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府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延平府明朝時設置的清朝沿用。

延平府在福建省的位置(1820年)

歷史沿革

編輯

明朝

編輯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延平路置。治所南平縣(今天的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下領七縣:南平縣、將樂縣沙縣尤溪縣順昌縣永安縣大田縣[1]。延平府轄境相當今福建省南平市和沙、金兩溪中下游及尤溪流域。屬福建省。

清朝

編輯

清轄境南部略有縮小,大田縣劃出,屬永春直隸州。終清一朝,延平府下領六縣:南平縣、順昌縣、將樂縣、沙縣、永安縣、尤溪縣[2]。明兩代,延平府轄境大致相同,為:東至建寧府建安縣界50里,西至汀州府清流縣界225里,南至福州府古田縣界120里,北至邵武府邵武縣界180里;東西距275里,南北距300里。[3]

中華民國

編輯

辛亥革命後,全國廢府州廳改縣,撤銷建寧、延平、邵武3府,設北路道,延平府建置從此取消。

職官

編輯

清代依據各地民情之不同,制定了選任地方官員的標準。

福建省九府[4]
福州府 福寧府 延平府 建寧府 邵武府 汀州府 漳州府 興化府 泉州府
交通位置重要程度
政務負擔程度
稅賦完納程度
居民刁悍程度
延平府六縣[5]
南平縣 順昌縣 將樂縣 沙縣 永安縣 尤溪縣
交通位置重要程度
政務負擔程度
稅賦完納程度
居民刁悍程度

歷任知府

編輯

明朝

編輯

上四府[a]地近江西江西籍知府較下四府[b]為多。

明代知府[7][8]
姓 名 籍貫 上任時間 備註
唐鐸 南直隸鳳陽府虹縣 洪武年間
胡壽昌 江西吉安府吉水縣 洪武年間
李顯 不詳 洪武年間
俞廷芳 浙江處州府麗水縣 洪武年間
申泰 不詳 洪武年間 進入15世紀
方偉 不詳 永樂年間
陳厥後 廣東雷州府遂谿縣 永樂年間
雷誠 江西南昌府豐城縣 宣德年間
王吉 湖廣襄陽府 正統年間
王彪 四川馬湖府 正統年間
鄒良 江西撫州府樂安縣 正統年間
程羽 江西建昌府南城縣 景泰年間
饒桓 江西 景泰年間
胡欽 北直隸河間府滄州慶雲縣 景泰年間
孟釗 河南南陽府泌陽縣 天順年間
鄭時 南直隸廬州府舒城縣 成化年間
馮孜 四川順慶府南充縣 成化三年
盛顒 南直隸常州府無錫縣 成化年間
劉侃 浙江嘉興府嘉善縣 成化九年
王範 北直隸大名府開州 成化年間
陳廷璉 湖廣長沙府攸縣 成化二十三年
夏英 江西九江府德化縣 成化年間
沈棨 浙江嘉興府平湖縣 弘治年間
蘇章 江西饒州府餘干縣 弘治三年
孫衍 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 弘治年間 進入16世紀
鄒虞 江西臨江府新淦縣 弘治十六年
朱應登 南直隸揚州府高郵州寶應縣 正德五年
高壇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正德六年
姜文魁 江西南昌府進賢縣 正德八年
廖紀 湖廣黃州府黃梅縣 正德年間
歐陽鐸 江西吉安府泰和縣 正德年間
金賢 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 正德十五年
戴冠 河南汝寧府信陽州 正德年間
陳能 湖廣岳州府華容縣 嘉靖元年
萬鎡 江西南昌府進賢縣 嘉靖七年
屠僑 浙江寧波府鄞縣 嘉靖八年
李翔 南直隸松江府上海縣 嘉靖九年
沈大楠 南直隸蘇州府崑山縣 嘉靖十四年
裴椿 湖廣承天府京山縣 嘉靖十七年
馮岳 浙江寧波府慈谿縣 嘉靖二十一年
范來賢 南直隸蘇州府常熟縣 嘉靖二十四年
陳墀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 嘉靖二十九年
沈鎜 浙江嘉興府秀水縣 嘉靖三十年
彭澄 江西袁州府萬載縣 嘉靖三十四年
姜南 浙江杭州府仁和縣 嘉靖年間
周賢宣 江西吉安府萬安縣 嘉靖年間
史桂芳 江西饒州府鄱陽縣 嘉靖年間
陸相儒 浙江嘉興府秀水縣 嘉靖年間
李向陽 四川雅州 隆慶年間
林梓 浙江杭州府錢塘縣 隆慶年間
管大勳 浙江寧波府鄞縣 萬曆年間
易可久 江西袁州府宜春縣 萬曆年間
黃兆隆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 萬曆十二年
徐一唯 湖廣黃州府蘄水縣 萬曆十四年
譚耀 廣東廣州府東莞縣 萬曆十五年
周保 浙江寧波府鄞縣 萬曆十八年
胡宗洙 湖廣承天府京山縣 萬曆二十年
聞金和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 萬曆二十一年
陸志孝 浙江嘉興府秀水縣 萬曆二十六年 進入17世紀
徐震 浙江紹興府上虞縣 萬曆三十年
陶拱聖 江西南昌府 萬曆三十三年
薛藩 廣東廣州府順德縣 萬曆三十五年
倪朝賓 浙江紹興府蕭山縣 萬曆三十七年
侯之翰 江西饒州府浮梁縣 萬曆年間
鄭祖法 浙江紹興府上虞縣 萬曆年間
趙士許 南直隸蘇州府吳江縣 萬曆年間
龔承薦 浙江衢州府龍游縣 萬曆年間
陳應元 江西南昌府進賢縣 天啟年間
林聯綬 廣東廣州府新會縣 天啟年間
項維聰 浙江溫州府永嘉縣 天啟年間
楊錥 四川成都府 天啟年間
范汝梓 浙江寧波府鄞縣 崇禎年間
王維新 浙江嘉興府 崇禎年間
唐景亮 [c] 崇禎年間
許聯樞 浙江杭州府仁和縣 崇禎年間
錢選 南直隸蘇州府常熟縣 崇禎年間
章晉錫 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 崇禎年間
楊聞中 江西廣信府上饒縣 崇禎年間
文之顯 廣東 崇禎年間
王士和 江西撫州府金谿縣 崇禎年間
邢之顯 廣東瓊州府文昌縣 隆武年間

