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箓(1877年5月5日—1939年2月19日),任先,号止室福建省福州府(今闽侯县)人。清末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外交官。曾参加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生平 编辑

家世背景 编辑

陈箓,原名登箓,字咏仙,又字任先,号止室。生于光绪三年三月二十二日(1877年5月5日),福州闽侯县 人,祖籍浙江金华东阳。陈氏家族于元英宗志治年间由浙入闽,世居福州府城内。[1]明朝年间起,陈氏家族渐出科举仕官人才,其中包括:明正统丁卯科(1447)举人六世祖陈汝璋 (名暄,号循斋,1426-1497),嘉靖乙卯(1555)江西乡试举人七世祖陈元祐(又作元祜,字克承,又字周侯,号石山,1495-1573), 崇祯甲戌科(1634)进士十世祖陈燕翼、曾祖父乾隆壬子科(1792)举人陈宸书(一名大捷,字章徽,号枫阶,1765-1833)、叔祖道光丁未科(1847)进士陈濬等人,是为闽中望族。[2]

陈箓祖父陈溶(原名霖禧,字华凝,号镜潭,1801-1854)为枫阶公次子,福郡庠生,以弟濬官赠资政大夫,以孙箓官赠通奉大夫。本生父陈梧庆(字国唐,号桐卿,1846-1909)为镜潭公次子,国学生,喜吟咏旅行,于里中结社多忘年交,著有《茗香馆吟草》六卷等文集。因梧庆长兄陈㶌庆(字国治,1823-1847)未娶早逝,陈箓过继给伯父为嗣子。母亲李太夫人(1848-1883)为长乐李兼三太守胞妹,桐卿公元配。陈箓有同父异母弟三, 为桐卿公庶夫人刘氏出。次弟陈篯(原名登鉴,号彭仙),北京闽学堂肄业,充意大利使署主事,墨西哥使署随员,镇南浦领事,秘鲁公使馆随员等外交职务。三弟早逝。四弟陈䇵(原名登沂,号补楼),北京闽学堂生,充库伦都护使公署主事。有姊妹六人,其中次姊适侯官县学监生翁仙曾(名希齐),为库伦公署主事,科布多公署医官。另有堂弟陈登澥(号湖士,陈濬次子陈祖诒长子) 为库伦都护使公署秘书。[1]

早年活动 编辑

陈箓于1891年(光绪17年)进入船政学堂学习,后被开除。1894年(光绪20年),他到铁路总局附设矿化学堂学习。1898年(光绪24年)由于学堂关闭,他转到武昌自强学堂。光绪27年(1901年)毕业,留任自强学堂法文班教习。光绪29年(1903)4月,他赴欧洲留学,曾在德国法国学习,后进入巴黎法学院 (Faculty of Law of Paris) 学习法律[3]。光绪33年(1907)他获得法学士。留欧期间,陈箓曾调充出洋五大臣随员。光绪33年(1907)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期间,由中方(大清国)代表陆徵祥钱恂举荐担任保和会参赞。光绪33年 冬归国汇报海牙保和会事宜,并立即获法部尚书戴鸿慈之邀担任各种法务及外交方面工作,包括担任宪政编查馆编纂、京师大学堂法文民政教授等职。光绪34年(1908)秋,参加游学毕业生考试,获法政科进士。宣统元年(1909)授翰林院编修, 此后在清朝邮传部外务部等部门任职。在法务工作方面,他参与起草大清民律草案继承编,并翻译了《法兰西民法正文》等外国法律文典,为晚清立宪运动做出贡献。[4][5]

外交职历 编辑

1912年(民国元年)4月,陈箓任北京政府外务部政务司司长。1913年(民国2年)13月,他任中国驻墨西哥公使,但未赴任。翌年1月,他和毕桂芳任会议外蒙事件全权专使赴外蒙古库伦解决博克多汗国独立事件,签订恰克图条约。1915年(民国4年)6月,他任都护使驻库伦办事大员。翌年7月他任册封専使,在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册封大典上代表中国政府赐活佛金册、金印, 并促成哲布尊巴丹派人前往北京拜见民国总统。他还与外蒙古官府达成中央政府在唐努乌梁海设立佐理专员的协议。1917年(民国6年)4月,他因病辞职。[6][7][8]

1918年(民国7年)3月,陈箓任督办参战事务处外事处处长。5月任外交部次长。同年末,外交总长陆徵祥出席巴黎和会,他代理外交总长。1920年(民国9年)2月,他离开次长职,任驻法国全权公使。1921年1月抵达巴黎上任后不久,他即遭遇并处理留法勤工俭学学潮[9]。1923年(民国12年)8月,他兼任国际联盟中国代表。1924年,他成为第八届巴黎夏季奥运会艺术类竞赛裁判[10]

1928年(民国17年)7月,他结束公使职务归国。以后他在上海当律师。1934年(民国23年),他任国民政府外交顾问。1936年(民国25年)他任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副会长。

参加维新政府 编辑

1938年(民国27年),陈箓参加南京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任外交部部长。1939年2月19日大年初一,从南京回沪过年的陈箓,晚上7点左右在其上海公共租界愚园路寓所中,正与拜访友人,前驻丹麦公使罗忠诒聊天时,被闯入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工作员(一说是刘戈青)射杀。[11] 杀手留言自称“中国青年铁血军”。李国杰稍后于年初三被杀。[12]

陈箓家人 编辑

陈箓与夫人陈甘珪辉育有二子五女。长子陈友京早殇。次子陈友涛(字忠涉) 曾担任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外事秘书,及天津电车电灯公司董事等职。[13] 1935年11月,陈友涛在天津国民饭店迎娶张学良将军次妹张怀英 [14] 。陈友涛曾随父亲参加维新政府,担任伪外交部情报司长,父亲遇刺身亡后辞职,退出伪政府[15]。抗战胜利后友涛在香港过世。[16]

