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

中國漢族的主要聚居地
(重定向自漢地十八省

汉地是指中国汉族传统聚居地,最初指汉朝的领土,其后演变为古代汉族地区的简称[注1],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相区别。五岳五镇四渎都分布在古代汉族地区境内[注2]。因古代汉族原居于“九州”,又称为汉地九州[注3]。汉地与清代及民国初年的内地十八省的含义相近。汉地除了是汉族对本民族原住地区的称呼外,也是非汉族群对汉族原住地区的称呼[注4],而非汉族群的主要聚居地区是在九州之外[注5][注6][注7][注8]。又名汉境[注9]汉疆[注10]

汉地
繁体字 漢地
简化字 汉地
字面意思汉族地区
汉语别称㈠
繁体字 中國本部
简化字 中国本部
汉语拼音 zhōngguó běnbù
汉语别称㈡
汉语十八行省
汉语拼音 shíbā xíngshěng
汉语别称㈢
繁体字 關內十八省
简化字 关内十八省
汉语拼音 guānnèi shíbā shěng
字面意思山海关内十八省
汉语别称㈣
繁体字 內地十八省
简化字 内地十八省
汉语拼音 nèidì shíbā shěng
字面意思内地由十八省组成
来自《国家地理》的1912年中国及其领土地图,包括中华民国的不同地区。汉地的范围被漆上粉红色。

称呼

编辑

汉地

编辑
 
明长城与明朝两京十三省范围(图中蓝色范围),蓝色范围即是古代汉族地区,图中没有列出奴儿干都司及西藏范围。清朝割出辽东后,余下地区即关内十八省。

汉地最早仅指汉朝的领土[注11],后来演变为汉族聚居地的统称,也是汉族原住民地区的简称,与其他主要非汉族群的聚居地相区别[注12][注13][注14]

历代典籍中已有“汉地”用例,二十六史及《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中提及此词一百余处,《全唐诗》提及此词十九次[注15]。汉地又有汉境[注9]、汉疆[注10]等别称。

学术界常使用此词,并常与“藏区(或吐蕃西藏)”、“蒙古”、“回部西域回纥回鹘新疆畏吾尔等)”等地并称。如:《西藏史话》(陈庆英等著,鹭江出版社)中第95页引近人贵香巴所著《西藏简史》说:“藏王都松芒波杰时,西藏有了笛子,并从汉地得到茶叶”,第132页又有“之后,他(八思巴)担任堪布,为汉地,西夏蒙古高丽纳西畏吾尔等地的比丘比丘尼等总计4000多人授戒……”。《剑桥中国史-辽夏金元卷》中译本序言中亦提及“CHINA……一会儿指中国,一会儿指汉地……”。目前,至少在中国学术界,“汉地”已取代“十八省”或“中国本部”成为常用词汇。许倬云著的《我者与他者: 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满清帝国的统治机制可分为第一层的两个部分, 蒙藏与汉地,前者又分为蒙古与西藏,后者则有满、汉八旗与一般臣民。”

藏文“རྒྱ་ནག”可以译为汉地,指藏地以东的中国。[注16][注17]

当代学界也常用此词,如:

中国本部

编辑

英文文献

编辑
 
1580年明朝两京十三省,不包黑龙江及西藏等地
 
1944年美军战时宣传片《我们为何而战中国之抗战》中的中国地图。该图将中华民国法定领土分为中国本部(汉地)、满洲蒙古新疆西藏等五大区块。

英文中的“China proper”原是对历史上中国汉族传统地区的称呼,通译中国本部,也有译中国本土。一般是指明长城以南的汉族聚居区,并不包括蒙古西藏新疆以及被满族人统治的清朝所划出的东三省(又称满洲)等地域。到民国初年,也时常包括内满洲。近现代以来,由于“中华民族”概念范围的扩大,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中国本部”一词因不包含中国的其它疆域,基于国家主权,同时受到抵制。在现代英语中这一用法有所减少[参7];而中文已少使用。

英文“China Proper”的字面意思,是“严格、纯粹、本质、自身意义上的中国”。根据美国的中国专家何汉理(Harry Harding, 1946-)的研究,该词早于1827年即有使用。但英国人威廉·温特博特姆英语William Winterbotham(William Winterbotham, 1763-1829)在1795年介绍清帝国统治下之中国(the Chinese Empire,中华帝国)的书中,已经提出了“China Proper”(现代才由某些人翻译为“中国本部”)的概念。在第二章“中华帝国概述”(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的起始,他说:

