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宗

元朝第3位皇帝

元武宗海山[註 1]蒙古語ᠬᠠᠶᠢᠰᠠᠩ鮑培轉寫Qayisang西里爾字母Хайсан;1281年8月4日—1311年1月27日),孛兒只斤氏,是中國元朝第3位皇帝及蒙古帝國的第7位大汗,於公元1307年6月至1311年1月在位近4年。1309年2月,群臣為其上漢文尊號統天繼聖欽文英武大章孝皇帝。其逝世後,上謚號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蒙古語稱曲律皇帝[註 2]蒙古語ᠬᠥᠯᠥᠭ
ᠬᠠᠭᠠᠨ
鮑培轉寫Külüg qaγan西里爾字母хүлэг хаан[1]。元武宗是其前任皇帝元成宗鐵穆耳之侄,其父系元世祖忽必烈太子真金的次子答剌麻八剌。雖然武宗沒有直接傳位給自己的後代,但其兩個兒子仍然在後來都做了皇帝(元明宗元文宗)。

元武宗
曲律汗
хүлэг хаан
元朝皇帝
蒙古大汗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元武宗宣孝皇帝像
元朝第3位(任)皇帝
蒙古大汗
統治1307年6月21日-1311年1月27日(3年220天)
登基元成宗大德十一年丁未羊年五月二十一日
1307年6月21日
元上都皇宮大安閣
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
前任元成宗鐵穆耳
繼任元仁宗愛育黎撥力八達
出生至元十八年辛巳蛇年七月十九日
1281年8月4日
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市內)
逝世至大四年辛亥豬年正月初八日(三十一歲)
1311年1月27日(1311歲—01—27)(29歲)
元大都皇宮玉德殿(今北京市境內)
安葬
王后
皇后
  • 真哥皇后
    速哥失里皇后
    亦乞烈妃子
    唐兀妃子
子嗣子:
皇子
全名
  • 名字
    海山(ᠬᠠᠶᠢᠰᠠᠩ
年號
至大:1308年-1311年
尊號
統天繼聖欽文英武大章孝皇帝
諡號
仁惠宣孝皇帝
廟號
武宗
蒙古語尊號
曲律皇帝
父親答剌麻八剌
母親答己
宗教信仰藏傳佛教騰格里薩滿教

生平

編輯

武宗為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的次子兼嫡長子。1299年,海山接受元成宗的命令統兵漠北,負責同西北窩闊台汗國的君主海都察合台汗國君主篤哇作戰,多立戰功,為元朝結束和西北宗王的戰爭,以及1303年四大汗國全部承認元朝宗主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因為戰功被封為懷寧王

大德十一年正月初八(1307年2月10日),元成宗鐵穆耳病逝,儲位虛懸。成宗的卜魯罕皇后下命垂簾聽政,命安西王阿難答輔政。海山回大都奔喪,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與右丞相哈剌哈孫合謀發動政變,囚禁卜魯罕皇后和安西王阿難答,宣布擁立在外擁有重兵的海山為帝,是為元武宗,海山即位後追封其父答剌麻八剌為元順宗

大德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1307年6月21日),武宗在上都大安閣即位,之後處死伯牙吾·卜魯罕皇后和阿難答,並更換了成宗時期的大臣,封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皇太弟。在位只得四年,其間大興土木,建築中都城,派軍士千餘人及大量民工修建五台山華佛寺,又令喇嘛翻譯佛經,並曾想規定凡毆打西僧者截其手,罵西僧者斷其舌,但在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勸告下取消。

大德十一年七月十九日(1307年8月17日),元武宗下詔加封「至聖文宣王」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註 3]

至大元年(1308年)五月,白蓮教被禁止。

至大元年(1308年),元武宗派遣月魯出使欽察汗國,冊封欽察汗脫脫寧肅王

至大二年(1309年),元朝察合台汗國聯手滅亡窩闊台汗國,元朝取得窩闊台汗國北部,察合台汗國取得窩闊台汗國南部。

至大二年(1309年)九月,武宗為擺脫財政危機,印發至大銀鈔,導致至元鈔大為貶值。元廷將銀鈔從二釐到二兩分為十三等,並在各路、府、州、縣設常平倉平抑物價,又將中書省宣敕、用人的權力劃歸尚書省。

至大四年正月初八日(1311年1月27日),因沉耽淫樂、酗酒過度,武宗病逝於大都玉德殿,年僅三十歲,葬於起輦谷

至大四年三月十八日(1311年4月7日),其弟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即位,廢除一切新政。

