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又稱作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以木頭刻出中空的人頭,再用布料做出身體的服裝,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來表演的布偶戲。布袋戲這樣的稱呼,是因為戲偶身體的部分主要是由布縫製,早期演出的戲台狀似布袋,且戲偶主要是由布袋收納而來。傳統布袋戲的流派與音樂型態密不可分,包括初期泉州地區的配樂使用南管樂,因此又稱作南管布袋戲;漳州地區主要使用潮調,又稱作潮調布袋戲。北管布袋戲約在19世紀、20世紀形成,因為使用北管樂而得名。20世紀後又有結合平劇鑼鼓點所形成的外江布袋戲,和採用歌仔戲唱法的歌仔調布袋戲。
|
|
福州疍民是生活於中國福建閩江中下游及福州沿海一帶水上的疍民,在福州常被貶稱為「曲蹄」。傳統上他們終生漂泊於水上,以船為家,在中國的民族識別中被認為是漢族的一部分,以閩東語福州話為母語,但又有別於當地的福州族群,有許多獨特的習俗,是個相對獨立的族群。疍民可能源於古代的百越,長期以來他們受到陸地上的漢人的嚴重歧視,被視為賤民。民國時期,政府立法廢除對疍民的歧視政策。自1950年代起,政府陸續安排福州疍民上岸,到了1990年代,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已經定居陸上。目前,福州疍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質量等相比過去得到很大改善,而傳統文化卻面臨嚴重的威脅,像漁歌這樣的疍民的傳統曲藝形式開始萎縮和瀕臨困境。
|
|
亦思巴奚兵亂是元朝末年的1357年至1366年間在福建發生的一場長達近十年的以波斯色目人軍隊亦思巴奚軍為主的軍閥混戰。由於亦思巴奚是泉州波斯人的武裝,因此此事件也被稱為「波斯戍兵之亂」。在兵亂期間,亦思巴奚軍割據泉州並插手福建政治,一度北上占領了福州,還參與了興化的鄉族內戰,引發了福建沿海的多個派別參加的大規模混戰,後來又與元朝的福建行省政府直接對抗,最後被元朝將領陳友定平定。這場兵亂波及泉州、福州、興化等地,造成大量平民的死亡,兵亂期間和過後還發生了宗教和民族仇殺,它重創了泉州、興化一帶的社會經濟,更導致當時世界最大港口泉州盛極一時的海外貿易大幅衰落,泉州的伊斯蘭教也漸漸衰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