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英語:Gone with the Wind,星馬首映時譯《叱咤風雲》[3]),是一部根據小說家瑪嘉烈·米契爾的同名小說《飄》改編的美國電影。男女主角分別由奇勒·基寶和慧雲·李飾演。
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域陀·弗萊明 |
監製 | 大衛·O·塞爾茲尼克 |
編劇 | 悉尼·侯活[*] 本·赫克特 喬·斯威靈[*] 約翰·范·德魯頓[*] 瑪嘉烈·米契爾 |
劇本 | 西德尼·侯活 |
原著 | 《飄》 瑪嘉烈·米契爾作品 |
主演 | |
配樂 | 馬克斯·史坦納 |
攝影 | 厄奈斯特·霍爾 |
剪接 | |
製片商 | |
片長 |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洛伊斯公司[1][nb 1] |
預算 | 385萬美元 |
票房 | >3.9億美元 |
本片在文化與商業上都獲得極大的成功。1940年的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本片獲得十三項提名,最終拿下囊括最佳影片在內共得八個獎項,若連同兩座榮譽獎計入的話,此片共奪下十座大獎,此紀錄維持了20年,直至1959年才被《賓虛》以十一項超越,《亂世佳人》並在1998年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排名第四。[4] 而在商業上,本片是美國史上售出票數最多者,並有許多研究指出在考慮通脹後,這是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5]
故事介紹
編輯影片開始於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夕,喬治亞州的塔拉(Tara)莊園。郝思嘉(Scarlett O'Hara,也翻譯為「斯佳麗·奧哈拉」)是莊園主愛爾蘭移民傑拉爾德·奧哈拉(Gerald O'Hara)和妻子埃倫(Ellen)的長女。她還有兩個妹妹。郝思嘉美麗風流,追求者眾多,但她獨愛衛希禮(Ashley Wilkes),而希禮早就和表親韓美蘭(Melanie Hamilton)訂婚,並定於次日在「十二橡樹園」舉行燒烤,同時宣佈兩人訂婚。
在十二橡樹園,她遇見了白瑞德(Rhett Butler,也翻譯為「瑞德·巴特勒」)。在一場關於戰爭的討論中,白瑞德說南方沒有機會戰勝北方。而當郝思嘉和希禮單獨在一起的時候,她向希禮表明了自己的愛慕。希禮承認郝思嘉很吸引人,但是美蘭更適合自己,郝思嘉給了希禮一個耳光。當她發現白瑞德在邊上偷聽的時候對他說:「先生,你太不紳士了!」(「Sir, you are no gentleman!」)而白瑞德予以反擊:「而妳,小姐,也太不淑女了!」(「And you, Miss, are no lady!」)
當晚戰爭爆發了,男人紛紛入伍。看到希禮和美蘭結婚,而郝思嘉又氣又急,臨時決定嫁給其追求者——美蘭的弟弟查理斯(Charles)。查理斯也參軍,很快死於肺炎,郝思嘉成為寡婦。
郝思嘉的母親為了讓郝思嘉高興,將她送到亞特蘭大咸美頓的家裏。郝思嘉和美蘭參加了一個慈善舞會,在那裏她和白瑞德再次相遇。白瑞德已經成為一個有如英雄般的人物,郝思嘉當時還在服喪期間,她接受了白瑞德的邀請,與之共舞。在跳舞的時候,白瑞德告訴郝思嘉他決心得到她,而郝思嘉說永無可能。
8個月後,南部軍隊大敗,亞特蘭大擠滿了受傷的軍人。郝思嘉請求白瑞德幫助她和家人一起返回塔拉莊園,好等她們可以在莊園等待戰爭結束。郝思嘉幫助美蘭分娩。白瑞德趕着馬車出現,並將她們送出城,他留給她馬車和手槍,讓她們回塔拉莊園,自己去參軍。
在回家的路上,她發現十二橡園已被焚毀,塔拉莊園還在,她的母親剛剛去世,而她的父親由於過度悲傷而神經錯亂。塔拉莊園被軍隊洗劫一空,郝思嘉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之下,經歷了她一生中最重要和最痛苦的時刻,她成為家庭的唯一經濟支持者。在面臨着飢餓、疾病和暴力的惡劣環境當中,郝思嘉發誓要讓家人不再挨餓,「上帝為我作證,我將不再飢餓。」(「As God i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
郝思嘉和僕人採摘棉花來維持生活。她甚至擊斃了一個闖入家中的北軍士兵,並從他的背袋裏找到了錢。戰爭結束,南方戰敗。希禮回到了家鄉,和美蘭團聚。垂頭喪氣的希禮發現自己對塔拉莊園沒有任何幫助,當郝思嘉要求他帶自己離開的時候,他承認自己對郝思嘉的渴望,並熱吻了她,但是最後他說自己不能離開美蘭。
郝思嘉的父親傑拉爾德·奧哈拉在騎馬驅逐一個覬覦他財產的人時,不幸從馬上摔落身亡。郝思嘉繼續照顧整個家庭,她發現自己難以支付莊園的重稅。因此她精心打扮自己,去亞特蘭大找被北軍關押的白瑞德求助。然而白瑞德告訴她自己的外國銀行賬戶已經被凍結了,不能給她以幫助。在返回的途中,郝思嘉遇上了她妹妹蘇倫(Suellen)的未婚夫法蘭克·甘迺迪(Frank Kennedy),這時法蘭克已經成功地經營着一家商店和木材工廠。郝思嘉撒謊說妹妹就要嫁給別人,從而使自己不久成為法蘭克·甘迺迪夫人,開始經營木材生意,在亞特蘭大定居下來。有一天,郝思嘉經過一個貧民窟時,遭到黑人流氓的攻擊,幸虧得到原來他家黑奴山姆的幫助而獲救。法蘭克、希禮和其他三K黨成員在夜晚襲擊了貧民窟,希禮在混亂中受傷,而法蘭克則不幸身亡。郝思嘉再度成為寡婦。
法蘭克的葬禮結束時,白瑞德再次出現在郝思嘉面前向她求婚。兩人在新奧爾良度過蜜月後,白瑞德答應幫助郝思嘉重振塔拉莊園。不久,他們的女兒邦妮(Bonnie)出生,白瑞德把全部感情投在邦妮身上。郝思嘉卻依然對希禮舊情難忘。
