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神学中,受难(英语:the Passion,源自古希腊语πάσχειν,paschein,字面意义为“承受苦难”),特指耶稣生前的最后一段日子,他来到耶路撒冷,与十二门徒进行最后的晚餐,最终因犹大的出卖而被逮捕,走上苦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被迫穿着紫袍与戴上荆棘王冠,可见罗马军队在后方。

耶稣在死前所承受的各种痛苦,成为基督教神学的中心教义之一,以圣周来纪念耶稣受难。甚至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也提到了耶稣受难。

基督教观点

编辑

基督徒相信耶稣的苦难是在希伯来圣经预言,如《诗篇第22篇,《以赛亚书》中的第53章[1]。根据四福音书,耶稣在与其十二使徒最后的晚餐后,在客西马尼园被逮捕,并分别在前任大祭司亚那、大祭司该亚法犹太公会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总督宫殿英语Herod's Palace (Jerusalem)、统治加利利比利亚分封王英语Herodian Tetrarchy希律·安提帕斯前受审,被移送钉十字架。耶稣被罗马士兵鞭打,嘲笑为“犹太人的王”,被迫穿着紫色的长袍(紫袍只有罗马皇帝才能穿),与戴上荆棘编的冠冕(代表罗马皇帝的槲叶环皇冠),被罗马士兵殴打和吐口水,然后换回耶稣当时自己的衣服,走向被钉十字架的地方[2]古利奈人西门经过,被迫背着耶稣的十字架[3]

到了各各他,士兵向耶稣提供了混合苦的酒(有止痛/镇静作用),耶稣不肯喝[4][5]。接着他与两名被定罪的盗贼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被钉在中间的十字架上。根据马可福音,耶稣在十字架上忍受了6个小时的煎熬,约由上午9时[6]直到他下午3点左右[7]去世。据圣经记录,总督彼拉多让士兵加在他的头上方以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三种语言的标志祂为“拿撒勒人耶稣,犹太人的王”。士兵瓜分他的长袍,为祂无缝的内衣拈阄[8]。而在场众多不相信耶稣的犹太大祭司长老和文士都嘲讽他,声称耶稣若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就相信他是从神来的,而一个强盗也是嘲讽他,但另一个强盗却承认耶稣的基督身份,耶稣当时就回答他会与自己同日便能同在乐园。士兵拿海绒蘸满了醋(有些翻译记载是配给罗马士兵的酸酒),绑在牛膝草上、送到耶稣口,耶稣尝了后说过,成了,就死了[9]

罗马士兵打断其他钉在十字架上两名强盗的腿好让他们早点死,也有认为是当天犹太律法不让罪犯被挂到日落,所以罗马人打断了他们的腿加速两名强盗的死亡。因为耶稣已经死了,罗马士兵并没有打断耶稣的腿[10]。或是为了验证耶稣是否已死,有一个士兵拿枪扎耶稣的肋旁、随即有流出来[11]。(朗基努斯之枪

四福音书记载了不同的耶稣在十字架上的遗言。在对观福音中记载着耶稣受难伴随着各种超自然事件,包括黑暗的大地[12],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震[13],和圣徒的复活[14]。他的身体从十字架上被亚利马太的约瑟移除,由尼哥底母协助,埋在一块石头凿成的坟墓。据福音书,耶稣死后两天(“第三天”)也是犹太律法的每七日的头一日复活并多次向门徒和其它捡选的人显现,又教导他们,然后在约定的山上当着门徒面升天

基督徒传统上认为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是耶稣事先已知,并愿意牺牲(因为他并没有在他的审判上抗辩);这是“上帝的代理人”为弥补人类的罪恶进行救赎[15][16][17][18]。大多数基督徒以通过圣餐礼宣扬这种牺牲,也纪念“最后的晚餐”,也有不少基督徒每年在耶稣受难日纪念耶稣受难的事件[19][20]

圣经中的超自然现象

编辑

对观福音中记载着耶稣受难伴随着各种超自然事件,包括黑暗覆盖大地,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震,和圣徒的复活。

根据基督教符类福音,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天,黑暗覆盖大地数小时,后来被简称为“钉十字架日食”的事件。虽然中世纪作家视为一个奇迹,各种基督教历史学家有将黑暗覆盖大地数小时与日食月食是有关联的。一些作家建议将这一黑暗覆盖大地数小时解释为日食月食,由此推算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日期。

根据基督教符类福音,圣殿的帷幕从上到下裂开。根据弗拉维奥·约瑟夫斯,在希律的圣殿将有近60英尺(18米)高、4英寸(100毫米)厚的帷幕。根据希伯来书9章:1-10节[21],这帷幕是代表神与人之间的隔离,每年一次只有大祭司被允许进入献祭[22],为以色列的罪赎罪[23]。许多圣经的学者同意,裂开的帷幕象征着耶稣建立了一个新又活的到神面前的路[24],参看新约

