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太师、太宰、太傅、太保列表

十六国时期多国均设置太师太宰太傅太保官职。今据《晋书》、《资治通鉴》、万斯同《补历代史表》、《二十五史补编》作此表,在位年数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计算。

太师

编辑

《晋书·卷一百二·载记第二》载:“(聪以)刘延年录尚书六条事,刘景为太师,王育为太傅,任𫖮为太保,马景为大司徒,朱纪为大司空,刘曜为大司马。”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君主
汉赵太师(304年-329年)
1 上洛王 刘景 1年 314年-318年 汉昭武帝
汉隐帝
2 昌国公 任𫖮 1年 318年 汉隐帝
成汉太师(306年-347年)
1 西山侯 范长生 12年 306年-318年 成武帝
2 董皎 1年 346年-347年 汉末主
前秦太师(350年-394年)
1 广宁公 鱼遵 2年 355年-357年 越王苻生
2 东海王 苻纂 1年 387年 秦高帝
后燕太师(384年-407年)
1 安定王 库傉官伟 1年 396年-397年 燕惠愍帝

太宰

编辑

《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载:“元海寝疾,将为顾托之计,以欢乐为太宰,洋为太傅,延年为太保,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并录尚书事,置单于台于平阳西,以其子裕为大司徒。”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君主
汉赵太宰(304年-329年)
1 陈留王 刘欢乐 1年 310年 汉光文帝
2 江都王 刘延年 4年 310年-314年 汉昭武帝
3 河间王 刘易 2年 314年-316年
4 上洛王 刘景 1年 318年 汉隐帝
5 中山王 刘雅 2年 323年-325年 刘曜
成汉太宰(306年-347年)
1 李国 6年 304年-310年 成武帝
后赵太宰(319年-351年)
1 赵鹿 1年 349年-350年 义阳王石鉴
冉魏太宰(350年-352年)
1 齐王 李农 1年 350年 魏武悼天王
前燕太宰(337年-370年)
1 太原桓王 慕容恪 7年 360年-367年 燕幽帝
后秦太宰(384年-417年)
1 鲁公 姚绍 1年 417年 姚泓

太傅

编辑

《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载:“(元海)以刘欢乐为太傅,刘聪为大司徒,刘延年为大司空,刘洋为大司马,赦其境内。”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君主
汉赵太傅(304年-329年)
1 陈留王 刘欢乐 1年 309年-310年 汉光文帝
2 长乐王 刘洋 1年 310年
3 汝阴王[1] 刘景 4年 310年-314年 汉昭武帝
4 王育 1年 314年-315年
5 昌国公 任𫖮 1年 315年-318年
6 朱纪 2年 318年-320年 汉隐帝
刘曜
7 呼延晏 4年 320年-324年 刘曜
成汉太傅(306年-347年)
1 [2] 李骧 24年 304年-328年 成武帝
后赵太傅(319年-351年)
1 裴宪 1年 341年-342年 赵武帝
前燕太傅(337年-370年)
1 上庸王 慕容评 10年 360年-370年 燕幽帝
前秦太傅(350年-394年)
1 广宁公 毛贵 2年 354年-357年 秦景明帝
越王苻生
后秦太傅(384年-417年)
1 姚旻 不详 402年后-? 秦文桓帝
后燕太傅(384年-407年)
1 余蔚 1年 396年-397年 燕惠愍帝

太保

编辑

《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载:“元海寝疾,将为顾托之计,以欢乐为太宰,洋为太傅,延年为太保,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并录尚书事,置单于台于平阳西,以其子裕为大司徒。”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时间 君主
汉赵太保(304年-329年)
1 江都王 刘延年 1年 310年 汉光文帝
刘和
汉昭武帝
2 大昌文献公 刘殷 2年 310年-312年 汉昭武帝
3 王育 2年 312年-314年
4 昌国公 任𫖮 1年 314年-315年
5 朱纪 3年 315年-318年 汉昭武帝
汉隐帝
6 呼延晏 2年 318年-320年 刘曜
7 刘昶 1年 326年-327年
成汉太保(306年-347年)
1 李始 8年 304年-312年 成武帝
2 李奕 1年 345年-346年 汉末主
后赵太保(319年-351年)
1 夔安 不详 ?-337年-? 赵武帝
2 桃豹 1年 339年
3 张豺 1年 349年 赵武帝
石世
4 沛王 石冲 1年 349年 彭城王石遵
前燕太保(337年-370年)
1 建宁敬公 阳骛 7年 360年-367年 燕幽帝
后燕太保(384年-407年)
1 段崇 1年 396年-397年 燕惠愍帝

注释

编辑
  1. ^ 后为上洛王。
  2. ^ 328年追封为汉(献)王,338年追尊为汉献帝。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 《晋书》
  • 《资治通鉴》
  • 万斯同《历代史表》
  • 《二十五史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