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柳霜
黄柳霜(英语:Anna May Wong,1905年1月3日—1961年2月2日),又名安娜·梅·黄[1],首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同时也是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亚裔美籍女演员。她的职业生涯漫长且丰富,演艺事业跨越了默片、有声片、电视剧、舞台剧以及广播剧。在好莱坞星光大道占有一席位置,是李小龙、成龙、陆锡麟、刘玉玲以外的五位华人之一,更是首位在好莱坞留星的华人女星,位置在藤街1708号。
黄柳霜 Anna May Wong | |||||
---|---|---|---|---|---|
女演员 | |||||
英文名 | Anna May Wong | ||||
出生 | 黄柳霜 (Wong Liu-tsong) 1905年1月3日 | ||||
逝世 | 1961年2月2日 | (56岁)||||
死因 | 心肌梗死 | ||||
墓地 | 美国加州洛杉矶罗斯戴尔公墓 | ||||
职业 | 女演员、电视主持人、歌手、作家 | ||||
活跃年代 | 1919年–1961年 | ||||
签名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出生于洛杉矶唐人街附近的黄柳霜是当地的第三代美籍华人,祖籍广东台山。她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1855年已经来到加州淘金,她的父母都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她父亲黄三盛(Wong Sam Sing)和母亲黄李氏在唐人街附近经营一家洗衣店。黄柳霜在家中八个孩子中排行老二。[2] 她在1919年的《红灯照》中只是个寂寂无闻的小演员。她在1921年的《人生》中首次出现于演员表字幕[3]。1922年,她凭着首部以特艺七彩技术拍摄的《海逝》一炮而红。[4][5]其后她代表作还有1929年的《唐人街繁华梦》、与玛琳·黛德丽大演对手戏的《上海快车》(Shanghai Express)、正面华人形象的1937年《上海女儿》(Daughter of Shanghai)及1942年《重庆英烈》、艳惊欧洲的《爱比刀更利》和《人海浪蝶》,及1931年的《龙女》。
1935年,薛尼·富兰克林开拍《大地》,米高梅拒绝了黄柳霜担当女主角,反而让德国女演员露易丝·雷娜(Luise Rainer)担当这个黄皮肤的角色,让她非常失望。翌年,她到中国旅游并且到她的故乡探望父亲,学习中国语言及中国文化,更跟随梅兰芳学习京剧。[6][7]1930年代末,她返回美国为派拉蒙电影公司的B级片饰演一些拥有正面性格的角色。在《上海女儿》与《重庆英烈》(1942)中,分别演活一个真正有智有谋的女英雄及充满爱国气节的女子。[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淡出影视圈,专注于支援中国的抗战,战后则恢复演艺事业。1951年,她开始担纲美国的电视连续剧《柳霜女士的艺廊》(The Gallery of Madame Liu-Tsong)。[7]
当她计划参与《花鼓歌》的演出却不幸于1961年逝世,享年56岁。[8]在她离世后的数十年里,黄柳霜留给世人的记忆主要是西方人眼中典型而被扭曲的东方形象“龙女”或是她经常饰演的“蝴蝶夫人”式角色。直到黄柳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在三部主流文学作品及她的电影回顾展中,她的生平和演艺事业得到重新评价。人们对黄柳霜生平故事的兴趣仍在持续,又一部关于她的传记于2009年出版。2022年,黄柳霜的人物肖像成为了2022年至2025年版本的美元硬币25美分的美国女性25美分系列成员,其为入选美国流通的25美分硬币人物之一[9]。她亦是首位肖像出现在现钞美元硬币上的亚裔美国人[9][10]。
