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號驅逐艦 (DD-459)
拉菲號驅逐艦(英語:USS Laffey,舷號DD-459),是二戰期間美國海軍的一艘班森級驅逐艦,以南北戰爭時期美國海軍水手、榮譽勳章授勳者巴特利特·拉菲(1841–1901)命名,也是首艘以他為名的艦船[1]。她於美國參戰前夕下水,生涯短暫卻參與了埃斯佩蘭斯海角海戰、瓜達爾卡納爾海戰等太平洋戰爭前期至關重要的戰鬥。1942年11月13日瓜達爾卡納爾海戰期間,拉菲號藉助夜色掩護長衝入日軍艦隊中央,在不到10米的距離上和比叡號戰艦激烈交火,擊傷包括艦隊司令在內的多名高級軍官,重創日軍指揮系統;面對日軍兩艘戰艦、一艘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的圍攻,拉菲號不顧身單力薄仍頑強戰鬥,直至寡不敵眾,在交火中沉沒。其無畏表現獲得了羅斯福總統的嘉獎[2]。拉菲之名由一艘艾倫·M·桑拿級驅逐艦繼承[3]。
拉菲 USS Laffey (DD-459) | |
---|---|
概觀 | |
艦種 | 驅逐艦 |
擁有國 | 美國 |
艦級 | 班森級驅逐艦 |
製造廠 | 伯利恆鋼鐵廠 |
動工 | 1941年1月13日 |
下水 | 1941年10月30日 |
服役 | 1942年3月31日 |
結局 | 1942年11月13日戰沉於鐵底灣 |
技術數據 | |
標準排水量 | 1,650噸 |
滿載排水量 | 2,395噸 |
全長 | 347.9呎(106.0米) |
全寬 | 36呎(11米) |
吃水 | 5.43米(17.8呎) |
燃料 | 重油453噸 |
鍋爐 | 4座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高壓鍋爐 |
動力 | 伯利恆蒸汽渦輪發動機,2軸推進 |
功率 | 50,000匹軸馬力(37,000千瓦特) |
最高速度 | 37.5節(69公里每小時) |
續航距離 | 6,517海里@15節 |
乘員 | 247人(最終時) |
偵搜系統 | SC雷達 Mk 12射控雷達 Mk 22測高雷達 |
武器裝備 | 4座單裝5吋38倍徑 Mk 30主炮 5座單管厄利孔20毫米高射炮 1座四聯裝28毫米高射炮 1座五聯裝21吋(530毫米)魚雷發射管,使用Mk15型魚雷 5座深水炸彈發射器 2條深水炸彈投軌 |
裝甲 | 舷側:0.75吋(19毫米) 甲板:0.5吋(13毫米) |
設計建造
編輯1940年7月法國淪陷,歐洲形勢驟然嚴峻。面對德國海軍日益增加的威脅,美國國會通過了兩洋艦隊法案,一次性批准了115艘驅逐艦的建造規劃[4],拉菲號即為其中一艘,由加州三藩市市的伯利恆鋼鐵廠負責建造。
包括拉菲號在內的前72艘驅逐艦本應按照1941年的海軍財政預算建造成更大、更強的弗萊徹級,但由於需求迫切,最終不得不服從於現實,按照班森級和格里維斯級的標準修建[4]。這兩級屬於過渡型設計,有重心偏高和防空薄弱的缺陷,故伯利恆鋼鐵廠在建造拉菲號時作了一些改進:比起戰前建造的姐妹艦,拉菲號將主炮從5座減少為4座,本來3號主炮塔的位置安裝1座俗稱「芝加哥鋼琴」的四管1.1吋(28毫米)高射炮[5];原有的12.7毫米高射機槍全部升級為厄利孔20毫米高射炮,並增加了雷達等現代化搜索設備。全艦於1941年1月13日動工鋪設龍骨;1941年10月30日下水,巴特利特·拉菲的孫女、贊助人愛蓮娜·G·福格蒂女士主持下水儀式[1];1942年3月31日,拉菲號正式交付美國海軍服役,首任(同時也是最後一任)艦長為威廉·E·漢克海軍少校[1]。
作戰經歷
編輯完成簡單的海試後,拉菲號即刻啟程,途徑珍珠港奔赴太平洋戰區。她於1942年8月28日抵達瓦努阿圖的埃法特島,隨即開始追獵附近海域的日軍潛艇[1];不久,拉菲號被編入利·諾伊斯海軍少將的第18特遣艦隊第23驅逐艦隊(英語:TF 18 DesDiv 23)[6],參與進攻瓜達爾卡納爾的海上行動。