马太福音描述有地震,和死去的圣徒的坟墓被打开了(和随后的复活)。这些复活的圣徒走进耶路撒冷向很多人显现[25],但他们随后的事迹从来没有详细阐述。

在场负责的罗马百夫长(军长),目睹这些事件,说:“这真是神的儿子了”[26],或“这人真是神的儿子”[27],或“这真是个义人”[28]

旧约预言

编辑

基督教至少将旧约的三段经文解释为耶稣受难的预言。

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一个,是在以赛亚书52章13节~53章12节(公元前8世纪或6世纪)。这预言的神谕描述了一个无罪的人,他为子民赎罪。通过自愿的受难,他将罪人从上帝的正义惩罚中解救出来。耶稣的死被认为是实现了这个预言。例如,这段话写道:“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 神击打苦待了。那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53:2-5)。

基督受难的第二个预言是耶稣自己在十字架临时引用的古代经文。在十字架上,耶稣大声呼喊:“Eli, Eli, lema sabachthani?”意为“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你离弃我?”耶稣这句话是引用诗篇22篇1节的文字,在这个段落中,大卫王预言了弥赛亚的受难。经文写道:“但我是虫,不是人,被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他们撇嘴摇头,说:他把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可以救他吧!耶和华既喜悦他,可以搭救他吧!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我在母怀里,你就使我有倚靠的心。我自出母胎就被交在你手里;从我母亲生我,你就是我的神。求你不要远离我!因为急难临近了,没有人帮助我。有许多公牛围绕我,巴珊大力的公牛四面困住我。它们向我张口,好象抓撕吼叫的狮子。我如水被倒出来;我的骨头都脱了节;我心在我里面如蜡镕化。我的精力枯干,如同瓦片;我的舌头贴在我牙上。你将我安置在死地的尘土中。犬类围着我,恶党环绕我;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我的骨头,我都能数过;他们瞪着眼看我。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诗篇22:6-18 )。但是,“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这句话存有争议。

受难的第三个主要预言是在《所罗门智慧篇》中。基督教新教认为它是伪经,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将其归为次经。它写于约公元前150年,许多人认为这些经文(第2章的12-20)是对耶稣受难的直接预言。经文写道:“我们要陷害义人,因为他太令我们讨厌,反对我们的作为,指责我们违犯法律,控诉我们品行不检,自夸认识天主,自称是上主的仆人,自充我们思想的裁判员,我们一见他,就感觉讨厌;因为他的生活与众不同,他的行径与人两样。他竟将我们视作杂种,远避我们的行径,像远避不洁之物;声言义人有幸福的结局,且自夸有天主为父。我们且看他的话是否属实,看他究有什么结局。因为,如果义人是天主的儿子,天主定要帮助他,拯救他脱离敌人的手。来罢!我们用耻辱和酷刑试验他,查看他是否温良,考验他是否忍耐。我们判他受可耻的死刑,看他是否蒙受眷顾,如他所说的一样。”(智慧篇2:12-20)。

除了上述的预言之外,值得提及的是,耶稣被钉十字架实现了至少有三处经文中不太详尽的弥赛亚预言。这是以下旧约经文:

“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诗篇34:19-20)。

“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篇69:21)。

“我必将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们必仰望我,就是他们所扎的;必为我悲哀,如丧独生子,又为我愁苦,如丧长子”(撒迦利亚书12: 10)。

新约预言

编辑

福音书解释了这些古代预言如何在耶稣钉十字架时得到实现。

“于是兵丁来,把头一个人的腿,并与耶稣同钉第二个人的腿,都打断了。 只是来到耶稣那里,见他已经死了,就不打断他的腿。唯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看见这事的那人就作见证,他的见证也是真的,并且他知道自己所说的是真的,叫你们也可以信。这些事成了,为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经上又有一句说:‘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约翰福音19:32-37)。

  • 在马可福音中,耶稣三次预言了自己的受难和复活:
  • 在前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路上,他预言人子将在三天内被杀和复活。
  • 耶稣显圣容后,再次预言人子将在三天内被杀和复活。
  • 在去耶路撒冷的路上,预言人子将被交付给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领袖,被定死罪,然后交给外邦人,在三天内被嘲笑、鞭打、杀害和复活。

基督徒认为,这些是真正的、实现了的预言;许多学者看到福音中(马可福音9:31)的犹太特征和传统。疑者认为,这些是事件发生后的预言。

在第三个预言之后,马可福音记载,雅各和约翰想坐在耶稣的左边和右边,但耶稣问他们,“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说能。耶稣肯定了这一点,但他说,他的右边和左边已经为他人预留。许多基督徒认为,这是指耶稣钉十字架时左右两个罪犯,因此这段文字与受难有关。“杯”有时解释为他死亡的象征,我们看到,耶稣在客西马尼祷告“求你叫这杯离开我!”

