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佬沙文主义

臺灣社會中的沙文主義

福佬沙文主义,亦称福佬人沙文主义福佬中心论闽南沙文主义闽南人沙文主义河洛沙文主义河洛人沙文主义[1]为自中华民国党外运动时期起,即出现在台湾社会中的沙文主义的一种,其是指主张闽南裔台湾人才是台湾人,而只有闽南裔台湾人的母语才是台湾话的态度、意念、看法。该类词汇,亦用在若干以闽南裔台湾人为主体且存在着无视其他台湾族群倾向的文学政策政党等事物上。抱持福佬沙文主义的人的行为,通常是表现在对于台湾的日常生活的语言使用上。[2][3][4][5][6][7][8][9][10][11][12][13][14]

起源 编辑

任职于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学者王甫昌表示,福佬沙文主义者之何以在台湾社会中出现,在背景上,可能是与群众活动有关。于1980年代中叶,为了对抗中国国民党中国民族主义,由民主进步党所主导的政治反对运动的群众活动,其社会脉络的主要功能,“可以说是在建立及传播一套用来支撑台湾民族主义的‘族群传说’”。按照王氏的观察,“反对运动在这些群众活动脉络中,所要形塑的民族是‘台湾人’;而造成目前台湾民族沈沦的敌人,则是外来政权‘国民党’;只有让国民党下台,台湾人才能恢复民族的光荣(‘台湾人出头天’)”。他表示,大多数群众活动的脉络,无论是出于有意的设计或是无意的演变,亦均是强化这种想法。王氏并且表示,在语言的使用上,反对运动者,通常将闽南语改称为“台语”;将中华民国国语改称为“北京话”。在群众活动中,对于少数无法使用“台语”来演讲,也不为此事而向观众表达歉意的演讲者,观众往往会用嘘声、叫嚣、骚动或是离开会场的方式,来压迫台上的演讲者使用“台语”。民主进步党,即透过在数次群众活动中的同民众之间的互动,形塑此种特有的语言规范。在该政党宣传的台湾民族主义论述中,所谓之“台语”,也就是闽南语,即被当成是“台湾民族国家”的语言。另外,在这类群众活动中,亦往往会大量使用闽南语的歌曲,来加强活动的气氛。例如,《补破网》、《望你早归》、《台湾人出头天》等。[15][16][17]

高雄医学大学毕业且以研究台湾近现代社会史闻名的曾健民表示,反抗中国国民党的党外运动,到了1980年代中后期,即发生了变化——“民进党成立后,逐渐倾斜向反中国的运动,台湾话隐然成为其阵营内区别忠诚度的尺度,因而出现了福佬沙文主义的现象”。曾氏亦表示,“同时,台湾话也成了台湾的族群政治(其实体省籍政治)动员的最有效工具,一种万灵丹。”[18]民主进步党人杨祖珺表示,在台湾的党禁报禁趋向解除之际,“‘讲台语’成了一些团体‘辨忠奸’的标准。主张台独一定会说台语,说台语意味着倾向台独,在一些反对派的场合,不说台语都成了‘台奸’的罪名。这些似是而非的模糊印象,也随着‘台独’主张自由化后,刻入了人们的脑海。”[19]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的杨裕富则是认为,“闽南沙文主义的幼苗与胎记”,是在台湾清治时期漳泉械斗闽粤械斗中成形的。[20]

2001年,任职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的学者陈孔立,在讨论去中国化的学术论文中表示,民主进步党,是将台湾社会中的语言问题予以“政治化”。由于该政党不断去歌颂“台湾人本质主义”的倾向,因此就导致了若干文化符号“被赋予神圣的位置”。其中,为闽南裔台湾人通称“台语”的闽南语,即“被当成是认同台湾土地或人民的标准”。[21]2005年,任职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学者刘国深,即在讨论民主进步党的意识形态的学术著作中表示,少数学者与政客,在文字上,是强调使用汉字书写的闽南语来取代同用汉字书写的国语。例如,不写“杀死人”,改写“刣死人”;不写“知道”,改写“知影”。他亦表示,有些政治人物,在口语表达上,甚至将能否说闽南语“当成评判是否能为台湾人着想的标准”。[22]2014年,武汉大学政治学博士刘文科,则是在讨论民主进步党的选举策略的学术论文中表示,该政党是在“追求权力和推销其政治产品时,比其政治对手更自觉地运用了市场细分理论”,以“较为精准地锁定其营销对象”。由于它是将台湾南部地区当作“票仓”,因此其是借由台湾南北的发展差异且采用“台湾人出头天”、“福佬沙文主义”的宣传手段,而使得台湾南部地区的民众来支持自己,以形成在台湾政治中的所谓台湾南部地区“基本盘”。[23]

