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生
(重定向自畜牲)
畜生(梵语:Tiryagyoni),又称傍生(古字写作旁生)或横生(梵语:tiryañc;巴利语:tiracchāna;音译底栗车)、畜生道、傍生趣,为六道之一,指的是飞禽走兽、蜎蠕虫蚁等所有实存动物,亦包含龙等俱动物外型的传说生物,与地狱道、饿鬼道合称三恶道。[1]
在民间用语上主要是指禽、兽,或写作畜牲、禽牲。
概论
编辑畜生即指动物身,亦云傍生(古字旁生),称其形“傍”(横行或爬行),以及行为也“傍”(心不正,歪横)为故,[2]也有观点说因为依傍人类等所生存故得名。不过,和人们通常认为的“动物”有些不同,畜生道有情未必是智力低下、受制于人的普通动物。《大毗婆沙论》认为有些印度神话中的鬼神,如紧那罗(kiṃnara)、毕舍遮(piśāca)等,为傍生趣所摄,因为其具有傍生的外相。[3]
《顺正理论》提到有些傍生鬼神,威德自在远胜天人,如难陀(Nanda)、跋难陀(upananda)等龙王[4]。虽部分傍生有大神通,但畜生道代表着三不善根中的愚痴无明(饿鬼为贪),五道之中无明多者莫若畜生,故畜生道仍是恶趣。[来源请求]
佛陀允许畜生道的众生皈依受戒,但不听许出家。释迦摩尼佛住世时有善现龙王幻化成人的模样出家,但被人发现龙身,而被驱逐出僧团的公案。[5]
种类
编辑民俗文化
编辑民间写作“畜牲”,但具体含义有细微区别,民间自然不以怪力乱神为常见,故一般畜牲指家畜,并不包含鬼神精怪。而“牲”字实际上起源于牺牲中的牲礼,即用固定的肉食搭配祭祀天地祖先。[来源请求]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慈怡法师主编. 〈畜生〉. 《佛光大辞典》 (高雄县大树乡: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台湾)).
- ^ 丁福保. 傍生. 《佛学大辞典》. 维基文库. 1922 (中文).
- ^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二‧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七》:“如紧捺落、毕舍遮、酰卢索迦、婆路尼、折罗颇勒窭罗等皆傍生趣摄。彼形虽上立而犹有傍生相,谓或有耳尖,或有戴角,或执险杖,或作诸鸟兽头,或作傍生蹄具,是故皆是傍生趣摄。”(《阿毘昙毘婆沙论》:诸毘舍遮神、紧那罗神、酰楼索迦神、婆楼尼神、奢罗破仇罗神,尽畜生趣所摄)
- ^ 《顺正理论》:“曾闻曼驮多王。威德胜于天故。难陀跋难陀等。虽是傍生。然其威德自在。胜诸天众。”
- ^ 《四分律卷第三十五‧受戒揵度之五》:“尔时佛游波罗(木+奈)国。善现龙王寿极长……变身作一年少外道形……出家受具足戒……时诸比丘以此因缘往白佛,佛言:‘畜生者,于我法中无所长益。若未出家,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若已与出家受具足戒者,当灭摈。’”
- ^ 《俱舍论》卷八:“人、傍生趣各具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