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三明治

由Jimmy-bot在話題關於夾饃與夾麵包的存廢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 年前
基礎條目 三明治屬於維基百科日常生活主題的基礎條目擴展。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飲食專題 (獲評初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飲食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飲食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這一段文字後面很可能是機械翻譯出來的?

編輯

火腿三明治定理(ham sandwich theorem)能在數學中證明唯一可能劃分塊麵包片和每個在一半裝填好餡料。

希望如果有知道這資訊相關的用戶可以幫忙修改—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11.248.223.47對話貢獻)於2010年12月7日 (二) 21:36加入。

Sandwich、三明治及相關的概念

編輯

條目夾饃與夾麵包的建立者認為sandwich的概念已無法用中文的「三明治」一次概括,雖然三明治最初是sandwich的翻譯,但現已與英文sandwich的意思有所不同。這其中有一些問題,有待社群討論。請移步Talk:夾饃與夾麵包參與討論。--Tiger留言2022年6月13日 (一) 20:37 (UTC)回覆

「sandwich」不就是三明治?現在的標題連帶內容怎麼看都是原創研究。相關內容再怎麼樣也應該放在三明治條目裏面說明,二者顯然要合併。——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4日 (二) 08:58 (UTC)回覆
請移步集中討論,避免討論分散,謝謝!如果該討論的最後兩張圖甚至肉夾饃割包您認為都是三明治,那在下會去建議您參拜中山國母。--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4日 (二) 09:13 (UTC)回覆
我不理解為什麼要強行組成一個條目來描述這些東西。即使要解說中英文三明治名詞的不同,也是在三明治條目裏面講就行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15日 (三) 03:06 (UTC)回覆
挺有意思的。我也認為『三明治』就是Sandwich,那個夾饃與夾麵包條目的內容根本就是三明治混合漢堡,可以稍微提取後融入至各自條目,完全不需要另立條目。標題真的...蠻原創的,或許是我孤陋寡聞,但『夾麵包』怎麼看都像是動詞,或是某個做菜方式的描述。在下久居美國,在不同文化的餐廳看到的三明治千奇百怪,甚至有人點三明治不夾肉只塗薄薄的奶油也算三明治。說件跟討論無關但有趣的事情分享。有名的花生果醬三明治如果點不加花生醬跟奶油,根本就是兩片有烤過的白麵包,很多老外都是這樣點,花生醬跟奶油不是不夾入,而是放在小碟自己加,有人會用沾的。所以如果這個條目討論下去,連配菜的點法吃法是不是也需要連帶討論,呵呵。(拜託別讓我移步去那個討論區,那個討論頁已經有點光陸怪奇,根本不知如何插嘴,我就純來打個醬油。)Y.Chang留言2022年6月15日 (三) 02:41 (UTC)回覆
  • @Ericliu1912Yungyeh:回答二位為什麼這件事我要選擇「小題大做」:參見我2022年6月15日 (三) 04:19 (UTC)「回應@2001:B011:380E:3B58:B467:223C:F881:1759:」那串的第五點和第六點。第五點說明了我不能接受肉夾饃所在的數據項作為三明治所在的數據項的子分類(這點Tiger君也接受不了),第六點說明了為何麵包-bread模式無法應用於三明治-sandwich上。--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5日 (三) 10:27 (UTC)回覆
  • 至於Y.Chang提出的標題問題,參見我2022年6月14日 (二) 02:36 (UTC)的發言(位於頁首):
    • 「考慮到饃(維基數據項:饅頭)包含了大多蒸製麵食(如白吉饃),麵包(維基數據項:bread)涵蓋了大多烤制麵食(如烤饢),權且使用夾餡饃和夾餡面包涵蓋整個分類(但在正文中我還是強調夾饃與夾麵包以確保不被誤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以及Tiger先生的「其中一個選項就是使用原文sandwich,原因上面也寫了。討論的關鍵點不是發明中文詞彙的問題,而是先考慮sandwich這個詞的廣義用法要不要獨立成條目。建立者173.68.165.114並沒有堅持要用夾饃與夾麵包的說法,而是表示他認為無法用「三明治」來表達「sandwich」的廣義用法。」--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5日 (三) 10:27 (UTC)回覆
  • 引述這幾句話不是為了在這裏討論,而是為了給新到者一個索引。如果二位像針對維基數據子分類問題的處理方法給出意見,或者如果YC有更好的命名方式,歡迎移步討論區給出高見,當然不願意的話也不強求。--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5日 (三) 10:27 (UTC)回覆

