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針灸,古字作鍼灸,是針法和灸法合體,源於古代砭石。中醫學中採用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的氣的流向[2]。現代科學從組織學和生理學上尚未發現氣、經絡或者穴位的存在[3][4][5],且部分當代針灸使用者並非依據傳統理論體系進行實踐[6][7]。因為缺乏足夠的現代醫學實驗證實其療效,針灸常在部分國家被視作替代療法或者偽科學[8][9]。中醫的理論和實踐並非以西醫研究理論為基礎,以部分西方西醫的觀點被定性為庸醫[10]。研究顯示針灸的效用及理論不足以建立臨床關係,以及針灸實驗安慰劑效應訂定的困難,例如針刺疼痛感會引起針灸效果或DNIC,然而要怎麼製造假的針灸對照組是個問題,多半假針灸組(安慰劑組)的設計被認為有問題,造成難以明確分別安慰劑效果,因此針灸有效果的研究結論可能是安慰劑效應[11][12]、不完全雙盲實驗或發表偏倚的結果[13][14][15]。
針灸 | |
---|---|
ICD-10-PCS | 8E0H30Z |
ICD-9 | 99.91-99.92 |
MeSH | D015670 |
OPS-301 | 8-975.2 |
科學研究沒有發現任何關於氣、經、穴等中國傳統概念的組織學或生理學證據[16],許多現代從業者不再支持生命能量(氣)或經絡的存在[17][18][19],這是早期的主要組成部分。信仰體系。針灸被認為起源於公元前100年左右的中國,大約在《黃帝內經》出版時,儘管一些專家認為它本可以更早進行[20]。隨著時間的推移[21],關於月球、天體和地球週期、陰陽能量以及身體「節奏」對治療效果的影響出現了相互矛盾的主張和信仰體系[20]。由於國家政治領導層的變化以及對理性主義或西藥的優先使用,針灸在中國的流行程度有所波動。針灸在公元6世紀首先傳播到韓國,然後通過醫療傳教士傳播到日本[22],然後從法國開始傳播到歐洲。20世紀,隨著針灸傳播到美國和西方國家,與西方信仰相衝突的針灸精神元素有時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簡單地將針刺入穴位[20][23]。
辭源
編輯針灸,古字作「鍼灸」,是鍼術(針刺)和灸術(艾灸)合稱,「針」在古漢語是「紩」的異體字,又借作「鍼」的俗字。《說文》:「紩,縫也,從糸失聲。」《急就篇註》:「納刺謂之紩。」《說文》:「鍼,所以縫也,從金咸聲。」〖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針,非是。」《方書》:「鍼石刺病。唐狄仁傑善鍼術。」現在,日本漢方醫學和韓醫學的公式文書仍使用「鍼」的寫法,中國則基本採用「針」字。
《說文》:「灸,灼也,從火久聲。」是指用艾火燒灼人體的療病方法,除此之外別無他用,但因為「灸」與「炙」的字形相似,所以彼此之間常被誤寫。《說文》:「炙,炮肉也,從肉在火上。」指肉在火上燒烤,組成的詞語多與此意相關,除此之外又喻作受到薰陶。[24]
傳說與歷史
編輯針灸至少在西元3300年前的歐洲己具雛形,阿爾卑斯山上的人類遺骸冰人奧茲的紋身被認為是具有和指壓或針灸相像的疼痛舒緩效用,部分紋身並與針灸學說的穴位相應[25]。中國最早記戴的針灸約為西元前一百年出版的《黃帝內經》,在公元6世紀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在現代作為替代醫學傳播到世界各地。
成都老官山漢墓中出土了現今發現最古老的針灸人體模型,製成在西漢年代,為一14公分高的漆器人形,上有標註117個穴位經絡線和心肺腎等中醫標註。[26]
針刺法萌發於新石器時代。當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的時候,不自覺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銳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砭石也因之而生。後來針具逐漸發展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直到現在用的不鏽鋼針。傳說神農氏「嘗百藥而制九針」(東漢皇甫謐記載於《帝王世紀》),「嘗草制砭」(南宋羅泌記載於《路史》,砭就是砭石),即華夏民族最早的針灸。《黃帝內經》中記載九針為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是形如寶劍,兩面有刃的針具,因形狀如縮小的兵器鈹而得名,而非用金屬鈹所造。多用於外科,以刺破癰疽,排出膿血。)、員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靈樞·官針》記載「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針的形狀、用途各異,據情選用,方可去病。[27]
