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国郡公列表

下表列出隋朝可考的开国郡公。总条目见隋朝公爵列表

开国郡公

编辑

北朝旧爵

编辑

扶风国/龙门国

编辑
扶风国(537年—?)/龙门国[1]
以大破东魏军于沙苑之功,由霸城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三千户→三千五百户→四千七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扶风郡开国公 王罴 537年—541年
2 扶风郡开国公→龙门郡开国公 王长述 王罴孙
3 龙门郡开国公 王谟 王长述子

安武国

编辑
安武国(538年—604年)[2]
以河桥之功,由永平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户→三千七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武郡开国公 李穆 538年—567年 进封申国公
2 安武郡开国公 李浑 577年—604年 李穆第十子
袭封申国公

平凉国

编辑
平凉国(556年—?)[3]
以行周礼,由平凉郡王降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凉郡开国公 元亨 556年—?

渔阳国

编辑
渔阳国(556年—607年)[4]
以行周礼,由渔阳郡王降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渔阳郡开国公 元经 556年—?
2 渔阳郡开国公 元弘嗣 ?—607年 元经子
《大业令》行,国除

神武国

编辑
神武国(557年—607年,?)[5][6]
由永安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五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神武郡开国公 窦毅 557年—582年 618年改封杞国公
2 神武郡开国公 窦贤 窦毅子
3 神武郡开国公 窦绍宣 ?—607年 窦贤子
《大业令》行,国除;后复封
4 神武郡开国公 窦志 窦绍宣弟子
5 神武郡开国公 窦灵感 窦志子
6 神武郡开国公 窦昱 窦灵感子
7 神武郡开国公 窦昇 窦昱弟

新义国

编辑
新义国(557年—607年)[7]
由武阳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三千八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义郡开国公 韩雄 557年—568年
2 新义郡开国公 韩擒虎 ?—592年 韩雄子
3 新义郡开国公 韩世谔 ?—607年 韩擒虎子
《大业令》行,国除

棘城国

编辑
棘城国(557年—?)[8]
由安化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户→二千九百户→三千七百户,别食思君县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棘城郡开国公 萧圆肃 557年—584年

文城国

编辑
文城国(557年—?)[9]
由文城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文城郡开国公 薛端 557年追封
2 文城郡开国公 薛胄 薛端子

延寿国

编辑
延寿国(557年—607年)[10]
由万年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户→三千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延寿郡开国公 于寔 557年—570年 袭封燕国公
2 延寿郡开国公 于仲文 ?—607年 于寔子
《大业令》行,国除

燕国

编辑
燕国(559年—?)[11][12]
由安息县开国侯进封,食邑?→一千九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燕郡开国公 卢光 559年—567年
2 燕郡开国公 卢贲 卢光子
除名为民,国除

汝南国/河东国

编辑
汝南国(559年—578年)/河东国(578年—?)[13][14]
以从豆卢宁征稽胡之功,由封山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汝南郡开国公 李标 559年—?
2 汝南郡开国公→河东郡开国公 李椿 ?—593年 李标兄子
3 河东郡开国公 李匡义 李椿子

安平国

编辑
安平国(561年—586年,602年—607年)[15][16]
以宇文贵著勋封,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平郡开国公 宇文莫豆干 561年追封 宇文贵父
2 安平郡开国公 宇文恺 561年—586年 宇文贵子
坐宇文忻,国除;后复封,食邑一千户
2 安平郡开国公 宇文恺 602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义城国/德广国

编辑
义城国(562年)/德广国(562年—?)[17]
由永丰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义城郡开国公→德广郡开国公 李和 562年—582年
2 德广郡开国公 李彻 李和子

广昌国

编辑
广昌国(564年—?)[18]
以归降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昌郡开国公 肃公 王士良 564年—583年

义兴国

编辑
义兴国(565年—600年)[19]
以归降封,食邑一千三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义兴郡开国公 萧世怡 565年—568年
2 义兴郡开国公 萧子宝 ?—600年 萧世怡子
伏诛,国除

五原国/任城国

编辑
五原国(568年—581年)/任城国(581年—?)[20]
由龙门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五原郡开国公→任城郡开国公 辛彦之 568年—591年

平高国/陇西国

编辑
平高国(?—580年)/陇西国(580年—607年,?)[21][22]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高郡开国公→陇西郡开国公 李询 ?—588年
2 陇西郡开国公 李方元 李询子
《大业令》行,国除;后复封
3 陇西郡开国公 李绍 ?—644年 李方元子

文城国

编辑
文城国(?—607年)[23][24]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文城郡开国公 柳昂
2 文城郡开国公 柳调 ?—607年 柳昂子
《大业令》行,国除

博陵国/濮阳国

编辑
博陵国/濮阳国(?—607年)[25]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博陵郡开国公→濮阳郡开国公 宇文述 ?—580年 进封褒国公
2 濮阳郡开国公 宇文智及 ?—607年 宇文述子
《大业令》行,国除

成安国/蕲春国

编辑
成安国(577年—581年)/蕲春国(581年—?)[26]
由乐安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一千二百户→二千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成安郡开国公→蕲春郡开国公 达奚长儒 577年—?

