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英文: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为一私人机构所发行之《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所为之世界大学排名。此周刊原本与QS公司合作,于2004-2009年期间联合推出《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后于2010年拆伙,改与路透社及近期的爱思唯尔合作发表排名。发展至今,此排行榜囊括了世界综合、学科、声誉,以及亚洲及金砖五国两个地区性榜单。《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世界大学排名》被形容为全球具影响力之大学排行榜之一。[1][2][3]其因采用了较为客观的准则而获得一些人的认同[4][5][6],但也因部分调查方式不周延及具商业性质而遭受批评[7]。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 |
---|---|
主编 | 菲尔·巴蒂 |
类别 | 高等教育 |
发行周期 | 年度 |
发行者 | 《泰晤士高等教育》 |
首发日期 | 2010年 |
创刊地区 | 英国 |
语言 | 英文 |
网站 | www.thewur.com |
历史
编辑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在首次准备发表年度综合大学排名时,选择了教育及职业顾问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作为合作伙伴,并由其为有关的大学排名提供各方面的资料。两者从2004年起,每年共同发表《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2009年的榜单推出后,泰晤士宣布与QS拆伙,并与即将作为其年度大学排名的唯一资料提供者路透社合作。除此,泰晤士也重新调整其排名的准则。新的独立世界综合及学科排名于2010年9月正式推出,有关机构后来陆续添加了多个排行榜,包括2011年的《世界声誉排名》、2013年的《亚洲大学排名》及2014年的《金砖五国与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
衡量方式
编辑评定准则
编辑在2009年决定与QS拆伙后,泰晤士周刊对其新的大学排名的准则作出了调整,并以“具公信力、透明度及精确性”(robust, transparent and sophisticated)为目标。
以下为其大学排名的准则:
范畴 | 标准 | 比重 |
---|---|---|
经济活动与创新 | 研究收入 | 2.5% |
国际化程度 | 教职员的国际化程度 | 3% |
学生的国际化程度 | 2% | |
教学与学生 | 教学品质调查 | 15% |
授予博士学位人数 | 6% | |
大学的师生比 | 4.5% | |
年度研究经费 | 2.25% | |
大学部和研究所的学生比 | 2.25% | |
研究指标 | 研究的国际学界声望 | 19.5% |
年度研究收入 | 5.25% | |
学术论文发表(数量) | 4.5% | |
公共研究收入与总研究收入比 | 0.75% | |
学术论文影响 | 论文引用率(影响力) | 32.5% |
正面评价
编辑有关的排名准则获得多个组织及评论家的正面评价。墨尔本应用经济及社会研究组织表示:“有关指标及比重除了一些世界主流的大型综合性大学之外,还顾及了一些以理工科为主并拥有较少本科生的高校,整体而言具有“学术公信力”("academically robust");另也真正注重了各个分指标的重要性而非只看院校整体的影响力和名誉”。[4] 除此,英国大学组织的主席史蒂夫•史密斯亦称赞有关准则“使用了较少主观的评分面向(如名声),而多用了较具公信力(如论文引用率等)的指标”。[5] 再者,英国政府金融创新与技能部部长大卫·威利茨也赞道:“这些标准少了有关“声誉”的指标,并增加了真正有关教学及学习质素的指标的比重”。[6] 加拿大环球邮报甚至在2010年提及:“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可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8]
负面评价
编辑论文语言方面︰
正如其他所有的大学排名一样,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也有负面的评论[9],主要是围绕着“论文引用率”一指标。论文引用率在泰晤士排名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这被指不利于那些并非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大学,因为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较易受到关注,自然较容易获引用。[10]
研究方法方面︰
有论者认为,作为排名指标的论文量是不利于以追踪研究、个案研究等质性研究为主的人文或社会学科,这令不少排名榜中理工科院校均占前列,结果有欠公允[11]。
学科评鉴方面︰
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学术论文主要以书刊形式发表,故有关的引用率难以统计。[12]因此,“部分调查方式不周延”成为了泰晤士排名的主要负面评论之一。除此,也有报导指出其具一定的商业性质。[7]
文化霸权方面︰
有论者认为,这学术期刊与大学评鉴系统是新殖民主义(neo-colonialism)垄断学术话语权的尝试,少数几个学术中心垄断评鉴系统,将使全球顶尖学者为取悦少数期刊编辑的观点和价值观,令全球学术研究方向渐趋一元化[13]。
指标信度方面︰
有论者指出,不同排行榜所用的指标,如海外学生的定义、阅读兴趣等,均具争议性,直接影响着排名榜的信度[14]。
世界性排行榜
编辑综合
编辑学校 | 2021–22[15] | 2020–21[16] | 2019–20[17] | 2018–19[18] | 2017-18[19] | 2016–17[20] | 2015–16[21] | 2014–15[22] | 2013–14[23] | 2012–13[24] | 2011–12[25] |
---|---|---|---|---|---|---|---|---|---|---|---|
牛津大学 | 1 | 1 | 1 | 1 | 1 | 1 | 2 | 3 | 2 | 2 | 4 |
哈佛大学 | 2 | 3 | 7 | 6 | 6 | 6 | 6 | 2 | 2 | 4 | 2 |
加州理工学院 | 2 | 4 | 2 | 5 | 3 | 2 | 1 | 1 | 1 | 1 | 1 |
斯坦福大学 | 4 | 2 | 4 | 3 | 3 | 3 | 3 | 4 | 4 | 3 | 2 |
麻省理工学院 | 5 | 5 | 5 | 4 | 5 | 5 | 5 | 6 | 5 | 5 | 7 |
剑桥大学 | 5 | 6 | 3 | 2 | 2 | 4 | 4 | 5 | 7 | 7 | 6 |
普林斯顿大学 | 7 | 9 | 6 | 7 | 7 | 7 | 7 | 7 | 6 | 6 | 5 |
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 | 8 | 7 | 13 | 15 | 18 | 10 | 13 | 8 | 8 | 9 | 10 |
耶鲁大学 | 9 | 8 | 8 | 8 | 12 | 12 | 12 | 9 | 11 | 11 | 11 |
芝加哥大学 | 10 | 10 | 9 | 10 | 9 | 10 | 10 | 11 | 9 | 10 | 9 |
哥伦比亚大学 | 11 | 17 | 16 | 16 | 14 | 16 | 15 | 14 | 13 | 14 | 12 |
伦敦帝国学院 | 12 | 11 | 10 | 9 | 8 | 8 | 8 | 9 | 10 | 8 | 8 |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 13 | 12 | 12 | 12 | 13 | 17 | 11 | 15 | 15 | 16 | 14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13 | 13 | 11 | 12 | 10 | 13 | 17 | 16 | 16 | 15 | 16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15 | 14 | 13 | 11 | 10 | 9 | 9 | 13 | 14 | 12 | 15 |
北京大学 | 16 | 23 | 24 | 31 | 27 | 29 | 42 | 48 | 45 | 46 | 49 |
清华大学 | 16 | 20 | 23 | 22 | 30 | 35 | 47 | 49 | 50 | 52 | 71 |
伦敦大学学院 | 18 | 16 | 15 | 14 | 16 | 15 | 14 | 22 | 21 | 17 | 17 |