表征 编辑

语言 编辑

福佬沙文主义者的行为,通常是表现在对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使用上。由于闽南裔台湾人台湾人口中最多的族群。因此,福佬沙文主义者,多会要求同处于台湾社会中的其他族群在沟通时必须讲他们的闽南话母语。与客家话原住民语等语言的地位相同,这一语言,直至中华民国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推动乡土语言教学以前,并不在九年国民义务教育的语言教学范围内。兄长是民主进步党人黄伟哲且血统是闽南裔台湾人的英国莱斯特大学硕士黄智贤,即在讨论台湾政治的专门著作中表示,福佬沙文主义者是“认定福佬话就是台湾话福佬人就是台湾人”。这也“暗喻外省人没有资格立足台湾,而客家人原住民也不算是‘正港’台湾人”。[24] [25]

举例言之,在《美丽岛》的发行人黄信介出狱后不久,竹北民主进步党人,曾经在当地举办了一场党外的群众大会来欢迎黄氏。按照来自于竹南中港的与会者刘某的回忆,当时参加该大会的群众中,约有五分之三为客家裔台湾人。大会的演讲活动,是以闽南裔台湾人闽南语为起头。在三、四位讲者顺利的以闽南语演讲完成后,一位客家的民主进步党籍公职人员客家语演讲时,却遭遇七、八个人在台下大声地喊:“讲台湾话啦!客家话,我们听不懂!”与会者刘某表示,当时的上千位客家听众,是以沉默来回应那“略带酒意的吼叫”。而台上的客家讲者,即被迫的改以闽南语演讲。与会者刘某也表示:“但是,大家心中刺激很大。原来客家话不是‘台湾话’哩。客家人也不算是他们心目中的‘台湾人’吧。”[26]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的学者张世贤亦在其著作中表示,台湾解严以后,伴随着台湾民主化选举活动的蓬勃发展,当时在客家庄所举办之造势活动中,闽南人可以使用闽南语演讲而不会遇到客家人的抗议。不过当客家人使用客家语演讲时,却是经常出现位在台下的少数闽南人,高声表达出其“听不懂”的抗议。而且他们更是会大喊“用‘台语’讲啦!”[27]至于台湾外省人遭遇群众抗议之事,也不少见。担任过台湾省省长一职的宋楚瑜即在出版于2023年10月的著作中回忆,于1994年时,在因为台湾省省长改由直接选举产生而由中华民国政府所举办的廿八场“公办政见发表会”中,以在嘉义市彰化县的两场发表会的秩序,最是混乱。其中,于1994年11月29日举办在彰化县的台湾省立员林高级农工职业学校的发表会上,支持民主进步党籍候选人陈定南的群众,由于受到当时省籍情结的氛围的影响下,而不断向其他候选人发出鼓噪。对于群众的鼓噪,宋氏是为此喊停了十次。而同为候选人的新党朱高正,则是为此喊停了廿三次。即使发表会的主持人,曾经六度出声制止群众的行为,他们仍是“有时呐喊‘听呒啦’,有时高呼‘讲台语’”。[28]

闽南裔台湾人使用中华民国国语演讲时,亦会遇到福佬沙文主义者的抗议。例如,任教于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国立台湾大学地理学博士叶高华,在刊登于2017年12月的学术论文中回忆:“大约10年前,笔者参加228纪念活动时,仍可见到这种场面。当辜宽敏在台上讲起华语,台下群众立刻鼓噪:‘台湾人讲台湾话!’”[29]

尽管台湾社会中的其他族群有时候面对福佬沙文主义者,是抱持着退让的态度,不过,仍然有台湾客家知识分子以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母语也是台湾话的看法。例如,于2005年退休的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永炽,过去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替党外人士助选的场合上发言时,曾经遇人大声抗议:“你为什么说北京话?你是不是台湾人?你不会讲台湾话吗?”李氏表示,他当时很生气,所以“立刻转用客家话发言”,而“那个人虽然听不懂,但也没办法反驳客家话不是台湾话,摸摸鼻子就坐下了。”当时的主持人,便因此再请他使用中华民国国语发言,因为,如果他继续使用客家话发言,等于是无法与在场的多数听众沟通。在相继受到日本中华民国的国家权力影响下,李氏认为:“台湾的语言不只有闽南语,不能‘因为多数台湾人说这种话’,所以被压制的闽南话就等同于台湾话,位阶高于其他语言,这叫客家人原住民情何以堪?”他亦认为:“台湾的四大语群都是‘国语’(国家语言),只要能够沟通,哪一种‘国语’都可以。”[30]