真乡国

编辑
真乡国(577年—?)[27]
以平齐之功,由普宁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真乡郡开国公 李衍 577年—?
2 真乡郡开国公 李仲威 李衍子

汝南国

编辑
汝南国(577年—?)[28][29]
以平齐之功封,食邑一千六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汝南郡开国公 宇文庆 577年—?

东平国

编辑
东平国(577年—?)[30]
以平齐之功,由平阳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平郡开国公 侯子钦 577年—584年

华阳国

编辑
华阳国(578年—607年)[31]
由阳城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一千五百户→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华阳郡开国公 梁彦光 578年—593年
2 华阳郡开国公 梁文谦 ?—607年 梁彦光子
《大业令》行,国除

东郡公国

编辑
东郡公国(580年—?)[32]
由千乘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郡开国公 崔彦穆 580年—581年
2 东郡开国公 崔君绰 崔彦穆子

义阳国

编辑
义阳国(580年—607年)[33]
由义阳县开国男进封,食邑一千户→二千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义阳郡开国公 皇甫绩 580年—?
2 义阳郡开国公 皇甫偲 ?—607年 皇甫绩子
《大业令》行,国除

普安国

编辑
普安国(580年—?)[34]
以定策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普安郡开国公 韦謩 580年—?

范阳国/海陵国

编辑
范阳国(580年—?)/海陵国[35]
以讨李慧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范阳郡开国公→海陵郡开国公 贺若谊 580年—?
2 海陵郡开国公 贺若举 贺若谊子

淮安国

编辑
淮安国(580年—?)[36]
由淮安县开国男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淮安郡开国公 赵芬 580年—?
2 淮安郡开国公 赵元恪 赵芬子

襄阳国

编辑
襄阳国(580年—?)[37]
以平尉迟迥之功,由卫国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襄阳郡开国公 韦洸 580年—?
2 襄阳郡开国公 韦协 韦洸子

平桑国

编辑
平桑国(580年—?)[38]
以平尉迟迥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桑郡开国公 韦操 580年—?

清河国

编辑
清河国(580年—?)[39]
以平尉迟迥之功,由临贞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清河郡开国公 杨素 580年—589年 进封郢国公
2 清河郡开国公 杨玄奖 589年—? 杨素子

洵阳国

编辑
洵阳国(580年—?)[40]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洵阳郡开国公 元孝矩 580年—?
2 洵阳郡开国公 元无竭 元孝矩子

河间国

编辑
河间国(580年—607年)[41]
以平尉迟迥之功,由北平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河间郡开国公 元褒 580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赵国

编辑
赵国(580年—?)[42]
由襄武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赵郡开国公 怀 李安 580年—?
2 赵郡开国公 李琼

济北国

编辑
济北国(580年—?)[43]
由夔国公降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济北郡开国公 周摇 580年—602年

西河国

编辑
西河国(580年—607年)[44]
以平尉迟迥之功封,食邑三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河郡开国公 乞伏慧 580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广武国

编辑
广武国(580年—?)[45]
以平尉迟迥之功,由北平县开国侯进封,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武郡开国公 和洪 580年—?

武山国

编辑
武山国(580年—607年)[46]
以平尉迟迥之功,由武强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山郡开国公 郭衍 580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武山国

编辑
武山国(580年—?)[47]
以平尉迟迥之功,由梁泉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山郡开国公 田式 580年—?

武乡国

编辑
武乡国(580年—?)[48]
以平尉迟迥之功,由邺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乡郡开国公 崔弘度 580年—?

竟陵国

编辑
竟陵国(?—605年)[49]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竟陵郡开国公 杨瓒 ?—580年 进封邵国公
2 竟陵郡开国公 杨坦 580年—605年 杨瓒子
坐滕王纶,国除

广宗国

编辑
广宗国(580年—600年)[50][51]
由广宗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宗郡开国公 李崇 580年—583年
2 广宗郡开国公 李敏 ?—600年 李崇子
降封经城县开国公

宋安国/平原国

编辑
宋安国(?—577年)/平原国(577年—607年)[52]
由文昌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宋安郡开国公→平原郡开国公 元景山 ?—586年
2 平原郡开国公 元成寿 ?—607年 元景山子
《大业令》行,国除

陇西国/朔方国

编辑
陇西国(?—577年)/朔方国(577年—607年)[53]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陇西郡开国公→朔方郡开国公 源雄
2 朔方郡开国公 源崇 ?—607年 源雄子
《大业令》行,国除

蒲山国

编辑
蒲山国(?—607年)[54][55]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蒲山郡开国公 李宽
2 蒲山郡开国公 李密 ?—607年 李宽子
《大业令》行,国除

河阳国

编辑
河阳国[56]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河阳郡开国公 李纶 ?—574年
2 河阳郡开国公 李长雅 李纶子

齐国

编辑
齐国(?—607年)[57]
食邑一千二百户→二千户→二千三百户→二千八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齐郡开国公 权袭庆
2 齐郡开国公 权武 ?—607年 权袭庆子
《大业令》行,国除

文帝始封

编辑

城皋国

编辑
城皋国(581年—?)[58][59]
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城皋郡开国公 郑元璹 581年—? 袭封沛国公
2 城皋郡开国公 郑元琮 郑元璹第三弟

