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地鐵歷史

這篇歷史條目是巴黎地鐵的擴增。

巴黎地鐵歷史始於19 世紀中葉,其目標是通過都市軌道運輸緩解一個地面交通日益癱瘓的城市。然而在國家和巴黎市之間的衝突背景下,計畫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爭論:國家希望通過軌道網路將巴黎的鐵路終點站互連,而市政府則反對大型鐵路網路,希望建立一個符合當地利益的網路,嚴格限制在巴黎市內。1900年巴黎世博會迫在眉睫最終導致在 1895年決定實施地下、電氣化和小規格的網路,這標誌著市政府的勝利。

巴黎地鐵首線開通於 1900 年7 月 19日,其取得的成功導致在工程師菲爾讓斯·比安弗尼法語Fulgence Bienvenüe指導下一個日益龐大網路的建設,從而在首都的中心地帶完成了壯觀的工程。最初僅限於巴黎市中心,1934年該網路延伸至郊區,二戰前夕該網路已超過159公里,共有14條線路、332個車站。在德國佔領期間,交通經歷了驚人的增長,每年達到 10 億人次。

戰後的兩個十年標誌著地鐵發展的挫折,交通當局對公共運輸失去興趣,轉而使用汽車。巴黎大眾運輸公司 (RATP)創建於1948年,通過車站的翻新和膠輪軌道系統的改造,逐步實現網路現代化並改善其形象,並擴展郊區網路。

1998 年,巴黎地鐵14號線憑藉寬敞的車站和全自動駕駛列車將巴黎地鐵帶入了一個新時代。21 世紀以來巴黎地鐵不斷進行現代化改造,最重要的是現有線路的自動化。該網路也在向郊區繼續擴展,最重要的是大巴黎快線的建設,這是巴黎周圍的第二環路網路,目前巴黎地鐵總長度245.6公里,有14條主線和2條支線,共16條路線,合計320個車站,到2030年營運的網路長度將接近400公里。[1]

可行性探討

編輯
 
巴黎地鐵的規劃師菲爾讓斯·比安弗尼

1845年,巴黎市政府與各家鐵路公司討論興建巴黎地鐵的可行性時,對於整體路網的形式有歧見:

  • 巴黎市政府主張,興建異於其他軌道系統的地鐵,將地鐵路網限制於巴黎市區內。
  • 鐵路公司主張,通過將郊區路線延長穿過市區,作為興建巴黎地鐵的基礎。當時,巴黎市區的鐵道路線止於各大火車站,各大火車站之間依靠巴黎環城鐵路相互連接。而法國議會對此也表示支持。

在當時,巴黎市政府由左派掌權,而法國政府長時間由右派當政,執政理念上的不同使得雙方對巴黎地鐵計劃的分歧進一步加深[2]

另外,對於地鐵的興建位置,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 將路軌建於高架路段,但反對者認為這樣會嚴重影響市容。
  • 將路軌建於地下,但反對者認為這樣會給乘客的健康帶來危害。

關於巴黎地鐵的方案計劃被討論了數十年之久而遲遲未有實質性進展。在此期間,倫敦地鐵於1863年通車,後又於1890年開始投放電力機車。紐約地鐵的前身則於1867年通車,不過建在露天高架位置。布達佩斯地鐵也於1896年建成。這些地鐵系統給巴黎地鐵提供了樣本。另外,隨著電力革命帶來的技術革新,法國政局的更迭,加之巴黎人口增多、交通問題層出不窮,暨1900年巴黎世博會臨近,修建地鐵系統已是迫在眉睫,最終根據巴黎市政府的構想,興建主要行走於地下的鐵路系統。

1896年4月20日,巴黎市議會通過了路橋工程師菲爾讓斯·比安弗尼法語Fulgence Bienvenüe和設計師埃德蒙·於埃法語Edmond Huet擬定的地鐵一期路網,並於1898年3月30日對公眾宣布這個「城市鐵路計劃」。