投票:肉夾饃、驢肉火燒與荷葉餅是否屬於三明治範疇之中國大陸區

編輯

鑑於IPv6君給出了一個來源證明中國大陸區有人將三明治(而非夾餡類)作為肉夾饃驢肉火燒荷葉餅的上級分類,但這與Tigerzeng君和在下的中文語感不符(但有此來源在下不再能認為我們的語感像孫中山是男性那樣顯然),因此在此諮詢意見,限中國大陸維基人參與(考慮到台灣維基人CaryCheng表示從未曾聽說過有人將割包稱作三明治,亦無來源表明台灣人會將「三明治」一詞用作割包等一切夾限類的上級分類的常用名稱,孫中山是男性依然適用,可由三明治主張方提出投票)。這裏只做投票,為防止討論分散請移步Talk:夾饃與夾麵包參與討論。

 
肉夾饃
 
驢肉火燒
 
荷葉餅/虎咬豬
  1. 你認為荷葉餅夾肉(虎咬豬)、肉夾饃驢肉火燒是否是三明治?
    是 否
  2. 你認為煙肉蛋麥滿分
     
    煙肉蛋麥滿分
    、麥香雞
     
    麥香雞
    、麥香魚
     
    麥香魚
    是:
    A.漢堡
    B.包
    C.三明治
    AB.三者都同時屬於漢堡和包
    BC.三者都同時屬於包和三明治
    AC.三者都同時屬於漢堡和三明治
    ABC.三者都同時屬於漢堡、包和三明治
    D.三者類別不同或某些不屬於上述任何一分類。

--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5日 (三) 22:44 (UTC)回覆

投票區
討論區

那個來源是自媒體,非可靠來源;進一步搜索來看,內容來自譯言網的網友翻譯[1][2],歸類應出自外國人。如果非要如此歸類,按此來源澎湃新聞轉載評議《赫芬頓郵報》美食專欄文章),肉夾饃是中國漢堡包、世界上第一種漢堡包,但條目(如漢堡包)能這樣講嗎。排除誤解或有意開玩笑,應該極少有人將這些稱呼及歸屬為「三明治」,做此斷言應引用高度可靠來源,如辭典或專業性文章,避免原創總結。--YFdyh000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00:38 (UTC)回覆