南陈国

编辑
南陈国(581年—607年)[60][61]
由沃野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陈郡开国公 豆卢通 581年—597年
2 南陈郡开国公 豆卢宽 ?—607年 豆卢通子
《大业令》行,国除

乐安国

编辑
乐安国(581年—?)[62]
食邑一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乐安郡开国公 元谐 581年—?
伏诛,国除

宜阳国

编辑
宜阳国(581年—599年)[63]
由长子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三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宜阳郡开国公 王世积 581年—599年
伏诛,国除

彭城国

编辑
彭城国(581年—597年)[64]
由沁源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彭城郡开国公 虞庆则 581年—585年 进封鲁国公
2 彭城郡开国公 虞义 585年—597年 虞庆则第二子
坐父事,国除

武陵国

编辑
武陵国(581年—602年)[65]
食邑三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陵郡开国公 元胄 581年—602年
坐与蜀王秀交通,国除

渤海国

编辑
渤海国(581年—607年)[66]
由义宁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渤海郡开国公 高宾 追封 高颎父
1 渤海郡开国公 高颎 581年—589年 进封齐国公
2 渤海郡开国公 高表仁 589年—607年 高颎子
《大业令》行,国除

高阳国

编辑
高阳国(581年—604年)[67]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高阳郡开国公 杨智明 581年—604年
以交游夺爵

金城国

编辑
金城国(581年—604年)[68]
食邑二千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金城郡开国公 赵煚 581年—599年
2 金城郡开国公 赵义臣 ?—604年 赵煚子
伏诛,国除

安平国

编辑
安平国(581年—607年)[69]
由临水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平郡开国公 安公 苏孝慈 581年—601年
2 安平郡开国公 苏会昌 ?—607年 苏孝慈子
《大业令》行,国除

高都国

编辑
高都国(581年—?)[70]
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高都郡开国公 李雄 581年—?
2 高都郡开国公 李公挺 李雄子

魏兴国

编辑
魏兴国(581年—?)[71]
由武威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魏兴郡开国公 怀 韦艺 581年—595年

建安国

编辑
建安国(581年—604年)[72]
由平齐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四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建安郡开国公 柳机 581年—594年
2 建安郡开国公 柳述 ?—604年
除名

正平国

编辑
正平国(581年—607年)[73]
由洛川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三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正平郡开国公 杨文思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奇章国

编辑
奇章国(581年—607年)[74]
由临泾县开国公进封,食邑千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奇章郡开国公 牛弘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后赠文安侯

绛国

编辑
绛国(581年—?)[75]
由冠军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绛郡开国公 李礼成 581年—?

蒲城国

编辑
蒲城国(581年—607年)[76]
由平阳县开国男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蒲城郡开国公 郭荣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后封蒲城侯

钜鹿国

编辑
钜鹿国(581年—607年)[77]
由武川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钜鹿郡开国公 怀 贺娄子干 581年—593年
2 钜鹿郡开国公 贺娄善柱 ?—607年 贺娄子干子
《大业令》行,国除

长广国

编辑
长广国(581年—?)[78]
由平原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长广郡开国公 杜整 581年—?
2 长广郡开国公 杜楷 杜整子

齐安国/安道国/德广国/城阳国

编辑
齐安国(581年—582年)/安道国(582年—590年)/德广国(590年)/城阳国(590年—?)[79]
由蔡阳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齐安郡开国公→安道郡开国公→德广郡开国公→城阳郡开国公 李彻 581年—599年

边城国

编辑
边城国(581年—?)[80]
由灵寿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边城郡开国公 尔朱敞 581年—?
2 边城郡开国公 尔朱最 尔朱敞子

汝阳国

编辑
汝阳国(581年—607年)[81]
由广阿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汝阳郡开国公 独孤楷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晋熙国/皖城国

编辑
晋熙国(581年—?)/睆城国[82]
由长寿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晋熙郡开国公 张威 581年—?
坐废,后复封
1 皖城郡开国公 张威 ?—599年

升平国

编辑
升平国(581年—607年)[83]
由广平县开国侯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升平郡开国公 侯莫陈颖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河南国/武康国

编辑
河南国(581年—?)/武康国[84]
由彭阳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河南郡开国公→武康郡开国公 令狐熙 581年—?

项城国

编辑
项城国(581年—604年)[85]
由昌乐县开国侯进封,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项城郡开国公 王韶 581年—?
进封魏国公

平昌国

编辑
平昌国(581年—607年)[86]
由昌国县开国伯进封,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昌郡开国公 元岩 581年—593年
2 平昌郡开国公 元弘 ?—607年 元岩子
《大业令》行,国除

阳城国

编辑
阳城国(581年—607年)[87]
由武遂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阳城郡开国公 史祥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同轨国

编辑
同轨国(581年—607年)[88]
由兴势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同轨郡开国公 卫玄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舞阴国

编辑
舞阴国(581年—?)[89]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舞阴郡开国公 薛回 581年—?

