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剿匪總司令部

華中剿匪總司令部(簡稱「華中剿總」)是華中地區剿匪總司令部,於1948年7月1日在蔣中正的命令下於漢口成立。總司令白崇禧

歷史

編輯

1946年春,第六戰區改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武漢行營。行營主任程潛,副主任孫蔚如王瓚緒唐式遵,參謀長郭懺(後為劉膺古接任),副參謀長王天鳴。1946年3月1日在漢口華商街(現江漢二路武漢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舉行成立儀式。4月24日設武漢行營政治部於中山大道766號,1946年11月改名為武漢行營新聞局;主任蕭贊育,副主任馮劍飛。行營的主要任務負責湘、鄂、贛三省及皖、豫一部轄區的軍令執行和作戰指揮。該行營1946年7月轄:

  • 第六綏靖區(轄整編第六十六、七十五師、司令周喦)第二十六集團軍改編
  • 第七綏靖區(轄第十、二十七集團軍,司令王陵基)
  • 武漢警備總司令部(轄整編第十一師,司令郭懺)
  • 預備第六師
  • 特務團
  • 炮八團
  • 工兵六團:駐漢陽楊家河。團長張斌暄。為渡河架橋任務。
  • 工兵二十四團
  • 通信兵第3團:1946-1949年駐漢口楊森花園。團長王濤、蘇子學。全團2877人。
  • 武漢行營(行轅)於1946年9月設立軍官大隊,訓練編餘及傷愈官佐,分別予以轉業和留用。大隊設7個中隊,學員最多時為1200餘人。
  • 1945年10月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部移駐漢口漢中街(今勝利街中段)7號,負責對日本海軍駐漢單位的接收。艦隊司令方瑩。1946年遷出漢口。
  • 後方勤務總司令部水路軍運指揮部武漢軍運辦公處:1946年1月由後勤總司令部長江船舶運輸管理處武漢分處改組,駐漢口江漢路30號,管理長江軍運業務,受後勤總司令部運輸署領導。該處主任先後有謝炎、金福民、張靜庵,1948年6月1日撤銷。
  • 後方勤務總司令部第四區鐵道軍運指揮部:1945年10月設立,指揮官為林逸聖,駐大智門火車站。該部指揮與管理平漢路南段(漢口至鄭州)、粵漢路北段(武昌至株州)的軍運事宜。1946年1月該部設立漢口、武昌兩軍運辦公處。漢口軍運辦公處管理漢口至武勝關段之平漢線軍運,武昌軍運辦公處管理武昌至岳陽段之粵漢線軍運。
  • 武漢行營視察室:1945年10月初,軍統武漢辦事處主任鮑志鴻率部屬由重慶到武漢,駐漢口北京路1號。辦事處設情報、行動、總務、審訊、會計等組和督察室,原有軍統在湖北、武漢的公開機關、秘密組織、武裝特務全部歸軍統武漢辦事處領導。其下屬單位有從湘鄂贛邊區來漢的特務武裝—中美行動總隊、九戰區別動隊(駐武昌縣豹子澥)、五戰區別動隊(駐孝感),從恩施遷回武漢的軍統湖北站,另外武漢行營交通處、湖北省水上警察局、漢口市警察局、平漢鐵路警務處等均為軍統武漢辦事處運用的公開機關。1945年12月,軍統武漢辦事處對武漢地區的軍統組織進行整編,建立新的軍統湖北站,統一領導湖北、武漢的軍統工作,黃藩初為站長,以武漢行營視察室為掩護機關。軍統武漢辦事處以主要力量搜捕新四軍情報,搜捕中共地下工作人員,將其下屬的特務武裝分駐武漢外圍要點,防止新四軍部隊進入武漢或滲入湖南。1946年7月,軍統武漢辦事處奉命撤銷,武漢及湖北的軍統工作統一由軍統湖北站管理。1946年6月10月實行「公秘劃分」,以公開機構掩護秘密機構,以秘密工作領導公開工作:軍統湖北站改名為保密局湖北站,與武漢行營視察室分開(另設立武漢行營第二處主管特務工作);湖北站從此轉入秘密活動,宋岳任站長,下設6個組,內外勤人員74人。成立漢潮通訊社作為該站下屬漢口第二組的掩護機構。1947年6月,湖北站未能完成保密局要求的情報數量,站長宋岳被撤職,楊振鐸任站長,仍以漢潮通訊社作為掩護機構;該站設工運組及11個情報組,內外勤人員約90人。1948年3月,湖北站改由余克劍任站長,內外勤人員共180餘人。1949年2月,湖北站由謝經武任站長。