9月15日,第18特遣艦隊航行至馬基拉島東南約150海里(280公里)處時,旗艦胡蜂號航空母艦遭日軍伊-19潛艇攻擊,身中四枚魚雷後沉沒[7]。拉菲號救起了部分船員,將他們平安送至最近的聖靈島[1]。失去旗艦後,拉菲號劃歸諾曼·斯科特少將的第64特遣艦隊(英語:TG 64.2)麾下[8],和主力集合後於9月18日到達新喀里多尼亞的努美阿。
埃斯佩蘭斯海角海戰
編輯1942年10月,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正處於白熱化的拉鋸階段。美日雙方海軍為支援陸戰攻勢頻繁交鋒,打擊對方運輸艦隊的同時保護己方運輸艦隊不受打擊。10月7日,斯科特少將奉盟軍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羅伯特·L·戈姆利海軍中將之命,率領第64特遣艦隊從聖靈島出發,攔截出沒於瓜島附近海域的日軍艦隊[9][10][11]。除了拉菲號外,第64特遣艦隊還包括兩艘重巡洋艦(旗艦三藩市號和鹽湖城號)、兩艘輕巡洋艦(博伊西號和海倫娜號)以及四艘驅逐艦(法倫霍爾特號、鄧肯號、布坎南號和麥卡拉號)。10月11日,第64特遣艦隊通過埃斯佩蘭斯海角,向薩沃島以西海域挺進。當日早些時候,斯科特少將接到情報, 稱發現一支兩艘重巡和六艘驅逐艦組成的日軍艦隊,於是他將艦隊排成一列縱隊,法倫霍爾特、鄧肯和拉菲在前,布坎南、麥卡拉殿後,巡洋艦位於中間。23時32分,斯科特少將決定向西南繼續索敵,便下令取230度左轉掉頭,前衛的驅逐艦放慢速度,等巡洋艦通過後再加速追上[12]。如此一來,美軍艦隊就變成了兩排,法倫霍爾特、鄧肯和拉菲位於巡洋艦隊右舷[註 1]。
與此同時,海倫娜號、博伊西號和三藩市號的雷達分別於23時32分、35分和40分發現了一個水面目標。那其實是日軍少將五藤存知指揮的第六戰隊,包括三艘重巡洋艦(青葉號、古鷹號和衣笠號)和兩艘驅逐艦(吹雪號和初雪號)。但斯科特少將卻誤以為那是右舷的三艘友軍驅逐艦,沒有通報後者[14]。拉菲號等就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飛速縮短着和日艦距離,最近時約5,000碼(4,600米)。23時30分,拉菲號進入戰鬥狀態[1]。
另一方面,五藤少將同樣誤判了對手,也以為接近的艦艇為友軍,甚至用探照燈向對方自報姓名[15]。23時46分,雙方狹路相逢,美軍艦隊恰好搶佔T字橫頭陣位,所有軍艦一齊開火。日軍旗艦青葉號猝不及防,在一分鐘內中彈40餘發。拉菲號集中火力攻擊青葉號的上層建築,並擊毀其B炮塔[16]。青葉號撤退後,拉菲號轉而開始攻擊右舷逆向而行的吹雪號,配合三藩市號迅速將其擊沉。隨後她向撤退的日艦發射照明彈,協助友軍追擊,並用炮火趕走初雪號,阻止其向美艦發射魚雷[17]。0時20分,斯科特少將見敵行蹤不定,下令停止追擊,鳴金收兵[18]。此戰日軍損失了古鷹號重巡洋艦和吹雪號驅逐艦,美軍鄧肯號驅逐艦傷重沉沒,拉菲號在戰鬥中毫髮無損。戰鬥結束後,拉菲號隨第64特遣艦隊返航,於10月13日回到聖靈島[1]。
瓜達爾卡納爾島海戰
編輯1942年11月11日,拉菲號加入第67特遣艦隊水面打擊群(英語:TG 67.4)[19],護送7艘運輸艦由努美阿前往倫加海峽。次日下午14時08分,日軍出動21架魚雷攻擊機突襲正在卸貨的運輸艦,包括拉菲號在內的護航艦隊將其成功擊退。日軍損失12架戰機,美軍三藩市號重巡洋艦被一架墜落的日機撞傷。是日,丹尼爾·卡拉漢少將奉命帶領第67特遣艦隊前往薩沃島海域,迎戰進犯的日軍水面艦隊,拉菲號擔任艦隊前衛。
13日1時24分,美日兩軍在薩沃島東南約5海里處不期而遇。雙方相向而行,距離僅3,000碼(2,700米)[20]。1時50分,日軍艦隊沖入美軍艦隊左翼,雙方在平射距離展開混戰。拉菲號緊跟艦隊先導庫欣號驅逐艦深入敵陣,正準備對方位315度的大型軍艦開火時,發現日軍第六驅逐艦隊的曉號驅逐艦在用探照燈照射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輪廓十分清晰,便轉而攻擊曉號。拉菲號用主炮接連命中曉號,摧毀其引擎[21]。失去動力的曉號很快被亞特蘭大號、三藩市號和海倫娜號等亂炮擊沉[22]。