  • 所以閣下也認同漢語三明治一詞不應廣義化?台灣IPv6堅持它是來源我認為這也至少是個合格語料(雖然質量不佳),能夠證明當下有人這麼用。為避免討論分散,請移步Talk:夾饃與夾麵包參與討論。目前幾位台灣用戶均認為漢語「三明治」一詞應當廣義化,就像英語sandwich一樣(我在那裏列出了可靠來源證明荷葉餅、肉夾饃屬於sandwich,放心,都是正規出版物)。--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00:57 (UTC)回覆
    是。那邊討論過於繁雜,我實在無心閱讀。條目名稱和基本定義不該廣義化,不應在介紹中國食物時基於外文圈的不規範定義,稍作提及可能可以。比如許多人也分不清漢堡和三明治[3],以及將不同食物混為一談,心中概念是有差別的。--YFdyh000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01:39 (UTC)回覆
    其實我比閣下更傾向「現狀」一些,即如果能證明中文世界普遍都認為「圓的是漢堡長的是三明治」,那麼我願意將三明治作為長麵包的WP:常用名稱;如果能證明台灣普遍認為三角形的是三明治圓形的是漢堡而香港普遍認為驢肉的是漢堡馬肉的是三明治,我願建立相應條目並設立地區詞轉換。三明治是生活名詞不是專業條目,不應存在「正確定義」只應存在「常用名稱」。,只要處理好維基數據,建立好維基數據重定向頁就不會有問題。--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19:25 (UTC)回覆
    我不太贊成基於「大多數人的理解」來定義和撰寫條目,如果來源不足或必須原創研究,那麼不符合WP:RS、可能存在偏差。條目定義該表述「正確」內容,而非以「常見觀點」取而代之。文獻定義和現狀哪個更優先,比較複雜,但可設想廣泛的成語誤用能否輕易代替原義。比如「」已演化並常寫作「梗」,但不能輕易斷言介紹「梗」取代了「哏」。--YFdyh000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21:52 (UTC)回覆
    這點我有個疑問。如果不是基於「大多數人的理解」來定義和撰寫條目,那不是偏離的關注度的標準,不僅存在偏差,被認定為原創的概率也大增。語言本來就很複雜,但我從百科的精神去思考,應該是從大眾想知的部份去開始說明,而大眾所謂的知,也來自於『大多人的理解』,這應該是還蠻直覺的邏輯。所以我的傾向反而是是『基於大多數人的理解來定義條目名稱,但在撰寫內容時提出正確內容,並提供引用查證』,不知您以為如何。--Y.Chang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22:22 (UTC)回覆
    關注度也是憑文獻來源的,而非知名度。基於WP:5P2,即便一種概念廣為人知,如果不能「可供查證」,仍難以編入維基百科。維基百科不是第二手來源。「從大眾想知的部分」,很多網絡俚語是廣泛認可和高查閱率但沒有被收錄的。--YFdyh000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22:43 (UTC)回覆
    @YFdyh000我想我能理解你的想法,在條目的正當性認定中,您首要追求的是資訊的正確性,所以這可能跟大多數人的理解有時會發生牴觸,而僅『多數人的理解』來定義條目是會發生問題。這點我認同,因為我也清楚資訊的傳播容易受到不明外力的扭曲,所以當出現牴觸時,您選擇以正確性為優先。我只是想說,當沒有牴觸,或牴觸性不大的時候,我還是會傾向優先以大多數人的理解來定義。我想或許只是切入點不同,最終產生出的作品應該還是類似。不過...嗯...百科全書本來就是天南地北,各類知識,雖然我不清楚您為什麼說『很多』網絡俚語不被收錄,但的確有很多被收錄,也許那些未被收錄的只是時機未到?--Y.Chang留言2022年6月17日 (五) 00:58 (UTC)回覆
    多是可靠且準確全面的來源不好找。與此議題關係漸遠。自行總結調整定義的爭議性高,例外或廣義概念可以單獨寫章節和討論。--YFdyh000留言2022年6月17日 (五) 01:31 (UTC)回覆
    @YFdyh000, Y. Chang, 這串抽象討論非常有幫助,希望你們能繼續下去。我會依次結果來調整我在Talk:夾饃與夾麵包的立場。--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8日 (六) 09:16 (UTC)回覆
