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英文: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為一私人機構所發行之《泰晤士高等教育》週刊所為之世界大學排名。此週刊原本與QS公司合作,於2004-2009年期間聯合推出《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後於2010年拆夥,改與路透社及近期的愛思唯爾合作發表排名。發展至今,此排行榜囊括了世界綜合、學科、聲譽,以及亞洲及金磚五國兩個地區性榜單。《泰晤士高等教育週刊世界大學排名》被形容為全球具影響力之大學排行榜之一。[1][2][3]其因採用了較為客觀的準則而獲得一些人的認同[4][5][6],但也因部分調查方式不周延及具商業性質而遭受批評[7]。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 |
---|---|
主編 | 菲爾·巴蒂 |
類別 | 高等教育 |
發行周期 | 年度 |
發行者 | 《泰晤士高等教育》 |
首發日期 | 2010年 |
創刊地區 | 英國 |
語言 | 英文 |
網站 | www.thewur.com |
歷史
編輯泰晤士高等教育週刊在首次準備發表年度綜合大學排名時,選擇了教育及職業顧問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作為合作夥伴,並由其為有關的大學排名提供各方面的資料。兩者從2004年起,每年共同發表《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2009年的榜單推出後,泰晤士宣佈與QS拆夥,並與即將作為其年度大學排名的唯一資料提供者路透社合作。除此,泰晤士也重新調整其排名的準則。新的獨立世界綜合及學科排名於2010年9月正式推出,有關機構後來陸續添加了多個排行榜,包括2011年的《世界聲譽排名》、2013年的《亞洲大學排名》及2014年的《金磚五國與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
衡量方式
編輯評定準則
編輯在2009年決定與QS拆夥後,泰晤士週刊對其新的大學排名的準則作出了調整,並以「具公信力、透明度及精確性」(robust, transparent and sophisticated)為目標。
以下為其大學排名的準則:
範疇 | 標準 | 比重 |
---|---|---|
經濟活動與創新 | 研究收入 | 2.5% |
國際化程度 | 教職員的國際化程度 | 3% |
學生的國際化程度 | 2% | |
教學與學生 | 教學品質調查 | 15% |
授予博士學位人數 | 6% | |
大學的師生比 | 4.5% | |
年度研究經費 | 2.25% | |
大學部和研究所的學生比 | 2.25% | |
研究指標 | 研究的國際學界聲望 | 19.5% |
年度研究收入 | 5.25% | |
學術論文發表(數量) | 4.5% | |
公共研究收入與總研究收入比 | 0.75% | |
學術論文影響 | 論文引用率(影響力) | 32.5% |
正面評價
編輯有關的排名準則獲得多個組織及評論家的正面評價。墨爾本應用經濟及社會研究組織表示:「有關指標及比重除了一些世界主流的大型綜合性大學之外,還顧及了一些以理工科為主並擁有較少本科生的高校,整體而言具有「學術公信力」("academically robust");另也真正注重了各個分指標的重要性而非只看院校整體的影響力和名譽」。[4] 除此,英國大學組織的主席史蒂夫•史密斯亦稱讚有關準則「使用了較少主觀的評分面向(如名聲),而多用了較具公信力(如論文引用率等)的指標」。[5] 再者,英國政府金融創新與技能部部長大衛·威利茨也贊道:「這些標準少了有關「聲譽」的指標,並增加了真正有關教學及學習質素的指標的比重」。[6] 加拿大環球郵報甚至在2010年提及:「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可能是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名」。[8]
負面評價
編輯論文語言方面︰
正如其他所有的大學排名一樣,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也有負面的評論[9],主要是圍繞着「論文引用率」一指標。論文引用率在泰晤士排名中佔有相當的比重,這被指不利於那些並非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大學,因為英語作為國際語言較易受到關注,自然較容易獲引用。[10]
研究方法方面︰
有論者認為,作為排名指標的論文量是不利於以追蹤研究、個案研究等質性研究為主的人文或社會學科,這令不少排名榜中理工科院校均佔前列,結果有欠公允[11]。
學科評鑑方面︰
人文及社會科學的學術論文主要以書刊形式發表,故有關的引用率難以統計。[12]因此,「部分調查方式不周延」成為了泰晤士排名的主要負面評論之一。除此,也有報導指出其具一定的商業性質。[7]
文化霸權方面︰