谷城国

编辑
谷城国(581年—607年)[90]
由元寿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谷城郡开国公 吐万绪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平原国

编辑
平原国(581年—607年)[91]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原郡开国公 田德懋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安定国

编辑
安定国(581年—?)[92]
由清乡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定郡开国公 樊叔略 581年—594年

落丛国

编辑
落丛国(581年—?)[93]
由高邑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落丛郡开国公 燕荣 581年—?
赐死,国除

河北国

编辑
河北国(581年—607年)[94]
由长垣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河北郡开国公 赵仲卿 581年—604年
2 河北郡开国公 赵弘 ?—607年 赵仲卿子
《大业令》行,国除

齐国

编辑
齐国(581年—607年)[95]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齐郡开国公 吕双周 581年追封
2 齐郡开国公 吕永吉 581年—607年 吕双周孙
《大业令》行,国除

河内国

编辑
河内国(581年—607年)[96]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河内郡开国公 独孤善 581年—?
2 河内郡开国公 独孤览 ?—607年 独孤善子
《大业令》行,国除

武德国

编辑
武德国(581年—607年)[97]
由开封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德郡开国公 郑善果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北绛国

编辑
北绛国(581年—607年)[98][99]
由长寿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北绛郡开国公 姚僧垣 581年—583年
2 北绛郡开国公 姚最 ?—593年 姚僧垣次子
3 北绛郡开国公 姚察 593年—606年 姚僧垣长子
《大业令》行,国除

平昌国

编辑
平昌国(581年—?)[100]
由始安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昌郡开国公 王庆 581年—?
2 平昌郡开国公 王淹 王庆子

汲国

编辑
汲国(581年—?)[101]
由固安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三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汲郡开国公 崔猷 581年—584年

新野国

编辑
新野国(581年—?)[102]
由平阳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野郡开国公 颜之仪 581年—591年

广陵国/江都国/新蔡国

编辑
广陵国/江都国(?—604年)/新蔡国(604年—607年)[103]
由昌乐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陵郡开国公→江都郡开国公→新蔡郡开国公 韩僧寿 ?—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谯国

编辑
谯国(?—607年)[104]
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谯郡开国公 周法尚 ?—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上庸国

编辑
上庸国[105]
由汉安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上庸郡开国公 韦世康 ?—597年

安丰国

编辑
安丰国(583年—?)[106]
以破突厥之功,由永富县开国公进封,食邑二千六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丰郡开国公 窦荣定 583年—586年
进封陈国公

怀义国

编辑
怀义国[107]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怀义郡开国公 萧岑

黎阳国

编辑
黎阳国[108]
由黎阳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黎阳郡开国公 于玺

安平国

编辑
安平国(589年—607年)[109]
由安平县开国公进封,实封八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平郡开国公 李德林 589年—591年
2 安平郡开国公 李百药 ?—607年 李德林子
《大业令》行,国除

陶丘国

编辑
陶丘国(589年—607年)[110]
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陶丘郡开国公 萧玚 589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后封陶丘侯

谯国

编辑
谯国(591年—607年)[111]
食邑一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谯郡开国公 陈岘 591年
2 谯郡开国公 陈棱 ?—607年 陈岘子
《大业令》行,国除

上明国

编辑
上明国(?—607年)[112]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上明郡开国公 杨文纪 ?—603年
《大业令》行,国除

顺阳国

编辑
顺阳国[113]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顺阳郡开国公 元雅

武都国

编辑
武都国[114]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都郡开国公 贺若隆

万荣国

编辑
万荣国[114]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万荣郡开国公 贺若东

东安国

编辑
东安国(?—607年)[115]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安郡开国公 贺娄诠 ?—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白水国

编辑
白水国[116]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白水郡开国公 王摽

武阳国

编辑
武阳国[117]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阳郡开国公 李充

白水国

编辑
白水国[11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白水郡开国公 杨武通

北陈国

编辑
北陈国[119]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北陈郡开国公 陈永贵

任城国

编辑
任城国[120]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任城郡开国公 王景 ?—598年
伏诛,国除

平原国

编辑
平原国[121]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原郡开国公 冯仆 追封

安城国

编辑
安城国(598年—?)[122]
以杨素破突厥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城郡开国公 袁宪 598年追封

淮南国

编辑
淮南国(601年—607年)[123]
以杨素破突厥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淮南郡开国公 杨玄纵 601年—607年 杨素子
《大业令》行,国除

顺阳国

编辑
顺阳国(601年—?)[124]
由黄台县开国男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顺阳郡开国公 李悊 601年—?

义宁国

编辑
义宁国(601年—607年)[125]
食邑一千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义宁郡开国公 周罗睺 601年—604年
《大业令》行,国除

万安国

编辑
万安国(600年代—607年)[126]
由万安县开国侯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万安郡开国公 李圆通 600年代—606年
《大业令》行,国除

炀帝始封

编辑

顺政国

编辑
顺政国(604年—607年)[127]
以从平汉王谅之功,由顺政县开国公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顺政郡开国公 董纯 604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弘义国

编辑
弘义国(604年—607年)[128]
食邑五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弘义郡开国公 皇甫诞 604年追封
2 弘义郡开国公 皇甫无逸 604年—607年 皇甫诞子
《大业令》行,国除;赐爵平舆侯

大业十三年李渊始封

编辑

赵兴国

编辑
赵兴国(617年—618年)[129]
食邑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赵兴郡开国公 李寿 617年—618年
进封永康郡王