有一天,郝思嘉審視完工廠,聽到希禮說希望回到過去簡單的生活,她擁抱了希禮給他以安慰。而他們的對話被希禮的姐姐英蒂安·威爾克斯(India Wilkes)聽到。英蒂安一向對郝思嘉不滿,散播郝思嘉勾引有婦之夫的留言使其名譽受辱。但是美蘭不相信流言,並邀請郝思嘉參加希禮的生日晚會。次日早晨,當郝思嘉醒來準備和白瑞德重新開始的時候,白瑞德卻向她提出了離婚,並帶着邦妮去了倫敦。不久,因邦妮想家,白瑞德帶着她又回到美國。郝思嘉告訴白瑞德她再次懷孕,但是白瑞德依然很冷漠。兩人爭論時,郝思嘉不慎從樓梯摔落流產。
郝思嘉慢慢恢復了身體,白瑞德準備與她重修舊好,可是他們的女兒邦妮像她的外祖父一樣騎馬時墜地身亡。郝思嘉和白瑞德互相指責,兩人關係再度陷入僵局。不久美蘭病重。臨終前,她要求郝思嘉幫助她照顧希禮,並又告訴郝思嘉白瑞德是多麼地愛她。郝思嘉走出屋外,安慰希禮,希禮投入她的懷抱,白瑞德悄然離開。希禮哭訴着美蘭對他的重要,郝思嘉終於認識到她無法取代美蘭在希禮心中的位置,而白瑞德才是她真正所愛的。
郝思嘉跑回家,卻發現白瑞德正在收拾行李準備離開她,並說現在才想起挽救他們的婚姻已經為時已晚。郝思嘉哀求白瑞德不要離開她,並說其實她一直愛的是白瑞德,她之前以為自己所愛的,只是希禮在她心中的影子。白瑞德說當邦妮在世時,他們曾有機會復合,現在機會已經沒有了。他一定要離開亞特蘭大。
當白瑞德邁出大門的時候,郝思嘉問:「白瑞德,如果你走了,我將去哪裏?我該做什麼?」(「Rhett, if you go, where shall I go? What shall I do?」)白瑞德說,「坦白講,親愛的,我一點也不在乎。」(「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郝思嘉站在台階上,在絕望之餘又燃起了希望:「塔拉莊園,我的家!我要回家。總有一天我會讓他回來的!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Tara! Home. 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幕後故事
編輯1936年5月,小說還沒有正式發行,凱伊·布朗閱讀了小說之後建議塞爾茲尼克國際電影公司總裁大衛·O·塞爾茲尼克購買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將之拍成電影。一個月後,塞爾茲尼克花了5萬美金購買了版權。(在影片推出後,1942年塞爾茲尼克又支付了5萬美金作為紅利。)
兩位主角的選角工作整整進行了兩年。多達1400位女演員試鏡出演斯嘉麗,包括嘉芙蓮·協賓、諾瑪·希拉、比提·戴維斯、巴巴拉·史丹域、鍾·歌羅馥、拉娜·特納、蘇珊·海華、嘉露·林拔、艾琳·鄧恩、曼爾·奧勃朗、艾達·盧皮諾、鍾芳婷、洛麗泰·楊、米利亞姆·霍普金斯、塔盧拉赫·班克黑德、弗朗西絲·迪伊和露茜·波兒。
直到1938年12月,考慮的名單中仍然還有四名女演員,其中包括珍·亞瑟和瓊·貝內特。最後一共有兩名演員參加了12月20日在特藝七彩的試鏡,她們是寶蓮·高黛和慧雲·李。[6]
當時的慧雲·李是一個年輕的英國女演員,在美國還沒有很大名氣,已經出演了《英倫浩劫》和《牛津風雲》等影片。1938年2月,慧雲李被通知作為郝思嘉的候選人。但是整個夏天,塞爾茲尼克一直在安排別的演員試鏡。在喬治·丘克的回憶錄裏提到,1938年10月21日,塞爾茲尼克說,「仍希望找到除那個新女孩之外的人選。」("still hoping against hope for that new girl.")[7]1938年12月10日,慧雲·李第一次正式試鏡。兩周後,在寫給太太的信中,塞爾茲尼克說慧雲·李是郝思嘉的黑馬("the Scarlett dark horse")。在一系列的試鏡後,塞爾茲尼克於1939年1月13日對外宣佈慧雲·李成為郝思嘉的扮演者。他給記者埃德·薩利文的信中說,「郝思嘉父母是法國人和愛爾蘭人。碰巧的是,慧雲·李的父母也是。」[8]
公共和塞爾茲尼克都認為奇勒·基寶是男主角白瑞德的最佳人選。然而塞爾茲尼克的公司沒有長期合同的男演員,因此他必須向別的公司協商借演員。因此加利·谷巴轉而成為塞爾茲尼克的第一選擇,庫珀和監製森姆·戈德溫簽有合同,還擁有一家發行公司,但是高德溫一直沒有明確表態。[9] 華納兄弟提出讓旗下的比提·戴維斯、埃羅爾·弗林和奧麗薇·夏蕙蘭聯袂出演影片的主角來換取發行權。當加利·谷巴落選後,他情緒很激動地說:「《亂世佳人》將遭遇荷里活最大的失敗,我很高興奇勒·基寶將摔得鼻青臉腫,而不是我。」("Gone With The Wind is going to be the biggest flop in Hollywood history. I'm glad it'll be Clark Gable who's falling flat on his nose, not me.")[10][11]
最後塞爾茲尼克通過岳父的關係從美高梅公司借調奇勒·基寶出演,條件是影片的50%的利潤將屬於美高梅公司,並且影片必須由美高梅公司的父公司洛伊斯公司發行,而且洛伊斯公司要得到總收入的15%。塞爾茲尼克於1938年8月接受了苛刻的合同條件。
影片拍攝於1939年1月26日開鏡,同年6月27日關機,11月11日剪接完成。導演是塞爾茲尼克的長期工作夥伴喬治·丘克,他花了兩年時間在影片的前期準備過程。開鏡後三周不到,丘克和塞爾茲尼克矛盾越來越深,而離開了劇組。[12]剛結束《綠野仙蹤》的拍攝工作的域陀·弗萊明,接替了丘克的導演工作。丘克則繼續擔任慧雲·李和德·哈佛蘭的表演老師。另一個美高梅公司的導演山姆·活,曾在5月接替弗萊明兩周的工作。
李·加姆斯是電影最初的攝影師。一個月後,塞爾茲尼克和他的合伙人都認為畫面太過黑暗,將主攝影師換為歐內斯特·哈勒,和彩色技術公司攝影師雷·雷納翰合作。影片大部分攝製工作在加利福尼亞的洛杉磯和附近的文圖拉縣完成。[13]影片總計耗費390萬美金,之前只有1925年的《賓漢》和1930年的《地獄天使》耗資如此巨大。
迴響
編輯第一次公開預演