至大四年六月二十四日(1311年7月10日),元仁宗為海山上謚號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蒙古語稱號曲律皇帝[1]

尊號

編輯

至大二年正月初七日(1309年2月17日),皇太子、諸王、百官為元武宗上尊號統天繼聖欽文英武大章孝皇帝[2]

《皇帝尊號玉冊文》[3],內容如下:

維至大二年、正月乙酉朔、越七日辛卯,皇太子、中書令、樞密使臣某謹率中外文武百僚頓首頓首,謹言:

昔我世祖既平炎趙,質之於書,幅員廣長,振古無倫,覆燾之下,八紘萬國,莫敢不庭。何獨一王,西北岸然,憑道阻修,方命正朔,德綏之而不摯,威董之而不讋。夫豈不能聲罪致罰,深入其地,終以聖仁親其宗親,包荒有年。成宗繼序,憤久驁頑,天鑒昭明,於裕皇孫獨異陛下,授以太祖皇帝信寶,撫軍漠北,是固以張足付神器之本。時未及冠,承命即行,其視萬里莽闃寒冽之鄉,不遠不難,如堂適庭。至則獎厲諸軍,修明法制,簡拔果毅,均苦分勞,解衣燠寒,推食飫飢,洸洸汔汔,士氣日作。睿算伐謀,待寇歲至,奪人以先,身踐戎行,霆馳電擊,大北其群。虛己不矜,日慎一日,始終十年,不狃屢勝。狂狡不懲,悉銳來加,當以選鋒,伺間出奇,盡襲輜重,仿佛無歸,度不能軍,耄倪累累,降口百萬,致茲敉寧。平四十年未靖之梗,成兩祖宗未究之志。天下人聞其風聲,思睹天光者,顒顒翹翹,九圍一心。握是乾符,歸正宸極,弛武事之夙習,洽新化以文治。立愛自親,曾未旬浹,上尊太后,問安以時,下建儲宮,庶政是先。又舉列聖未遑之典,欽崇元祀,玉瓚黃流,薦祼太室。還蹕龍興,徘徊太祖龍旂九斿,劗金於斯,肇基帝業,為城中都。又以孔子垂範百王,將二千年,而顯諡未稱,加大成於至聖文宣王上。立勞於軍,與凡廷臣悉大賚之。間歲不登,既賑既恤,虞施未博,民罹罪罟,再肆大宥。至德難名,赫赫巍巍,惟天為大,掛一漏萬,井觀如斯。求可盡臣下歸美報上者,惟是徽稱。謹奉玉冊玉寶,上尊號曰統天繼聖欽文英武大章孝皇帝。

欽惟陛下立心,天地立極,生民茂對鴻名於億萬年。

武宗實錄

編輯

至大四年五月初五日(1311年5月23日),元仁宗命翰林國史院纂修先帝(元武宗)實錄及累朝皇后、功臣列傳,俾百司悉上事跡。

皇慶元年十月二十六日(1312年11月25日),翰林學士承旨玉連赤不花等向元仁宗進呈《順宗實錄》、《成宗實錄》、《武宗實錄》[4]。其中,《武宗實錄》包括《武宗皇帝實錄》50卷,《事目》7卷,《制詔錄》3卷,總計60卷。明朝初年史官修《元史》,參照實錄修成《武宗本紀》2卷,《武宗實錄》今已失傳,其主幹內容保存在《武宗本紀》中。

玉連赤不花等《進三朝實錄表》[5],內容如下:

一人御極,聿嚴金匱之藏;三後在天,實監玉堂之紀。粵若稽古,克底成書。欽惟皇帝陛下孝友慈仁,溫文睿哲。統之垂,業之創,念昔繼承;功以著,德以彰,在茲纂錄。首崇筆削之任,式宏龜鑑之圖。臣等職忝禁林,才非良史。系年系月,豈足盡於先朝;作典作謨,庶有徵於今日。臣等以所編成《順宗皇帝實錄》一卷,《成宗皇帝實錄》五十六卷,《事目》十卷,《制詔錄》七卷,《武宗皇帝實錄》五十卷,《事目》七卷,《制詔錄》三卷,總計一百三十四卷,繕寫已畢,謹具進呈。