當晚正值新月,漆黑一片,能見度極低。黑暗中,拉菲號的觀察哨突然報告左舷1,000碼(910米)處出現大型軍艦,日軍艦隊司令阿部弘毅中將坐鎮的比叡號戰列艦正打着探照燈,以25節高速攔腰衝來[23]。漢克艦長當即下令左舷五枚魚雷齊射(其中兩枚命中,但由於過近引信沒有起爆[23])並全速規避,方才勉強躲開。拉菲號和比叡號最近時相距僅10—20呎(3.0—6.1米),是風帆戰艦時代以來最近的一次交鋒[24]。兩艦距離如此之短,以至於比叡號的艦炮由於俯角不足竟無法瞄準拉菲號。後者藉此機會用所有武器從後方對準比叡號的艦橋猛烈射擊[25],傾瀉的炮彈將其羅經艦橋和射擊指揮所徹底摧毀[26]。日軍首席參謀鈴木正金中佐當場陣亡[27],阿部弘毅中將和艦長西田正雄大佐在內所有高級將領也都不同程度受傷[28][29]。得手後的拉菲號立刻從比叡左舷加速脫離,準備回歸隊形。
此時拉菲號由於過於冒進,已身陷日軍艦隊重圍:後方是艦橋一片火海的比叡號;右舷是另一艘金剛級戰艦霧島號;在前方,第四水雷戰隊的三艘驅逐艦(村雨號、五月雨號、朝雲號)正快速逼近,遠處還有輕巡洋艦長良號[1]。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漢克艦長決定首先解決左舷的村雨號。經過短暫交火,村雨號的一個鍋爐被拉菲號的5吋主炮摧毀[30],被迫退出戰鬥。甩掉村雨號後,拉菲號隨即調轉炮口迎擊另一艘「陽炎級驅逐艦」(夕雲級驅逐艦朝雲號誤認)[23][註 2]。在周旋中,拉菲號的2號、3號、4號主炮塔和魚雷發射管相繼被擊毀[32],但仍用僅剩的一門主炮頑強還擊[23];隨着距離拉開,拉菲號又重新進入比叡號的射程,巨艦的14吋主炮首輪即對其構成跨射[25],次輪命中艦橋;在多艦圍攻下,拉菲號的海圖室、鍋爐室、發電室[註 3]也屢屢中彈[32]。
1時52分許,一枚可能來自照月號驅逐艦的九三式魚雷擊中拉菲號左舷艦尾[32],船體從3號炮塔處斷成兩截[34][25][註 4],動力全失並燃起熊熊大火。漢克艦長見撤退無望,於1時55分下令棄艦[35]。5分鐘後,火勢蔓延至彈藥庫,魚雷殉爆引發全艦連鎖爆炸,拉菲號立刻沉沒[32]。包括艦長在內約三分之一的船員在這次爆炸中喪生。倖存者和隨後沉沒的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船員匯合,共乘救生艇登陸瓜島獲救[35]。
美軍第67特遣艦隊在1月12日夜~13日凌晨的激戰中損失慘重。相比日軍折損了一艘重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美軍包括諾曼·斯科特少將旗艦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在內共有兩艘輕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沉沒。其中拉菲號全艦247人中59人陣亡、116人受傷[2]。以此為代價,第67特遣艦隊挫敗了日軍當晚炮轟亨德森機場的計劃,為登陸部隊爭取了寶貴的一天時間[36]。尤其是拉菲號的捨身一搏消滅了阿部弘毅中將的參謀幕僚並破壞了比叡號的精確射擊能力[26],迫使阿部中將最終放棄任務,帶領艦隊撤出戰鬥。比叡號從13日天亮開始即受美軍不斷空襲,被迫自沉[37]。
後續
編輯嘉獎
編輯拉菲號的奮戰極大地振奮了美國海軍和民眾的士氣。各大報刊立刻刊登了她的英雄事跡以鼓舞民心[38],包括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海爾賽上將在內也先後致信嘉獎[39]。拉菲號艦長威廉·E·漢克少校因其非凡勇氣追授海軍十字勳章加佩金星章;大副以下共6人獲授銀星勳章、銅星勳章或海軍及陸戰隊勳章[40]。在8個月的短暫生涯中拉菲號共獲得3枚戰鬥之星。
