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乐,在古时也叫佛曲,属宗教音乐的一。原指佛教仪式中的梵呗,但现在多包含透过唱片工业产生的录音音乐,此种音乐已结合流行音乐歌词亦不受限于经文咒语,可作为音乐治疗方式之一。

诵经的僧侣
法螺
京都清水寺的法器

梵呗 编辑

汉地梵呗 编辑

bài[1]来自“”和“bài匿”[2],亦即bài匿,是佛教的唱诵形式。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来自印度的僧人到中国都以翻译经典为主,传授梵呗却并不多。根据《高僧传》卷十三的记载:“自大教东流,乃译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语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音无授。”[3]

公元6世纪,中国南朝僧人慧皎在其著作《高僧传》中记载:“东国之歌也,则结韵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和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于金石,则谓之以为乐;设赞于管弦,则称之以为呗。”(《高僧传》卷十五)。这说明在6世纪之前,中国佛教寺院内已经流行“呗唱”。

梵呗主要有三种用途。首先是讲经仪式,通常行于讲经前后。其次是六时行道,即寺院每日作朝暮课诵之用。最后就是经忏法会,譬如“观音菩萨圣诞”、“梁皇宝忏”、“水陆法会”等等。[4]唐代之前产生的呗唱作品有《如来呗》(《如来梵》)、《云何呗》(《云何梵》)、《处世呗》,及《赞佛偈》等。唱词都出自佛经。

巴利梵呗 编辑

根据上座部佛教的传统,颂赞以巴利语为主,有时候夹杂方言。[5]其中,比较著名的上座部佛教梵呗有[5] :

中国佛教音乐 编辑

中国音乐
 
概述
流派
特殊形式
宗教音乐
传统音乐

汉传佛教音乐 编辑

佛教音乐可以分为赞、偈、咒、诵四大类。赞,有祈祷和歌颂佛祖之意。赞同词为韵体体裁,以八句、六句或四句为一组。譬如《戒定真香》[13]、《佛宝赞》、《杨枝净水》[14]等。,梵文唱,有五字体和七字体之分,有八句复唱,也有四句复唱。咒,即是咒文,由梵音转读,只可意会而不可解读。无韵咒常以木鱼单点伴击;有韵咒则常以、铛来伴奏。诵,即唱诵,与赞同是韵体体裁,但更富音乐性。[15]

历史 编辑

东汉及三国时期 编辑

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则出现了赞菩萨连句梵呗,是由孙权的“智囊支谦所作。支谦名越,号恭明,月氏族后裔。精通汉文、梵文,后又学梵书,精通天文图谶,阴阳五行、音律、文学等等。自黄武元年(222年)至建兴二年(253年),从事译经活动长达三十年,而他所创作的赞菩萨连句梵呗流行于江南一带[3][注 1]。在翻译文学方面,他主张意译,尽量汉化佛教术语而少用胡音。正如《太平广记》卷八十七,说:“(支)谦以大教虽行,而经多梵文,未尽翻译,己妙善方言,方欲集众本,译为汉文,从吴黄武元年至建兴中,所出《维摩》、《大般若》……等四十九经,曲得圣仪,辞旨文雅。”

到了支谦译经活动的末期,康居国康僧会抵达建康。他根据《泥洹经》创作了泥洹梵呗。康僧会本来于印度居住,后来跟随父亲的商旅前往中国,但却出家为僧,于吴赤乌十年(247年)开始翻译佛经。根据《高僧传》卷一记载,泥洹梵呗“清靡哀亮,一代模式。”[3]

三国魏武帝第三子曹植根据东吴月氏优婆塞支谦所翻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写成《太子颂》与《睒颂》,成为后来的渔山梵呗。梵呗是一种以短小佛偈为主,配合乐器伴奏,来歌颂菩萨的颂歌[16]。渔山,又名吾山,在山东省东阿县以西。曹植在太和三年被封为东阿王。他曾在游览渔山,故被后人称之为“渔山梵呗”[3]