扶风国

编辑
扶风国(617年)[130]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扶风郡开国公 窦琮 617年
除名

陇西国

编辑
陇西国(617年)[131]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陇西郡开国公 李建成 617年
拜唐国世子

炖煌国

编辑
炖煌国(617年)[132]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炖煌郡开国公 李世民 617年
进封秦国公

恭帝始封

编辑

襄武国

编辑
襄武国(617年—618年)[133]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襄武郡开国公 李琛 617年—618年
进爵为王

安吉国

编辑
安吉国(617年—618年)[134]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吉郡开国公 李神符 617年—618年
进封襄邑郡王

长平国

编辑
长平国(617年—618年)[135]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长平郡开国公 李叔良 617年—618年
进爵为王

赵国

编辑
赵国(617年—620年)[136][137]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赵郡开国公 李孝恭 617年—620年
进爵为王

晋昌国

编辑
晋昌国(617年—?)[13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晋昌郡开国公 唐俭 617年—?
进封莒国公

陈国

编辑
陈国(617年—621年)[139]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陈郡开国公 殷峤 617年—621年
进封郧国公

汉东国

编辑
汉东国(617年—622年)[140]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汉东郡开国公 陈叔达 617年—622年
进封江国公

南阳国

编辑
南阳国[141]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阳郡开国公 张衡 追封

皇泰主始封

编辑

昌黎国

编辑
昌黎国(618年—?)[142]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昌黎郡开国公 壮武 冯慈明 618年追封