編輯當大衛·O·塞爾茲尼克在9月初被問及關於影片的壓力時,他說,「中午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部精彩的影片,半夜的時候我又覺得這部影片糟糕透頂。有時我覺得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影片。哪怕僅僅是一部偉大的影片,我也滿足了。」[14]
1939年9月9日,塞爾茲尼克的妻子愛琳,剪接師哈爾·克恩和劇組所有成員帶着影片到了富克斯劇院,當時影片還沒有全部製作完成,還需要增加很多光學效果和音樂。當時劇院正在放映《夏威夷之夜》和《火爆三兄弟》,克恩和劇院經理商量可否在《夏威夷之夜》結束後直接播放《亂世佳人》,但是事先不告訴觀眾片名,觀眾可以選擇離開,但是不可以再次進入播放廳也不可以出去打電話。劇院經理開始拒絕,最後還是被說服了,他唯一的要求的是讓他的太太儘快趕到劇場。克恩站在經理邊上聽他打電話,確保他沒有向太太透露片名。
當影片開始後,屏幕上出現塞爾茲尼克的名字,觀眾發出一聲驚呼,他們知道塞爾茲尼克已經為這部影片工作了兩年。在以後的採訪中,克恩透露了當時的情況:「當瑪嘉烈·米契爾的名字出現在屏幕上,你從來沒有聽過那樣的聲音,他們只是歡呼,他們站在椅子上…我將音樂的聲音放大,但是還是聽不到。塞爾茲尼克太太象孩子一樣哭泣,大衛也是,我也是。多麼令人激動的時刻!當《亂世佳人》的片名出現時,雷鳴般的掌聲!」
影片結束後,全場起立鼓掌。影片的回饋表裏,三分之二的觀眾認為這部影片是優異的。絕大部分觀眾要求不要縮短影片的長度。
1939年反響
編輯影片於1939年12月15日在亞特蘭大首映,舉城歡慶,喬治亞州政府宣佈這一天是整個州的節日。後來任總統的占美·卡特認為這是他一生中發生在南方的最重要的事件。
從1939年12月到1940年6月,觀眾只能預訂購票,直到1941年影片正式發行。
影片於1940年4月在英國公映,立刻征服了英國的觀眾,連續播放了四年。至今仍然不斷重映。
全球首映時間
編輯- 阿根廷: 1939年12月27日
- 英國: 1940年4月17日
- 澳大利亞: 1940年7月4日
- 英屬香港: 1940年10月29日
- 瑞典: 1941年10月6日
- 西班牙: 1947年4月28日
- 挪威: 1947年12月15日
- 荷蘭: 1949年3月3日
- 比利時: 1949年3月3日
- 法國: 1950年5月20日
- 芬蘭: 1950年9月15日
- 意大利: 1951年11月3日
- 台灣: 1952年4月25日
- 日本: 1952年9月10日
- 西德: 1953年1月15日
- 奧地利: 1953年1月30日
- 大韓民國: 1957年3月25日
- 丹麥: 1958年9月9日
重新上映時間
編輯演職員表
編輯- 編劇
- 主演
奇勒·基寶(Clark Gable).... 白瑞德(Rhett Butler) | |
慧雲·李(Vivien Leigh).... 郝思嘉(Scarlett O'Hara) | |
李斯梨·侯活(Leslie Howard).... 衛希禮(Ashley Wilkes) | |
奧麗薇·夏蕙蘭(Olivia de Havilland).... 韓美蘭(Melanie Hamilton) |
- 其他演員
- 湯馬士·米契爾(Thomas Mitchell).... 傑拉爾德·奧哈拉(Gerald O'Hara)
- 芭芭拉·奧尼爾(Barbara O'Neil).... 埃倫·奧哈拉(Ellen O'Hara)
- 伊夫林·凱斯(Evelyn Keyes).... 蘇倫·奧哈拉(Suellen O'Hara)
- 安·盧瑟福(Ann Rutherford).... 卡琳·奧哈拉(Carreen O'Hara)
- 喬治·里弗斯(George Reeves).... 史超域·塔爾頓(Stuart Tarleton)
- 弗雷德·克蘭(Fred Crane).... 布倫特·塔爾頓(Brent Tarleton)
- 哈蒂·麥克丹尼爾(Hattie McDaniel).... 媽咪(Mammy)
- 奧斯卡·波爾克(Oscar Polk).... 迫克(Pork)
- 巴特福萊·麥奎因(Butterfly McQueen).... 普里斯(Prissy)
- 域陀·喬里(Victor Jory).... 喬納斯·威爾克森(Jonas Wilkerson)
- 埃弗雷特·布朗(Everett Brown).... 大山姆(Big Sam)
- 侯活·C·希克曼(Howard C. Hickman).... 約翰·威爾克斯(John Wilkes)
- 艾麗西亞·雷特(Alicia Rhett).... 英迪雅·威爾克斯(India Wilkes)
- 蘭德·布魯克斯(Rand Brooks .... 查理斯·咸美頓(Charles Hamilton)
- 卡洛爾·奈(Carroll Nye).... 法蘭克·甘迺迪(Frank Kennedy)
- 馬希拉·馬田(Marcella Martin).... 卡斯琳·卡爾弗特(Cathleen Calvert)
- 勞拉·霍普·告魯斯(Laura Hope Crews).... 皮特帕特·咸美頓姨媽(Aunt Pittypat Hamilton)
- 埃迪·安達臣(Eddie Anderson) .... 皮特叔叔(Uncle Peter)
- 哈里·達文波特(Harry Davenport) .... 麥迪醫生(Dr. Meade)
- 利昂娜·羅拔(Leona Roberts).... 麥迪夫人(Mrs. Meade)
- 珍·達維爾(Jane Darwell).... 多利·瑪麗維斯(Dolly Merriwether)
- 卡米·金(Cammie King).... 邦妮(Bonnie Blue Butler)
- 歐納·芒森(Ona Munson).... 貝爾·沃特林(Belle Watling)