瓜達爾卡納爾海戰勝利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將美國總統單位嘉獎授予拉菲號的全體船員。在美國二戰期間入役的約292艘驅逐艦中,僅8艘獲此殊榮[註 5]。嘉獎令正文如下[2]: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榮幸地將總統單位嘉獎授予
以表彰下文所述事蹟:
「茲嘉獎拉菲號驅逐艦在1942年9月15日至11月13日於南太平洋戰場中對抗日軍的傑出表現。她不顧附近仍有敵潛艇出沒,毅然對(胡蜂號)落水船員伸出援手;在埃斯佩蘭斯海角海戰中嶄露頭角後,她又成功擊退敵魚雷機空襲;在薩沃島的決戰中,儘管已遍體鱗傷且燃起烈火,拉菲號仍對進犯之敵予以迎頭痛擊。在敵人倉皇撤退後,不幸傷重沉沒。她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英勇不屈的光輝榜樣。」
紀念
編輯為紀念拉菲號和她的艦長在瓜達爾卡納爾海戰中的無畏表現,兩艘1943年新建的艾倫·M·桑拿級驅逐艦分別獲名拉菲號 (DD-724)和漢克號 (DD-702)。新拉菲號繼承了前輩的驍勇,在沖繩島戰役日軍的菊水特攻期間,替航空母艦擋下多達5架神風特攻機的撞擊,身負重傷仍堅持作戰[3],同樣獲得總統單位嘉獎,這在美國海軍史上絕無僅有。
1992年,一支由美國海軍老兵、海洋學家羅伯·巴拉德帶領的國家地理學會科考隊在距瓜達爾卡納爾島約半哩外發現了沉沒半個世紀的拉菲號驅逐艦殘骸[41]。拉菲號座於海底,艦艏至艦舯的前三分之二完好,但艦尾已不復存在。艦艏的兩座5吋主炮仍指向左舷,艦橋被比叡號主炮貫穿的孔洞清晰可見,一切都與倖存者所描述的相符[2]。2006年4月7日,拉菲號艦長威廉·E·漢克之女凱莉·W·希爾斯乘船來到拉菲號沉沒地點,為其敬獻花圈[2]。
另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一說這一陣型是由於三藩市號執行了錯誤的轉向命令所致。[13]。
- ^ 朝雲號在紀錄中也將其誤認為一艘馬漢級驅逐艦[31]。
- ^ 據倖存者回憶,命中發電室的炮彈很可能來自三藩市號的誤擊[33]。
- ^ 由於減少了一座炮塔,拉菲號的3號炮塔位置相當於早期班森級驅逐艦上的4號炮塔,即船尾數起第二個。
- ^ 另外七艘為:歐班農號驅逐艦 (DD-450)、休·W·哈德里號驅逐艦、波普號驅逐艦 (DD-225)、赫爾曼號驅逐艦 (DD-532)、霍爾號驅逐艦 (DD-533)、約翰斯頓號驅逐艦 (DD-557)、以及第二代拉菲號 (DD-724)。
參考資料
編輯引用
編輯- ^ 2.0 2.1 2.2 2.3 2.4 Destroyer History Foundation 2015.
- ^ 3.0 3.1 Laffey II (DD-724) 2015.
- ^ 4.0 4.1 McComb & Wright 2011,第17頁.
- ^ Wilde 1996,第41頁.
- ^ Task Force 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3).
- ^ Wasp VIII (CV-7) 2015.
- ^ Task Force 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 ^ Cook 1992,第19-20頁.
- ^ Frank 1992,第295-297頁.
- ^ Morison 2010,第148-149頁.
- ^ Wilde 1996,第50頁.
- ^ Cook 1992,第153-158頁.
- ^ Morison 2010,第154-156頁.
- ^ 古村啓蔵 2015,第128-131頁.
- ^ Wilde 1996,第59頁.
- ^ Bertke, Smith & Kindell 2014,第212頁.
