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Wangyefurichard/Sandbox4

天祚三年(937)时的杨吴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江西全境及安徽江苏河南湖北部分地区的杨吴的所有州县。杨吴的存在年代,由唐天复二年(902)杨行密被封为吴王开始,[1]至后晋天福二年(937)杨吴权臣徐知诰受禅篡吴为止,[2]前后共历四主、三十六年。

杨吴政权的存在时间不长,总体而言,其境内州县建置大致保留了唐末时期的格局。不过,周边政治形势的变化仍然清晰地反映在了其建置、地名的变动之中。立国初期,杨氏以“奉唐正朔”为标榜,以期在与后梁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争取更大的主动权。[3][4]在此形势下,杨吴对境内州县建置鲜有更易。不过,随着北方梁、争霸日趋白热化,中原出现了同样以恢复李唐为旗号的后唐政权,[5]杨吴为确保独立便不再奉唐室为正统,[6][7]从而有私设江都金陵二府之举,[8][9]并且对部分带有前朝遗迹的境内地名也进行了替换。至其灭亡前,杨吴共据有江都、江宁二府与寿二十六州,共计一百三十四县(含海陵制置院)。

下表中,以 蓝色背景代表杨吴各府、州,所领各县则分别列于其下。府、州、县名及隶属均以937年为准。

府/州/县名 治所 备注
江都府 今江苏扬州市[10]
唐为扬州[11]杨行密初得之于毕师铎,时为光启三年(887)。[12]不久,又为孙儒所得。[13]至孙儒败死,杨氏方重夺扬州。[14]杨吴改称江都府。[8]
江都 今江苏扬州市[15]
附郭县。[16]汉景帝时置,[17]三国时废,西晋复置,[18]东晋时省入舆县,不久复置。[19]
江阳 今江苏扬州市[20]
附郭县。[21][22]秦置广陵县,[23]隋开皇年间改邗江县,大业年间又改江阳县。[24]后废,唐贞观十八年(644)复置。[25]
高邮 今江苏高邮市[26]
西汉初置,[27]三国时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28]
扬子 今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扬子桥附近[29]
唐永淳元年(682)置。[30][31]
六合 今江苏六合县[32]
东晋时侨置秦郡尉氏县于此,[33]隋开皇四年(584)改为六合县。[34]
天长 今安徽天长市[35]
唐天宝元年(742)析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天宝七年(748)改为天长县。[36][37]
海陵制置院 今江苏泰州市[38]
西汉置,[39]唐武德三年(620)改名吴陵县,武德七年 (624) 复名海陵县。[40]杨吴乾贞(927-929)中,改为海陵制置院。[41]
兴化 今江苏兴化市[42]
杨吴武义二年(920)析海陵县置,[43][44]取“兴盛教化”之意,定名兴化。[45]
楚州 今江苏淮安市[46]
唐旧州。[47]景福元年(892),杨行密在与时溥的战争中夺得楚州。[48]
山阳 今江苏淮安市[49]
附郭县。[50]东晋义熙九年(413)置。[51]
盐城 今江苏盐城市[52]
西汉置盐渎县,东晋义熙中,改名盐城县。[53]
宝应 今江苏宝应县[54]
南齐置安宜县,唐上元三年(762)以于此得定国宝故,改名宝应县。[55]
淮阴 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56]
秦置,东魏时改怀恩县,北周又改寿张县。隋开皇初,复名淮阴,[57]大业初废。唐初复置,武德七年(624) 省,乾封二年(667)再置。[58]
盱眙 今江苏盱眙县[59]
秦置盱台县,[60]西汉改为盱眙县,东汉时复名盱台。三国时废。西晋复置盱眙县。唐光宅初,又曾改名建中县,后复名盱眙。
滁州 今安徽滁州市[61]
唐旧州。[62]大顺二年(891),杨行密在于孙儒的战争中夺得滁州。[63]
清流 今安徽滁州市[64]
附郭县。[65]东晋时侨置顿丘郡顿丘县于此,隋开皇初改为新昌县,开皇十八年(598)又改为清流县。[66]
全椒 今安徽全椒县[67]
西汉初置,三国时废。西晋复置,东晋又废。萧梁置北谯县于此,隋开皇初,改名滁水县,大业初又改滁水县复置全椒县。[68]
永阳 今安徽来安县新安镇瓦岗村[69]
唐景龙三年(709)置。[70]
和州 今安徽和县[71]
唐旧州。[72]大顺二年(891),杨行密在于孙儒的战争中夺得和州。[63]
历阳 今安徽和县[73]
附郭县。[74]秦置,因县南历水而得名。[75]
乌江 今安徽和县乌江镇[76]
西晋太康六年(285)置。[77]
含山 今安徽含山县[78]
唐武德六年(623)置,八年(635)省。长安四年(704)复置,改名武寿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含山。[79][80]
寿州 今安徽寿县[81]
唐旧州。[82]乾宁二年(895),杨行密在与朱全忠的战争中夺得寿州。[83]
寿春 今安徽寿县[84]
附郭县。[85]秦置。东晋孝武帝时以避郑太后郑阿春讳,改为寿阳县。刘宋时又改睢阳县,北魏复名寿春。
安丰 今安徽寿县安丰镇[86]
萧梁时置。
霍山 今安徽霍山县[87]
唐武德五年(622),析开化县置潜县。贞观初年,废入霍山县(即后盛唐县)。天宝元年(742),又析盛唐县地置霍山县。[88][89]
盛唐 今安徽六安市[90]
萧梁置岳安县,隋开皇初,改名霍山县。[91]武周神功元年(697),改为武昌县,神龙元年(705),复名霍山。开元二十七年(739),又改为盛唐县。[92][93]
霍丘 今安徽霍邱县[94]
隋开皇十九年(599年)置。[95][96]
庐州 今安徽合肥市[97]
唐旧州。[98]中和三年(883),高骈以杨行密为庐州刺史,庐州亦由此成为杨氏最初的根据地。[99]龙纪元年(889),庐州守将蔡俦叛降孙儒,[100]至景福二年(893)为杨氏夺还。[101]
合肥 今安徽合肥市[102]
附郭县。[103]西汉置,东汉改为合肥侯国,三国时复为县。东晋时改汝阴县,隋开皇初复名合肥。[104]
慎县 今安徽肥东县梁园镇[105]
刘宋时侨置汝阴郡慎县于此。
巢县 今安徽巢湖市[106]
东晋太元中,侨置谯郡蕲县于此。隋开皇初改襄安县,[107]唐武德七年(624),又改为巢县。
庐江 今安徽庐江县[108]
萧梁天监末年置。
舒城 今安徽舒城县[109]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置。[110]
濠州 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111]
唐旧州。[112]乾宁二年(895),杨行密在与朱全忠的战争中夺得濠州。[113]
钟离 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114]
附郭县。[115][116]秦置,三国时废。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东晋安帝时改为燕县,北齐时复名钟离。[117]
招义 今安徽明光市女山湖镇[118]
刘宋时侨置临淮郡睢陵县于此。[119]后入于北魏,改为睢阳县。北齐改为池南县,陈又称睢陵县。至北周,改为招义县。隋大业初因避太子杨昭讳,改为化明县,[120]唐武德七年(624)复名招义县。[121]
定远 今安徽定远县[122]
萧梁天监三年(504)置。隋仁寿元年(601),改为临濠县。[123]唐武德三年(620),复名定远县。[124]
光州 今河南潢川县[125]
唐旧州。[126]乾宁三年(896),杨行密在与杜洪的战争中夺得光州。[127]
定城 今河南潢川县[128]
附郭县。[129]西汉置弋阳县,[130]东魏时分为南弋阳、北弋阳两县。至北齐,废北弋阳入南弋阳,又改南弋阳为定城县。[131]
光山 今河南光山县[132]
隋开皇十八年(598)置。[133][134]
殷城 今河南商城县西[135]
刘宋时侨置汝阴郡褒信县于此,称西苞信县。萧齐时改称苞信县。[136]隋开皇初,改为殷城县。[137]
固城 今河南固始县[138]
刘宋泰始中,侨置汝阴郡固始县于此。[139]萧梁时,改为蓼县;北齐复改为固始县。[140]
仙居 今河南光山县仙居乡[141]
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乐安县,唐天宝元年(742),改为仙居县。[142]
黄州 今湖北黄冈市[143]
唐旧州。[144]乾宁元年(894),黄州刺史吴讨降于杨行密,杨氏遂有黄州之地。[145]
黄冈 今湖北黄冈市[146]
附郭县。[147]隋开皇十八年(598)置。[148]
黄陂 今湖北武汉市黄陂区[149]
北周大象元年(579)置。[150]
麻城 今湖北麻城市[151]
萧梁时置信安县。[152]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置麻城县。[153]唐元和三年(808)废,[154]大中三年(849)复置。
舒州 今安徽潜山县[155]
唐旧州。[156]杨行密得舒州,在中和四年(884)。[157]光启二年(886)失之,[158]景福二年(893)夺还。[159]
怀宁 今安徽潜山县[160]
附郭县。[161]东晋义熙中置。[162]
宿松 今安徽宿松县[163]
萧梁时置高塘郡于此,隋开皇三年(583),改置高塘县,十八年(598)又改为宿松县。[164]
望江 今安徽望江县[165]
东晋安帝时,置新冶县。[166]隋开皇十一年(591),改为义乡县,十八年(598)又改为望江县。[167]
太湖 今安徽太湖县[168]
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太湖左县,[169]北齐改为太湖县。[170]隋开皇三年(583),又改晋熙县,十八年(598)复名太湖县。[171]
桐城 今安徽桐城县[172]
萧梁时置枞阳县于此。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同安县。[173]唐至德二年(757),改置桐城县。[174]
蕲州 今湖北蕲春县漕河镇罗州城[175]
唐旧州。[176]乾宁三年(896),杨行密在与杜洪的战争中夺得蕲州。[127]
蕲春 今湖北蕲春县漕河镇罗州城[177]
附郭县。[178]西汉置。[179]东晋咸安初,改名蕲阳县。北齐改为齐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又改为蕲春县。[180]
黄梅 今湖北黄梅县大河镇东白花坂[181]
萧齐置永兴县。隋开皇初,改为新蔡县,十八年(598)又改为黄梅县。[182][183]
广济 今湖北武穴市梅川镇[184]
唐武德四年(621)置永宁县。天宝元年(742),改为广济县。[185][186]
蕲水 今湖北浠水县[187]
刘宋时置希水左县,萧梁改为浠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又改名兰溪县。[188]天宝元年(742),再改为蕲水县。[189]
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190]
唐旧州。[191]天祐二年(905),杨行密在与杜洪的战争中夺得鄂州。[192]
江夏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193]
附郭县。[194]隋开皇九年(589)置。[195]
汉阳 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区[196]
隋开皇十七年(597)置汉津县,大业六年(606),改为汉阳县。[197]
永兴 今湖北阳新县[198]
陈置永兴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入富川县。[199]开皇十八年(598),又改富川县为永兴县。[200]
武昌 今湖北鄂州市[201]
秦置鄂县,黄初二年 (221) ,孙吴改之为武昌县。
蒲圻 今湖北蒲圻市[202]
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析沙羡县置蒲圻县。[203]
崇阳 今湖北崇阳县[204]
唐天宝二年(743)置唐年县,[205][206]杨吴顺义七年(927),改为崇阳县。
汊川 今湖北汉川市刘家隔镇[207]
唐武德四年(621)析汉阳县置。[208][209]
泗州 今江苏盱眙县西北洪泽湖[210][211]
唐旧州。[212]乾宁元年(894),泗州刺史张谏降于杨行密,杨氏遂有泗州之地。[213]
临淮 今江苏盱眙县西北洪泽湖[214]
附郭县。[215]唐长安四年(704)析徐城县置。[216]
徐城 今江苏泗洪县临淮镇[217]
东魏武定七年(549)置高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徐城县。[218]
涟水 今江苏涟水县[219]
南朝时侨置东海郡襄贲县于此。隋开皇五年(585),改名涟水县。[220]
海州 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221]
唐旧州。[222]光化二年(899),朱全忠海州守将陈海宾请降,杨行密乘势夺占海州。[223]
朐山 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224]
附郭县。[225]秦置朐县,刘宋时废。萧梁时复于此地置招远县,东魏武定七年(549),复名朐县。北周建德六年(577),改名朐山县。[226][227]
东海 今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南城镇[228]
北齐析广饶县置。隋开皇初废入广饶,仁寿元年(601)改广饶县复置。[229]
沭阳 今江苏沭阳县[230]
东魏武定七年(549)置怀文县,北周建德七年(578)改为沭阳县。[231]
怀仁 今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城里村[232]
东魏武定七年(549)置。[233]
江宁府 今江苏南京市[234]
唐末为升州[235]其刺史冯弘铎依附于杨行密,杨氏因有升州之地。[236]杨吴武义二年(920)七月改称金陵府。[9]天祚二年(936)十一月,以金陵府为西都。[237]天祚三年(937)正月,又改金陵府为江宁府。[238]
上元 今江苏南京市[239]
附郭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析秣陵县置临江县,次年改为江宁县。唐武德三年(620)改名归化县,九年又改为白下县,贞观九年(635)复改江宁县。上元二年(761),改为上元县。[240]
江宁 今江苏南京市[241]
附郭县。杨吴天祐十四年(917)析上元县重置。
句容 今江苏句容市[242]
西汉置。[243]
溧水 今江苏溧水区[244]
隋开皇十一年(591),析溧阳、丹阳二县之地置。[245]
溧阳 今江苏溧阳市[246]
秦置,孙吴时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隋开皇十八年(598)省入溧水县,[247]唐武德三年(620)再置。
润州 今江苏镇江市[248]
唐旧州。[249]大顺元年(890),杨行密趁孙儒与朱全忠作战,趁虚夺得润州,[250]后又经与孙儒反复争夺,[251]方得到润州之地。[252]
丹徒 今江苏镇江市[253]
附郭县。[254]秦置,孙吴嘉禾三年(234)改为武进县,晋太康二年(281)复名丹徒县。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延陵县,[255]唐武德三年(620)复改延陵县置。[256]
丹阳 今江苏丹阳市[257]
秦置。孙吴嘉禾三年(234)改云阳县,西晋太康二年(281)复名。天宝元年(742),改为丹阳县。
延陵 今江苏丹阳市延陵镇[258]
西晋太康二年(281),析曲阿县初置。[259]隋移延陵县于京口(今镇江市),唐武德三年(620)改之为丹徒县,并复置延陵县于旧治。[260]