1947年4月,根據國防最高委員會決議,武漢行營改為國民政府主席武漢行轅,其組織和職權依舊。1947年6月下轄:

  • 川黔鄂湘綏靖公署(主任潘文華)
  • 第七綏靖區(司令蕭之楚)
  • 整編第五十二師
  • 預備第六師

1947年8月,為堵截劉鄧大軍南下,武漢行轅在漯河設前進指揮所(主任張軫)。後改為第五綏靖區。

1947年9、10月間殲滅了整40師等6個整編旅以上的兵力,佔領鄂豫皖邊30餘座縣城,大別山區全部在劉鄧大軍的掌握中。南面五六百里的長江沿岸,基本上沒有國軍正規部隊防守。安慶望江一帶有青年軍202師王大均第1旅,蘄春駐桂系一個營。武漢行轅主任程潛的外圍從黃陂長軒嶺河口京山鍾祥只有川軍的4個獨立旅(每旅兩個團),其中新17旅一部已被劉鄧殲滅。被殲後重建的整編第52師擔任廣水以南平漢鐵路線守備。武勝關柳林站交警第4總隊的大部擔任守備。在信陽的武漢行轅前進指揮所主任張軫,有一個步兵團和一些炮兵、工兵分隊。皖中駐有桂系的第三兵團(司令官張淦),轄整七師整四十八師(均為兩旅3團制);第八綏靖區(司令官夏威,轄被殲重建的整46師、安徽省保安司令部)。桂系的主力部隊都在大別山以東附近地帶。長江有海軍江防艦隊。空軍有南京、漢口兩空軍基地。蔣中正及參謀本部判斷劉鄧大軍主力有渡江南下,重返江西,威脅京、滬,赤化江南的企圖。1947年11月22日,國防部九江指揮部在南京編組完成。11月27日白崇禧抵達九江開始行使指揮權。以津浦鐵路(不含)以西、平漢鐵路(不含)以東,黃泛區以南,以及江南的皖南及贛北,包括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為作戰清剿任務區域。與陸總徐州司令部的作戰分界線為蕪湖-阜陽-周口之線。與武漢行轅的作戰分界線為陽羅-黃陂-長軒嶺-宣化店之線。轄陸軍25萬人:

  • 九江指揮部白崇禧
  • 九江指揮部參謀長徐祖詒(中央系,抗戰時當過李宗仁的參謀長,與桂系關係良好)
    • 九江指揮部副參謀長趙援(國防部部長辦公室少將副主任調任)
    • 第一處(人事)處處長張宣少將(陳誠系)、副處長董智修上校  
    • 第二(情報)處處長唐坤少將(國防部第二廳少將情報專員調任、非軍統系),副處長鄧樹勛上校(軍統江西站長)、伯寧(桂系)
    • 第三(作戰)處處長劉防少將(未到任),代處長戈鳴上校(1952年後改稱覃戈鳴,中央軍校第一分校(南寧分校)第四期(比照黃埔軍校第七期)、陸軍大學第15期畢業,從國防部部長辦公室參謀調任)、副處長陳思永上校(陳誠系)
    • 第四(後勤)處處長賴光大(何應欽系,日本士官學校、陸軍大學第13期)、副處長蘭蕊衡上校(國防部第四廳派出)
    • 高參室:主任高參劉震清中將(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將高參派出,准桂系)
  • 第三兵團
  • 第八綏靖區 司令官夏威上將,駐合肥
  • 第五綏靖區:由武漢行轅前進指揮所在河南信陽改編。司令官:孫震/張軫中將。負責平漢路交通,控制潢川縣羅山縣附近,阻止劉鄧大軍北上、西進。
    • 整編第58師 師長魯道源中將
    • 新編第5縱隊
    • 新編第10縱隊
    • 交警第4總隊:在柳林站
    • 整編第10師 師長羅廣文中將
    • 整編第11師 師長胡璉中將
  • 整編第28師 師長李良榮中將
  • 整編第52師(欠整編第82旅)
  • 整編第21師之整編第145旅
  • 整編第20師:從鄭州抽調 師長楊幹才
  • 青年軍202師王大均旅和趙德樹旅
  • 空軍第三軍區,駐漢口,司令羅機空軍上校
  • 海軍江防艦隊:司令葉裕和海軍中將