  • 昨晚我還真的去看了一下討論頁。那個討論頁大半都在爭執正當可靠來源,其實已經偏離了主題很多,這樣感覺難以幫助形成共識,可能的話,正反雙方做個總結比較容易讓人理解。
    回到主題,我亦不同意因為外國詞彙去廣義化條目名稱,甚至調整基本定義去符合作者認知的國外文化,即使條目內容可含入部分外國詞彙定義,也不應過度強調,僅需在原語言生態的『原生』(這個可能比較讓人糾結,但不難去釐清,即使這個詞彙來自外國詞彙,但經過在地化就會有原生意涵)定義下,去賦予該條目足夠的知識度即可。從維基剛成立開始,我就一直認為維基百科的立場應該是知識面的入門指引,勉強算是一種導讀與索引,而非深入某個層面的『專業』知識網站,我在學校教書的時候,也告誡學生,不能把維基條目當作參考資料,頂多當成導讀。可以這麼想,當一個讀者閱讀這個條目時,他得到的資訊感受應該是『喔,原來是這樣...』,或是『喔,原來是這個意思,或許可以再深入查找一下』,而不是或是『這詞條怎麼這麼複雜』、『我一直理解的理論難道有問題』之類的感想,讀者需要的應該只是一個段落的內容而已,就跟以前的紙本百科類似。
    從條目討論中,可以輕易看到,原條目的創立者對三明治的定義被外國文化混淆,而這很大因素來自翻譯問題,而因為某些地區對於三明治這菜色的廣義稱呼,導致被認為需要被引導到不同條目,但這其實已經本末倒置。說個題外話,我曾在我居住的外國當地,嘗試推廣中文菜色以中文稱呼的方式,例如小籠包就用中文念,想當然是失敗的,某些在地人甚至說它就是meat ball dumpling(肉丸餃) 。
    以上,我認為這個條目本身應該併入三明治,不須被獨立,從而也不需要討論條目名稱,至於分類上的問題,這應該從分類去討論,當然可能依據分類去定義一個同樣名稱的新條目,但這個主題衍生出的問題明顯不適用,因為它就是在同樣的定義下,只是大家對分類方式有歧異。--Y.Chang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14:59 (UTC)回覆
  • 完全同意「那個討論頁大半都在爭執正當可靠來源,其實已經偏離了主題很多」及「正反雙方做個總結比較容易讓人理解」的說法,但必須指出「原條目的創立者對三明治的定義被外國文化混淆,而這很大因素來自翻譯問題」不妥,我將「夾饃與夾麵包」變成一個條目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杜絕CaryCheng君提出的「中文「三明治」是英語「sandwich」的音譯,當「sandwich」涵蓋的範疇擴大時,即表示「三明治」的意義也擴大了」(我在那串討論中將其稱為將algorithm理解成al-Ḵwārizmī的「追花拉子模信條」),在創建那個條目前,我曾多次試圖通過分割數據項來完成,但都被中文用戶回退了(可見認為三明治=sandwich的維基人有多多),這才決定回到中文維基百科翻譯一下那個英文條目並解釋清楚那個數據項的範疇。但討論中三明治=sandwich派並一再發起來源請求,但我是真的懶於對三明治做「精益求精」的研究。如果閣下能在此提出一個替代機制,確保
    1. 三明治條目的主義項(首段及維基數據項)不包含廣義sandwich的範疇,
    2. 關於sandwich的可靠來源不能自動成為三明治的可靠來源,機械翻譯(包括對sandwich一詞進行基於追花拉子模信條的人工機械翻譯)不能自動成為三明治的可靠來源。
那麼我願意將夾饃與夾麵包做成一個維基數據重定向頁。條目的內容不在三明治中提及都沒有問題,只要這個條目作為維基數據重定向頁還對應着維基數據項中的廣義定義就好。當然我仍然堅持夾餡類(sandwich)這一英語概念是具有關注度的(其關注度與sandwich相等),但是至少在我看來這個概念對中文世界不具有重要性,寫成一個條目對中文讀者幫助也不大,故從效益角度我不在乎它是否獨立。--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73.68.165.114討論)加入。
  • 還是建議閣下到那串討論的底端發起討論,不過如果閣下堅持在這裏提出替代方案,我願意去該討論串把參與者全ping過來。--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19:56 (UTC)回覆
