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东汉班固所著西汉史书
(重定向自《汉书》
中国二十四史
次序 书名 作者
姓名 时代
1 史记 司马迁 西汉
2 汉书 班固 东汉
3 后汉书 范晔 刘宋
4 三国志 陈寿 西晋
5 晋书 房玄龄
6 宋书 沈约 萧梁
7 南齐书 萧子显
8 梁书 姚思廉
9 陈书
10 魏书 魏收 北齐
11 北齐书 李百药
12 周书 令狐德棻
13 南史 李延寿
14 北史
15 隋书 魏徵
16 旧唐书 刘昫 后晋
17 新唐书 欧阳修 北宋
18 旧五代史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欧阳修
20 宋史 脱脱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张廷玉
相关 东观汉记 刘珍 东汉
相关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国
相关 清史稿 赵尔巽 民国
相关 点校本二十四史 顾颉刚 共和国

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为“”,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西汉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23年),共229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断代史

班彪起即以著《汉书》为己任,经过二十余年努力,班固完成了《汉书》的主要部分。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随从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时《汉书》还有八和《天文志》尚未写成,汉和帝命班昭(曹大[1])入东观藏书阁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天文志》。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历时四十余年。在《汉书》注疏中,最著名者有唐颜师古注、清王先谦补注。

写作动机

编辑

班彪鉴于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止于武帝太初年间,太初以后便阙而不录。后扬雄刘歆等虽为缀续,但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继《史记》,班彪乃发愤继续前史,终作成“后传”(列传)六十五篇。同时班固以班彪所续前史未详,因“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究,欲就其业”,遂本其父所作,潜精研究,续成其书,踵继先人之业。

班固亦有歌颂汉朝功德之意。《汉书叙传》中,班固曾述其撰书之旨谓:“虽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故知班固撰《汉书》以颂汉朝之功德。

内容体例

编辑

《汉书》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记载,上起刘邦被封为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以西汉一朝为主,同时亦囊括了四年楚汉之争,十五年王莽改制,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全书包括十二“纪”、八“”、十“”、七十“列传”,凡一百篇,共八十余万言。至唐代颜师古以《汉书》卷帙繁重,便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为现行本《汉书》一百二十卷。《汉书》中所载汉武帝以前之纪、传,多用《史记》旧文,武帝以后之史事,则为新撰。汉书虽沿用史记旧文,却补充了大量新的资料,并非完全抄袭。如纪,大量增补了当时的等文献,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

《汉书》中的“纪”共十二篇,是从汉高帝至平帝的编年大事记。虽写法与《史记》略同,但不称本纪,如《高帝纪》、《武帝纪》及《平帝纪》等。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元年,故将本在《史记》本纪中的人物如项羽等,改置入传中;又由东汉不承认王莽之政权,故将王莽置于传中,贬于传末。

《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而新增汉武帝以后之沿革。前六篇的记载包括汉初同姓诸侯之《诸侯王表》,异姓诸王之《异姓诸侯王表》,高祖至成帝之《功臣年表》等,藉记录统治阶层来达到尊汉的目的。后二篇为《汉书》所增,包括《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其中《古今人表》一门,班固把历史的著名人物,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分为四类九等,表列出来;《百官公卿表》则详细介绍了秦汉之官制。

《汉书》中的“志”共分十篇,是专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治革。由于《汉书》已用“书”为大题,为免混淆,故改“书”为“志”。

《汉书》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并《史记》的“礼书”、“乐书”为“礼乐志”,“律书”、“历书”为“律历志”;改“天官书”为“天文志”,“封禅书”为“郊祀志”,“河渠书”为“沟洫志”,“平准书”为“食货志”。又新增刑法、五行、艺文、地理四志。其中如《地理志》详述战国、秦、汉之领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势风俗及高门大族与帝王之奢靡等。《五行志》集有关五行灾异之说而编成。但从另一角度看,却保存了大量的自然史资料。《天文志》则保存上古至哀帝元寿年间大量有关星运、日月蚀等天文资料。《刑法志》则概述上古至汉之刑法及点出用刑之重,更指出武帝进用酷而导致之恶果。《食货志》则详述上古至汉代经济发展。《沟洫志》则言上古至汉之水利工程,并言治之策。各志内容多贯通古今,而不专叙假述西汉一代事迹。