灸法的起源與火的發現和使用有著密切的關係,當身體有某種不適時,用火去烘烤得以減輕,繼而用各種樹枝作為施灸工具,逐漸發展到艾灸。針灸治療方法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其學術思想也隨著臨床醫學經驗的積累漸漸完善。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論述了十一條脈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現和灸法治療等,形成了完整的經絡系統。《黃帝內經》記載有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經別以及與經脈系統相關的標本、根結、氣街、四海等,並對腧穴、針灸方法、針刺適應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詳細的論述。
《靈樞經》所記載的針灸理論更為豐富而系統,所以《靈樞》是針灸學術的第一次總結,其主要內容至今仍是針灸的核心內容,故《靈樞》稱為《針經》。繼《內經》之後,戰國時代的神醫扁鵲所著《難經》對針灸學說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晉代醫學家皇甫謐潛心鑽研《內經》等著作,撰寫成《針灸甲乙經》,書中全面論述了臟腑經絡學說,發展並確定了349個穴位,並對其位置、主治、操作進行了論述,同時介紹了針灸方法及常見病的治療,是針灸學術的第二次總結。[28]
唐宋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繁榮昌盛,針灸學術也有很大的發展,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其著作《備急千金要方》中繪製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圖",並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應用。
到了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惟一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考證了354個腧穴,並將全書刻於石碑上供學習者參抄拓印,他還鑄造了2具銅人模型,外刻經絡腧穴,內置臟腑,作為針灸教學的直觀教具和考核針灸醫生之用,促進了針灸學術的發展。
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經發揮》,第一次將十二經脈與任、督二脈合稱為十四經脈,對後人研究經脈很有裨益。
明代是針灸學術發展的鼎盛時期,針灸理論研究深化,出現了大量的針灸專著,如《針灸大全》、《針灸聚英》、《針灸四書》,特別是楊繼洲所著的《針灸大成》,匯集了明以前的針灸著作,總結了臨床經驗,內容豐富,是後世學習針灸的重要參考書,是針灸學術的第三次總結。
清初至民國時期,現代醫學傳入中國,針灸與其他傳統醫學一同逐漸走向衰退,但仍有不少人相信針灸的療效,有《針灸逢源》等著作流傳。[2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成立了中國針灸學會,以繼承和發展針灸。研究人員結合現代醫家的臨床經驗和科研成果,出版了許多的針灸學術專著和論文,創立"針刺麻醉"等新式針灸。針灸的研究也從單一的文獻整理發展到對其治病的臨床療效進行系統的觀察,結合現代生理學、解剖學、組織學、生化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進行針灸治療的機理探討。
中國北京、上海、南京都有國際針灸培訓中心。1987年成立了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簡稱"世界針聯"),是在世界衛生組織指導以下的組織,總部設於北京[30]。
針刺麻醉
編輯文革時,針刺麻醉被當作「文化大革命豐碩成果的重要部分」廣泛宣傳。其實針刺麻醉效果不好,病人還需要注射麻醉藥物,有時病人需要忍痛完成手術。文革過後針刺麻醉已經幾乎沒有人使用了。[31]但部分學者依然持續在針灸麻醉領域鑽研,認為其確有背後的機制理論不可全盤推翻,1998年台灣振興醫院魏崢院長曾開展與義大利醫學界的合作研究,主持一場針麻自體肝臟移植,該場手術中採用針麻與麻醉藥並用,雖然還是須藉助麻醉藥但藥量減少很多,降低了手術風險性,證實針麻機制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其背後原理是目前科學無法完全解開。[32]
直到2017年湖北省中醫院依然在門診提供針灸麻醉做為病人同意後的選項之一,其透過銀針接通神經電刺激儀,調節直流電強度和針顫頻率,對穴位進行持續刺激,加強針灸效果達數十倍,已經有案例在全針麻下切除甲狀腺囊腫成功,根據該院的長期臨床案例顯示針麻對於頸部手術有高度麻醉效果。[33]
與癌症和癌症治療相關的疼痛和噁心
編輯2015 年Cochrane的一項綜述發現,沒有足夠的證據來確定針灸是否是治療成人癌症疼痛的有效方法[34]。 2014年發表在《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上的一項系統評價發現,針灸作為癌症患者姑息治療的輔助治療可能是有效的。 2013年發表在《多國癌症支持治療協會雜誌》上的綜述綜述發現[35],有證據表明針灸可能對患有癌症相關症狀的人有益,但也發現很少有嚴格的試驗和試驗之間的高度異質性[36]。 2012年發表在同一期刊上的隨機臨床試驗系統評價發現,使用針灸治療癌痛的隨機對照試驗的數量和質量太低,無法得出明確的結論[37]。