有論者認為,這學術期刊與大學評鑑系統是新殖民主義(neo-colonialism)壟斷學術話語權的嘗試,少數幾個學術中心壟斷評鑑系統,將使全球頂尖學者為取悅少數期刊編輯的觀點和價值觀,令全球學術研究方向漸趨一元化[13]。
指標信度方面︰
有論者指出,不同排行榜所用的指標,如海外學生的定義、閱讀興趣等,均具爭議性,直接影響着排名榜的信度[14]。
世界性排行榜
編輯綜合
編輯學校 | 2021–22[15] | 2020–21[16] | 2019–20[17] | 2018–19[18] | 2017-18[19] | 2016–17[20] | 2015–16[21] | 2014–15[22] | 2013–14[23] | 2012–13[24] | 2011–12[25] |
---|---|---|---|---|---|---|---|---|---|---|---|
牛津大學 | 1 | 1 | 1 | 1 | 1 | 1 | 2 | 3 | 2 | 2 | 4 |
哈佛大學 | 2 | 3 | 7 | 6 | 6 | 6 | 6 | 2 | 2 | 4 | 2 |
加州理工學院 | 2 | 4 | 2 | 5 | 3 | 2 | 1 | 1 | 1 | 1 | 1 |
史丹福大學 | 4 | 2 | 4 | 3 | 3 | 3 | 3 | 4 | 4 | 3 | 2 |
麻省理工學院 | 5 | 5 | 5 | 4 | 5 | 5 | 5 | 6 | 5 | 5 | 7 |
劍橋大學 | 5 | 6 | 3 | 2 | 2 | 4 | 4 | 5 | 7 | 7 | 6 |
普林斯頓大學 | 7 | 9 | 6 | 7 | 7 | 7 | 7 | 7 | 6 | 6 | 5 |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 8 | 7 | 13 | 15 | 18 | 10 | 13 | 8 | 8 | 9 | 10 |
耶魯大學 | 9 | 8 | 8 | 8 | 12 | 12 | 12 | 9 | 11 | 11 | 11 |
芝加哥大學 | 10 | 10 | 9 | 10 | 9 | 10 | 10 | 11 | 9 | 10 | 9 |
哥倫比亞大學 | 11 | 17 | 16 | 16 | 14 | 16 | 15 | 14 | 13 | 14 | 12 |
倫敦帝國學院 | 12 | 11 | 10 | 9 | 8 | 8 | 8 | 9 | 10 | 8 | 8 |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 | 13 | 12 | 12 | 12 | 13 | 17 | 11 | 15 | 15 | 16 | 14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13 | 13 | 11 | 12 | 10 | 13 | 17 | 16 | 16 | 15 | 16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15 | 14 | 13 | 11 | 10 | 9 | 9 | 13 | 14 | 12 | 15 |
北京大學 | 16 | 23 | 24 | 31 | 27 | 29 | 42 | 48 | 45 | 46 | 49 |
清華大學 | 16 | 20 | 23 | 22 | 30 | 35 | 47 | 49 | 50 | 52 | 71 |
倫敦大學學院 | 18 | 16 | 15 | 14 | 16 | 15 | 14 | 22 | 21 | 17 | 17 |
多倫多大學 | 18 | 18 | 18 | 21 | 22 | 22 | 19 | 20 | 20 | 21 | 19 |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 20 | 15 | 17 | 17 | 15 | 14 | 16 | 12 | 12 | 13 | 13 |
《泰晤士高等教育最佳100所創校未滿50年大學》採用了與世界大學排名相同的13個準則,但比重略有不同。此排名用以評核各新晉大學的表現。[26]
學科
編輯除綜合排名,泰晤士也發表了學科排名,銜蓋「工程技術」、「生命科學」、「醫療科學」、「物理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藝術」六大學科範疇。排名中,每個範疇列出100所上榜的大學及它們的排名次序。[27]
聲譽
編輯《世界聲譽排名》為有別於世界排行榜的附屬排名。其透過「教學聲譽」及「研究聲譽」兩大原則計算出「總聲譽」的分數。每年,全球共有100所學府上榜。排行榜分兩檔,前1—50名前具實際的排名與參數,而剩餘的50所則只列出排名區域。[28][29] 評論家斯科特·賈斯植稱讚泰晤士將主觀的聲譽排名與主排名分開的做法,指「這麼一來,排名的準則就清晰得多了」。[30]
院校 | 2011[31] | 2012[32] | 2013[33] | 2014[34] | 2015[35] | 2016[36] | 2017[37] | 2018[38] | 2019[39] | 2020[40] |
---|---|---|---|---|---|---|---|---|---|---|