早年生活
编辑1905年1月3日,黄柳霜出生在洛杉矶唐人街北面的花街,那里是中国人、爱尔兰人、德国人以及日本人混合居住的街区。[11][12]黄家有8个孩子,黄柳霜排行第二。她的父亲黄三盛与第二任妻子在洛杉矶开洗衣铺以维持生计。[13]
黄柳霜的父母都是第二代美籍华人,她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早在1855年就已经来到美国定居。[14]黄的祖父来自广东台山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于1853年来到美国。[15]他是个商人,在加州普莱瑟县的淘金矿区密歇根布拉夫斯拥有两家店铺。黄的父亲(黄三盛)年轻时常往返于中美两国,他在中国娶了第一任妻子,并于1890年有了一个儿子。[16]19世纪90年代末,黄三盛回到美国。1901年,他娶了第二个太太,也就是黄柳霜的母亲,同时他仍然供养着中国的妻儿。[17]黄柳霜的姐姐柳英(Lulu)出生于1902年12月[18][19],1905年黄柳霜出生,其后还有5个孩子陆续降生。
1910年,黄家搬到菲格罗亚街,他们是那个街区里的唯一一户中国家庭,周围邻居大多是墨西哥人和东欧人。新居与唐人街隔着两座小山坡,这使得黄柳霜脱离全华人环境而融入美国文化中。[20]最初她和姐姐一起在公立学校就读,但是由于当时的种族歧视,姐妹俩在学校常遭到其他同学的嘲弄欺负,于是父母将她们转入华人长老会教会学校。学校里仍以英文授课,黄柳霜则利用下午和星期天的时间到设在五旬节派教堂的中文学校学习汉语。[21]
大约与此同时,美国的电影产业开始从东岸西迁至洛杉矶一带。时常会有电影在黄家所住的街区及其附近取外景。黄柳霜开始去五分钱影院,她很快就迷上了好莱坞电影,于是开始逃学,并且省下午饭钱去看电影。她父亲对她的这一爱好很不满,认为这影响了她的学业,但黄柳霜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从事电影事业。9岁时,黄柳霜由于常恳求导演们让她饰演角色,从而获得了“C.C.C”的绰号,即“好奇的中国娃娃”的英文首字母。[22]到11岁时,黄柳霜开始使用艺名Anna May Wong参与演出,这个名字是由她的英文名和中文姓氏组成的。[23]
早期生涯
编辑黄柳霜在好莱坞的巴黎市百货公司工作时,由Metro Pictures公司投资,艾拉·娜兹莫娃指导的电影《红灯照》(The Red Lantern, 1919)正巧需要300个女孩子作为群众演员。该电影公司的一个客户同时也是黄柳霜父亲朋友,介绍她在电影中出演了一个拿灯笼的女孩子的小配角,当时黄柳霜的父亲并不知晓此事。[24]
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黄柳霜在许多电影里跑起了龙套,甚至在普里西拉·迪安和科琳摩尔的电影中都有出镜。但不久后黄柳霜患上了“舞蹈病”,不得不休学数月。病痛的折磨几乎使她精神崩溃,所幸她的父亲寻到一名老中医,用金币刮痧将她治愈,但她后来说疗效来自她讨厌这种疗法。[25]其他中国的思想例如儒家、道家思想、老子学说对黄柳霜的人生观影响至深。[26]黄家人还信奉基督教中的长老教派,因此黄柳霜在成年后曾一度是基督教精神疗法的拥护者。[27]
1921年,在洛杉矶中学念书的黄柳霜决定为理想放弃学业,立志成为一名演员。[28][29]她在1931年接受电影杂志的采访时回顾了当年这一举动,她说:“我作出那个决定的时候年龄还很小,但那时我就知道正因为我年轻,我输得起,所以我决定给自己10年的时间来奋斗,成为一名成功的女演员。”[30]
黄柳霜第一次以正式演员的身份出演的电影是在1921年的《人生》中,饰演朗·钱尼的妻子李宝宝。[3]她曾不无怀念的回忆说这是她唯一一次饰演了一位妈妈。[31]她在这部影片中出色的表现让她登上了英国电影杂志的封面。