一期路網

編輯

菲爾讓斯擬定的一期路網包括6條主線[3]

 
地鐵過河隧道的施工場景
 
斯普拉格列車車廂

巴黎地鐵的招標細則上明確規定路線將建在地底,地鐵列車寬2.4公尺,由電力牽引,軌道採用標準軌距,地鐵路線不得越過巴黎城門,路線坡度不得高於40‰,曲率半徑不得小於75公尺,車站月台長度被設為75公尺,不過後來在1號線4號線上加長到90公尺。車輛最初為M1型木製列車,之後逐漸替換為金屬製的斯普拉格-湯姆森法語Sprague-Thomson列車。

1號線

編輯

1898年10月4日,巴黎地鐵開始動工興建,工程由巴黎城鐵公司法語Compagnie du 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 de Paris負責[4]。1900年7月19日,巴黎地鐵首條路線—— 1號線(馬約門站 <=> 文森門站區間)隨1900年巴黎世博會奧運會開幕啟用,車站的新藝術樣式出入口由建築師艾克特·吉瑪設計。最初CMP對客流持謹慎態度,但市民被這種更高效且舒適的新型交通工具所吸引,客流量不斷增加,到1900年12月以載運400萬人次,列車車廂也在通車後的2年內從3節增加到8節,並且出現了一等車廂和二等車廂,前者需要25生丁,後者需要15生丁[5]

2號線

編輯

2號線最初設計為環線,後來縮短為以星形廣場為界,分為北線和南線,各自行走右岸和左岸的兩個"C"字型路線,1900年10月2日通車,南線首通段星形廣場站<=>托卡德羅站,以1號線支線的名義開通。12月13日北線首通段王妃門車站<=>星形廣場站開通,稱為2號線北線,1902年東延至安特衛普站,1903年1月東延至巴尼奧雷站 (今日的大仲馬站),1903年4月2日,2號線北線延伸至終點站民族站。1903年8月10日2號線北線發生巴黎地鐵火災英語Paris Métro train fire造成84人死亡,是巴黎地鐵歷史上唯一一次但極為嚴重的死亡事故,事故促成CMP採取更多安全措施,包括將列車與車站照明供電系統獨立、將木製M1車廂改為金屬製的斯普拉格-湯姆森列車,設置緊急照明設備。

3、4號線

編輯

3號線於1904年通車,首通段維利耶站 <=>拉雪茲神父站之間 ,最初規劃作為右岸1、2號線連接線,但經過大幅調整後成為一條與1號線平行的東西線路,其中歌劇院站預計作為3號線與7、8號線轉乘站,深度達到20公尺。3號線於1905年東延至甘必大站,1910年、1911年西延至尚佩雷門站

4號線特別受到巴黎市民期待,因為它沿著巴黎傳統的南北軸線鋪設,但4號線面臨路線爭議,以及穿越塞納河的嚴峻施工。最初的設計方案中,4號線北段將從羅浮宮一帶的盧浮-里沃利站筆直往南,穿越塞納河以及法蘭西科學院進入左岸。但由於科學院院士們一致反對讓路軌從學院地下經過影響科研,因此線路向東拐經沙特萊廣場附近的沙特萊站,之後穿越巴黎城島,再拐往西南進入拉丁區,1908年4月21日,4號線北段克利尼昂庫爾門站<=>沙特萊站通車。

在南段4號線放棄開挖拉斯帕伊大道,改為繞經蒙帕納斯車站,雖然路程較長,但提供了服務巴黎主要車站之一的優勢,1909年10月30日開通4號線南段拉斯帕伊站奧爾良門站。塞納河的河底隧道是4號線隧道工程中最關鍵的一部分,採用沉管法修建,1910年1月9日,4號線南北貫通,然而1月24日巴黎發生水災,瓦文站到沙特萊站之間全部被淹沒,直至4月6日才恢復正常營運。

