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萨克的代理人
《赫德萨克的代理人》(英语:The Hudsucker Proxy)是1994年上映的美国喜剧电影,由高安兄弟担任编剧、执导、制作人,山姆·雷米担任联合编剧兼第二单元导演,蒂姆·罗宾斯、珍妮佛·杰森·李和保罗·纽曼主演。
赫德萨克的代理人 The Hudsucker Proxy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祖·高安 |
监制 | 伊森·科恩 |
编剧 | |
主演 | |
配乐 | 卡特·伯韦尔 |
摄影 | 罗杰·狄金斯 |
剪辑 | 汤姆·诺布尔 |
制片商 | |
片长 | 111分钟 |
产地 | 英国 美国[1]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
预算 | 2500万美元[3] |
票房 | 1100万美元[4] |
各地片名 | |
台湾 | 金钱帝国 |
影片剧本早在1985年已完成,1991年乔·西佛代表西尔弗影业买下剧本后正式开拍。华纳兄弟随后同意发行电影,得到Working Title Films和宝丽金影视娱乐资金支持。影片于1992年11月开拍,1993年3月杀青,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卡罗可制片厂拍摄。麦克·J·麦卡利斯特和马克·斯泰森为影片构建了等比模型,由The Computer Film Company制作特效。
剧情
编辑1958年12月,来自印第安纳州蒙夕的商学院毕业生诺维尔·巴恩斯前来纽约找工作。他缺乏工作经验,只能在大公司赫德萨克工业(Hudsucker Industries)的传达室当文员。不久之后,公司创办人兼总裁华林·赫德萨克突然在开商务会议的时候从顶楼窗户跳楼自杀。事后,冷酷无情的董事会成员西德尼·J·穆斯伯格了解到公司章程要求股东向公众出售公司股份,提议聘请一位非常无能的总裁经营公司,临时压低股价,好让大家能趁机买下公司的控股权。
巴恩斯在传达室接到任务,要将一封“蓝色信”交给穆斯伯格,其实是赫德萨克临死前发出的绝密通讯。然而,巴恩斯没有把信发出去,而是向穆斯伯格简述自己的发明(只是画了一个圆圈,然后神秘兮兮地说:“你知道的,为了孩子”,没有说别的)。穆斯伯格听罢,觉得巴恩斯是个傻子,便选他当赫德萨克的代理人。在城的另一边,艾米·亚彻是一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记者,曾荣获普利策奖,现任职于《曼哈顿阿格斯》(Manhattan Argus)报社。她接到任务,要给巴恩斯写一篇报道,找出这个男人的真实模样。于是她混入赫德萨克工业,以私人秘书的身份接近巴恩斯,谎称是他梦夕母校的校友,只不过没啥交集。一天晚上,艾米潜入公司大楼寻找线索,意外撞见打理楼顶大钟的莫斯,发现他是赫德萨克的万事通。莫斯将穆斯伯格的计谋一五一十告诉艾米,艾米则将这些情报发给总编,但总编不相信。
公司其他管理员决定制作巴恩斯的发明,希望它买砸,进一步压低公司股价,而这个发明其实是呼啦圈。这个呼啦圈一开始默默无闻,后来突然取得成功。巴恩斯被胜利冲昏头脑,没能从突如其来的成功中感受到喜悦,成为又一个冷漠无情的大亨。然而早已迷上他天真一面的艾米被他的态度激怒,决定离他而去。电梯操作工巴兹急于求成,提出了一个新发明:可调节吸管。然而他的发明非但被巴恩斯无视,而且还招致对方截屏自己。与此同时,公司的看门人阿洛伊修斯发现艾米的真实身份,通知了穆斯伯格。穆斯伯格向巴恩斯公开艾米的秘密身份,又说来年会解除巴恩斯的总裁职务。穆斯伯格说服董事会相信巴恩斯是精神病人,必须把他送到当地的精神病院。
跨年夜那天,艾米在披头族酒吧找到醉醺醺的巴恩斯,当面给他道歉。结果巴恩斯冲出去,被巴兹率领的黑帮追赶。巴恩斯逃到赫德萨克大厦的顶楼,换上他在传达室的制服,爬出窗台。阿洛伊修斯把他锁在窗台外面,看着他在午夜时分滑倒,从大楼摔下。巴恩斯坠落的时候,莫兹停下大楼大钟,止住时间。之后,华林·赫德萨克化身成天使出现在巴恩斯面前,叫他读那封应该给穆斯伯格的蓝色信(还在巴恩斯制服口袋里)。原来,赫德萨克在信中指示穆斯伯格将他的股份转让给继任总裁的人,而非卖给公众。这位继任人原本会是穆斯伯格,但他没有发现这封信,于是赫德萨克按照计划选巴恩斯当继任人。来到大钟里,莫兹将阿洛伊修斯打倒。巴恩斯最终安全落到地面,与艾米重逢。伴随着1959年的到来,穆斯伯格自杀未遂,被送到精神病院,同时巴恩斯为孩子推出新发明,在折叠好的纸片上画了一个神秘的圆圈,其实是飞盘。
