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
生平
编辑養父夏廷皓[1]為禁中侍禁,一日,夏廷皓五更入朝,時值農曆十一月,天氣極為嚴寒,在上朝的道路左側瞥見有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便遣人拿蠟燭照看,只見嬰兒“錦繃文葆,插金釵子二隻”,且是名男嬰。因夏廷皓無子,遂將男嬰抱去養育,即是夏竦。後夏廷皓與契丹人交戰戰死。夏竦得以以父蔭得官潤州丹陽主簿[2]。夏竦“性明敏,好學,自經史、百家、陰陽、律曆,外至佛老之書,無不通曉,為文章,典雅藻麗”。景德四年(1007年)閏五月,中賢良方正科,授光祿寺丞。通判台州事,遷著作佐郎,召還,遷秘書省丞、直集賢院、同編修國史、判三司都磨勘司,遷右正言、車駕幸亳州,為東都留守推官。修起居注,為玉清昭應宮判官,兼領景靈宮,會靈觀事,遷吏部司員外郎、知制誥。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二月,遷戶部司員外郎。景靈宮成,遷禮部司郎中[3]。
天禧元年(1017年)十二月,坐閨門之故,左遷職方司員外郎、知黃州事。三年(1019年),復禮部司郎中,徒鄧州,又遷襄州,四年(1020年)四月,襄州大饑,開倉救濟百姓,募富人出粟十餘萬斛以賑救之,活四十六萬餘口,姜遵上其事,賜書褒獎,頗得百姓信任。宋仁宗即位,遷戶部司郎中,徒知壽、安、洪三州,知洪州時,勒令巫覡1900餘家還農,並毀其淫祠。天聖三年(1025年)七月,復知制誥。八月,參與詳定茶法。丁母憂,打算服喪,不獲許,為景靈宮判官、判集賢院。九月,奉使契丹,以父沒敵難,力辭。次年(1026年),以左司郎中為召,為翰林學士、同勾當三班院、兼侍讀學士、知審官院、又兼龍圖閣學士。五年(1027年)正月,拜右諫議大夫、樞密副使。二月,奉命修《真宗國史》。十月,為《銅人針灸圖經》作序。六年(1028年)三月,遷給事中。以邊備不可馳,屢陳守禦之策。七年(1029年)二月,拜參知政事、祥源觀使。閏二月,請復六科,又請復百官轉對,置理檢使,為宰相呂夷簡所忌。八月,加刑部侍郎、復為樞密副使。明道元年(1032年)十一月,遷尚書左丞。仁宗親政,樞密院、中書門下兩府大臣皆罷。二年(1033年)四月,罷為禮部尚書、知襄州,未行,改知潁州。七月,知青州兼京東災傷州軍體量安撫使。景祐元年(1034年)八月,罷安撫使,加刑部尚書。二年(1035年),知應天府兼南京留守。寶元元年(1038年)三月,以戶部尚書入為三司使。
李元昊反,十二月,拜奉寧軍節度使、知永興軍、兼馬步軍都部署、提舉乾耀等州軍馬、涇原秦鳳路安撫使。二年(1039年)正月,薦度支司員外郎張昇,宋朝廷以張昇為六宅使、涇原秦鳳路安撫都監。六月,上言西鄙事。七月,改知涇州兼涇原秦鳳路緣邊經略安撫使、涇原路馬步軍都部署。康定元年(1040年)五月,改忠武軍節度使、為陝西都部署兼經略安撫使、緣邊招討使、知永興軍。慶曆元年(1041年)正月,拜宣徽南院使。四月,判永興軍。五月,又詔進屯鄜州[4]。仁宗曾遷使問攻討之策,夏竦反對進兵,主張敵一旦入寇,毋得與戰,絕其賜予,喪其緣邊互市,可坐其斃也。議者以其言為不然,十月,判河中府[5]。
慶曆二年(1042年),改知蔡州。時朝廷用兵西北,劉平、葛懷敏相繼喪師,仁宗悔不用竦言,韓琦自陝西還,言竦制邊之策。三年(1043年)三月,為戶部尚書、召為樞密使。議者以竦怯于用兵,今而用之,則使邊將之之墮矣,不得已罷之。七月,知亳州。竦上還節旌,為禮部尚書。四年(1044年)十二月,加資政殿大學士[6]。五年(1045年)八月,拜宣徽南院使、河陽三城節度使。九月,判并州。六年(1046年)二月,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七月,判并州。七年(1047年)三月,拜相。諫官、御史詆之不已,改樞密使。十二月,封英國公。八年(1048年)五月,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皇祐元年(1049年)七月,兼侍中。二年(1050年)九月,用祀明堂恩,受賜襲衣、金帶、器幣、勒鞍馬。十月,改武寧軍節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長史,進封鄭國公[7]。三年(1051年)九月,卒[8],年六十七,贈太師、中書令。諡文莊[9][10]。五年(1053年)七月,葬于許州陽翟三封鄉洪長之原。