- 艾力·林登(Eric Linden).... 阿姆普特遜·卡斯(Amputation case)
- 製片
- 大衛·塞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
評價
編輯本片獲得了多數的好評。爛番茄根據91條評論,獲得92%的新鮮度,平均得分8.65/10[17]。在Metacritic上,電影獲得了97分[18]。
評論界反響
編輯電影一經上映,消費者雜誌和報紙普遍給予了極高的評價[19];然而,雖然其產值、技術成就和宏大規模得到了普遍認可,但是當時的有些評論家認為這部電影過長且戲劇性不足。《紐約時報》的法蘭克·S·紐金特(Frank S. Nugent)總結了這一普遍看法,他承認儘管這是當時最有野心的電影製作,但它可能不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不過他仍然認為這是一個「精彩動人的故事,講述得很美」[20]。《國家》的法蘭斯·霍勒林(Franz Hoellering)持同樣的觀點:「結果是一部在行業歷史上具有重大事件意義的電影,但在電影藝術上只是一個次要成就。有些時刻兩者配合得很好,但大多數部分只是充滿了單純的視覺衝擊力。」[21]
雖然影片因忠實於小說而獲得了讚譽[20],但這一特點也被指出是導致影片時間過長的主要因素[22]。約翰·C·弗林(John C. Flinn)在《綜藝》雜誌中寫道,塞爾茲尼克「留下了太多內容」,指出如果刪減後半部分的重複場景和對話,電影的娛樂性會更好[22]。《曼徹斯特衛報》認為電影的一個嚴重缺陷是故事缺乏史詩般的氣質來支撐其耗費的時間,認為後半部分專注於郝思嘉的「無關婚姻」和「家庭紛爭」大多是多餘的,之所以保留只是因為瑪嘉烈·米契爾是這麼寫的。《衛報》認為,如果「故事在中間點被剪短整理,使個人戲劇性服務於電影對老南部衰落和毀滅主題的呈現,那麼《亂世佳人》可能會成為一部真正偉大的電影」[23]。同樣地,霍勒林也認為影片的後半部分比前半部分弱:他指出內戰是第一部分的驅動力,而角色在第二部分中佔主導地位,認為這是影片的主要缺陷,評論稱「僅有角色本身並不足夠」。儘管許多場景十分出色,但是他認為戲劇性不夠令人信服,心理發展也被忽視了[21]。
大部分讚譽集中在選角上,尤其是對慧雲·李飾演郝思嘉的表現,評論家們對她的演技讚不絕口。紐金特稱她是影片的「核心」,認為她在外形和性格上「完美契合角色」,以至於難以想像其他任何演員能替代她的角色[20]。同樣,霍勒林認為她在「外貌和動作」上都非常「完美」;他覺得她的表演最佳之處在於她能「突出她所飾演角色的雙重性格」,尤其是在婚後強姦場景後的早晨等場景中特別有感染力[21]。弗林也覺得慧雲·李在角色的外形上很適合,認為她在展示勇氣和決心的場景中表現得最佳,例如從亞特蘭大的逃離以及郝思嘉殺死北方軍逃兵的場景[22]。慧雲·李憑藉這一角色在1939年紐約影評人協會獎中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24]。對於奇勒·基寶飾演的白瑞德,弗林認為他的角色塑造「接近米契爾小姐的設想,也是觀眾的期望」[22],紐金特也持同樣看法[20],不過霍勒林覺得蓋博在最後的分手場景,即白瑞德憤而離開郝思嘉,並不完全令人信服[21]。對於其他主要演員,霍勒林和弗林都認為李斯梨·侯活飾演的軟弱衛希禮「令人信服」,而弗林稱奧麗薇·夏蕙蘭飾演的梅蘭妮「出色」[21][22];紐金特尤其對夏蕙蘭的表現讚賞有加,稱之為「溫柔、尊貴、優雅的人物刻畫瑰寶」[20]。哈蒂·麥克丹尼爾飾演的奶媽角色也得到了許多影評人的稱讚:紐金特認為她的表演是影片中僅次於慧雲·李的表現[20],而弗林則將她的表演列為次於慧雲李和蓋博之後的第三位[22]。
奧斯卡獎
編輯在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上,《亂世佳人》打破了奧斯卡獲獎和提名記錄,在13項競爭類獎項提名中贏得了8項。它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剪接獎,還因其設備和色彩運用獲得了兩項特別獎(也是首部獲得最佳影片的彩色電影)[25][26]。
影片的八項競爭類獲獎紀錄保持至1958年《金粉世界》獲九項打破,而其總共十項獲獎紀錄則被1959年獲十一項的《賓虛》打破[27]。《亂世佳人》還保持着提名最多的紀錄,直到1950年《彗星美人》獲得十四項提名打破[28]。它是當時片長最長的美國有聲電影,並且可能仍保持着最長的最佳影片獲獎紀錄(取決於如何解讀)[29]。影片的播放時長略少於221分鐘,而《沙漠梟雄》(1962年)時長略多於222分鐘;然而,包括序曲、幕間休息、間奏和離場音樂在內,《亂世佳人》時長達234分鐘(某些來源則稱其全長為238分鐘),而《沙漠梟雄》加上附加部分則稍短於232分鐘[30][31]。
哈蒂·麥克丹尼爾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獎的非裔美國人,擊敗了同片共演的奧麗薇·夏蕙蘭(她也被提名同一獎項),但在椰林俱樂部的頒獎典禮上被種族隔離;她和她的陪伴被安排在房間後方的單獨一桌[32]。同時,編劇西德尼·侯活成為首位去世後獲獎的奧斯卡得主,塞爾茲尼克則因其職業成就獲得艾文·托柏紀念獎[28][25]。
獎項 | 受獎者 | 結果 | 備註 |
---|---|---|---|
最佳影片獎 | 塞爾茲尼克國際電影公司 | 獲獎 | 奧斯卡史上首部彩色最佳影片 |
最佳導演獎 | 域陀·弗萊明 | 獲獎 | |
最佳改編劇本獎 | 悉尼·侯活 | 獲獎 | |
最佳女主角獎 | 慧雲·李 | 獲獎 | 首位英國籍影后 |
最佳女配角獎 | 哈蒂·麥克丹尼爾 | 獲獎 | 奧斯卡史上首位獲獎的黑人 |
最佳攝影獎 | 厄奈斯特·霍爾和雷·雷納翰 | 獲獎 | |
