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

国家和地区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初期佛教

最初僧伽
 大众部
 ├ 一说部
 ├ 说出世部
 ├ 灰山住部
 ├ 多闻部
 ├ 说假部
 └ 制多部
 上座部
 ├ 雪山部
 ├ 说一切有部
  ├ 说转部
  └ 经量部
 ├ 可住子部
  └ 正量部
 └ 分别说部
  ├ 化地部
  ├ 法藏部
  ├ 饮光部
  └ 赤铜鍱部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说转部梵语Saṃkrāntivādins,或Saṃkrāntikas巴利语Sankrantika)是早期佛教部派之一,又称为说度部相续部无上部。继承了《大毘婆沙论》所称的譬喻者的理论传统,是经量部的前身。《异部宗轮论》所记载的经量部宗义基本上属于说转部。

概述

编辑

说转部源自于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Dārṣṭāntika),因为此派认为“诸蕰有从前世转至后世”,故称为说转部,有传说其祖师为郁多罗尊者[1]。在南传《岛史》中记载从说转部分出经量部,北传《舍利弗问经》中二者是并列的部派,在失译的《十八部论》和真谛译《部执异论》的十八部派记载中二部合一而说转部为本名,在玄奘译《异部宗轮论》中改称为经量部为本名。

宗义

编辑

譬喻者

编辑

譬喻者的三世观不被《大毘婆沙论》认可,譬喻者坚持“异生不能断诸烦恼”旧说,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记载:

说转部

编辑

说转部的核心宗义就是“说诸蕰有从前世转至后世”,并以此而得名说转部,《异部宗轮论》除了与其更早版本即《十八部论》相比多出了经量部的“异生位中亦有圣法”和“一味蕴”宗义之外,记载的仍是说转部宗义:

说转部认为有根本蕴,故有根本蕴与客蕴[10],或根本蕴与作用蕴[11]之分。

提出“外法缘生[12]的《佛阿毘昙经[13]和《稻芉经[14]已经反驳了说转部的核心宗义,《稻芉经》:

学术研究

编辑

学者 Dutt 认为铜鍱部即为说转部,为经量部的前身[15]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失译《十八部论》:“于四百年中。萨婆多部中更生异部。因大师郁多罗。名僧迦兰多。亦名修多罗论。”
  2.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复有三法,谓过去、未来、现在法。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世与行异。如譬喻者分别论师:彼作是说:世体是常,行体无常。行行世时,如器中果,从此器出,转入彼器;亦如多人,从此舍出,转入彼舍;诸行亦尔,从未来世入现在世,从现在世入过去世。”
  3.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见所断,几修所断。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譬喻者作如是说:异生不能断诸烦恼。大德说曰:异生无有断随眠义,但能伏缠。若作是说,于理无损。问:彼何故作此执?答:依契经故,谓契经说:‘若以圣慧见法断者,是名真断。’非诸异生已有圣慧故,未能断。……为遮彼意显:诸异生以世俗道亦能断结。或复有执,必无圣者以世俗道断烦恼义,彼作是说:圣者何缘舍无漏道,而用世俗。为遮彼意显:有圣者以世俗道断烦恼义。”
  4. ^ 真谛译《部执异论》称为“说度部”,失译《十八部论》称为“相续部”。
  5. ^ 失译《十八部论》:“阴从此世至他世。”真谛译《部执异论》:“阴从前世至后世。”
    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经量部说诸蕴从前世转至后。有实法我。能从前世转至后世。”
  6. ^ 失译《十八部论》:“非离圣道得灭阴。”真谛译《部执异论》:“若离圣道诸阴不灭。”
    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非离圣道有蕴永灭。有漏六行不能断烦恼。但名伏故。”
  7. ^ 失译《十八部论》:“阴有约根本。”真谛译《部执异论》:“阴有本末。”
  8. ^ 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一味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曾不间断。此具四蕴。有根边蕴者。根谓向前细意识。住生死根本故。说为根。由此根故有五蕴起。即同诸宗所说五蕴。然一味蕴是根本故。不说言边。其馀间断五蕴之法是末起故。名根边蕴。”
  9. ^ 失译《十八部论》:“有第一人。”真谛译《部执异论》:“有真实人。”
    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于实义中。人不可得。”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谛义胜义补特伽罗。都不可得。”
    提婆设摩识身论》:“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可得可证。现有等有。是故定有补特伽罗。”
    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执有胜义补特伽罗。但是微细难可施设。即实我也。不同正量等非即蕴离蕴。蕴外调然有别体故也。”
  10. ^ 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或有说者,有根本阴,有客阴。客阴所作,根本阴能知,以是故能忆本所作。”
  11.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或复有执,蕴有二种,一根本蕴,二作用蕴。前蕴是常,后蕴非常。彼作是说:根本、作用二蕴虽别,而共和合成一有情,如是可能忆本所作。以作用蕴所作事,根本蕴能忆故。若不尔者,何缘能忆本所作事。”
  12. ^ 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外道作如是说,后心是前心因。……为断如是意故,明后心非前心因,若当后是前因者,则违内、外因缘生法。……云何与外缘生法相违?如种子为牙因,乃至花为果因,若然者,应牙为种子因,乃至果为花因。”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或有外道,引世现喻,执后为前因。……为止彼宗,欲明后法非前法因。若是因者,便违内外缘起诸法。违内法缘起者,谓应行缘无明,乃至老死缘生。……如是等违外法缘起者,谓应种子因芽,乃至花因于果。”
  13. ^ 真谛译《佛阿毘昙经·出家相品》:“其外因缘从因义何者?一切过去未来诸佛种智,同说如是以从种生芽,从芽生叶,从叶生节,从节生茎,从茎生干,从干生枝,从枝生萼,从萼生花,从花生子;若无子则不生芽,如是无花则不生子,有子故得生芽,如是有花故得生子;如此子亦不言我能生芽,芽亦不言我能自生。如是一切法如理而安,以是义故,外因缘从因义。”
  14. ^ 东吴支谦译《了本生死经》:“何谓二事见外缘起,为因相缚,缘相缚。因相缚为何等?从种根,从根叶,从叶茎,从茎节,从节怀华,从华实,是为因相缚。”
    东晋失译《佛说稻芉经》:“外因缘法从何而生,如似种能生牙,从牙生叶,从叶生节,从节生茎,从茎生穗,从穗生华,从华生实;无种故无牙,乃至无有华实,有种故牙生,乃至有华故果生;而种不作念我能生牙,牙亦不作念我从种生,乃至华亦不作念我能生实,实亦不作念我从华生。而实种能生牙,如是名为外因生法。”
  15. ^ Dutt, Nalinaksha, 1970: Buddhist Sects in Indian, Calcutta: Firma K. L. Mukhopadhy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