除此之外,亦有台湾社会中的外省族群知识分子,在面对福佬沙文主义者的行为时,表达了看法。例如,于1990年7月,拥有赫哲族血统且在辅仁大学史学系担任教授尹章义表示,由于自己会说流利的闽南语和少许的客家语,因此在演讲时,会经常地将它们掺合使用。不过,当他在演讲时,仍然三次遭遇台下的福佬沙文主义者的叫嚷。他们要求尹氏“使用‘台语’”,而“不要用国民党的‘国语’”。针对这些福佬沙文主义者的行为,尹章义则是“直截了当的告诉台下的群众,这种缺乏包容性而且不尊重他人的态度,必定会摧毁全台湾人民好不容易挣得的民主和繁荣。”[31]

在出版于1992年的著作中,属于台湾外省人后代且作为民主进步党人的歌手杨祖珺则是表示,在其早年接触党外运动时,每一次遇到出现中华民国国语的场合,都会见到参加运动的医师田朝明,以“台语!讲台语啦!讲那什么猪话!”等话大声抗议他人。尽管田氏是听得懂国语的。[32]

认同与身份 编辑

福佬沙文主义者认为,语言,是与认同、立场、身份结合在一起的。学者刘强即指出,对于台湾社会中的省籍矛盾的操纵,部分支持台湾独立运动者,是表现出闽南裔台湾人沙文主义。“如,有政客高唱‘吃台湾米,喝台湾水,不会说台湾话(闽南话)的中国猪滚回去’、‘台湾话就是福佬话(意味着客家话不算台湾话)’等等。”刘氏亦表示:“此类激越言论,都表现出优势族群的自大心态与‘同化论’取向。这种‘福佬沙文主义’的种种表现不仅激起了本省族群的不满,也激发了客家人原住民的文化自觉与对抗意识,迫使客家人和原住民‘重返各自的姆庇之家’。”[33]任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中山大学法学硕士王建民,在出版于1996年5月的纪实性读物中指出:“那些高喊‘民族自决’、‘台湾人讲台湾话’的人却未能尊重其他族群。闽南意识强烈的部分福佬人主张说母语台湾话(闽南话),排拒讲‘国语’(普通话北京话)的外省人,责怪外省人到现在还不会讲台湾话。然而在原住民看来,汉人来台四百余年,也同样不会讲原住民的语言。又如何解释?有没有个‘说法’?这种双重标准不仅体现了族群之间的鸿沟,也反映了所谓‘台湾人意识’的不公。”[34]

担任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教授一职的美国史丹褔大学文学博士廖咸浩,在刊载于1993年5月13日《中国时报》上的文章中表示:“‘吃台湾米、喝台湾水四十年,居然不会说台湾话’这句话在当前的台湾俨然已变成了检验‘台湾身份’的重要指标。可以想见的是,不少台湾住民会因此而很尴尬的发觉,自己已成了台湾的边缘人;有人甚至还因此生出‘新亚细亚的孤儿’之叹。显然,这句话在台湾所引起的身份震撼并不容小觑。从这句话所引出的问题是,不会说台湾话(其实是福佬话)的人是否犯了‘不认同本土’的错误?而且是否也因此在‘台湾身份’上有所不足?”廖氏指出,在当前台湾社会中,上述的公式“台湾米=台湾水=台湾话(福佬话)=台湾人”之何以会产生,则是因为部分强调台湾意识的论述者,其所表现的过度中心论(centrism)与本质论的倾向。他们的论述,也算是复制了过去旧式中国民族主义曾经造成的问题。而这种论述,亦是“为台湾本质设定了种种正字标记的条件”。于是,在区分主流与次要、中心与边陲的思考下,所谓台湾人的定义,即在套用于台湾的各种族群时,有了不同纯度或是等级的分别——“本省人是中心,外省人是边陲,本省人之中,闽南是中心,客家是边陲。”他亦指出,强调台湾意识的论述者,相当程度地将在身份与文化上的中国民族主义的架构,予以翻转,并且是变成福佬中心主义的。这是“从而把台湾各少数族群文化贬为次等,其台湾身份自然也有所不足。”[35]