涿国

编辑
涿国(618年)[143]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涿郡开国公 卢楚 618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九》:“免丧,袭封扶风郡公,邑三千户。除中书舍人,修起居注,改封龙门郡公。”
  2. ^ 《周书 卷三十 列传第二十二》:“论前后功,进爵为公……进爵(武)安〔武〕郡公,增邑一千七百户……天和二年,进封申国公,邑五千户,旧爵回授一子。”
  3. ^ 《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九》:“改封平凉王。周闵帝受禅,例降为公。”
  4. ^ 《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九》:“祖刚,魏渔阳王。父经,周渔阳郡公。弘嗣少袭爵,十八为左亲卫。”
  5. ^ 《周书 卷三十 列传第二十二》:“魏废帝二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进爵安武县公,增邑一千四百户……改封永安县公……孝闵帝践阼,进爵神武郡公,增邑通前五千户……别封成都县公,邑一千户,进位柱国。”
  6. ^ 《新唐书 卷七十一下 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志,以侄继,袭神武郡公。灵感,和盖令,袭公。昱,延州户曹参军,袭公。昇,岐阳令,袭神武公。”
  7. ^ 《周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除河南尹,进爵为公……孝闵帝践阼,进爵新义郡公,增邑通前三千八百户,赐姓宇文氏。”
  8. ^ 《周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封安化县公,邑一千户……世宗初,进封棘城郡公,增邑一千户。以圆肃有归款之勋,别赐食思君县五百户,收其租赋。”
  9. ^ 《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二十一》:“周明帝时,袭爵文城郡公。”
  10. ^ 《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二十五》:“未几,征为御正下大夫,封延寿郡公,邑三千五百户。”
  11. ^ 《周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七》:“大司马贺兰祥讨吐谷浑,以光为长史,进爵燕郡公。”
  12. ^ 《隋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三》:“坐是除名为民。”
  13. ^ 《大隋开府河东公墓志》:“宣政元年,序勋,特封河东郡开国公,邑贰迁户。”
  14. ^ 《大周故李府君墓志铭》:“祖匡义,隋朝请大夫、盖州别驾,袭爵河东公”
  15. ^ 《周书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保定中,以贵著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傅、夏州刺史、安平郡公……寻袭祖爵安平郡公。”
  16. ^ 《隋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三十三》:“七岁,进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
  17. ^ 《周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一》:“改封永丰县公,邑一千户。保定二年,除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郡公。寻又改封德广郡公,出为洛州刺史。”
  18. ^ 《大隋上大将军广昌肃公墓志》:“乃以大隋开皇三年六月廿六日,薨于私第。”
  19. ^ 《周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五年,拜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义兴郡公,邑一千三百户。”
  20. ^ 《隋书 卷七十五 列传第四十》:“奉使迎突厥皇后还,赉马二百匹,赐爵龙门县公,邑千户。寻进爵五原郡公,加邑千户……高祖受禅,除太常少卿,改封任城郡公,进位上开府。”
  21. ^ 《隋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屡以军功,加位大将军,赐爵平高郡公……及平尉迥,进位上柱国,改封陇西郡公,赐帛千匹,加以口马。”
  22. ^ 《唐故邛州别驾陇西公李君墓志铭并序》:“父方元,隋成州刺史,袭封陇西郡公,仁风美政,遗爱在民。君……袭封陇西郡公。”
  23. ^ 《周书 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四》:“武帝时,为内史中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赐爵文城郡公。”
  24.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炀帝嗣位,累迁尚书左司郎。”
  25. ^ 《隋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二十六》:“及帝亲总万机,召为左宫伯,累迁英果中大夫,赐爵博陵郡公,寻改封濮阳郡公……平尉迥,每战有功,超拜上柱国,进爵褒国公,赐缣三千匹。”
  26. ^ 《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八》:“十五,袭爵乐安公……从武帝平齐,迁上开府,进爵成安郡公,邑千二百户……封蕲春郡公,邑二千五百户。”
  27. ^ 《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九》:“周太祖时,释褐千牛备身,封怀仁县公。加开府,改封普宁县公……及平齐,以军功进授大将军,改封真乡郡公,拜左宫伯,赐杂彩三百匹,奴婢二十口,赐子仲威爵浮阳郡公。”
  28. ^ 《周书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大象末,位至柱国、汝南郡公。”
  29. ^ 《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五》:“于是进位大将军,封汝南郡公,邑千六百户。”
  30. ^ 《东平公侯君之墓志铭》:“遂定东夏,海内一统,寻除工部,又进爵东平郡公。”
  31. ^ 《隋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三十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邑千户。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阳郡公,增邑五百户,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增邑五百户,通前二千户。”
  32. ^ 《周书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八》:“转民部中大夫,进爵为公……进爵东郡公,邑二千户。”
  33. ^ 《隋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三》:“加位上开府,转内史中大夫,进封郡公,邑千户。”
  34. ^ 《隋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三》:“高祖以謩有定策之功,累迁上柱国,封普安郡公。开皇初,卒于蒲州刺史。”
  35. ^ 《隋书 卷三十九 列传第四》:“申州刺史李慧反,谊讨之,进爵范阳郡公,授上大将军……改封海陵郡公,复转泾州刺史。”
  36. ^ 《隋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十一》:“由是深见亲委,迁东京左仆射,进爵郡公。”
  37.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数从征伐,累迁开府,赐爵卫国县公,邑千二百户……进封襄阳郡公,邑二千户。”
  38.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高祖为丞相,以平尉迥功,进位柱国,封平桑郡公,历青、荆二州总管,卒官。”
  39. ^ 《隋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十三》:“及齐平,加上开府,改封成安县公,邑千五百户……宣帝即位,袭父爵临贞县公,以弟约为安成公……封清河郡公,邑二千户。以弟岳为临贞公……及还,拜荆州总管,进爵郢国公,邑三千户,真食长寿县千户。以其子玄感为仪同,玄奖为清河郡公……于是改封越国公……明年,拜司徒,改封楚公,真食二千五百户。”
  40. ^ 《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五》:“及高祖为丞相,拜少冢宰,进位柱国,赐爵洵阳郡公。”
  41. ^ 《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五》:“及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以功超拜柱国,进封河间郡公,邑二千户。”
  42. ^ 《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五》:“父蔚,仕周为朔燕恒三州刺史、襄武县公……袭爵襄武公……进封赵郡公,悊上仪同、黄台县男。”
  43. ^ 《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二十》:“周闵帝受禅,赐姓车非氏,封金水郡公……从帝平齐,每战有功,超授柱国,进封夔国公……及为丞相,徙封济北郡公,寻拜豫州总管。”
  44. ^ 《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二十》:“自永宁县公封宜民郡王……及平尉迥,进位柱国,赐爵西河郡公,邑三千户,赉物二千三百段。”
  45. ^ 《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二十》:“及平相州,每战有功,拜柱国,封广武郡公,邑二千户。”
