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高句麗

由210.92.30.174在話題世界歷史學會支持高句麗是韓國的歷史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 年前
基礎條目 高句麗屬於維基百科歷史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漢字文化圈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高句麗」是漢字文化圈專題的一部分,一個主要對(即漢字文化圈,或稱「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為主題的文章作編輯、收集、整理、完善的專題。如果您願意參與,可以編輯這篇文章,或者造訪本專題頁面了解專題的工作,並歡迎參與討論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朝鮮半島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屬於朝鮮半島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朝鮮半島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高句麗與韓國

編輯

『高句麗人習練的武術成為後來朝鮮半島的跆拳道的重要參照,也被後世韓國民眾認為是起源與高句麗時期。高句麗的舞蹈與當今的朝鮮傳統舞蹈也很相似。高句麗人使用的溫突後來為朝鮮半島其他民族使用。』

這一段高句麗與韓國似乎應該放到爭議的條目,建議刪除。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9日 (四) 01:02 (UTC)回覆

由於高句麗的發展是先是中國東北後來到的朝鮮半島,兩個模版是不是中國東北的模版應該放在上面或者和朝鮮模版並排放?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9日 (四) 02:18 (UTC)回覆

同意,其餘中國東北的政權涉足朝鮮半島的也應該如此。——蘇州宇文宙武之太陽殿 ♨迎仙宮 ★尚書省 ¤動員令報名 2009年7月9日 (四) 02:21 (UTC)回覆

還有復興運動中這一大段也是表數不清:『寶藏王的兒子高德武接管了安東都督府。9世紀初,安東都督府被更名為小高句麗,小高句麗後來被渤海國吸收。

安史之亂時期,高句麗遺民淄青節度使李正己聯合從營州南遷的高句麗遺民在山東割據反唐,試圖復興高句麗。[16]781年李正己病死後,其割據政權後被其後裔李納,李師古和李師道繼承。'

侯希逸李正己姑子,未見高句麗有侯姓,史書也不稱侯為高句麗人,估計其父為漢人,則可為高句麗與漢通婚的證據。在唐朝這樣一個種族、族群意識不甚尖銳的時代,是否一定存在一個以種族或族群意識為基礎的所謂高句麗武人集團,李正己所屬兵力有多少高句麗人,是否以高句麗為號召,都是存在疑問的。 Gzhao (留言) 2009年7月9日 (四) 03:44 (UTC)回覆

  • 體育運動,文化習俗是高句麗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沒有進行刪除的理由。有關高句麗相關習俗與現代韓國的關係都是有韓國官方網站為支持。僅因為某個維基人不同意其觀點而刪除是野蠻的編輯行為。要是中國方面有異議,可以添加相關資料來源,不應簡單野蠻刪除。KEIM (留言) 2009年7月9日 (四) 23:26 (UTC)回覆
  • 我想說一下,大約八成壯年的高句麗人被內遷至漢地,留在安東都護府與到新羅的是少數,高句麗在朝鮮其實是外來者(有些像倭人在伽耶一帶),連王建自己也不承認自己是高句麗人 user:哲里
  • 這是你個人的觀點,而且與話題無關。高句麗與新羅百濟並存7個世紀,交往密切,其間的人員流動是無法統計的。將整個國家的人口進行大規模的遷移是不切實際的,能將整個城市的人口進行整體大規模遷移都是不可能的。 KEIM (留言) 2009年7月11日 (六) 14:13 (UTC)回覆

高句麗名稱的沿用

編輯

高句麗的名稱被高麗沿用,這是幾乎人人皆知的事實。英文名稱的衍變「Goyuryeo---Goryeo---Korea」是一目了然的。 請相關人士文明進行編輯,不要野蠻刪除。「高句麗的名稱被朝鮮半島的高麗國延用。高麗的英文名「Goryeo」源於高句麗的英文名「Goguryeo」。 而韓國的英文名「Korea」是由高麗英文名「Goryeo」衍變而來。」KEIM (留言) 2009年7月9日 (四) 23:26 (UTC)回覆

英文名是後來才有的。因為兩者讀音相近,才造成相似的音譯。這好像證明不了什麼的。中文好次,別字連篇。--玖巧仔 (留言) 2009年7月21日 (二) 01:33 (UTC)回覆