在一本讲授逻辑学伦理学的著作中,任教于中原大学佛光大学的学者喻肇青、张华荪、张道本等人为了解释逻辑学中的概念——“若P则Q”,以及介绍真值表的使用方法,即提出“如果是台湾人,就会讲台湾话”,并且依照此一命题进一步表示“因为某甲是台湾人,所以某甲就会讲台湾话”,作为逻辑思考上的案例。他们指出,除了可以使用真值表进行命题的验证之外,尚可以寻找“前提为真,结论为假”的例子。若能找到这种例子,则表示命题为不成立。以这个例子而言,许多台湾的年轻人,并不会讲台湾话。因此,由这种反例,乃可以证明“如果是台湾人,就会讲台湾话”的命题为不成立。在这寻找例子的过程中,亦牵涉了如何定义“台湾人”与“台湾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均必须被厘清。所谓的“台湾人”,是指在台湾出生的人?还是指住在台湾的人?住在台湾的人是住了多久?又或是指住在台湾的家族?住在台湾的家族是住了几代?等多个问题。至于所谓的“台湾话”,是指台湾南岛语?还是闽南语?须要讲得多流利或是通过哪些语言考试,才能算是“会讲”?与厘清“台湾人”的定义相同,仍也是必须考虑多个问题。[36]

生为台湾原住民族中的卑南人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硕士孙大川,在研究台湾族群问题的论文中表示,台湾本土意识,“发展至民国七〇年代之后,逐渐有闽南沙文主义的倾向。在其国家之想像建构中、在其历史重建的诠释系谱里,以及他们在语言文化象征之运作上,都充满了福佬民族主义的色彩,是台湾版的‘驱除鞑虏’。”孙氏指出,“这不但引起客籍族群的警觉,更引起外省族群深刻的危机感。”[37]

讨论 编辑

1983年9月29日,拥有闽南裔台湾人血统的作家陈映真,在美国爱荷华市的与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戴国煇、美国堪萨斯大学硕士吕嘉行、文艺评论家谭嘉、编辑出版家叶芸芸的聚焦于“台湾人意识台湾民族”的对谈会上表示:“国民政府台湾推行国语,可说是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推行的手段却是相当不合理也是极为不健康的,譬如限制大众传播闽南语时间,限制歌仔戏布袋戏的演出,甚至在学校说方言的学生要受到处罚,使用方言——我们的母语竟然成为一种羞耻!”陈氏在批评由中国国民党所推行的政策时,他更表示:“现在台独分离运动却也没有超越国民党,在反抗国语政策的同时,自己也带着‘福佬话沙文主义’,充分地漠视其他如客家话高山各族语言的存在。”[38]

1987年,在新新闻编辑部的采访下,当以《野火集》一书闻名于台湾社会的作家龙应台询问中华民国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朱高正“是否赞同以方言取代国语”时,朱氏表示:“坚决反对!我举个例,我到客家聚居的地方,像苗栗竹东,他们说我可以用闽南语讲,我坚持我用北京话讲,因为我尊重每个语系,如果你强迫客家人使用闽南语,那惨了,这样下去二十年客家话就完蛋了,这是我的基本立场,我认为应该有个共通的语文。”[39]

1988年12月,在《中时晚报》任职的杨渡表示:“台独声浪与新国家运动在最近的连串发展中,已逐渐倾向于‘福佬沙文主义’,在许多政见场合或群众场合中,以闽南语高喊‘台湾独立万岁’及‘讲台湾话’的要求,已使得台独渐渐有福佬法西斯倾向”。[40]