    • 唉不是我不想過去,我真的只是來打醬油的,您那太遠而且我感覺沒座位了。對於『..混淆,這很大因素來自翻譯問題』這樣的說法的確不妥,我向您道歉並稍微解釋我為何如此看。您的理念與動機的確是因為這些不同地區,尤其是外國地區而產生的,沒錯吧,不然也不會有「中文「三明治」是英語「sandwich」的音譯,當「sandwich」涵蓋的範疇擴大時,即表示「三明治」的意義也擴大了」這樣的說法,而您說想要杜絕的所謂『涵蓋範圍擴大』,請您思考這是來自哪個方向的影響,我的主觀定義就是非中文語言地區的文化,也就是我所謂的外國文化,在我的觀點而言,兩方都被外國文化影響。如果你問一個人看的懂中文的人,三明治是不是Sandwich,那有多少人會提反對意見?答案在我看來已經是很共識了不是嗎。
    • 這類似的問題,我在餃子也有看到,當我發現英語的連結對到Jiaozi...好...吧,我認了,這樣的確不是不行,但我只好請朋友學生們千萬不要把該條目名稱當成正確知識,雖然該條目內容還是有知識性,但我必須對我的教育及他們的未來負責,而事實是美國學生們透過深入研究 Dumpling 後,發現更多有趣的文化,但沒有一個學生認為餃子直覺得稱呼 Jizozi。OK,讓我繼續令我驚嘆的維基之旅。接着當我從Dumpling選擇中文,當我以為我會進到某個消歧義頁面,讓我做出『日式餃子』、『韓式餃子』、『餃子』之類的選擇時,結果是『小麵糰』,當下我就...關掉維基百科。
    • 您現在要做的,在可預見的未來,最終也會導致類似的結果。從我(或是一個在美國的文化工作者)的角度去看這件事,餃子的條目可以寫得適性更寬,讓英文維基可以輕易同時從 Dumpling 與 Jiaozi 連結進入,同樣的想法,『三明治』條目也許也能夠調整內容後,做到更廣的適性,在此我指的非廣義的將所有的可能物件(文化、翻譯等等)括入,而是文字上的描述有更高的適應性。
    • 您別拉他們過來了,我付不起路費。我這路人意見或許對於提高共識沒有足夠幫助,但我需要表達的已經說完了,不會再繼續討論。
    • 我感覺這瓶叫維基的酒喝多了,真的會茫....
    --Y.Chang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21:44 (UTC)回覆
    至少Jiaozi有牛津辭典背書,然而中文辭典對這些外來詞彙的更新速度慢如牛步。-KRF留言2022年6月17日 (五) 12:36 (UTC)回覆
  • (:)回應Y. Chang,
    • 感謝指教,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說當我刻意去維持中文概念的獨立性、並去努力將自己想像成完全不會英語的純中文使用者時,時常忽視了中英文概念在外延不同時存在着某種模糊的對應性。而考慮到中文使用者大多經歷過至少初等的英語教育,將中文看作一種完全獨立語言的想像客觀上未必能保護漢語文,反而會造成困惑和潛在的傷害。換句話說,在您看來,雖然我的目的是將餃子的範疇限制在中文常用的意義下,但是我創造了小麵團來防止dumpling的外延影響到餃子,從而誘導他人走向了「當dumpling涵蓋的範疇擴大時,即表示餃子的意義也擴大了」這種反向極端。儘管我沒有挖坑讓別人跳,但是我試圖在他人腳下墊石子來增大他人與坑底的縱向距離,導致他人被拌了一跤滑入坑中,客觀上與挖坑讓人跳區別不大。誠然,我初期的心思完全在維基數據上,草草翻譯了sandwich堆成夾饃與夾麵包時對該如何起名讀者是否需要這方面的信息以及該如何向讀者展示等考慮得欠仔細,引發此重案,而後當追花拉子模信條人士提出中文應用廣義三明治的語料後我又懷疑自己的中文水平是否跟不上時代了,此事因我而起,我會給裏面的Cary一個提醒說他可能被我影響了,當然如果他堅持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雖然即便我現在拍拍屁股走人留個爛攤子給那幾位討論區的維基人玩也沒人會把我怎麼樣);目前看來我也必須堅持,明天我會去那個討論里提出一些方案,爭取儘快把問題解決掉。很高興得到您的點播,您的指教很有幫助,有的時候真的覺得(維基百科及其他)需要您這樣的文科生來做下全局控制整體把把關。至於「您那太遠而且我感覺沒座位了」的說法,我認為您多慮了,您看Stevenliuyi君不也風風火火地衝進去,現在全須全尾地走出來了嗎?對此話題您做的已經夠多了,在下不會苛求,不過在下認為等這個三明治引發的血案結案了以後您可以試着為維基做一套全局把控的規章。今天維基的體制已經過度生鏽,無法處理諸如小麵團這類跨語言問題了(下面會提到),需要您來幫忙換換血。