至于《汉书》中的“列传”共七十篇,仍依《史记》之法,以相为列传,亦以时代之顺序为主,先专传,次类传,再次为边疆各族传和外国传,最后以乱臣贼子王莽传居末,体统分明。至于传的篇名,除诸侯王传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标题。《汉书》列传于文学之士的传中,多载其人有关学术、政治的文字,如《贾谊传》载《治安策》;《公孙弘传》载《贤良策》等,此皆《史记》没有收录的。而列传中的类传有《儒林》、《循吏》、《游侠》、《酷吏》等,此外又新增《外戚列传》、《皇后列传》、《宗室列传》,此亦为《史记》所没有的。在四裔方面,有《匈奴》、《西南夷两粤朝鲜》、《西域》等三传。“列传”最后一篇是《叙传》,述其写作动机、编纂、凡例等。又“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说明作者对人或事的批评或见解。“列传”以记载西汉一代为主。“列传”各篇后均附以“赞”,即仿《史记》篇末“太史公曰”的体例。此外,又仿“太史公自序”之意,作“叙传”,述其写作动机、编纂、凡例等。

史学地位

编辑

《汉书》开创了断代为书的先河,体例亦为后世所本。盖自秦汉以来,均为君主专制政体,本朝人往往不敢直评本朝政治,甚多,而断代史较合著者之心理,因前朝已亡,评述前朝政事,危疑较少,较易发挥。故《汉书》一出,此后正史均以断代为史。

另外,《汉书》亦继承纪传体优点,此后正史均沿用纪传体之体例。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虽然各自独立成篇,但彼此间又互有联系,因此全书可以合成一整体。它既能扼要列举历史发展的大概,又可以详细记述有关的史事。既便于查看个别人物活动的情况,又能顾及典章制度的历史沿革,其优点极多,使纪传体能为后世史家所采用。

此外,《汉书》亦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汉书》十“志”,《食货志》为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沟洫志》有系统地叙述了秦汉水利建设;《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后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学史的研究;《礼乐》、《郊祀》、《刑法》三志分别记载政治、军事、法律和有关的典章制度;《五行》、《天文》和《律历》三志,都是研究古代自然科学的宝贵资料。《艺文志》论述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流派别及是非得失,是一部极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资料。

同时,班固也开创了目录学,《艺文志》采用了刘歆七略》的分法,将古代的学术著作区分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加以论述,使人们对各学术流派的演变与发展,有更清楚的了解。加上,又保留了《七略》的大概面貌,成为人们研究上古至西汉末年旳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及学术文化史。

再言,《汉书》确立了书志体。十“志”规模宏大,记事丰富,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有关汉化部分更为详细。书志体始创于《史记》,《汉书》加以发展,后代正史的志,大抵以《汉书》十“志”为依归。书志体也成为后世典章制度史的编著所模仿,如唐代杜佑通典》。

另一方面,《汉书》也保存了珍贵的史料,西汉一代有价值的文章,《汉书》几乎搜罗殆尽[2]。它既袭用《史记》的资料,又新增了不少史料,在收录人物的同时,多引述其政治、经济策论,如《贾谊传》收入《治安策》、《晁错传》收入《言兵事书》等。同时,也为史事拾遗补缺,如《萧何传》增补了“项羽负约,封沛公于巴蜀为汉王”的史事。

除此之外,《汉书》亦记载少数民族历史。《汉书》继承《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的优良传统,运用新史料将《史记·大宛传》扩充为《西域传》,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地区和邻国的历史以补充,增补了大量汉武帝以后的史实。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文学风格