于1990年代,美国华盛顿大学文学博士邱贵芬,在运用西方后殖民理论来研究台湾文学的定位问题时表示,台湾本土文化重整运动,其所触及的语言问题,确实拥有导致同在台湾的其他族群不安的福佬沙文主义危机。因此,他在挪用后殖民理论中的文化混种英语Hybridity与学舌(mimicry)的概念上主张,台湾的国语,可以被视为台湾的语言,以作为不同母语族群之间的沟通工具,而不必将之视为外来的语言,且加以敌视。在思索问题的立场上,邱氏是赞同台湾本土运动,但是反对将“本土”化约为“福佬”与本土运动中所潜藏的福佬沙文主义倾向,以避免如作家李乔所言之对于其他弱势族群产生了另一次的“语言暴力”。[41]而在现代的台湾文学作家中,也有意识到族群问题者。例如,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陈芳明,于2000年代,在讨论笔名为“履彊”的苏进强写实主义文学的文章中指出,苏氏“是体认到台湾文化的主体绝对不是单一的、特定的族群所能垄断。汉人中心论或福佬中心论,都只会带来文化的伤害与内耗。他的小说不断指出,台湾文化的内容系由多种族群传统与历史记忆所构成。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差异,并不构成彼此的优劣。”[42]陈氏则是在提及自己去撰写《台湾新文学史》一书意向的文章中主张:“所有的汉人中心论、中原中心论、福佬中心论,都不可能在新文学史中称霸。这是因为各个族群的文学生产力,无论在视野、格局,或在技巧、审美方面,都足以克服各种称霸的企图。”[43]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卢建荣,在讨论台湾的国族主义小说文本的著作中表示,在其“寓目所及的族群政治小说中,指出闽南沙文主义这点的”小说,大概是仅有出版于1994年由笔名“雪眸”的林国隆所撰写的《悲剧台湾》一本。[44]

于1994年9月24日,生为台湾原住民族中的阿美人民主进步党原住民族委员会执行长夷将·拔路儿,在名为“族群的关系跟台湾民族的形成”的综合座谈会上表示:“现在很多台湾人还是停留在四百年历史的观念,好像四百年前的台湾是个没有人居住的地方”。他并且指出,在当时进行的选举活动中,由民主进步党籍候选人陈定南所提出的“台湾四百年来的第一战”的诉求,即是一种明显受到河洛人沙文主义所形塑的历史观念。对于这一观念,许多台湾的原住民,是无法接受的。[45][46]

于1995年5月,笔名为“雷鸣”的新闻工作者蔡金宣即表示:“福佬人的大沙文主义,实在既不合时宜,也过分的澎胀自己。[47]台湾社会目前的组合应该是福佬客家外省人原住民。必须‘四大家族’,互助互谅,互勉共荣,岂能一族独大,包揽天下。”蔡氏也表示,发生于1988年12月由客家裔台湾人所发起的还我母语运动,是“在国民党没有少数民族政策和福佬沙文主义之下,寻求生存的一种奋斗求生的努力挣扎行为。”[48]

在1996年3月的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以后,为了检讨政治路线,民主进步党,即于同年4月12日,举行了名为“新世代反对运动大辩论”的座谈会。在当时的反省思潮下,TVBS,亦于同年同月20日,主办了“跨世纪大辩论”。它邀请了沈富雄游盈隆庄淇铭段宜康杨照罗文嘉沈发惠等人参加。在该辩论会中,属于台湾外省人后代第7届台北市议员段宜康表示,民主进步党,应该要反省其“大福佬沙文主义”。段氏也表示,该政党,不能只利用台湾社会中既有的族群矛盾,来挑选在政治上最容易走的路线。[49]

担任过民主进步党国际事务部主任一职的美国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杨照,则是在撰写于1996年5月的文章中表示,民主进步党内的政治团体——新世代,是以福佬沙文主义等词汇来剖析当时民主进步党人的弊病。他指出,“新世代”之为何有此一“枪口对内”的坚持道德的作法,主要是因为民主进步党人经常在台湾语言使用上所表现出的问题——只讲自己的闽南话母语且不尊重台湾的其他族群母语。杨氏认为,“新世代”的批评,是对的。不过,他们却没有提出能够解决这一语言问题的方案。而他则是认为,能够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其实不是要大家回归过去的“统一语言”的旧方向上,而是要大家尊重台湾社会中的“多语事实”。易言之,并不是决定大家应该均讲中华民国国语,或是闽南语,或是台湾的其他语言,而是使得大家可以理解多种台湾的语言。在一个多语的社会中,每个人均有使用自己的母语且使用自己所擅长的语言权利,而在这些语言之间,并没有优劣高下的差别。杨氏亦表示,借由各党各派的支持者的影响力量,大家一起来学习容忍、尊重、欣赏别人语言的态度,才可以在选择中华民国国语,或是选择闽南语等企图建立单一共同语言沙文主义与霸权精神中解脱。[50]