  1. (-)反對高句麗一名源自中國高句麗縣,是先有中文名再有其它語言的譯名。--玖巧仔 (留言) 2009年7月22日 (三) 03:32 (UTC)回覆
  2. (-)反對高句麗一名源自中國高句麗縣,是先有中文名再有其它語言的譯名。 Gzhao (留言) 2009年8月10日 (一) 23:20 (UTC)回覆
  3. (-)反對高麗一名似乎來源是新羅其中一國號雞林(高麗是繼新羅正統)哲里 (留言) 2009年7月22日 (三) 03:32 (UTC)回覆
  4. (-)反對KEIM的邏輯很奇怪,正如當今南朝鮮自稱為韓國,難道就能與中國七雄之一的韓國有繼承關係了?—Marvelgalaxy (留言) 2010年5月1日 (六) 11:06 (UTC)回覆
 
高句麗關係演化圖

漢晉郡縣和鮮卑政權的控制??

編輯

高句麗是通過不斷戰爭擺脫漢晉郡縣和鮮卑政權的控制,應該使用衝突更為精確。漢晉郡縣和鮮卑政權沒有控制住高句麗。高句麗吞併了漢四郡。KEIM (留言) 2009年8月10日 (一) 02:25 (UTC)回覆

前燕軍隊攻破丸都城的時候,高句麗還擁有漢四郡嗎? Gzhao (留言) 2009年8月10日 (一) 02:26 (UTC)回覆

請看右側圖,沃沮在公元元年附近時大部分是化外之地,境內的也是漢境內,而沒有證據表明是高句麗境內。 Gzhao (留言) 2009年8月10日 (一) 02:39 (UTC)回覆

File:英文版漢朝地圖.jpg
英文版漢朝東北亞局勢

根據英文版和日文版的漢朝本部地圖,漢四郡的南部邊界可能會在近期作出修訂,請各位提供意見。 Gzhao (留言) 2009年8月24日 (一) 22:00 (UTC)回覆

 
周振鶴老師的漢元封三年東北四郡示意圖

高句麗後又稱高麗;「高句驪」最早見於《漢書》,「句驪」是它的簡稱;「高句麗」最早見於《三國志》,「句麗」是它的簡稱;「高麗」最早見於《宋書》、《魏書》,是南北朝至唐朝的正式稱號;中原王朝開始以「句驪」作為「高句驪」的簡稱,後以「句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南北朝時期應高句麗統治者的請求,改以「高麗」作為「高句麗」的正式簡稱,高句麗的統治者也被冠以「高麗王」的稱號,並且逐漸以「高麗」作為正式國號,常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取代了「高句麗」的稱號。自此「高麗」長期作為歷史地理名稱,對朝鮮半島產生了重大影響;弓裔後高麗王,王建稱王國號高麗金日成提出「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設想,都是高麗概念的延續。


高句麗」最早作「高句驪」,讀音從「高句驪」(漢語拼音Gāogōulí,注音ㄍㄠ ㄍㄡ ㄌㄧˊ)音讀,為古音讀詞;亦有讀「高句麗」(漢語拼音Gāogōulì,注音ㄍㄠ ㄍㄡ ㄌㄧˋ)音的,為今音讀詞;「高句麗」為音譯詞,當指古代一地名及當地部族,據查為今遼寧省境內一古代地名及當地部族,稱為「高句驪」的古代地名以及稱為「高句驪」的當地部族,確為音譯詞,原義已不太清楚;從「高句驪」到「高句麗」是中原人對繁瑣漢字的簡化,是為了書寫簡單方便;讀音應從古代高句麗部族的語音讀,而高句麗部族的語音又與現代韓語/韓語有淵源關係,現代韓語/韓語只有讀音,而沒有聲調(陰陽上去四聲),所以「高句麗」三字的讀音只有讀音而無聲調;「高句麗」三字為漢字,是中原人對「高句麗」讀音的漢字書寫形式,而古代高句麗人並沒有本部族文字且只有本部族語言,「高句麗」三字應為古代高句麗語音「Goguryeo」的三個音節的對應讀音;「Goguryeo」應為古代高句麗語讀音,現代只能找到韓語/韓語的對應讀音,且韓語/韓語有不同的拼音拼寫形式(文觀部式馬賴式),朝鮮文/韓文發明於李氏朝鮮時期,而漢字先秦時期就有,漢字文獻比朝鮮文/韓文文獻更早,也能更早的體現朝鮮半島及相關歷史的真實可考的事件情況等。