  46. ^ 《隋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二十六》:“仍从平并州,以功加授开府,封武强县公……超授上柱国,封武山郡公。”
  47. ^ 《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九》:“武帝闻而善之,进位仪同三司,赐爵信都县公……改封梁泉县公……以功拜大将军,进爵武山郡公。”
  48. ^ 《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九》:“从武帝灭齐,进位上开府,邺县公……时行军总管例封国公,弘度不时杀迥,致纵恶言。由是降爵一等,为武乡郡公。”
  49. ^ 《隋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九》:“周世,以太祖军功封竟陵郡公……进位上柱国、邵国公……及受禅,立为滕王。”
  50. ^ 《周书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吉弟崇,位至太府中大夫、上柱国、广宗郡公……孝轨弟询,少历显位。大象末,上柱国、陇西郡公。”
  51. ^ 《隋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周武帝平齐,引参谋议,以勋加授开府,封襄阳县公,邑一千户。寻改封广宗县公……进爵郡公,加邑至二千户……后避讳,改封经城县公,邑一千户。”
  52. ^ 《隋书 卷三十九 列传第四》:“进封宋安郡公,邑三千户……改封平原郡公,邑二千户”
  53. ^ 《隋书 卷三十九 列传第四》:“周太祖见而器之,赐爵陇西郡公。后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改封朔方郡公,拜冀州刺史。”
  54. ^ 《周书 卷十五 列传第七》:“子宽,大象末,上大将军、蒲山郡公。辉弟衍,大象末,大将军、真乡郡公。衍弟纶,最知名,有文武才用。以功臣子,少居显职,历吏部、内史下大夫,并获当官之誉。位至司会中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封河阳郡公。为聘齐使主。早卒。子长雅嗣。纶弟晏,建德中,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赵郡公。”
  55. ^ 《隋书 卷七十 列传第三十五》:“开皇中,袭父爵蒲山公,乃散家产,赒赡亲故,养客礼贤,无所爱吝。”
  56. ^ 《周故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洛凤兴三州诸军事三州刺史河阳郡开国公徒何纶墓志文》:“建德三年十二月十六日薨于私第,春秋卌。”
  57. ^ 《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武以忠臣子,起家拜开府,袭爵齐郡公,邑千二百户。”
  58. ^ 《隋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三》:“进子元璹爵城皋郡公,邑二千户,元珣永安男。”
  59. ^ 《隋故岐州刺史上柱国沛国达公郑君铭》:“回归昌县公封第二子善愿、第三子元琮城皋郡公、第四子元珣永安县男。”
  60. ^ 《隋书 卷三十九 列传第四》:“开皇初,进爵南陈郡公。”
  61. ^ 《唐故特进芮定公之碑》:“开皇□年,授南陈公世子。”
  62. ^ 《隋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五》:“进位上大将军,封乐安郡公,邑千户。”
  63. ^ 《隋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五》:“高祖受禅,进封宜阳郡公……以功进位柱国、荆州总管,赐绢五千段,加之宝带,邑三千户。”
  64. ^ 《隋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五》:“封彭城郡公……封鲁国公,食任城县千户。诏以彭城公回授第二子义。”
  65. ^ 《隋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五》:“高祖受禅,进位上柱国,封武陵郡公,邑三千户。”
  66. ^ 《隋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六》:“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而不名也……及军还,以功加授上柱国,进爵齐国公,赐物九千段,定食千乘县千五百户。”
  67. ^ 《隋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九》:“又封其弟智明为高阳郡公,智才为开封县公。”
  68. ^ 《隋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十一》:“及践阼,煚授玺绂,进位大将军,赐爵金城郡公,邑二千五百户,拜相州刺史。”
  69. ^ 《隋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十一》:“高祖受禅,进爵安平郡公,拜太府卿。”
  70. ^ 《隋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十一》:“及受禅,拜鸿胪卿,进爵高都郡公,食邑二千户。”
  71.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高祖受禅,进封魏兴郡公。”
  72.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及践阼,进爵建安郡公,邑二千四百户,征为纳言。”
  73. ^ 《隋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十三》:“开皇元年,进爵正平郡公,加邑二千户。”
  74. ^ 《隋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十四》:“进爵奇章郡公,邑千五百户。”
  75. ^ 《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五》:“及受禅,拜陕州刺史,进封绛郡公,赏赐优洽。”
  76. ^ 《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五》:“高祖受禅,引为内史舍人,以龙潜之旧,进爵蒲城郡公,加位上仪同。”
  77. ^ 《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八》:“开皇元年,进爵钜鹿郡公。”
  78. ^ 《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九》:“及受禅,加上开府,进封长广郡公,俄拜左武卫将军。”
  79. ^ 《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九》:“诏彻总晋王府军事,进爵齐安郡公……封安道郡公……改封德广郡公。寻徙封城阳郡公。”
  80. ^ 《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二十》:“高祖受禅,改封边城郡公。”
  81. ^ 《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二十》:“及受禅,拜右监门将军,进封汝阳郡公。”
  82. ^ 《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二十》:“高祖受禅,历幽、洛二州总管,改封晋熙郡公……后封皖城郡公。”
  83. ^ 《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二十》:“会受禅,竟不行,加上开府,进爵升平郡公。”
  84. ^ 《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二十一》:“寻除司徒左长史,加上仪同,进爵河南郡公……改封武康郡公。”
  85. ^ 《隋书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二十七》:“高祖受禅,进爵项城郡公,邑二千户……炀帝即位,追赠司徒、尚书令、灵豳等十州刺史、魏国公……改封耿公。”
  86. ^ 《隋书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二十七》:“及受禅,拜兵部尚书,进爵平昌郡公,邑二千户。”
  87. ^ 《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八》:“高祖践阼,拜仪同,领交州事,进爵阳城郡公。”
  88. ^ 《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八》:“及高祖受禅,迁淮州总管,进封同轨郡公”
  89. ^ 《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开皇初,封舞阴郡公,领漕渠监,以年老致事,终于家。”
  90. ^ 《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高祖受禅,拜襄州总管,进封谷城郡公,邑二千五百户。”
  91. ^ 《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七》:“开皇初,以父军功,赐爵平原郡公,授太子千牛备身。”
  92. ^ 《隋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三十八》:“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
  93. ^ 《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九》:“高祖受禅,进位大将军,封落丛郡公,拜晋州刺史。”
  94. ^ 《隋书 卷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九》:“高祖受禅,进爵河北郡公。”