5、6號線

編輯

2號線南線1903年東延至帕西站,1906年東延至義大利廣場站。5號線則於1906年6月2日開通首段義大利廣場站<=> 奧斯特里茨站,5號線實際上是巴黎第一條南北向穿越塞納河的地鐵,與4號線不同,5號線以奧斯特里茨鐵橋跨越塞納河,7月13日北延至拉佩河邊街站,7月28日路線暫時延長至巴黎里昂車站,以轉乘1號線。12月17日,該臨時性的延長被撤銷,改向北延長至雅克·邦塞爾讓站(當時叫做朗克里站),並可在巴士底站轉乘1號線,棄用的鐵路成為財政線法語Voie des Finances (métro de Paris)。當時2號線南線與5號線共用義大利廣場站的月台,為了避免衝突,1907年2號線南線併入5號線,而北線改稱為2號線,不再有北線的稱謂,[6]同年11月15日,5號線北延至巴黎北站

6號線最初僅是民族站至義大利廣場站間的短聯絡線,由於路線位於郊區,CMP對其興趣不高,雖然1906年就已完工,直到1909年3月1日才開通營運。6號線從貝西橋高架跨越塞納河,成為第2條越過塞納河的路線。

補充路網

編輯

南北地下電氣鐵路公司

編輯
 
南北公司的特色站名標示

1902年,南北地下電氣鐵路公司英語Nord-Sud Company成立,參與巴黎地鐵路網的修建,與CMP形成了競爭關係。而南北公司的路線亦明顯的建在CMP路網的空缺處。

南北公司計劃1905年公布的路網包括[7]:

1905年,AB兩條線的走向對公眾發布,隨後便開工建設,進度很快,只是由於1910年的巴黎水災,A線延後至1910年11月5日通車,隔年2月26日B線也跟著通車。由於巴黎市政府規定南北公司必須配合CMP,因此南北公司所用之軌距與CMP相同,以便雙方可互相行駛,票價也與CMP達成一致。

A線通車後,1911年北延至皮加勒站,之後穿越蒙馬特高地的地下,在1912年10月30日,延長至于勒·若夫蘭站,1916年路線最終北延至拉沙佩勒門站。B線則於1912年開通通往克利希門站的分支,其中A線的阿貝斯站,因位於山坡下,深達36公尺,至今仍是巴黎地鐵最深的車站。

7、8號線

編輯

CMP一期路網的成功促成補充路線7、8號線提出,以使巴黎城內任一地點距地鐵站,不超過400公尺。7號線連接市中心歌劇院站 (巴黎歌劇院)與市區東北,1910年11月5日開通首段拉維萊特門站<=> 歌劇院站,1911年1月18日,從路易·布朗站<=>普雷聖熱爾韋站的分支建成通車,成為日後的7號線支線,但當時7號線支線並未獨立營運,列車交替往返於兩個分支和市中心之間,使7號線成為巴黎地鐵首條以兩個分支的方式營運的線路,1916年7月1日南延至羅浮宮站

8號線連接市中心歌劇院站 (巴黎歌劇院)與市區西南,也設計為兩條分支路線分別前往歐特伊門站和塞夫爾門。8號線工程必需兩度穿越塞納河,基於當時4號線的經驗,8號線的也採用沉管法,但由於1910年的水災,導致工程延誤,直到1913年7月13日才開通首段夏爾·米歇爾站(當時叫做博格勒內勒站)<=> 歌劇院站,同年9月30日歐特伊門站<=>博格勒內勒站建成通車,往塞夫爾門的分支則暫緩建設。