神学意义

编辑

大祭司

编辑

前述裂开的帷幕象征着耶稣是更好的大祭司,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完成了永远赎罪的事,建立了一个到神面前的又新又活的路。

羔羊

编辑

基督教神学及古犹太教中原指耶稣基督作为理想的“为全人类赎罪”的祭品的角色,这比喻源自古犹太教在逾越节时屠宰小羊,将羊血涂在门户边上的献祭仪式。相关经文:以赛亚书53章7节:“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

赎罪

编辑

基督教认为救赎就是从的束缚中解脱,从而与上帝一起获得永生。基督徒认为他们信仰的核心,即是救恩,即由上帝赐予的救赎。

在基督信仰里,人类由于身心软弱而经不起恶者的试探引诱,终有犯罪堕落的一天;神预知人会如此,所以,上帝为人类安排了救赎的计划。上帝赐予的救赎即救恩,就是让耶稣代替全人类因着犯罪而要付上的代价,因此耶稣成为人神中间的桥、让我们与上帝和好,这显明了上帝是公义又施慈爱怜悯的神。在消极的方面是要救人脱离死亡、律法和魔鬼的权势,而在积极方面则要救人上天国,赐给人永生和永远的荣耀,并使人能够活在丰盛的生命之中。由此基督徒认为上帝的救赎包括亦即今生与来生的救赎,也就是在现实当中拯救世人,以及将来把信徒带入永生。

在基督信仰里要相信耶稣才能得到救赎(见约翰福音3章16-18节),因为人靠自己不能解救自己,却只靠着相信耶稣的受难来赎罪,从而重新认识神,信靠神才,才会灵魂得救。

基督教神学上,把对救赎的研究称为基督教救赎论

伊斯兰教观点

编辑

伊斯兰教对“耶稣受难”的认识和基督教的说法有很大区别。《古兰经》中提到了耶稣受难[29],认为耶稣事实上没有受难。

非宗教观点

编辑

历史观点

编辑

福音书上存在的耶稣受难的纪录,非基督教文献也有纪载[30][31][32][33]。著名的是弗拉维奥·约瑟夫斯的 Antiquitates Judaicae (《犹太古史》) 的纪载希腊原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现代医学观点

编辑

2006年,全科医生约翰·斯科特生列举了40种出版物上耶稣死亡的原因和理论,从心脏破裂到肺栓塞不等[34]

艺术中

编辑

音乐

编辑

油画

编辑

戏剧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Cross, Frank L.; Livingstone, Elizabeth A. The Passion.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 ^ 马太福音 27章:26-31节
  3. ^ 路加福音 23章:26节
  4. ^ 马太福音 27章:34节
  5. ^ 马可福音 15章:23节
  6. ^ 马可福音 15章:25节
  7. ^ 马可福音 15章:34-37节
  8. ^ 约翰福音 19章:23-24节
  9. ^ 约翰福音 19章:29-30节
  10. ^ 约翰福音 19章:31-33节
  11. ^ 约翰福音 19章:34节
  12. ^ 马太福音 27章:45节
  13. ^ 马太福音 27章:51节
  14. ^ 马太福音 27章:52-53节
  15. ^ T. E. Pollard. Johannine Christology and the early Chur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0521018684. Page 21
  16. ^ Calvin's Christ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521541549. Page 91
  17. ^ M. R. De Haan. Studies in Revelation. Kregel Publications. 1998. ISBN 0-8254-2485-2. page 103
  18. ^ Sergius Bulgakov. The Lamb of God. 2008. ISBN 0-8028-2779-9. page 129
  19. ^ The Westminster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by Alan Richardson, John Bowden 1983 ISBN 0-664-22748-1 page 189
  20. ^ Worshiping with the Church Fathers by Christopher A. Hall 2009 ISBN 0-8308-3866-X page 65
  21. ^ 希伯来书 9章 :1-10节
  22. ^ 出埃及记 30章:10节
  23. ^ 利未记 16章
  24. ^ 希伯来书 9章:11-15节
  25. ^ 马太福音 27章:51-53节
  26. ^ 马太福音 27章:54节
  27. ^ 马太福音 15章:39节
  28. ^ 路加福音 23章:47节
  29. ^ 古兰经英译本,4:153-162
  30. ^ Christopher M. Tuckett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esus edited by Markus N. A. Bockmuehl 2001 Cambridge Univ Press ISBN 978-0-521-79678-1 pages 123-124
  31. ^ Eddy & Boyd (2007) The Jesus Legend: A Case for the Historical Reliability of the Synoptic Jesus Tradition Baker Academic, ISBN 0-8010-3114-1 page 127 states that it is now "firmly established" that there is non-Christian confirmation of the crucifixion of Jesus
  32. ^ Funk, Robert W.; 耶稣研究会. The acts of Jesus: the search for the authentic deeds of Jesus. San Francisco: Harper. 1998. 
  33. ^ Jesus and the Gospels: An Introduction and Survey by Craig L. Blomberg 2009 ISBN 0-8054-4482-3 pages 211-214
  34. ^ John Scotson Medical theories on the cause of death in Crucifix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Aug 2006. .pdf[失效链接]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