随后年仅17岁的黄柳霜在首部以特艺七彩技术拍摄的影片《海逝》中担任女主角并一炮而红。这是一个弗朗西斯马里恩所著,有着蝴蝶夫人式情节的故事。影片上映后,多家杂志社高度赞扬了黄柳霜在影片中“极为惊艳”的表现。[32]《纽约时报》评论说:黄小姐在影片中的表现恰如其分的唤起了观众对于她所饰演的角色应有的同情。而其角色之复杂,演员中亦是十者有九难以诠释,而黄小姐则恰是那第十人。她未有在镜头前“演”的作态,尺寸拿捏得当,收放自如。我们应期待她将有更多的精彩作品。[33]
虽然各界评论都看好黄柳霜,她仍因肤色缘故难以在好莱坞导演们心目中获得女主角的地位。活动影像博物馆馆长戴维·舒瓦茨曾评论道:“她为好莱坞建立了新的演员标准,好莱坞却不知如何应对。”[34]接下来数年时间黄柳霜游走在洋溢着“异国风情”的配角间,[35]如在《托德布朗宁漂流记》(1923)中饰演妃子一角。[30]黄柳霜的名气使她在电影中短暂的出镜成为了电影商们推行自己电影的利器。[36]即便如此黄柳霜仍对自己的电影生涯保有乐观的态度,1923年时她曾说:“电影业的发展势头正好,我也已适应演员的生活。偶尔的挫折并非坏事,它们可以让我反思自己,并且更加独立。”[23]
成名
编辑19岁的黄柳霜获得了在道格拉斯·范朋克的奇幻电影《巴格达大盗》中饰演一名蒙古女奴角色的机会。这个戏份不多的常规“龙女”角色却吸引了观众和评论家们的注意,更使得电影取得了超过2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这是黄柳霜演艺生涯中第二个高峰,此后她搬离自小长大的家庭,开始独居生活。深知尽管自己生于加州长于加州,美国人仍将自己视为“异乡人”这个事实,黄柳霜开始结交圈中朋友。1924年3月,黄柳霜计划拍摄有关中国神话传说的电影,她与合伙人签订了建立“黄柳霜电影公司”的协议,却在不久后发现合伙人生意上并不老实。她起诉了合伙人,成立公司的计划却也无奈的流产了。
美国1850年通过的《反异族通婚法》是黄柳霜电影事业上的另一个阻碍,根据该法,她无法在萤幕上与任何欧美男演员接吻。而默片时代美国唯一稍有名气的亚裔男演员只有早川雪洲。彼时东方角色通常由白人饰演,因此,除非能有与之搭档的亚裔男主角,否则黄柳霜绝无可能出演女主角。
随着“蛇蝎美人”的刻板印象在电影界日益流行,黄柳霜继续扮演充满异国风情的配角。1924年她于《阿拉斯加人》中扮演爱斯基摩人,回到洛杉矶演出《彼得潘》中的美国原住民虎莲公主一角。此后一段时间黄柳霜都只能接到B级电影里的配角,此类形象往往褒贬不一。往昔的辉煌让黄柳霜对现状愈发失望,她开始思索新的出路。1925年初她同一些明星一起举办歌舞杂耍巡演。但巡演成绩不如人意,他们只好一道重返好莱坞。
1926年,黄柳霜随诺玛·塔尔梅奇参加了好莱坞中国戏院的动工典礼,她为该剧院安上了第一颗铆钉。但她始终未曾获得在剧院水泥地上留下手印脚印的殊荣。这一时期中她的代表作有由其主演的《武先生》(1927年)和《丝绸花束》(1926年),后被改名为《龙马》于1927年发行。《龙马》是第一部由华人投资的美国电影,旧金山中华公所出品。电影以中国明朝为故事背景,角色都由亚洲人扮演。
然而,在《巴格达大盗》成功之后的好几年里,黄柳霜出演的角色无非就是一成不变的,天真且自我奉献的“蝴蝶女”或是诱人而危险的“龙女”。在由艾伦·克罗斯兰为华纳兄弟拍摄的 《旧金山往事》(1927年)中,黄柳霜的角色仍是换汤不换药的“龙女”——饰演了一个土匪的女儿。
移居欧洲
编辑她厌倦了总是在影片中担任千篇一律的同类角色,而好莱坞只会选非亚裔演员来演华人角色,她于1928年决定离开好莱坞,动身去欧洲。她在1933年接受《电影周报》的记者Doris Mackie采访时,表达了对于自己在好莱坞所扮演角色的不满。“他们只让我演那些角色,我真是烦透了。”谈到自己的东方脸,她说:“好莱坞似乎容不下我,因为对于那些华人角色,制片人宁可让匈牙利人、墨西哥人,或美洲印第安人来扮演,而不让真正的华人来演。”
