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31″N 113°57′33″E / 22.3920°N 113.9593°E / 22.3920; 113.9593

青山禪院全貌
青山禪院山門

青山禪院,又名青山寺(英語:Tsing Shan Monastery),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青山東麓,與八鄉凌雲寺元朗靈渡寺合稱香港「三大古剎」[1][2]。青山禪院的東面有青山寺徑通往屯門市區;而經寺旁的孝思徑青山徑則可直上山頂旁的韓陵片石亭

青山禪院於1985年整體為評為一級歷史建築,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青山禪院內的香海名山牌樓大雄寶殿地藏殿山門護法殿維持一級歷史建築評級,而不二法門牌樓修道者及長者宿舍客堂、宿舍和觀音閣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功德堂則獲三級歷史建築評級。

歷史

編輯
 
杯渡岩

青山禪院創建於一千五百年前的東晉末年,亦是「新安八景」之一的「杯渡禪蹤」所在地。自創建以來曾多次易名,包括以「普渡寺」、「斗姆宮」、「杯渡寺」、「杯渡庵」及「青雲觀」等。該寺的重建,亦與杯渡禪師有關,據中國古籍《高僧傳》所載,杯渡禪師劉宋時期的人,相傳他喜歡坐一隻大木杯雲遊四海,故名「杯渡」。

最初的「青山禪院」,衹是一塊岩石及一間茅屋而已。「青山禪院」內,有一個「杯渡岩」,是一個大岩洞,岩洞內有一平石,是杯渡禪師最初到青山居住的地方,岩洞上的平石已建成一座小廟,廟額書「杯渡禪師」四字,這就是最初的「杯渡廟」。小寺廟旁邊,尚有一座一千年前的「杯渡」大石像。據說是由杯渡禪師的徒弟所建,並搭茅屋於岩洞前,作為寺廟。到了唐朝末年,廣東省裡的小諸侯國稱南漢,當時南漢帝於大寶12年(969年,北宋開寶二年)封「青山」為「瑞應山」,並命人雕塑杯渡禪師的神像,在山上供奉,開始建一間「杯渡寺」,這是「青山禪院」的前身。其後曾多次重建。

至1829年屯門陶氏族人在「杯渡岩」附近興建青雲觀。自1914年青雲觀委任陳春亭為主持後,本信奉先天道的陳春亭開始收購附近土地及準備擴展道觀,在1918年,陳春亭中途歸依佛教,遠赴寧波天台宗諦閒法師座下出家,受三壇大戒,法號顯奇,將原有的擴展道觀計劃終止,轉移在青雲觀旁興建佛寺,青山禪院建築工程到1930年才告完成。青山禪院與凌雲寺寶蓮寺,共約三年一度輪流傳戒,三寺法師(青山寺顯奇法師、寶蓮寺筏可老和尚和凌雲寺妙參法師)確立「三山開戒」模式。

建築

編輯
 
青山禪院翻新前的山門

青山禪院是由多組建築物構成,群集於583高的青山東面山麓上。大致包括三組建築群:

入院處牌樓上有「香海名山」四字,另一面「回頭是岸」;山門門額「青山禪院」,寺門兩旁有對聯:「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雲水繞青山」。

首組建築群包括「菩提薩埵殿」,內分陰老太爺殿,中間為地藏殿,最後為報恩堂;「宿舍」現作為藏書之地方;主殿「大雄寶殿」為寺院的中心,殿內主壇上供奉三尊佛像:釋迦牟尼佛像、「阿彌陀佛」像及「藥師佛」像,它的屋頂上有「二龍爭珠」及「鯉魚戲水」的雕塑;大雄寶殿前方為樓高兩層的「護法殿」,牆上漆有彌勒佛像,上層供奉韋陀大將軍,下層放置「龍骨」,屋脊上有亮麗的石灣陶瓷塑像,而在四個向上翹的角上,置放了用灰塑造的鳳凰;「大雄寶殿」旁為「功德堂」即祖堂,主要供奉歷代住持、法師等神位;「功德堂」前為「客堂」,乃接待各方善信的地方;「客堂」旁為「膳堂」,其側有「達摩像」。

第二組建築群包括已倒塌的「方丈室」;「淨土何須掃 空門不用關」對聯石柱原位「護法殿」前,現重置於「不二法門」前方空園地;「不二法門」原為「藏經閣」,現時只剩下正面的牌樓,正面寫上「杯渡遺蹟」,背面寫上「不二法門」;「杯渡岩」又稱「瑞應岩」,相傳是杯渡禪師曾在此岩洞生活,側有刻上「高山第一」四字的石碑;其旁有三層「時輪金剛佛塔」;「觀音閣」於1947年重建,內有「包公巖」及「月下老人祠」,主室供奉著千手觀音,側室供奉了坐蓮觀音。

第三組也是位處最高的建築群,只有單一的「居士林」,又稱「定厂」,是供居士靈修之地。

組織架構

編輯

青山禪院創院主持顯奇法師於1932年圓寂以後,青山禪院與青雲觀的管理權發生糾紛。直至1998年香港高等法院宣判業權及管理權,按高等法院在2002年5月23日的判令[3],青山寺為一公眾寺院,並成立「青山寺慈善信託理事會」以信託形式管理青山寺(不包括青雲觀)及其相關財產,理事會合共14名成員,主要為香港政府委任之社會知名人士,包括屯門民政專員、屯門鄉事會主席、青雲觀之3位代表及青山寺的住持。理事會於2003年12月成立秘書處,協助處理青山寺的事務,並於2004年9月10日正式接管青山寺。秘書處位於新界屯門良田村97號。

