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M-66飛彈,即標準一型中程飛彈標準二型中程飛彈(SM-1 MR/SM-2 MR)[註 1],是美國研發的一種艦載中程地對空飛彈(SAM),1967年起開始在美國海軍多種船艦上部署。

RIM-66標準飛彈
西班牙海軍發射SM-1標準一型飛彈
類型中程艦對空飛彈
原產地 美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67 (RIM-66A SM-1MR Block I)
1979 (RIM-66C SM-2MR)[1]
使用方美國 美國海軍
日本 日本海上自衛隊
中華民國海軍
德國 德國海軍
荷蘭 荷蘭皇家海軍
加拿大 皇家加拿大海軍
生產歷史
生產商雷神公司
生產日期1967年起
基本規格
重量SM-2:1,558英磅(707公斤)
長度15英尺6英寸(4.72公尺)
直徑13.5英寸(340公釐)
彈頭高爆破片彈頭
引爆機制雷達與接觸引信

發動機雙推力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翼展3英尺6英寸(1.07公尺)
作戰範圍40—90海里(74—167公里)
射高> 24,400公尺(80,100英尺)
速度3.5馬赫
制導系統標準一型飛彈:半主動雷達導引
標準二型飛彈第三A批次:慣性導引,末段半主動雷達導引
標準二型飛彈第三B批次:慣性導引,末段紅外線半主動雷達導引[2]
發射平台軍艦
在Mk 26飛彈發射架上的SM-2標準二型飛彈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雪梨號飛彈巡防艦(FFG 3)發射SM-2標準二型飛彈

RIM-66亦是首批標準飛彈家族(Standard family)的飛彈,其增程版本為安裝了火箭助推器的RIM-67飛彈(SM-1 ER/SM-2 ER,Standard Missile-1/2 Extended range),1981年開始服役。

標準飛彈是美國海軍最主要的中長程防空飛彈,普遍地配備於巡防艦以上的主戰艦艇。短程與近接目標則由海麻雀飛彈公羊飛彈、或欉樹飛彈予以攔截。

簡介

編輯

標準飛彈計劃在1963年開始,產生了標準家族(Standard family)的飛彈。其計劃目的是生產新一代飛彈,射程較短的RIM-66飛彈取代當時美國海軍船隻上已過時的RIM-24韃靼人飛彈,而射程較長的RIM-67增程飛彈則取代了RIM-2小獵犬飛彈RIM-8護島神飛彈[3]

標準一型中程飛彈

編輯

1958年開始研發第二代防空系統「颱風」,採用了AN/SPG-59相控陣雷達實現多目標探測跟蹤,彈上採用TVM體制實現遠程多目標攻擊。由於技術體系過於先進,項目最終下馬。1963年雷錫恩公司開始研製標準-1導彈系統。相對於更早的韃靼人導彈,標準-1導彈的主要改進是使用固態電子設備和全電氣設計等措施,這些措施極大的提高了導彈的可靠性,並且顯著的縮短了反應時間。除此之外,SM-1防空導彈還裝備了MK 1新型自動駕駛儀和新型彈載電池。SM-1導彈是整個標準系列導彈的開端,標準導彈作為美國遠洋艦隊的防空長臂,在幾十年承擔起為美國海軍遠洋防空的重任。

RIM-66A是中距離的標準飛彈,最初作為替代上一代的RIM-24C,完全與Mk74「韃靼人飛彈」火控系統相容。它與先前韃靼飛彈外型相同,使用該系統現有的MK27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和MK 51連杆式戰鬥部。與RIM-24C韃靼飛彈一樣,RIM-66A/B是圓錐掃描半主動雷達導引飛彈但有許多改進,其性能超過韃靼飛彈。改進之處在於使用固態電子設備和全電氣設計以提高可靠性、縮短反應時間,還裝備了MK 1自動駕駛儀和新型彈載電池。原型YRIM-66A於1965年開始進行飛行測試。

RIM-66A/SM-1MR Block I於1967年服役。它沿用了RIM-24韃靼人的,其彈頭為62千克的,導引頭為,最大射程約32千米。此後Block II,Block III和Block IV批次的改進不大,共享RIM-66A編號。Block V編號RIM-66B,做了重大改進:

  • 新的平面掃描導引導引頭
  • 反應更快的自動駕駛儀
  • MK90破片式彈頭
  • MK 56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長度增加了25厘米,射程和射高上分別增加了45%和25%,最大射程增加到了46千米。

RIM-66A/B標準飛彈(標準一型飛彈第一至第五批次)曾在越南戰爭服役。

Block VI編號RIM-66E,於1983年服役。用了標準2的單脈衝導引頭,MK45 Mod4近炸引信。為海外客戶生產到21世紀。是標準1的唯一在役型號。在裝備韃靼人飛彈發射火控系統和裝備AIM-92型飛彈發射火控系統裝備的船艦上服役。蘇聯對應型號是SA-N-7中程防空導彈。細分亞型:

  • RIM-66E-1
  • RIM-66E-3
  • RIM-66E-5
  • RIM-66E-6
  • RIM-66E-7
  • RIM-66E-8

標準1導彈的增程型SM-1ER,編號為RIM-67

標準二型中程飛彈

編輯

1967年10月22日反艦飛彈首次在實戰中擊沉水面艦艇。為應對蘇聯Tu-22M「逆火」轟炸機超音速突防與AS-6遠程高速反艦飛彈的飽和攻擊威脅,美國海軍1969年開始研發標準二飛彈。是神盾戰鬥系統和新威脅升級系統(NTU)中的最關鍵的一部分。其中標準二型飛彈(SM - 2MR)開始使用慣性導引和可在中途以指令更正航向。該飛彈的慣性導引自動駕駛程式自動選擇最有效的到達目標飛行的路徑,而且可以接收來自地面的指令更正飛行路徑。因此標準二型飛彈的半主動雷達導引只在最終階段的攔截時需要幾秒鐘目標照明。這種能力使神盾戰鬥系統和新威脅升級系統分享船艦上的目標雷達信號,大大增加了可以在同一時間攻擊目標的數量。在1980年代中期,標準二型飛彈開始部署在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碉堡山號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 (VLS)中,這是美國海軍第一艘部署垂直發射裝置的軍艦。垂直發射系統(VLS)是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目前用於發射標準導彈的裝置。

標準二型飛彈中段飛行採用了MK 2自動駕駛儀與慣性導航、艦載MK 99火控系統指令修正。末端導引需要AN/SPG-62照明雷達進行僕役照明,單脈衝導引頭。MK 104雙推力固體發動機使射程比SM-1 MR提高了60%,達到了傳統遠程飛彈的要求90海里。

各批次型號:

  • SM-2 MR Block I,編號RIM-66C,用於神盾系統測試。射程約74公里。1978年服役,在1983年停產。
  • SM-2MR Block II,編號RIM-66D,採用MK 104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有效射程增加了一倍,達166公里。1983年與裝備神盾系統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同步服役。
    • RIM-66G:MK 26雙臂旋轉發射裝置的神盾艦 (CG47~CG51)專用
    • RIM-66H:MK 41垂直發射系統的神盾艦使用
    • RIM-66J:搭載韃靼防空系統的防空艦專用
  • SM-2 MR Block III:RIM-66K,1984年雷錫恩公司應因馬島戰爭提出的攔截低空掠海反艦飛彈而開始研製,1988年投產。
    • SM-2 Block IIIA,韃靼作戰系統軍艦使用RIM-66L,MK26發射系統採用RIM-66L,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使用RIM-66M-2:使用MK 125彈頭與MK 45 MOD9 TDD(近炸引信),1991年投產,1994年服役。
    • SM-2 Block IIIB:RIM-66M,側置輔助紅外傳感器,1995年投產。用於神盾艦MK 41垂直發射系統的編號為RIM-66M-5。
    • SM-2 Block IIIC:2017年公開,主動末端制導、改進的 ECCM、增強的引信。

標準一型中程飛彈與標準二型中程飛彈由於不斷升級,型號有許多種。標準飛彈也可用於對艦打擊,在視距內利用其半主動雷達導引的模式,在視距外使用慣性導引和終端紅外線導引[4]

標準四型攻陸飛彈

編輯

RGM-165飛彈(SM-4 LASM),主要設計為艦載攻陸飛彈,計畫由庫存的標準二型中程飛彈(SM-2MR Block2/3)改裝而來,但後來計畫取消。

承包商

編輯

在1992年以前,標準導彈都是由通用動力公司波莫納分部製造。1992年,休斯飛機公司買下通用動力公司波莫納分部並與雷神公司組建了合資的標準導彈公司,成為休斯導彈系統公司的一個部門。 後來休斯導彈系統公司被賣給了雷神公司,雷神公司成為是美國國內目前唯一的承包商[5]

運作歷史

編輯

標準一型中程飛彈於1968年開始運作。該導彈配備在有韃靼導彈火控系統的軍艦上。標準一型飛彈第一次使用於作戰是在1970年代初的越南戰爭。標準二型飛彈於1970年代初後期開始運作,並於1983年開始在神盾戰鬥系統下運作。標準一型飛彈與標準二型中程飛彈曾經在美國伊朗在1988年4月18日的衝突中被用來攻擊空中與水面目標。(美國海軍稱之為螳螂行動)。1988年7月3日,美國海軍文森斯號英語USS Vincennes (CG-49)(CG - 49)使用艦艏雙聯裝MK-26雙臂飛彈發射器發射2枚標準二型飛彈擊落伊朗航空公司655航班空中巴士(A300B2-203)[6]