金坛 今江苏金坛市[261]
唐垂拱四年(688)置。[262]
常州 今江苏常州市[263]
唐旧州。[264]龙纪元年(889),杨行密在与钱镠的战争中夺得常州,[265]之后,经过与孙儒反复争夺,[266][267][268]杨氏方得到常州之地。[252]
晋陵 今江苏常州市[269]
附郭县。[270]西汉置毗陵县。[271]西晋永嘉五年(311),因避东海王司马越世子司马毗讳,改为晋陵县。
武进 今江苏常州市[272]
附郭县。[273]唐垂拱二年(686),析晋陵县置。[274][275]
江阴 今江苏江阴市[276]
萧梁太平三年(558)置。
义兴 今江苏宜兴市[277]
秦置阳羡县,隋开皇九年(589)改为义兴县。[278]
无锡 今江苏无锡市[279]
西汉置,[280]孙吴时省。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
宣州 今安徽宣州市[281]
唐旧州。[282]龙纪元年(889),杨氏在与赵锽的战争中夺得宣州。[283]
宣城 今安徽宣州市[284]
附郭县。[285]西汉置宛陵县,[286]隋开皇九年(589)改为宣城县。[287]
泾县 今安徽泾县泾川镇上坊村[288][289]
西汉置。[290]
当涂 今安徽当涂县[291]
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当涂县于于湖县[292]隋开皇九年(589),徙置之于姑孰。
广德 今安徽广德县[293]
萧梁绍泰元年(555年)置石封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名绥安县。[294]唐至德二年(757),又改名为广德县。[295]
南陵 今安徽南陵县[296]
萧梁普通六年(525)置。[297]
太平 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298]
唐天宝十一年(752)析泾县地置,[299]大历中废,永泰中复置。[300]
宁国 今安徽宁国市[301]
东汉末孙吴析宛陵县置,[302]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宣城县。[303]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六年又省,天宝三年(744)再置。[304]
旌德 今安徽旌德县[305]
唐宝应二年(763)置。[306]
池州 今安徽贵池市[307]
唐旧州。[308]文德元年(888),杨氏从赵锽之兄赵干之手中夺得池州。[309]
贵池 今安徽贵池市[310]
附郭县。[311]隋开皇十九年(599)析南陵县置秋浦县,[312]杨吴顺义六年(926)改为贵池县。
青阳 今安徽青阳县[313]
唐天宝元年(742)析南陵、秋浦、泾三县之地置。[314]
石埭 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镇广阳村[315]
萧梁大同二年(536)置,隋开皇九年(589)废。唐永泰二年(766)复置。[316]
建德 今安徽东至县尧渡镇梅城村[317]
唐至德二年(757)置至德县,[318]杨吴顺义初年,改为建德县。
歙州 今安徽歙县[319]
唐旧州。[320]景福二年(893),杨行密从刺史裴枢手中夺得歙州。[321]
歙县 今安徽歙县[322]
附郭县。[323]秦置,[324]隋开皇九年(589)废,十一年复置。[325]
休宁 今安徽休宁县[326]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吴置休阳县。至孙吴永安元年(258),因避孙休讳,改为海阳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又改海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再改休宁县。[327]
黟县 今安徽黟县[328]
秦置。隋开皇九年(589)省入海宁县,十一年复置。[329]
绩溪 今安徽绩溪县[330]
唐大历二年(767)析歙县置。[331]
婺源 今江西婺源县[332]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置。[333]
祁门 今安徽祁门县[334]
唐永泰元年(765)置昌门县,次年改为祁门县。[335][336]
洪州 今江西南昌市[337]
唐旧州。[338]天祐三年(906),杨渥在与钟匡时的战争中夺得洪州。[339]
南昌 今江西南昌市[340]
附郭县。[341]西汉初置,隋改豫章县。[342]唐宝应元年(762)又改钟陵县,贞元中复名南昌县。[343]
吴皋 今江西丰城市[344]
东汉建安中置富城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置丰城县。隋平陈废,开皇十二年(592)复置广丰县,仁寿二年(602)因避杨广讳,复名丰城,[345]大业十三年(617)又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天祐二年(905年)改为吴皋县。
高安 今江西高安市[346]
西汉置建成县,东汉时改建城县。唐武德五年(622),因避太子李建成讳,改为高安县。[347]
建昌 今江西永修县艾城镇[348]
东汉永元十六年(104)析海昏县置。
新吴 今江西奉新县[349]
东汉中平二年(185)置。隋开皇九年(589)省入建昌县,唐武德五年(622)复置。[350]八年又废,[351]永淳二年(683)再置。[352]
分宁 今江西修水县[353]
唐贞元十六年(800)析武宁县置。[354]
武宁 今江西九江市柘林水库[355][356]
唐长安四年(704)析建昌县置。[357]景云元年(710)改为豫宁县,宝应元年(762)因避代宗李豫讳,复名武宁县。[358]
江州 今江西九江市[359]
唐旧州。[360]天佑三年(906),江州刺史钟延规以城降杨渥,杨氏遂有江州之地。[361]
浔阳 今江西九江市[362]
附郭县。[363]西汉置柴桑县。[364]隋开皇九年(589)改置寻阳县,八年改彭蠡县,大业初又改湓城县。[365]唐武德四年(621),改为浔阳县。[366]
都昌 今江西都昌县[367]
唐武德五年(622)置。[368]
彭泽 今江西彭泽县黄岭乡旧县街[369]
西汉置,[370]隋平陈时改龙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复改彭泽县。[371]
德安 今江西德安县[372]
杨吴顺义七年(927),升浔阳县蒲塘场置。
饶州 今江西鄱阳县[373]
唐旧州。[374]天佑六年(909),杨隆演击败危全讽,夺得饶州。[375]
鄱阳 今江西鄱阳县[376]
附郭县。[377]秦置番县,西汉改番阳县,又改鄱阳县。[378]
余干 今江西余干县[379]
西汉置余汗县,[380]南朝时改为余干县。
乐平 今江西乐平市[381]
唐武德四年(621)析鄱阳县置。[382]
浮梁 今江西浮梁县[383]
唐开元四年(716)置新昌县,天宝元年(742)改为浮梁县。[384]
德兴 今江西德兴市[385]
杨吴天祐七年(910)析乐平县置德兴县。
信州 今江西上饶市[386]
唐旧州。[387]天佑六年(909),杨隆演击败危全讽,夺得信州。[375]
上饶 今江西上饶市[388]
附郭县。[389]孙吴析余汉县置,[390]西晋省,刘宋复置,隋又废之。唐武德四年(621)复置。[391]
弋阳 今江西弋阳县[392]
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孙吴析余汗县置葛阳县,[393]隋开皇中,改为弋阳县。[394]
贵溪 今江西贵溪市[395]
唐永泰元年(765)析余干、弋阳二县地置。[396]
玉山 今江西玉山县[397]
武周证圣二年(695),析常山、须江、弋阳等县之地置。[398]
抚州 今江西抚州市[399]
唐旧州。[400]天佑六年(909),杨隆演击败危全讽,夺得抚州。[375]
临川 今江西抚州市[401]
附郭县。[402]东汉永元八年(96)析南城县置临汝县,隋开皇九年(589),改为临川县。
南城 今江西南城县[403]
西汉置。[404]西晋太康初年改置新南城县,东晋大兴中复为南城县。
崇仁 今江西崇仁县[405]
隋开皇九年(589),析巴山、新建、西宁、安浦等县之地置。[406]
南丰 今江西南丰县[407]
孙吴太平二年(257)析南城县初置,隋开皇九年(589)废。唐景云二年(711)复置,先天二年(713)又废,开元八年(720)再置。[408]
吉州 今江西吉安市[409]
唐旧州。[410]天佑六年(909),杨隆演击败危全讽,夺得吉州。[375]
庐陵 今江西吉安市[411]
附郭县。[412]西汉置,东汉兴平元年(194)改名高昌县。萧梁时废入石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复改石阳县为庐陵县。[413][414]
太和 今江西泰和县[415]
孙吴析庐陵县置西昌县。[416][417]隋开皇十一年(591),改为泰和县。[418]唐武德八年 (625),又改太和县。[419]
安福 今江西安福县[420]
汉置安成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复县。[421]隋开皇中又改安成县,十八年(598)复名安复县。[422]唐武德七年(624)改为安福县。[423][424]
永新 今江西永新县[425]
孙吴宝鼎二年(267)初置。[426]隋开皇中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八年又废,显庆四年(659)再置。
新淦 今江西新干县[427]
西汉时置。[428]
袁州 今江西宜春市[429]
唐旧州。[430]天佑六年(909),杨隆演击败危全讽,夺得袁州。[375]
宜春 今江西宜春市[431]
附郭县。[432]西汉初置。[433]西晋太康元年(280),因避张春华讳,改宜阳县。[434][435]隋开皇十七年(597),复改宜春县。[436]
萍乡 今江西萍乡市[437]
孙吴宝鼎二年(267),析宜春县置。[438][439]
新喻 今江西新余市[440]
孙吴宝鼎年间析宜春县置新渝县。[441]隋开皇中省,大业中复置。[442]唐天宝时改为新喻县。[443][444]
虔州 今江西赣州市[445]
唐旧州。[446]天佑十五年(918),杨隆演击败谭全播,夺取虔州之地。[447]
赣县 今江西赣州市[448]
附郭县。[449]西汉初置,[450][451]隋开皇九年(589)改为南康县,大业三年(607)复名赣县。[452][453]
虔化 今江西宁都县[454]
孙吴宝鼎三年(268)分置阳都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宁都县。[455]隋开皇十八年(598),复改为虔化县。[456][457]
南康 今江西南康县[458]
孙吴析南野县置南安县,[459][460]西晋太康五年(284)改为南康县。[461]刘宋时改为赣县,[462]大业三年(607)复名南康县。[463]
雩都 今江西于都县[464]
西汉初置。[465][466][467]后废,隋开皇中复置。[468]
信丰 今江西信丰县[469]
唐永淳元年(682)析南康县置南安县。[470]因与福建南安县重名,天宝元年(742)改为信丰县。[471][472]
大庾 今江西大余县[473]
隋开皇十年(590)初置,十六年(596)废。[474]唐神龙元年(705)复置。[475][476]
安远 今江西安远县[477]
萧梁大同十年(544)置,隋开皇中废。[478]唐贞元四年(788)复置。[479][480]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十国春秋·卷一·吴太祖世家》:“天复二年三月,天子以金吾将军李俨为江淮宣谕使,书御衣赐王,拜王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进爵吴王,以讨朱全忠。”
  2. ^ 《十国春秋·卷三·吴睿帝本纪》:“天祚三年八月……帝下诏禅位于齐。……九月丙寅,命江夏王璘奉玺绶于齐。”
  3.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开平元年夏四月……壬戌,梁王更名晃。……甲子,王被兖冕,即皇帝位。……戊辰,大赦,改元,国号大梁。……是时,惟河东、凤翔、淮南称天祐,西川称天复年号。馀皆禀梁正朔,称臣奉贡。蜀王与弘农王移檄诸道,云欲与岐王、晋王会兵兴复唐室,卒无应者。”
  4. ^ 《十国春秋·卷三·吴烈祖世家》:“天祐四年夏四月,梁代唐,改元开平。王仍称天祐,与蜀王移檄诸道,将会兵复唐。”
  5.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同光元年……晋王筑坛于魏州牙城之南,夏四月己巳,升坛,祭告上帝,遂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大赦,改元。”
  6. ^ 《十国春秋·卷三·吴睿帝本纪》:“顺义三年夏四月己巳,晋王即皇帝位,国号唐,改元同光。……冬十月己卯,梁亡。戊戌,唐以灭梁来告,始称诏,我国不受;唐主遂易书,用敌国礼,曰‘大唐皇帝致书于吴国主。’”
  7.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初,吴徐温自以权重而位卑,说吴王曰:‘今大王与诸将皆为节度使,虽有都统之名,不足相临制;请建吴国,称帝而治。’王不许。严可求屡劝温以次子知询代徐知诰知吴政,知诰与骆知祥谋,出可求为楚州刺史。可求既受命,至金陵,见温,说之曰:‘吾奉唐正朔,常以兴复为辞。今朱、李方争,朱氏日衰,李氏日炽。一旦李氏有天下,吾能北面为之臣乎?不若先建吴国以系民望。’温大悦,复留可求参总庶政,使草具礼仪。”
  8. ^ 8.0 8.1 《十国春秋·卷一百一十一·十国地理表》:“江都府:扬州,吴改大都督府,为大都督府,建都。”
  9. ^ 9.0 9.1 《十国春秋·卷一百一十一·十国地理表》:“江宁府:昇州大都督府,吴武义二年七月改为金陵府,南唐改江宁府。”
  1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江都府……治所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市)。”
  11. ^ 《新唐书·地理志》:“扬州广陵郡,大都督府。本南兖州江都郡,武德七年曰邗州,以邗沟为名,九年更置扬州,天宝元年更郡名。”
  12.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光启三年……杨行密围广陵且半年,秦彦、毕师铎大小数十战,多不利。城中无食,米斗直钱五十缗,草根木实皆尽,以堇泥为饼食之,饿死者太半。宣军掠人诣肆卖之,驱缚屠割如羊豕,讫无一声,积骸流血,满于坊市。彦、师铎无如之何,频蹙而已。外围益急,彦、师铎忧懑,殆无生意,相对抱膝,终日悄然。行密亦以城久不下,欲引还。己巳夜,大风雨,吕用之部将张审威帅麾下士三百,晨,伏于西壕,俟守者易代,潜登城,启关纳其众,守者皆不斗而溃。先是,彦、师铎信重尼奉仙,虽战陈日时,赏罚轻重,皆取决焉。至是复咨于奉仙曰:‘何以取济?’奉仙曰:‘走为上策。’乃自开化门出奔东塘。行密帅诸军合万五千人入城,以梁缵不尽节于高氏,为秦、毕用,斩于戟门之外。韩问闻之,赴井死。以高骈从孙愈摄副使,使改殡骈及其族。城中遗民才数百家,饥羸非复人状,行密辇西寨米以赈之。行密自称淮南留后。”
  13.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文德元年……壬午,孙儒袭扬州,克之。杨行密出走,儒自称淮南节度使。行密将奔海陵,袁袭劝归庐州,再为进取之计,从之。”
  14.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景福元年……杨行密屡败孙儒兵,破其广德营,张训屯安吉,断其粮道。儒食尽,士卒大疫,遣其将刘建锋、马殷分兵掠诸县。六月,行密闻儒疾疟,戊寅,纵兵击之。会大雨、晦冥,儒军大败,安仁义破儒五十馀寨,田𫖳擒儒于陈,斩之,传首京师,儒众多降于行密。丁酉,杨行密帅众归扬州。”