劉鄧大軍轉入外線後才趕到的部隊有:

  • 整3師
  • 整編第9師:從膠東抽調 師長王凌雲
  • 整15師
  • 整25師(黃百韜)
  • 整編第85師 吳紹周

白崇禧清剿大別山區使用了整7師、整46師、整48師、整25師、整28師及青年軍的一個旅。並用整10師及整11師對淮北掃蕩;用王凌雲的兩個整編師(第二軍、第十五軍)到南陽去成立第十三綏靖區。程潛對平漢路南段及宜昌、襄陽、老河口間的地區的守勢作戰還使用了4個整編師及5個旅以上的兵力。

1947年12月1日,白崇禧指揮部隊開始攻擊大別山。1947年12月5日,國防部九江指揮部遷至漢口辦公[1]:8469

由於抽調鄭州駐馬店間及其附近地區的兵力南下參加對大別山區的圍攻,陳賡兵團陳粟大軍的一部於12月中旬乘機對許昌郾城漯河西平遂平間的平漢路進行大破擊,把這條大動脈截斷。劉鄧大軍主力於12月初適時地轉出外線,脫出大別山區國民黨軍的包圍態勢之外,使南調的軍隊絕大部分未及參加圍攻,同時駐馬店、鄭州間平漢路被截斷,李仲辛的一個整編旅在郾城被圍困,蔣介石於12月下半月電令抽調李鐵軍兵團部及其整三師和楊幹才的整二十師由信陽、確山地區沿平漢路北上。1947年12月26日李鐵軍的兵團部及其整三師到達西平與遂平之間的祝王砦和金剛寺一帶就被解放軍絕對優勢的兵力包圍攻擊,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被全部殲滅。楊幹才的整20師跟在李鐵軍的兵團部後面一天多行程,楊幹才向白崇禧緊急請示,擬急退確山固守待援(確山有野戰工事及糧食,地形也較好,城西南有制高點的山崗,城區並有城牆可憑據守)。此前整20師在白崇禧指揮下進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縱隊過平漢鐵路時十分賣力,白崇禧答應楊幹才的請求,部署羅廣文指揮整十師及整十一師的一個旅由信陽東北、正陽西南地區分兩路齊頭並進,向確山的東面和東南兼程馳援,向圍攻確山的解放軍反包圍。並令空軍第三軍區晝夜不停地飛往確山上空支援整20師的戰鬥。蔣中正電令整20師歸白崇禧指揮,由白崇禧負責解圍。整20師從12月28日至12月30日堅守確山,城西南的制高點進行反覆地爭奪。圍攻確山的解放軍於12月31日夜晚,當羅廣文部尚未到達之前,主動撤圍。1948年元旦天明前,整二十師發覺圍攻確山的解放軍已經撤圍向西北方向轉移了。羅廣文率領的部隊於1948年元旦日落西山的時候才趕到確山。

1948年2月武漢行轅以兩湖、江西、安徽、河南南部為主。主力分佈在以漢口為中心的平漢鐵路確山至漢口段和長江北岸宜昌安慶段。轄:

  • 第二十一綏靖區 (司令潘文華,駐宜昌)
  • 第十七綏靖區(司令劉膺古,駐常德)
  • 第十六綏靖區(司令霍揆彰,駐咸寧)
  • 第五綏靖區(司令張軫,駐信陽)
  • 第十三綏靖區南陽)司令王凌雲
  • 第四兵團(司令吳紹周)。
  • 第三兵團(司令官張淦
  • 第十二兵團(司令官黃維
  • 第十四兵團(司令官宋希濂

1948年5月30日,武漢行轅改為武漢綏靖主任公署[2]

1948年7月1日,為統一華中「剿共」軍事,國防部九江前進指揮所與武漢綏靖公署合併為華中剿匪總司令部,駐漢口三元里。原武漢綏靖主任公署改編為長沙綏靖主任公署。 [1]:8631

  • 總司令白崇禧
  • 副總司令夏威張軫徐祖貽宋希濂潘文華李品仙陳明仁霍揆彰孫震
  • 參謀長徐祖詒
  • 辦公廳主任張宣
  • 工兵指揮部 許延武
  • 通訊指揮部 陳應照
  • 政務委員會 主任委員白崇禧兼,秘書長袁守謙
  • 第五綏靖區司令官:張軫 副司令官:趙子立朱其平
  • 第六(商邱)綏靖區
  • 第八(蚌埠)綏靖區
  • 第十三綏靖區司令官:王凌雲 副司令官:萬式炯
  • 第十六綏靖區司令官:霍揆彰 副司令官:劉雨卿李奇中丁德隆
  • 鄂西綏靖公署(旋擴編為鄂西綏靖司令部)
  • 川鄂邊區綏靖公署 孫震
    • 新18旅 潘清洲
    • 鄂保4團 宋少華
  • 第三兵團司令官:張淦 副司令官:張光瑋
  • 第十二兵團司令官:黃維 副司令官:胡璉
  • 第十四兵團司令官:宋希濂 副司令官:楊幹才
  • 整60旅 李亦輝
  • 湘保1旅 張際泰
  • 整175旅盧士沐
  • 重迫擊炮15團 安立綏
  • 武漢警備司令 阮齊
  • 海軍江防艦隊:司令葉裕和。1946年9月16日在漢成立江防艦隊司令部。隸屬海軍總司令部,葉裕和(原「永綏」艦艦長)任司令,司令部駐漢中街7號。配合陸軍參加內戰,如1948年4月21日「永安」、「聯錚」、「聯光」、「郝穴」等艦炮轟進攻沙市的解放軍。1949年11月29日,該部「郝穴」、「永安」兩艦由艦長率領「起義」。
  • 海軍漢口巡防處:駐漢口勝利街,隸屬海軍總司令部。下有炮艇、巡邏艇11艘,擔任武漢一帶江面巡邏任務。巡防處處長陳文惠。1949年5月24日,該部炮艇2艘、巡邏艇3艘在岳陽江面宣佈「起義」,駛回漢口。
  • 海軍總司令部漢口辦事處:1945年10月設立,主辦接收日偽海軍事務,駐漢口河街(今沿江大道)5號,處長鄭天傑。1946年4月辦事處撤銷,接收日偽海軍事務歸併第二艦隊司令部辦理。
  • 海軍漢口工廠:抗日戰爭勝利後建立,原名海軍第一工廠, 1947年7月改編為海軍漢口工廠。廠址在黎黃陂路38號,廠長陳宗芳。
  • 海軍第十補給分站,1947一1949年駐漢口一德街(現沿江大道)2號,站長王拯群。
  • 空軍第四軍區:司令羅機、副司令鄧志堅,參謀長徐燕謀。該部成立於1946年7月,轄湘、贛、鄂、豫、皖、粵、桂、蘇等省,司令部及所屬單位官兵共16936人,其中官佐3261人。該部任務為指揮轄區內駐防空軍的作戰部隊,負責轄區內空軍後勤補給,場站管理及行政等工作,井與陸軍聯絡,配台陸軍參加內戰。司令部設第一處(人事)、第二處(情報)、第三處(作戰訓練)、第四處(後勤補給),政工處及副官、監察、統計3室,駐漢口中山大道1030號。下轄:
    • 空軍第一大隊:該隊為轟炸機大隊,下轄4個中隊。大隊部及第一、第四中隊駐漢口。每中隊4小隊,每小隊有飛機6架。大隊長王育根,副大隊長陳伊凡,大隊部駐漢口王家墩機場。大隊部設第一課(人事)、第二課(情報)、第三課(作戰訓練)、第四課(後勤補給),另設財務、機務、通訊、軍械、醫務5室。第一中隊駐漢口寶豐路模範監獄,後遷至王家墩場,1945年11月有官兵254人。第四中隊駐漢口寶豐路,1946年12月有官佐86人,士兵265人。
    • 空軍高射炮兵第四團:其前身為陸軍高射炮兵第四十二團, 1947年2月改編,團長張星源。1946年7月一1947年4月擔任防空及警備任務,團部駐漢陽,該團團長兼任武漢警備司令部漢陽警備區指揮官。