    • 關於餃子,首先我驚嘆於台灣教材竟然和大陸教材一樣將dumpling譯作餃子(也許我們的老一套教材就是從你們學的,後來就一代一代抄),但是生活中感覺大多數dumpling都是包子,您說的meat ball dumpling如果可以翻譯成「肉丸餃子」,那我覺得也可以翻譯成「豬球兒包子」(題外話吐槽如果台味上海小籠包是meat-ball dumpling那北京小籠包就是starch-ball sandwich)。所以在我看來jiaozi那個條目沒有寫錯,沒有任何問題,可以被當作正確的知識。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應該在英文中經常性地使用jiaozi一詞,首先,條目將jiaozi斜體引用,已經非常明確這不是一個常用的本土化的詞彙,僅為追求精確而用,因此即便您說這是正確的知識,如果您的學生說「yesterday I had a jiaozi for dinner」而不說「yesterday I had the dumpling jiao zi for dinner」那也不是您的過錯。這就好比我在那個討論中提到的來源中使用「to make a gua bao sandwich」一樣,sandwich和dumpling是主分類,餃子和割包是詳細分類,生活中一般使用主分類,這與漢語是不同的。其實dumpling的分類是科學的(其他人萬一讀到此處,請注意這不意味着包子餃子餛飩不科學)因為很多介於包子餃子餛飩之間的食材,例如藏餐包最接近於我們的小籠湯包,但是是時而包成包子形時而包成餃子形,但即便包成餃子形總體上還是包子的(我注意到澳門作者將其寫成了餃子,可能受到了前述教材的影響,我會通知他)。但是小麵團這個條目,我驚嘆於這麼多年了它竟然還在,這個條目最主要的問題不在於翻譯而在於在英語世界不存在一種名為dumpling的食品,即該分類沒有代表性典例,於是那個條目就變成了純粹的詞語解釋和列表,沒有介紹任何英語世界中由分類dumpling帶來的文化現象,這樣的介紹在中文維基百科毫無意義(我並不是說他錯),但是我們又不能依關注度將其提刪。建議閣下基於您的理念將其提刪,但在建議的操作中寫「刪除並將條目內容和歷史記錄移動至包餡類食品列表復原,然後建立維基數據重定向頁dumpling並連至該列表。」其實作者創建這個條目可能僅僅是為了創建跨語言連接(維基數據不允許消歧義頁對應非消歧義頁,中文維基也不會讓一個不存在的詞彙成為消歧義頁),讓我們看看英文維基怎樣處理此類問題,也許會帶來一些靈感。--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8日 (六) 09:13 (UTC)回覆
    您這留言說的大致就是我想說的沒錯,那個挖坑的例子還挺有意思的。我只是覺得那個討論裏面有很多偏移主題的留言,而且有些語言態度看了容易引發情緒反應(題外話,禮儀跟挑撥是最常被忽略的問題,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可以吵吵鬧鬧的 forum,但其實這裏比較像是 conference,當然真正的定義維基也有且寫得很好),希望您能體諒,也很榮幸我的建議能得到您的認同。現階段我還只是個跑堂腳色,所以平日事務真的有些難以兼顧維基編撰,至於您說的規章跟體制,全局把關等等這些,我只能說,如果有機會我會儘量參與。我真的得把醬油帶回去,不然老闆要罵人了。--Y.Chang留言2022年6月18日 (六) 17:03 (UTC)回覆
    啊這…閣下真的是句句切中要害,寫這麼長竟然一句廢話也沒有,在下接受批評(同時在下好像也有點明白閣下為何十年不寫一個字了)。不過這裏在下還是有些不同意見(題外話)的。正如論壇都有高大上的規章,北韓是民主主義共和國,維基也有一套初衷。可是這個初衷和「人人可編寫」的理念是衝突的。Conference之所以有conference的發言範式是因為它本身就提供了個特定的氛圍,而人人可編寫註定着要七嘴八舌閒言碎語。我倒是覺得在維基要隨性一些,保持基本的禮儀就好了,該夸就夸該罵就罵,閣下的禮貌剛開始着實把在下嚇了一跳,因為在下真沒想到閣下會為一件在下沒有受到任何傷害的事道歉。在下是太隨便了些,閣下的正常禮貌,而維基里有些情況就是過度禮貌拉遠人與人關係了。上個世紀某覺青奪取政權後,鼓動知識分子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造成了不少人間慘劇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只要心理承受能力足夠強,終有一天這些人要回到他們的本職崗位上去,「再教育」就真的成了再教育真的促成了不同階級間的相互交流(此時禮貌用語反而是忌諱的)。