第一次世界大戰

編輯

1910年代時,CMP的一期路網已基本形成,加上南北公司的兩條線,巴黎地鐵的路線達到了10條,長度達到了91公里(1913年),年客流量達到了4.67億人次。戰爭期間,隨著地面交通的混亂,地鐵交通量增加。網路建設受到許多限制,但仍在運轉,多項建設工作也仍在繼續,儘管速度較慢。隨著戰爭動員,工作人員減少,部分缺額開始由婦女取代。同時也加速了車輛的現代化,使每輛列車所需人力減少。轟炸的風險和電力短缺正在促使當局減少交通並大幅限制照明,引起了旅客和工作人員的投訴。地鐵多次遭到德國轟炸,1918年3月11日一次轟炸中,驚慌失措的人群前往7號線玻利瓦爾站尋求避難,人群踐踏導致66人死亡,該事件鮮為人知,它被歸為戰爭造成的死傷,而非地鐵事故,但也促成地鐵對出入口重新設計。一戰後許多員工死亡或殘疾,CMP和南北公司皆優先僱用在戰爭中喪生員工的遺孀。

二期路網

編輯
 
1930年代的蒙特勒伊門站

早在1901年,當局已著手研究二期路網,好讓地鐵路線完全覆蓋巴黎市區,二期路網的擬定仍由菲爾讓斯·比安弗尼負責。二期路網包括數條新路線的興建,以及固有路線的延伸。

CMP二期路網

編輯
 
沙特萊站站體

二期路網中一部分於戰前便已動工,既有線部分首先開通的是1921年3號線東延至丁香門站,隨後7號線於1926年東延至瑪麗橋站、8號線於1928年東延至黎塞留-德魯奧站[8][9]9號線最初計畫為2號線南線分支,位於巴黎西南,之後計畫改變,9號線成為市區西南部與市中心的連接線,與8號線平行,但位於塞納河右岸。9號線大部分工程於戰前完工,但因為人力吃緊暫緩開通,直到1922年才開通首段埃格澤爾芒站<=>托卡德羅站,1923年5月,線路向北延至聖奧古斯丁站,6月又延至拉法耶特站,9月西端終點站聖克盧門站竣工通車,1928年與8號線一同東延至黎塞留-德魯奧站。

10號線原定是市區內環線,然而1923年開通首段榮軍院站<=>紅十字路口站法語Croix-Rouge (métro de Paris)客流量極差,因此之後計畫一再縮減,於1925年東延至馬比永站,1926年再東延至奧德翁站,但放棄成環運轉的計畫。

11號線原本是市區東北部美麗城纜索鐵路,於1891~1924年營業,由於運量趨近飽和CMP規劃11號線作為替代路線,連接當地和市中心的沙特萊站。11號線於1935年通車,由於沙特萊站的11號線站體位於1、4號線與7號線之間,使1、4、7、11號線得以在沙特萊站站內相互轉乘,戰後又加入RER沙特萊-大廳站,以及1998年通車的新14號線成為有5條線路的重要轉乘站。

合併南北公司

編輯

CMP的競爭對手南北公司為區隔市場,吸引更多的乘客,將車站設計較為高貴,但此舉並不成功。後南北公司因高昂的維護成本連年虧損,最終於1930年1月1日被CMP購併,AB兩條線分別改名為為1213號線,而後CMP接手修建南北公司計畫的C線,1937年1月開通首段蒙帕納斯-比安弗尼站<=>旺沃門站並命名為14號線

延伸近郊和路網調整

編輯

延伸近郊

編輯
 
1949年以前巴黎地鐵路網發展[13]
  1900-1910   1910-1914
  1914-1930   1930-1939
  1939-1949

1929年巴黎市政府和周邊塞納省政府達成新協議,計劃將巴黎地鐵向近郊延伸。之後的1930至1950年代,多條路線延伸出巴黎市區以外[8][9][13][14]

路網調整

編輯
 
1937年路網調整圖

1930至1940年代,巴黎地鐵路網進行3次較大規模的調整[8][9]。首先7號線南延過塞納河須興建隧道,為節省時間,改善市區東南部的地鐵服務,10號線於1930年向東南延伸至舒瓦西門站,隔年東延段大部分轉交7號線,10號線止於於修站。

