裏又接到前往亞得里亞海參與國際海軍示威活動的命令,以逼迫鄂圖曼政府根據1878年柏林會議的條款將烏爾齊尼市割讓予黑山。當地的阿爾巴尼亞人在鄂圖曼政府的支持下佔領了這座城市,並拒絕投降。於是在英國海軍中將比徹姆·西摩的指揮下,來自英國、法國、意大利、奧匈帝國和俄羅斯的大約二十艘軍艦隻參加了對烏爾奇尼和其他沿海城鎮的封鎖。封鎖於9月20日開始,到11月27日,鄂圖曼帝國屈服於列強的要求,派遣軍隊迫使阿爾巴尼亞人放棄這座城市。國際分艦隊遂於12月3日解散。[8][9]
12月5日至6日晚,維多利亞號離開亞得里亞海,恢復原定航線前往西印度群島。它於12月23日在途中停靠直布羅陀接受修理;並在當地收到了一封來自英國總督的感謝信,以感謝其參加國際分艦隊。12月27日,海軍部要求該艦改道至利比里亞,因為來自納納克魯(Nana Kru)鎮的利比里亞人在德國輪船卡洛斯號(Carlos)擱淺後襲擊並搶劫了它。維多利亞號於1881年2月7日離開直布羅陀,先是在馬德拉群島的豐沙爾接上艦長,然後前往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在那裏,它又讓德國領事和利比里亞政府的兩名代表登艦,並於3月4日將他們帶到納納克魯。瓦盧氣體派出一支登陸隊上岸攻擊該鎮;他們逮捕了九名男子,並將他們押上維多利亞號返回蒙羅維亞,對這些人進行襲擊事件的審判。利比里亞政府也同意為這次襲擊支付損害賠償。維多利亞號此時得以橫渡大西洋,並於3月17日在途中經停維德角的格蘭港。它隨後訪問了巴西、烏拉圭和阿根廷的多個港口。當抵達有大量德國僑民聚居的巴西港口南聖弗朗西斯科後,引水人不慎該艦撞到了暗礁上,在退潮時差點致其傾覆。瓦盧氣體隨後對港口進行了勘測,以確定還存在哪些危險區域。[9]
在里約熱內盧逗留期間,由於利比里亞政府沒有履行對卡洛斯號事件的賠付義務,維多利亞號被勒令折返蒙羅維亞。它於10月8日從里約熱內盧出發,並於10月27日抵達利比里亞首都;當天,瓦盧氣體威脅要炮擊這座城市,結果對方立即付款。該艦遂於11月2日離開蒙羅維亞,六天後再次抵達格蘭港。在那裏,維多利亞號接到返回德國的命令,至12月21日抵達威廉港。1882年1月4日,它在當地退役,接受另一次大修。維多利亞號原定於1883年作為訓練艦重新投運,但由於宿營空間太小,無法容納足夠的學員,因此其位置被平甲板巡防艦弗蕾亞號取代。相反,該艦在1884年7月1日至31日、1888年3月27日至8月6日以及1890年3月18日至9月14日期間曾間歇性地擔任漁業保護船。1890年8月9日,它還出席了黑爾戈蘭島正式移交德國的儀式,英國用它換取了桑給巴爾島作為保護國。1891年4月14日,維多利亞號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於次年出售至漢堡報廢。[10]
註釋
編輯- 腳註
- 引用
- ^ 1.0 1.1 Sondhaus,第80頁.
- ^ 2.0 2.1 2.2 2.3 Gröner,第86頁.
- ^ 3.0 3.1 Lyon,第250頁.
- ^ 4.0 4.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7–28頁.
- ^ 5.0 5.1 5.2 5.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7頁.
- ^ 6.0 6.1 6.2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8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8–29頁.
- ^ Sondhaus,第65頁.
- ^ 9.0 9.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9頁.
-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29–30頁.
參考資料
編輯-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iographien: ein Spiegel der Marinegeschichte von 1815 bis zur Gegenwart. Band 8.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 Lyon, Hugh. Germany.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5177-133-5.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978-1-55750-7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