编辑

《汉书》因受诏作书,文字较为严谨,长于叙事与描写人物,详赡谨严,艺术成就甚高,亦能暴露现实和反映生活。文字则整炼工丽、着重彩藻,用赋家的笔墨撰写历史。

注疏

编辑

东汉服虔应劭注《汉书》以来,唐朝颜师古清朝王先谦双峰并峙,乃《汉书》注家中之巨擘。颜师古在《汉书叙例》列出的注释家有二十二人,有学者指出荀悦似不应列入,荀悦依《左传》体改编《汉书》为《汉纪》,但并未注释《汉书》。王鸣盛推测:“大约晋灼于服、应外,添入伏俨、刘德、郑氏、李斐、李奇、邓展、文颖、张揖、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项昭、韦昭十四家。臣瓒于晋所采外添入刘宝一家。”[3]

书名 作者 中国朝代 备注
汉纪 荀悦 东汉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汉书音训 服虔 东汉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集解音义 应劭 东汉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事 应奉 东汉
伏俨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刘德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郑氏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李斐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李奇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邓展 曹魏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文颖 曹魏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张揖 曹魏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苏林 曹魏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张晏 曹魏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如淳 曹魏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汉书音义 孟康 曹魏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作《汉书孟康音》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项昭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汉书音义 韦昭 孙吴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论前汉事
汉书音
诸葛亮 蜀汉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仅录《论前汉事》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集注
汉书音义
晋灼 西晋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仅录《汉书集注》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驳议 刘宝 西晋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集解音义 臣瓒薛瓒 西晋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注司马相如传 郭璞 西晋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汉书集解 蔡谟 东晋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汉书音义
汉纪音义
崔浩 后魏 《汉书叙例》二十三家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注 陆澄 南齐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作《汉书新注》
汉书音 刘显 萧梁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汉书音 夏侯咏 萧梁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续训 韦棱 萧梁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注 刘孝标 萧梁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汉书注 梁元帝 萧梁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汉书训纂
汉书集解
定汉书疑
姚察 萧梁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仅录《汉书训纂》
汉书通志 佚名 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番须女占》引
汉书音义 萧该 隋朝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音 包恺 隋朝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叙传 项岱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决疑 颜游秦 唐朝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注 颜师古 唐朝
汉疏 佚名 《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二》
汉书音义钞 孔文祥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音义 刘嗣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律历志音义 阴景伦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正义 僧务静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辨惑 李喜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正名氏义 佚名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英华 佚名 《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汉书纂误 刘巨容 唐朝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
两汉博闻 杨侃 北宋
新校前汉书 赵抃 北宋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
汉书刊误 余靖 北宋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
汉书刊误 张佖 北宋 《汉书补注》引注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
宋景文公笔记 宋祁 北宋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标注 三刘刘敞刘攽刘奉世 北宋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刊误 刘攽 北宋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
前汉书纲目 富弼 北宋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
西汉刊误 佚名 《宋史·卷二百零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
补汉兵志 钱文子 南宋
班马字类 娄机 南宋
班马异同 倪思 南宋
汉书考正 佚名 南宋 影钞至元三年余氏勤有堂刻本
两汉刊误补遗 吴仁杰 南宋 《汉书补注》引注
汉艺文志考证 王应麟 南宋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评林 凌稚隆 明朝
汉书长历考 猪饲彦博 日本江户时代
汉书解
后汉书解
户崎淡园 日本江户时代
汉书考
汉书质疑
恩田维周 日本江户时代
史汉补解 土冢田大峰 日本江户时代
汉书论说 松平定信 日本江户时代
五史要览 古川香山 日本江户时代
十九史略 后藤世钧 日本江户时代
十八史略要蒙 村山隆 日本江户时代
十七史经说 海保渔村 日本江户时代
二十四史类览 平原谨斋 日本江户时代