  95. ^ 《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十四》:“勘验知是舅子,始追赠外祖双周为上柱国、太尉、八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封齐郡公,谥曰敬,外祖母姚氏为齐敬公夫人。”
  96. ^ 《隋书 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十四》:“可赠太师、上柱国、冀定等十州刺史、赵国公,邑万户……于是袭爵赵国公。以其弟善为河内郡公,穆为金泉县公,藏为武平县公,陀为武喜县公……改封蜀(国)公。”
  97. ^ 《隋书 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五》:“开皇初,进封武德郡公。”
  98. ^ 《周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隋开皇初,进爵北绛郡公。”
  99. ^ 《陈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一》:“十三年,袭封北绛郡公。”
  100. ^ 《周书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开皇元年,进爵平昌郡公。”
  101. ^ 《周书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七》:“隋文帝践极,以猷前代旧齿,授大将军,进爵汲郡公,增邑通前三千户。”
  102. ^ 《周书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
  103. ^ 《隋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七》:“从韦孝宽平尉迥,每战有功,授大将军,封昌乐公,邑千户……进爵广陵郡公。”
  104. ^ 《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迁衡州总管、四州诸军事,改封谯郡公,邑二千户。”
  105.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寻进爵上庸郡公,加邑至二千五百户。”
  106. ^ 《隋书 卷三十九 列传第四》:“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复封子宪为安康郡公,赐缣五千匹……于是赠冀州刺史、陈国公,谥曰懿……初封永富郡公,官至河东太守、卫尉卿。”
  107. ^ 《周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拜大将军,封怀义郡公。”
  108. ^ 《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二十五》:“寻从帝平齐,加开府,改封黎阳县公,邑千二百户,授职方中大夫……寻加上大将军,进爵郡公。”
  109. ^ 《隋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七》:“复赠定州刺史、安平县公,谥曰孝。以德林袭焉……及陈平,授柱国、郡公,实封八百户,赏物三千段。”
  110. ^ 《隋故秘书监左光禄大夫陶丘简侯之铭》:“九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封陶丘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111. ^ 《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邑一千户,诏彻应接之。”
  112. ^ 《隋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十三》:“后数载,复其爵位,拜熊州刺史,改封上明郡公。”
  113. ^ 《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五》:“开皇中,历左领左右将军、集沁二州刺史,封顺阳郡公。”
  114. ^ 114.0 114.1 《隋书 卷五十二 列传第十七》:“弼时贵盛,位望隆重,其兄隆为武都郡公,弟东为万荣郡公,并刺史、列将。”
  115. ^ 《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八》:“位至银青光禄大夫、鄯纯深三州刺史、北地太守、东安郡公。”
  116. ^ 《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八》:“官至柱国、白水郡公。”
  117. ^ 《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八》:“开皇中,频以行军总管击突厥有功,官至上柱国、武阳郡公,拜朔州总管,甚有威名,为虏所惮。”
  118. ^ 《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八》:“数以行军总管讨西南夷,每有功,封白水郡公,拜左武卫大将军。”
  119. ^ 《隋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十八》:“官至柱国、兰利二州总管,封北陈郡公。”
  120. ^ 《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九》:“时有任城郡公王景、鲜虞县公谢庆恩,并官至上柱国。大义公辛遵及其弟韶,并官至柱国。”
  121. ^ 《隋书 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五》:“赠仆为崖州总管、平原郡公。”
  122. ^ 《陈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八》:“赠大将军,安城郡公,谥曰简。”
  123. ^ 《隋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十三》:“以功进子玄感位为柱国,玄纵为淮南郡公。”
  124. ^ 《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五》:“复以悊为备身将军,进封顺阳郡公。”
  125. ^ 《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仁寿元年,为东宫右虞候率,赐爵义宁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126. ^ 《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仁寿中,以勋旧进爵郡公。”
  127. ^ 《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高祖受禅,进爵汉曲县公……寻改封顺政县公……以功拜柱国,进爵为郡公,增邑二千户。”
  128. ^ 《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六》:“可赠柱国,封弘义公,谥曰明。”
  129. ^ 《大唐故司空上柱国淮安靖王墓志铭》:“封赵兴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仍为招慰大使。”
  130. ^ 《旧唐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十一》:“大将军府建,为统军,从平西河,破霍邑,拜金紫光禄大夫、扶风郡公。”
  131. ^ 《旧唐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十四》:“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领军大都督,封陇西郡公,引兵略西河郡,从平长安。”
  132. ^ 《新唐书 卷一 本纪第一》:“以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军隶焉;世民为炖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军隶焉;元吉为姑臧公,中军隶焉……世民为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元吉为齐国公。”
  133. ^ 《新唐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三》:“隋义宁初,封襄武郡公”
  134. ^ 《新唐书 卷七十八 列传第三》:“京师平,封安吉郡公。帝受禅,例王。”
  135. ^ 《旧唐书 卷六十 列传第十》:“叔良,义宁中授左光禄大夫,封长平郡公。”
  136. ^ 《旧唐书 卷一 本纪第一》:“遣赵郡公孝恭招慰山南,所至皆下。”
  137. ^ 《旧唐书 卷六十 列传第十》:“三年,进爵为王。”
  138. ^ 《旧唐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八》:“平京城,加光禄大夫、相国府记室,封晋昌郡公。”
  139. ^ 《旧唐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八》:“京城平,赐爵陈郡公,迁丞相府掾。”
  140. ^ 《旧唐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十一》:“叔达以郡归款,授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
  141. ^ 《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二十一》:“义宁中,以死非其罪,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曰忠。”
  142. ^ 《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六》:“王充推越王侗为主,重赠柱国、户部尚书、昌黎郡公,谥曰壮武。”
  143. ^ 《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六》:“越王侗称尊号,以楚为内史令、左备身将军、摄尚书左丞、右光禄大夫,封涿郡公,与元文都等同心戮力以辅幼主。”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