哈佛大學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麻省理工學院 | 2 | 2 | 2 | 2 | 4 | 2 | 2 | 2 | 2 | 2 |
史丹福大學 | 5 | 4 | 6 | 3 | 5 | 3 | 3 | 3 | 3 | 3 |
劍橋大學 | 3 | 3 | 3 | 4 | 2 | 4 | 4 | 4 | 4 | 4 |
牛津大學 | 6 | 6 | 4 | 5 | 3 | 5 | 4 | 5 | 5 | 5 |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 4 | 5 | 5 | 6 | 6 | 6 | 6 | 6 | 6 | 6 |
普林斯頓大學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耶魯大學 | 9 | 10 | 10 | 8 | 8 | 8 | 8 | 8 | 8 | 8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12 | 9 | 8 | 10 | 13 | 13 | 13 | 9 | 9 | 9 |
東京大學 | 8 | 8 | 9 | 11 | 12 | 12 | 11 | 13 | 11 | 10 |
加州理工學院 | 10 | 11 | 11 | 9 | 9 | 10 | 10 | 11 | 12 | 11 |
芝加哥大學 | 15 | 14 | 14 | 14 | 11 | 11 | 9 | 9 | 10 | 12 |
清華大學 | 35 | 30 | 35 | 36 | 26 | 18 | 14 | 14 | 14 | 13 |
哥倫比亞大學 | 23 | 15 | 13 | 12 | 10 | 9 | 12 | 12 | 13 | 14 |
密歇根大學 | 13 | 12 | 12 | 15 | 19 | 14 | 15 | 15 | 15 | 15 |
北京大學 | 43 | 38 | 45 | 41 | 32 | 21 | 17 | 17 | 17 | 16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24 | 22 | 20 | 16 | 15 | 19 | 22 | 22 | 20 | 17 |
倫敦大學學院 | 19 | 21 | 20 | 25 | 17 | 20 | 16 | 18 | 17 | 18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14 | 18 | 19 | 18 | 18 | 22 | 21 | 21 | 16 | 19 |
多倫多大學 | 17 | 16 | 16 | 20 | 16 | 23 | 24 | 22 | 19 | 20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22 | 19 | 18 | 22 | 23 | 16 | 19 | 16 | 20 | 20 |
倫敦帝國學院 | 11 | 13 | 14 | 13 | 14 | 15 | 18 | 20 | 23 | 22 |
京都大學 | 18 | 20 | 23 | 19 | 27 | 27 | 25 | 27 | 27 | 23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27 | 23 | 22 | 21 | 24 | 26 | 27 | 24 | 24 | 24 |
康乃爾大學 | 16 | 16 | 17 | 17 | 20 | 17 | 23 | 18 | 22 | 25 |
地區性排行榜
編輯各地區性榜單之排名方式與世界大學排名的方式有些許不同。
亞洲
編輯院校 | 2012-13[41] | 2013-14[42] | 2014-15[43] | 2015-16[44] | 2016-17[45] | 2018[46] | 2019[47] | 2020[48] |
---|---|---|---|---|---|---|---|---|
清華大學 | 6 | 6 | 5 | 5 | 3 | 2 | 1 | 1 |
北京大學 | 4 | 5 | 4 | 2 | 2 | 3 | 5 | 2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2 | 2 | 2 | 1 | 1 | 1 | 2 | 3 |
香港大學 | 3 | 3 | 3 | 4 | 5 | 4 | 4 | 4 |
香港科技大學 | 9 | 9 | 7 | 6 | 6 | 5 | 3 | 5 |
南洋理工大學 | 11 | 11 | 10 | 2 | 4 | 5 | 6 | 6 |
東京大學 | 1 | 1 | 1 | 7 | 7 | 8 | 8 | 7 |
香港中文大學 | 12 | 12 | 13 | 13 | 11 | 7 | 7 | 8 |
首爾大學 | 8 | 4 | 6 | 9 | 9 | 9 | 9 | 9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5 | 21 | 26 | 14 | 15 | 15 | 12 | 10 |