官本汉书考证 张照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官本汉书考证 励宗万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官本汉书考证 陈浩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官本汉书考证
汉书考证
齐召南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官本汉书考证
汉书蒙拾
杭世骏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官本汉书考证 张永祚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日知录 顾炎武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潜邱札记 阎若璩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读书记 何焯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经史问答
汉书地理志稽疑
全祖望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十七史商榷 王鸣盛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二十二史札记 赵翼 清朝
廿二史考异
三史拾遗
三统术衍
三统术钤
钱大昕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辨疑 钱大昭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两汉订误 陈景云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三统术注 李锐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新斠注地理志 钱坫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惜抱轩笔记 姚鼐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读书杂志 · 读汉书杂志 王念孙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四史发伏 洪亮吉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地理志校正 段玉裁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学拾遗 刘台拱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炳烛编 李赓芸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铜熨斗斋四史随笔 沈涛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读书丛录
汉志水道疏证
洪颐煊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地理志校本 汪远孙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地理志补注 吴卓信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地理志校注 王绍兰 清朝
人表考证 梁玉绳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经传释词
经义述闻
王引之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疏证 沈钦韩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前汉书注考证 何若瑶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西域传补注
汉书地理志集释
徐松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校正古今人表 翟云升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注校补 周寿昌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志释地略
汉志志疑
汪士铎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 陈澧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西域图考 李光廷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舒蓺室随笔 张文虎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史汉骈枝 成蓉镜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湖楼笔谈 俞樾 清朝 《汉书补注》引注
汉书疏证 佚名 清朝
汉书律历志正讹 王元启 清朝
汉书正误 王峻 清朝
汉书校证 史学海 清朝
汉书补注 王先谦 清朝
养知书屋文集
养知书屋遗集
郭嵩焘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汉书管见 朱一新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越缦堂读史札记 · 汉书札记 李慈铭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云自在龛随笔 缪荃孙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汉律辑补
海日楼札丛
沈曾植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湘绮楼日记 王闿运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汉书笺识 瞿鸿禨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汉律辑证
桐华阁文集
桐华阁丛记
读史管见
读史汇记
杜贵墀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王启原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李桢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郋园读书志
书林清话
叶德辉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师伏堂日记 皮锡瑞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春秋繁露义证 苏舆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灵华馆丛稿
二陶遗稿
陶宪曾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二陶遗稿 陶绍曾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王文彬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王先和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王先惠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王先恭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王先慎 清朝 《汉书补注》同时参订
汉书地理志详释 吕调阳 清朝
前汉书食货志注
前汉书艺文志注
刘光蕡 清朝
汉书艺文志拾补
汉书艺文志条理
姚振宗 清朝
汉书注校补 周寿昌 清朝
汉书补注 王荣商 清朝
汉书补注订误 周正权 清朝
汉书琐言
续汉书志琐言
沈家本 清朝
读汉书蠡述 李澄宇 清朝
汉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 丁谦 清朝
学古堂日记 雷浚 清朝
汉书引经异文录证 缪祐孙 清朝
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补正 吴承志 清朝
经籍佚文 · 汉书佚文 王仁俊 清朝
汉书考文
续汉书考文
汉书律历志图志解
汉书笔记
汉书注引用书目
十八史略答问
十八史略校本
冈本况斋 日本明治时代
十八史略校 服部南郭 日本明治时代
标纂十八史略校本 雨森精斋 日本明治时代
汉书补注 王荣商 中华民国
汉书地理志补校 杨守敬 中华民国
汉书新证 陈直 中华民国
读汉书札记 宁调元 中华民国
读汉书札记
汉书补注补正
汉书窥管
杨树达 中华民国
汉书五行志校疏 梅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

