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盗龙属
冠盗龙(属名:Corythoraptor)是一属偷蛋龙科的兽脚亚目恐龙,来自中国南部晚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南雄组地层。属下包含单一物种:模式种雅氏冠盗龙(Corythoraptor jacobsi),种名以古生物学家路易斯·雅各布斯(Louis L. Jacobs)为名,正模标本是一具接近完整、保存良好的骨骼。牠具有类似现代鹤鸵的高耸头冠,也可能有与后者相似的展示性、或是侦测低频音的共振功能。如同其他偷蛋龙科,冠盗龙的骨骼具有许多高度气腔化的空腔。骨骼的微量分析显示出季节性的生长加速,而该标本可能于6至7岁时死亡,代表着生长至少持续到发育过程的第8年。正模标本长约1.6米。偷蛋龙科可能主要栖息于干旱环境中,并以耐旱植物、坚果及种子为主食;然而在冠盗龙的生活环境中,还有另外六属偷蛋龙科共存,因此牠们可能具有不同的食性和栖位分化。
冠盗龙属 化石时期:马斯特里赫特阶,
| |
---|---|
正模标本与骨骼重建图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兽脚亚目 Theropoda |
科: | †偷蛋龙科 Oviraptoridae |
亚科: | †偷蛋龙亚科 Oviraptorinae |
属: | †冠盗龙属 Corythoraptor Lü et al., 2017 |
模式种 | |
†雅氏冠盗龙 Corythoraptor jacobsi Lü et al., 2017
|
发现
编辑冠盗龙是由中国古生物学家吕君昌和同僚于2017年所叙述。正模标本JPM-2015-001是一个近乎完整的单一个体骨架,至少有七至八岁,仅缺乏远端尾椎,并包含头骨和下颌。这是目前所知保存最良好的偷蛋龙类标本之一。是在华南地区江西省赣州市赣州车站附近的南雄组地层中发现,地质年代约为白垩纪晚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标本并未呈现出典型的死亡姿势,且颈部呈圆弧状弯曲,如同同时同地的河源龙正模标本的状态;造成这样的原因尚未明了。[1]
冠盗龙的属名来自头上的独特头冠。种名纪念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路易斯·雅各布斯(Louis L. Jacobs),他是叙述论文的其中三位作者在南方卫理会大学(德州达拉斯)攻读博士学位时的指导教授。[1]
叙述
编辑头骨
编辑冠盗龙的头顶上有一个高的头冠,类似现在的食火鸡。头冠表面覆盖着一层可能有2毫米厚的角蛋白。头冠气腔化,并有许多个由薄的骨质壁层隔开的腔室,而冠盗龙头冠比食火鸡头冠更高度气腔化。这可能使得头冠更加脆弱,无法承受头部撞击之类的冲击力。[1]
冠盗龙具有相当大的眼窝。鼻骨可能也高度气腔化。前上颌骨(吻部前端)下部具有许多不规则分布的凹孔,可能有血管流经,代表其喙部角质鞘类似似鸟龙科。前上颌骨下侧大幅碎裂,可能是因为骨头气腔化变得轻盈而在石化过程中被压碎。[1]
脊椎
编辑冠盗龙有12节颈椎。第6节和第11节颈椎最长。从第5节至第12节每个颈椎中间都有一个侧凹(气囊)。第5节颈椎的侧凹接近圆形,直径4.8毫米;第6节的呈卵圆状,长5毫米。脊椎前关节面大幅凹入,而后关节面中度凸出。前关节面几乎呈正方形,且比后关节面宽。肋骨与脊椎融合。神经弓(从脊椎向外侧突出)由许多个微小、密集的气囊所气腔化。[1]
并不清楚冠盗龙有几节胸椎,因为标本只保存了最前面的6节。胸椎短于颈椎,但第2节和第3节胸椎有较大的侧凹。前关节面略微凹陷,后关节面几乎平坦。[1]
只有最后2节荐椎保存下来,都平滑圆润,并有一个小侧凹。最后一个荐骨的肋骨粗壮,并与骨盆髂骨的厚髋臼突接触。[1]
有保存前段5节尾椎,其中最前面3节完整。两端的关节面都平坦。前两个尾椎的侧凹小而长,其余的则较大。如同南康龙,除了第1节外,其他尾椎都有3个凹孔:在接近前椎骨关节突(将两个脊椎连在一起)和横突(从脊椎斜向突出)连接处附近有下前椎骨关节突孔(infraprezygapophyseal fossa);横突底部有下骨干孔(infradiapophyseal fossa);以及侧凹。神经弓也和南康龙的相似。[1]
肢体
编辑左肱骨几乎保存完整,构成整只手臂长度的27%,扣除手掌占48%。如同其他偷蛋龙科,肱骨略微弯曲。肩膀附近的三角嵴短,长度占肱骨约31%。远端(靠近手肘侧)扩张并有发育良好的髁(构成肘关节)。尺骨略短于肱骨,占整只手臂长度(包含手掌)的26%,肘突(也构成肘关节)发育较弱。桡骨比尺骨稍微短一些且更狭窄,头端弯曲并于尺骨和桡骨间构成一道间隙,如同河源龙的情况。掌骨近端(靠近腕部)紧缩在一起。第一掌骨(大拇指)最短,下侧略微弯曲。第二掌骨比第一根长41%,中等结实,轴直径为总长度的13%。第三掌骨与第二根等长,但窄了68%。指骨长而结实,最长的第一指长于第二掌骨的72%,而第三指最短。指爪微弯,从第一指至第三指尺寸和弯度渐小。[1]
冠盗龙属于蜥臀目,具有蜥臀目形的骨盆。如同其他晚期偷蛋龙科(除了天青石龙),耻骨头向弯曲。如同其他偷蛋龙科,闭孔突位于坐骨轴中部并呈三角形。股骨长于髂骨,构成整只脚长(包含脚掌)的30%。股骨头的大转子大,而小转子与之融合。第四转子预测会有41毫米×15毫米的粗糙肌肉痕,类似葬火龙和可汗龙。胫骨长于股骨19%,沿长侧一半处延伸一道明显的胫脊。脚部占腿部长度的29%。如同其他兽脚类,趾骨系数(每根脚趾的趾骨数目)为2-3-4-5,其中第三趾最长,第四趾略长于第二趾。趾爪适度弯曲。[1]
分类
