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静山
郎静山(1892年8月4日—1995年4月13日),原名国栋,笔名静山,号桐云书屋主人,别署颐叟,男,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淮安,中华民国摄影家。[1]
郎静山 | |
---|---|
出生 | 郎国栋 1892年8月4日 大清江苏省淮安府清河县清江浦镇 |
逝世 | 1995年4月13日 台湾台北市 | (102岁)
国籍 | 大清(1892年-1912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95年) |
知名于 | 创作带有中国传统意境的摄影作品 |
生平
编辑1892年8月4日,郎静山出生于江苏淮安淮阴清江浦。他的父亲郎锦堂当时是一位军人。
郎静山自幼即喜爱中国书画,并在12岁时于上海南洋中学师从李靖兰,习得摄影原理及冲洗与晒印技术。
1911年,他进入《申报》报社担任广告业务工作并以摄影为消遣。
1926年,他进入上海《时报》担任摄影记者,成为中国新闻界早期专业摄影记者之一。
1931年,他在上海开设“静山摄影室”,专门从事人像与广告摄影;同年,他与黄仲长、徐组荫合组“三友影会”,以将中国摄影作品送入国际沙龙场合,借此提升中国摄影界在国际艺坛的地位,同时透过摄影作品为中国改善其国际形象;该年,他以摄影作品《柳丝下的摇船女》(又称《柳荫轻舟》)入选日本国际摄影沙龙。
1934年,他以个人第一件“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并于其后逐渐在国际沙龙崭露头角[2]。
1937年,他因七七事变爆发举家迁往大后方(四川),并往来于上海、昆明与重庆之间,一面从事新闻采访、一面研究集锦摄影与创作。
1949年夏,郎静山应美国新闻处邀请到台湾参加影展并定居当地;当时,他仅自大陆携带一千张以上底片。
1950年,他在台北伙同来自上海、南京、广州、北京等地的摄影同好成立中国文艺协会,并担任主任委员。此外,他也在中国摄影学会于1953年3月25日正式宣布在台复会后担任理事长至1991年。
1951年,他发表《烟波摇艇》;在该作品中,他以中国黄山、香港摇艇、台湾芦苇为材料,综合三地风景构筑心目中的中国山河,这成为他日后的创作模式之一[2]。
1955年,郎静山在中华民国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复厂于板桥镇后担任第一届厂长。[3]
1959年起,郎静山在中国文艺协会担任文艺奖评审委员。
1960年,于巴黎与曼雷(Man Ray)第一次会面。
1966年,郎静山发起成立“亚洲影艺联盟”(The Federation of Asian Photographic Art)。[2]
1981年,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展出个展,并出席第一届阿尔国际摄影节。
1983年,于法国图卢兹水之堡国家博物馆展览并收藏其作品。
1990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当代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分会共同主办“郎静山影艺学术研讨会”于上海召开。“国立历史博物馆”举行“郎静山百龄回顾展”出版《郎静山百龄嵩寿摄影回顾展》。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大师郎静山作品集》。7月17日于联合报发表《摄影生活七十年》。[4]
作品分类
编辑郎静山的作品大致可分为写实摄影、纸底作品、集锦作品、人像摄影、女性裸体作品及现代摄影作品六大类。
语录
编辑- “我主张在技巧上,应吸收西方科学文明,使照相不再是件难事;但要谈到艺术视界,无论取景或色调,我都认为应多研究国画中蕴含的旨趣。”[5]
家庭
编辑郎静山曾结婚四次,夫人雷佩芝、杨惠亚等,并育有子女15人[6]。
- 长女 郎毓瑛
- 长男 郎毓祥
- 次女 郎毓秀(1918年-2012年,女高音歌唱家)
- 次男 郎毓瑞
- 三女 郎毓贤
- 三男 郎毓俊
- 四女 郎毓杰
- 五女 郎毓敏
- 四男 郎毓彦
- 五男 郎毓质(早夭)
- 六男 郎毓德
- 幺女 郎毓文
- 么男 郎毓彬
- (尚有两人早夭)
参考文献
编辑- ^ 江侑莲. 攝影大師的暗房密技──郎靜山的集錦攝影山. 人文历史深度旅游云端应用计划 台湾深度之旅. 文化部. [2017-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 ^ 2.0 2.1 2.2 周郁龄. 一個世紀的見證-郎靜山其人與其藝 (PDF). archive.is. 2017-03-28 [2017-03-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28).
- ^ 台湾电影50年(三). www.china.com.cn. [2017-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 ^ 國家美術捐贈與收藏系列影像中國郎靜山. 中国: 印刷工业出版社. 2013: 278. ISBN 978-7-5142-0925-9.
- ^ IMAGE杂志社编辑部,《郎静山年表与语录》,影像杂志社,第14期(1995年5月),页48
- ^ 家教重意境 郎靜山一拍即合. [2015-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