最佳剪接獎 | 哈爾·C·克恩和占士·E·紐康姆(James E. Newcom) | 獲獎 | |
最佳藝術指導獎 | 萊爾·惠勒 | 獲獎 | |
終身成就獎 | 威廉·卡梅隆·曼澤斯 | 獲獎 | 為他在《亂世佳人》對色彩的運用烘託了影片的主題 |
科技成果獎 | 唐·馬斯格雷夫(Don Musgrave) | 獲獎 | |
俄文·撒爾伯格紀念獎 | 大衛·O·塞爾茲尼克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獎 | 奇勒·基寶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獎 | 奧莉薇·德·哈佛蘭 | 提名 | |
最佳特效獎 | 弗雷德·阿爾賓(音效)、積·科斯格羅夫(視覺效果)、阿瑟·約翰斯(音效) | 提名 | |
最佳錄音獎 | 湯馬士·T·莫爾頓 | 提名 |
非裔美國人的反應
編輯電影上映以後,黑人評論家批評其對黑人的描寫以及對奴隸制問題的「美化」。然而,最初由白人控制的報紙並未報道這些批評[33]。黑人劇作家卡爾頓·莫斯(Carlton Moss)在一封公開信中指出,《一個國家的誕生》是「對美國歷史和黑人人民的正面攻擊」,而《亂世佳人》則是對同一問題的「背面攻擊」。他還將其描述為「對南方反動勢力的懷舊錶示同情的請求」。莫斯進一步批評了黑人的刻板形象,如「懶散而遲鈍的迫克」、「懶惰且完全不負責任的普里斯」、「欣然接受奴隸制的大山姆」,以及奶媽「對郝思嘉無休止的嘮叨和百依百順」[34]。同樣,詩人和教育家梅爾文·B·托爾森(Melvin B. Tolson)寫道:「《一個國家的誕生》是一個赤裸裸的謊言,連一個愚蠢的人都能看穿。而《亂世佳人》則是一個微妙的謊言,會被數百萬白人和黑人視為真相。」[35]
在哈蒂·麥克丹尼爾獲奧斯卡獎後,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領導人華特·法蘭西斯·懷特(Walter Francis White)指責她是《湯叔叔的小屋》中的「湯叔叔」。麥克丹尼爾回應稱,她寧願每周賺七百美元飾演一位女傭,也不願賺七美元真正做一位女傭;她還質疑懷特是否有資格代表黑人發聲,因為他膚色較淺且只有八分之一的黑人血統[36]。
影片上映後,黑人社區對此意見分歧,一些人稱該片是「對美國黑人的恐怖武器」並侮辱了黑人觀眾,許多城市舉辦了抗議活動[36]。麥爾坎·X後來回憶說,「當巴特福萊·麥奎因開始她的表演時,我真想鑽進地毯里。」[37]即便如此,黑人社區的一部分人認為麥克丹尼爾的成就是一種進步的象徵:一些非裔美國人越過抗議隊伍,稱讚麥克丹尼爾的溫暖和機智的演繹,其他人則希望她的成就能為其他黑人演員帶來更高的銀幕曝光率。《機會:黑人生活雜誌》(Opportunity: A Journal of Negro Life)在對麥克丹尼爾獲得奧斯卡獎的社論祝賀中,借《亂世佳人》提醒人們舊有的偏見為黑人的理想設置了「限制」[36][34]。
觀眾反響
編輯《亂世佳人》一經上映,打破了各地的觀影紀錄。在紐約的國會劇院,僅在十二月底每天的入場人數就達到了1.1萬[38],上映四年後在美國估計賣出了六千萬張票,相當於當時美國總人口的將近一半[39][40]。影片在海外也取得了成功,在倫敦大轟炸期間造成轟動,自1940年4月在萊斯特廣場的小麗思(Little Ritz)連續放映了四年[41]。到1943年底美高梅停止發行時,其全球發行已返還了3200萬美元的總租金(即製片廠在票房總額中所佔的份額),使其成為當時最賺錢的電影[42][43]。1952年9月影片在日本上映,成為當時票房最高的外國電影[44][45]。
儘管《亂世佳人》為投資者帶來的收入大約是先前紀錄保持者《一個國家的誕生》的兩倍[46][47],兩部電影的票房表現卻可能相差無幾。《亂世佳人》大部分收入來自路演和首輪放映,發行商分別獲得票房的70%和50%;與之相對,在普通上映中,發行商的分成通常只有票房的30-35%[38]。《一個國家的誕生》的發行商Epoch以「州權」方式出售了許多放映地區的分銷權——通常僅占票房的10%,而Epoch的賬目僅顯示了其自身從電影中獲利的情況,並未包括地方發行商的收入。電影監製和發行商協會秘書卡爾·E·米利肯(Carl E. Milliken)估計,到1930年,《一個國家的誕生》已有五千萬人次觀影[48][49]。
1947年再次上映時,《亂世佳人》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租金收入為500萬美元,成為當年十大電影之一[50][46]。1954年和1961年的成功重映使它保持了業界收入最高的地位,儘管面臨着《賓虛》等較新電影的強烈挑戰[51],但直到1966年才被《仙樂飄飄處處聞》超越[52]。
1967年的重映不同尋常,因為美高梅選擇了路演方式,使其成為影史上最成功的重映電影。該片總票房收入達6800萬美元,使其成為美高梅60年代下半葉自《齊瓦哥醫生》後最賺錢的影片[53]。美高梅從這次重映中獲得了4100萬美元的租金收入[54],美國和加拿大部分佔據超過3000萬美元,僅次於當年的《畢業生》[46][54]。加上1961年重映的670萬美元租金收入[55],該片成為北美市場60年代內收入第四高的電影,次於《仙樂飄飄處處聞》、《畢業生》和《齊瓦哥醫生》[46]。1971年再度重映使它短暫重奪票房紀錄,全球總租金收入達約1.16億美元,是最初上映收入的三倍多,直到次年被《教父》超越[56][57]。
匯總所有上映次數,《亂世佳人》在美國和加拿大已售出超過兩億張票[39],成為該地區影院入場人次最多的電影[58]。影片在西歐也取得了極大成功,英國售票量約3500萬張,法國超過1600萬張,分別成為這兩個市場票數最高和第六高的電影[59][60][61]。影片的吸引力在海外經久不衰,像在國內一樣持久;1975年在倫敦Plaza 2影院上映的前三周每晚座無虛席,在日本則在為期五周的二十家影院上映中吸引了超過五十萬人次[62]。影片全球票房總收入超過3.9億美元[63];2007年透納娛樂公司估計其票房收入按通貨膨脹調整為當前價格約為33億美元[42],2014年《健力士世界紀錄》得出34.4億美元的數字,成為電影史上最成功的影片[64]。