编辑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冠盗龙是种偷蛋龙科,与华南龙构成一个演化支,并与葬火龙、札满康的偷蛋龙类、瑞钦龙、偷蛋龙近缘。在白垩纪末期的华南地区,偷蛋龙科呈现高度多样化,以三个不同的演化支为代表。以下偷蛋龙科演化树取自吕君昌等人(2017),其中粗体表示栖息于华南的物种:[1]
偷蛋龙科 Oviraptoridae |
| |||||||||||||||||||||||||||||||||||||||||||||||||||||||||||||||||||||||||||||||||||||||||||||||||||||||||||||||||||||
古生物学
编辑食性
编辑偷蛋龙科的下颌结构类似植食性的二齿兽下目、鹦形目和陆龟;且化石非常丰富,这是植食动物的常见情况;而在尾羽龙发现了胃石(一些植食动物吞食用来帮助消化坚硬的植物),这些都指出偷蛋龙科是植食性动物。因为对白垩纪晚期中国的古植物学所知甚少,目前还不了解牠们会吃哪类型的植物;但因为偷蛋龙科通常发现于干旱环境,推测耐旱植物、坚果及种子可能成为牠们的主食。也有假设他们会进食贝类,但下颌似乎并不适合用来压碎贝壳,而且干旱环境无法支持足够的贝类族群。[2]
因为赣州地区已发现七种不同的偷蛋龙科,牠们可能展现出栖位分化,即不同物种觅食不同类型的食物。[1]
头冠功能
编辑冠盗龙的头冠很明显地与现代食火鸡非常类似。食火鸡利用头冠散发脑部的热量,并当作共鸣器以侦测较广范围的低频信号源。推测冠盗龙的头冠可能用来侦测掠食者或猎物。也可能像食火鸡一样用来接收低频率的交配讯号;但鉴于这些低频讯号是从喉咙产生的,难以了解冠盗龙是否也会发出类似的讯号。头冠也可能用来当作性别展示,较大及较鲜艳的头冠在族群中可获得较高的地位,或在交配季节中获得更多青睐;但在食火鸡中,个体间的头冠差异并不大。形似食火鸡的头冠、颈部以及锋利的爪子可能象征着冠盗龙也具有类似食火鸡的生活模式。[1]
发育
编辑根据部分胫骨和尺骨所作的组织学分析,成长痕迹指出正模标本死亡时可能已经超过6或7岁。部分胫骨呈现3种不同的暗带,代表生长的停滞期,指出季节性的生长加速。因为生长线重启于骨头边缘附近,牠可能是在新的生长季时死亡的,因此还是一个尚未达到最大体型的年轻成年体。若头冠确实具有交配展示功能,则代表着冠盗龙在完全成长前(至少持续8年以上)便已达到性成熟。在此发育阶段时,冠盗龙体长达到1.6米,在偷蛋龙科中体型中等。[1]
古生态学
编辑赣州以高多样性的偷蛋龙科闻名,产出偷蛋龙科蛋巢、骨架、以及其他六个属:斑嵴龙、江西龙、南康龙、赣州龙、华南龙、通天龙。这样的物种组合构成一个独特的动物区系:“赣州恐龙动物群”。[1]当地的其他恐龙包含镰刀龙科的南雄龙、暴龙科的虔州龙、蜥脚类的赣南龙、鸭嘴龙科的小鸭嘴龙。其中鸭嘴龙科非常罕见。[3]然而杨梅坑附近的足迹化石呈现出鸟臀目恐龙(鸭嘴龙科)所占的优势,此外还有结节龙科、镰刀龙科、暴龙科、虚骨龙类、恐爪龙类、鸟类的舞龙足迹(Wupus)、蜥脚类(可能是赣南龙的)、翼龙足迹、龟鳖目(可能是江西龟)。当地可能是个湖滨环境。[4]
参见
编辑参考来源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Lü, J.; Li, G.; Kundrát, M.; Lee, Y.-N.; Sun, Z.; Kobayashi, Y.; Shen, C.; Teng, F.; Liu, H. High diversity of the Ganzhou Oviraptorid Fauna increased by a new cassowary-like crested speci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7 (6393). Bibcode:2017NatSR...7.6393L. PMC 5532250 . PMID 28751667. doi:10.1038/s41598-017-05016-6.
- ^ Longrich, N.R.; Currie, P.J.; Zhi-Ming, D. A new oviraptor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Bayan Mandahu, Inner Mongolia. Palaeontology. 2010, 53 (5): 945–960. doi:10.1111/j.1475-4983.2010.00968.x.
- ^ Xing, L.; Niu, K.; Wang, D.; Marquez, A. P. A partial articulated hadrosaurid skeleton from the Maastrichtian (Upper Cretaceous) of the Ganzhou area, Jiangxi Province, China. Historical Biology. 2020. doi:10.1080/08912963.2020.1782397.
- ^ Xing, L.; Lockley, M. G.; Li, D.; et al. Late Cretaceous ornithopod-dominated, theropod, and pterosaur track assemblages from the Nanxiong Basin, China: New discoveries, ichnotaxonomy, and paleoecology.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17, 466: 303–313. doi:10.1016/j.palaeo.2016.1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