著作
编辑評價
编辑夏竦能詞,有“山勢蜂腰斷,溪流燕尾分”二句,宰相李沆賞其詩,後得寵於宋真宗,被稱為“桂冠詞人”。不過,夏竦嫉賢妒能,曾進言於宋仁宗,使范仲淹等賢臣被貶,並且反對新政。為此石介曾傚法韓愈《元和聖德頌》而賦《慶曆聖德詩》,直斥夏竦奸偽,更將其與高若訥並稱為“妖孽”[13]。
軼事
编辑家族
编辑- 曾祖:夏昱,贈太師、中書令、尚書令、晉國公
- 曾祖母:陳氏,周國太夫人
- 祖:夏奐,贈太師、中書令、尚書令、齊國公
- 祖母:黃氏,燕國太夫人
- 養父:夏廷皓,贈崇儀使、太師、中書令、尚書令、魏國公
- 養母:盛氏,越國太夫人
- 妻:楊氏,榮國夫人
- 子:夏安期,右諫議大夫、龍圖閣學士
- 孫:夏伯孫,終官左朝議大夫、上柱國、會稽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賜紫金魚袋
- 孫:夏伯卿,太常寺太祝
- 女:夏氏,仁壽郡君,適駕部司員外郎賈守訥
- 女:夏氏,適光祿寺丞賈延年
- 曾孫:夏忱,承議郎
- 曾孫:夏懌,承議郎
- 曾孫:夏惇,左侍禁
- 曾孫:夏忭,未仕
- 曾孫:夏恪,左侍禁
- 曾孫:夏恢,江山主簿
- 曾孫:夏忻,未仕
- 曾孫:夏恮,胙城尉
- 曾孫:夏慬,未仕
- 曾孫:夏慥,太廟齋郎
- 曾孫:夏忦,假承務郎
- 曾孫:夏愉
- 曾孫:夏懷
- 曾孫女:夏氏,適趙世覃
- 曾孫女:夏氏,適朝請郎龐元中
- 曾孫女:夏氏,適奉議郎梁子雅
- 曾孫女:夏氏,適趙仲戡
- 曾孫女:夏氏,適趙仲汾
- 曾孫女:夏氏,適朝奉郎李譯
- 曾孫女:夏氏,適趙叔盎
- 曾孫女:夏氏,適右監門衛將軍趙仲珣
- 曾孫女:夏氏,適文思副使趙令昔
- 曾孫女:夏氏,適率府率趙仲擴
- 曾孫女:夏氏
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参考资料
编辑- ^ 《宋史》作承皓
- ^ 南宋·王銍,《默記》(卷中):“夏英公其父侍禁,名廷皓。因五鼓入朝,時冬月盛寒,見道左有嬰兒啼甚急,蓋新生子也。立馬遣人燭下視之,錦繃文葆,插金釵子二隻,且男子也。夏無子,因攜去育之,竟不知誰氏子焉。稍長,其父沒王事,得官潤州丹陽主簿。”
- ^ 元·脫脫等,《宋史》(卷283):“竦資性明敏,好學,自經史、百家、陰陽、律曆,外至佛老之書,無不通曉。為文章,典雅藻麗。舉賢良方正,擢光祿寺丞、通判台州。召直集賢院,為國史編修官、判三司都磨勘司,累遷右正言。帝幸亳州,為東京留守推官。仁宗初封慶國公,王旦數言竦材,命教書資善堂。未幾,同修起居注,為玉清昭應宮判官兼領景靈宮、會真觀事,遷尚書禮部員外郎、知制誥。史成,遷戶部。景靈宮成,遷禮部郎中。”
- ^ 元·脫脫等,《宋史》(卷283):“竦娶楊氏,楊亦工筆劄,有鉤距。及竦顯,多內寵,浸與楊不諧,楊悍妒,即與弟胄疏竦陰事,竊出訟之,又竦母與楊母相詬詈,偕訴開封府,府以事聞,下御史臺置劾,左遷職方員外郎、知黃州。後二年,徙鄧州,又徙襄州。屬歲饑,大發公廩,不足,竦又勸率州大姓,使出粟,得二萬斛,用全活者四十餘萬人。仁宗即位,遷戶部郎中,徙壽、安、洪三州。洪俗尚鬼,多巫覡惑民,竦索部中得千餘家,敕還農業,毀其淫祠以聞。詔江、浙以南悉禁絕之。竦材術過人,急於進取,喜交結,任數術,傾側反覆,世以為奸邪。當太后臨朝,嘗上疏乞與修《真宗實錄》,不報。既而丁母憂,潛至京師,依中人張懷德為內助,宰相王欽若雅善竦,因左右之,遂起復知制誥,為景靈判官、判集賢院,以左司郎中為翰林學士、勾當三班院兼侍讀學士、龍圖閣學士,又兼譯經潤文官。遷諫議大夫,為樞密副使、修國史,遷給事中。初,武臣賞罰無法,吏得高下為奸,竦為集前比,著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改參知政事、祥源觀使。增設賢良等六科,復百官轉對,置理檢使,皆竦所發。與宰相呂夷簡不相能,復為樞密副使,遷刑部侍郎。史成,進兵部,尋進尚書左丞。太后崩,罷為禮部尚書、知襄州,改潁州。京東薦饑,徙青州兼安撫使。逾年,罷安撫,遷刑部尚書、徙應天府。寶元初,以戶部尚書入為三司使。趙元昊反,拜奉寧軍節度使、知永興軍,聽便宜行事。徙忠武軍節度使、知涇州。還,判永興軍兼陝西經略安撫招討,進宣徽南院使。與陳執中論兵事不合,詔徙屯鄜州。”
