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
儒家经典 | |
---|---|
五经 | 传 |
九经 | |
易 书 诗 礼(仪礼/周礼) 春秋 |
礼记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穀梁传 |
七经 | 十二经 |
论语 孝经 |
尔雅 |
十三经 | |
孟子 |
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书的合称,是儒学的核心文献,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附《春秋》)、《公羊传》《穀梁传》《孝经》《尔雅》《论语》和《孟子》。“十三经”的整体性概念成熟于明朝(1368-1644),以万历十二年(西元1584年)神宗颁布诏令钦定《十三经注疏》为完全确立的标志;是从汉武帝(前156-前87在位)确立五经博士开始,学术潮流与政治权力不断调整儒家经书名目的共同成果,是儒家经书的最近一次结集。[1]
十三经的内容庞杂,来源及时代不一,主要形成于先秦,既有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之前已经长期流传的古代文献,也有主要由战国(前468-前221)儒家学者编写的著述。其中一部份与孔子、早期儒家思想和其他儒家典籍的关系存在争议, 《春秋》《周礼》《左传》。更强烈的争议是所谓的“伪书”问题,如今本《尚书》的部份篇目。
儒家经书的整理、加工、流传与结集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从孔子用当时已经很古老的文献教育学生开始,直至十三经完全确立,已经跨越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整理工作仍然持续。其间的合称先后有比较正式的六经、五经、九经和相对随意的七经、十二经、十四经等,各自涵盖名目不尽相同的典籍。
儒学是中国从汉武帝(前156-前87)到清朝结束(1911)两千年的官方意识形态、主流学术思想,其提倡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是千百年来华人社会日常生活的普遍指导原则。儒学的核心是经学。经学即研究经书、阐发经义的学问。儒家经书既是经学研究的直接对象,也是不同时代各派儒学理论与相应的社会、人生主张及实践得以成立的根基所在。十三经及其前身五经、九经等,是传统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基石,与基督宗教《新旧约全书》、伊斯兰教《古兰经》在其各自社会及文化传统中的作用与地位非常类似。[2]
概念
编辑十三经的观念滥觞于南宋中后期,发轫于明初,成熟于武宗正德(1505-1521)、世宗嘉靖(1522-1567)年间。万历十二年,神宗皇帝颁布诏令钦定《十三经注疏》,并命京师国子监校勘印行;十三部典籍同时被朝廷尊奉为经,十三经的概念及地位得以完全确立。[1]
经者,“织纵丝也”[3],即纺织时纵向的线。[4]古人纺织时,先将前后走向的纵线(经)撑直,再将左右走向的横线(纬)编入,有“必先有经,而后有纬”之说,[5]所以“经”字有纲领、法则等引申义。华语中将对于人生、社会具有根本性指导意义的书称为经,即取此义,除儒经外,如《道德经》、佛教诸经、基督宗教《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等皆是;同时亦将某一领域内的重要书籍称为“经”,如《水经》《茶经》、“武经七书”等。
先秦典籍中已有用“经”字命名的书或篇章,如《山海经》《墨子》中的《经》上下、《韩非子》中的《八经》等。一般认为,儒家所崇奉的典籍被称为经,首见于《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自以为久矣。’”(孔子对老聃说:“我孔丘钻研《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自认很久了。”)
与经相对的概念为
历史上部份学者认为某部儒家典籍是否算得上经,取决于这部书和孔子的关系,如其内容早于孔子存在,或经过孔子整理、解说,甚至由孔子创作。
历史上,哪些儒家典籍能成为经,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政治焦点。总体上说,学术思潮趋向在先,政治权力尊奉在后。经在学术上的标准取决于某一时代主流学术思潮对典籍的偏好;政治上的标准则与帝王朝廷的尊奉、博士官制度、科举制度有著不可分割的联系。
历史
编辑从先秦六经到南宋十三经
编辑《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俗称为六艺),六艺中的《乐经》很早就亡佚了(据传是秦朝的焚书坑儒),《汉书·艺文志》中已无此书的记载。其他五种著作就称为“五经”。汉朝时,以《易》《书》《诗》《礼》(仪礼)、《春秋》为“五经”,立有五经博士,并收纳弟子员。唐朝时,五经中的《礼经》,由《仪礼》改为《小戴礼记》,沿用至今。
后来经书的内涵不断扩大。《后汉书·赵典传》和《三国志·秦宓传》中都有“七经”的记载,但未记载是哪七部典籍。后人有六经加上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东汉将五经加上《论语》《孝经》;五经加上《周礼》《礼记》三种说法。唐代时有“九经”的记载,后人认为是五经加上《论语》《孝经》《周礼》《礼记》或是五经加上《周礼》《礼记》并用春秋三传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代替《春秋》。九经也立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宋代的晁公武说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将五经中《春秋》改为春秋三传,再加上《周礼》《礼记》《论语》《孝经》《尔雅》为“十二经”。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倡《孟子》之书。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于是本为子部书的《孟子》也升格成为经书的一部分,合称十三经。
清朝乾隆帝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1815年学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在儒学典籍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影响较小的分类
编辑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尔雅》。