阵容
编辑- 蒂姆·罗宾斯 饰 诺维尔·巴恩斯(Norville Barnes)
- 珍妮佛·杰森·李 饰 艾米·亚彻(Amy Archer)
- 保罗·纽曼 饰 西德尼·J·穆斯伯格(Sidney J. Mussburger)
- 吉姆·特鲁-福斯特 饰 克拉伦斯·“巴兹”·冈德森(Clarence "Buzz" Gunderson),电梯操作工
- 比尔·科布斯 饰 钟表工莫兹(Moses)
- 哈里·布金 饰 看门人阿洛伊修斯(Aloysius)
- 布鲁斯·坎贝尔 饰 记者施密特(Smitty)
- 约翰·马奥尼 饰 报社总编Al
- 查理士·邓宁 饰 华林·赫德萨克(Waring Hudsucker)
- 派翠克·克兰肖 饰 古代分拣员
- 安娜·妮可·史密斯 饰 扎扎(Za-Za)
- 史蒂夫·布西密 饰 披头族酒吧调酒师
- 山姆·雷米 饰 赫德萨克头脑风暴者
- 乔·波里托 饰 布姆斯特德先生(Mr. Bumstead)
- 彼得·盖勒 饰 维克·特内塔(Vic Tenetta)
- 约翰·古德曼 饰 罗克韦尔新闻片播音员
制作
编辑编剧
编辑祖·高安最初认识山姆·雷米,是给他1981年电影《尸变》当助理剪辑师的时候。两人于1981年开始创作本片剧本[5],并在1985年电影《XYZ谋杀案》的摄制阶段[6]及同年电影《血迷宫》的后期制作阶段继续完成剧本,期间与高安兄弟同居一室。高安兄弟和拉米受普雷斯顿·斯特奇作品(如《七月圣诞》)及好莱坞讽刺片《苏利文游记》(1941)启发[7]。影片感情基调及普通人当英雄的正派元素受《魅力无穷大富翁进城》(1936)、《见见无名氏》(1936)及《风云人物》(1946)等法兰克·卡普拉作品影响[8],台词则致敬霍华·霍克斯的《女友礼拜五》(1940)。珍妮佛·杰森·李在片中扮演大大咧咧的记者艾米·亚彻,是在参考罗莎琳德·拉塞尔和凯瑟琳·赫本的言行举止[7]。另有观察人士发现影片还参考了《纵横天下》(1954)及《成功的滋味》(1957)[9]。不过兄弟俩明言不评价或戏仿其他电影,而是如伊森所说,“看了那些电影”,觉得“它们太有趣了,我们也拍一部吧”,而不“它们太有趣了,我们来评价一下吧”。拉米说剧本是“大财团喜剧”,“回归到他们以前四五十年代拍的那些非常大型的浪漫喜剧”[10]。自此,兄弟俩在公寓里来回踱步,轮流开动打字机。到了思路堵塞的时候,拉米会变着法给他们鼓劲。譬如,伊森来回踱步的时候,拉米会搬动公寓里的东西,借此甩开伊森。有时他甚至朝兄弟俩仍鞭炮[10]。
有位影评人这样描述电影受的众多影响:“从不正经的名字及笨拙的体态中,我们可以看出诺维尔·巴恩斯是普雷斯·顿斯特奇式的英雄,只不过困在弗兰克·卡普拉的故事中,而且两样东西永远不应该交汇在一起,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似乎由弗里茨·朗创造的世界中——机械怪物般的收发室与包豪斯风格的大办公室形成鲜明对比,完美契合《大都会》所呈现的劳资纠纷关系[11]。”有记者认为影片角色代表着资本主义与劳动经济学的角力。对此,祖·高安表示:“这些角色可能体现了你说的那些宏大主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我们的兴趣范围——而且我们也不感兴趣[3]。”影片多次呈现“命运之轮”这个叙事母题,相应展现圆形这个视觉母题,包括片头莫兹的独白、赫德萨克的大钟、穆斯伯格的怀表、呼啦圈及飞盘的发明、诺维尔与艾米有关业障的对话[9]。
高安兄弟与拉米构思的第一个画面,是诺维尔·巴恩斯从摩天大楼的窗户一跃而下,之后再想出巴恩斯去到那里的办法,以及拯救他的方式[12]。呼啦圈在剧中属于剧情设计。乔尔回忆道:“我们得让诺维尔发明一些看起来很荒谬的东西,这件东西从理性层面看注定会失败,但从观众这个层面看,会觉得它肯定是现象级的成功之作[11]。”伊森说:“圆形这个母题融入到影片的设计中,看起来更加合适[11]。”乔尔认为:“由此一来,圆形就成了推动电影的设计元素,与垂直直线构成张力,高高的楼与随处可见的圆形(形成对比),圆形与剧情及影片结构交相辉映。影片的开头就是结尾,之后的内容属于倒叙,返回到开头[11]。”科恩和拉米花了三个月时间,才将剧本写好。早在1985年,高安兄弟就说降下来的项目“发生在50年代末的一座摩天大楼内,是关于大财团的故事。角色说话很快,穿着耀眼的衣服”[11]。