清朝

編輯

入清以後,滿清大量起用北人。

清代知府[7][9][10]
姓 名 旗籍 非旗籍 上任時間 備註
趙秉樞 山東東昌府臨清州 順治三年
莫爾濬 直隸順天府大興縣 順治八年
李佐聖 遼東 順治年間
張夙抱 直隸天津府 順治年間
郭允昌 直隸天津府靜海縣 順治年間
姜光胤 江南淮安府海州 順治十七年
李克似 山東濟南府章邱縣 順治年間
路坦然 甘肅鞏昌府隴西縣 康熙四年
李璣 直隸保定府高陽縣 康熙八年
程萬仞 遼東 康熙九年
蕭來鸞 江西吉安府 康熙十一年
李呈芳 遼東 康熙十七年
梁允植 直隸真定府真定縣 康熙十九年
吳國柱  鑲紅旗漢軍 康熙二十三年
張楷 江蘇揚州府江都縣 康熙二十九年
耿繼志  正黃旗漢軍 康熙三十二年
范光陽 浙江寧波府鄞縣 康熙三十四年 進入18世紀
周元文  正黃旗漢軍 康熙四十二年
章培基 浙江紹興府會稽縣 康熙四十六年
任宗延 江蘇淮安府山陽縣 康熙四十九年
張道沛 江蘇徐州府銅山縣 康熙六十年
張兆鳳 浙江嚴州府分水縣 雍正五年
莊令翼 江蘇常州府武進縣 雍正五年
楊一正 陝西乾州武功縣 雍正七年
李治國 山東濟南府歷城縣 雍正八年
王輅 山東青州府諸城縣 雍正八年
張良弼 陝西西安府長安縣 雍正十年
王輅 雍正十二年 再任
褚祿 江蘇松江府青浦縣 乾隆三年
書成  鑲黃旗滿洲 乾隆十年
王紹文  鑲黃旗漢軍 乾隆十二年
胡寶琳 安徽徽州府歙縣 乾隆十二年
來謙鳴 浙江紹興府蕭山縣 乾隆十七年
吳省三 江蘇蘇州府昭文縣 乾隆十七年
胡寶琳 乾隆十八年 再任
張德涵 山西平陽府浮山縣 乾隆十九年
何愷 廣東廣州府香山縣 乾隆二十年
李星聚 江蘇徐州府豐縣 乾隆二十一年
高霔 河南開封府祥符縣 乾隆二十一年
夏昌  正白旗漢軍 乾隆二十二年
傅爾泰  正白旗滿洲 乾隆二十四年
干從濂 江西南康府星子縣 乾隆二十五年
傅爾泰 乾隆二十五年 再任[d]
溫有嚴 山西太原府太谷縣 乾隆三十三年
方體泰  正白旗滿洲 乾隆三十四年
劉秉鈞 江西建昌府南豐縣 乾隆三十五年
沈維基 浙江杭州府海寧州 乾隆三十九年
萬綿前 浙江杭州府仁和縣 乾隆四十二年
述德  正黃旗滿洲 乾隆四十三年
孫景燧 浙江嘉興府海鹽縣 乾隆四十五年
李振文 山西太原府榆次縣 乾隆四十九年
張鴻恩 安徽安慶府桐城縣 乾隆五十年
佟兆寧  正白旗漢軍 乾隆五十二年
鄧廷輯 貴州大定府畢節縣 乾隆五十四年
金城  正白旗滿洲 乾隆五十七年
伍靈阿 [e] 乾隆六十年
吳逢聖 安徽安慶府桐城縣 嘉慶三年
廣善  鑲黃旗漢軍 嘉慶四年 進入19世紀
李堯棟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嘉慶八年
雷維霈 江西建昌府南豐縣 嘉慶十二年
邵葆醇 直隸順天府大興縣 嘉慶十三年
蓋方泌 山東武定府蒲臺縣 嘉慶二十二年
蔡鑾揚 浙江嘉興府桐鄉縣 嘉慶二十三年
錫霖  正白旗滿洲 道光二年
徐正青 安徽安慶府宿松縣 道光四年
彭邦畯 江西南昌府 道光十年
沈汝瀚 江西南昌府 道光十八年
徐耀 直隸順天府宛平縣 道光二十四年
胡應泰 直隸順天府大興縣 道光二十七年 [f]
金崇 不詳 道光三十年
毛健 山東濟南府歷城縣 咸豐二年
金萬清 浙江紹興府會稽縣 咸豐五年
汪達 不詳 咸豐年間
楊福五 直隸宣化府保安州 咸豐十年
張文斌 廣西柳州府馬平縣 咸豐年間
徐鼒 江蘇江寧府六合縣 咸豐年間
陳恩布 不詳 同治元年
趙人同 河南光州固始縣 同治二年
趙均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同治三年
梁元桂 廣東肇慶府恩平縣 同治六年
李春慶 不詳 同治八年
徐震耀 浙江湖州府烏程縣 同治九年
沈賡颺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同治十二年
董兆奎 直隸保定府完縣 同治十三年
張其曜 浙江紹興府會稽縣 光緒二年
馮譽騶 廣東肇慶府高要縣 光緒三年
張國正  鑲藍旗漢軍 光緒四年
光炘 安徽安慶府桐城縣 光緒八年
鄒舒宇 江西撫州府臨川縣 光緒十一年
沈定均 湖南岳州府臨湘縣 光緒十二年
雷榜榮 陝西同州府朝邑縣 光緒十二年
唐贊袞 湖南長沙府善化縣 光緒十六年
唐寶鑒 直隸天津府靜海縣 光緒十七年
劉傳福 江蘇蘇州府吳縣 光緒十八年
金學獻 廣東廣州府番禺縣 光緒二十六年 進入20世紀
張兆奎 不詳 光緒二十九年
徐承禧 江蘇江寧府六合縣 光緒二十九年
管元善 江蘇常州府陽湖縣 光緒三十年
寶康 不詳 光緒三十二年
朱履誠 不詳 光緒三十二年
惲毓嘉 江蘇常州府武進縣 光緒三十四年

