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
守一,又叫守真一、守三一,是中国道教汉代六朝时最重要的一种冥想法,修道者闭关冥想,想像自己的精神或魂魄显形,与躯体合而为一。守一法以《道德经》为理论上的依据,相信“一”既是道,也是人的精神,可使人延年益身,袪除百病,消灾解难,通神接真,甚至长生成仙;但亦有道教流派强调,守一并非最高道术。魏晋以后,守一变得复杂化,守一变成守三一,“一”分处于上、中、下三丹田,甚至统领一身24位身神;也有道士教人存思“一”分身多人,或同时存思天上星斗及其他仙真。汉代六朝时,守一法广受推崇,唐宋时道教的内丹术亦沿用此词,描述炼内丹的体验。
东汉至魏晋初期译出的佛经中,也曾使用这个名词,来形容佛教禅定修行的方法,也就是一境性。许多学者相信这是一种格义的手法,采取道家典籍的术语来转译佛经。学者汤用彤则认为这个名词由佛经译者所创,连同修习方法,一同影响了道教发展。
概论
编辑“守一”之名,可能源自老子的“抱一”[1],在庄子中也曾提到,但并未将守一当成一个专门名词来使用[2]。守一这个名词虽然来源自先秦道家,但直到东汉末年才成为专有名词。最早将这个单字名词化的人,已经无可考证。在道教内部,东汉末年的《太平经》中首次使用这个名词;同时间的佛教译经,也将它应用在表达禅定方法上。在东汉末年,佛教最初的信徒经常也同时崇信道术,两者有混同发展的状况,守一这个用语可能是在这个状况下发展出来的。
黄老道家中,道可称为“一”,神秘奥妙,虚空而不可测[3]:47;《道德经》“载营魄抱一”,指专注于内在的魂魄,与形体不离,并与“道”相合为一[4]:1,能够知一,则可以复归纯朴,与天地精神达致和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道士重新阐释老子之言,神化道家哲理中的一,一与“玄”、“道”相近,都是生命力的神秘之源[5]:370-371,是数字的开始,象征世界的起源,是道的代名词,又是身体重要部位的隐语,更是修练过程中精神体验境界的代称。一也可解作摆脱世俗的诱惑和外物的干扰,保持意念的专一和精神的纯一[6]:317。
在东汉末年至南北朝之间,译出的佛经中,使用守一这个名词,一般用来对应禅定中“制心一处”与“心一境性”的修习方法,如后汉译出的《分别善恶所起经》[7],《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8],《阿那律八念经》[9],三国魏晋时译出的《法句经》[10]、《瑞应本起经》[11][12]:77-78[13]:327-328。襄楷上书汉桓帝时,引用《四十二章经》中的说法,认为守一方能成道[14]。守一这个用语,可能是佛经译者参考道家典籍之后,以格义手法应用在译经之上。在南北朝之后译出的佛经,通常直接使用禅定、三昧、毘婆舍那等佛教术语来译,较少使用守一。
道教修练
编辑道教认为,精神或魂魄若与身体分体,人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以冥想法想像、内视体内的“神”,可使“神”留居体内[15]:292。守一的目的,就是“聚致精神于身内以治病”[16]:169。人若能守一,能使身体与精神常合并,长存而不老,“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6]:317[17]:716。根据东汉《太平经》,典型守一法如下:
设立修道的房间,建造坚固的门户,其他人不可随意内进,每日都入内尝试冥想,感到不安不适就出来,不应勉强。如此修习下去,会愈来愈熟练,感到安宁,不想离开房间,不想再谈饮食,也不想听到其他人声。修练有功,闭上眼可看到身形容貌,形象就像在镜内,或像看见清水中的倒映。[5]:372[17]:723-724 守一显形时,像刚起的火一样,要立即守护,不要让其消失。开始时是红色的,最后会变白,久而久之则会变青,洞透明晰,位于远方,又自远处回来显现为“一”,体内无不清楚可见。[5]:372[17]:16
修道的房间,墙壁应该加厚,以免受外间声音骚扰[13]:324。有学者推测,守一时可能打坐[6]:314。有些冥想法如思念五脏神的还神法,会在室内悬挂神灵画像,以助存思和通神[15]:297,守一则独自冥想,不挂画像[5]:372。
汉末以后,守一法复杂化,与三丹田说结合。《老子节解经》守一也称为行一、抱一或存一,上丹田在脑,中丹田在心,下丹田在脐下,“一”循环灌注于三丹田中[5]:374。魏晋时,守一有“守真一”和“守玄一”两法,守真一是守体内之神,关键在守上、中、下三丹田[6]:317。东吴郑隐授予弟子葛洪的守一法就是守真一,一分为三,三真一位于三丹田中,各有姓名、大小尺寸,男的长九分,女的长六分[18]:29,修真一者冥想其神降气护身[4]:3。守玄一同样是存思体内之神,修道者先斋戒百日,冥想三四日后,不但看见自己的精神,还可以化身作十多人,“皆如己身”[18]:44,达到分身的效果[13]:294。也有学者指守玄一是守体外的神[6]:317。郑隐认为人体与宇宙相应,“一”在身中,亦在天宫,守一可与“存星”法相结合,同时冥想天上诸星,把星辰的神秘力量吸收在身[5]:377。