虽然影片剧本到1985年才完成,乔尔还是觉得他们不可能在那个时候拍这部电影,因为那时候他们没什么名气,再加上剧本拍起来成本太高,两人才拍完《血迷宫》这部独立电影,已经没有什么钱,无法负担这部剧的拍摄费用[13]。直到拍完《才子梦惊魂》(1991),兄弟俩才向更主流的电影靠拢[14]。到了影片重提上日程,科恩和拉米草草改写了剧本。制片人乔·西佛很喜欢高安兄弟之前的电影,代表他的制片公司西尔弗影业买下剧本,将项目介绍给华纳兄弟影业。西尔弗允许高安兄弟完全控制影片的艺术层面[12]。
制片
编辑高安兄弟首次启用大明星拍摄电影[15]。乔·西佛首选汤姆·克鲁斯扮演诺维尔·巴恩斯,科恩坚持让蒂姆·罗宾斯出演[16]。另外,乔恩·克莱尔参与巴恩斯一角的试镜[17]。薇诺娜·瑞德和布莉姬·芳达争夺艾米·亚彻这个角色,最终输给了珍妮佛·杰森·李[9]。李之前参与科恩作品《黑帮龙虎斗》和《才子梦惊魂》的试镜,但遗憾落选,使得科恩选他参与《赫德萨克的代理人》[13]。准备艾米·亚彻这个角色的时候,李阅读三四十年代知名女性的传记,包括罗莎琳德·拉塞尔、凯瑟琳·赫本和珍·亚瑟[10]。据乔尔回忆,给西德尼·穆斯伯格这个角色选角的时候,“华纳兄弟建议了许多名字”,“其中许多都是明显不适合的喜剧演员”,因为穆斯伯格是个反派,只有保罗·纽曼将这个角色演活[13]。然而高安兄弟一开始是选克林·伊士伍扮演这个角色,只不过对方因档期冲突推掉[18]。
纽曼和罗宾斯签约后,宝丽金影视娱乐和Working Title Films同意为华纳兄弟及西尔弗影业提供资金支持[19]。影片启用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卡罗可制片厂(Carolco Studios)五个隔音片场进行拍摄,1992年11月30日开拍。拉米担任第二摄制组导演,负责拍摄呼啦圈的戏份及华林·赫德萨克自杀的场面[13]。美术指导丹尼斯·加斯纳参考法西斯建筑(尤其是阿尔伯特·斯佩尔的作品)、特里·吉列姆作品《妙想天开》(1985)[12]、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作品及装饰风艺术运动作品设计布景[20]。加斯纳考虑出动五个大房间来容纳这个隔音片场。他表示:“要知道,我们想搞个大场面。”他设计的那张1950年代风格桌子非常大,必须拆成五个部分,到隔音片场里组装,觉得这个尺寸能产生压抑感[15]。主体拍摄于1993年3月18日结束[13]。
另外,影片还有许多在芝加哥市场取景的戏份,其中商品市场用作赫德萨克工业大楼的入口及大堂,芝加哥希尔顿酒店用作圣诞节舞会场地[来源请求]。
北卡罗来纳州罗利的《新闻与观察报》印刷机也出现在电影中[21]。
特效
编辑麦克·J·麦卡利斯特(《圣战奇兵》、《风云际会》)与马克·斯泰森(《超人再起》、《神奇小飞侠》)负责监督影片微缩模型的制作。曾在众多高安兄弟电影中担任机械效果设计师的彼得·切尼(Peter Chesney)打造了一副16英尺(15.9米)的天使之翼,用在扮演华林·赫德萨克的演员查理士·邓宁身上:“我用了好多电动机来造这个复杂的钢铁电枢,安排一切,让他能折叠、展开、拍打这副翼。之后我们给它裹上真的鸭毛和火鸡毛。我们根据鸽子悬停在地面的慢动作照片打造这幅翼[22]。”大楼所处的背景由麦卡利斯特和斯泰森共同设计,是一个1比24的比例模型,单独拍摄,到后期制作再合并。为了拉长这个镜头,赫德萨克大楼的模型有90层楼,而非实际上的45层[23]。