高麗」本是「高句麗」的簡稱,但「高麗王」的稱號一代一代的冠在高句麗統治者的頭銜上,就等於高句麗統治者認可了這個正式稱號,「高麗」這個稱號基本等於國號;渤海國的統治者原來自稱「震國王」,但被唐朝統治者賜以「渤海郡王」的稱號後,就以渤海國自居,後來居然叫「渤海國王」了;在朝鮮歷史上雖然沒有 高句麗改國號的記載,但在中國歷史上卻總在封賜「高麗王」,這種連高麗王自己都認可的事情,為何不認為「高麗」已經是國號了呢?泰封國的統治者弓裔自稱「後高麗王」被認為是復興高麗國,是否可認為「後高麗」就是國號了呢?


高句麗本來位於遼寧省境內,向遼寧省發展是很正常的事,但中原王朝也向遼寧省發展,打敗了高句麗,統治了遼寧省的大部分地區;高句麗被迫向東南的朝鮮半島發展,占領了半島北部古朝鮮地區,開始了朝鮮化的歷程;「高句麗」本為三音節稱號,為與百濟新羅爭奪半島領土,採用了與百濟新羅等同的二音節稱號「高麗」,這樣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百濟王」、「新羅王」的半島三國就有了,高麗百濟新羅也就被朝鮮歷史稱為「三國」,而中國歷史也有高麗百濟新羅三個國家的相關記載;關於王氏高麗王朝不承認「高句麗」改稱「高麗」和不承認弓裔曾稱「後高麗王」的事情,是在王氏高麗王朝時期編纂的《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中從來沒有相關記載可見一斑,而在李氏朝鮮王朝時期編纂的《高麗史》中看到了弓裔曾稱「後高麗王」的事情,且中國多部史書(《二十四史》)記載了高句麗統治者稱「高麗王」的事情及相關高麗國、百濟國、新羅國並稱的事情。

長壽王稱號「高麗王」,長壽王改稱「高麗」國號

編輯

宋書》:「七月乙亥,征東大將軍高麗王高璉進號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南齊書》:「宋末,高麗王樂浪公高璉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營平二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南齊書》:「四月,丙寅,進高麗王樂浪公高璉號驃騎大將軍。」
魏書》:「帝為高麗王璉舉哀於城東行宮。」
北史》:「帝為高麗王璉舉哀於城東行宮。」

長壽王朝鮮半島發展,遷都平壤城,開始了朝鮮化的歷程;「高句麗」本為三音節稱號,為與百濟新羅爭奪半島領土,採用了與百濟新羅等同的二音節稱號「高麗」,《二十四史》記載了高句麗統治者稱「高麗王」的事情及相關高麗國、百濟國、新羅國並稱的事情,《宋書》、《魏書》、《南齊書》、《北史》、《南史》等書都記載了「高麗」的國家稱號和「高麗王」的國王稱號。

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的現歷史定位

編輯
  • 我是User:Echosori。本條目中的「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的現歷史定位」段落全部刪除,原因是其中含有大量的原創內容,不適合在「條目」中寫。如若讀者想了解關於高句麗歷史歸屬的爭議請移步「高句麗爭議」條目,爭議部分內容「高句麗爭議」條目會全部涵蓋。雖然內容刪除,但段落名依然保留,是期待後來人能寫出相應內容,但請不要在此重複敘述爭議。
  • 以下為原來「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的現歷史定位」段落中的內容,可作為討論參考,但不可以寫在條目上。
  • ----------------------------------------------------------------------------------------------------------------------------------------------------------


許多中國歷史學者認為渤海國是一個由靺鞨民族組成的國家,不承認與高句麗存在繼承關係,渤海國王室雖然沒有漢化,但是受到中原及中亞深厚的影響;且由於該國絕大部份領地都在當時及現今的中國境內,且粟末靺鞨也為起源並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民族,因此渤海國歷史應當屬於中國古代歷史的一部份。朝韓和部分日本歷史學者根據史書認為渤海國與高句麗存在繼承關係。