东晋天师道《太上灵宝五符序》把身中之“一”分为天一、地一、人一,分别在上中下三丹田中,除了三一守身之外,还教人存思神兽、仙人、各种身神、日月五星精华等等,融合守一与“食气”之术[4]:2-3。东晋中期,上清经出世,认为一身之神有24位,三一监统全部24身神。守一就是存思三一固守身中三宫(三丹田)。修练时,还要选择适当时辰和方位,存思三一分别登上星斗或天庭,再回归体内;头脑中的九宫之神,都称为真一,分为“雄一”和“雌一”两类。上清经并教人存思身神与天神融合,存思天上仙真降气下来,进入人体,与体内各身神之气相混融,称“回风混合”,也是守一之法,属上清经法中最基础的修练法[4]:3-5。上清派道士相信,修练守一须节制性欲[13]:303。
历史
编辑守一是方士自古传承的养生方术[13]:310,《庄子.在宥》已提到守一可以长生[6]:314。守一是东汉《太平经》的中心思想[5]:371,在各种道术中最受重视,被认为是修道者必学之法[19]:242。《太平经》许多篇名有“守一”二字,如“清身守一法”、“守一明法”、“守一入室知神戒”等,提出一是宇宙的起源[5]:372,认为修练守一,可以成仙,修练身心,治病长生[19]:242、244,使“精神自来”,长生延年,百病自除[5]:372。守一者可得天神帮助,资质高的人,守一可以成仙,中等资质的守一,可以辅助帝王,资质低的,则可以无怨无咎[18]:35、32。倘若人人守一,将天下太平,人人安乐[13]:322-333。守一之外,《太平经》也教授存思五脏神的冥想法[18]:41。后人把经中有关“守一”的论述,汇集成篇,编成《太平经圣君秘旨》一卷[4]:2。天师道亦重视守一,意思稍有不同,反对那种存思自己身神的修练法,认为“一”并不在于人身中,而是天地间的一股“道气”[13]:333;一被彻底神格化,其大可遍于宇宙,其小则往来于人身之中,是无所不在的力量。天师道对教民颁布道诫,宣称守诫就是守一[5]:373。唐代天师道士张万福仍以守一比喻遵守道戒[13]:307。汉魏时流行的另一种冥想法“历脏法”,存思身中五脏神,则受天师道批评和摒弃[5]:362。
六朝时,守一被视为最重要的冥想法,却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道术。魏晋时冥想法种类众多,通行的有10馀种,当中守一最为重要[5]:356-357。道士借助守一,有镇定心灵的功用,相信守一有消灾解难、却恶防身的神奇效果,“陆辟恶兽,水却蛟龙,不畏魍魉,挟毒之虫,鬼不敢近,刃不敢中”。《老子节解经》的养神说主要在守一[5]:379、362。唐代高道潘师正曾向唐高宗介绍守一,说守一“思之可却百鬼”[13]:307。有些道士非常推崇守一法,《西昇经》主张守一胜于炼丹,认为守一就是守道诫。南北朝前期的天师道徐灵期,提出守一是最上乘之学,胜于佛教的数息及道教的其他冥想法[5]:383-384。也有道士对守一法有保留。西晋葛洪认为,守一可以通神、守形却恶[3]:183-184,“却恶防身”,是最重要的冥想法,却不是登仙之道[5]:369、381,长生仙道在于炼丹[3]:184。东晋上清经《紫阳真人内传》指出守一是“中真、地仙”所修的道术,但不是“上真之道”;上清经作者之一杨羲仅指出,守一可使人头发不白,秀发再生[5]:382、376。上清经《智慧消魔真经》强调有智慧者当习守一,冥想身神,并融合三丹田之说,守一又称“三一”[5]:375。
影响
编辑中国佛、道二教其他的冥想法都借用“守一”之名。隋唐之时,守一法、炼丹术与其他冥想法结合,形成内丹术[3]:226。唐宋内丹术有时借用“守一”一词,如道藏有《太上内丹守一真经》,以守一指内丹术中心肾二气的交合变化,与六朝的守一法不同,并往往更常用《道德经》“抱一”一词[4]:6。
“守一”一词在佛教也被广泛应用,汉魏时翻译佛经常用“守一”一词,人们普遍等同禅定和守一,禅宗四祖道信提出体验“心外无佛”,方法之一是“守一不移,动静常住”[13]:288,伪经《金刚三昧经》及其后的禅学著作《顿悟要门》,亦以守一解释禅定[20]:16-17。有学者指出,道经提到“丹书万卷,不如守一”,和禅宗不立文字的精神相通[13]:306。
现代研究
编辑汤用彤认为守一是道教借用佛教禅定理论而成[21]。但饶宗颐与汤锡予则认为守一在东汉道教中就是常见术语,采用守一来作为佛教禅定的译名,是一种格义的手法。伯兰特·佛尔认为守一是由道教传统发展出来的名词[20]:15、17,吉冈义豊认为佛教借用守一这个名词来译经,有助把佛教禅定思想移植于中土[13]:332
注释
编辑- ^ 《道德经》卷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 ^ 《庄子》卷10〈在宥〉:“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脩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
卷15〈刻意〉:“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 - ^ 3.0 3.1 3.2 3.3 郑素春. 《道敎信仰,神仙與儀式》.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台. 2002 [2015-01-20]. ISBN 95705174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0) (中文(繁体)).