理事會成員(2011/12)

編輯

復修工程

編輯

青山寺慈善信託理事會在2003年9月10日正式接管青山禪院後,隨即進行緊急維修工程及歷史考察,並著手進行大型的復修工程。2004年首先委任「KCL Fi-Sec, Ltd.」進行「青山寺古物古蹟研究報告」,按不同建築物的歷史價值、破損程度等,確定寺內各建築及物品的歷史價值;2005年委任「ECA建築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工程顧問;2006年為復修工程進行招標工作;復修工程於2007年動工,整項工程約需一年多完成。

2009年9月,青山寺進行復修動土儀式,工程需要12個月完成,整項工程約需3,000萬元[4]。2012年3月第一期復修工程完成,主要復修大雄寶殿、護法殿、居士林及杯渡岩等,青山寺慈善信託理事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申請,競逐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而第二期復修工程,將修復觀音閣及美化園藝[5]

青山十景

編輯
 
香海名山牌坊

「青山十景」裡的「挹曉亭」、「香海名山牌坊」、「魚骨墦」、「青雲觀」、「杯渡像」、「龍骨巖」、「高山第一」、「韓陵片石亭」、「和合山門」、「一線天」及「物轉星移」,如今只餘半數尚有蹟可尋:

  • 「挹曉亭」處於青山腳下,於公元1932年建造,亭內有石椅石檯供觀光客休憩,亭旁有碑記。
  • 離「挹曉亭」不遠,有一座雄偉的石牌坊,於公元1929年建造,上書:「香海名山」,為前香港總督金文泰爵士所題,書法雄勁有力。牌坊內匾上書:「回頭是岸」,由六榕寺高僧鐵禪法師所書。牌坊有外聯一副及內聯兩副,分別是外聯「樓觀參差,清夜聞鐘通下界;湖山如此,何時返錫到中原」,為北洋政府要員梁士詒所題。內聯「遵海而來,杯渡情依中國土;高山仰止,韓公名重異邦人」與「岸泊屯門,幸我輩附韓子題名,卜異記山河並壽;亭觀海月,歎此地無坡公遊蹟,問何年笠履重來」,分別由前遺老陳伯陶伍銓萃所題[6]
  • 青山頂峰上,刻有「高山第一」的石碑,據考証為宋徽宗時代,居住在新界錦田的鄧符協先生游覽青山時,仿摹著名中國文學名家韓愈的字體刻寫。「高山第一」的刻石可惜因年代久遠,風雨侵蝕,已告殘缺,直到民國初年才有人將之拓印重刻於杯度岩旁。碑後刻有韓愈的五言律詩4句:「兩巖雖雲牢,木石互飛發。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濤沒。」後人建有6柱六角亭,名「韓陵片石亭」,亭的北位附有「青山碑記」。
  • 「香海名山」牌坊不遠處有一個「魚骨墦」,於公元1921年建造。惟今墳碑崩爛,原為青山一景蕩然無存。
  • 經過禪院山門,拾級而上,「護法殿」屹立眼前。「護法殿」下有一「和合山門」,傳說會自動朝開暮合云云。後人認為自動開合之說可能源自它的門聯「淨土何須掃,空門不用關」。
  • 「大雄寶殿」後有小路通「荷花溪」。溪畔有一「龍骨巖」,巖內原放有龍骨化石一塊,傳說是史前恐龍化石。此恐龍化石現置於「護法殿」下,建有鐵籠保護,觀光客喜歡以硬幣投擲它來祈求好運。
  • 「大雄寶殿」後有石級登山,可到「杯渡巖」一睹杯渡禪師像及「高山第一」碑。
  • 而「杯渡巖」與「觀音閣」之間,有兩塊天然岩石,彼此的頂端,互相交接,而非合攏;從下而上望,可見一線寬廣的天空。這星青山第十景,也是唯一天然景觀。「杯渡巖」前的曠地供奉一座宏偉的四面佛雕像

外景場地

編輯
 
電影《龍爭虎鬥》拍攝場地

參考

編輯

中國古籍:《東莞縣志》中記載:「廣州圖經,杯渡之山在東莞屯門,界三十八里。耆舊相傳,昔日杯渡師來居屯門,因而得名。」《新安縣志》載:「杯渡禪師,不知姓名,嘗挈木杯渡水,因以為號,游止摩定,不修細行,神力卓越,莫測其由。……元嘉五年(公元428年)三月……憩邑屯門山,後人因名曰杯渡山。所謂屯門者,即杯渡山也,舊有軍寨,在北之麓,今捕盜廨之東,有偽劉大寶十二年歲次甲寅,關翊衛副指揮,同知屯門鎮檢點防右靖海都巡陳延,命工鐫杯渡禪師之像,充杯渡山供養。」

交通

編輯
接駁交通列表
港鐵
巴士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鄧家宙. 香港佛教史. 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5-06-12. ISBN 988834062X, 9789888340620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2. ^ 香港三大古剎的歷史源流. 灼見名家. 2016年8月2日 [2018年7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3月3日) (中文(香港)). 
  3. ^ 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原訟法庭高院雜項案件2001年第4818號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任懿君法庭上頒發之命令 (PDF). 青山寺官網. 2002-05-23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中文(香港)). 
  4. ^ 文化遺產保護獎得主當顧問 青山寺復修保留滄桑. 蘋果日報. 2009-09-30 [2009-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5) (中文(香港)). 
  5. ^ 青山寺重現雙龍奪珠. [2012-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5). 
  6. ^ 香海名山. 《大公網》. 2008-09-11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1)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