2014年的一項系統評價就針灸治療癌症相關疲勞的有效性得出了不確定的結果,2013年的一項系統評價發現,針灸是一種可接受的輔助治療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的方法,但需要進行低偏倚風險的進一步研究。 2013年的一項系統評價發現,可供分析的RCT的數量和質量太低,無法就針灸治療癌症相關疲勞的有效性得出有效結論。
原理
編輯中醫認為人體中的經絡系統負責輸送全身的「氣」、「血」及「血液」[38],這些輸送物質在體內循環,使身體中的各個組織與器官保持平衡與穩定。然而當經絡系統出現阻塞不通的情況時,則影響了這些物質的輸送,使「邪氣」(各種產生病變的因子)侵入,此時人體就會開始出現異常病變。當針插進人體之後,會引起人體自身的反應,加強氣血循環,克服經絡的阻塞,使經絡系統恢復正常,病症因此得以治癒。
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科學家Maiken Nedergaard利用小鼠進行的試驗發現,針刺入組織後釋放了大量的腺苷,幫助抑制疼痛,此研究提供了針灸效果的可能解釋。[39]
治療方法
編輯針與灸是兩種治療方法,傳統中醫多用針法來治療急性病,用灸法來治療慢性病。中醫學中針灸治療的理論基礎在於傳統的中醫臟腑陰陽經絡學說。和中醫的方劑治療方法相比較,針灸治療的特點是療效快[40]、簡單、便宜。
針刺法也稱針治法,是運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把金屬製成的、形體細長而尖的針刺入人體的某一固定的部位(穴位),使接受針刺才發生酸、麻、脹、重等感覺,從而產生治療疾病的作用。中醫施針的穴位,按深度分為天、人、地三層,當針灸到達每一層時,均有「針感」,患者會感到酸、脹、麻,而施術的醫生則有粘針的感覺。進行針灸時,要根據病情決定施針深度。
灸灼法也稱為灸治法,是將艾絨揉成小團或長條狀,點燃後放在(或靠近)人體體表的某些固定的部位,施行熱熨或熏,從現時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針灸注意事項
編輯針灸治療由於屬於侵入性的治療,所以病人在進行針灸前後需留意針灸注意事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以免出現暈針等不適反應。例如: 針灸前 1. 避免穿著緊身衣服 2. 切勿太飽或太飢 3. 放鬆心情 針灸期間 1. 頭昏、噁心、出冷汗、心悸、口乾等暈針現象,儘快告知中醫師 針灸後 1. 不要用手抓穴位,以免有機會感染
治療工具
編輯針由遠古時代的骨針、石砭開始發展到長短、大小、式樣、材料、方法各不相同的針具,如電針、磁針、水針等;灸偏向於傳統的艾灸,有艾絨灸、艾條灸等。現代使用的針灸多是鋼針,而在古代多使用的是銀針[來源請求],主要是因為銀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中醫師現時常用的針具大致有毫針、火針、小針刀、皮膚針/梅花針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醫師會因為不同情況而使用不同的針具。
對針灸的質疑
編輯針灸的理論基礎是傳統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思維模式相距甚大。在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之後,針灸是否有效這一問題一直有爭論。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79年所出版的刊物中認可針灸在某些症狀中有治療作用[41]。Cochrane Collaboration的科學家認為針灸對戒菸、氣喘、抗類風濕關節炎、頭疼等問題沒有效用。
2007年9月《內醫檔案》雜誌刊登,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的邁克爾·哈克博士主持的實驗使用1162名腰痛病患分3組分別進行針灸、假針灸和常規治療對比試驗。發現腰痛情況好轉的人,針灸組有47.6%,假針灸組有44.2%,常規治療組有27.4%。針灸組和假針灸組沒有統計學意義的差別。[42]2009年西雅圖的一個研究小組主持的研究表明,對長期腰疼患者,針灸和假針的治療效果都比傳統方法好,但是針灸和假針的療效沒有顯著差異。[43]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3年發表了《Acupunc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認為有對照試驗證實針灸可有效治療若干疾病、症狀或狀態,針灸對於另外一些病症的療效尚需要更多證據確認,同文又列出了療效未有足夠證據支持,但是可嘗試針灸的一些病症。[44]
根據2002年一項全國性調查的結果,全美有八百二十萬成年人曾經使用過針灸,有二百一十萬人曾在過去一年內進行過針灸。[45]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十七個研究所或中心,其中有美國國立替代與補充醫學中心(NCCAM),研究「非西方主流醫學」,其中包括針灸。1997年NIH的一份報告指出:臨床前研究記錄了針灸在某些疾病治療方面有一些效果,但同時在一些其他研究中沒有效果。[46]