武備廢弛

編輯

由於日本拒絕向元朝稱臣,元朝下令增加日貨稅收,日本不滿,後來雖然減少關稅,但仍然對日商檢查甚嚴。

至大元年(1308年)日本商船焚掠慶元,官軍不能敵。

至大四年(1311年)十月,以江浙省嘗言:「兩浙沿海瀕江隘口,地接諸番,海寇出沒,兼收附江南之後,三十餘年,承平日久,將驕卒情,帥領不得其人,軍馬安量不當,乞斟酌衝要去處,遷調鎮遏。「樞密院官議:「慶元與日本相接,且為倭商焚毀,宜如所請,其餘遷調軍馬,事關機務,別議行之。」[6]

家庭

編輯

父母

編輯
  • 答剌麻八剌,1286年真金太子去世後元世祖本打算立為皇太子,但因病1292年去世,1307年元武宗追尊為皇帝,為答剌麻八剌上廟號順宗,漢文諡號昭聖衍孝皇帝
  • 答己王妃,1307年元武宗登基後尊為皇太后,1311年元仁宗登基後繼續尊為皇太后,1320年元英宗登基後尊為太皇太后,1322年病逝,1323年元英宗諡號昭獻元聖皇后

兄弟姐妹

編輯
  • 魏王阿木哥,郭妃所生,1307年元武宗即位,封為魏王,賜獸紐金印。1311年元仁宗賜鈔二萬錠,1312年,賜慶元路定海縣六萬五千戶為食邑。不久因為獲罪貶謫到高麗耽羅島,後來貶謫到高麗大青島,後來因涉嫌謀反被貶謫到山西大同。1324年,元泰定帝將阿木哥召回京師,1324年六月去世。長子阿魯,1330年被元文宗封為西靖王,出鎮陝西;次子孛羅帖木兒,1324年襲封魏王,1353年在河南因為疏於防範被紅巾軍所殺。
  • 三弟: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生母答己王妃,1311年即位稱帝,1320年去世
  • 魯國公主 祥哥剌吉(約1283-1331年),生母答己王妃,下嫁碉阿不拉,1307年元武宗即位,封魯國大長公主,1311年元仁宗即位,進號皇姐大長公主。熱衷書畫收藏,有「皇姊圖書」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收藏家。

妻妾

編輯

兒子

編輯

相關史料

編輯

評價

編輯
  •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評價是:「武宗當富有之大業,慨然欲創治改法而有為,故其封爵太盛,而遙授之官眾,錫賚太隆,而泛賞之恩溥,至元、大德之政,於是稍有變更雲。」[7]
  • 清朝史學家邵遠平元史類編》的評價是:「冊曰:北藩入嗣,三宮協和;慨然創治,爵濫賞阿;貮省亂政,令教繁訛;有為何裨,變政已多。」[8]
  • 清朝史學家畢沅續資治通鑑》的評價是:「帝承世祖、成宗承平之業,慨然欲創製改法;而封爵太盛,多遙授之官,錫賚太優,泛賞無節。至元、大德之政,於是乎變。」[9]
  • 清朝史學家魏源元史新編》的評價是:「武宗始以懷寧王總兵漠北和林,與叛王海都勁敵對壘,屢摧其鋒,中間幾瀕險危,披堅陷陣,威震遐荒,可謂天潢之傑出,天授之雄武矣。入紹大統,謂有宏圖,而始終誤聽宵人,以立尚書省為營利之府,何哉?夫世祖立制,以天下大政歸於中書省,任相任賢,責無旁貸。故小人慾變法,忌中書不便於己,則必別立尚書省以奪其權。阿合馬、桑哥之徒相繼亂政,毒流海內,是以世祖深戒前轍,不復再蹈。乃當席豐履厚之餘,慨然欲變更至元、大德之舊。封爵太盛,而遙授之官多;錫賚太侈,而濫賞之卮漏。母后市恩左右,撓其恭儉,於是言利之臣迎合攘袂,以爭利權。雖柄操自上,不至如阿合馬、桑哥之甚,而仁心仁聞漸蔽於功利,幾同於宋之熙、豐。故仁宗紹統,翻然誅殛,盡復舊章。蓋變法不得其人,則不如勿薬之尚得中醫也。又攷陶九儀《元氏掖庭記》,則瓊島水嬉之華,月殿霓裳之豔,亦自帝大濫其觴,而《本紀》諱之,不載一字,亦英雄酒色之通病歟!惟授受之際,堅守金匱傳弟之盟,雖有內侍李邦寧,慫恿離間,帝言:『朕志已定,汝自往東宮言之。』斯則磊落光明,勝宋太宗萬萬。綜計始末,固不失為一代之英主焉。」[10]
  • 清朝史學家曾廉元書》的評價是:「論曰:武宗擐甲臨邊,至登大位,宜有雄武之風,而頹然晏安,惟鞠櫱薌澤之為樂,元業自是衰矣。遂至鼎鼐充庭,名器之賤如履。而欲後人惜其敝袴,得乎?易日負且乘致寇至,武宗啟之矣。」[11]
  • 民國史學家屠寄蒙兀兒史記》的評價是:「海山汗濫賞淫威,非恭儉之主也。明知尚書省貮政病民,排眾議而立之。更鈔鑄錢,將以理財,而財政愈紊,前史稱其慨然欲有所為,然郊天、祀孔、親享太廟,諸虛文外,無足紀者。惟終身遠鐵木迭兒,雖以母后之命,不使得預朝政。由後校之,殆有所先見矣。若乃三宮協和,始終不受讒慝。其自處骨肉之間,蓋亦有道焉爾。」[12]
  • 民國官修正史新元史柯劭忞的評價是:「武宗舍其子而立仁宗。與宋宣公舍與夷而立穆公無以異。公羊子曰:朱之亂,宣公為之。然則英宗之弒,文宗之篡奪,亦帝為之歟!《春秋》貴讓而不貴爭,公羊子之言過矣。帝享國日淺,濫恩幸賞無一善之可書。獨傳位仁宗,不愧孝友。其流祚於子孫宜哉。」[13]