- ^ 北宋·王珪,《夏文莊公竦神道碑》:“天子遣使問所以攻討之策,公乃言:「太平興國中李繼遷以窮蹙之兵,屢寇朔方。太宗嘗命李繼隆等五路並出,旋亦無功而還。真宗不欲罷關中之民,惟戒邊吏嚴斥堠以備之。今元昊略有河外之地,貿易華戎,顧其勢相萬於繼遷也。雖然,其欲僭竊名號者,不過要市朝廷耳。天下久不見兵革,一旦遽議深討,臣未知其完計也。願下令諸將,敵即入寇,急入收保,毋得與戰,彼既絕中原賜予,又喪其緣邊和市,可坐待其斃也。」是時,議者咸以公言為不然,於是罷分節制,判河中府。”
- ^ 元·脫脫等,《宋史》(卷283):“徙蔡州。慶曆中,召為樞密使。諫官、御史交章論:「竦在陝西畏懦不肯盡力,每論邊事,但列眾人之言,至遣敕使臨督,始陳十策。嘗出巡邊,置侍婢中軍帳下,幾致軍變。元昊嘗募得竦首者與錢三千,為賊輕侮如此。今復用之,邊將體解矣。且竦挾詐任數,奸邪傾險,與呂夷簡不相能。夷簡畏其為人,不肯引為同列,既退,乃薦之以釋宿憾。陛下孜孜政事,首用懷詐不忠之臣,何以求治?」會竦已至國門,言者論不已,請不令入見。諫官余靖又言:「竦累表引疾,及聞召用,即兼驛而馳。若不早決,竦必堅求面對,敘恩感泣,復有左右為之地,則聖聽惑矣。」章累上,即日詔竦歸鎮,竦亦自請還節。徙知亳州,改授吏部尚書。歲中,加資政殿學士。”
- ^ 元·脫脫等,《宋史》(卷283):“竦之及國門也,帝封彈疏示之,既至亳州,上書萬言自辯。復拜宣徽南院使、河陽三城節度使、判并州。請復置宦者為走馬承受。明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又明年,召入為宰相。制下,而諫官、御史復言:「大臣和則政事修,竦前在關中,與執中論議不合,不可使共事。」遂改樞密使,封英國公。請析河北為四路。親事官夜入禁中,欲為亂,領皇城司者皆坐逐,獨楊懷敏降官,領入內都知如故。言者以為竦結懷敏而曲庇之。會京師同日無雲而震者五,帝方坐便殿,趣召翰林學士張方平至,謂曰:「夏竦奸邪,以致天變如此,宜出之。」罷知河南府,未幾,赴本鎮,加兼侍中。饗明堂,徙武寧軍節度使,進鄭國公,錫賚與輔臣等。”
- ^ 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171):“乙卯,武寧節度使、兼侍中夏竦卒。”
- ^ 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171):“贈太師、中書令,賜諡文獻。知制誥王洙當草制,封還其目曰:「臣下不當與僖祖同諡。」遂改曰文正。同知禮院司馬光言,諡之美者極於文正,竦何人,乃得此諡?判考功劉敞言:「諡者,有司之事也。竦奸邪,而陛下諡之以正,不應法,且侵臣官。」光疏再上,敞疏三上,詔為更諡曰文莊。”
- ^ 南宋·王稱,《東都事略》(卷54):“年六十七。贈太師中書令,賜諡曰文正。考功以竦行不應諡,改曰文莊。”
- ^ 清·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52):“《文莊集》•三十六卷〈永樂大典本〉宋夏竦撰。”
- ^ 元·吾丘衍,《學古編》:“夏竦《古文四聲韻》五卷(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人,樞密使)。”
- ^ 南宋·王銍,《默記》(卷中):“石介作《慶曆聖德詩》以斥夏英公、高文莊公曰:“惟竦、若訥,一妖一孽。”後聞夏英公作相,夜走台諫官之家,一夕作乘馬為之斃。所以彈章交上,英公竟貼麻,改除樞密使,緣此與介為深仇。”
- ^ 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9):“夏文莊性豪侈,稟賦異於人:才睡,即身冷而僵,一如逝者;既覺,須令人溫之,良久方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