  1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江都县……西汉景帝四年(前153)置,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南四十六里夹江北小沙洲上(今属丹徒县)……隋开皇九年(589)移治今扬州市。”
  16.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淮南道三》:“扬州……今理江都、广陵二县。”
  17.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淮南道三》:“汉景帝立江都国,遂因国以建县焉。”
  18. ^ 《大清一统志·卷六十六·扬州》:“三国时,魏移郡治淮阴,江都城圯于江,县废。……晋太康六年,复立江都县。”
  19. ^ 《宋书·州郡志》:“江都令……江左又省并舆县,元嘉十三年复立,以并江都。”
  2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江阳县……治所即今江苏扬州市。”
  21. ^ 《旧唐书·地理志》:“江阳……在郭下,与江都分理。”
  22.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淮南道三》:“扬州……今理江都、广陵二县。”广陵县即江阳县,南唐时改。
  23. ^ 《大清一统志·卷六十六·扬州》:“秦置广陵县,属九江郡。”
  24. ^ 《隋书·地理志》:“江阳,旧曰广陵。……开皇十八年改县为邗江,大业初,更名江阳。”
  25. ^ 《旧唐书·地理志》:“江阳,贞观十八年,分江都县置。”
  2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高邮县……治所即今江苏高邮市。”
  27.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淮南道八》:“高邮县……本汉旧县,是秦之高邮亭,因以立名。”
  28. ^ 《宋书·州郡志》:“高邮令,汉旧县。三国时废,晋武帝太康元年复立。”
  2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扬子县……治所在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附近。”
  30. ^ 《新唐书·地理志》:“扬子,望。永淳元年析江都置。”
  31. ^ 《太平寰宇记》:“永贞县……本汉江都县地,旧扬子镇城。唐高宗时,废镇置县,因镇为名。……李昇伪命日改名永贞县。”
  3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六合县……治所即今江苏六合县。”
  33.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淮南道一》:“六合县……晋安帝于此置秦州。”
  34. ^ 《旧唐书·地理志》:“旧曰尉氏,置秦郡。后齐置秦州。后周改州曰方州,改郡曰六合。开皇初郡废,四年改尉氏曰六合,省堂邑、方山二县入焉。”
  3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天长县……治所即今安徽天长市。”
  36. ^ 《新唐书·地理志》:“本千秋,天宝元年析江都、六合、高邮置,七载更名。”
  37.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淮南道八》:“天长军,理天长县。本古之千秋县,唐玄宗开元年中以诞辰为千秋节,遂改县为天长县。”
  3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海陵县……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
  39. ^ 《汉书·地理志》:“临淮郡……海陵,有江海会祠。莽曰亭间。”
  40. ^ 《新唐书·地理志》:“海陵,望。武德三年更名吴陵,以县置吴州。七年州废,复故名,来属(扬州)。”
  41.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淮南道八》:“泰州,理海陵县。本扬州海陵县,伪吴乾贞年中立为制置院。”
  4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兴化县……治所即今江苏兴化市。”
  43.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淮南道八》:“兴化县,本海陵县地。伪吴武义年间析为招远场,寻改为兴化县,属扬州。”
  44. ^ 《江苏省通志稿·方域志》注引《南畿志》:“兴化县,本海陵县地,杨吴始置兴化县,属江都府。”
  45. ^ 《名胜志》:“伪吴武义年中置今县,言将振兴其教化也。”
  4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隋开皇元年(581)置,治所在寿张县(后改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十二年(592)移治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大业初废。唐武德八年(625)改东楚州复置,仍治山阳县。”
  47. ^ 《新唐书·地理志》:“楚州淮阴郡,紧。本江都郡之山阳、安宜县地,臧君相据之,号东楚州。武德四年,君相降,因之,八年更名。”
  48.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景福元年三月……时溥遣兵南侵,至楚州,杨行密将张训、李德诚败之于寿河,遂取楚州,执其刺史刘瓒。”
  4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山阳县……治所即今江苏淮安市。”
  50. ^ 《旧唐书·地理志》:“山阳,汉射阳县地,属临淮郡。晋置山阳郡,改为山阳县。武德四年,置东楚州。八年,去‘东’字,治于此县。”
  51.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山阳县……晋义熙九年省射阳县,置山阳郡,属徐州;又立山阳县以隶焉。”
  5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盐城县……治所即今江苏盐城市。”
  53.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盐城县……本汉盐渎县,属临淮郡。晋安帝更名盐城县。”
  5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宝应县……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
  55. ^ 《新唐书·地理志》:“宝应……本安宜。……上元三年以获定国宝更名。”
  5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淮阴县……治所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
  57.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淮阴县……本汉旧县,属临淮郡。宋于此置北兖州,后废。隋开皇三年又置淮阴县。”
  58. ^ 《新唐书·地理志》:“淮阴……武德七年省,乾封二年析山阳复置。”
  5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盱眙县……西汉改盱台县置,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二十五里盱眙山麓……东晋义熙七年(411)移今盱眙县东北五里都梁山东北麓……唐武德八年(625)移今治盱眙县。”
  60. ^ 《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河南道十六》:“盱眙县……本秦旧县地也。”
  6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滁州……治所在新昌县(后改为清流县,即今安徽滁州市)。”
  62. ^ 《新唐书·地理志》:“滁州永阳郡,上。武德三年析扬州置。”
  63. ^ 63.0 63.1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大顺二年……杨行密遣其将李神福攻和、滁,康暀降,安景思走。”
  6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清流县……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
  65. ^ 《旧唐书·地理志》:“清流……梁置南谯州,居桑根山之朝阳,在今县西南八十里南谯州故城是也。北齐自南谯故城经治于此新昌郡城,今州治是也。隋改南谯为滁州,后废。武德三年复置,皆治于清流县。”
  66. ^ 《隋书·地理志》:“清流,旧曰顿丘,置新昌郡及南谯州。开皇初改为滁州,郡废。又废乐钜、高塘二县入顿丘,改曰新昌。十八年又改为清流。”
  6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全椒县……治所即今安徽全椒县。”
  68. ^ 《隋书·地理志》:“全椒,梁曰北谯,置北谯郡。后齐改郡为临滁,后周又曰北谯。开皇初郡废,改县为滁水。大业初改名焉。”
  6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永阳县……治所在今安徽来安县北瓦岗村。”
  70. ^ 《新唐书·地理志》:“永阳……景龙三年析清流置。”
  7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和州……治所在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
  72. ^ 《新唐书·地理志》:“和州历阳郡,上。”
  7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历阳县……治所即今安徽和县。”
  74. ^ 《旧唐书·地理志》:“历阳……东晋置历阳郡。宋为南豫州,北齐置和州。隋为历阳郡。国初,复为和州。皆治此县。”
  75.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历阳县……本汉旧县也,南有历水,故曰历阳。”
  7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乌江县……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北四十里乌江镇。”
  77.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乌江县……汉东城县地……晋太康六年始于东城界置乌江县。”
  7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含山县……治所即今安徽含山县。”
  79. ^ 《新唐书·地理志》:“含山……武德六年析历阳之故龙亢县地置,八年省,长安四年复置,更名武寿,神龙元年复故名。”
  80.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含山县……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
  8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寿州……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
  82. ^ 《新唐书·地理志》:“寿州寿春郡,中都督府。本淮南郡,天宝元年更名。”
  83.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乾宁二年夏四月……杨行密围寿州,不克,将还;庚寅,其将朱延寿请试往更攻,一鼓拨之,执剌史江从勖。行密以延寿权知寿州团练使。”
  8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寿春县……治所即今安徽寿县。”
  85. ^ 《旧唐书·地理志》:“寿春……晋于此置扬州,齐置豫州,后魏置扬州,梁复为豫州,后周置扬州。隋改寿州,炀帝为淮南郡,武德为寿州。皆以寿春为治所。”
  8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安丰县……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南安丰铺。”
  8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霍山县……治所即今安徽霍山县。”
  88.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郭声波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注引《太平寰宇记》:“废霍山县,去(六安)县五十里,汉灊县也。……梁天监四年,于灊县改置霍州,兼别置(潜)城。隋初州废,即为(潜)县城也。隋末废之,并入盛唐。天宝间,又自盛唐割地以置焉。”
  89. ^ 《旧唐书·地理志》“霍山……汉灊县,属庐江郡。隋置霍山应城三县。贞观元年,废霍州,省应城、灊城二县,以霍山属寿州。”
  9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盛唐县……治所在驺虞城 (即今安徽六安市)。”
  91. ^ 《隋书·地理志》:“霍山……梁置霍州及岳安郡、岳安县。后齐州废。开皇初郡废,县改名焉。”
  92. ^ 《新唐书·地理志》:“盛唐……本霍山。武德四年以霍山、应城、灊城三县置霍州。贞观元年州废,省应城、灊城,以霍山来属。神功元年曰武昌,神龙元年复故名,开元二十七年更名。”
  93.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九·淮南道七》:“六安县……唐开元二十七年改为盛唐。”
  9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霍丘县……治所即今安徽霍丘县。”
  95. ^ 《隋书·地理志》:“霍丘……开皇十九年置县,名焉。”
  96.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九·淮南道七》:“霍丘县……今县本是梁所置霍丘戍,……隋开皇中改为县。”
  9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庐州……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
  98. ^ 《新唐书·地理志》:“庐州庐江郡,上。”
  99.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中和三年……以淮南押牙合肥杨行愍为庐州刺史。行愍本庐州牙将,勇敢,屡有战功,都将忌之,白刺史郎幼复遣使出戍于外。行愍过辞,都将以甘言悦之,问其所须,行愍曰:‘正须汝头耳!’遂起斩之,并将诸营,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幼复不能制,荐于高骈,请以自代。骈以行愍为淮南押牙,知庐州事,朝廷因而命之。”
  100.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龙纪元年……孙儒遣兵攻庐州,蔡俦以州降之。”