朝鮮韓國認為高句麗領土在朝鮮半島北方,所以高句麗是單純屬於朝鮮半島歷史範疇的。但高句麗是崛起於中國東北鴨綠江下游地帶(明朝鴨綠江流域到大同江流域之間土地一直屬中國所有,即使在分裂年代如春秋戰國時期燕國、三國時期曹魏國、和東晉時期晉國時期都屬中國割據或地方政權所有,即使在春秋燕國以前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也為二周、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分封的土地),而後發展成為在漢四郡的基礎上存在的一個獨立國家(但當時整個中國都是處於分裂割據時期),既然是在中國領土上發展的國家,為何說成單純屬於朝鮮半島歷史呢?

而在後周基礎上統一中土大部分地方的隋王朝也對高句麗發動進攻以使其成為自身領土,但卻沒有向西向北發動多少戰爭,這也體現了隋國人也認為高句麗應是自己統一中土的範圍內的一部分。更明顯的史實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則以高句麗據有的「遼東」(當時的「遼東」的概念略同於漢四郡的範圍,即中國東北遼河以東地區以及朝鮮半島的北部)為「舊中國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決心將對高句麗的征伐作為中國九州統一戰爭的最後部分,即使唐國對高句麗的進攻起初很不成功,在無數次的戰役中失守戰略要點。但唐也一直未放棄收復「遼東」故土,在擊敗高句麗的盟友東突厥後,唐與新羅聯盟。642年高句麗將軍淵蓋蘇文刺殺榮留王后,淵蓋蘇文對唐的挑釁使唐與高句麗的關係緊張,唐朝在向西向北的領土有對隋朝進一步延伸,唐也曾滅百濟國使其成為自身國土,但唐滅百濟數十年後便從此撤兵,但唐對高句麗卻非如此。《資治通鑑》卷201中記載了唐高宗對高句麗的看法,他認為高句麗百姓也是他的百姓,這表明唐高宗對高句麗百姓所屬的態度:「戊寅,上幸九成宮。夏,四月,丙辰,彗星見於五車。上避正殿,減常膳,撤樂。許敬宗等奏請復常,曰:「彗見東北,高麗將滅之兆也。」上曰:「朕之不德,謫見於天,豈可歸咎小夷!且高麗百姓,亦朕之百姓也。」不許。戊辰,彗星見。」這裡也體現了唐對高句麗的認同感。

以正史「二十四史」為根據,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同時是朝鮮半島史朝鮮族史和中國東北史的一部分。但這裡說到了,不是朝鮮半島自己的歷史,這裡明顯說到也是中國東北歷史的一部分,中國東北是中國的,所以高句麗屬於中國這點並無錯誤。《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雖稱高句麗為東夷,但中國也曾稱南方地區為南蠻、西方地區為西戎或西羌等帶有貶義色彩的詞語,如果這麼說,那中國統治了幾千年的中國南方是不是應該有「南蠻」史來記載而不屬中國呢?中國史書《北史》中有像中國北方分裂割據各個政權一樣有高句麗傳,但卻不對其他民族或政權做過多描述或立傳。高句麗滅國幾百年以後,高麗向宋朝奉上了一個將高麗和高句麗連接起來的「高麗世次」,公式繼承高句麗社稷。中國各政權從此不辨兩個高麗,承認高氏高句麗高麗王朝有繼承關係。這有其原因所在有三,一,宋王朝地處中國南方,中國東北地區是北方兩朝控制,而兩宋視遼金為外國,自然對高句麗和高麗的歷史定位不需要太在乎,況且當時的歷史情況,難道宋王朝要派幾個大臣去高麗取證,去遼金領土原高句麗故土去取證更加不可能;二,元朝統治者是崛起於漠北的蒙古人,後來雖受漢法影響並且為前朝編寫《遼史》《宋史》《金史》,但中國其他民族政權卻無史書專門記載,無論是自古就屬於中國的西夏還是大理等地方政權;三,中國古代本身就以「天朝上國」自居,也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觀念,認為無論是高句麗還是高麗都是「王土」的皇室又何必太在乎兩者的關係,而恰是這一點,都沒有在乎高句麗與高麗關係;四,此後由於前朝記載以及「天朝上國」思想的左右,導致了後世的記載與前朝記載一致。