注釋

編輯
  1. ^ 蒙古語意思是「城牆」。姚大力根據趙孟頫《上卿真人張公碑銘並序》認為「海山」是漢文 。
  2. ^ 「曲律」在蒙古語中意思是「俊傑」。
  3. ^ 元武宗加封孔子的詔書原文:「上天眷命,皇帝聖旨:蓋聞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儀範百王,師表萬世者也。朕纂承丕緒,敬仰休風,循治古之良規,舉追封之盛典,加號大成至聖文宣王。遣使闕里,祀以太牢。於戲!父子之親,君臣之義,永惟聖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資神化,祚我皇元。主者施行。大德十一年七月。」 詔書文字來源於[元]/佚名《加封孔子大成至聖碑》,這是由閻復撰寫的《加封孔子制》,載於四庫全書本《元文類》卷11《制》。碑、文對勘發現,除去碑中聖旨套語——「上天眷命,皇帝聖旨」、「主者施行」不見於《加封孔子制》以及「奚罄名言之妙」中的「妙」字被誤作「教」之外,其餘內容完全一致。 現存的青州文宣王碑額「皇元加封大成至聖文宣王(誥、詔、制、碑)」,與保定「有元加封孔子大成誥」石碑名異實同,都刻有元武宗加封孔子的詔書。

延伸閱讀

編輯

[]

 元史/卷022》,出自宋濂元史
 元史·卷023》,出自宋濂元史
 新元史/卷015》,出自柯劭忞新元史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元史》卷二十三(武宗本紀二):「夏五月乙未,文武百官也先鐵木兒等上尊諡曰仁惠宣孝皇帝,廟號武宗。國語曰曲律皇帝。」
  2. ^ 《元史·武宗本紀二》. [201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3. ^ 《皇帝尊號玉冊文》作者為姚燧,冊文內容節選自:蘇天爵《國朝文類》卷十《冊文》。
  4. ^ 參見《元史》卷二十四《仁宗本紀一》
  5. ^ 《進三朝實錄表》作者為程鉅夫,內容節選自蘇天爵《國朝文類》卷十六《表》。
  6. ^ 元史 兵志二
  7. ^ 《元史》卷二十三《武宗本紀二》. [201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8. ^ 《元史類編》卷五《武宗》
  9. ^ 《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元纪十五》. [2012-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10. ^ 《元史新編》卷八《武宗本紀》
  11. ^ 《元書》卷七《武宗本紀》
  12. ^ 《蒙兀兒史記》卷十《海山汗本紀》
  13. ^ 《新元史》卷十五《武宗本紀》. [201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元武宗
出生於:1281年8月4日逝世於:1311年1月27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者:
元成宗
大元皇帝
1307年—1311年
繼任者:
元仁宗
前任者:
完澤篤汗
(元成宗)
蒙古大汗
1307年—1311年
繼任者:
普顏篤汗
(元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