中華民國

編輯
民國知府[10]
姓 名 旗籍 非旗籍 上任時間 備註
黃震白 湖南長沙府寧鄉縣 民國元年
李煥 湖南 民國二年 末任延平府知府

註釋

編輯
  1. ^ 建延邵汀[6]
  2. ^ 福興泉漳[6]
  3. ^ 《重纂福建通志》載為蘇州府嘉定縣、《延平府志》載為鎮江府
  4. ^ 《延平府志》僅收錄至傅爾泰,後續知府記載見於《重纂福建通志》、《南平縣志》。
  5. ^ 然《重纂福建通志》、《南平縣志》皆載為正黃旗滿洲
  6. ^ 《重纂福建通志》僅收錄至胡應泰,後續知府記載見於《南平縣志》。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明史·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一》◎地理六
  2. ^ 清史稿·志四十五·地理十七》
  3. ^ 南平地區志,方志出版社,2004.4,ISBN 7-80192-178-X
  4. ^ 〈《清史稿˙地理志》府州廳縣職官缺分繁簡訂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三分,頁633-638,1994,劉錚雲
  5. ^ 〈《清史稿˙地理志》府州廳縣職官缺分繁簡訂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三分,頁634、635,1994,劉錚雲
  6. ^ 6.0 6.1 《福建通志》,卷首,乾隆二年(1737年),郝玉麟
  7. ^ 7.0 7.1 《延平府志》,卷二十二職官,乾隆三十年(1765年),傅爾泰
  8. ^ 《重纂福建通志》,卷一百,道光九年(1829年),陳壽祺
  9. ^ 《重纂福建通志》,卷百十二,道光九年(1829年),陳壽祺
  10. ^ 10.0 10.1 《南平縣志》,卷七職官志,民國十年(1921年),吳栻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延平府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