评价

编辑
 
天一阁收藏明刻本《汉书》

后世学者对《史记》、《汉书》的评价大异,或褒《史记》贬《汉书》,或褒《汉书》贬《史记》。唐朝以前比较重视《汉书》,宋朝以后较看重《史记》。

晋人张辅论班固、司马迁说:“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又迁为苏秦张仪范睢蔡泽作传,逞辞流离,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辩士则辞藻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迁称良史也。”[4]

郑樵对于《汉书》有过激烈的批评,他认为班固写史“断汉为代”,缺乏会通,使古今的联系中断,“……自《春秋》之后,唯《史记》擅制作之规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旨,司马迁之门户自此衰矣。”(《通志》总序)。[5]

另外郑樵《通志》里还说:“班固浮华之士,全无学术,专事剽窃。”[5]因为班固写过《两都赋》、《幽通赋》的文章,故而说他是“浮华之士”,又说“迁之于固,如龙之于猪,奈何诸史弃迁而用固。刘知几之徒尊班而抑马!”(《通志》总序)。

清人章学诚说:“迁书通变化,而班氏守绳墨,以示包括也。就形貌而言,迁书远异左氏,而班史近同迁书。盖左氏体直,自为编年之祖;而马班曲备,皆为纪传之祖也。推精微而言,则迁书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迁书也远。盖迁书体圆用神,多得尚书之遗,班氏体方用智,多得官礼之意也。”[6]

内容

编辑

本纪

编辑
  1. 高帝纪 - 高帝刘邦
  2. 惠帝纪 - 惠帝刘盈
  3. 高后纪 - 高后吕雉前少帝后少帝刘弘
  4. 文帝纪 - 文帝刘恒
  5. 景帝纪 - 景帝刘启
  6. 武帝纪 - 武帝刘彻
  7. 昭帝纪 - 昭帝刘弗陵
  8. 宣帝纪 - 宣帝刘询
  9. 元帝纪 - 元帝刘奭
  10. 成帝纪 - 成帝刘骜
  11. 哀帝纪 - 哀帝刘欣
  12. 平帝纪 - 平帝刘衎
  1. 异姓诸侯王表 - 刘氏以外诸侯王
  2. 诸侯王表
  3. 王子侯表
  4.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5.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6. 外戚恩泽侯表
  7. 百官公卿表
  8. 古今人表
  1. 律历志 - 邓平太初历刘歆三统历
  2. 礼乐志
  3. 刑法志
  4. 食货志
  5. 郊祀志
  6. 天文志
  7. 五行志
  8. 地理志
  9. 沟洫志
  10. 艺文志 - 根据刘向的《别录》、刘歆的《七略》写成。

