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用户查核方针
![]() | 本页为本地用户查核补充方针,内容源于元维基全域方针,受本地社群接纳及向上修订。本地补充方针内容不得逾越全域方针最低要求。欲修改本页面,请务必确认您的修改反映共识。如果不确定,请在互助客栈及讨论页发起讨论。 |
方针与指引(列表) |
---|
原则 |
内容 |
行为 |
列表 |
用户方针 |
参见 |
用户查核
“用户查核”是供具有用户查核权限用户使用的专门界面。在一个维基(wiki)系统上,具有用户查核权限的用户,可作出专门检查,判断某用户不是另一用户在该维基系统的傀儡账户(检查范围系限定在该单个维基系统上,例如中文维基百科,而不是维基的所有项目)。利用“用户查核”界面,用户可以:
- 判定某用户是从何IP地址在维基作出编辑、有日志记录的操作或密码重置
- 判定从某具体IP地址(包括已登录用户)作出的全部编辑有日志记录的操作或密码重置
- 判定被查询的用户是否通过MediaWiki界面向其他用户发送邮件。邮件发送的时间会被记录,而邮箱地址和目标用户则无法查看。
上述数据保存三个月,因此更早的编辑不会在界面中出现。所有查核者利用此工具做出的所有查询,都记录并留存在日志中。这份日志可由具有用户查核权限的用户查阅,示例如下:
2013年1月1日 (二) 00:00、Example取得127.0.0.1的编辑记录 (理由) 2013年1月1日 (二) 00:00、Example取得Example(讨论 | 贡献 | 封禁)的IP信息 (理由)
用户查核工具的使用手册,请参阅meta:Help:CheckUser。
工具的使用
该工具应当被用作反破坏、检查滥用傀儡行为,及限制对站点造成的扰乱。工具只能用于防止维基媒体计划受到伤害。
工具不可被用于政治控制、向其他用户施压,或在内容编辑争议中作为对另一编辑者的威胁。查核用户时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注意,方针不禁止多重账号的使用,只要操作者未滥用多重账号(如重复投票,影响某一立场的支持度等),即可被允许。
向被查核者发出通知是允许的,但不是强制的。同理,向社群的报告也不是强制的,但可在隐私方针允许的前提下作出。
有一些计划允许编辑者自主提出对本账号的IP地址进行查核,例如在被他人指责使用傀儡时证明清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请求本身可能会是扰乱行为的一部分。
隐私方针
在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各项项目中,对隐私政策的考虑是至关重要的。除非某用户的行为违背了方针(例如,大量机器破坏或散发广告),且为了阻止扰乱行为需要公开他们的信息,或者相关信息已由用户本人在站内公布,否则任何公开用户的IP地址、所在位置、或其他足以认别其身份的信息,都有违隐私方针。
根据维基媒体政策,在以下情况下维基媒体志愿者或职员可以公布通过服务器记录、用户检查功能的数据库记录以及通过其它非公开手段收集的可确定个人用的数据:
- 响应合法传票或行政执法的其他强制请求;
- 得到所涉及用户的允许;
- 调查滥用投诉时所需;
- 假如信息涉及网络蜘蛛或者机器人察看页面以及在研究和解决技术问题时需要区分这些信息;
- 假如用户不断破坏文章或者不断进行破坏,他的数据可能被报告给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或其它第三方机构,以协助进行IP封禁或者协助向相应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申诉;
- 假如在保护维基媒体基金会、其用户或者公众有合理必要的情况下。
- 资料之发布
- 即便某用户的确在滥用其权限,仍应该尽量不公开个人信息。
- 一般来说,不要公开其IP地址。只给出类似“属于同一网络”或“不属于同一网络”的说法。如果的确要提供详细资料,一定确保对方可以信赖并且信息不会被其进一步发布。
- 如果该用户已经说明位置,而其IP地址确证此事,则对此进行证实不属泄漏隐私资料。
- 如果感到任何顾虑,不要给出详细资料。
取得权限
2015年9月15日开始,需年满十八岁,且在居住地达到法定成年年龄,并签署非公开信息保密协议后方得以持有用户查核者权限。 |