2016年末,英文維基百科引用來源將針灸分類作「偽科學」,引發大量針灸從業者及愛好者抗議請願。[47][48]
大衛·戈爾斯基在《Nature Reviews》的研究指出,沒有科學證據能證明針灸對比安慰劑有更顯著效果或其假定的有效性機制[49]。2013年NIH的一項研究指出:針灸的作用如同「戲劇性安慰劑」。它引用的研究也指出,已經過3000多次試驗,都沒能夠得到針灸的一致有效證據,是時候該放棄了[50]。
美國的針灸界
編輯針灸在美國作為替代醫學存在。美國目前有大約3萬多名執照針灸師(有的州稱為針灸醫師或東方醫學醫師),5千多名應用針灸的西醫師。美國有嚴格的針灸執照考試制度,要求考試申請人在認可的針灸或中醫學校學習針灸的相關課程達1700至4000小時。[51]
文化遺產
編輯2010年11月16日,在肯亞奈洛比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國申報項目《中醫針灸》,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中國政府承諾將致力保護作為文化遺產的針灸這個瀕臨滅絕的文化現象[52]。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intangible heritage - Culture Sector - UNESCO. unesco.org. [2017-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9).
- ^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rogram. Acupuncture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Statemen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3–5 November 1997 [2007-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4).
- ^ Singh, S; Ernst E. The Truth about Acupuncture. Trick or treatment: The undeniable facts about alternative medicine. W. W. Norton & Company. 2008: 39–90. ISBN 978-0-393-06661-6.
"Scientists are still unable to find a shred of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meridians or Ch'i" (p72 – UK Ed.), "The traditional principles of acupuncture are deeply flawed, as there is no evidence at all to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Ch'i or meridians" (p107 – UK Ed.) "Acupuncture points and meridians are not a reality, but merely the product of a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p387 – UK Ed.)
- ^ Bauer, M. The Final Days of Traditional Beliefs? – Part One. Chinese Medicine Times. 2006, 1 (4): 31 [201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2).
- ^ Ahn, Andrew C.; Colbert, Agatha P.; Anderson, Belinda J.; Martinsen, ØRjan G.; Hammerschlag, Richard; Cina, Steve; Wayne, Peter M.; Langevin, Helene M.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cupuncture points and meridians: A systematic review (PDF). Bioelectromagnetics. 2008, 29 (4): 245–56 [2012-11-28]. PMID 18240287. doi:10.1002/bem.204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18).
- ^ Mann, F. Reinventing acupuncture: a new concept of ancient medicine. Elsevier. 2000. ISBN 0-7506-4857-0.