也有一些人将十三经加上《大戴礼记》,称为十四经,但影响很小。
十三经简介
编辑周易
编辑《周易》也称《易》《易经》,本是古代占卜之书,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叙述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传》为解释卦名、卦义、卦辞、爻辞的七种十篇,称为“十翼”、“《易传》”、“《易大传》”。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出现当在西周以前的远古年代,有学者认为《经》的编订在商末周初,《传》作于春秋战国,非一人一时之作。[6]古人认为经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历代圣人编定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书
编辑《尚书》古时称《书》,是记言记事的简册泛称,主要记载帝王言论及活动。到孔子时代,《书》大约只残存百余篇,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时民间所藏的《书》基本上被焚毁,国家所藏的《书》也毁于战火。汉文帝时,秦朝博士伏生讲授保存下来的29篇《尚书》,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尚书》。《尚书》的称谓中“尚”便指“上古”,记载上起尧舜,下至东周,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
汉武帝末年。鲁恭王为了拓建宫室,拆除孔子宅,从墙壁夹层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蝌蚪文等文字写成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除与《今文尚书》相同的29篇外,多出16篇,共45篇。西晋后,《尚书》全部散佚。东晋时梅赜献《孔传古文尚书》,包括与《今文尚书》相同的29篇(但析为33篇)和另外25篇,遂流传至今。现认为《孔传古文尚书》是伪书。[7]
诗经
编辑《诗经》在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春秋中期前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史记》认为是由孔子所编定。但学者认为是由鲁国乐官所编。[8]《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汉时有鲁、齐、韩三家言《诗》,后来又有毛《诗》。只有《毛诗》流传至今。
周礼
编辑《周礼》古名《周官》,记述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官制。先秦典籍中无有征引《周官》,汉初,河间献王收于民间,为古文经。王莽时经刘歆整理改名《周礼》,始立博士。由于此背景,《周礼》的作者以及成书年代自古就颇多争议。刘歆为代表的古文学派认为它是周公所作,记述周朝的官制;而何休等今文学家则指其为后世托伪之作。如今多数学者认同其成书年代可能在战国时期,但融合了上古的资料以及作者的理念设想。《周礼》官制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冬官亡佚,以《考工记》补),所述政体制度宏大而缜密,多含儒家、法家、阴阳五行的思想印记,对后世的中国乃至海外(如日本)的政治实践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仪礼
编辑《仪礼》原称为《礼》,在汉代也称作《士礼》,对应于《礼记》而言,《仪礼》又可以称为《礼经》,《礼记》是它的传。到晋代才称为《仪礼》。其17篇为各种礼仪的记录,而未谈各种礼仪的意义。《史记》《汉书》和《礼记》均称其出于孔子[9]。唐朝时,《仪礼》在五经中的地位被较为通畅易读,流传较广的《礼记》取代。今本《仪礼》17篇的顺序是郑玄采用刘向《别录》中的次序。
礼记
编辑《礼记》亦称《小戴礼记》,共49篇,是先秦到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最初为西汉的戴圣所纂,但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10]戴圣本是今文《仪礼》博士,《仪礼》仅17篇,所记大多为士礼,故汉朝的儒家学者杂采当时能见到的各种文献以为己用。其内容较为驳杂,大致有记述礼节、记述政令、解释《仪礼》、记孔子言论、记述孔门及时人事、礼节考证、通论礼意或学术、记述制度、记述掌故、杂记等十种。[11]东汉时郑玄为之作注,其文字较为通畅易读,流传较广。唐朝时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之一。
左传
编辑《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共三十五卷,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12],现在一般认为该书非一人一时之作,自左丘明始,成书应于战国中期[13]。全书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总计255年,记录了当时各诸候国的历史。全书约18万字,是十三经中字数最多者。《左传》作为《春秋经》的补充,侧重于对史实的叙述,行文生动流畅,是先秦文学、史学的杰出作品。
公羊传
编辑《公羊传》为《春秋经》之传,相传是公羊高受之于子夏,在春秋三传里立学最早,为今文学。同《左传》不同的是,《公羊传》疏于叙事,而是以问答的形式阐发春秋义理。作为《春秋》的齐学,公羊学侧重春秋经义的政教含义,通过历代大儒如胡母生、董仲舒、何休等人的阐释发挥,逐渐发展成包括大一统、尊王攘夷、三科九旨等义例的天人政治显学,为汉朝儒术治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后因谶纬灾异之学大兴,广受批判,于东汉之后衰落。
穀梁传
编辑鲁国人穀梁喜拜子夏为师,将子夏所教之春秋大意记下,故称《穀梁传》,属于今文经。今日学者认为此书原本是穀梁喜口传予弟子,经过穀梁喜一派的门下学者们编撰,约在汉代成书。
孝经
编辑《孝经》是讲授孝道的书,共十八章,约一千八百多字,是十三经中字数最少的。
论语
编辑《论语》是一本孔子的言论汇编,为孔子弟子与门下学者所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文献,故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在四库全书中为经部。
尔雅