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的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林瑞明,在出版于1996年7月的专门研究台湾文学的著作中表示,于1991年由林宗源林央敏黄劲连李勤岸胡民祥等廿人所组成的以闽南语创作的“番薯诗社”,其创作观念是认为“台语文学就是台湾文学”。林氏表示,他们所谓的“台语文学”,是专指以闽南语创作的母语文学。“这不免令人担心随台语文学的生根、发芽,又产生另外形式的语言霸权、文化霸权。”[51]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彭怀恩,在出版于2000年6月的学术著作中表示,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观之,为了应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体系,未来的中华民国必须要从多种途径来强化其内部的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其中,重视各族群平等的多文化主义,乃一受到国际舆论所支持的观念。该观念,是“反对任何的文化霸权,即无论是大中国沙文主义或河洛沙文主义”,其也“强调无论是闽南客家外省原住民都有权利以自己文化表现,享受平等的政治参与。”他亦表示,这即是牵涉到承认政治(recognition politics)的问题。[52]

2005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一职的学者赵会可表示,台湾当局的语言规划拥有一种特性,即是“只看重语言的高度政治意涵,而根本不考虑设立14种‘国家语言’是否可行”,其并且“也不反省提高闽南语地位是否对人口数居于劣势的客家族群原住民是否构成‘福佬沙文主义’。”赵氏亦表示:“台湾当局和有关人士大力进行闽南语言文字及通用拼音方案的推广,一方面透露出‘福佬沙文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将‘台语罗马字’奉为‘正统’,实际上是对西方殖民文化的屈从。”[53]任教于厦门大学的许长安,则是在2006年的讨论台湾乡土语言教学的论文中表示:“闽南语、客语原住民各族语等等,作为乡土语言,我们相信所有人都会赞成应该要流传、而且互相学习。但是如果要将闽南语提升到国语的位阶,恐怕是一种福佬沙文主义的心态,无法得到其他族群的谅解。”[54]

于2004年至2006年间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的前中国共产党人阮铭,在出版于2009年4月的著作中指出,专门研究台湾历史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李筱峯是认为“独尊普通话官北话)为‘国语’,而压制其他语言,和独尊福佬话为‘台语’,而排斥其他语言,都同样患着相当强烈的语言歧视专制独裁心态”。[55]

从语言与认同的关系来讨论问题者,亦不乏其人。作为美国政治学界中的海峡两岸关系的研究专家,任教于北卡罗莱纳州戴维森学院英语Davidson College哈佛大学政府学博士任雪丽,在出版于2010年的讨论台湾的专门著作中指出:“年轻人对于用语言判定一个人爱不爱台湾感到反感,语言对他们来说只是沟通的工具,不是族群认同的标记。”[56]长期在德国担任中华民国外交官国立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蔡庆桦,则是在出版于2020年的著作中表示,在德国社会中,所谓之“日常种族主义德语Alltagsrassismus”的内容之一,是将“德国认同或是德国身份”与“是否能够使用德语”予以挂勾。而这种刻板印象,是很可疑的。以闽南语同父母亲交谈的蔡氏亦表示,在认同与语言的关系上,自己是“不觉得以语言来定义台湾身份是正确的事”。[57]