长女陈煖琼(Thena, 又名陈等男,1903-1957) 在法国留学,曾替代母亲以中华女子参政会刘王立明时任会长)成员身份代表中国出席1926年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女子参政会[17]。1924年夏在巴黎嫁于汪荣宝长子汪延熙[18]。夫妇育有二子二女:长子汪尧龄1949年随姨父母迁台[19]; 次子汪尧昌隔代过继给汪东为孙;二女汪瑞、汪琦 [20]; 次女 陈宝琼 (Louise) 嫁于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进士,杭州太守林启之孙、外交官林桐实之子林君立(君立母亲为魏瀚之女)[21] ; 三女陈润琼 (Anna,1920-2013),1942年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文学士,1952年嫁于唐纳; 四女陈熙琼,1948年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文学士,或为黑猫中队陈怀生上校之八姑母[22]; 五女陈培琼,与四姐熙琼同获1948年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文学士,并与三姐润琼一起整理出版了父亲遗集《止室(任先)先生年谱•诗存》。

陈箓胞妹陈琪玉李鸿章侄孙,六弟李昭庆之孙李国源(1896-1974,字仰尼)之继室。李国源曾为段祺瑞大女婿,元配夫人段家长女段式萱。段氏过世后继娶陈氏,三家人来往紧密,之后陈李二人之子李家晖过继给了段家三小姐段式巽。段三小姐之夫为袁世凯侄孙袁家鼐,于是将李家晖改名为袁缉辉[23]

著作 编辑

部分陈箓著述[24]

  • 法文文牍程式
  • 止室笔记 (含《恰克图议约日记一卷,奉使库伦日记三卷 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七辑)
  • 蒙古逸史(黄成垿口述,陈箓笔译。另收录于《蒙事随笔》)
  • Ki-Yun:Le Lama Rouge et Autres Contes (陈箓1920年出版法语选译纪昀著作《阅微草堂笔记》,1000本限量出版)
  • 止室(任先)先生年谱•诗存 (文海出版社 199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十六世孙陈濬&十七世孙陈培庆 续修,十八世孙陈箓 增辑校刊. 金華陳氏重修族譜. 中华民国七年丁巳十二月(1919). 
  2. ^ 陈箓著 陈润琼等整理. 《止室(任先)先生年譜•詩存》 (PDF). 文海出版社. 1995. 
  3. ^ Nicole Bensacq-Tixier. La France en Chine de Sun Yat-sen à Mao Zedong, 1918-1953.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 2014: page 188. ...En janvier 1904..Cheng Loh...vient suivre les cours de la Faculté de droit de Paris 
  4. ^ 王健. 《法國民法典》的第一位中國譯者. 《法学》. 2001年, (第5期): 页18–19. 
  5. ^ 陈勇健. 陳籙與民國外交 (学位论文). 私立东海大学历史系研究所硕士论文. 2017. 
  6. ^ 樊明方. 陳籙在庫倫. 《西域研究》. 2007年, (第一期): 页35–41. 
  7. ^ 樊明方. 《中俄蒙協約》簽訂後中國政府與自治外蒙古的關係.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1年6月, 第21卷 (第2期): 页100–109. 
  8. ^ 蓝美华主编. 藍美華著《陳籙眼中的蒙古》. 《漢人在邊疆》. 政大出版社. 2014年11月: 页213-230. 
  9. ^ 陈勇健. 陳籙與留法生學潮. 《传记文学》. 2018年2月, 第一一二卷 (第二期): 页75–84. 
  10. ^ 1924夏季奧運會藝術裁判陳籙生平 1924 Olympics Art Jury Chen Lu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lympia. 
  11. ^ 租界警力難取締 恐怖暗殺團橫行. 第7版: 新申报. 1939-02-21. 
  12. ^ 〈陈箓李国杰在沪被杀详志〉,香港华字日报,1939-02-26
  13. ^ 陳友濤辭職. 第5版: 天津益世报. 1935-08-08. 
  14. ^ 國民飯店中結婚盛況. 第13版: 大公报(天津版). 1935-11-24. 
  15. ^ 維新政府命令 外交部司長陳友濤呈請辭職獲准. 第1版: 新申报. 1939-09-20. 
  16. ^ 寿孙. 張學良的兄弟姐妹 (第579期). 春秋杂志: 页31. 1981-08-16. 
  17. ^ 中國之出席國際女子參政會之代表:陳籙之女公子. 第14版: 申报. 1926-06-19. 
  18. ^ 西瀛諧鳳記. 第8版: 申报. 1924-06-21. 
  19. ^ 汪尧龄(后记by顾秀兰). 地獄邊緣走一遭(及後記) (PDF). 传信与关怀. 2007-08-15. 
  20. ^ 斗笠斜阳(知乎博主). 我所知道的汪榮寶. 知乎. 2022-10-02. 
  21. ^ 浙大创始人林启后裔昨在杭寻根. 浙大新闻网. 2007-06-05. 
  22. ^ “懷生俱樂部". 《有夢千頃:第一屆臺中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2011: 462,503&517页. 
  23. ^ 宋路霞等编著. 《同愛共輝 袁緝輝、王愛珠教授執教50周年暨金婚紀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4. ^ 陳籙著述存檔. Internet Archive. 

来源 编辑

   中国北京政府
前任:
陆徵祥
外交总长(代理)
1918年12月 - 1919年1月
继任:
陆徵祥
   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前任:
(创设)
外交部长
1938年5月 - 1939年2月
继任:
廉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