编辑《尔雅》乃中国最早的一部辞典,训诂之书,至今《尔雅》仍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时重要的一部著作。
孟子
编辑南宋朱熹将《孟子》与中庸、大学及论语合称四书。是最晚加入十三经者,原本《孟子》是子部书。
注疏
编辑“注”是指对十三经的字句进行注解,又可称之为传、笺、解、章句。“疏”则是对“注”的进行再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的“经部”书籍达一千七百馀部,约两万卷。一卷以一万字计算,估计约有二亿字,这尚不包括四库全书未收之书。
影响
编辑自西汉以来,经书被确立为国家经典,宋代以来又被定为科举用书,成为读书人之必读。故其地位崇高,影响巨大。《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经部总叙》:“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禀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14]十三经不过65万字[15],而关于它们的注解达到三亿字左右,为原文的四五百倍。
版本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程苏东《再论“十三经”的形成与〈十三经注疏〉的结集》,收入《国学研究(第二十五卷)》,257-29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 ^ 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 [2013-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6).
- ^ 《说文解字·糸部》。今本作“织也”。此从严可均、姚文田《说文校议》。
- ^ 《大戴礼记》:“南北曰经,东西曰纬。”
- ^ 段玉裁说文解释注:“织从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
- ^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ISBN 7532546462
- ^ 李民,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753253765X
- ^ 周振甫,诗经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ISBN 9787534370670
- ^ 《史记·孔子世家》:“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汉书·儒林传》:孔子“缀周之礼”。
《礼记·杂记下》:“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 - ^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ISBN 9787532537952
- ^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 ^ 王应麟《困学记闻·六》曰:“王介甫疑左氏春秋为六国十人者十一事。”
- ^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经部总叙》
- ^ 南宋郑耕老统计如下:《周易》,二万四千二百零七字。《尚书》,今古文合二万五千八百字。(扣去伪古文,为一万七千九百二十五字)《诗经》,三万九千二百二十四字。《周礼》,四万五千八百零六字。《仪礼》,五万六千一百一十五字。《礼记》,九万九千零二十七字。《左传》,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公羊传》,四万四千零七十五字。《穀梁传》,四万一千五百一十二字。《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尔雅》,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字。《孝经》,一千九百零三字。
- ^ 张绍勋 著《中国印刷史话》
延伸阅读
编辑- 《经典常谈》,朱自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ISBN:9787532537495
- 《中国经典十种》,葛兆光,北京:中华书局,2008.9,ISNB:9787101062229
- 《十三经概论》,蒋博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ISBN:9787532554607
外部链接
编辑文章
编辑- 舒大刚:《十三经》︰儒家经典体系形成的历史考察[永久失效链接]
- 黄俊杰:论经典诠释与哲学建构之关系 - 以朱子对《四书》的解释为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杨儒宾:诗─礼─乐的“性与天道”论
- 陈丽桂: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献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与贡献[永久失效链接]
- 王蕾:论儒藏思想的发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景海峰:儒家诠释学的三个时代
- 黄俊杰: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传统研究的现况及其展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儒家文本
编辑- 武英殿《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汉川草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大家艺文天地
- Kanseki Repository - 经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子部儒家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故宫【寒泉】古典文献全文检索资料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家图书馆 - 古籍影像检索系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东京大学 东洋文化研究所 - 汉籍善本全文影像资料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