  101.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景福二年夏四月……甲午,杨行密自将诣庐州,田𫖳自宣州引兵会之……丁亥,杨行密克庐州,斩蔡俦。”
  10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合肥县……西汉置,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西二里……三国魏……移治今合肥市西北。西晋……复还旧治……唐移治今合肥市。”
  103. ^ 《旧唐书·地理志》:“合肥……梁置合州,隋初为庐江郡,皆治此县。”
  104. ^ 《隋书·地理志》:“合肥,梁曰汝阴,置汝阴郡……开皇初郡废,县改名焉。”
  10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慎县……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北梁园镇。”
  10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巢县……治所即今安徽巢湖市。”
  107. ^ 《隋书·地理志》:“襄安,梁曰蕲,开皇初改焉。”
  10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庐江县……南朝梁天监末置,治所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唐景龙二年(708年)治所迁今庐江县。”
  10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舒城县……治所即今安徽舒城县。”
  110. ^ 《新唐书·地理志》:“舒城……开元二十三年析合肥、庐江置。”
  11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濠州……治所在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
  112. ^ 《新唐书·地理志》:“濠州钟离郡,上。”
  113.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乾宁二年三月……行密攻濠州,拨之,执刺史张璲。”
  114. ^ 《资治通鉴大辞典》(施丁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1994):“钟离县……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
  115. ^ 《旧唐书·地理志》:“钟离……隋初为濠州,炀帝复为钟离郡。武德三年,置濠州。皆治于此。”
  116. ^ 《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钟离县,上,郭下。”
  117. ^ 《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钟离县……安帝时,因东郡燕县流入钟离者,于此置燕县,至高齐时复为钟离县。”
  11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招义县……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原名旧县)。”
  119. ^ 《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河南道十六》:“招信县……本汉睢陵县,属临淮郡。宋侨立济阴郡,《宋书》云:‘泰始三年以济阴流人寓于此土,遂分钟离东界置济阴郡。’”
  120. ^ 《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河南道十六》:“隋大业元年以元德太子名昭,改为化明县。”
  121. ^ 《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招义县……隋大业元年为化明县,属濠州,武德七年更名招义县。”
  12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定远县……南朝梁天监三年(504)置,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大桥乡三官集……天宝四年(745)移今定远县。”
  123. ^ 《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定远县……梁武帝天监初置,属定远郡。高齐改为大安郡。隋仁寿元年废郡,改定远县为临濠县,属濠州。”
  124. ^ 《新唐书·地理志》:“定远……本临豪,武德三年更名。”
  12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光州……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隋大业初改弋阳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光州,治所在光山县(今河南光山县),太极元年(712)移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县)。”
  126. ^ 《新唐书·卷三十一·地理五》:“光州弋阳郡,上。”
  127. ^ 127.0 127.1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乾宁三年……淮南将朱延寿奄至蕲州,围其城。大将贾公铎方猎,不得还,伏兵林中,命勇士二人衣羊皮夜入延寿所掠羊群,潜入城,约夜半开门举火为应,复衣皮返命。公铎如期引兵至城南,门中火举,力战,突围而入。延寿惊曰:‘吾常恐其溃围而出,反溃围而入,如此,城安可猝拔!’乃白行密,求军中与公铎有旧者持誓书金帛往说之,许以婚。寿州团练副使柴再用请行,临城与语,为陈利害。数日,公铎及刺史冯敬章请降。以敬章为左都押牙,公铎为右监门卫将军。延寿进拔光州,杀刺吏刘存。”
  12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定城县……治所即今河南潢川县。”
  129. ^ 《旧唐书·地理志》:“定城……贞观元年,废弦州,以定城属光州,州所理也。”
  13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定城县……本汉弋阳县,属汝南郡。”
  131. ^ 《隋书·地理志》:“定城……后齐置南郢州,后废入南、北二弋阳县,后又省北弋阳入南弋阳,改为定远焉。”
  13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光山县……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
  133. ^ 《隋书·地理志》:“光山,旧置光城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置县焉。”
  134. ^ 《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光山县……宋孝武帝大明初,于此立光城县,隋开皇三年废入乐安县,十八年又置光山县。”
  13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殷城县……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
  136. ^ 《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殷城县……宋侨立苞信县于此,梁以苞信县属义州。”
  137. ^ 《隋书·地理志》:“殷城旧曰包信,开皇初改名焉。”
  13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固始县……南朝宋泰始中侨置,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隋开皇初,移治今固始县。”
  139. ^ 《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固始县……宋明帝失淮北地,乃于此侨立新蔡郡,领固始一县。”
  140. ^ 《隋书·地理志》:“固始,梁曰蓼县。后齐改名焉,置北建州,寻废州,置新蔡郡。后周改置浍州。开皇初州郡并废入,又改县为固始。”
  14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仙居县……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仙居店。”
  142. ^ 《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仙居县……至宋分立乐安县,天宝元年改为仙居县,县西有仙居山,因以为名。”
  14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黄州……治所在南安县(开皇十八年改名黄冈县,即今湖北新洲县)……中和五年(885)徙治邾县故城南(今湖北黄州市)。”
  144. ^ 《新唐书·卷三十一·地理五》:“黄州齐安郡,下。本永安郡,天宝元年更名。”
  145.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乾宁元年三月……黄州刺史吴讨举州降杨行密。”
  14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黄冈县……隋开皇十八年(598)置,治所即今湖北新洲县……唐中和五年(885)移治邾县故城南(今湖北黄州市)。”
  147. ^ 《旧唐书·地理志》:“黄冈……隋改齐安为黄州,治黄冈。”
  148. ^ 《隋书·地理志》:“黄冈……齐曰南安,又置齐安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县曰黄冈。”
  14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黄陂县……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北三里。”
  15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黄陂县……三国时刘表为荆州刺史,以此地当江、汉之口,惧吴侵轶,建安中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因名黄城镇。周大象元年,改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
  15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麻城县……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十五里。”
  152. ^ 《隋书·地理志》:“麻城……梁置信安。”
  153.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麻城县……本汉西陵县地,梁于此置信安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麻城县。”
  154. ^ 《新唐书·地理志》:“麻城……元和三年省入黄冈。”
  15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舒州……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
  156. ^ 《新唐书·地理志》:“舒州同安郡,上。至德二载更名盛唐郡,后复故名。”
  157.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五》:“中和四年……群盗陈儒攻舒州,澞求救于庐州。杨行愍力不能救,谋于其将李神福,神福请不用寸刃而逐之。乃多赍旗帜,间道入舒州,顷之,引舒州兵建庐州旗帜而出,指画地形,若布大陈状;贼惧,宵遁。神福,洺州人也。久之,群盗吴迥、李本复攻舒州,澞不能守,弃城走,骈使人就杀之。杨行愍遣其将合肥陶雅、清流张训等将兵击吴迥、李本,擒斩之,以雅摄州刺史。”
  158.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六》:“天启二年……滁州刺史许勍袭舒州,刺史陶雅奔庐州。”
  159.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景福二年冬十月……舒州刺史倪章弃城走,杨行密以李神福为舒州刺史。”
  16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怀宁县……治所即今安徽潜山县。”
  161. ^ 《旧唐书·地理志》:“怀宁……武德四年,改(熙州)为舒州,以怀宁为州治。”
  162.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五·淮南道三》:“怀宁县……本汉皖县,……永嘉乱后遂废。晋安帝复于旧县改置怀宁县。”
  16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宿松县……治所在今安徽宿松县。”
  164. ^ 《隋书·地理志》:“宿松,梁置高塘郡。开皇初郡废,改县曰高塘,十八年又改名焉。”
  16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望江县……治所即今安徽望江县。”
  166.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五·淮南道三》:“望江县……本汉皖县地,《宋书·州郡志》:‘晋安帝于此立新冶县,属晋熙郡。’”
  167. ^ 《隋书·地理志》:“望江……开皇十一年改曰义乡,十八年改名焉。”
  16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太湖县……治所即今安徽太湖县。”
  169. ^ 《宋书·州郡志》:“太湖左县长,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蛮民立太湖、吕亭二县,属晋熙,后省,明帝泰始二年复立。”
  170.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五·淮南道三》:“太湖县……至齐建元二年,行台左丞卢潜更修故太湖城,立为龙安郡,以太湖、东陈二县属焉。陈太建五年,郡及东陈县并废,唯太湖县独存。”
  171. ^ 《隋书·地理志》:“太湖,开皇初改为晋熙,十八年复改名焉。”
  17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桐城县……治所即今安徽桐城县。”
  173. ^ 《隋书·地理志》:“同安,旧曰枞阳,并置枞阳郡。开皇初郡废,十八年县改名焉。”
  174. ^ 《新唐书·地理志》:“桐城……本同安,至德二载更名。”
  17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蕲州……治所在齐昌县(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
  176. ^ 《新唐书·地理志》:“蕲州蕲春郡,上。”
  17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蕲春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水东岸土门……隋开皇十八年(598)……治所在今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