注释 编辑

  1. ^ 在台湾社会中,“福佬”与“河洛”两词,均是指祖籍为中国大陆闽南地区的闽南裔台湾人,其包括但不限于祖籍为漳州府、泉州府、福州府者。
  2. ^ 台湾史硏究会主编. 《臺灣史硏究會論文集(第三集)》. 台北市: 台湾史硏究会. 1991: 页312–315 (中文). 
  3. ^ 廖咸浩. 《愛與解構——當代臺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 台北市: 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5: 页126. ISBN 9575221249 (中文). 
  4. ^ 王建民、刘国奋、雷玉虹编著. 《臺灣何處去》. 北京: 华文出版社. 1996: 页85–86. ISBN 750750512X (中文). 
  5. ^ 鞠海涛. 《民進黨社會基礎研究》.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4: 页80–81. ISBN 7801950143 (中文). 
  6. ^ 杨武勲. 〈台湾原住民族の言語教育:人権と多文化教育の視点から〉. 《学术研究(教育·社会教育学编)》 (东京: 早稲田大学教育学部). 2004, (号52): 页100–101 (日语). 
  7. ^ 张文生、王茹. 《民進黨選舉策略研究》.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4: 页126–127. ISBN 780195016X (中文). 
  8. ^ 黄智贤. 《戰慄的未來:解構臺灣新獨裁【增訂版】》. 台北市: 米罗文化有限公司. 2004: 页180–182. ISBN 9572986910 (中文). 
  9. ^ 冯云波、李绍鹏. 〈臺灣族群政治分析〉. 《太平洋学报》 (北京: 中国太平洋学会). 2005, (期2): 页74–75. doi:10.14015/j.cnki.1004-8049.2005.02.011 (中文). 
  10. ^ Joyce C. Huang, Tu Yang ed., Bevin Chu trans. Taiwan at the Crossroads: An Expose of Taiwan's New Dictatorship. Taipei City: Bajaho Publishing House. 2005: pp. 166–167, 183–187. ISBN 986810842X (英语). 
  11. ^ 刘耀星. 〈臺灣族群形成析論〉.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赤峰: 赤峰学院). 2007, 卷28 (期2): 页63 (中文). 
  12. ^ 若林正丈、松永正义、薛化元主编. 《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論集》. 台北县板桥市: 稻乡出版社. 2008: 页60. ISBN 9789866913396 (中文). 
  13. ^ 郝时远、陈建樾主编. 《臺灣民族問題:從「番」到「原住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页264–265. ISBN 9787509739822 (中文). 
  14. ^ 任雪丽(Shelley Rigger)作,姚睿译. 《臺灣為什麼重要?美國兩岸研究權威寫給全美國人的臺灣觀察報告》. 台北市: 猫头鹰出版. 2013: 页229–230. ISBN 9789862621301 (中文). 
  15. ^ 王甫昌. 〈臺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 《台湾政治学刊》 (台北市: 台湾政治学会). 1996, (期1): 页183–185. doi:10.6683/TPSR.199607_(1).0005 (中文). 
  16. ^ 台湾研究基金会策划,游盈隆主编. 《民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台北市: 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7: 页144–145. ISBN 9576962463 (中文). 
  17. ^ 若林正丈、松永正义、薛化元主编. 《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論集》. 台北县板桥市: 稻乡出版社. 2008: 页55–56. ISBN 9789866913396 (中文). 
  18. ^ 曾健民. 《「臺灣意識型態」批判》. 台北市: 海峡学术出版社. 2012: 页156. ISBN 9789866480706 (中文). 
  19. ^ 杨祖珺. 《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 台北市: 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1992: 页137–138. ISBN 957130512X (中文). 
  20. ^ 杨裕富. 《臺灣設計美學史(卷一)——神話至明》. 台北市: 元华文创股份有限公司. 2019: 页72. ISBN 9789577110817 (中文). 
  21. ^ 陈孔立. 〈臺灣「去中國化」的文化動向〉. 《台湾研究集刊》 (厦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 2001, (期3): 页5–6 (中文). 
  22. ^ 刘国深. 《民進黨意識形態研究》.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5: 页103. ISBN 7801950135 (中文). 
  23. ^ 刘文科. 〈從政治營銷的視角看臺灣民主:以民進黨的實力消長為例〉. 《台湾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2014, (期4): 页62. doi:10.13818/j.cnki.twyj.2014.04.008 (中文). 
  24. ^ 黄智贤. 《戰慄的未來:解構臺灣新獨裁【增訂版】》. 台北市: 米罗文化有限公司. 2004: 页34–35. ISBN 9572986910 (中文). 
  25. ^ 陈颖. 〈政治人類學視野下的當代臺灣語言生態——基於「族群政治」分析視角〉. 《广西民族研究》 (南宁: 广西民族研究中心). 2009, (期2): 页89 (中文). 
  26. ^ 编辑部撰文. 〈傭工佃丁出戰士——從移民墾殖史看臺灣客家系人民〉. 《人间》 (台北市: 人间杂志社). 1989, (期39): 页45–46 (中文). 
  27. ^ 张世贤. 《臺灣客家前世今生來時路》. 台北市: 草根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08: 页120. ISBN 9789578466999 (中文). 
  28. ^ 宋楚瑜口述历史,方鹏程采访整理. 《公門好修行:臺灣史上唯一民選省長宋楚瑜工作實錄》. 台北市: 商周出版 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3: 页53–56. ISBN 9786263188617 (中文). 
  29. ^ 叶高华. 〈臺灣民眾的家庭語言選擇〉. 《台湾社会学刊》 (台北市: 台湾社会学会). 2017, (期62): 页67. doi:10.6786/TJS.201712_(62).0002 (中文). 
