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史书
(重定向自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中国二十四史
次序 书名 作者
姓名 时代
1 史记 司马迁 西汉
2 汉书 班固 东汉
3 后汉书 范晔 刘宋
4 三国志 陈寿 西晋
5 晋书 房玄龄
6 宋书 沈约 萧梁
7 南齐书 萧子显
8 梁书 姚思廉
9 陈书
10 魏书 魏收 北齐
11 北齐书 李百药
12 周书 令狐德棻
13 南史 李延寿
14 北史
15 隋书 魏徵
16 旧唐书 刘昫 后晋
17 新唐书 欧阳修 北宋
18 旧五代史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欧阳修
20 宋史 脱脱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张廷玉
相关 东观汉记 刘珍 东汉
相关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国
相关 清史稿 赵尔巽 民国
相关 点校本二十四史 顾颉刚 共和国

清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2002年决定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大型史书,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持编写。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通报,《清史》送审稿已于2018年11月报送上级部门,并且预计通读工作将用时半年,至2019年6月底结束。[1]

历史

编辑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易代修史的传统。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清史馆曾花十余年时间编修《清史稿》,不过该书是未定稿,也因讹误较多而遭到了很多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董必武就曾向中央提出重新编修清史的建议,但因当时没有足够条件而未能正式开展。1959年,周恩来委托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制定清史编纂方案,也因当时大跃进大饥荒爆发而被叫停。1963年,毛泽东又邀请范文澜等历史学家讨论清史纂修问题。1965年中央终于决定要求中宣部编修清史,中宣部召开部长会议决定在成立由郭影秋尹达关山复刘大年佟冬刘导生戴逸七人组成的清史编纂委员会,并筹备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清史研究所。不过修纂工作很快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搁浅。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曾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转发一封建议修清史的来信,但再次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搁置。[2][3]

2001年,戴逸、李文海等历史学家再度呼吁国家编修清史。2002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终于作出决定,正式启动清史纂修工程。同年12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成立,由戴逸出任编纂委员会主任。[3]至2012年年底,全书已有95%的稿件到位。[4]2016年1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消息称,全书初稿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后期的审改整合。[5]

2023年11月,据张泰苏透露,尽管项目中众多学者长期反对新清史,该项目稿件因“受国外新清史影响过大”未通过政审。他称这是莫须有的罪名。[6]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超过2000人参与编纂了《清史》,其送审版共103卷,3200万字,约130位专家审读并撰写了130万字的报告,意见包括过于强调西方列强对清朝改革的影响,不够突出清朝是大一统国家。[7]但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2024年部门预算中仍有“完成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及重点书稿修订工作”一项。[8]

体例

编辑

2002年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之后开始了新《清史》体裁体例的研究工作,到2004年为止大体确定了全书的总体框架。新《清史》由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五大部分组成,共92卷、3000余万字。全书采用将《二十四史》经典体例与目前国际通用的章节体相结合的“新综合”体进行编写,其中通纪部分采用章节体,其余部分采用传统体例。[9]

《通纪》是全书的核心,分清建立、入关、康熙之治、雍正改革、乾隆统一中国、清朝中衰、外国侵略和农民战争、清自强运动、最后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体包括天文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交通、财政、学术、西学、诗文小说、戏曲书画等。《传记》部分分为22卷,包括清朝3000余位不同阶级、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传记。《史表》包括“三十一表”(实际包含35种表),在《清史稿》14种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设21种表。[10]《图录》则是《清史》的重要创新之一,分舆地、生产、商贸外贸、军事、民俗、建筑、艺术、宗教、肖像十大类,收录各种历史地图、绘画、文物图片以及历史照片等。[11][12]

清史编纂委员会成员

编辑

2002年12月12日成立的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成员包括:[13][14][15]

批评

编辑

从提议重修清史到清史编修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该计划在一部分学者看来存有争议。有人表示反对“官修正史”,认为国家没必要投入大量经费、组织专门力量编修正史,也有学者表示编修工程采用“承包”的办法并不是做学问的合理方式。[16]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余英时反对“盛世修史”的观念,认为重修清史和夏商周断代工程一样都是为了满足中国政府的政治目的。他同时表示研究历史不需要一本定史,并认为中国当代有足够水准的清史研究专家太少,无法编出一部高质量的大型史书。[17]

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欧立德在传闻《清史》未过政审后称,编纂工作刚开始时,“尽管终究是为政治服务的学术项目,学术仍是第一位”,“而如今政治是第一位,这些学者写好的篇幅对他们而言就没用了。”[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 清史编委会开展新修《清史》稿件通读工作. 2019-03-27 [2023-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3). 
  2. ^ 新中国清史纂修大事记. 中华文史网.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 ^ 3.0 3.1 戴逸. 纂修清史,此其时也.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4. ^ 戴逸:修清史的第十年. 新华网. 2012-12-29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5). 
  5. ^ 任成琦; 郝幸仔. 新修《清史》初稿完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01-01 [2016-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2). 
  6. ^ 纪晓华. 中國觀察:未通過政審 《清史》觸礁. 星岛日报. 2023-11-07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 
  7. ^ 7.0 7.1 习近平重写历史,清史编纂项目陷入困境. 华尔街日报. 2024-03-26 [2024-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2). 
  8. ^ 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 清史中心2024年预算公开. 2024-04-26 [2024-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4). 
  9. ^ 张映光、赵耕. 清史纂修工程全面启动,首次采用研究课题招标. 中华文史网.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7). 
  10. ^ 郝秉键. 《清史·史表》编纂概要. 中华文史网.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 马大正. 开局顺利,任重道远. 中华文史网.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2. ^ 沈路涛. 清史纂修体例初步确定. 人民网. 2004-05-17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3. ^ 清史编纂委员会. 中华文史网.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4. ^ 清史编纂委员会-2. 中华文史网.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5. ^ 清史编纂委员会-3. 中华文史网.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6. ^ 孙亚萍. 大修清史舌战未冷. 国际在线.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3). 
  17. ^ 重修清史:没必要且荒谬 (余英时). 自由亚洲电台. 2004-10-12 [2013-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