    其實在下甚至認為自己主業或專長的都不要寫(最多做做評審),如果確定一個專業理論100%正確,就要把它放到它該去的地方,如果覺得八成正確或屬於常識,再寫到維基里去。確實有專業學者在維基里寫條目,寫得還特別好,可這個條目還讓不讓人改編了(而且假如是位頂尖學者,全世界只有二十個人有資格評審的話,那今後這條目真沒人敢動,此時假設有人特意做精巧的破壞把它改成錯的,錯到恰好只有這二十個人能看出錯的程度的話,那這條目可能就得錯個幾十年了)。--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19日 (日) 12:44 (UTC)回覆
哈,三明治不是西餐嗎?--🎋🍣 2022年6月17日 (五) 17:09 (UTC)回覆
至少 飯團三文治 肯定是三文治而肯定不是西餐。至於說饅頭和叉燒包算不算三文治,我表示¯\_(ツ)_/¯——C933103(留言) 2022年6月21日 (二) 07:14 (UTC)回覆
饅頭肯定不是,但叉燒包嘛……準備囊括吧?我在那邊提出了個限縮範圍至漢堡包、傳統三明治、越式法包、潛艇三明治和panini的提案,貌似他們不太接受。超過這個範疇嘛,那就是肉夾饃、割包甚至quesadilla、叉燒包、burrito之類的了(理由是列出了幾個台灣新聞媒體,我又沒時間去仔細檢查)。--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21日 (二) 13:37 (UTC)回覆
端看饅頭是普通話,還是方言了。如果是方言的話,某些地區饅頭=包子--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6月27日 (一) 02:56 (UTC)回覆
想了解一下,按照香港的理解方式,漢堡包應該是夾有漢堡(那片牛肉餡)的包吧?--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21日 (二) 13:40 (UTC)回覆
個人認知是,照燒雞肉米飯漢堡也是漢堡包,雖然裏面沒有漢堡扒(i.e.那塊牛肉)也沒有漢堡包用的包。——C933103(留言) 2022年6月21日 (二) 16:34 (UTC)回覆
理由是?難道是因為它被稱作XX漢堡,所以它就是漢堡包?然後凡是被稱作XX三文治的食物就必然是三文治?-游蛇脫殼/克勞 2022年6月21日 (二) 23:13 (UTC)回覆
那個是個人認知,不需要理由,我想了解下香港對hamburger的認知,僅此而已。目前看來,C933103君對漢堡包的認知是和中國大陸及台灣對漢堡的認知差不多。--173.68.165.114留言2022年6月22日 (三) 04:17 (UTC)回覆
至少印象中售賣相關食品的餐廳一般都是這樣分類的。--——C933103(留言) 2022年6月25日 (六) 01:36 (UTC)回覆
呀對,忘了一件事,在售賣食材和麵包的地方,漢堡包的那塊包本身也會被稱作漢堡包(e.g.[4]從右方選單中選擇相應項目),這裏應該有消歧義的需要。--——C933103(留言) 2022年6月25日 (六) 01:39 (UTC)回覆
我同意中文「三明治」比英文sandwich用法更窄,但我不認為三明治和sandwich需要分成兩個不同的條目。因為語意上的細微分別而拆分出這種冷門條目只會浪費編輯資源、並造成讀者不易讀到真正需要的條目。只要在三明治條目中補充說明英語世界的更廣泛定義即可。另外再補充個資訊:在北歐講三明治常常是指開放式三明治(open sandwich),甚至不是兩片麵包夾東西,而是在一片麵包上面放料。這樣下去更不可能提供三明治或sandwich的定義。我建議放棄絕對的定義,改用原型理論來思考。--C9mVio9JRy留言2022年6月22日 (三) 17:12 (UTC)回覆

關於夾饃與夾麵包的存廢

編輯

之前因為提出存廢而被快速刪除,之後去覆核結果推翻原決議:還原;然而,在討論頁中又有使用者對此有不同意見,導致在7月8日再次被提存廢,想聽大家的意見--CSS鐵路迷~我有話要說 2022年7月9日 (六) 15:30 (UTC)回覆

返回 "三明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