在欧洲,黄柳霜开始在一些诸如《爱比刀更利》(又译:宋、生活秀)《蒙特斯佩托利:城市蝴蝶》(又译:路面蝴蝶)等知名电影中担纲主演。在德国评论家对《宋》的反应后,《纽约时报》报道说黄“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不只因为她是一名富有卓越才华的女演员,还因为她惊人的美貌。”该报道指出德国人把黄在美国的从影经历抛到了脑后:“柏林的批评家们,毫无异议地对这部片子的主演和电影本身给予了嘉奖,却连柳霜的美籍身份提都没提。他们只提到了她的中国血统。”在维也纳,她讲着一口流利的德语,在轻歌剧《春池》中出演了同名角色。一位奥地利的批评家写到:“黄完美地掌控了观众的情绪,这部原本不怎么引人注目的悲剧被她的表演诠释得非常动人,而她也成功地完成了具有相当难度的德语台词的部分。”
在德国的日子里,黄和莱尼·里芬斯塔尔成了形影不离的挚友。在她一生中所拥有几个女性朋友中,有玛琳·黛德丽和塞西尔·坎宁安,她因此而传出了有损她公众名声的同性恋绯闻。这些流言,尤其是人们臆测的她与迪特里茜的关系,使得一直极力反对她的演艺生涯黄的家人相当难堪,因为在当时,演员根本不是什么光彩的职业。
元代李潜夫所作杂剧《灰栏记》由占士·拉沃改编英译后,伦敦的制作人巴齐尔·迪恩找黄与当时还很年轻的劳伦斯·奥利维尔同台演出,这也是她在英国首次演出舞台剧。一位批评家描述她加州英语是“吱吱的美国佬口音”,如此的批评让黄有了在剑桥大学找语音老师辅导的想法,随后她便在那里掌握了英式英语。作曲家康斯坦特·兰伯特在看了这位女演员的电影作品后为她着了迷,不但参加了《灰栏记》首演,随后谱写了《李白的八首诗》献给她。
1929年,黄出演了她最后一部默片《唐人街繁华梦》,这是她主演的第一部英文电影。影片在英国引起了轰动。吉尔达·格雷是该片片酬最高的女演员,但《综艺》杂志评价黄的演出“光芒盖过了那个大明星”,而且“当黄在厨房后边跳舞的那一刻,他将格雷小姐的《唐人街繁华梦》给偷走了。”虽然这部电影给了黄在英国电影中最性感的角色,她仍然不能亲吻她在戏中的心上人,而原定在戏中的一幕亲吻镜头也在电影公映之前被剪了。几十年过去了,这部人们早就遗忘了的影片被英国电影协会修复。《时代》杂志的理查德考利斯将《唐》称为黄最好的电影作品。《卫报》也报道了“这部重新被人们赏识的电影以及黄的表演,对于这位女演员名声的重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在伦敦,黄的名字与作家兼广播业务主管的埃里克·马施威茨浪漫地联系到了一起。埃里克作了《这些傻事儿(让我想起了你)》的歌词,记叙了在他们分手后他对她强烈的思念。她于1930年拍摄了她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爱的火焰》,法语版名为《海棠》,德语版名为堕落之路[37],她以英、法、德三种语言演出。尽管她的演出——特别是对三种语言的掌握得到了肯定,但这部电影三个版本得到的却都是负面的评议。
个人生活
编辑黄柳霜与卡尔·范·维克滕和法尼亚·马莉诺夫(Fania Marinoff)夫妇保持了长达40多年的友情,这些都有大量私人信件为证。这些书信反映了柳霜的魅力、幽默风趣和对生活的挚爱。她在各地广交朋友,并终生设法保持联系。由于种族和阶级的桎梏,她终身未婚。但她经历过几段较长的恋情,从中寻求到了现实世界所能允许的幸福。她把这些快乐和爱的记忆珍藏在心里,并把这些经历和感怀带入她的电影和著述中。
纪念
编辑2020年1月22日,Google 涂鸦(英语:Google Doodle)纪念黄柳霜。
2021年,被美国联邦铸币局选入杰出美国女性铸币计划[39]。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好萊塢華裔女星黃柳霜:登上美元的第一張亞裔面孔. 英国广播公司. 2022-10-20.
- ^ Graham Russell Gao Hodges 郝吉思. 《黄柳霜: 从洗衣工女儿到好莱坞传奇》 (PDF). 由王旭; 李文硕; 杨长云翻译.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3年1月1日: 1 [2021年10月26日]. ISBN 978988813964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12月26日).