多伦多大学 | 18 | 18 | 18 | 21 | 22 | 22 | 19 | 20 | 20 | 21 | 19 |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 20 | 15 | 17 | 17 | 15 | 14 | 16 | 12 | 12 | 13 | 13 |
《泰晤士高等教育最佳100所创校未满50年大学》采用了与世界大学排名相同的13个准则,但比重略有不同。此排名用以评核各新晋大学的表现。[26]
学科
编辑除综合排名,泰晤士也发表了学科排名,衔盖“工程技术”、“生命科学”、“医疗科学”、“物理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艺术”六大学科范畴。排名中,每个范畴列出100所上榜的大学及它们的排名次序。[27]
声誉
编辑《世界声誉排名》为有别于世界排行榜的附属排名。其透过“教学声誉”及“研究声誉”两大原则计算出“总声誉”的分数。每年,全球共有100所学府上榜。排行榜分两档,前1—50名前具实际的排名与参数,而剩余的50所则只列出排名区域。[28][29] 评论家斯科特·贾斯植称赞泰晤士将主观的声誉排名与主排名分开的做法,指“这么一来,排名的准则就清晰得多了”。[30]
院校 | 2011[31] | 2012[32] | 2013[33] | 2014[34] | 2015[35] | 2016[36] | 2017[37] | 2018[38] | 2019[39] | 2020[40] |
---|---|---|---|---|---|---|---|---|---|---|
哈佛大学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麻省理工学院 | 2 | 2 | 2 | 2 | 4 | 2 | 2 | 2 | 2 | 2 |
斯坦福大学 | 5 | 4 | 6 | 3 | 5 | 3 | 3 | 3 | 3 | 3 |
剑桥大学 | 3 | 3 | 3 | 4 | 2 | 4 | 4 | 4 | 4 | 4 |
牛津大学 | 6 | 6 | 4 | 5 | 3 | 5 | 4 | 5 | 5 | 5 |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 4 | 5 | 5 | 6 | 6 | 6 | 6 | 6 | 6 | 6 |
普林斯顿大学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耶鲁大学 | 9 | 10 | 10 | 8 | 8 | 8 | 8 | 8 | 8 | 8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12 | 9 | 8 | 10 | 13 | 13 | 13 | 9 | 9 | 9 |
东京大学 | 8 | 8 | 9 | 11 | 12 | 12 | 11 | 13 | 11 | 10 |
加州理工学院 | 10 | 11 | 11 | 9 | 9 | 10 | 10 | 11 | 12 | 11 |
芝加哥大学 | 15 | 14 | 14 | 14 | 11 | 11 | 9 | 9 | 10 | 12 |
清华大学 | 35 | 30 | 35 | 36 | 26 | 18 | 14 | 14 | 14 | 13 |
哥伦比亚大学 | 23 | 15 | 13 | 12 | 10 | 9 | 12 | 12 | 13 | 14 |
密歇根大学 | 13 | 12 | 12 | 15 | 19 | 14 | 15 | 15 | 15 | 15 |
北京大学 | 43 | 38 | 45 | 41 | 32 | 21 | 17 | 17 | 17 | 16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24 | 22 | 20 | 16 | 15 | 19 | 22 | 22 | 20 | 17 |
伦敦大学学院 | 19 | 21 | 20 | 25 | 17 | 20 | 16 | 18 | 17 | 18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14 | 18 | 19 | 18 | 18 | 22 | 21 | 21 | 16 | 19 |
多伦多大学 | 17 | 16 | 16 | 20 | 16 | 23 | 24 | 22 | 19 | 20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22 | 19 | 18 | 22 | 23 | 16 | 19 | 16 | 20 | 20 |
伦敦帝国学院 | 11 | 13 | 14 | 13 | 14 | 15 | 18 | 20 | 23 | 22 |
京都大学 | 18 | 20 | 23 | 19 | 27 | 27 | 25 | 27 | 27 | 23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27 | 23 | 22 | 21 | 24 | 26 | 27 | 24 | 24 | 24 |
康乃尔大学 | 16 | 16 | 17 | 17 | 20 | 17 | 23 | 18 | 22 | 25 |
地区性排行榜
编辑各地区性榜单之排名方式与世界大学排名的方式有些许不同。
亚洲
编辑院校 | 2012-13[41] | 2013-14[42] | 2014-15[43] | 2015-16[44] | 2016-17[45] | 2018[46] | 2019[47] | 2020[48] |
---|---|---|---|---|---|---|---|---|
清华大学 | 6 | 6 | 5 | 5 | 3 | 2 | 1 | 1 |
北京大学 | 4 | 5 | 4 | 2 | 2 | 3 | 5 | 2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2 | 2 | 2 | 1 | 1 | 1 | 2 | 3 |
香港大学 | 3 | 3 | 3 | 4 | 5 | 4 | 4 | 4 |
香港科技大学 | 9 | 9 | 7 | 6 | 6 | 5 | 3 | 5 |
南洋理工大学 | 11 | 11 | 10 | 2 | 4 | 5 | 6 | 6 |
东京大学 | 1 | 1 | 1 | 7 | 7 | 8 | 8 | 7 |
香港中文大学 | 12 | 12 | 13 | 13 | 11 | 7 | 7 | 8 |
首尔大学 | 8 | 4 | 6 | 9 | 9 | 9 | 9 | 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5 | 21 | 26 | 14 | 15 | 15 | 12 | 10 |
成均馆大学 | 23 | 27 | 16 | 12 | 13 | 13 | 10 | 10 |
金砖五国与新兴经济体
编辑院校 | 2014[49] | 2015[50] |
---|---|---|
北京大学 | 1 | 1 |
清华大学 | 2 | 2 |
中东理工大学 | 9 | 3 |
开普敦大学 | 3 | 4 |
莫斯科国立大学 | 10 | 5 |
海峡大学 | 5 | 7 |
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 | 7 | 8 |
复旦大学 | 8 | 9 |
圣保罗大学 | 11 | 10 |
台湾
编辑世界排名 | 台湾排名 | 大学名称 |
---|---|---|
152 | 1 | 国立台湾大学 |
301–350 | 2 | 中国医药大学 |
401–500 | 3 |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
401–500 | 3 |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 |
401–500 | 3 | 国立清华大学 |
401–500 | 3 | 亚洲大学 |
401–500 | 3 | 台北医学大学 |
501–600 | 8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
501–600 | 8 | 国立成功大学 |
501–600 | 8 |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
601–800 | 11 | 国立中山大学 |
601–800 | 11 | 长庚大学 |
801–1000 | 13 |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
801–1000 | 13 | 高雄医学大学 |
1001–1200 | 15 | 国立中央大学 |
1001–1200 | 15 | 国立政治大学 |
1001–1200 | 15 | 国立中兴大学 |
1001–1200 | 15 | 中原大学 |
1001–1200 | 15 | 辅仁大学 |
1001–1200 | 15 | 明志科技大学 |
1201+ | 21 | 长庚科技大学 |
1201+ | 21 | 中山医学大学 |
1201+ | 21 | 逢甲大学 |