評論界再評價
編輯- AFI百年百大電影 – #4
- AFI百年百大愛情電影 – #2
- AFI百年百大電影台詞:
-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 #1
-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31
- "As God i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 – #59
- AFI百年電影史電影配樂 – #2
- AFI百年百大勵志電影 – #43
- AFI百年百大電影 (2007年版) – #6
- AFI十大類型十大佳片 – #4史詩片
1970年代再評價該片時,歷史學家小亞瑟·史列星認為荷里活電影通常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展現出意料之外的深度或內在品質,但《亂世佳人》未能如此[66]。李察·希克爾(Richard Schickel)指出,一部電影的品質可以從觀眾的記憶力來評估,而《亂世佳人》在這方面顯得乏力,缺乏難忘的畫面和台詞[67]。同樣,士丹利·考夫曼(Stanley Kauffmann)也認為這部電影大多容易被遺忘,僅能清晰記住兩個場景[68]。希克爾和史列星都將其歸結為劇本「寫得不好」,進而稱對話「華麗」並具有「明信片」般的感覺[66][67]。希克爾還認為該片作為流行藝術作品也失敗了,因為其重看價值有限,考夫曼也表示他看了兩次後「希望此生不再觀看:兩次已是多餘」[67][68]。希克爾和安德魯·薩里斯都指出影片的主要缺陷在於它呈現的是監製的感性而非藝術性,由於換了多位導演和編劇,影片缺乏一種「被創造」或「被導演」的感覺,而更像是從「擁擠的廚房裏冒出來的」,其主要創造力來源於監製的執着,將影片儘可能忠實於原著[67][69]。
儘管如此,薩里斯承認,該片在全球仍是「最受喜愛的娛樂作品」[69]。朱迪斯·克里斯特(Judith Crist)認為,儘管有「媚俗」之嫌,但該片「無疑仍然是從荷里活流水線上生產的最佳和最耐久的流行娛樂作品」,是一個品味和智慧兼具的表演者的產物[70]。史列星指出,影片前半部分確實有一種「恢弘與活力」,試圖契合其史詩主題,但他也同意批評者的意見,認為後半部分的劇情偏重於主角的個人生活,從而以不太真實的感傷情調消解了主題[66]。考夫曼還發現該片與《教父》存在有趣的相似之處,後者正好在當時取代了《亂世佳人》成為票房冠軍:兩者均改編自「超美國化」的暢銷小說,都在浪漫化的榮譽準則中展開,且本質都有文化上的虛構或修正主義[68]。
隨着時間的推移,評論界對該片的看法有所轉變。2012年,它在《視與聽》雜誌的十年一度影評人投票中排名第235位[71],2015年BBC調查的62位國際影評人將其評為第97位最佳美國電影[72]。為紀念特納經典電影頻道(TCM)成立20周年,2014年該頻道再次放映了《亂世佳人》,TCM播出的第一部電影就是該片[73]。在談到該片重映的影院放映時,影史學者及TCM主持人羅拔·奧斯本(Robert Osbourne)表示,「令我驚訝的是,75年後的今天,儘管世界發生了極大變化,《亂世佳人》依然保持並重現了當年對觀眾的吸引力。」[74]
行業認可
編輯該片在多個高端行業評選中被提名。1950年,《綜藝》在一項針對200多位在電影行業工作25年以上的專業人士的投票中將其評為過去半個世紀的最佳電影[75]。1977年,它在美國電影學會(AFI)會員投票中被評為最受歡迎的電影[76];AFI還在1998年的「百大電影」榜單中將其列為第4名[77],在2007年十周年版中降至第6名[78]。2012年,它在《視與聽》十年一度的導演投票中排名第322位[71],2016年在美國導演工會的成員投票中被評為第9大「導演成就」[79]。2014年,在荷里活行業廣泛投票中,它在《荷里活報道》的一項廣泛調查中排名第15位,該調查涵蓋了該地區的所有工作室、代理機構、宣傳公司和製片公司[80]。
爭議
編輯《亂世佳人》由於涉及種族問題,一直招來批評。因應2020年5月起爆發的喬治·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華納媒體旗下串流平台HBO Max在6月9日宣佈,將《亂世佳人》暫時下架。平台發言人指出,《亂世佳人》反映當代對道德與種族的偏見,這些對種族主義的描述,在昔日與現今社會都不合適,若繼續保留在平台而不加解釋,是「不負責任」[81][82]。24日,HBO Max為電影添加了免責聲明後將《亂世佳人》重新上架[83]。
相關條目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
編輯- ^ Gone With the Wind.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Catalog of Motion Picture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January 12,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12, 202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Gomery, Douglas; Pafort-Overduin, Clara. Movie History: A Survey 2nd. Taylor & Francis. 2011: 144. ISBN 9781136835254.