南北朝 编辑

在南北朝时代,有很多关于歌咏伎乐舞蹈的记录,譬如云冈第十二窟门楣上方,有一幅石刻浮雕图描绘一群伎乐天,使用十四种不同的乐器来演奏。乐器可分为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大类。[17]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然有继续的发展。西晋末年,来自西域僧人帛尸梨密多罗曾经到建康的建初寺住居。根据宋赞宁的《宋高僧传》记载,“曾作胡呗三契,梵音凌云,次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改,既而挥涕收泪,神气自若。又授弟子觅历高声梵呗于今。”高音成了这个梵呗的声腔特点。东晋时,月支国支昙龠也到了建业建初寺,教授发音与转读,并且创作了“六言梵呗”,在当时非常流行。《高僧传》卷十三记载:“善转读,曾梦天神授其声法,觉因裁制新声,梵音清靡,四飞却转,反折还弄,虽复东阿先变,康会后 造,始终循环,未有如龠之妙,后进传罗,莫匪其法,所制六言梵呗,传声于今后。” [3]

南朝梁武帝非常信奉佛教,他把《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梵呗定为正乐,并且设立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的梵呗,更举行无遮大会[18]

隋唐 编辑

在隋唐时代,佛教音乐也不断流传,根据陈场《乐书》“胡曲调”,记录唐代乐府曲调有《普光佛曲》、《弥勒佛曲》、《日光明佛曲》、《大威德佛曲》、《如来佛曲》、《药师琉璃光佛曲》、《龟兹佛曲》、《释迦牟尼佛曲》、《观法会佛曲》、《宝花步佛曲》、《摩尼佛曲》、《观音佛曲》等等,共26曲。[19][20]可见,佛教的发展丰富了民间音乐与说唱艺术。

宋辽金 编辑

随着宋朝北部边境的辽、西夏势力日盛,中国与印度与西域等地的文化交流大大减少,佛教音乐的发展也变得保守,并且逐渐与民间曲调合流。例如民间曲调的《挂金锁》、《望江南》、《柳含湮》、《山坡羊》、《浪淘沙》、《阿弥陀赞》、《虔诚献香花》、《回向偈》等佛曲流传至今。[15]

元明清 编辑

元明清梵呗已极度通俗化,佛乐混入俗乐,实力衰微,但也使得俗乐的乐器、曲调风格有了较大发展。元朝时盛行南北曲,佛教歌赞也大受影响。明成祖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1417--1420)编《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50卷,就是采用当时流行的南北曲的各种曲调填写的。其中前半部是散曲,后半部是套曲。散曲中有《普天乐》、《锦上花》、《凤鸾吟》、《喜江南》、《青玉乐》、《梧枝儿》、《沉醉东风》、《彩风吟》、《沉醉东风》、《步步娇》、《早香词》等三十曲。[21]

近现代 编辑

近现代佛教音乐承自清代,也分南北曲调,有近二百曲,如《戒定真香》(挂金锁)、《香供养》(一绽金)等。《十供养赞》有三种调:《望江南》(香借养),《柳含烟》(虔诚献香花),《金字经》(戒香定香与慧香)。《三宝赞》和《十地赞》的曲调是《柳含烟》,《西方赞》是《金砖落井》,《开经偈》的曲调是《破荷叶》。至今仍有峨眉山五台山西安福州等地,保存自元明流传下来的佛曲,它们采用唐宋的燕乐风格和元代曲调编成。[21]

中国佛教的教歌《三宝歌》由民国高僧弘一法师谱曲、太虚大师作词。

藏传佛教音乐 编辑

藏传佛教的音乐是以佛殿乐为主。它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慢慢演变成程式化的佛殿乐曲,并且有专门的乐队来演奏。佛殿乐,顾名思义就是它是因应寺院内宗教活动而产生,主要在佛殿中演奏。旋律优美,典雅肃穆,就是佛殿乐的特色。藏传佛教的每一所寺院,都流传着自己风格的佛殿乐。譬如甘肃省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拉卜楞寺的佛殿乐,诞生于18世纪初期。当时,由该寺的大活佛在从青海返回甘肃时,容许随从借奏乐来消除旅途艰辛的想法。自此旅途上奏乐自乐成了习惯,并成为拉卜楞寺院的规矩。他们在不同的时候,会演奏不同的传统的宗教曲,譬如清晨会演奏《黎明晨曲》,入夜后演奏《卧宿曲》。除此之外,拉卜楞寺保留下来的佛殿乐曲已寥寥无几,剩下《姜怀优索》、《万年观》、《五台山》、《孝卡麻尔》、《喇嘛达夏》、《智布钦加居》、《仁钦恰尔帕》、《堆彭》、《巴华尔》、《投金千宝》等等。[15]

