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

(重定向自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又作《伤寒卒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皆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著作。此书被认为是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在四库全书中为子部医家类。

因为历史因素,本书原貌不复可见,后世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分别流通。全书共十卷,总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有一百一十二方。[1]

名称释义

编辑

根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本书最早名为《伤寒卒病论》。宋代校正医书局认为“卒”为“杂”之误,更名为《伤寒杂病论》;传统上皆取宋代的看法。据此,本书之作,将病症区分为外感伤寒,与内伤杂病两种[2]

其中最主要的部分,被称为《伤寒论》,创设六经辨证,并列方治,用以治疗外感伤寒。

于内伤杂病上,于霍乱病、百合病、阴阳毒、疟病、虚劳、瘀血病、胸痹病、水饮病、咳嗽病、妇女杂病等皆有涉入,依病名分类,列方处置,称为《金匮要略》,独立成书。

另一个传统看法,认为伤寒伤人,卒不急防,故张仲景将此书命名为《伤寒卒病论》。

近代日本学者大冢敬节发现康平本《伤寒论》,书名原题为《伤寒卒病论》。他认为“卒”是统领的意思,因此本书之作,是以六经辨证统治伤寒与杂病,故名为《伤寒卒病论》。

难经中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伤寒广义地说,是‘伤于寒’,上述所提及五种病都伤于寒所引起。

作者

编辑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生平不详。对他生平的记载,最早出自《宋校伤寒论序》。《宋校伤寒论序》引用唐代甘伯宗《名医录》的记录,但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在宋朝后就已经失传。

历史与版本

编辑

据传,东汉末年张仲景[3],见动乱频繁,疫病流行,引发他发愤学习医学的决心,“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他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据《针灸甲乙经》的序文所说,援引《汤液经法》药方,与《内经》理论合一,完成了这部被后世称誉为“方书之祖”的中医学巨著。但此书写成后,因三国时期战乱频繁,以致原书散佚不全。它的原始面貌,虽经后世考据,仍然无法完全了解。后世所知的《伤寒论》是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编纂所成。

经王叔和整理过后的版本,被称为《张仲景伤寒》、《张仲景方》或《王叔和张仲景方》,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流传于民间。在这段期间,抄本流传的状况并不清楚,在同时期的医书,如《肘后方》、《针灸甲乙经》、《小品方》、《辅行诀》中皆有抄录部分的伤寒论内容。在隋代太医巢元方编著《诸病源候论》时也收录了许多伤寒论的内容。

唐本

编辑

《伤寒论》在唐代开始被史书记载,只是尚未被称为《伤寒论》。《隋书》〈经籍志〉中记载有《张仲景方》十二卷,《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注引《梁七录》,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中记载了王叔和撰《张仲景药方》十五卷。《新唐书》〈艺文志〉有:“《王叔和张仲景方》十五卷,又《伤寒卒病论》十卷。”这些著作与后世的《伤寒论》内容是否相同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知道在唐朝之前,已有许多不同卷数的《伤寒论》版本流传于世。

唐代孙思邈时,有“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而不传”的感慨,于是努力收集张仲景的著作。在撰写《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652年〉时,只记载了部分《伤寒论》内容。等到晚年撰《千金翼方》时(约成书于680年),目前所知的《伤寒论》内容大部分已可见于卷九、卷十之中,可说是《伤寒论》最早的版本,又称唐本。但是今本《金匮要略》中的杂病部分则不见于此。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王焘在编著《外台秘要》时,引用了许多《伤寒论》的内容,今本《金匮要略》的条文也出现在其中。从《外台秘要》引用的内容,可知王焘参考的《伤寒论》版本,从11卷开始,内容同于今本的《金匮要略》,但编排顺序与今本《金匮要略》不同。并且还有标注引用自14卷、15卷、16卷、17卷、及18卷的内容,可知王寿参考的《伤寒论》的内容可能是目前失传的18卷,或更多的卷本,与孙思邈参考的版本不同。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在唐代之前,《伤寒论》至少已经分成两个系统在流传,一个系统是将伤寒六经辨正的条文与杂病部分分开,单独成书,类似于今本《伤寒论》十卷,唐本及宋本即是以这个系统为底本;而另一个系统则是将这两个部分合在一起,成为12卷本、15卷本、16卷本,或更多卷本,《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本也是属于这个系统。