- ^ 叱咤風雲巨片今日開始放映計廿四本須西小時始映完在遠東演出今爲首次. 南洋商報. 1940-05-28: 6 –透過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
- ^ 美国电影协会-20世纪最伟大的100部电影. [2010-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存档副本. [2008-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Haver, Ronald. 大卫·O塞尔兹尼克的好莱坞(Davd O. Selznick's Hollywood). New York: Knopf. 1980. ISBN 978-0-394-42595-5.
- ^ Pratt, William. 斯佳丽狂热(Scarlett Fever).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1977: 73–74, 81–83. ISBN 978-0-02-598560-5.
- ^ 大衛·O·塞爾茲尼克給埃德·薩利文的信(Letter from David O. Selznick to Ed Sulliv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39年1月7日。
- ^ Selznick, David O. 大卫·O·塞尔兹尼克回忆录(Memo from David O. Selznick).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0: 172–173. ISBN 978-0-375-75531-6.
- ^ GoneMovie ->加里·库珀传记( Biography Gary Cooper). [2007-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Paul Donnelley (2003年6月1日 ). Fade To Black: A Book Of Movie Obituaries, 2nd Edition. Omnibus Press.
- ^ Myrick, Susan. 好莱坞:关于乱世佳人的报道(White Columns in Hollywood: Reports from the GWTW Sets). Macon, Georgia: Mercer University Press. 1982: 126–127. ISBN 978-0-86554-044-6.
- ^ Molt, Cynthia Marylee. 电影《乱世佳人》完全参考手册(Gone with the Wind on Film: A Complete Reference).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mpany. 1990: 272–281. ISBN 978-0-89950-439-1.
- ^ "亂世佳人", 《時代雜誌》, vol. 34, 1939年12月25日
- ^ 台灣外片史上最威的一部電影 非它莫屬!. 聯合報. [2016-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中文(臺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亂世佳人上映80週年 重返台灣大銀幕. 中央社 CNA. [2019-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中文(臺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Gone with the Wind.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193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Gone with the Wind.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193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 Notes. TCM database. Turner Classic Movies. [January 1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10, 2016).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Nugent, Frank S. The Screen in Review; David Selznick's 'Gone With the Wind' Has Its Long-Awaited Premiere at Astor and Capitol, Recalling Civil War and Plantation Days of South—Seen as Treating Book With Great Fidelity.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0, 1939 [February 1,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8, 2016).
- ^ 21.0 21.1 21.2 21.3 21.4 Hoellering, Franz. Gone With the Wind. The Nation. 1939December 16, 2008 [February 1,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1, 2014).
-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Flinn, John C. Sr. Gone With the Wind. Variety. December 20, 1939 [June 14,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14, 2013).
- ^ From the Archive, 28 May 1940: Gone with the Wind at the Gaiety.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May 28, 1940 (May 28, 2010) [February 1,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ober 20, 2013).
- ^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 1939 Awards.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July 2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2, 2015).
- ^ 25.0 25.1 Results Page – 1939 (12th). Academy Awards databas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February 3,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15, 2013).
- ^ Randall, David; Clark, Heather. Oscars – Cinema's Golden Night: The Ultimate Bluffer's Guide to Hollywood's Big Night. The Independent. February 24, 2013 [March 7,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26, 2013).
- ^ Cutler, David. Belinda , 編. Factbox : Key Historical Facts about the Academy Awards. Reuters. February 22, 2013 [March 7,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26, 2013).
- ^ 28.0 28.1 Miller, Frank; Stafford, Jeff.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 Articles. TCM database. Turner Classic Movies.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26, 2013).
- ^ Beyond the Page: Famous Quote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March 8,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5, 2012).
- ^ Dirks, Tim. Academy Awards: Best Picture – Facts & Trivia. Filmsite.org. AMC Networks: 2. [March 7,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uary 9, 2010).
- ^ Kim, Wook. 17 Unusual Oscar Records – Longest Film (Running Time) to Win an Award: 431 Minutes. Time. February 22, 2013 [March 7,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27, 2013).
- ^ Haskell, Molly. Frankly, My Dear: Gone With the Wind Revisited. Icons of America.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13–214. ISBN 978-0-300-16437-4.
- ^ Schuessler, Jennifer. The Long Battle Over 'Gone With the Wind'. The New York Times. 2020-06-14 [202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20, 2020).
- ^ 34.0 34.1 Lupack, Barbara Tepa. Literary Adaptations in Black American Cinema: From Oscar Micheaux to Toni Morrison.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02: 209–211. ISBN 978-1-58046-103-0.
- ^ Gajanan, Mahita. Gone With the Wind Should Not Be Erased, Argue Film Historians. But It Should Not Be Watched in a Vacuum. Time. 25 June 2020 [19 Jul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17, 2020).
- ^ 36.0 36.1 36.2 Haskell, Molly. Frankly, My Dear: Gone With the Wind Revisited. Icons of America.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13–214. ISBN 978-0-300-16437-4.
- ^ Reynolds, David. America, Empire of Liberty: A New History. Penguin UK. 2009: 241–242. ISBN 978-0-14-190856-4.
- ^ 38.0 38.1 Schatz, Thomas. Boom and Bust: American Cinema in the 1940s.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Cinema 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65–66 [1997]. ISBN 978-0-520-22130-7.
- ^ 39.0 39.1 Young, John. 'Avatar' vs. 'Gone With the Wind'. Entertainment Weekly. February 5, 2010 [February 5,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8, 2015).
- ^ About the 1940 Census. Official 1940 Census Website.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February 5,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5, 2013).
- ^ Lejeune, C. A. London Movie Doings.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25, 1944: X3 [June 15, 2024].
- ^ 42.0 42.1 Miller, Frank; Stafford, Jeff.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 Articles. TCM database. Turner Classic Movies.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26, 2013).
- ^ Bartel, Pauline. The Complete Gone with the Wind Trivia Book: The Movie and More. Taylor Trade Publishing. 1989: 64–69, 127 & 161–172. ISBN 978-0-87833-619-7.