- ^ 3.0 3.1 Gan 1995, p. 84.
- ^ 荷里活首位華裔女星黃柳霜 電影回顧展重現絕代芳華. 香港新闻数据库. 2005-10-31.
- ^ 陈炜智. 放映開課:從此,電影有了五彩光芒:Technicolor 的早期發展. 放映周报. No. 498 (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 2015-03-12 [2021-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6).
- ^ 黃柳霜的「朋友圈」:1936年華裔女星黃柳霜歸國行程. 2022-10-24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中文(繁体)).
- ^ 7.0 7.1 當種族遇上性別:黃柳霜的電影事業 (PDF). 香港电影资料馆.
- ^ Anthony B. Chan. 《Perpetually Cool: The Many Lives of Anna May Wong (1905-1961)》, p. 80,在Google Books的内容。
- ^ 9.0 9.1 American Women Quarters™ Program. United States Mint. August 2, 2021 [August 19,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 ^ 黄柳霜,美元上第一张亚裔面孔.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2-10-19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4) (中文(简体)).
- ^ Hodges 2004, pp. 2, 5.
- ^ Corliss January 29, 2005, p. 2.
- ^ Finch and Rosenkrantz 1979, p. 231.
- ^ Hodges 2004, p. 1.
- ^ Hodges 2004, p. 6.
- ^ Chan 2003, p. 13.
- ^ Hodges 2004, pp. 1, 7–8, 10.
- ^ Hodges 2004, p. 2.
- ^ Record Group 85: Records of the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Service > Series: Chinese Exclusion Act Case Files > 14036/1266 Wong Ying (Lulu Wong). 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 6, 21页
- ^ Hodges 2004, p. 5.
- ^ Hodges 2004, pp. 13–15.
- ^ Hodges 2004, p. 21.
- ^ 23.0 23.1 Wollstein 1999, p. 248.
- ^ Chan 2003, p. 31.
- ^ Hodges 2004, pp. 26–27.
- ^ Chan 2003, pp. 145–146.
- ^ Hodges 2004, p. 225.
- ^ Lim 2005, p. 51.
- ^ Hodges 2004, p. 41.
- ^ 30.0 30.1 Wollstein 1999, p. 249.
- ^ Hodges 2004, p. 35.
- ^ The Toll of the Sea (film review) December 1, 1922.
- ^ The Toll of the Sea (film review) November 27, 1922.
- ^ Anderson, Melissa. "The Wong Sho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e Out: New York, Issue 544: March 2–8, 2006, TimeOut. Retrieved: March 24, 2008.
- ^ Parish 1976, pp. 532–533.
- ^ Hodges 2004, p. 58.
- ^ Graham Russell Gao Hodges 郝吉思. 《黄柳霜: 从洗衣工女儿到好莱坞传奇》. 由王旭; 李文硕; 杨长云翻译.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3年1月1日: 264.
- ^ Anna May Wong Quarter | American Women Quarters | U.S. Mint. United States Mint.
- ^ 林梅婕. 「杰出美国女性铸币计划」 华裔女星黄柳霜将登25分钱硬币. 2021-06-23 [2021-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6).
参考书目
编辑- Berry, Sarah. Screen Style: Fashion and Femininity in 1930s Hollywoo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0. ISBN 0-81663-312-6.
- Camhi, Leslie. "Film: A Dragon Lady and a Quiet Cultural Warrior". The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1 2004.
- Chan, Anthony B. Perpetually Cool: The Many Lives of Anna May Wong (1905–1961). Lanham, MD: The Scarecrow Press, 2003. ISBN 0-8108-4789-2.
- Chung, Hye-seung. Hollywood Asian: Philip Ahn and the Politics of Cross-ethnic Performanc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1-5921-3516-1.
- Richard Corliss|Corliss, Richard. "Anna May Wong Did It Right." Time Magazine, January 29, 2005. Retrieved: March 20, 2008.
- Corliss, Richard. "That Old Feeling: Anna May Win." Time Magazine, February 3, 2005. Retrieved: March 24, 2008.
- Crisler, B.R. Daughter of Shanghai (film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4, 1937.
- Bosley Crowther|Crowther, Bosley. Dangerous to Know (film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1, 1938.