另外10號線因客流問題放棄環線計畫,1931年市議會審查了改善網路的各種方法,決定在1937年對三條線路進行大幅調整。首先8號線改為前往市區西南的巴拉站,8號線原有的西部路段拉莫特-皮凱-格勒內勒 <=> 歐特伊門站轉交給10號線,而10號線原有的左岸西北路段蒙帕納斯-比安弗尼 <=> 榮軍院則轉交給新落成的14號線

1942年5號線因路線過長,故星形廣場站義大利廣場站之間的路段於轉給6號線,6號線最終呈與2號線(北環線)互補的南環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因二戰而形成的幽靈車站--紅十字路口站法語Croix-Rouge (métro de Paris)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地鐵被迫減少班次,並關閉大批客流量較低的車站,最終只有85個車站繼續營運。1940年巴黎被德軍占領後,巴黎人口外流,日客流量跌至僅30萬。不過此後逐漸恢復到以往的水平,主因是人口逐漸回歸、戰前傳統的巴黎路面電車停止服務、以及汽油短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地鐵和自行車成為巴黎當時僅有的交通工具。

二戰期間德占法國軍事管轄區當局將他們的顧問強加給巴黎的都市管理當局,由於德國士兵可以免費搭乘,德國國民可以搭乘頭等艙。因此,地鐵成為法國人和德國人差別待遇最顯著的場所之一引發許多衝突。在1941至1944年間,地鐵記錄了325起事件(打架、槍擊、襲擊、搭便車等)。地鐵走廊和月台是個人進行反抗行為的場所,例如:撕毀維琪法國海報,在地鐵票上剪下V表示勝利並將它們扔到月台上,留下支持法國的地下報紙等。1941年8月21日,法比安上校在巴爾貝斯-羅什舒阿爾站暗殺一名德國士兵。另外自1942年春天開始,由於猶太人有義務佩戴猶太星,他們只能搭乘每輛列車的最後一節車廂。

然而戰爭並沒有阻止巴黎地鐵的建設,1942年5、6號線調整,13號線北延普萊耶爾十字路站,在戰爭期間持續進行,但直到1952年才開通。1943至1944年,巴黎遭遇盟軍的轟炸,有幾個地鐵車站遭到嚴重損毀。1944 年春天由於電力限制,週日停止營運,5月停止營運11號線以便將其改造成地下軍火工廠。

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交通逐漸恢復,幾個車站因同盟國或抵抗運動而改名,例如:法比安上校站科朗坦·塞爾東站史達林格勒站富蘭克林·D·羅斯福站。戰後巴黎地鐵因受二戰影響邁入漫長的重建期,直到1960年代仍有許多車站尚未重新營運,其中部份就成為幽靈車站。不過,戰後初期,由於公交車停開,地面公共運輸基本癱瘓,於是1946年地鐵年客流量又達到16億人次的新高。

戰後發展

編輯

1945年1月1日,CMP被剝奪了地鐵的經營權,理由是其總經理在二戰期間對德國占領軍態度過於恭順。之後,新上任的公共運輸與施工部部長勒內·梅耶臨時接管了地鐵。

1948年3月21日,法國政府通過法案,將CMP與巴黎大區公交公司合併為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負責營運巴黎大區的公共運輸[15]。次年1月1日,RATP正式成為巴黎大區的公共運輸營運機構,此後,巴黎地鐵由RATP負責營運。由於戰後財政資源有限RATP不得不放棄擴展其網路,轉向致力於更新地鐵列車,翻新車站內部裝飾,改善車站照明設備和出入口通道,在部分路線上加裝膠輪捷運系統,給路網配備自動領航等新技術,安裝自動檢票閘機,以及新建RER[16]