温特博特姆将明朝之十五行省的疆域归入中国本部概念(China Proper)作介绍;而西伯利亚满洲东北)、蒙古、东鞑靼(含今日之新疆阿富汗、北巴基斯坦等)等地归入中属鞑靼(Chinese Tartary)作介绍。中国的册封属国(States Tributary to China)则包括西藏朝鲜琉球、安南(越南)、暹罗泰国)、吕宋菲律宾)等。

而清朝“汉地一十八行省”作为满族中央集权统治汉族地方的政治架构,早就已经存在的。(“行省”来自于“行中书省”,即行动或外驻的中央机要官署,是承袭女真族金朝蒙古族元朝的体制,为汉族明朝满族清朝所沿用。)

中文文献

编辑

就目前已知的文献,清代中西交流大幅扩展之前,“中国本部”这一英译词汇未在中国通用。清末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中国通览》一书将“中国域内”(指清朝领土)划分为本部、属部两大部[参8],前者使用“中国本部”一词称之,后者(即中国属部)则包括满洲(东三省)、蒙古(内外蒙古)、伊犁(新疆)及西藏属部[参9][参10];同时期由文明书局出版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也将清末中国疆域划分为本部十八省、东三省、新疆、蒙古、西藏五大地区[参11]。而晚清官员、学者屠寄所著并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经清朝学部审定发行的《中国地理教科书》的“中国总论”一节中则将这五大地区分别称为内地(京畿及十八省)、关东(三省)、西域(新疆省)、北藩(内外蒙古)、西藩(青海西藏)[参12]

革命党人与共产党人均有使用过“中国本部”一词,如邹容革命军》第四章“革命必剖清人种”[参13]、《实业计划》、中共二大达成的大会宣言[参14]与“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参15]等文章。

1930年代专注边疆史的期刊《禹贡》就有文章说打箭炉是“为我国本部与西藏国防上的天然障壁,军事上极重要之区也。其在交通上与国防上的重要,远过于盘踞在本部与满洲间的热河山地”。[参16]

地理范围

编辑

汉代至明代

编辑

汉族地区东起鸭绿江下游,包括辽东[注9][注18]及燕云十六州[注13][注10][注19][注20][注12][注21][注22]在内,北缘接壤戈壁沙漠[注23][注24],汉地以戈壁沙漠—燕山山脉为与蒙古草原地区接壤的边界;北起从燕山山脉,经中原一带[注25]直至珠三角地区[注26];从东部沿海至今日的山西省地区[注27];位于西边的陕西[注28]、四川省地区[注29][注30][注31]则组成汉族地区的西部,与藏地东部的安多接壤。汉地面积大于藏扯,其内部可分为豫、荆、冀、青、兖、徐、扬、梁、雍等九个分区。

清代至民国

编辑

 
1875年清朝内地十八省

清朝建立后,为保护满族固有习俗和本民族利益而禁止或限制汉族人在柳条边外(东北地区)活动[注32]北镇所在的今辽宁省(清末属奉天省)被割出汉地,并禁止及限制汉族移民进入,而其余汉族地区则组成汉地十八省,或称关内十八省、内地十八省,一般指的是原明朝统治区内的汉族地区(大约为明长城以南地区)[注33],汉地十八省与其它地区的界限主要是明长城柳条边

随着清朝国势日衰,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如丁戊奇荒太平天国等,内地十八省民生陷入困顿,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基于生计而向十八省外的地区移民,因此出现如“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的现象。于是东三省内蒙古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等地的汉族人口增加,特别是在接邻十八省的辽宁省以及内蒙古南部等曾经的汉族地区,重新恢复了汉族人口的移入,形成今日东北全区以汉族为多数的族群人口组成。

清朝末年进行了行政体制改革,在东北地区新疆等原十八省外的将军辖区增设省县,前者改称东三省,其中的奉天省先秦时期汉族先民建立燕国[参17]及传统居住之范围[参18]辛亥革命爆发并建立中华民国后,行省制已在全国普遍推广。