1201+ | 21 | 义守大学 |
1201+ | 21 | 国立中正大学 |
1201+ | 21 |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 |
1201+ | 21 | 国立东华大学 |
1201+ | 21 |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 |
1201+ | 21 |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 |
1201+ | 21 | 淡江大学 |
1201+ | 21 | 东海大学 |
1201+ | 21 | 慈济大学 |
1201+ | 21 | 元智大学 |
1201+ | 21 |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 |
日本
编辑世界排名 | 日本排名 | 大学名称 |
---|---|---|
29 | 1 | 东京大学 |
55 | 2 | 京都大学 |
130 | 3 | 东北大学 |
175 | 4 | 大阪大学 |
191 | 5 | 东京工业大学 |
201–250 | 6 | 名古屋大学 |
301–350 | 7 | 九州大学 |
351–400 | 8-9 | 北海道大学 |
351–400 | 8-9 | 筑波大学 |
401–500 | 10 | 东京医科牙科大学 |
601–800 | 11-15 | 会津大学 |
601–800 | 11-15 | 广岛大学 |
601–800 | 11-15 | 顺天堂大学 |
601–800 | 11-15 | 庆应义塾大学 |
601–800 | 11-15 | 神户大学 |
801–1000 | 16-23 | 千叶大学 |
801–1000 | 16-23 | 熊本大学 |
801–1000 | 16-23 | 京都府立医科大学 |
801–1000 | 16-23 | 冈山大学 |
801–1000 | 16-23 | 东京农工大学 |
801–1000 | 16-23 | 东京医科大学 |
801–1000 | 16-23 | 早稻田大学 |
801–1000 | 16-23 | 横滨市立大学 |
注解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附注:除特别指明,参考来源 以英文文献为主。
- ^ Ariel Zirulnick. New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puts Harvard back on top.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4).
Those two, as well a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oduce the most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out there
- ^ Indira Samarasekera & Carl Amrhein. Top schools don't always get top marks. The Edmonton Journal.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3).
There are currently three major international rankings that receive widespread commentary: The Academic World Ranking of Universities, the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and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Rankings.
- ^ Philip G. Altbach. The State of the Rankings. Inside Higher Ed. 2010-11-11 [2015-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rankings have appeared in recent months — the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the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and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HE).
- ^ 4.0 4.1 Andrew Trounson. Science bias will affect local rankings. The Australian. 2010-06-09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0).
- ^ 5.0 5.1 Steve Smith. Pride before the fall?.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16 September 2010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6).
- ^ 6.0 6.1 Global path for the best of British.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0-09-16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6).
- ^ 7.0 7.1 Holmes, Richard. So That's how They Did It. Rankingwatch.blogspot.com. 2006-09-05 [201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08).
- ^ Simon Beck and Adrian Morrow. Canada's universities make the grade globally. The Globe and Mail. 201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3).
- ^ 黄慕萱;国立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教授兼文学院副院长;高等教育评鉴中心兼任研究员. 揭開泰晤士報排名的黑盒子. [2013-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2) (中文).
- ^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s and their impact. "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2011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6).
- ^ 梁亦华. QS大學排名的謎思. 《信报财经新闻》. 201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5).
- ^ Changingpublication patter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2000-2009 (PDF). [2013-01-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1-02).
- ^ 梁亦华. 影響因子的迷思. 《苹果日报》. 2015-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6).
- ^ 梁亦华. 誤信教育排名榜 如盲人瞎馬. 《香港经济日报》. 201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3).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1-08-25 [2021-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8) (英语).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5 September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2020). Times Higher Education. [4 March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8).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2019).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7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7-18).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1 Sept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5).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6-2017).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 Octo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1).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5-2016).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4).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4-2015).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4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9).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3-20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4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2013).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4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0).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1-2012).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4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00 Under 50 universiti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3-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4).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s (2013/14). [2014-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0).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Top 50 List (PDF).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1年1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年3月13日).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50-100 List (PDF).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1年1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年3月13日).
- ^ Scott Jaschik. Global Comparisons. Inside Higher Ed.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5).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1).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2).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4).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3).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3).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5).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5).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1).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6).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7).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8).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9).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20).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2).
- ^ THE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13).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3).
- ^ THE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3-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30).
- ^ THE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5).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7-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2).
- ^ THE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6).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7-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 ^ THE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7).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7-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9).
- ^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 2019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 ^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0-05-28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英语).
- ^ THE BRICS & Emerging Economies Rankings 20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8).
- ^ THE BRICS & Emerging Economies Rankings 2015.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6).
- ^ Taiwan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202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8) (英语).
- ^ Japan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2021-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