影片背景虽然设置在纽约市,但有芝加哥的影子,开场的摩天大楼就有当地的商品市场和怡安中心。影片出现的纽约摩天大楼还包括建宁大厦、·弗雷德·F.·法兰奇大厦和曼哈顿华尔街一号:“我们挑了我们最喜欢的现实当中的纽约大楼,把它们放进一个街区”,缔造出“梦幻般的感觉,融入到(影片的)氛围和气息中”。而前提在于,开场模型需是梦幻般的、1950年代的纽约城,之后根据这个概念打造微缩城市。麦卡利斯特说高安兄弟不想实打实地创造1950年代的纽约天际线,而是想打造一个风格化的版本[15]。因此格斯纳以《40年代纽约城》(New York in The Forties)这本书为参考,借此打造城市景观。经过三个月的努力,27位剧组成员打造出24比1的微缩城市。至于赫德萨克大楼,他们打造了6比1的模型,用于近景镜头,包括开头推向诺维尔的缓慢放大镜头。而这个有待拍摄的镜头插在时钟模型的镜头里,拍摄时需要用广角镜头移向站在等比的布景内的蒂姆·罗宾斯。麦卡利斯特认为这属于尖端技术,只能用计算机来完成[15]。他们造的大多数建筑模型只有两面,只能从正面和侧面看,还有一些只有一面的,只能从前面看,而赫德萨克大楼是完成的三维模型[15][20]。亚内克·西尔斯率领的The Computer Film Company负责操作影片开头诺维尔的放大镜头、电脑生成下雪特效及复合角色下落的镜头[20]。
为了塑造两个自杀跳楼画面,剧组在侧面悬挂了微缩的纽约布景,让布景完全跟着大楼的高度移动。麦卡利斯特算出一次掉落需要七秒,但出于戏剧目的把它延迟到30秒。高安兄弟和摄影指导罗杰·迪金斯认为这些镜头用广角镜头拍摄更有效时,问题出现了。“这些大楼是为18毫米菲林镜头打造的,但我们用14毫米镜头,再用10毫米的镜头,就想着拍更多东西[20]。”然而拉宽视野会让画幅边框超出城市模型的边缘,留下没有建筑物的空白地方。到最后,剧组将只有一面的建筑物放在边缘处,打造额外的建筑。查尔斯·达宁掉落的镜头照常规模式拍摄,但蒂姆·罗宾斯掉落的镜头有中止的时候,所以他的镜头要反着拍,把他从镜头中拉开[20]。
影片打造的摩天大楼模型后来出现在《魅影奇侠》、《新蝙蝠侠不败之谜》、《蝙蝠侠与罗宾》和《酷斯拉》中[24]。
改编
编辑片中华林·赫德萨克从公司大楼跳下的场景取材于现实中联合品牌(United Brands)前主席伊莱·布莱克1975年自杀[25]。
原声带
编辑赫德萨克的代理人电影原声带 | ||||
---|---|---|---|---|
卡特·伯韦尔的原声带 | ||||
发行日期 | 1994年3月15日 | |||
类型 | 电影配乐 | |||
时长 | 29:28 | |||
唱片公司 | 瓦雷兹·萨拉班德唱片 | |||
高安兄弟电影原声带专辑年表 | ||||
|
评论得分 | |
---|---|
来源 | 评分 |
AllMusic | [26] |
卡特·伯韦尔为影片谱写配乐,是他第五次和高安兄弟合作。主题音乐以阿拉姆·哈恰图良芭蕾舞剧作品《斯巴达克斯》选段《风云群英会与弗里吉亚的慢板》("Adagio of Spartacus and Phrygia")为基础,呼啦圈的戏份则出现了这部芭蕾舞剧的其他音乐。由彼得·盖勒扮演、以迪安·马丁为原形的维克·特内塔唱起了《回忆油然而生》("Memories Are Made of This")这首歌,体现了影片故事发生时的流行音乐。除此之外,影片还出现了哈恰图良的《加雅涅》组曲。诺维尔第一次遇见艾米一幕中,伯韦尔也使用了该剧的一个选段。小男孩第一次试玩呼啦圈的时候,背景音乐响起了哈恰图良的《年轻登山者的舞蹈》("Dance of the Young Mountaineers"),紧接着《马刀舞曲》(两首歌均出自《加雅涅》)[20]。
发行
编辑商业成绩
编辑发行方华纳兄弟举行试映,得到大体上两极分化的观众评价。他们提议重拍,但被拥有最终剪辑版特权的高安兄弟婉拒,理由是对这部他们迄今为止预算最高的作品感到紧张,非常渴望这部电影在主流市场获得成功。到最后,制片人补上已经删掉的画面,又为结尾 补拍一下小镜头[13]。《综艺》认为剧组补拍镜头是为了拯救这部片子,因为华纳担心这部片子沦为票房炸弹。祖·高安在采访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事先声明,他们没有重拍,只是稍微加了一些画面。我们想拍一些武打戏,用在影片结尾。补拍是我们编辑电影出来的产物,不是预览电影的。我们每部电影都有补拍镜头,所以这很正常[13]。”
1994年1月,影片首映礼在犹他州帕克城的日舞影展举行[27]。除此之外,影片还是第47届康城影展的开幕片,于1994年5月12日放映[28],同时参与角逐金棕榈奖,但输给了《恶人故事》[29]。影片于1994年5月12日上映,最终仅在北美地区收获2,816,518美元的票房[30],海外票房1130万美元[4]。官方公布的拍摄成本为2500万美元,但据报后来因宣传推广工作增加到4000万美元。影片沦为票房炸弹[7]。
专业评价