朝鮮韓國史學界還稱,高句麗民俗和文化朝鮮半島人相似,這個說法也站不住腳,漢字文化圈內諸國(日本琉球越南朝鮮韓國中國歷史上和現實存在的所有國家)的風俗習慣、思想意識、書法音樂美術等藝術文化、文字律令、飲食文化都是相通的,如果這麼說,中國是否可以說朝鮮半島日本越南都屬於中國歷史(雖然朝鮮半島和越南一部分長期處於中國的統治之下)呢?而且漢字文化圈是以中國為中心,各類文化都與中國文化相通,雖高句麗新羅百濟,但新羅百濟高句麗都像中土.

高句麗為扶餘人所建。朝鮮韓國都稱扶餘人是朝鮮/韓國人的主要來源之一。但扶餘是在中國領土境內的民族,東扶餘雖有一部分在朝鮮半島北部,但懂歷史的都知道,當時那裡也屬於中國。

如果說高句麗曾抵抗隋王朝唐王朝的所謂「入侵」這一點能證明高句麗不認同自己屬於中國的話,這種理由顯然也不充分,眾所周知,中國歷史是分裂-統一-分裂-統一來回循環,而每一次統一前總有一個國家崛起後開始進攻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沒一個是不做抵抗的,不管是秦始皇統一全國七國並不願成為秦土(比如燕國在秦滅幾國後還派荊軻刺秦王)、隋王朝統一其他國家、北宋統一中國黃河以南廣大區域(被滅的南唐後主後被封違命侯還悼念故國,並因此遭宋皇帝賜鴆酒身亡)、以及元朝滅諸國(金國殊死抵抗蒙古入侵,西夏抵抗蒙古入侵且遭滅國後沒剩多少人,南宋將領文天祥也是抵抗蒙古入侵的代表人物)統一中國。高句麗是一個王國,自然有其王室,沒有王室希望自己失去統治地位,無論是受他國侵略還是本國政權更迭,對高麗發動進攻高麗自然會抵抗。

《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書是把高句麗歸為東夷或者夷,這個也不能成為中國認為高句麗不屬於自己的依據,眾所周知,在南北朝時代,北方南方互稱對方為「島夷」,這個情況在《宋書》《梁書》都有明確記載,況且華夏民族發源於北方地區,所以也曾經稱呼南方地區為南蠻,稱呼西藏為西羌,新疆為戎,甚至甘肅一帶也被認為是戎狄過,而在中國歷史先秦時期也曾將山東東北地區稱為東夷,難道這些地區都不是中國的土地麼?中國對這些地區沒有主權麼?之所以稱之為夷狄蠻戎羌等帶有貶義的稱呼,是中原王朝或者是分裂時期各個地方政權為了提升自己本國人民的自信心而對其他地區民族或者政權的貶低,所以這個也並沒有說服力,因為高句麗長期存在南北朝時期,南北雙方都稱呼對方為「島夷」的時候稱呼高句麗為夷也是再正常不過的。

高句麗是個存在了700年的王國,至於中國沒有政權存在這麼長時間毫無意義,因為一個政權存在多久不是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民族的思想決定的,並不是說只要是中國人的政權就不能存在時間長。

高句麗存在了700年,所以說高句麗有高度的獨立性,這種觀點也難免有些偏頗,眾所周知,高句麗是在唐朝納入大唐版圖的,而在此前存在了幾十年的隋王朝再往前推中國長期處於分裂割據時代,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都是分裂時期,而且長期的分裂情況下各國相對其他國家都是比較獨立的,但是我們應該也知道,高句麗即使在中原分裂時期也向中原稱臣納貢,這種情況又何來獨立之說?