    • 空軍高射炮兵第八團:其前身為原陸軍高射炮兵第二團,1948年6月改編,1947年4月—1948年12月該團在武漢擔任防空與警備任務。編制為四三制,即每團4營,每營3連,其第一、二兩營裝備7.5厘米以上高射炮,第三、四營裝備4厘米以下之高射機關炮與高射機槍。第一、二營,每連有高射炮4門、高射機槍4挺,第三、四營,每營有小口徑高射炮6門,高射機槍6挺。1947年團長為張爾耕,1948年為文山。
    • 空軍總司令部特務旅第一團:該團擔任武漢地區空軍機場警衛工作,1946一1949年5月駐武漢。團部駐漢口張自忠路,團長黃安益。
    • 空軍第六供應分處:為國軍的空軍系統下5個供應分處之一,駐漢口航空路1號。供應分處下設基地勤務、修護、補給3組,其任務為飛機地面的管理、修護、補給等。處長王裕虒。
    • 空軍第二O一供應隊:前身為空軍總司令部第一勤務大隊。 1947—1949年5月駐漢口王家墩機場,負責機場、飛機的整備與補給。大隊長石家龍。
    • 空軍第四通訊大隊:1947—1949年5月駐漢口王家墩機場,負責空中地面無線電聯絡及導航等工作,大隊長張世圭。
    • 空軍工兵團第三、四營:1946—1948年駐漢口,擔任機場、機庫的修建與保養任務。第三營駐漢口寶豐路,第四營駐中山大道102號。
    • 在武昌南湖駐有南湖空軍站
    • 在漢口劉家琪路設有空軍氣體製造廠
    • 在漢口沿江大道168號設有中央航空第二飛機修理工廠
    • 在漢口易家墩設有空軍第十九油彈庫。
  • 聯勤第九補給區:1945年9月第六戰區兵站總監部由恩施移駐武漢,駐漢口江漢路2號,負責第六戰區轄區內部隊的後勤補給。總監劉翼峰。 下轄兵站分監部3個,兵站支部8個,甲分站24個,乙分站19個, 糧庫29個,軍械庫26個。1946年1月奉命改組為後方勤務總司令部第二補給區湖北供應局,駐江漢路2號,負責湖北省區內部隊的後勤補給。局長先後為劉翼峰、袁景凡。該局隸屬於後方勤務總司令部第二補給區司令部(駐漢口沿江大道88號,司令先後為劉膺古、施北衡)。1947年12月16日由第二補給區湖北供應局改編為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九兵站總監部,駐漢口江漢路2號。總監王中柱。1948年7月1日由第九兵站總監部改編擴大而成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九補給區司令部,直隸聯合勤務總司令部,負責華中剿匪總司令部轄區內部隊之後勤補給。司令朱鼎卿,副司令王中柱。駐漢口江漢路2號,下轄3個分監部,1個支部。所轄部隊有輜重汽車第九團(團長孫發、官161人、兵1510人),輜重汽車第十九團,輜重汽車獨立第九營、船舶運輸隊、警衛連各1個,4個美式輕武器裝備的監護營,管理駐武漢的軍械、彈藥、燃料、糧食、被服、通信器材、衛生器材、工程器材、交通器材等倉庫有數十個之多。聯合勤務總司令部設在武漢的被服總廠(漢口礄口,職工8000餘人)、第二獸醫蹄鐵工廠(武昌張江陵路168號,128人)、 第二糧秣工廠(漢口中山大道1333號)、第403汽車廠、第1210汽車修理工廠、船舶修造總廠(駐漢陽)、電信機械修造廠漢口分部等亦由其代管。1949年4月,白崇禧派其桂系親信許高陽任司令,以便更好地對桂系部隊進行裝備與補給,並將大批軍用物資運往廣西。
  • 第十一兵工廠:1946年至1948年4月駐武昌平閱路
  • 第三十兵工廠:1948年4月遷入武昌平閱路原廠房
  • 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武漢軍運指揮部:1948年6月由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的第四區鐵道軍運指揮部和水路軍運指揮部武漢軍運辦公處合併組成。司令官林逸聖。駐漢口江漢路,其職責為調度與指揮長江重慶至南京段及平漢鐵路南段、粵漢鐵路北段的軍事運輸。該部與第九補給區司令部運輸部門的分工是,前者負責幹線軍運 (如長江、鐵路),後者負責區內支線軍運。1949年2月,吳光韶繼任司令官。