  178.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蕲春县,上。郭下。”
  179.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蕲春县……本汉旧县,属江夏郡,因蕲水以为名也。”
  180. ^ 《隋书·地理志》:“蕲春,旧曰蕲阳,梁改曰蕲水。后齐改曰齐昌,置齐昌郡。开皇十八年改为蕲春。”
  18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黄梅县……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大河镇东一里白花坂。”
  182. ^ 《隋书·地理志》:“黄梅,旧曰永兴,开皇初改曰新蔡,十八年改名焉。”
  183.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黄梅县……隋开皇九年置新蔡县,属蕲州。仁寿元年改为黄梅县,因县北黄梅山为名。”
  18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济县……治所在今湖北武穴市北六十二里梅川镇。”
  185. ^ 《新唐书·地理志》:“广济……本永宁,武德四年析蕲春置,天宝元年更名。”
  186.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广济县……本汉蕲春县地,武德四年以此地冲要,置永宁县,天宝元年以名重,改为广济县。”
  18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蕲水县……治所即今湖北浠水县。”
  188.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蕲水县……本汉蕲春县地,宋文帝于此置浠水县。北齐改为兰溪镇,武德四年改为县。”
  189. ^ 《新唐书·地理志》:“蕲水……本浠水。武德四年更名兰溪,省罗田县入焉。天宝元年又更名。”
  19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鄂州……治所在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
  191. ^ 《新唐书·地理志》:“鄂州江夏郡,紧。”
  192.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天佑二年二月……朱全忠遣其将曹延祚将兵与杜洪共守鄂州,庚子,淮南将刘存攻拔之,执洪、延祚及汴兵千馀人送广陵,悉诛之。”
  19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江夏县……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
  194. ^ 《旧唐书·地理志》:“江夏……宋置江夏郡,治于此。隋不改。武德四年,改为鄂州,取汉县名。”
  195.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江夏县……东晋以汝南流人侨立汝南郡,后改为汝南县。隋开皇九年改为江夏县,属鄂州。”
  19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汉阳县……隋大业二年(606)改汉津县置,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东临嶂山下……唐武德四年(621)徙治凤栖山(今武汉市汉阳区)。”
  197.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汉阳县……隋开皇九年置戍,十七年废戍,改置汉津县,属沔阳郡,大业二年改为汉阳县。”
  19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永兴县……南朝陈置,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东五十里。隋开皇十一年(591)废入富川县。十八年(598)改富川县为永兴县,移治今阳新县。”
  199. ^ 《隋书·地理志》:“永兴……陈曰阳新。平陈,改曰富川。”
  20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永兴县……隋开皇九年改为富川,十八年改为永兴县。”
  20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武昌县……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
  20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蒲圻县……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析沙羡县置,治所在兢江口(今蒲圻市东北西梁湖畔衙门咀遗址)。西晋迁治今嘉鱼县西南中洲上。东晋还治兢江口。隋开皇十二年(592)移治鲍口(今湖北蒲圻市)。”
  203.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蒲圻县……本汉沙羡县地,吴大帝分立蒲圻县,因蒲圻湖为名。”
  20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崇阳县……治所即今湖北崇阳县。”
  205. ^ 《新唐书·地理志》:“唐年……天宝二年开山洞置。”
  206.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唐年县……本汉沙羡县地,天宝二年分置唐年县。”
  20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汊川县……唐武德四年(621)析汉阳县置,治所在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叶集。大中时移治今汉川县西北二十六里刘家隔镇。”
  208. ^ 《新唐书·地理志》:“汊川……武德四年析汉阳置。”
  209.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七·江南道三》:“汊川县……本汉阳县地,武德四年分置汊川县,因汊水为名也。”
  21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泗州……治所在宿预县(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开元二十三年(735)徙治临淮县(今江苏盱眙县西北)。……清康熙十九年(1680)州城陷入洪泽湖,寄治盱眙县(今江苏盱眙县)。”
  211. ^ 《中国历史大辞典》(郑天挺等编,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2000):“泗州……治宿预县(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废黄河北岸古城)……开元二十三年(735)移治临淮县(今江苏泗洪县东南、盱眙县对岸,今已沦入洪泽湖中)。”
  212. ^ 《新唐书·地理志》:“泗州临淮郡,上。本下邳郡,治宿预,开元二十三年徙治临淮。天宝元年更郡名。”
  213.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乾宁元年十一月……朱全忠遣使至泗州,使者陵慢刺史张谏,谏举州降杨行密。”
  21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临淮县……唐长安四年(704)析徐城县置,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南对盱眙县(今已沦入洪泽湖中)。”
  215. ^ 《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河南道十六》:“泗州……开元二十三年,河南道采访处置使、嗣鲁王道坚奏移州就临淮,即今理也。”
  216. ^ 《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河南道十六》:“临淮县……本徐城县地。……长安四年分徐城地置,开元中移郡于此。”
  21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徐城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高平县置,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移治临淮县(今洪泽县西临淮乡)。”
  218. ^ 《隋书·地理志》:“徐城,梁置高平郡。东魏又并梁东平、阳平、清河、归义四郡为高平县,又并梁朱沛、循仪、安丰三郡置朱沛县。又有安远郡,后齐废,后周又并朱沛入高平。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更名徐城。”
  21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涟水县……治所即今江苏涟水县。”
  220. ^ 《太平寰宇记·卷十七·河南道十七》:“涟水县……宋泰始五年于此置东海郡,仍于此城北东海王城别置襄贲县以属焉。……隋开皇五年改襄贲为涟水县,因县界有涟水为名。”
  22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海州……治所在龙沮县(今江苏灌云县西南龙且)。北齐移治朐县(北周改朐山县,在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
  222. ^ 《新唐书·地理志》:“海州东海郡,上。”
  223.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一》:“光化二年秋七月……七月,朱全忠海州戍将陈海宾请降于杨行密。淮海游奕使张训以汉宾心未可知,与涟水防遏使庐江王绾将兵二千直趣海州,遂据其城。”
  22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朐山县……治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
  225.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一·河南道七》:“朐山县,上,郭下。”
  226. ^ 《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二·河南道二十二》:“朐山县……本汉朐县也,属东海郡。秦始皇立石于海上,以为秦东门阙。……宋志无朐县。……梁于今县北二里琅邪故城置招远县,属琅邪郡,后属魏,改为朐县,高齐不改。周武帝建德六年改琅邪为朐山郡,改朐县为朐山县,取界内朐山为名也。”
  227. ^ 《隋书·地理志》:“朐山,旧曰朐,置琅邪郡。后周改县曰朐山,郡曰朐山。”
  22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东海县……治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
  229. ^ 《隋书·地理志》:“东海,旧置广饶县及东海郡,后齐分广饶置东海县。开皇初废郡及东海县,仁寿元年,改广饶曰东海。”
  23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沭阳县……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
  231. ^ 《隋书·地理志》:“沭阳,梁置潼阳郡。东魏改曰沭阳郡,置县曰怀文。后周改县曰沭阳。”
  23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怀仁县……东魏武定七年(549)置,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三十六里城头乡。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今赣榆县西北十二里城里(旧赣榆)。”
  233. ^ 《隋书·地理志》:“怀仁,梁置南、北二青州。东魏废州,立义唐郡及怀仁县。”
  23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江宁府……治所在上元、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市)。”
  235. ^ 《新唐书·地理志》:“升州江宁郡,至德二载以润州之江宁县置,上元二年废,光启三年复以上元、句容、溧水、溧阳四县置。”
  236. ^ 《十国春秋·卷一·太祖世家》:“乾宁三年……是时,王命田𫖳守宣州,安仁义守润州,已而升州刺史冯弘铎来附,分遣𫖳等攻掠,自淮以南、江以东诸州皆下之,于是始全有淮南之地。”
  237. ^ 《十国春秋·卷三·吴睿帝本纪》:“天祚二年冬十一月癸巳,诏齐王徐知诰置百官,以金陵府为西都。”注云:“按欧阳史吴世家:‘天祚三年,以金陵为西都,广陵为东都。’《五国故事》云:‘徐氏将移杨氏之祚,以昇州为大吴西都,扬为东都。’非也,盖西都改于天祚二年,而东都则知诰受禅后改云。”
  238. ^ 《十国春秋·卷三·吴睿帝本纪》:“天祚三年春正月……闽、吴越皆遣使劝进知诰,知诰始建齐国,立宗庙、社稷,改金陵为江宁府,牙城曰宫城,厅堂曰殿,以左右司马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马步判官周宗为内枢判官,周廷玉为内枢使,自馀百官皆如天子之制。”
  23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元县……治所即今江苏南京市。”
  24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上元县……武德三年,杜伏威归化,改江宁为归化县。九年,改为白下县,属润州。贞观九年,又改白下为江宁。……上元二年废昇州,仍改江宁为上元县。”
  24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江宁县……西晋太康二年(281)改临江县置,治所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江宁镇。隋开皇十年(590)移治冶城(今南京市朝天宫一带)。五代吴天祐十四年(917)析上元县复置江宁县,与上元县同城而治。”
  24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句容县……治所即今江苏句容县。”
  243.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句容县……汉旧县也,晋元帝兴于江左,为畿内第二品县。”
  24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溧水县……治所即今江苏溧水县。”
  245.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溧水县……本汉溧阳县地,隋开皇十一南宇文述割沥阳之西、丹阳之东置。”
  24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溧阳县……秦置,治所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五十里旧县乡……唐武德三年(620)复置……治所仍在今市西北的旧县乡。天复二年(902)移今溧阳市。”