而且高句麗存在了700年,自然會形成自身意識,也不會對有什麼歸屬感,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不仍然有人反抗麼,因為暴政是一方面,還有事不認同自己的身份,要知道到漢朝中國人仍會說自己是吳國人或趙國人。還有一點要注意到,668年高句麗滅亡後大批高句麗遺民展開了反對唐和新羅聯盟的運動。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劍牟岑乞乞仲象大祚榮等,這裡體現了高句麗人民不止反而且反新羅,如果高句麗認同新羅是同族的話,為何又要反呢?為何在滅國後也仍然反新羅呢?這表明高句麗對新羅也沒有認同感。

有人說唐王朝滅高句麗是不正義的,高句麗應該與南方的新羅百濟統一,但眾所周知,朝鮮半島第一個統一時期是統一新羅,而且統一新羅的北部疆域也就只達到大同江上游地帶,是一個連鴨綠江都不能納入自己的領土範圍的國家。反觀中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雖是在秦王朝,但夏朝已經發展為「網狀」領土(是臣服於夏的部落並不連續,有的仍然獨立存在)的一個國家了,後來商王朝也是在北方以山東為基礎發展的一個王朝,而且是「推翻」,此後,周王朝又分封了諸多的諸侯,這時候中國領土也達到了南方閩越吳越等地區,同時,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也是周王室分封的諸侯國,且春秋戰國時期燕國也已經統治了朝鮮半島的局部地區,領土已經達到大同江下游以東的地區,此後秦王朝對此繼承,漢朝又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國東北設置了漢四郡,此後中原王朝也對朝鮮半島北部進行了統一,說明在原來朝鮮半島北部和中國東北(高句麗存在之地)早以屬於中國,而三韓卻在朝鮮半島南部,所以如果說統一「三國時代」的三國,這個說法也難免可笑。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下》上說大祚榮是粟末靺鞨的酋長,粟末靺鞨是從高句麗分離出來的。《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上說粟末靺鞨的大祚榮,原來附於高句麗。由於國王大祚榮是高句麗的從屬,故渤海國可說與高句麗存在繼承關係,原高句麗的大部被大祚榮這個高句麗大將占領下來建立了渤海國926年渤海國被契丹遼國征服,被征服前後大量渤海王族貴族和人民逃命到自稱繼承高句麗的高麗王朝,高麗進行聲稱恢復高句麗舊地的北伐政策,收回到鴨緑江南岸。[1][2]


  • 《史記》記載,箕子朝鮮據說是商朝的遺臣箕子建立,典籍中最早出現「朝鮮」一詞的是《尚書大傳》中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尚書大傳》中記載「西方者何也?鮮方也。」有謂「朝鮮」即「朝日鮮明」之意,「朝」讀如「朝日」的「朝」;但在《史記》卷一百一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集解」引張晏云:「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索隱云:「朝音潮,直驕反,鮮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訕。」《史記》卷三十八有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中國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