成均館大學 | 23 | 27 | 16 | 12 | 13 | 13 | 10 | 10 |
金磚五國與新興經濟體
編輯院校 | 2014[49] | 2015[50] |
---|---|---|
北京大學 | 1 | 1 |
清華大學 | 2 | 2 |
中東理工大學 | 9 | 3 |
開普敦大學 | 3 | 4 |
莫斯科國立大學 | 10 | 5 |
海峽大學 | 5 | 7 |
伊斯坦布爾理工大學 | 7 | 8 |
復旦大學 | 8 | 9 |
聖保羅大學 | 11 | 10 |
臺灣
編輯世界排名 | 臺灣排名 | 大學名稱 |
---|---|---|
152 | 1 | 國立臺灣大學 |
301–350 | 2 | 中國醫藥大學 |
401–500 | 3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
401–500 | 3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401–500 | 3 | 國立清華大學 |
401–500 | 3 | 亞洲大學 |
401–500 | 3 | 臺北醫學大學 |
501–600 | 8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501–600 | 8 | 國立成功大學 |
501–600 | 8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601–800 | 11 | 國立中山大學 |
601–800 | 11 | 長庚大學 |
801–1000 | 13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801–1000 | 13 | 高雄醫學大學 |
1001–1200 | 15 | 國立中央大學 |
1001–1200 | 15 | 國立政治大學 |
1001–1200 | 15 | 國立中興大學 |
1001–1200 | 15 | 中原大學 |
1001–1200 | 15 | 輔仁大學 |
1001–1200 | 15 | 明志科技大學 |
1201+ | 21 | 長庚科技大學 |
1201+ | 21 | 中山醫學大學 |
1201+ | 21 | 逢甲大學 |
1201+ | 21 | 義守大學 |
1201+ | 21 | 國立中正大學 |
1201+ | 21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1201+ | 21 | 國立東華大學 |
1201+ | 21 |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
1201+ | 21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1201+ | 21 | 淡江大學 |
1201+ | 21 | 東海大學 |
1201+ | 21 | 慈濟大學 |
1201+ | 21 | 元智大學 |
1201+ | 21 |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
日本
編輯世界排名 | 日本排名 | 大學名稱 |
---|---|---|
29 | 1 | 東京大學 |
55 | 2 | 京都大學 |
130 | 3 | 東北大學 |
175 | 4 | 大阪大學 |
191 | 5 | 東京工業大學 |
201–250 | 6 | 名古屋大學 |
301–350 | 7 | 九州大學 |
351–400 | 8-9 | 北海道大學 |
351–400 | 8-9 | 筑波大學 |
401–500 | 10 | 東京醫科牙科大學 |
601–800 | 11-15 | 會津大學 |
601–800 | 11-15 | 廣島大學 |
601–800 | 11-15 | 順天堂大學 |
601–800 | 11-15 | 慶應義塾大學 |
601–800 | 11-15 | 神戶大學 |
801–1000 | 16-23 | 千葉大學 |
801–1000 | 16-23 | 熊本大學 |
801–1000 | 16-23 | 京都府立醫科大學 |
801–1000 | 16-23 | 岡山大學 |
801–1000 | 16-23 | 東京農工大學 |
801–1000 | 16-23 | 東京醫科大學 |
801–1000 | 16-23 | 早稻田大學 |
801–1000 | 16-23 | 橫濱市立大學 |
註解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附註:除特別指明,參考來源 以英文文獻為主。
- ^ Ariel Zirulnick. New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puts Harvard back on top.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1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4).