现代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汉族区域
[注34]
省区名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山东
江苏 上海 安徽
浙江 福建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东[注35]
海南 广西 贵州
云南 四川 重庆[注36]
陕西 河南 甘肃
宁夏 吉林 黑龙江

人囗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由二十七个省区组成的汉族地区人口数据[注37]

中国大陆地区汉族人口比重
地区 地区总人口 地区汉族总人口 汉族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比重(%)
汉族地区 1,350,305,167 1,251,153,850 92.66
北京 21,893,095 20,845,166 95.21
天津 13,866,009 13,422,528 96.80
河北 74,610,235 71,389,092 95.68
山西 34,915,616 34,793,761 99.65
辽宁 42,591,407 36,169,617 84.92
吉林 24,073,453 21,985,839 91.33
黑龙江 31,850,088 30,728,612 96.48
上海 24,870,895 24,471,085 98.39
江苏 84,748,016 84,126,802 99.27
浙江 64,567,588 62,349,874 96.57
安徽 61,027,171 60,594,623 99.29
福建 41,540,086 40,418,616 97.30
江西 45,188,635 44,969,369 99.51
山东 101,527,453 100,622,494 99.11
河南 99,365,519 98,210,038 98.84
湖北 57,752,557 54,981,458 95.20
湖南 66,444,864 59,759,648 89.94
广东 126,012,510 121,260,372 96.23
广西 50,126,804 31,318,824 62.48
海南 10,081,232 8,498,241 84.30
重庆 32,054,159 29,883,369 93.23
四川 83,674,866 77,986,638 93.20
贵州 38,562,148 24,511,882 63.56
云南 47,209,277 31,573,245 66.88
陕西 39,528,999 39,306,255 99.44
甘肃 25,019,831 22,363,438 89.38
宁夏 7,202,654 4,612,964 64.05

自然环境

编辑
主要河流
河流名称 别称 在汉地境内的干流
黄河 西渎 上游部分、中游、下游
长江 南渎 上游部分、中游、下游
淮河 东渎 全部
济水 北渎 全部
珠江 全部
闽江 全部
钱塘江 全部
海河 上游部分、中游、下游
辽河 中游、下游
主要山脉
山名 别称 备注
泰山 东岳
沂山 东镇
衡山[注38] 南岳
会稽山 南镇
华山 西岳
吴山 西镇
恒山 北岳
医巫闾山 北镇
嵩山 中岳
霍山 中镇
秦岭
怀玉山
天柱山 在汉代至隋代间,天柱山取代衡山成为南岳[注39]
昆嵛山
主要平原
主要高原
主要岛屿
主要湖泊

注释

编辑

    注:

  1. ^ 至今人们仍在日常使用“汉地”[参1][参2][参3][参4][参5][参6]一词
  2. ^ 《元代岳镇海渎祭祀考述》认为,实行岳镇海渎祭祀是蒙元王朝以汉法治汉地的统治策略,也有“君临汉地”的文化符号意义,为了确立对汉地统治的合法性。
  3. ^ 唐《广宏明集》“东天竺国有阿育王。收佛舍利役使鬼兵。散起八万四千宝塔。遍阎浮提。我此汉地九州之内。并有塔焉。”
  4. ^ 蒙古族史料《蒙古源流·卷二》“穆迪赞博生于丙辰年,岁己卯年二十四岁即位于琼地方,建立金刚圆觉等三庙,在位三十一年,称为萨特纳埒克俊咱噶喇斡抡汗,此汗与额讷特珂克国之达尔玛巴拉汗及唐朝之懿宗三人俱一时所生,岁己酉,汗五十四岁,殁,其子臧玛、达尔玛持松、垒罗、垒伦、多卜等兄弟五人,长子臧玛出家为僧,次子达尔玛持松自前岁次戊子纪二千九百九十九年之丙戍年所生,岁戊戌年十三岁,各众大臣㑹议辅立即位,岁壬寅年十七岁,时行兵于汉地,击败唐朝肃宗,大有所获威势益增,由是建造千座庙宇。”
  5. ^ 《梁书·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八》史臣曰:海南东夷西北戎诸国,地穷边裔,各有疆域。若山奇海异,怪类殊种,前古未闻,往牒不记,故知九州之外,八荒之表,辩方物土,莫究其极。高祖以德怀之,故朝贡岁至,美矣。
  6. ^ 《旧五代史·卷七十·唐书四十六·列传第二十二·李严》 严曰:“吾国视契丹如蚤虱耳,以其无害,不足爬搔。吾良将劲兵布天下,彼不劳一郡之兵,一校之众,则悬首槀街,尽为奴掳。但以天生四夷,当置度外,不在九州之本,未欲穷兵黩武也。”光嗣闻辩对,畏而奇之。时王衍失政,严知其可取,使还具奏,故平蜀之谋,始于严。
  7. ^ 《新五代史·卷二十六·唐臣传第十四·李严》严曰:“唐灭梁如拉朽,况其不及乎!唐兵布天下,发一镇之众,可以灭虏使无类。然而天生四夷,不在九州之内,自前古王者皆存而不论,盖不欲穷兵黩武也。”
  8. ^ 《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录第一》夷狄种号多矣。其大者自以名通中国,其次小远者附见,又其次微不足录者,不可胜数。其地环列九州之外,而西北常彊,为中国患。
  9. ^ 9.0 9.1 9.2 《明实录·神宗·卷五百五十二》:“敕辽东巡按御史提问清河游击冯有功责其启边衅之罪也,初,清河与奴酋邻,以金石台为界,旧禁不许汉人出境,有功以协营采木孤山堡葺军丁房,遂私纵军民出金石台采运木值,奴酋瞰知,邀杀四十余人,辽东督抚移文诘责之,奴酋悔罪认罚,献生事部夷十人枭斩汉境上,至是督抚诸臣以奴酋阳顺阴逆为祸方深,但有功营利衅当正其罪,上是之。”
  10. ^ 10.0 10.1 10.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 端拱二年, 右拾遗直史馆王禹偁奏议曰:“...五曰下哀痛之诏以感激边民。顷岁吊伐燕蓟,盖以本是汉疆,晋朝以来,方入戎地,既四海一统,诚宜取之。而边民蚩蚩,不知圣意,皆谓贪其土地,致北戎南牧。陛下宜下哀痛之诏,告谕边民,则三尺童子,皆奋臂而击敌矣。...”
  11. ^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阏氏乃说冒顿曰:“今得汉地,犹不能居;且两主不相厄。”
  12. ^ 12.0 12.1 《金史卷二·本纪第二》是月,宋使登州防御使马政以国书来,其略曰:“日出之分,实生圣人。窃闻征辽,屡破勍敌。若克辽之后,五代时陷入契丹汉地,愿畀下邑。”
  13. ^ 13.0 13.1 《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录第二》世宗自乾宁军御龙舟,艛船战舰,首尾数十里,至益津关,降其守将,而河路渐狭,舟不能进,乃舍舟陆行。瓦桥淤口关、瀛莫州守将,皆迎降。方下令进攻幽州,世宗遇疾,乃置雄州于瓦桥关、霸州于益津关而还。周师下三关、,兵不血刃。述律闻之,谓其国人曰:“此本汉地 ,今以还汉,又何惜耶?”
  14. ^ 元史·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直生长汉地,同汉人
  15. ^ 古籍中“汉地”一词的用例可参见讨论区。
  16. ^ Tsering Shakya. Chapter 33 The Genesis of the Sino-Tibetan Agreement of 1951. Gray Tuttle; Kurtis R. Schaeffer (编). The Tibetan History Read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04-02: 630 [2018-12-01]. ISBN 978-0-231-1446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17. ^ Elliot Sperling. The Tibet-China Conflict: History and Polemics] (PDF). Washington: East-West Center. 2004年: 34页 [2022-10-21]. ISBN 978-19327281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03). 简明摘要. 
  18. ^ 《后金教育政策考略》摘要:“后金统治者为增加女真的民族凝聚力,建立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教育,进入辽东汉地后,对汉文化教育实行摧残政策。”
  19. ^ 《辽史本纪第二十九·耶律延禧》保大四年,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归,又得阴山室韦谟葛失兵,自谓得天助,再谋出兵,复收燕、云。大石林牙力谏曰:“自金人初陷长春、辽阳,则车驾不幸广平淀,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则都燕山;及陷中京,则幸云中;自云中而播迁夹山。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不从。