编辑除了低迷的票房表现,影片上映时也获得影评人两极的评价。汇总媒体烂番茄收录46条评论,打出59%的新鲜度,平均得分6.4/10。网站共识写道:“《赫德萨克的代理人》是一部奇怪得耐人寻味、视觉效果非常独特的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几乎是大家所想的那样有趣、吸引人,尽管不是非常那种[31]。”
罗杰·埃伯特赞扬影片的美术指导、比例模型、接景、摄影和角色,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影片的所有东西都流于表面,没有实质内容,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影片有认真对待过自己的故事,哪怕是一丁点尝试。所有内容都很格式化,演员表演故作讽刺[32]。《华盛顿邮报》的德森·汤姆森认为影片“毫无意义地浮华,过分引用1930年代的作品。而且演员表演缺乏人情味,尽管影片明显想体现这个至关重要的元素。”他觉得这部片子就跟代理的东西那样虚假[33]。
《国家评论》的约翰·西蒙认为影片“愚蠢、让人难以忍受”[34]。
为《综艺》杂志撰稿的托德·麦卡锡(Todd McCarthy)认为影片是所有模仿古典好莱坞电影的新好莱坞电影作品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技术上最让人震撼的一部。尽管影片本身是在戏仿,但它是人工合成品,缺乏一些本应具备的情感及人情味,虽然看起来很神奇[35]。占士·贝拉迪内利给出非常正面的评价,认为影片可以与同样讲大企业的罗伯特·奥特曼作品《大玩家》串联起来。从洞穴般的邮件室,到会议室里错综复杂的阴谋,无不在仿照《妙想天开》的场景。影片就是这样纯粹地讽刺最恼人和最让人开心的东西。在这个1958年的超现实世界中,我们可以找到1990年代公司遇到的问题,这些东西都被扭曲,以迎合影片制作人的意愿[36]。
1999年5月18日,华纳家用媒体发行了影片的DVD。影碟不包含花絮内容[37]。2013年2月26日,影片蓝光光碟发行,为华纳经典珍藏系列的首批公开产品。这个版本的影碟仍没有花絮片段[38]。
影片上映20年后,罗杰·埃伯特影评网的斯各特·塔福亚(Scout Tafoya)称赞影片扩展了原型作品的主题及概念,呈现出一趟风格化的冒险旅程:“1930、40年代喜剧的谈吐和举止很快,但不会像高安兄弟的作品那样跑得那么快。他们的镜头高速扫过八卦消息及资本主义,呈现得飞快。布景如同奇迹,让人觉得很舒服,值得表扬。经过对装饰风艺术到未来主义等早期现代艺术的调查,每一幅画面的呈现效果加倍了[39]。”
年终榜单
编辑注释
编辑- ^ The Hudsucker Proxy (1994). Film & TV Databas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9) –通过bfi.org.uk.
- ^ The Hudsucker Proxy (1994). BBFC.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 ^ 3.0 3.1 Bergan 2000,第24, 36页.
- ^ 4.0 4.1 World's Champs & Chumps. Variety. 1995-02-13: 7.
- ^ Muir 2004,第77页.
- ^ Warren 2000,第101–102页.
- ^ 7.0 7.1 7.2 Levine 2000,第103–118页.
- ^ Agostinelli, Alessandro. Un mondo perfetto. I comandamenti dei fratelli Coen. Controluce. : 111 (意大利语).
- ^ 9.0 9.1 9.2 Mottram, pp. 93–113
- ^ 10.0 10.1 10.2 Levine, Josh. The Coen Brothers, The Story of Two American Filmmakers. United States: ECW. 2000. ISBN 1-55022-424-7.
- ^ 11.0 11.1 11.2 11.3 11.4 Woods 2003,第125–135页.