- ^ de las Peñas, César Fernández; Arendt-Nielsen, Lars; Gerwin, Robert D. Tension-type and cervicogenic headache: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0: 251–4. ISBN 978-0-7637-5283-5.
- ^ Baran GR, Kiana MF, Samuel SP. Chapter 2: Science, Pseudoscience, and Not Science: How Do They Differ?. Healthcare and Biomedical Techn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Springer). 2014: 19–57. ISBN 978-1-4614-8540-7. doi:10.1007/978-1-4614-8541-4_2.
various pseudosciences maintain their popularity in our society: acupuncture, astrology, homeopathy, etc.
- ^ Good R. Khine MS , 編. Chapter 5: Why the Study of Pseudoscience Should Be Included in Nature of Science Studies. Advances in Nature of Science Research: Concepts and Methodologies (Springer). 2012: 103 [2017-01-23]. ISBN 978-94-007-245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0).
Believing in something like chiropractic or acupuncture really can help relieve pain to a small degree [...] but many related claims of medical cures by these pseudosciences are bogus.
- ^ Kreidler, Marc. Be Wary of Acupuncture, Qigong, and "Chinese Medicine" | Quackwatch. 2011-01-12 [2021-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2) (美國英語).
- ^ E. Ernst. Acupuncture--a cri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6-2, 259 (2): 125–137 [2019-02-13]. ISSN 0954-6820. PMID 16420542. doi:10.1111/j.1365-2796.2005.01584.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8).
- ^ Singh, S; Ernst E. The Truth about Acupuncture. Trick or treatment: The undeniable facts about alternative medicine. W. W. Norton & Company. 2008: 103–106. ISBN 978-0-393-06661-6.
"These initial conclusions have generally been disappointing for acupuncturists: They provide no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real acupuncture i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than placebo." (p. 104)
- ^ Madsen, M. V.; Gotzsche, P. C; Hrobjartsson, A.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pain: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 with acupuncture, placebo acupuncture, and no acupuncture groups. BMJ. 2009, 338: a3115. PMC 2769056 . PMID 19174438. doi:10.1136/bmj.a3115.
- ^ Lee A, Copas JB, Henmi M, Gin T, Chung RC. Publication bias affected the estimate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in an acupoint stimulation systematic review. J Clin Epidemiol. 2006, 59 (9): 980–3. PMID 16895822. doi:10.1016/j.jclinepi.2006.02.003.
- ^ Tang, JL; Zhan, SY; Ernst, E.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1999, 319 (7203): 160–1. PMC 28166 . PMID 10406751. doi:10.1136/bmj.319.7203.160.
- ^ Ahn AC, Colbert AP, Anderson BJ, Martinsen OG, Hammerschlag R, Cina S, Wayne PM, Langevin HM. 穴位和經絡的電特性:系統評價 (PDF). [2008年5月].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5-18).
- ^ Fernández-de-las-Peñas, César; Arendt-Nielsen, Lars; Gerwin, Robert. Tension-type and cervicogenic headache :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Sudbury, Mass.: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https://www.worldcat.org/oclc/263294988. 2010. ISBN 978-0-7637-5283-5. OCLC 263294988.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Mann, Felix. Reinventing acupuncture : a new concept of ancient medicine. 2nd ed.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https://www.worldcat.org/oclc/785831049. 2000. ISBN 978-0-7020-3828-0. OCLC 785831049.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Williams, William F. Encyclopedia of Pseudoscience : From Alien Abductions to Zone Therapy.. Hoboken: Taylor and Francis https://www.worldcat.org/oclc/869091996. 2013. ISBN 978-1-135-95522-9. OCLC 869091996.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20.0 20.1 20.2 White, A.; Ernst, E. A brief history of acupuncture. Rheumatology (Oxford, England). 2004-05, 43 (5): 662–663 [2022-05-10]. ISSN 1462-0324. PMID 15103027. doi:10.1093/rheumatology/keg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7).
- ^ Ernst, E. Acupuncture--a cri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6-02, 259 (2): 125–137 [2022-05-10]. ISSN 0954-6820. PMID 16420542. doi:10.1111/j.1365-2796.2005.01584.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4).