从2018年3月30日起,维基媒体基金会基于保安原因,暂停本地所有查核员权限并将本地用户查核事宜交回监管员处理。如希望全域监管员们对中文维基百科用户进行用户查核,请前往此页提交申请。 |
自2021年8月23日起,维基媒体基金会不接受居住在中国大陆等封锁维基媒体项目的司法管辖区且被基金会以外的第三方知悉住所的用户签署非公开信息保密协议,且会撤销已经签署的协议。从而,这些用户无法被授予用户查核员或监督员权限。 |
只有监管员、部分维基媒体基金会职员、申诉专员和极少数的用户有权获得用户查核权限。除了申诉专员外,用户只能获得本地权限。
如果计划上有本地查核员,查核工作通常应该由他们来完成。在紧急情况或是跨站查核时,监管员可以在本地执行操作。执行完相关操作后,监管员应当移除他们的本地权限,并通知本地的用户查核员或是邮件列表。
一个维基系统必须至少有两个查核者,以相互制约与检查对方的行为。当只存在一名用户查核员时(如另一名用户辞职或被除权),本地社群应该立即任命一名新的用户查核员,以保证人数不少于2人。
对于有维基媒体基金会许可的仲裁委员会的维基系统,编者若要获得用户查核者地位,须在选举中得到25至30名用户的支持后,由仲裁员任命。
对于没有仲裁委员会的维基系统,有下列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 社群必须经由共识,选出至少两名查核者。他们的行为须互相制约。请求查核权限的用户,必须在账户所在的社群申请并恰当地公告(例如:互助客栈、邮件列表等)。候选用户必须对维基媒体的隐私政策有熟悉了解。用户在本地社群获得共识(在支持/反对的投票中得到70%-80%的支持率,或在多选投票中得票最高)且其中有至少25-30位编者支持后,用户应将其自己列在权限请求页,并附上连往社群决定页面的链接。
- 若该维基系统上,因投票人不足而无法选出,则该维基系统上将不设置查核者。编者必须请求监管员来检查用户甲是否是用户乙的傀儡。为此,只需将请求添加在用户查核请求页,列出需要检查的用户并解释此项请求的缘由(提供链接)。这项请求需要得到社群的共识(类似前项中规定)。监管员将回答这两个用户是否来自同一IP地址、代理、网络、国家或地区,或者他们是完全无关的(关于监管员应如何精确地回答编者,见讨论记录)。
邮件列表
所有监管员及用户查核员应当得到非公开邮件列表CheckUser-l的访问权限。向列表管理员发送邮件以获得相应权限。使用这个邮件列表来获得帮助、建议或在无法从数据中肯定结论时征求他人的意见。
IRC频道
所有监管员及用户查核员应当得到非公开IRC频道#wikimedia-checkuser IRC://的访问权限。频道与邮件列表的意义相同,但提供实时交流平台。联系任何频道成员来获取访问权限。频道管理员会授予相关的权限。如果你需要帮助,联系监管员。
权限取消
任何具有权限的用户,若超过半年不活跃,其权限将被取消。
具有权限的监管员或用户查核员若滥用权限,其权限会被立即取消。尤其是,如果具有权限的用户经常检查其他编者,却没有严肃的动因(应提供被检查用户的不良行为的链接及证据),其权限将被立即取消。
查核者若涉嫌滥用,应在该账户所在的各维基系统进行讨论。对于设有仲裁委员会的维基系统,仲裁委员会可就权限取消一事作出决定。对于未设仲裁委员会的维基系统,社群可以投票就权限取消一事做出决定。只有监管员可撤销该权限。监管员不可单独就权限取消一事做出决定,但可以提供必要的资料,作为滥用行为的证据(例如查核日志)。若有必要,尤其是在不遵守维基隐私方针的情况下,也可以请求维基媒体基金会理事会来宣布权限的取消。
关于滥用权限或违反隐私方针的投诉,也可向Ombudsman commission提出。
本地方针
如有本地用户查核员,则额外执行以下方针。
以下三类查核可以直接进行:
- 检查已封禁的账户所使用的IP,便于延长自动封禁
- 在需要封禁IP或IP范围前,检查是否会影响无辜用户
- 授予IP封禁豁免前,进行检查(或复核权限是否被合理使用)
不符合以上三类的查核需要到Wikipedia:用户查核请求提出。
相关连接
- Wikipedia:用户查核
- Wikipedia:用户查核请求
- 隐私政策
- CheckUser资料请求(英文)
- 申请用户查核权限(英文)
- CheckUser用户手册(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