史記》所記載,漢高祖劉邦時,燕王盧綰背叛漢朝,叛入匈奴衛滿亦一同前往,並帶同千餘名黨徒進入朝鮮半島。

  • 《北齊書·高保寧傳》。
  • 宋朝司馬光著《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九年。
  • 《北齊書·高保寧傳》,《周書·宇文神舉傳》,《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十年。
  • 宋朝司馬光著《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十二、十三、十四、至德元年,《隋書·突厥傳》。
  • 宋朝司馬光著《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十年五月條記作「詔停諸軍」。
  • 《周書·高麗傳》載高麗在北朝東西對立時期,同時接受東西兩朝的冊封。其向西魏和北周朝貢,見於記載者有:1、「璉五世孫成,大統十二年,遣使獻其方物。」2、「建德六年,湯又遣使來貢,高祖拜湯為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遼東郡開國公、遼東王。」
  •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七》平原王十九年條。此後至隋開皇元年,未見高麗入朝,或與其抗擊周師有關。
  • 《魏書·高句麗傳》馮弘奔高麗
  •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六》馮弘奔高麗
  •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五》載:「高麗攻取樂浪、玄菟及招納崔毖」;見於並參見
  • 《魏書·匈奴宇文莫槐傳》匈奴宇文部奔高麗
  •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五》美川王,「建國八年,晃伐逸豆歸,……逸豆歸遠遁漠北,遂奔高麗。」
  • 《隋書》及《資治通鑑》將此事繫於開皇十七(597)年,但《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七》則繫於平原王三十二年(590),當是。
  •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八》;《隋書·高祖下》。
  • 《隋書·高祖上》
  • 《隋書·靺鞨傳》「煬帝初與高(句)麗戰,頻敗其眾,渠帥度地稽率其部來降。」
  • 《北史·勿吉傳》載:「煬帝初,與高麗戰,……」《北史》的標點,意思比較清楚。但此句的主語不明,且大業初年未見隋與高麗交戰的記載,故《通典》卷186《勿吉》將此句省略為「煬帝初,其渠帥度地稽率其部來降。」《隋書》所載「與高麗戰」的主語尚不明確。
  • 《北史·勿吉傳》同上載:「然其國與隋懸隔,唯粟末、白山為近。」
  • 《資治通鑑》大業三年八月條記載,隋煬帝巡視突厥,於啟民帳內賦詩:「呼韓頓顙至,屠耆接踵來;何如漢天子,空上單于台!」
  • 《陳書》載:高(句)麗向北齊朝貢的年代為:天保元年、二年、六年、河清三年、天統元年、武平四年。(《北齊書》帝紀)向陳朝朝貢的年代為:天嘉二年、三年(冊封)、七年、太建二年、三年、六年
  • 參見《南史·高句麗傳》。
  • 《魏書·百濟傳》時人對此看的相對比較清楚,如《南齊書·高麗傳》就指出,高麗「亦使魏虜,然強盛不受制。」
  • 《魏書·百濟傳》在魏顯祖答百濟的詔書說:「每欲陵威東極,懸旌域表,拯荒黎於偏方,舒皇風於遠服。良由高麗即敘,未及卜征。……」體現了北朝對高麗的態度。
  • 《資治通鑑》大業三年七月條載:「(高)熲又以帝遇啟民過厚,謂太府卿何稠曰:『此虜頗知中國虛實,山川險易,恐為後患。』」隋兵部尚書段文振也同樣指出,突厥「異日必為國患」。(同上書大業八年二月)
  • 《資治通鑑》大業六年。
  • 《隋書·百濟傳》載:「百濟請伐高麗」
  •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四》真平王三十年:「王患高句麗高句麗屢侵封疆,欲請隋兵以征高句麗,命圓光修乞師表。」
  • 《北史·高句麗傳》
  • 《魏書·高句麗傳》
  • 《南史·高句麗傳》
  • 《隋書·煬帝上》
  • 《三國史記·地理四》高句麗條載:「渤海人武藝曰:『昔高麗盛時,士三十萬。」
  • 《資治通鑑》大業八年。
  • 《舊唐書·突厥下》。
  • 金善昱《隋唐時代中韓關係研究──以政治、軍事諸問題為中心》(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73年,未發表)作者觀點認為,是年突厥進攻高麗乃是因為爭奪契丹所引起的,此種觀念頗有見地。但金氏認為,開皇四年以前,隋無遑爭奪契丹。筆者以為,恰恰相反,開皇四年的契丹內附,正說明隋在此之前就已開始介入對契丹的控制。
  • 《東亞前近代史是如何形成的》,《歷史學研究》276,1963年。《近代以前的東亞世界》,281,1963年。《關於古代東亞國際關係的若干問題──史學會報告聽後感──》,286,1964年。《隋代東亞的國際關係》,唐代史研究會編《隋唐帝國與東亞世界》,汲古書院,1979年版。
  1. ^ 舊唐書·渤海靺鞨傳》:「祚榮驍勇善用兵,靺鞨之衆及高麗餘燼,稍稍歸之。聖曆中,自立爲振國王,遣使通於突厥。其地在營州之東二千里,南與新羅相接。越熹靺鞨東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編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風俗瑟高麗及契丹同,頗有文字及書記。」
  2. ^ 新唐書·渤海傳》:「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麗者,姓大氏。高麗滅,率衆保挹婁之東牟山,地直營州東二千里,南比新羅,以泥河爲境,東窮海,西契丹。築城郭以居,高麗逋殘稍歸之。」

是中國東北歷史還是中國東北地區歷史?