  247. ^ 《隋书·地理志》:“溧水……旧曰溧阳。开皇九年废丹阳郡入,十八年改焉。”
  24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润州……治所在延陵县(今江苏镇江市)……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治所在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
  249. ^ 《新唐书·地理志》:“润州丹杨郡,望。武德三年以江都郡之延陵县地置,取润浦为州名。”
  250.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大顺元年……汴将庞师古等众号十万。度淮,声言救杨行密……杨行密遣其将马敬言将兵五千,乘虚袭据润州。”
  251.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大顺元年……十二月,己丑,孙儒拔苏州,杀李友。安仁义等闻之,焚润庐舍,夜遁。”
  252. ^ 252.0 252.1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景福元年……孙儒围宣州。初,刘建锋为孙儒守常州,将兵从儒击杨行密,甘露镇使陈可言帅部兵千人据常州。行密将张训引兵奄至城下,可言仓猝出迎,训手刃杀之,遂取常州。行密别将又取润州。”
  25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丹徒县……秦置,治今江苏省镇江市东丹徒镇……唐武德三年(620年)又改延陵县为丹徒县,治今江苏省镇江市。”
  254. ^ 《旧唐书·地理志》:“丹徒……晋置南徐州。……寻以蒋州之延陵、永年,常州之曲阿三县置润州,东润浦为名。皆治于丹徒县。”
  255. ^ 《隋书·地理志》:“延陵……开皇九年州郡并废,又废丹徒县入焉。”
  256. ^ 《新唐书·地理志》:“丹徒……本延陵县地,武德三年置。”
  25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丹阳县……治所即今江苏丹阳市。”
  25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延陵县……西晋太康二年(281)析曲阿县延陵乡置,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市西南三十五里延陵镇。隋开皇九年(589)移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属江都郡。唐武德三年(620)改为丹徒县,并于今丹阳市西南延陵镇复置延陵县。”
  259.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延陵县……晋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乡置延陵县,盖因季子以立名也。”
  260. ^ 《新唐书·地理志》:“延陵……故治丹徒,武德三年别置。”
  26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金坛县……治今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
  262. ^ 《新唐书·地理志》:“金坛……垂拱四年复置。”
  26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常州……治所在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西北)。后移治晋陵县(今江苏常州市)……垂拱二年 (686) 又分晋陵县西界置武进县,同为州治。”
  264. ^ 《新唐书·地理志》:“常州晋陵郡,望。本昆陵郡,天宝元年更名。”
  265.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龙纪元年……杨行密遣马步都虞候田𫖳等攻常州……田𫖳攻常州,为地道入城。中宵,旌旗甲兵出于制置使杜棱之寝室,遂虏之,以兵三万戍常州。”
  266.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龙纪元年……戊寅,孙儒自广陵引兵度江,壬午,逐田𫖳,取常州,以刘建锋守之。”
  267. ^ 《十国春秋·卷一·太祖世家》:“大顺元年春正月……李友帅兵二万屯青城,将攻常州。安仁义、刘威、田𫖳败刘建锋于武进,复取常州。”
  268.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大顺元年……杨行密以其将张行周为常州制置使。闰月,孙儒遣刘建锋攻拔常州,杀行周,遂围苏州。”
  26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晋陵县……治所即今江苏常州市。”
  270. ^ 《旧唐书·地理志》:“晋陵……隋省郡,于常熟县置常州。武德中,移于今治。”
  271.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晋陵县……汉之毗陵也。”
  27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武进县……西晋太康二年(281)分丹徒、曲阿二县地置,治所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五十里……唐武德三年(620)复置……治所在今江苏武进县。八年(625)省入晋陵县。垂拱二年(686)复置,与晋陵县同为常州治。”
  273. ^ 《旧唐书·地理志》:“武进……垂拱二年,又分晋陵置,治于州内。”
  274. ^ 《新唐书·地理志》:“武进……武德三年以故兰陵县地置,贞观八年省入晋陵,垂拱二年复置。”
  275.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武进县……垂拱二年,又析晋陵西界立武进县于州理。”
  27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江阴县……治所即今江苏江阴市。”
  27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义兴县……治所即今江苏宜兴市。”
  278. ^ 《隋书·地理志》:“义兴,旧曰阳羡,置义兴郡。平陈,郡废,改县名焉。”
  27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无锡县……治所即今江苏无锡市。”
  28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江南道一》:“无锡县……汉旧县也。”
  28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宣州……治所在宛陵县(大业初改宣城县,今安徽宣州市)。”
  282. ^ 《新唐书·地理志》:“宣州宣城郡,望。”
  283.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八》:“龙纪元年……杨行密围宣州,城中食尽,人相啖,指挥使周进思据城困逐赵锽。锽将奔广陵,田𫖳追擒之。未几,城中执进思以降。……行密表言于朝,诏以行密为宣歙观察使。”
  28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宣城县……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
  285. ^ 《旧唐书·地理志》:“宣城……梁置南豫州,隋改为宣州,炀帝又为宣城郡,皆此治所。”
  286.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宣城县……本汉宛陵县,属丹阳郡。”
  287. ^ 《隋书·地理志》:“宣城……平陈,郡废,仍并怀安、宁国、当涂、浚遒四县入焉。”
  288. ^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戴均良等,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2010):“泾县……治今上坊。”
  28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泾县……治所在今安徽泾县西青弋江西岸。”
  29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泾县……本汉旧县,因泾水以为名,属丹阳郡。”
  29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当涂县……东晋咸和初侨置,寄治于湖县(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王旭乡)。隋开皇九年(589)徙治姑孰城(即今安徽当涂县)。”
  292.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当涂县……成帝时以将被指当涂县流人过江在于湖者,侨立为当涂县,属淮南郡。”
  29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德县……东汉末吴分故鄣县置,治所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南。隋开皇九年(589)并入石封县。唐至德二年(757)改绥安复置,治所即今广德县。”
  294. ^ 《隋书·地理志》:“绥安,旧曰石封。平陈,改名焉。”
  295.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广德县……至德二年,改为广德。”
  29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南陵县……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为南陵郡治。治所在赭圻城(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三十里赭圻岭北麓)。唐长安四年(704)移治青阳城,即今南陵县治。”
  297.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陵县……本汉春谷县地,梁于此置南陵县。”
  29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太平县……唐天宝十一年(752)分泾县西南十四乡置……治所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仙源镇。”
  299.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太平县……本泾县地,天宝四年,宣城郡太守李和上奏,割泾县西南十四乡置。”
  300. ^ 《新唐书·地理志》:“太平……天宝十一载析当涂、泾置,大历中省,永泰中复置。”
  30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宁国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吴分宛陵南乡置……治所在今安徽宁国县南十三里独山……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宣城县,唐武德三年(620)复置,移今治。”
  302.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宁国县……本后汉末分宛陵南乡置,属丹阳郡。”
  303. ^ 《隋书·地理志》:“宣城……平陈,郡废,仍并怀安、宁国、当涂、浚遒四县入焉。”
  304. ^ 《新唐书·地理志》:“宁国……武德三年析宣城置,六年省,天宝三载析宣城、当涂复置。”
  30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旌德县……治所即今安徽旌德县(旌阳镇)。”
  306. ^ 《新唐书·地理志》:“旌德……宝应二年析太平置。”
  30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池州……治所在秋浦县(五代杨吴改为贵池县,即今安徽贵池市)。”
  308. ^ 《新唐书·地理志》:“池州,上。武德四年以宣州之秋浦、南陵二县置,贞观元年州废,县还隶宣州,永泰元年复析宣州之秋浦、青阳,饶州之至德置。”
  309.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七》:“文德元年……锽兄干之自池州帅众救宣州,行密使其将陶雅击干之于九华,破之。干之奔江西,以雅为池州制置使。”
  31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贵池县……治所即今安徽贵池市。”
  311. ^ 《旧唐书·地理志》:“秋浦,州所治。”
  312. ^ 《隋书·地理志》:“秋浦,旧曰石城。平陈废,开皇十九年置,改名焉。”
  31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青阳县……治所即今安徽青阳县。”
  314. ^ 《新唐书·地理志》:“青阳……天宝元年析泾、南陵、秋浦置。”
  31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石埭县……南朝梁大同二年(536)以故石埭场置……治所即今安徽石台县治(七里镇)……唐永泰二年(766)析秋浦、青阳、泾县复置……治所在今黄山市黄山区西北广阳乡南。”
  316.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至德县……永泰二年洪府都督李勉奏割秋浦、青阳、泾三县,于吴所置陵阳城南五里置。”
  31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建德县……治所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梅城镇。”
  318.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至德县……至德二年刺史宋若思奏置,因年号为名。”
  31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歙州……治所在海宁县(后改为休宁县,今安徽休宁县东十里万安镇)。大业三年(607)改为新安郡。隋末移治歙县(今安徽歙县)。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歙州,治所仍在歙县。”
  320. ^ 《新唐书·地理志》:“歙州新安郡,上。”
  321. ^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景福二年八月……丙辰,杨行密遣田𫖳将宣州兵二万攻歙州;歙州刺史裴枢城守,久不下。时诸将为刺史者多贪暴,独池州团练使陶雅宽厚得民,歙人曰:‘得陶雅为刺史,请听命。’行密即以雅为歙州刺史,歙人纳之。雅尽礼见枢,送之还朝。”
  32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歙县……治所即今安徽歙县(徽城镇)。”
  323.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歙县……郭下。”
  324.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歙县……本秦旧县也。县西有歙浦,因以为名。”
  325. ^ 《隋书·地理志》:“歙……平陈废,十一年复。”