膠輪捷運系統

編輯
 
實驗用的MP 51膠輪列車。

戰後RATP工程師開發的一項新技術:膠輪地鐵,膠輪地鐵更安靜、加速和減速更好,增加地鐵運量,1952至1956年間,RATP通過短暫測試MP 51列車之後[17],認為效果很好,於是先在1956年於11號線加裝膠輪系統(列車型號為MP 55,後於1999年退役)以觀察其實際可行性[18],因為該線行駛坡度大,又有連續的轉彎,故而成為優先的加裝對象。隨後,客流量最大的1號線4號線分別於1963年和1967年配備膠輪系統,列車型號為MP 59[19][20]6號線由於大量路段位於高架位置,為了解決噪音擾民問題,1974年該路線亦配備了膠輪系統,型號為MP 73

地鐵列車更新

編輯

然而多數線路仍為鋼軌路線,因為將線路轉換為膠輪捷運系統的成本較高,因此推出新款鋼輪列車MF 67。1978年9月推出MF 77相較於過去車輛更安靜、更舒適,旨在服務有極長的郊區路線的7、8、13號線。至於舊的斯普拉格-湯姆森列車則於1983年4月9日結束使用,其營運長達75年,成為巴黎地鐵的重要象徵。

地鐵建設重啟

編輯

1960年代中期之後,因為汽車數量迅速增長,地面交通越來越擁堵,於是地鐵建設重啟,在1970、80年代進行三次路網調整,以及大量路線向郊區延伸:[8][9][21]

 
建於1975年的巴黎地鐵13號線香榭麗舍-克列孟梭站

近期發展

編輯

東西快速地鐵

編輯
 
最新開通的14號線

1998年10月,距上次開通新線 (1937年的舊14號線)61年之後,最新的14號線(不是上文的14號線)通車,穿越巴黎市中心地帶。該線採用無人駕駛系統,是巴黎地鐵第一條全自動化的路線。14號線工程於1993年開始,涉及在巴黎地下鑽探一條全新隧道。通車後14號線車站空間廣闊,照明充足,月台長度達到120公尺,由於路線站距和RER接近,列車最高時速可達80公里,遠高於其他地鐵線,使14號線較其他路線來的高效。路線還安裝了月台幕門以保證乘客的人身安全。

2003年12月16日,線路從瑪德蓮站向北延伸一站至聖拉扎爾車站,線路客流量因此暴增30%。2007年6月27日,線路從弗朗索瓦·密特朗圖書館站向西南延伸一站至奧林匹亞德站

地鐵列車更新

編輯

1997年,1號線配備了新列車,屬於阿爾斯通大都會型列車的MP 89,其中包含多項創新,特別是車廂連通和車載視頻監控。14 號線配備了同款車輛的自動化版本。鋼軌路線進行現代化改造,交付了同屬阿爾斯通大都會型列車的車輛MF 01,該車輛於 2009 年開始交付配備了空調設備。2011年1號線自動化後投入新的自動化MP 05列車,隨後14號線也於2014年使用,MP 05是巴黎地鐵第二款配有空調的列車。

2019年,14 號線接收新的8編組MP 14以增加運力,而2019年宣布的MF 19將在2020年代推廣到大多數鋼軌路線。由於14號線計畫將全面替換為MP 14 CA列車,原本在14號線使用的自動列車MP89 CA、MP 05於2022年轉移至4號線,與4號線增購的MP 14一同營運,均採用6節編組。[22]而原本4號線的MP 89 CC型手動駕駛列車則轉移至6號線,並配合6號線月台,縮減為5節編組,取代6號線的MP 73型列車。[23]