当代佛教流行音乐 编辑

人间音缘 编辑

1953年,星云大师初到台湾宜兰弘法,为了引导青年学佛,便是以现代歌曲为桥梁,成立了青年歌咏队,让信众透过音乐的传递来体会佛法生命的真义。由此可见,佛光山音乐弘法的传统颇为渊远,这种突破传统的创新方式,在当时即获得了社会的热烈回响。星云大师为让佛教音乐更人间化、生活化、大众化、普及化,佛光山于2003年开始举办“人间音缘”,广邀世界各地音乐人参与创作,为星云大师所写的诗词谱曲。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人间音缘”已成为一个宣导真诚、传递善美的国际性音乐创作盛会,备受海内外艺文界的关注和肯定。这些不同曲风的人间音缘歌曲,不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令人倍感亲切、舒适,更可借由佛教歌曲清净的音声,与和谐之意境,为社会带来祥和、安宁,以建造一个快乐的人间净土。

通俗易懂的佛教歌曲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的功能。佛经大都艰深难懂,若想读懂佛经、通晓佛理,实非易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无功而废,但以佛教内容创作的“人间音缘”音乐则智慧地化解了这一障碍,佛教音乐的创作,其传播不受民族、国界、语言的限制,具有普遍性,可谓是弘法的利器和方便善巧。星云大师曾说:“凡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都是人间佛教。我一生努力弘法的方向,就是把佛教落实人间,使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在精神上、心灵中、人际间都很和谐。”

星云大师为了引导青年学佛,就以音乐的方式,以佛教歌曲为桥梁进行弘法布教,使佛陀的教诲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心灵的加油站。大师一直以歌曲结缘大众,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人间音缘作品:

新世纪风 编辑

除了“人间音缘”等秉持“人间佛教”理念的通俗化佛教音乐,乘着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潮流的现代佛教音乐也有了新的发展。一类是与经文、咒文相融合的唱诵曲,另一类是多用于帮助冥想瑜伽轻音乐

流行乐风 编辑

佛教金属透过金属音乐的形式唱诵佛经,也因此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认识佛法,如达摩乐团闪灵乐团的《合掌》。另外亦有人以嘻哈音乐的形式述说佛法,如大支达赖喇嘛合作的《人》。

作品 编辑

艺人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僧祐录》卷二记载:“《维摩诘经》二卷阙,……魏文帝时,支谦以吴主孙权黄武初至孙亮建兴中所译出。”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参见唐代古籍《慧琳音义
  2. ^ 《佛光大辞典》:以音韵屈曲升降,能契于曲,为讽咏之声,乃梵土之法曲,故称梵呗。
  3. ^ 3.0 3.1 3.2 3.3 3.4 释慧云.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 香港佛教532期 (香港佛教联合会). [2009-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8) (中文(台湾)). 
  4. ^ 慧云. 佛教音乐. 佛音网站. [2009-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6) (中文(中国大陆)). 
  5. ^ 5.0 5.1 Khantipalo (1982, 1995).
  6. ^ 巴利文及英文翻譯版本的梵唄. [201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4). 初次禮敬佛陀聲音檔案. [201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7). 
  7. ^ 三寶聲音檔案. [201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8. ^ 五戒聲音檔案. [201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9. ^ 禮敬佛陀聲音檔案. [201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10. ^ 禮敬佛法聲音檔案. [201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11. ^ 禮敬僧伽聲音檔案. [201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12. ^ Thanisaro (1997)
  13. ^ 八大讚. [2009-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4). 
  14. ^ 淨宗共修課本 楊枝淨水 (PDF). [2009-02-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15. ^ 15.0 15.1 15.2 释慧云.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下). 香港佛教 (香港佛教联合会). [2009-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1) (中文(台湾)). 
  16. ^ 方立天(2001年)
  17. ^ 释圣严. 佛教藝術的承先啟後. 中华佛学研究所. 1998年4月11日 [2009-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21日). 
  18. ^ 《隋書》卷13 音樂志上. [2009-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19. ^ 漫談「佛畫」與「佛曲」. 香港佛教联合会. 2007-10-18 [200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1) (中文(香港)). 
  20. ^ 唐代佛曲. 佛教线上. 2008年3月31日 [200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3月18日) (中文(台湾)). 
  21. ^ 21.0 21.1 《龟兹之声,南北曲调》,戴胜德;《民间佛乐与道场音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佛学院

来源 编辑

书籍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