列传

编辑
列传名称 人物或者事情内容
1. 陈胜项籍 陈胜项籍
2. 张耳陈余 张耳陈余
3. 魏豹田儋韩王信 魏豹田儋韩王信
4. 韩彭英卢吴传 韩信彭越黥布卢绾吴芮
5. 荆燕吴传 荆王刘贾・燕王刘泽・吴王刘濞
6. 楚元王传 楚元王刘交刘辟彊刘向刘歆
7. 季布栾布田叔 季布・栾布・田叔
8. 高五王传 刘肥刘如意刘友刘恢刘建
9. 萧何曹参 萧何曹参
10. 张陈王周传 张良陈平王陵周勃
11.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傅宽靳歙周緤
12. 张周赵任申屠传 张苍周昌赵尧任敖申屠嘉
13. 郦陆朱刘叔孙传 郦食其陆贾朱建刘敬叔孙通
14.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淮南厉王刘长・衡山王刘赐・济北贞王刘勃
15. 蒯伍江息夫传 蒯通伍被江充息夫躬
16. 万石卫直周张传 石奋卫绾直不疑周仁张欧
17. 文三王传 梁孝王刘武・代孝王刘参・梁怀王刘揖
18. 贾谊 贾谊
19. 爰盎晁错传 袁盎晁错
20. 张冯汲郑传 张释之冯唐汲黯郑当时
21. 贾邹枚路传 贾山邹阳枚乘路温舒
22. 窦田灌韩传 窦婴田蚡灌夫韩安国
23. 景十三王传 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鲁共王刘余・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端・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长沙定王刘发・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
24. 李广苏建 李广苏建
25. 卫青霍去病 卫青霍去病
26. 董仲舒 董仲舒
27.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
28. 公孙弘卜式兒宽 公孙弘卜式兒宽
29. 张汤 张汤
30. 杜周 杜周
31. 张骞李广利 张骞李广利
32. 司马迁 司马迁
33. 武五子传 戻太子刘据
34.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徐乐严安终军王褒贾捐之
35. 东方朔 东方朔
36.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公孙贺刘屈牦田千秋王䜣杨敞蔡义陈万年郑弘
37. 杨胡朱梅云传 杨王孙胡建朱云梅福云敞
38. 霍光金日䃅 霍光金日䃅
39. 赵充国辛庆忌 赵充国・辛庆忌
40. 傅常郑甘陈段传 傅介子常惠郑吉甘延寿陈汤段会宗
41. 隽疏于薛平彭传 隽不疑疏广于定国薛广德平当彭宣
42. 王贡两龚鲍传 王吉贡禹龚胜龚舍鲍宣
43. 韦贤 韦贤
44. 魏相丙吉 魏相丙吉
45.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眭弘夏侯始昌夏侯胜京房翼奉李寻
46. 赵尹韩张两王传 赵广汉尹翁归韩延寿张敞王尊王章
47.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盖宽饶诸葛丰刘辅郑崇孙宝毋将隆何并
48. 萧望之 萧望之
49. 冯奉世 冯奉世
50. 宣元六王传 淮阳宪王刘钦・楚孝王刘嚣・东平思王刘宇・中山哀王刘竟・定陶共王刘康・中山孝王刘兴
51. 匡张孔马传 匡衡张禹孔光马宫
52. 王商史丹傅喜传 王商史丹傅喜
53. 薛宣朱博 薛宣朱博
54. 翟方进 翟方进
55. 谷永杜邺 谷永杜邺
56. 何武王嘉师丹 何武王嘉师丹
57. 扬雄 扬雄
58. 儒林传 丁宽施雠孟喜梁丘贺费直伏生欧阳生林尊周堪张山拊王式后苍胡母生严彭祖颜安乐房凤
59. 循吏传 文翁五成黄霸朱邑龚遂召信臣
60. 酷吏传 郅都甯成赵禹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咸宣田广明田延年严延年尹赏
61. 货殖传 白圭程郑
62. 游侠传 朱家田仲剧孟郭解萭章楼护陈遵原涉
63. 佞幸传 邓通赵谈韩嫣李延年石显淳于长董贤
64. 匈奴传 匈奴事宜
65.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西南夷南粤闽粤东海朝鲜
66. 西域传 西域
67. 外戚传 外戚高祖吕皇后孝惠张皇后・高祖薄姬孝文窦皇后孝景薄皇后孝景王皇后孝武陈皇后孝武卫皇后字子夫孝武李夫人・孝武钩弋赵婕妤・孝昭上官皇后・卫太子史良娣史皇孙王夫人孝宣许皇后孝宣霍皇后孝宣王皇后孝成许皇后・孝成班婕妤孝成赵皇后・孝元傅昭仪・定陶丁姬孝哀傅皇后孝元冯昭仪・中山卫姬孝平王皇后
68. 元后传 王政君
69. 王莽 王莽
70. 叙传 班家历史・班固序文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家”读作“姑”,古用同义。
  2. ^ 许殿才:《《汉书》典雅优美的历史记述》,载《史学史研究》1996年第1期。
  3. ^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7“《汉书》叙例”
  4. ^ 新《晋书》卷六十 《列传》第三十
  5. ^ 5.0 5.1 (《通志》总序)通志总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章学诚,《书教》下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汉书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