1949年1月24日,代總統李宗仁宣佈將所有的剿總改為軍政長官公署。[3]華中剿總改為華中軍政長官公署,指揮長江防務。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在武漢易手後,撤至湖南廣西一帶,後因所屬部隊兵力於損失過大而撤銷。部分所屬部隊轉進越南並被繳械後輾轉赴臺灣。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全十二卷,共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7月
  2. ^ https://twinfo.ncl.edu.tw/tiqry/hypage.cgi?HYPAGE=search/merge_pdf.hpg&dtd_id=12&type=g&sysid=E0901042&jid=79007133&vol=37052100&page=%E9%A0%811%7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總統府公報》第2號,民國37年5月21日出刊。
  3. ^ https://www.modernhistory.org.cn/#/Detailedreading?title=%E4%B8%AD%E5%A4%AE%E6%97%A5%E6%8A%A5&id=87181036&fileCode=0005_bz_00050002&docType=bz&treeId=109349792&bzId=1949-01-25&dirCode=1949-01-25&uniqTag=1949-01-25&contUrl=https%3A%2F%2Fkrwxk-prod.oss-cn-beijing.aliyuncs.com%2F0005_bz_00050002%2F19450910%2F1945-09-10.json%7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中央日報》(南京版)中華民國38年1月25日,第2版。

    中央擴大紀念週 李代總統出席致詞 表示決心謀和拯民水火 飭政院取消限制人民自由法令

    ......

    中央社訊)李代總統廿二日所發文告中,曾有「對過去一切有礙人民自由及不合民主原則之法令與行動,即將分別迅予取消或停止」。頃據確悉:李代總統為實踐上項諾言,已於日昨令飭行政院辦理下列各項事宜:(一)各地剿匪總部一律改為軍政長官公署。(二)取消全國戒嚴令(接近前線者俟雙方下令停止軍事行動,再行取消)。(三)裁撤勘建大隊,交由國防部另行安置。(四)釋放政治犯。(五)啓封一切□戡亂期間因牴觸戡亂法令,而被封之報館雜誌。(六)撤消特種刑事法庭,廢止特種刑事條例。(七)通令停止特務活動,人民非依法不得擅行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