- "Film reveals real-life struggles of an onscreen 'Dragon Lady'." UCLA Today Online, January 3, 2008. Retrieved: May 27, 2008.
- Finch, Christopher and Linda Rosenkrantz. Gone Hollywood: The Movie Colony in the Golden Age.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79. ISBN 978-0385128087.
- Forty Winks (film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3, 1925.
- Gan, Geraldine. "Anna May Wong." Lives of Notable Asian Americans: Arts, Entertainment, Sports. New York: Chelsea House, 1995, pp. 83–91. ISBN 978-0791021880.
- Hodges, Graham Russell. Anna May Wong: From Laundryman's Daughter to Hollywood Legend.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ISBN 0-312-29319-4.
- Hsu, Shirley. ""Nobody's Lotus Flower: Rediscovering Anna May Wong" Film Retrospective." Asia Pacific Arts Online Magazine. UCLA Asia Institute. January 23, 2004. Retrieved: May 12, 2008.
- Leibfried, Philip and Chei Mi Lane. Anna May Wong: A Complete Guide to her Film, Stage, Radio and Television Work.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04. ISBN 0-7864-1633-5.
- Leong, Karen J. The China Mystique: Pearl S. Buck, Anna May Wong, Mayling Soo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Orientalism.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ISBN 0-5202-4422-2.
- Lim, Shirley Jennifer. "I Protest: Anna May Won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odernity, (Chapter title)"A Feeling of Belonging: Asian American Women's Public Culture, 1930–1960.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104–175. ISBN 0-8147-5193-8.
- Liu, Cynthia W. "When Dragon Ladies Die, Do They Come Back as Butterflies? Re-imagining Anna May Wong." Countervisions: Asian American Film Criticism. Hamamoto, Darrel and Sandra Liu, (editor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23–39. ISBN 1-56639-776-6.
- Motion, Andrew. The Lamberts: George, Constant and Kit.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86. ISBN 0-37418-283-3.
- Negra, Diane. Off-White Hollywood: American Culture and Ethnic Female Stardom. London: Routledge, 2001. ISBN 0-415-21678-8.
- Frank Nugent|Nugent, Frank. King of Chinatown (film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16, 1939.
- Parish, James and William Leonard. "Anna May Wong." Hollywood Players: The Thirties. New Rochelle, NY: Arlington House Publishers, 1976, pp. 532–538. ISBN 0-87000-365-8.
- Performing Race on Scre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nema.cornell.edu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May 12, 2008.
- Piccadilly (film review). Variety (magazine)|Variety, July 24, 1929.
- Rollins, Peter C., ed. The Columbia Companion to American History on Film: How the Movies Have Portrayed the American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23111-223-8.
- Song (film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22, 1928.
- Sweet, Matthew. "Snakes, Slaves and Seduction; Anna May W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February 6, 2008. Retrieved: March 20, 2008.
- The Toll of the Sea (film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7, 1922.
- The Toll of the Sea (film review). Variety, December 1, 1922.
- Wang, Yiman and Catherine Russell, ed.. "The Art of Screen Passing: Anna May Wong's Yellow Yellowface Performance in the Art Deco Era." Camera Obscura 60: New Women of the Silent Screen: China, Japan, Hollywood.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159–191. ISBN 0-8223-6624-X.
- Wollstein, Hans J. "Anna May Wong." Vixens, Floozies, and Molls: 28 Actresses of late 1920s and 1930s Hollywood. Jefferson, NC: McFarland, 1999. ISBN 0-7864-0565-1.
- Wong, Elizabeth: China Doll, The Imagined Life of an American Actress. Woodstock, IL: Dramatic Publishing, 2005. ISBN 1-58342-315-X.
- Wood, Ean. The Josephine Baker Story. London: Sanctuary, 2000. ISBN 1-86074-286-6.
- Zia, Helen and Susan B. Gall. Notable Asian Americans. New York: Gale Research, 1995. ISBN 978-0810396234.
外部链接
编辑- 黄柳霜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互联网百老汇数据库(IBDB)上黄柳霜的资料(英文)
- THE ANNA MAY WONG SOCIETY(英文)
- THESE FOOLISH THINGS The Anna May Wong Blog(英文)
- 好莱坞女演员黄柳霜的最佳老照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镇小村》杂志
- "The World of Anna May W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an site at MySpace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