  20. ^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金人国书:“七月日大金皇帝谨致书于大宋皇帝阙下,隔于素昧未相致于礼容酌以权宜在交驰于使传期计成于大事,盍备露于信华,昨因契丹皇帝重遭败衄,竟是奔飞京邑立收人民坐获告和备礼册上为兄,理有未宜斥令更饰,不自惟度尚有夸淹,致亲领甲兵恭行讨伐,途次有差到朝奉大夫赵良嗣、忠训郎王环等奏言奉御笔据燕京并所管州城原是汉地,若许复旧,将自来与契丹银绢转交可往,计议虽无国信,谅不妄言,已许上件所谋燕地并所管汉民外据诸邑及当朝举兵之后皆散到彼处余人户不在许数,至如契丹虔诚请和听命无违必不允应,若是将来举军贵朝不为夹攻,不能依得已许为定从于上京,巳曾遣回转赴燕路,复为敌人远背孽畜多疲已还士马,再命使人用报前由,即日据捉到上京盐铁使苏寿吉、留守同知王民效、推官赵拱等俱贯燕城内,摘苏寿吉先行付去,请发国书备言,银绢依准与契丹数目岁交,仍置榷场,及取前人家属并余二员即当依应具形别幅,冀亮遐悰,令属秋初,善绥多福,有少礼物具诸别录,今差勃堇斯刺习鲁充使、大迪乌高随充副同回前去,专奉书披陈不宣谨白。”
  21. ^ 《元史·卷一百二十五·高智耀》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
  22. ^ 《松漠纪闻》金国之法,夷人官汉地者皆置通事。上下重轻皆出其手,得以舞文招贿,三二年皆致富,民俗苦之。
  23. ^ 《北史卷二十一·列传第九·崔浩》帝曰:“卿谓先帝如何?”浩曰:“太祖用北淳朴之人,南入汉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自与羲、农、舜、禹齐烈,臣岂能仰名。”
  24. ^ 《元史卷四·本纪第四·世祖一》岁辛亥,六月,宪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长且贤,故宪宗尽属以汉地军国庶事,遂南驻爪忽都之地。
  25. ^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七·外国列传第一》开运三年三月朔日,德光坐崇元殿,行入阁之礼,睹汉家仪法之盛,大悦。以蕃大将萧翰为汴州节度使。十七日,德光北还。初离东京,宿于赤岗,有大声如雷,起于牙帐之下。契丹自黎阳济河,次汤阴县界,有一岗,土人谓之愁死岗。德光憩于其上,谓宣徽使高勋曰:“我在上国,以打围食肉为乐,自及汉地,每每不快,我若得归本土,死亦无恨。”勋退而谓人曰:“其语偷,殆将死矣。”
  26. ^ 《佛国记》:“法显于船上安居。东北行,趣广州。一月余日,夜鼓二时,遇黑风暴雨。商人、贾客皆悉惶怖,法显尔时亦一心念观世音及汉地众僧。蒙威神祐,得至天晓。晓已,诸婆罗门议言:‘坐载此沙门,使我不利,遭此大苦。当下比丘置海岛边。不可为一人令我等危崄。’法显本檀越言︰‘汝若下此比丘,亦并下我!不尔,便当杀我!汝其下此沙门,吾到汉地,当向国王言汝也。汉地王亦敬信佛法,重比丘僧。’诸商人踌躇,不敢便下。于时天多连阴,海师相望僻误,遂经七十余日。粮食、水浆欲尽,取海咸水作食。分好水,人可得二升,遂便欲尽。商人议言:‘常行时正可五十日便到广州,尔今已过期多日,将无僻耶?’即便西北行求岸,昼夜十二日,到长广郡界牢山南岸,便得好水、菜。但经涉险难,忧惧积日,忽得至此岸,见蔾藿依然,知是汉地。然不见人民及行迹,未知是何许。或言未至广州,或言已过,莫知所定。即乘小船,入浦觅人,欲问其处。得两猎人,即将归,令法显译语问之。法显先安慰之,徐问︰‘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佛弟子。’又问︰‘汝入山何所求?’其便诡言︰‘明当七月十五日,欲取桃腊佛。’又问︰‘此是何国?’答言︰‘此青州长广郡界,统属晋家。’闻已,商人欢喜,即乞其财物,遣人往长广。”文中的广州是指辖有八个郡的广州刺史部,在“知是汉地”的前提下,仍然认为“或言未至广州,或言已过”,可证东晋时汉地的南部已包含珠三角地区
  27. ^ 《元史·卷一百一·志第四十九·兵四》延祐七年十一月,从通政院官请,诏腹里、江南汉地站赤,依旧制,命各路达鲁花赤总管提调,州县官勿得预。
  28. ^ 《太平广记·卷八十九》鸠摩罗什...什初在龟兹,从卑摩罗叉律师受律。卑摩后入关中,什闻至欣然,师敬尽礼。卑摩未知被逼之事,因问什曰:“汝于汉地,大有重缘,受法弟子,可有几人。”什答云:“汉境经律未备,新经及诸论等,多是什所传出。三千徒众,皆从什受法。但什累业障深,故不受师敬耳。”
  29. ^ 旧《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四》李德裕又以大和五年吐蕃维州守将以城降,为牛僧孺所沮,终失维州,奏论之曰:“...维州据高山绝顶,三面临江,在戎虏平川之冲,是汉地入兵之路。初,河、陇尽没,此州独存。...”
  30. ^ 《宋史·卷三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留正》乾道初,羌酋奴儿结越大渡河,据安静砦,侵汉地几百里。正密授诸将方略,擒奴儿结以归,尽俘其党,羌平。进敷文阁学士,寻诏赴行在。正在蜀以简素化民,归装仅书数簏,人服其清。
  31. ^ 《元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三·廉希宪》初分汉地为十道,乃并京兆、四川为一道,以希宪为宣抚使。
  32. ^ 浅谈清代对东北的封禁政策.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33. ^ 1644年后,清廷将原明朝湖广分为湖南湖北南直隶(先改名为江南)分为安徽江苏,从陕西中分出甘肃,因此形成18个省份,而汉族的辽东地区被划入满洲。台湾府康熙年间划归福建管辖。这十八个省份大体上维持原有的政治制度,而不同于满洲新疆、内外蒙古青海西藏等其它区域。
  34. ^ 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参1]
  35. ^ 《当代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 -- 以对仁真活佛在广东的田野调查为例》云:“根据笔者2003—2004年对四川甘孜州活佛仁真郎加在汉地(主要是广东)地区的活动作为田野调查的基础资料。”
  36. ^ 《汉地藏式佛塔——菩提金刚塔的修建成因探源》
  37. ^ 不包括现役军人数目
  38. ^ 揭秘我国汉族地区最壮观的朝圣-千里歌舞朝南岳.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39. ^ 《太平御览·卷三十九》引徐灵期《南岳记》曰:“衡山者,五岳之南岳也,其来尚矣。至于轩辕,乃以灊霍之山为副焉。故《尔雅》云‘霍山为南岳’,盖因其副焉。至汉武南巡,又以衡山辽远,道隔江汉,于是乃徙南岳之祭于庐江灊山,亦承轩辕副义也。”