Those two, as well a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oduce the most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out there
- ^ Indira Samarasekera & Carl Amrhein. Top schools don't always get top marks. The Edmonton Journal.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03).
There are currently three major international rankings that receive widespread commentary: The Academic World Ranking of Universities, the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and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Rankings.
- ^ Philip G. Altbach. The State of the Rankings. Inside Higher Ed. 2010-11-11 [2015-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The major international rankings have appeared in recent months — the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the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and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HE).
- ^ 4.0 4.1 Andrew Trounson. Science bias will affect local rankings. The Australian. 2010-06-09 [201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0).
- ^ 5.0 5.1 Steve Smith. Pride before the fall?.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16 September 2010 [201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6).
- ^ 6.0 6.1 Global path for the best of British.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0-09-16 [201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6).
- ^ 7.0 7.1 Holmes, Richard. So That's how They Did It. Rankingwatch.blogspot.com. 2006-09-05 [2010-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8).
- ^ Simon Beck and Adrian Morrow. Canada's universities make the grade globally. The Globe and Mail. 2010-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3).
- ^ 黃慕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兼任研究員. 揭開泰晤士報排名的黑盒子. [201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2) (中文).
- ^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s and their impact. "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2011 [201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6).
- ^ 梁亦華. QS大學排名的謎思. 《信報財經新聞》. 2010-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5).
- ^ Changingpublication patter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2000-2009 (PDF). [2013-01-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1-02).
- ^ 梁亦華. 影響因子的迷思. 《蘋果日報》. 2015-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6).
- ^ 梁亦華. 誤信教育排名榜 如盲人瞎馬. 《香港經濟日報》. 2013-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3).
-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1-08-25 [2021-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8) (英語).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202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5 September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2).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2020). Times Higher Education. [4 March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8).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2019).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7 Octo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6).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7-18).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1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5).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6-2017).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 October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1).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5-2016).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4).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4-2015).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4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9).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3-20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4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2013).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4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30).
- ^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1-2012).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4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100 Under 50 universiti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3-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4).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s (2013/14). [2014-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0).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Top 50 List (PDF).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1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年3月13日).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50-100 List (PDF).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1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年3月13日).
- ^ Scott Jaschik. Global Comparisons. Inside Higher Ed. [201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5).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1).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2).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4).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3).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3).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5).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5).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1).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6).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7).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8).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19).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 ^ 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20).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2).
- ^ THE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13).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3).
- ^ THE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3-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30).
- ^ THE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5).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7-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 ^ THE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6).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7-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 ^ THE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7).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7-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9).
- ^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2020-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6).
- ^ Times Higher Education.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9. 2019 [2019-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 ^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0-05-28 [2020-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4) (英語).
- ^ THE BRICS & Emerging Economies Rankings 2014.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8).
- ^ THE BRICS & Emerging Economies Rankings 2015.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5-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6).
- ^ Taiwan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2021-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8) (英語).
- ^ Japan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2021-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0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