- ^ 4.0 4.1 4.2 4.3 4.4 4.5 萧登福. 〈道教“守一”修持法之源起及其演變〉. 论文资料库. 2011-08-25 [2015-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0) (中文(简体)).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李丰楙. 《不死的探求:抱朴子》. 台北: 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公司. 1987 [2015-01-20]. ISBN 95713169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0) (中文(繁体)).
- ^ 6.0 6.1 6.2 6.3 6.4 6.5 庄宏谊. 〈道教養生文化〉. 林富士 (编). 《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 台北: 中央研究院. 2010: 275–332. ISBN 9789860264739 (中文(繁体)).
- ^ 安世高译《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笃信守一,戒于壅蔽。”
- ^ 严佛调译《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还身守净,断求念空,是为内禅波罗蜜,而守一得度。”
- ^ 支曜译《佛说阿那律八念经》:“何谓四禅?惟弃欲恶不善之法,意以欢喜,为一禅行。以舍恶念,专心守一,不用欢喜,为二禅行。”
- ^ 法救著、维祇难译《法句经》卷下:“昼夜守一,必入定意。”“守一以正身,心乐居树间。”“常内乐定意,守一行寂然。”
- ^ 支谦译《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恬惔守一,欣然不移,成二禅行。”
- ^ 汤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中文(简体)).
-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吉冈义豊. 第四章〈道教の守一思想〉. 《道教と佛教.第三》. 东京: 国书刊行会. 1976: 285–380 (日语).
- ^ 范晔《后汉书》卷30〈郎𫖮襄楷列传〉:“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注:“《四十二章经》:天神献玉女于佛,佛曰:‘此是革囊盛觿秽耳。’”
- ^ 15.0 15.1 田中文雄. 〈太平經の還神法について〉. 《中國の宗教.思想と科學:牧尾良海博士頌壽紀念論集》. 东京: 国书刊行会. 1984: 291–303 (日语).
- ^ 林富士. 《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 ISBN 9570832800 (中文(简体)).
- ^ 17.0 17.1 17.2 王明. 《太平經合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2015-01-23]. ISBN 710100878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 ^ 18.0 18.1 18.2 18.3 山田利明. 〈『太平經』における守一と存思〉. 《六朝道教儀禮の研究》. 东京: 东方书店. 1999: 27–48. ISBN 4497995518 (日语).
- ^ 19.0 19.1 林富士. 〈《太平經》的神仙觀念〉.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009, 80:2: 217–263 (中文(繁体)).
- ^ 20.0 20.1 伯兰特·佛尔(Bernard Faure). 蒋海怒译. 〈早期禪的“一行三昧”觀念〉. 《中国哲学史》. 2010, 2: 7–23 [2015-01-05] (中文(简体)).
- ^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守一,语似老子之抱一,但太平经中有守一法,谓为长生久视之符。……兹法已不详,但其法疑窃取佛教之禅法。”“今按‘守一’一语,屡见于汉魏所译之佛经中,……据此,‘守一’概出于‘禅支’之一心。而太平经之守一,盖又源自于印度之禅观矣。”。此外,又可见汤用彤〈读《太平经》所见〉一文。
参看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林永胜. 〈六朝道教三一論的興起與轉折——以存思技法為線索〉 (PDF). 《汉学研究》. 2008, 26:1: 67–102 [2015-0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中文(繁体)).
- 罗因. 〈再論漢末佛教禪法與《太平經》守一法的關係〉 (PDF). “佛教思想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2008: 70–97 [2015-01-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6-23)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