宋金版本

编辑
 
伤寒论

北宋仁宗时,王洙于馆阁时偶然发现蠹简,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此外又流传了《金匮玉函经》八卷,据说是王叔和所编著的另一个《伤寒论》版本[注 1],可能是成于唐人之手,内容与《千金翼方》相同。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所编的《太平圣惠方》收有的《伤寒论》,被称为《淳化本》,内容近于唐本。

现今所知的《伤寒论》主要是来自宋金版本。最主要的版本有两种:一是明赵开美复刻宋版治平本,一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又称成注本。

  • 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局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奉敕,根据医书局所藏的《伤寒论》、《金匮玉函要略方》与《金匮玉函经》,加以校订,并且刻版印行,成为《伤寒论》之通行本,共十卷,又称“宋本”或“治平本”。此外又将《金匮玉函要略方》中卷的杂病部分,独立出来,另编为《金匮要略》一书。
  • 皇统四年(1144年),成无己以宋本为底本稍加删削,并详加注释,撰成《注解伤寒论》,于1172年正式刊行,又称“成注本”。

明版

编辑

宋本流传不广。成注本在嘉靖年间由汪济川校订后复刻,流传后世,因此目前流传的成注本亦可称“汪校本”。

宋本在元朝后已流传极少,至今中国已无宋版的原刻本,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只有少数藏书家拥有。万历年间,当时的著名藏书家赵开美为寻找宋本颇费周章,最后终于在名医沈南昉处见到,而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将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注解伤寒论》合刻为《仲景全书》,此本《伤寒论》又称为赵刻本,而因为逼真于宋版,所以亦被称为宋本。今日所谓的“宋本”实际上是“赵刻本”。清朝初年,《仲景全书》传至日本,藏于枫山秘府,之后,日本亦加以复刻。赵刻本刊行后,流传亦不广,原刻存世绝少,今日中国中医研究院藏有赵开美的原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有缩微胶卷[4]

清版

编辑

至清代乾隆时,由太医院右判吴谦主持编撰《医宗金鉴》,以宋本为主,但参考了二十余家的注疏,将宋本条文矛盾不一致处一一删除,并加以修正后颁行全国,这是目前最通行的标准版本,又称医宗金鉴版。

近代新发现

编辑

初,中国流传出来其他版本,号称古本,分别有《桂林古本[5](据说成书于公元200年至210年)[6]、《长沙古本》(又称《湘古本》)、《涪陵古本》(又称《涪古本》、《四川古本》)[注 2]。《桂林古本》较为普及;《长沙古本》较不普遍,但仍出现于近期文献;《涪陵古本》则极为罕见。

中国近代敦煌发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其中方药部分被部分学者认为是伤寒论前身,有学者认为其中方药五脏用药等,是原于《伊尹汤液经法》,由此可见伤寒论前身一班。

这些版本的真实性目前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些所谓的古本皆是以唐本、宋本为底本,再加上部分后人补写的条文而成。

日本版本

编辑

在日本汉医界流传的《伤寒论》版本,主要来自宋版与成注本。宋版《校正金匮玉函经》在日本虽然不如宋本与成注本流行,但也有翻刻本流传。

目前可见的最古版本是宽文八年(1668年),由立伯玄提自宋版翻刻、标点并加以刊行,称为寛文本。

政德五年(1715年),香川修德以成注本为底本,去除注解部分与药物修治法,刊行了《小刻伤寒论》。因为携带方便,是在日本最多人看的版本。

宽政九年(1797年),浅野元甫以明朝赵开美本为底本,对校成注本,出版了《校正宋版伤寒论》三册。

弘化四年(1847年)出版的《订字标注伤寒论》,与《小刻伤寒论》大致相同,但是校合了各种传本,又加上标点,是初学者认为最易读的版本。

天保15年(1884年),稻叶元熙受其师多纪元坚之命,以多纪元简所辑的《伤寒论辑义》为底本,刊行了《新校宋版伤寒论》,虽然仍然有些错误,但成为传统上认为最好的版本。

贞和2年(1346年),和气嗣臣发现了《伤寒论》手抄本,因为抄本中的跋署名为丹波雅忠,日期为日本康平3年(1060年),称为《和气氏古本伤寒论》,又称为康平本。昭和11年(1936年)日本汉医学者大冢敬节在东京本乡的旧书店,购买到此书,加以整理并发表,并交由日本汉医学会刊行。1946年,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与苏州叶橘泉,重后,于1954年由上海千顷堂印行出版,此书遂传入中国。