- ^ 12.0 12.1 12.2 Bergan 2000,第148–162页.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Woods 2003,第9–10, 122–124页.
- ^ Juliann Garey. Coen to Extremes.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3-02-05 [2008-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 ^ 15.0 15.1 15.2 15.3 15.4 Robson, Eddie. Coen Brothers. Virgin Book. 2007.
- ^ Anne Thompson. Coen brothers keep it real. Variety. 2007-11-15 [2008-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6).
- ^ Cryer, Jon. So That Happened: A Memoir. 2016-04-05 [2022-01-08]. ISBN 97804514723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8).
- ^ Leonard Klady. DeVito looking to get 'Shorty' into production. Variety. 1993-07-13 [2008-11-21].
- ^ Nisid Hajari. Beavis and Egghead.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4-04-01 [2008-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Robson, pp. 139–142
- ^ Cain, Brooke. Hollywood comes to downtown Raleigh today. News & Observer. 2011-11-09 [2011-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1).
- ^ Staff. Hollywood's still playing for effect. Variety. 1993-01-18 [2008-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6).
- ^ George Mannes. The 'Hud' Thud.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4-04-15 [2008-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0).
- ^ Cinefex Magazine, issues 63 (Sept 1995), 71 (Sept 1997), and 74 (July 1998).
- ^ Kihss, Peter. 44‐Story Plunge Kills Head of United Brands. The New York Times. 1975-02-04 [2020-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1).
- ^ The Hudsucker Proxy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 Carter Burwell. AllMusic. Netaktion LLC. [202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8).
- ^ Caryn James. Critic's Notebook; For Sundance, Struggle to Survive Success. The New York Times. 1994-01-25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3).