編輯

User:蘇州宇文宙武,「中國東北歷史」模板的名稱改為「中國東北地區歷史」妥當。會引起讀者誤會,以為下列所有國家均是我國歷史。

編輯

@Chiefwei請幫我檢查一下,文中「云」字轉換是否正確?-- By LNDDYL.(留言2015年2月13日 (五) 08:22 (UTC)回覆

高句麗語的後裔和新羅的種族

編輯

最近主流語言學界的情況和魏書隨書日本書紀來說高句麗是韓國的歷史。--210.92.30.174留言2022年10月26日 (三) 06:51 (UTC)回覆

世界歷史學會支持高句麗是韓國的歷史

編輯

語言和種族方面:東北工程是政治上提出的學術問題。因此不受世界歷史學會的支持。 高句麗在傳統的學術上被認為是韓國的歷史。根據如下

東北工程導出的理論也不都是為國內學者所支持的。 東北工程上的理論認為朝鮮民族的直系限於前三國境內的韓系民族。因此我國一部分學者以為新羅人才是韓國人的直系祖先。高句麗人跟韓國人無關。

但是根据魏书中对前三国时期的描写有所矛盾。

"辰韓在馬韓之東,其耆老傳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有城柵。其言語不與馬韓同,名國爲邦,弓爲弧,賊爲寇,行酒爲行觴。相呼皆爲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齊之名物也。名樂浪人爲阿殘;東方人名我爲阿,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人。今有名之爲秦韓者。始有六國,稍分爲十二國。"

如此馬韓和辰韓在語言方面有所不同。而且日本書紀中有記載

"是歲 復遣吉備海部直羽嶋 召日羅於百濟 羽嶋旣之百濟 欲先私見日羅 獨自向家門底 俄而有家裏來韓婦 用韓語言 以汝之根 入我根內 卽入家去 羽嶋便覺其意 隨後而入 於是 日羅迎來 把手使坐於座 密告之曰 僕竊聞之 百濟國主 奉疑天朝 奉遣臣後 留而弗還 所以 奉惜不肯奉進 宜宣勅時 現嚴猛色 催急召焉 羽嶋乃依其計 而召日羅"

這記錄里意味著日本人沒有翻譯地跟百濟人能溝通。

日本書紀在当时认为只有把百济语当作韩语,对新羅的语言没有称它为韩语。而分别称新羅语,进而记录新羅学语的制度。 

因此按照魏書和日本書紀,我們能知道新羅語不是韓系語言的情況。




而且最近世界語言學會對高句麗語的研究如此

语言学家如白桂思(Beckwith)主张,朝鲜语是在新罗语基础上发展而来。但近些年这个说法被语言学家亚历山大·沃文,J. Marshall Unger等主流语言学界所否定。现在语言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朝鲜语是由扶余-高句丽语系发展而来


按照沃文的半島日語說,半島南部百濟和新羅形成之前馬韓辰韓地區有說日語祖語的原住民(彌生),以後濊貊系民族(韓語祖語)南下,逐漸半島原住民從半島被趕出,而流入到日本列島里。當時馬韓和辰韓的情況有所不同。馬韓有五十多的小國。其中目支國是盟主。當時從北部流入的百濟為馬韓的屬國。

但是按照我国24史的记载辰韩地区当时为异民者的居留地区。 

"辰韓在馬韓之東,其耆老傳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有城柵。其言語不與馬韓同。 "

因此語言也和馬韓有所不同。還有辰韓小國只有六個國家。韓系的勢力比馬韓還要弱一些。因此高句麗人建立的新羅在建國初期為馬韓的屬國。

隨書有記載

"新羅國,在高麗東南,居漢時樂浪之地,或稱斯羅。魏將毌丘儉討高麗,破之,奔沃沮。其後復歸故國,留者遂為新羅焉。故其人雜有華夏、高麗、百濟之屬,兼有沃沮、不耐、韓、獩之地"

地理學也證明辰韓地區跟濊東濊沃沮沿著朝鮮半島東部海岸臨近。





還有日本書紀記載

"百濟之名 絶於今日 久墓之所 豈能復往"


還有日本的 神皇正統記 有記載

桓武年間燒了韓倭同種的記載

"日本は三韓と同種也。と雲事あれば、かの書をば桓武の御代にやきすてられしなり"

因此馬韓地區的百濟到滅亡沒有完成對馬韓勢力的驅逐。因為馬韓五十多個聯盟強大,所以半島的西南部韓貊系共存,不過東南部的韓系被貊系新羅人切低驅逐。

总之,我们能知道当时的三韩人跟现代的韩国人无关,反而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前三国时期)的种族就是日本人的直系。而现代韩国人是濊貊系种族的后裔。--210.92.30.174留言2022年10月26日 (三) 06:57 (UTC)回覆
返回 "高句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