- ^ 'Wind,' 'Winchester' Top Film Grossers In Japan. Variety. October 8, 1952: 14 [January 18, 2021].
- ^ All-Time Foreign Grossers In Japan. Variety. March 7, 1984: 89.
- ^ 46.0 46.1 46.2 46.3 Finler, Joel Waldo. The Hollywood Story. Wallflower Press. 2003: 47, 356–363. ISBN 978-1-903364-66-6.
- ^ Show Business: Record Wind. Time. February 19, 1940 [January 19,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2, 2010).
- ^ Stokes, Melvyn. D.W. Griffith's the Birth of a Nation: A History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Motion Picture of All Tim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19 & 287. ISBN 978-0-19-533678-8.
- ^ Grieveson, Lee. Policing Cinema: Movies and Censorship in Early-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08. ISBN 978-0-520-23966-1.
- ^ Shearer, Lloyd. GWTW: Supercolossal Saga of an Epic.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6, 1947 [July 14,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31, 2013).
- ^ Thomas, Bob. Movie Finances Are No Longer Hidden From Scrutiny. The Robesonian. Associated Press. August 1, 1963: 10.
- ^ Berkowitz, Edward D. Mass Appeal: The Formative Age of the Movies, Radio, and TV. Cambridge Essential Histo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60. ISBN 978-0-521-88908-7.
- ^ Hall, Sheldon; Neale, Stephen. Epics, Spectacles, and Blockbusters: A Hollywood History.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81–182. ISBN 978-0-8143-3008-1.
- ^ 54.0 54.1 Thomas, Bob. Reissues Playing Big Role in Movie Marketing Today. The Register-Guard. Associated Press. May 6, 1971: 9E.
- ^ Kay, Eddie Dorman. Box Office Champs: The Most Popular Movies of the Last 50 Years. Random House Value Publishing. 1990: 92. ISBN 978-0-517-69212-7.
- ^ Krämer, Peter. The New Hollywood: From Bonnie And Clyde To Star Wars. Short Cuts 30. Wallflower Press. 2005: 46. ISBN 978-1-904764-58-8.
- ^ Akhmatova, Anna. Gone With the Wind. The Atlantic Monthly 231. 1973: 2.
As of the end of 1971, GWTW stood as the all-time money-drawing movie, with a take of $116 million, and, with this year's reissues, it should continue to run ahead of the second place contender and all-time kaffee-mit-schlag spectacle.
- ^ Domestic Grosses – Adjusted for Ticket Price Inflation. Box Office Mojo. [February 8,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12, 2014).
- ^ Gone with the Wind tops film list. BBC News. November 28, 2004 [June 9,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15, 2012).
- ^ The Ultimate Film Chart. British Film Institute. [August 9,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November 7, 2018).
- ^ Top 250 tous les temps en France (Reprises incluses). JP's Box-Office. [December 2,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31, 2018).
- ^ Taylor, Richard. Peckinpah's latest: Don't do it again, Sam . Alton Telegraph. 20 December 1975: 22 [15 April 2022] –透過NewspaperArchive.
Currently, in its sixth reissue in Japan, playing 20 theatres for a five-week engagement, Gone With the Wind has grossed $1,547,277 and has played to 501,377 customers.
In London, playing at the 826-seat Plaza 2 Theatre for the past three weeks, it has grossed over $75,000 with capacity performances every night of the run to date. - ^ Gone with the Wind. The Numbers. Nash Information Services. [February 8,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26, 2014).
- ^ Highest Box Office Film Gross – Inflation Adjusted.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14 [February 9,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9, 2015).
- ^ AFI's 100 Years...The Complete List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February 27,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26, 2014).
- ^ 66.0 66.1 66.2 Schlesinger, Arthur. Time, Alas, Has Treated Gone with the Wind Cruelly. The Atlantic Monthly 231 (3). March 1973: 64 [February 1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1, 2013).
- ^ 67.0 67.1 67.2 67.3 Schickel, Richard. Glossy, Sentimental, Chuckle-headed. The Atlantic Monthly 231 (3). March 1973: 71 [February 1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1, 2013).
- ^ 68.0 68.1 68.2 Kauffman, Stanley. The Romantic Is Still Popular. The Atlantic Monthly 231 (3). March 1973: 61 [February 1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1, 2013).
- ^ 69.0 69.1 Sarris, Andrew. This Moviest of All Movies. The Atlantic Monthly 231 (3). March 1973: 58 [February 1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1, 2013).
- ^ Crist, Judith. Glorious Excesses. The Atlantic Monthly 231 (3). March 1973: 67 [February 1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21, 2013).
- ^ 71.0 71.1 Votes for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2 [February 16,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17, 2018).
- ^ The 100 Greatest American Films. BBC. July 20, 2015 [July 21,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16, 2016).
- ^ Drumm, Diana. How Turner Classic Movies Redefines The Idea of Classic Film. IndieWire. 2014-04-08 [2024-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June 2024) (美國英語).
- ^ Alexander, Bryan. What endures as 'Gone with the Wind' turns 75. USA TODAY. [2024-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September 2014) (美國英語).
- ^ Variety poll, best actor, actress, and film of the past 50 years. The Birmingham Post. February 23, 1950: 4 [June 19, 2024].
- ^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 Notes. TCM database. Turner Classic Movies. [January 16,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ch 10, 2016).
-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June 1998 [February 27,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15, 2016).
- ^ AFI's 100 Years...100 Movies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June 20, 2007 [February 27,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18, 2015).
- ^ The 80 Best-Directed Films.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Spring 2016 [May 4,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3, 2016).
- ^ Hollywood's 100 Favorite Film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June 25, 2014 [July 13,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14, 2015).
- ^ 華納將《亂世佳人》從電影頻道下架 指涉及種族問題 - RTHK. 香港電台. 2020-06-10 [2020-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中文(臺灣)).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凌俊賢. 【美國示威】種族偏見爭議再起 HBO Max下架《亂世佳人》. 香港01. 2020-06-10 [2022-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中文(香港)).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 增加两段说明视频后,HBO重新上架《乱世佳人》_电影. www.sohu.com. [202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英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