  30. ^ 李永炽口述,李衣云撰写. 《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 台北市: 游击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9: 页466–467. ISBN 9789869762700 (中文). 
  31. ^ 台湾史硏究会主编. 《臺灣史硏究會論文集(第三集)》. 台北市: 台湾史硏究会. 1991: 页313 (中文). 
  32. ^ 杨祖珺. 《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 台北市: 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1992: 页137. ISBN 957130512X (中文). 
  33. ^ 刘强. 〈族群結構與臺灣民眾的國家認同〉.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广州: 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 2011, (期3): 页51 (中文). 
  34. ^ 王建民、刘国奋、雷玉虹编著. 《臺灣何處去》. 北京: 华文出版社. 1996: 页81. ISBN 750750512X (中文). 
  35. ^ 廖咸浩. 《愛與解構——當代臺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 台北市: 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5: 页28–31. ISBN 9575221249 (中文). 
  36. ^ 喻肇青、张华荪、张道本、叶俊麟、连振佑、刘时泳、丁姵元、林文瑛. 《專業倫理:設計倫理》. 台北市: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20: 页94–98. ISBN 9789577638199 (中文). 
  37. ^ 萧新煌主编. 《敬告中華民國——給跨世紀臺灣良心的諍言》. 台北市: 日臻出版社. 1995: 页196–197. ISBN 9578882394 (中文). 
  38. ^ 戴国煇著作,财团法人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编辑制作. 《戴國煇全集》. 台北市: 文讯杂志社. 2011: 册19,采访与对谈卷2,页45. ISBN 9789868585041 (中文). 
  39. ^ 朱高正作,陈芙媺、刘鸣生编. 《朱高正論文集【和平革命】②驚蟄1987》. 台北市: 朱高正. 1989: 页301–302 (中文). 
  40. ^ 杨渡. 《解體分裂的年代》. 台北市: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1: 页101–102. ISBN 9571417793 (中文). 
  41. ^ 陈光兴主编. 《文化研究在臺灣》. 台北市: 巨流图书公司. 2000: 页290–291. ISBN 9577321240 (中文). 
  42. ^ 陈芳明. 《孤夜獨書》. 台北市: 麦田出版 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5: 页80. ISBN 9867252713 (中文). 
  43. ^ 陈芳明. 《孤夜獨書》. 台北市: 麦田出版 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5: 页180–181. ISBN 9867252713 (中文). 
  44. ^ 卢建荣. 《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 台北市: 麦田出版. 2000: 页86–87、115. ISBN 9577087337 (中文). 
  45. ^ 台湾教授协会编审企划,施正锋编. 《臺灣民族主義》. 台北市: 前卫出版社. 1994: 页330–332. ISBN 9578010044 (中文). 
  46. ^ 宋楚瑜口述历史,方鹏程采访整理. 《公門好修行:臺灣史上唯一民選省長宋楚瑜工作實錄》. 台北市: 商周出版 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3: 页52–53. ISBN 9786263188617 (中文). 
  47. ^ 有一错字,“澎”字应该改为“膨”字。
  48. ^ 雷鸣. 《外省人沒得混了?》. 台北市: 汉斯出版社. 1995: 页131. ISBN 9579972419 (中文). 
  49. ^ 郭正亮. 《民進黨轉型之痛》. 台北市: 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8: 页87–91. ISBN 9576214653 (中文). 
  50. ^ 杨照. 《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 台北市: 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1998: 页176–179. ISBN 9575836618 (中文). 
  51. ^ 林瑞明. 《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 台北市: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6: 页64–66. ISBN 9579449422 (中文). 
  52. ^ 彭怀恩. 《臺灣政治發展的反思》. 台北市: 风云论坛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 页336–337. ISBN 9578929951 (中文). 
  53. ^ 赵会可. 〈簡析臺灣當局語言規劃中的「臺獨」屬性〉. 《台湾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2005, (期2): 页58–59 (中文). 
  54. ^ 许长安. 〈臺灣的鄉土語言教學述評〉. 《现代语文》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2006, (期7): 页20 (中文). 
  55. ^ 阮铭. 《我看臺灣與臺灣人》. 台北市: 玉山社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9: 页98. ISBN 9789866789489 (中文). 
  56. ^ 任雪丽(Shelley Rigger)作,姚睿译. 《臺灣為什麼重要?美國兩岸研究權威寫給全美國人的臺灣觀察報告》. 台北市: 猫头鹰出版. 2013: 页68. ISBN 9789862621301 (中文). 
  57. ^ 蔡庆桦. 《爭論中的德國:如何在歧異中共存,理性明辨走向成熟民主》. 台北市: 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 2020: 页31–35、363. ISBN 9789863985082 (中文). 

参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