  32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休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海宁县置……治所在南当水口山上(今安徽休宁县西三十里渠口乡)……唐武德七年(624)移治万岁山(今休宁县东万安镇)。天宝九年(750)移治松萝山之阳(即今休宁县治)。”
  327. ^ 《隋书·地理志》:“休宁……旧曰海宁,开皇十八年改名焉。”
  32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黟县……秦置……治所在今安徽黟县东五里……隋开皇九年(589)省入海宁县,十一年(591)复置,移治今黟县。”
  329. ^ 《隋书·地理志》:“黟……平陈废,十一年复。”
  33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绩溪县……治所即今安徽绩溪县。”
  331.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绩溪县……大历二年,刺史长孙全绪奏分歙县置,此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因以为名。”
  33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婺源县……唐开元二十八年(740)置……治所即今江西婺源县西北清华镇。天祐中,移治弦高镇(即今婺源县)。”
  333. ^ 《新唐书·地理志》:“婺源……开元二十八年析休宁置。”
  33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祁门县……唐永泰二年(766)改昌门县置……治所在今安徽祁门县西石山坞……大历五年(770)移治今祁门县。”
  335.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祁门县……永泰元年草贼方清于此伪置昌门县,以为守备。刺史长孙全绪讨平之,因其旧城置县,耻其旧号,以县东北一里有祁山,因改为祁门县。”
  336. ^ 《新唐书·地理志》:“祁门……永泰二年平方清,因其垒析黟及饶州之浮梁置。”
  33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洪州……治所在豫章县(今江西南昌市西)。贞观中,徙治今南昌市。”
  338. ^ 《新唐书·地理志》:“洪州豫章郡,上都督府。”
  339.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天佑三年九月……秦裴拔洪州,虏钟匡时等五千人以归。”
  34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南昌县……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南朝陈移治今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隋改名豫章县,唐宝应元年(762)又改名钟陵县,贞元中复名南昌县……治所即今南昌市。”
  341.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昌县……郭下。”
  342.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昌县……汉高帝六年置。隋平陈,改为豫章县。”
  343. ^ 《新唐书·地理志》:“南昌……宝应元年更豫章曰钟陵。贞元中又更名。”
  34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吴皋县……治所即今江西丰城市。”
  345. ^ 《隋书·地理志》:“丰城,平陈废。十二年置,曰广丰。仁寿初改名焉。”
  34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高安县……治所即今江西高安县。”
  347.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高安县……本汉建城县,武德五年改为高安,仍于县置靖州。”
  34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建昌县……东汉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县置,治所在今江西奉新县西一百四十里,潦河南……南朝宋元嘉二年(425)移治废海昏城(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
  34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新吴县……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置,治所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北三十里故县……唐神龙二年(706)徙治今奉新县。”
  35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新吴县……后汉灵帝中平中分海昏县置。隋开皇九年,省入建昌。武德五年又置,旧隶楚,今新属吴,故曰新吴。”
  351. ^ 《新唐书·地理志》:“武德五年置南昌州,又析置龙安、永脩、新吴三县。八年州废,省永脩、龙安、新吴。”
  352. ^ 《新唐书·地理志》:“新吴……永淳二年析建昌复置。”
  35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分宁县……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
  354.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分宁县……贞元十六年,刺史李巽奏分武宁县西界置,因以名焉。”
  35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武宁县……唐长安四年(704)分建昌县置,治所在甘罗(今江西武宁县西二十里石渡乡新华村)……后徙治今武宁县北柘林水库库区。”
  356. ^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武宁县……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分建昌县置,唐景云元年(710年)复名豫宁县,县治迁今石渡乡新华村。宝应元年(762年)复名武宁县,后县治又迁玉枕山前(即柘林水库淹没之古艾镇)。”
  357.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武宁县……长安四年割建昌界置。”
  358. ^ 《新唐书·地理志》:“武宁……长安四年析建昌置,景云元年曰豫宁,宝应元年复故名。”
  35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江州……治所在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东)……东晋咸康六年(340)徙治寻阳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南朝宋升明元年(477)徙治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梁太平二年(557)徙治南昌县(今南昌市东),陈天嘉初复移治湓口城(今九江市)。”
  360. ^ 《新唐书·地理志》:“江州浔阳郡,上。本九江郡,天宝元年更名。”
  361.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五》:“天佑三年……镇南节度使钟传以养子延规为江州刺史。传薨,军中立其子匡时为留后。延规恨不得立,遣使降淮南。”
  36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浔阳县……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
  363. ^ 《旧唐书·地理志》:“浔阳,州所理。”
  364. ^ 《隋书·地理志》:“湓城……旧曰柴桑,置寻阳郡。”
  365.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浔阳县……隋平陈,改浔阳为彭蠡县,大业二年改为湓城县。”
  366. ^ 《新唐书·地理志》:“浔阳……本湓城,武德四年更名。”
  36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都昌县……唐武德五年(622)置,治所在今江西都昌县东北七十五里北炎乡洞门口……大历间徙治今都昌县。”
  368.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都昌县……本汉彭泽县地,武德五年分置都昌县,以县北有都村,配以‘昌’字,取嘉名也。”
  36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彭泽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三十里江桥乡柳德昭村附近……隋平陈后改置龙城县,移治今江西彭泽县西二里……唐武德八年(625)废浩州,移彭泽县于废浩州城内(今彭泽县东南四十里黄岭乡旧县街)。”
  37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彭泽县……本汉旧县,属豫章郡,置彭城湖南,因以为名。”
  371. ^ 《隋书·地理志》:“彭泽……平陈,郡县并废,置龙城县。开皇十八年改名焉。”
  37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德安县……治所即今江西德安县。”
  37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饶州……治所在鄱阳县(今江西波阳县)。”
  374. ^ 《新唐书·地理志》:“饶州鄱阳郡,上。”
  375. ^ 375.0 375.1 375.2 375.3 375.4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开平三年七月……危全讽在象牙潭,营栅临溪,亘数千里。庚辰,周本隔溪布陈,先使羸兵尝敌。全讽兵涉溪追之,本乘其半济,纵兵击之,全讽兵大溃,自相蹂藉,溺水死者甚众,本分兵断其归路,擒全讽及将士五千人。乘胜克袁州,执刺史彭彦章,进攻吉州,歙州刺史陶雅使其子敬昭及都指挥使徐章将兵袭饶、信,信州刺史危仔倡请降,饶州刺史唐宝弃城走。行营都指挥使米志诚、都尉吕师造等败苑玫于上高。吉州刺史彭玕帅众数千人奔楚,楚王殷表玕为郴州刺史,为子希范娶其女。淮南以左先锋指挥使张景思知信州,遣行营都虞候骨言将兵五千送之。危仔倡闻兵至,奔吴越,吴越王镠以仔倡为淮南节度副使,更其姓曰元氏。危全讽至广陵,弘农王以其尝有德于武忠王,释之,资给甚厚。八月,虔州刺史卢光稠以州附于淮南。于是江西之地尽入于杨氏。”
  37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县……西汉以番阳县改名,治所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古县渡镇……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徙治吴芮故城(今波阳县)。”
  377. ^ 《旧唐书·地理志》:“鄱阳……古城在今县东界,有鄱江,今为州所理。”
  378.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鄱阳县……秦置。孙权分豫章置鄱阳郡,理于此。”
  37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余干县……治所即今江西余干县。”
  38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余干县……汉余汗县,淮南王云‘田于余汗’,是也。县因于汗之水为名。”
  38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乐平县……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今江西乐平市东洺口,九年(626)废。开元中复置,徙治今乐平市。”
  382. ^ 《新唐书·地理志》:“乐平……武德四年置,九年省,后复置。”
  38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浮梁县……治所即今江西浮梁县。”
  384.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浮梁县……开元四年,刺史韦玢再置,改名新昌,天宝元年改名浮梁。”
  38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德兴县……治所即今江西德兴市。”
  386.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信州……治所在上饶县(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天津桥)。”
  387. ^ 《新唐书·地理志》:“信州,上。乾元元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及建、抚之地置。”
  38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饶县……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天津桥。”
  389.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上饶县……郭下。”
  39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上饶县……本吴所置。”
  391. ^ 《新唐书·地理志》:“上饶……武德四年置,隶饶州。”
  392.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弋阳县……治所即今江西弋阳县。”
  393.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弋阳县……后汉分余汗东界立葛阳县,自吴至陈并属鄱阳郡。”
  394. ^ 《隋书·地理志》:“弋阳,旧曰葛阳,开皇十二年改。”
  39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贵溪县……治所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一里。”
  396.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贵溪县……永泰元年,洪州观察使李勉奏割乐平、余干二县置,在贵溪口,因以为名。”
  39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玉山县……唐武后证圣二年(695)析常山、须江、弋阳等县置,治所在今江西玉山县东二里林岗乡驻地东津桥,后徙今玉山县。”
  398.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玉山县……证圣元年,分常山、须江等县置。”
  39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抚州……治所在临川县(今江西临川市西)……宝应元年(762)与县同移治今临川市。”