佈署歷史

編輯

標準飛彈的批次取決於它們的技術內涵。

標準一型中程飛彈第一、二、三和四批次

編輯

第一個標準飛彈於1967年開始於美國海軍服役。第一,二和三批次生產前的版本, 第四批次(RIM-66A)才是生產版本。這種導彈是為取代先前RIM-24C韃靼導彈。

標準一型中程飛彈第五批次

編輯

第五批次(RIM - 66B)的改進導致了更高的可靠性。它有一個新的反應更快速的自動駕駛儀,一個更加強大的雙推力火箭發動機,以及一個新的彈頭。

標準一型中程飛彈第六、六A、六B批次

編輯

第六批次(RIM - 66E)是標準一型中程飛彈的最後一個版本。這個版本在1983年開始於美國海軍和出口客戶服役[7]

標準二型中程飛彈第一批次

編輯

RIM-66C是第一個版本的標準二型飛彈。該導彈於1978年開始裝到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神盾戰鬥系統中。RIM-66D是標準二型中程飛彈的新威脅升級版本。該導彈使用慣性導引自動駕駛程式,只在最終階段的攔截時需要半主動雷達導引以及目標照明。此版本現已不再服役,餘下的飛彈多半被改裝成以後的型號,或已入庫儲存。

標準二型中程飛彈第二批次

編輯

第二批次在1983年推出,有一個新的射程更遠的火箭引擎與一個新的彈頭。RIM-66G是供給神盾戰鬥系統和Mk26飛彈發射架。RIM-66J是標準二型中程飛彈的新威脅升級版本。此版本現也已不再服役,餘下的飛彈多半被改裝成以後的型號,或已入庫儲存。

標準二型中程飛彈第三、三A、三B、三C批次

編輯

RIM-66M標準二型飛彈是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神盾戰鬥系統和Mk26飛彈發射架中使用的飛彈。第三批次為了提高對低空目標的性能,裝備有MK 45 MOD 9目標探測裝置。此外第三B批次飛彈具有雙重半主動雷達導引紅外線導引,用於超視距目標或有低雷達截面的目標[7]

部署

編輯

美國海軍部署過RIM-66飛彈系統的船艦:

中華民國海軍部署過RIM-66飛彈系統的船艦:

海上自衛隊部署過RIM-66飛彈系統的船艦:

大韓民國海軍部署過RIM-66飛彈系統的船艦:

西班牙海軍部署過RIM-66飛彈系統的船艦:

德國海軍部署過RIM-66飛彈系統的船艦: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部署過RIM-66飛彈系統的船艦:

土耳其海軍部署過RIM-66飛彈系統的船艦:

其他國家部署過RIM-66飛彈系統的船艦:

使用者

編輯

現役

編輯
  澳大利亞
  法國
  德國
  義大利
  日本
  波蘭
  中華民國
  大韓民國
  荷蘭
  美國
  土耳其
  智利
  丹麥
  埃及
  土耳其

退役

編輯
  加拿大
  希臘

參見

編輯

註腳

編輯
  1. ^ RIM-66飛彈系列於美軍的呼號為RIM-66 Standard MR;其中R指飛彈為艦載;I指飛彈為攔截型;M指飛彈;66為其編號;Standard意指「標準飛彈家族」;而MR則指中程(Middle range)。(詳見Designating and Naming Defense Military Aerospace Vehicles:Attachment 4)此一飛彈系列衍生了兩個彈型,分別簡稱為SM-1 MR及SM-2 MR,照字面即Standard Missile-1 Middle range;中譯採之,故譯為標準一型中程飛彈及標準二型中程飛彈。RIM-161標準三型飛彈是「標準飛彈家族」最新的一員。

參考資料

編輯
  1. ^ 美國海軍,US Navy Fact File:Standard Missi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ctober 11, 2002. Accessed June 5, 2006.
  2. ^ 雷神公司,Raytheon.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rch 17, 2009, Accessed August 24, 2009.
  3. ^ Raytheon (General Dynamics) RIM-66 Standard MR. [201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3). 
  4. ^ 加拿大海上司令部. Standard missi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June 5, 2006.
  5. ^ GlobalSecurity.org - Standard spec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Designation systems RIM-6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美國海軍. Form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e Downing of Iran Air Flight 655 on 3 July 1988 (PDF). [2007-01-2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3-16). 
  7. ^ 7.0 7.1 USNI Combat Fleets 2005-2006, Wertheim, Eric; Editor, USN section Naval Institute Press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