参考资料

编辑

    参:

  1. ^ 1.0 1.1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的通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2. ^ 世俗化政策的反效果(王力雄)
  3. ^ 法句经-汉人不适合学密
  4. ^ 緬懷「漢地演密教者:福德法幢‧劉銳之金剛上師」對漢地密法傳播之恩德- 百歲冥壽紀念(2014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5. ^ 扎根漢地,廣利有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6. ^ 四川2018年取消散居汉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7. ^ Photographic survey of Outer Chi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 of Washington.
  8. ^ 《中国通览》第24页
  9. ^ 《中国通览》第25页
  10. ^ 《中国通览》第26页
  11. ^ 1909年《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第1页
  12. ^ 1910年《中国地理教科书》第25页
  13. ^ 邹容. 第四章 革命必剖清人種. 《革命軍》. 上海: 大同书局. 1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7). 
  14.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一九二二年七月)].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1921―1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15. ^ 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一九二二年七月)].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1921―1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16. ^ 王谟《由地形气候物产说明康,卫,唐之重要性》,《禹贡》半月刊,第6卷,第12期,第21页。约1934-1937年。
  17. ^ 沈阳的旧名“奉天”出自《尚书·泰誓》-中新网. 中国新闻网. [2021-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2). 
  18. ^ 沈阳的红色文化印记--党史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 [2021-12-02].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