- ^ Festival de Cannes: The Hudsucker Proxy. festival-cannes.com. [2009-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1).
- ^ Staff. Euro pix man Cannes. Variety. 1994-04-21 [2008-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6).
- ^ The Hudsucker Proxy. Box Office Mojo. [200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0).
- ^ The Hudsucker Proxy. Rotten Tomatoes. [2021-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 ^ Roger Ebert. The Hudsucker Proxy. Chicago Sun-Times. 1994-05-25 [200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8).
- ^ Desson Thomson. The Hudsucker Proxy. The Washington Post. 1994-03-25 [200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 ^ Simon, John. John Simon on Film: Criticism 1982-2001. Applause Books. 2005: 493.
- ^ Todd McCarthy. The Hudsucker Proxy. Variety. 1994-01-31 [200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7).
- ^ James Berardinelli. The Hudsucker Proxy. ReelViews.net. [200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3).
- ^ The Hudsucker Proxy (1994). Amazon.com. 1999-05-18 [2008-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10-15).
- ^ The Warner Archives Collection Announces First MOD Blu-rays. High-Def Digest. 2012-11-16 [201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8).
- ^ Tafoya, Scout. The Unloved, Part 3: The Hudsucker Proxy. rogerebert.com. 2014-02-01 [202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1).
- ^ Hunter, Stephen. Films worthy of the title 'best' in short supply MOVIES. The Baltimore Sun. 1994-12-25 [2020-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 ^ Davis, Sandi. Oklahoman Movie Critics Rank Their Favorites for the Year "Forrest Gump" The Very Best, Sandi Declares. The Oklahoman. 1995-01-01 [2020-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 ^ P. Means, Sean. 'Pulp and Circumstance' After the Rise of Quentin Tarantino, Hollywood Would Never Be the Same. The Salt Lake Tribune Final. 1995-01-01: E1.
- ^ Arnold, William. '94 Movies: Best and Worst.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Final. 1994-12-30: 20.
- ^ Clark, Mike. Scoring with true life, 'True Lies' and 'Fiction.'. USA Today Final. 1994-12-28: 5D.
- ^ Lovell, Glenn. The Past Picture Show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 a Year Worth's of Movie Memories. San Jose Mercury News Morning Final. 1994-12-25: 3.
参考文献
编辑- Bergan, Ronald. The Coen Brothers . New York City: Thunder's Mouth Press. 2000. ISBN 1-56025-254-5.
- Levine, Josh. The Coen Brothers The Story of Two American Filmmakers. Toronto: ECW Press. 2000. ISBN 1-55022-424-7.
- Mottram, James. The Coen Brothers The Life of the Mind . Dulles, Virginia: Brassey's, Inc. 2000. ISBN 1-57488-273-2.
- Muir, John Kenneth. The Unseen Force The Films of Sam Raimi . New York City: Applause: Theatre & Cinema Books. 2004. ISBN 1-55783-607-8.
- Mottram, James. Coen Brothers . London: Virgin Books. 2003. ISBN 1-57488-273-2.
- Warren, Bill. The Evil Dead Companion. London: Titan Books. 2000. ISBN 0-312-27501-3.
- Woods, Paul A. Joel & Ethan Coen Blood Siblings. London: Plexus. 2003. ISBN 0-85965-339-0.
延伸阅读
编辑- Cotta Vaz, Mark; Duignan, Patricia Rose. Industrial Light & Magic: Into the Digital Realm. New York: DelRey (Ballantine). 1996. ISBN 978-0-345-38152-1.
外部链接
编辑-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赫德萨克的代理人》的资料(英文)
- Box Office Mojo上《赫德萨克的代理人》的资料(英文)
- AllMovie上《赫德萨克的代理人》的资料(英文)
- 烂番茄上《赫德萨克的代理人》的资料(英文)
- Metacritic上《赫德萨克的代理人》的资料(英文)
- 豆瓣电影上《赫德萨克的代理人》的资料 (简体中文)
- 时光网上《赫德萨克的代理人》的资料(简体中文)
- 开眼电影网上《赫德萨克的代理人》的资料(繁体中文)
- Richard Schickel. Half-Baked in Corporate Hell. Time. 1994-03-14 [201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1-11).
- Owen Gleiberman. The Hudsucker Proxy.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4-03-11 [201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