另外,日本又发现了康治二年(1143年)沙门了纯抄本,称为康治本。这两个版本都出于日本江户时期古方派,据说是目前最接近王叔和版本的善本,但有学者怀疑这个版本可能是由宋版而来,或是由日本古方派重新编写后的版本。

思想及贡献

编辑

此书总结《汤液经法》、《黄帝内经》、《难经》之思维体系,实践于内科辨证论治上,于外感伤寒创设“六经辨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列方治。并于杂病上,于霍乱病、百合病、阴阳毒、疟病、虚劳、瘀血病、胸痹病、水饮病、咳嗽病、妇女杂病等皆有涉入,列方处置,堪称汉医学之内科学经典,相对于《内》、《难》的生理学经典角色。

《伤寒杂病论》提出治疗应以整体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其以六经统病证,论述了各经病证的典型特点,记载了详细的辨证及选方用药法则,提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此8项治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系列成效显著的组方,奠定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医圣张仲景还提出临床辨证的灵活性,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可采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的诊断方式,即辨证均在望闻问切的前提下,若出现脉、证不符的情况时,应根据患者此时实际病情进行分析,以抓住证情本质,防止误诊。[7]

局限性

编辑

《伤寒杂病论》只提症状不提病机,只提方剂不说药性。[8]

历代注疏

编辑

条文注疏

编辑

在宋代之前,许多医家如孙思邈许叔微庞安时都曾经对《伤寒论》有深入的研究。在他们著作中也引用了许多《伤寒论》的内容,但是他们都只是部分引用,对于《伤寒论》全书并没有做完整的疏解。

第一部《伤寒论》的重要注解书,是金朝成无己所做的《注解伤寒论》。他引用《内经》的思想来解释《伤寒论》,首先会通《内经》与《伤寒论》的思想,认为《伤寒论》六经即是《内经》所说的十二经脉。

明朝方有执作《伤寒论条辨》,认为宋版《伤寒论》,经王叔和整理,已非《伤寒论》原貌。他提出“错简说”,重新更动条文的顺序,并一一研讨条目的内容是否是后人窜入,他是清朝错简重订派的先声。他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将太阳病分析成“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感”三大主轴,并推广到六经病。

清初喻昌尚论》。

清乾隆时,柯琴作《伤寒来苏集》。

民国曹颖甫作《伤寒发微》、《金匮发微》。

民国余无言作《伤寒论新义》及《金匮新义》。

1955年承淡安朱襄君作《伤寒论新注》。

证类新编

编辑

金朝成无已《伤寒明理论》是最早以证候重新分类《伤寒论》条文,整理而成。

清朝徐灵胎伤寒类方》。

注释

编辑
  1. ^ 《校正金匮玉函经疏》:“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欲人互相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之亡逸,故并两存之,凡八卷,总二十九篇,一百一十五方。”多纪元简《伤寒论辑义》:“《金匮玉函经》亦是《伤寒论》之别本,同体而异名,盖为自唐以前传之,大抵与援《千金翼》处同。”这个版本的流传较少,目前所见是清朝康熙末年何焯先生所藏,上海陈世杰的雕版本。
  2. ^ 涪陵古本为四川刘熔经得于涪陵张齐五,后者说得自从垫江来涪陵的医士袁某,而袁某得之明代垫邑某洞石匮所藏,相传为“王叔和所述,孙思邈所”,1934年在重庆石印公世等,刊行于世。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宋校《伤寒论》序 “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2. ^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伤寒云著,对杂病而言。近世医家,辄谓伤寒与温热相对,乃误也。伤寒,即今之流行性热性病矣。其不发热之病,非流行性之病,或流行发热,而别有他种显著证候之病,皆属杂病。杂病,各有特显明之证候,诊察较易,而其疗法,又各有特效药,不若伤寒方之可以乏应多病。”
  3. ^ 中國醫聖─張仲景. 历史文化学习网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4. ^ 关于伤寒论的版本源流,可参见钱超尘著《伤寒论文献通考
  5. ^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5) (中文(台湾)). 
  6. ^ 中醫藥資訊網. 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6) (中文(台湾)). 
  7. ^ 杨, 泳. 《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探讨. 四川中医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2022-09-15, 40 (09): 52-55. 
  8. ^ 杨, 天闯. 从三个角度探索《伤寒杂病论》中论治之“法”的内涵. 环球中医药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22-09-06, 15 (09): 1601-1605. 

延伸阅读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