  400. ^ 《新唐书·地理志》:“抚州临川郡,上。”
  40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临川县……隋开皇九年(589)改临汝县置,治所在今江西临川市西五里……唐宝应中移治今抚州市。”
  402. ^ 《旧唐书·地理志》:“临川,州所理。”
  40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南城县……西汉高帝六年(前20)置,治所在石下(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洪门水库内)……西晋太康初,迁治盱江西岸塌埠街(今县北光塔村)……唐乾符时移治今南城县治。”
  404.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城县……汉分豫章郡立为南城县。”
  40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崇仁县……治所即今江西崇仁县。”
  406. ^ 《隋书·地理志》:“崇仁,梁置巴山郡,领大丰、新安、巴山、新建、兴平、丰城、西宁七县。平陈,郡县并废,以置县焉。”
  407. ^ 《中国历史大辞典》:“南丰县……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南城县置,治今江西广昌县东……开元八年(720)再置,徙治今江西南丰县东,开成二年(837)再徙治于今南丰县。”
  408.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丰县……本汉南城县之地,吴少帝分以为南丰县。隋平陈,省入南城。景云二年又置,先天二年又废,开元八年复置。”
  40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吉州……治所在庐陵县(今江西吉水县北)……永淳元年(682)与州治庐陵县同徙治今江西吉安市。”
  410. ^ 《新唐书·地理志》:“吉州庐陵郡,上。”
  41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庐陵县……秦置,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北三里……南朝梁废入石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复改石阳县为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吉水县北……唐永淳初,移治今吉安市。”
  412. ^ 《旧唐书·地理志》:“庐陵……隋复为庐陵,州所治也。”
  413.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庐陵县……汉旧县,属豫章郡。后汉献帝兴平元年,孙策分立庐陵郡,改县曰高昌。梁改高昌为石阳县。隋平陈废郡,复为庐陵。”
  414.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庐陵县……晋移郡于此,隋改为州,又改名石阳县为庐陵,因庐水为名。”
  41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太和县……唐武德八年(625)以泰和县改名,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六里。贞观元年(627)复移治今泰和县西三里。贞元三年(787)又移治今泰和县。”
  416.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太和县……汉为庐陵县地,属豫章。”
  417. ^ 《舆地广记·卷二十五·江南西路》:“太和县……吴置西昌、东昌二县。”
  418. ^ 《隋书·地理志》:“泰和……平陈置,曰西昌。十一年省东昌入,更名焉。”
  419. ^ 《新唐书·地理志》:“太和……武德五年置南平州,并置永新、广兴、东昌三县。八年州废,省永新、广兴、东昌入太和,来属。”
  42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安福县……治所即今江西安福县。”
  421. ^ 《舆地广记·卷二十五·江南西路》:“安福县……本汉安成县,属长沙国……晋改曰安复。”
  422. ^ 《隋书·地理志》:“安复……旧置安成郡。平陈,郡废,县改曰安成。十八年又曰安复。”
  423.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安福县……武德中改为安福县。”
  424. ^ 《新唐书·地理志》:“安福……武德五年以县置颖州,七年州废,来属。”
  42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永新县……三国吴宝鼎二年(267)置,治所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北三十五里沙市……唐显庆四年(659)复置,治所即今永新县。”
  426.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永新县……本汉庐陵县地,吴归命侯所置,属安城郡。”
  42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新淦县……西汉置,治所即今江西樟树市……隋开皇十一年(591)徙治今江西新干县。”
  428.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新淦县……本汉旧县,豫章南部都尉所居,县有淦水,因以为名。”
  42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袁州……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
  430. ^ 《新唐书·地理志》:“袁州宜春郡,上。”
  431.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宜春县……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隋开皇十一年(591),移于袁州(今宜春市)东五里。唐武德四年 (621) 仍移治今宜春市。”
  432. ^ 《旧唐书·地理志》:“宜春,州所理。”
  433.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宜春县……汉旧县也,属豫章郡。高帝六年,灌婴于此筑城,置宜春县,武帝封长沙定王子成为宜春侯。”
  434.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宜春县……晋武帝太康元年,以太后讳春,改为宜阳县。”
  435. ^ 《旧唐书·地理志》:“宜春,汉县。……晋改为宜阳。”
  436.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宜春县……隋开皇十一年废安成,并于宜阳县,置袁州,移县于周东五里;十七年改宜阳为宜春。”
  43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萍乡县……三国吴宝鼎二年(267)析宜春县置,治所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四十里芦溪镇西南古岗……隋徙治今萍乡市。”
  438. ^ 《旧唐书·地理志》:“萍乡……吴分宜春置萍乡县,属安成郡。”
  439.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萍乡县……本汉宜春县地,属豫章郡。吴宝鼎二年分立萍乡,先隶吉州,隋开皇十一年属袁州。”
  44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新喻县……唐天宝时以新渝县改名,治所在今江西新余市南三里。大历八年(773)徙治今新余市。”
  441.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新喻县……本汉宜春县地,吴孙皓分置新渝县,因渝水为名。”
  442.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九·江南西道七》:“新喻县……隋开皇九年平陈,废为吴平县……至大业年废吴平,其年置袁州,再立新喻县。”
  443. ^ 《舆地广记·卷二十五·江南西路》:“新喻县……本曰新渝,唐天宝后相承作‘喻’。”
  444. ^ 《新唐书·地理志》:“新喻……本作‘渝’,天宝后相承作‘喻’。”
  44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虔州……治所在赣县(今江西赣州市西南)。大业三年(607)改为南康郡。唐武德五年(622)复为虔州,贞观中州治徙今赣州市。”
  446. ^ 《新唐书·地理志》:“虔州南康郡,上。”
  447.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贞明四年冬十一月……刘信闻徐温之言,大惧,引兵还击虔州。先锋始至,虔兵皆溃,谭全播奔雩都,追执之。”
  44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赣县……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益浆溪故城(今江西赣州市西南蟠龙镇)……东晋义熙七年(411)徙治葛姥城(今赣州市东北)……梁承圣元年(552)徙治今赣州市西南……唐贞观中,徙治今赣州市。”
  449. ^ 《旧唐书·地理志》:“赣,州所理。”
  450.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赣县……本汉旧县也,属豫章郡。”
  451.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赣县……贡水西南自南康县来,章水东南自雩都县来,二水至州北合而为一,通谓之赣水,因为县名。”
  452. ^ 《舆地广记·卷二十五·江南西路》:“赣县……隋置虔州,改赣县为南康,大业初复改为赣。”
  453. ^ 《隋书·地理志》:“赣,旧曰南康,置南康郡。平陈,郡废。大业初县改名焉,寻置郡。”
  45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虔化县……南朝宋大明五年(461)分宁都县置,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西五里。隋初废入宁都县,开皇十八年(598)复改宁都县为虔化县,治所即今宁都县。”
  455.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虔化县……汉赣县地,属豫章郡。吴大帝时分赣县立为阳都县。……晋武帝改为宁都,《起居注》云:‘太康元年以庐陵郡都尉之阳都县来入’是也。”
  456.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虔化县……隋开皇十八年,改宁都为虔化。”
  457. ^ 《隋书·地理志》:“虔化……旧曰宁都,开皇十八年改名焉。”
  45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南康县……西晋太康五年(284)以南安县改置,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一里,后迁今南康县。”
  459.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南康县……本汉南野县地,属豫章郡。汉献帝时,吴大帝分南野立南康县。”
  460.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康县……本汉灌婴所置南埜县也,属豫章郡。献帝初平二年析南埜置南安县。”
  461.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南康县……晋太康五年改为南康。”
  462. ^ 《舆地广记·卷二十五·江南西路》:“南康县……宋因之,改曰赣县。”
  463. ^ 《隋书·地理志》:“南康,旧曰赣,大业初改名焉。”
  46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雩都县……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古田坪(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四里)。隋大业中徙治今于都县。唐武德初,徙治今于都县东南梓山乡固院,贞观中复还治今于都县。”
  465. ^ 《旧唐书·地理志》:“雩都……汉县,属豫章郡。”
  466.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雩都县……汉初所置,因雩都水为名。”
  467.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雩都县……即汉高帝六年使灌婴防赵佗所立县也。”
  468. ^ 《舆地广记·卷二十五·江南西路》:“雩都县……二汉属豫章郡。晋、宋属南康郡,后省。隋平陈复置,属虔州。唐因之。”
  46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信丰县……治所即今江西信丰县。”
  470. ^ 《新唐书·地理志》:“信丰,上。本南安,永淳元年析南康置。”
  471. ^ 《新唐书·地理志》:“信丰……本南安,永淳元年析南康置,天宝元年更名。”
  472.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信丰县……天宝元年改天下县名相同者,采访使韩朝宗以泉州有南安县,遂奏改名信丰县,以人信物丰为名。”
  473.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大庾县……隋开皇十年(590)置,治所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二里……唐神龙元年(705)复置县,移治今大余县东二里。”
  474. ^ 《隋书·地理志》:“始兴……齐曰正阶,梁改名焉,又置安远郡,置东衡州。平陈,改郡置大庾县,又于此置广州总管。开皇末移向南海,又十六年废大庾入焉。”
  475. ^ 《新唐书·地理志》:“大庾,中。神龙元年析南康置。”
  476.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大庾县……唐神龙元年置,因以大庾岭名为县。”
  47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安远县……南齐建元初分雩都县置,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南……梁大同十年(544)复置,移治今江西安远县南……唐贞元四年(788)复置,治所又移今安远县。”
  478.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江南西道六》:“安远县……梁大同十年置安远县。隋开皇中废。”
  479. ^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江南道四》:“安远县……刺史陆应重奏分雩都县地置。”
  480. ^ 《旧唐书·地理志》:“安远……贞元四年八月四日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