既有線自動化

編輯

由於14號線的成功,2007年RATP啟動了1號線的自動化改造計劃。RATP同時亦對一些車站進行深度翻新,並且根據客流量的變遷適時調整地鐵營運時間。1號線各個車站加裝了1.8公尺的月台閘門,其材質與14號線的類似[24]。2011年起,無人駕駛的MP 05列車逐步替代固有的MP 89 CC人工駕駛列車 ,號誌系統亦進行了改造[25]。而路線最早的西端終點站——馬約門站的舊月台被改造成供MP 05維護的車廠[26]。到2012年,這條存在年代最久遠(112年),客流量最大的路線也完全自動化[27]

繼1號線之後,4號線自動化於2013年展開,[28]相關工程與1、14號線類似,工程融資於2013年開始,2014年開始相關工程。[29]於2016年訂購20列6節編組的MP 14型列車[30],在2022年接收第一批自動化車輛,[31]2023年12月15日,4號線完全自動化。[32]

路線擴展

編輯

在21世紀之後,巴黎地鐵的擴張包括:

大巴黎快線

編輯
 
大巴黎快線的網路規劃

大巴黎快線是一個計劃中的環形地鐵網,計畫涉及6條路線,包括新建4條快速地鐵路線 (   ·   ·   ·  號線)、以及既有線11、14號線延伸,將連接巴黎近郊地區,包括巴黎各重要機場,並環繞市區一圈,長達200公里,預計每天為 200 萬乘客提供服務,用於緩解幾條輻射向地鐵和RER路線的負載。[1]該計畫於2011年1月通過公眾辯論,並於同月26日由法國政府和法蘭西島委員會達成協議,作為大巴黎計劃的一部分。大巴黎快線各路線預計2024年至2030年間通車[41]