- ^ Needham, Joseph. Celestial lancets : a history and rationale of acupuncture and moxa. London: Routledge https://www.worldcat.org/oclc/47637647. 2002. ISBN 978-0-7007-1458-2. OCLC 47637647.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Porter, Stuart B.; Tidy, Noël M.. Tidy's physiotherapy. 15th ed. Edinburgh: Elsevier https://www.worldcat.org/oclc/842909069. 2013. ISBN 978-0-7020-4949-1. OCLC 842909069. 缺少或
|title=
為空 (幫助) - ^ 汉字辨析:“炙”与“灸”, 中國國學網, 2012-06-21 [2017-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2)
- ^ Aaron Deter-Wolf. Scan finds new tattoos on 5300-year-old Iceman. 2015-01-22 [2016-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6).
- ^ 央視-成都漆器模型. [2017-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0).
- ^ 《黃帝內經》 二十一卷
- ^ 《針灸甲乙經》 皇甫謐
- ^ 針灸逢源(清)李學川,ISBN 9787506753371
- ^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 ^ 昙花一现的针刺麻醉. wsj. 2010-01-20 [2013-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4).
- ^ 義大利國立帕維亞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之行,中國醫藥學院暨附設醫院 張永賢教授著. [2017-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 ^ 長江商報-害怕麻醉药副作用 中医四根银针麻醉成功. [2017-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 ^ Paley, Carole A.; Johnson, Mark I.; Tashani, Osama A.; Bagnall, Anne-Marie. Acupuncture for cancer pain in adults.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5-10-15, (10): CD007753 [2022-05-10]. ISSN 1469-493X. PMC 6513493 . PMID 26468973. doi:10.1002/14651858.CD007753.pub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 ^ Lian, Wei-Ling; Pan, Min-qi; Zhou, Dai-han; Zhang, Zhang-jin.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for palliative care in cancer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4-02, 20 (2): 136–147 [2022-05-10]. ISSN 1672-0415. PMID 24338183. doi:10.1007/s11655-013-143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5).
- ^ Towler, P.; Molassiotis, A.; Brearley, S. G. What is the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acupuncture as an intervention for symptom management in cancer supportive and palliative care: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of reviews.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013-10, 21 (10): 2913–2923 [2022-05-10]. ISSN 1433-7339. PMID 23868190. doi:10.1007/s00520-013-18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 ^ Choi, Tae-Young; Lee, Myeong Soo; Kim, Tae-Hun; Zaslawski, Christopher; Ernst, Edzard.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ulti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012-06, 20 (6): 1147–1158 [2022-05-10]. ISSN 1433-7339. PMID 22447366. doi:10.1007/s00520-012-14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 ^ 存档副本. [2021-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8).
- ^ http://paper.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5/232721.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針灸止痛確有此理
- ^ 针灸疗法 - DYNASTYCLINIC. [2019-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6).
- ^ Bannerman RH. 1979 「針灸:世界衛生組織的看法」世界衛生組織(英文)
- ^ 哪裡來的穴位?哪裡來的經絡?快看德國最新研究報告. [2007-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7).
- ^ Cherkin DC, Sherman KJ, Avins AL,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Acupuncture, Simulated Acupuncture, and Usual Car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9;169[9]:858–866.
- ^ Acupunc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第23-26頁。(非pdf版見[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存档副本. [2009-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3).
- ^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觀察者網. 维基百科称针灸是“伪科学” 多国中医师抗议. 中華網. 觀察者網. [2017-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8).
- ^ 張秀蘭. 维基百科英文网站将针灸定义为“伪科学” 网友炮轰. 新華社. 新京報. [2017-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8).
- ^ Gorski DH. Integrative oncology: really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Nature Reviews.Cancer. 2014-10-01, 14 (10): 692–700 [2021-11-22]. doi:10.1038/nrc3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 ^ Colquhoun D, Novella SP. Acupuncture is theatrical placebo.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2013-06-06, 116 (6): 1360–63 [2021-11-22]. doi:10.1213/ANE.0b013e31828f2d5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2).
- ^ 請參看www.nccaom.org.
- ^ 潘鋒. 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科學時報. 2010-12-07 [2010-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