大巴黎快線已完成計畫有: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1.0 1.1 14號線不斷延長後,已變為南北走向的路線。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Grand Paris Express, the largest transport project in Europe. Société du Grand Paris. 2017-06-16 [2021-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1) (法語). 
  2. ^ 巴黎地铁:半个世纪的争论. 城市交通網上博物館. [2010-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0) (法語). 
  3. ^ (法文)讓·特里夸爾,14條地鐵線的百年風雨,從比安弗尼到東西快線,P15
  4. ^ (法文) 讓·特里夸爾,巴黎地鐵 - 1899-1911年工程紀要,巴黎博物館版,巴黎 1999 ISBN 2-87900-481-0
  5. ^ 1900年3月10日早报插图副刊. H·鄧格羅,城鐵公司管理員. [201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5) (法語). 
  6. ^ (法文)讓·羅貝爾,我們的地鐵,P66~P67
  7. ^ (法文)讓·羅貝爾,我們的地鐵,P80
  8. ^ 8.0 8.1 8.2 8.3 8.4 (法文)讓·羅貝爾,op. cit.
  9. ^ 9.0 9.1 9.2 9.3 9.4 (法文)讓·特里夸爾,op. cit.
  10. ^ (法文)讓·羅貝爾,我們的地鐵,P82
  11. ^ (法文)讓·特里夸爾,14條地鐵線的百年風雨,從比安弗尼到東西快線,P248
  12. ^ (法文)讓·特里夸爾,14條地鐵線的百年風雨,從比安弗尼到東西快線,P292
  13. ^ 13.0 13.1 (法文)讓·羅貝爾,我們的地鐵
  14. ^ (法文)讓·特里夸爾,14條地鐵線的百年風雨
  15. ^ RATP的诞生. 法國政府. [2010-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9) (法語). 
  16. ^ (法文)馬克·加亞爾, op. cit.,P158
  17. ^ (法文)讓·羅貝爾,我們的地鐵,P152
  18. ^ (法文)讓·特里夸爾,14條地鐵線的百年風雨,從比安弗尼到東西快線,P96
  19. ^ (法文)讓·羅貝爾,op. cit.,P185
  20. ^ (法文)讓·羅貝爾,op. cit.,P157
  21. ^ (法文)讓·特里夸爾,14條地鐵線的百年風雨,從比安弗尼到東西快線
  22. ^ ortferroviaire. Les MP89 et MP05 : des boas sur pneus. transportparis - Le webmagazine des transports parisiens. [202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1) (法語). 
  23. ^ Les MP89 et MP05 : la deuxième génération sur pneumatiques - transportparis - Le webmagazine des transports parisiens. transportparis.canalblog.com. 2020-06-12 [2021-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 (法語). 
  24. ^ 1号线自动化改造进行中. RATP. [201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法語). 
  25. ^ 1号线自动化改造进度. Web Trains. [201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5) (法語). 
  26. ^ 马约门站改造. Métropole. [201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1) (法語). 
  27. ^ 地铁老线即将安装月台幕门. Métropole. [2010-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6) (法語). 
  28. ^ La RATP prépare l'automatisation de la ligne 4 du métro parisien. LEFIGARO. 2013-04-02 [2021-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0) (法語). 
  29. ^ La ligne 4 du métro en route vers l’automatisation. RATP. 2018-06-26 [2021-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2) (法語). 
  30. ^ Le métro ligne 4 s’automatise et fait peau neuve (pdf). 2016-12-07 [2021-09-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05) (法語). 
  31. ^ La ligne 4 du métro en route vers l’automatisation. RATP. 2018-06-26 [2021-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2) (法語). 
  32. ^ Ça bouge sur la ligne 4. 2024-02-06 [202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31) (法語). 
  33. ^ à 07h00, Par Le 8 octobre 2013. La station de métro a transformé la Pointe-du-Lac. leparisien.fr. 2013-10-08 [2021-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法語). 
  34. ^ 12号线北延段简介. RATP. [201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0) (法語). 
  35. ^ Prolongement des lignes de métro : après l’extension de la 12 à Aubervilliers, à qui le tour ?. leparisien.fr. 2022-05-30 [2022-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30) (法語). 
  36. ^ 4号线南延段简介. RATP. [201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2) (法語). 
  37. ^ LA LIGNE 4 REJOINT BAGNEUX CE JEUDI 13 JANVIER ! (PDF). [2022-06-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3-31) (法語). 
  38. ^ 38.0 38.1 怎样给13号线减负. 法國20分鐘網. [201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2月7日) (法語). 
  39. ^ 39.0 39.1 Impact de la crise sanitaire : ajustement des calendriers pour les travaux de prolongement des lignes 4 et 12 du métro. RATP. 2020-10-13 [2021-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法語). 
  40. ^ Ligne 11 : le prolongement jusqu'à Rosny-sous-Bois sera inauguré le 13 juin - France Bleu. ici par France Bleu et France 3. 2024-05-14 [202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0) (法語). 
  41. ^ L'essentiel du Grand Paris Express. Société du Grand Paris. 2021-06-29 [2021-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9) (法語). 
  42. ^ Ligne 14 de Saint-Denis - Pleyel à l’aéroport d’Orly : « Ces nouvelles stations, c’est vraiment waouh ! ». leparisien.fr. 2024-06-24 [202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28) (法語). 

參考書籍

編輯
  • (法文)讓·特里夸爾,14條地鐵線的百年風雨(Jean Tricoire, Un siècle de métro en 14 lignes),ISBN 2-915034-32-X
  • (法文)讓·羅貝爾,我們的地鐵,1983年出版(Jean Robert, Notre métro
  • (法文)RATP的財富,1996年出版(Le patrimoine de la RATP),ISBN 2-84234-007-8
  • (法文)克里夫·拉明,奇特的地鐵,2005年出版(Clive Lamming, Métro insolite),ISBN 2-84096-190-3
  • (法文)加斯頓·雅各布,巴黎地鐵:百年列車,2001年出版(Gaston Jacobs, Le métro de Paris : un siècle de matériel roulant),ISBN 2-902808-97-6
  • (法文)羅傑-亨利·格朗,地鐵探險,1999年出版(Roger-Henri Guerrand, L'aventure du métropoli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