- ^ Cook 1992,第96-97頁.
- ^ Task Force 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 ^ Frank 1992,第439頁.
- ^ 新屋順子 2007,第10-21頁.
- ^ Morison 2010,第242-243頁.
- ^ 23.0 23.1 23.2 23.3 History of USS Laffey (DD-459) 1952,第2頁.
- ^ Hammel 1988,第137-141頁.
- ^ 25.0 25.1 25.2 Wilde 1996,第99頁.
- ^ 26.0 26.1 戦史叢書83 1975,第365-366頁.
- ^ 淵田美津雄 & 奧宮正武 2008,第101頁.
- ^ Bertke, Smith & Kindell 2014,第375頁.
- ^ 豊田穣 1999,第142-144頁.
- ^ 第4水雷戦隊戦闘詳報 1958,第35頁.
- ^ 第4水雷戦隊戦闘詳報 1958,第33頁.
- ^ 32.0 32.1 32.2 32.3 Report of loss of USS Laffey. 1942-11-16 (英語).
- ^ Wilde 1996,第94頁.
- ^ Frank 1992,第442頁.
- ^ 35.0 35.1 Wilde 1996,第96頁.
- ^ Frank 1992,第461頁.
- ^ 豊田穣 1999,第172頁.
- ^ Wilde 1996,第117頁.
- ^ Wilde 1996,第101頁.
- ^ Wilde 1996,第107-113頁.
- ^ Yount 2009,第80頁.
文獻
編輯- Bertke, Donald A; Smith, Gordon; Kindell, Don. World War Ii Sea War, Vol 7: The Allies Strike Back 7. Bertke Publications. 2014: 442. ISBN 978-1937470111 (英語).
- Cook, Charles. The Battle of Cape Esperance: Encounter at Guadalcanal. Annapolis, MD: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2: 156. ISBN 978-1557501264 (英語).
- Frank, Richard B. Guadalcanal: The Definitive Account of the Landmark Battle. New York, NY: Penguin Group. 1992: 428-461. ISBN 978-0140165616 (英語).
- Hammel, Eric M. Guadalcanal: Decision at Sea, the Naval Battle of Guadalcanal, November 13-15, 1942. Pacifica, CA: Pacifica Military History. 1988: 516. ISBN 978-0935553352 (英語).
- McComb, Dave; Wright, Paul. US Destroyers 1934–45: Pre-war classes. Bloomsbury USA: New Vanguard. 2011: 48. ASIN B01BY303EY. ISBN 9781846034435 (英語).
- Morison, Samuel Eliot. The Struggle for Guadalcanal: August 1942 - February 1943: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5.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0: 480. ISBN 978-1591145516 (英語).
- 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 Laffey I (DD-459). U.S. Navy. 2015-07-28 [2017-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英語).
- 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 Laffey II (DD-724). U.S. Navy. 2015-07-28 [2017-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英語).
- 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 Wasp VIII (CV-7). U.S. Navy. 2015-10-26 [2017-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英語).
- Office of Naval Records and History Ships' History Section Navy Department. History of USS Laffey (DD-459). 1952: 3 (英語).
- Schom, Alan. The Eagle and the Rising Sun: The Japanese-American War, 1941-1943: Pearl Harbor through Guadalcanal 1. New York, NY: W. W. Norton & Company. 2004: 576. ISBN 978-0393326284 (英語).
- USS Laffey (DD-459). Battle Report of USS Laffey. No Serial. NARA. 1942-11-14: 3 (英語).
- USS Laffey (DD-459), Benson-class (Bristol-class) destroyer in World War II. Destroyer History Foundation.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9) (英語).
- Wilde, E. Andrew. The USS Laffey in World War II: Documents and Photographs (PDF). Needham, Massachusetts: Privately published by the editor. 2001: 192 [1996] [2017-05-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12-21) (英語).
- Willshaw, Fred. Destroyer Photo Index USS LAFFEY (DD-459). NavSource Naval History. [2015-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0) (英語).
- Yount, Lisa. Robert Ballard: Explorer and Undersea Archaeologist. New York, NY: Chelsea House Pub. 2009: 156. ASIN B00D12KPY0. ISBN 978-0816061730 (英語).
- 第4水雷戦隊司令部. 昭和17年10月31日~昭和17年11月18日 第4水雷戦隊戦闘詳報. 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1958: 54 (日語).
-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 戦史叢書83 南東方面海軍作戦(2) ガ島撤収まで. 東京都: 朝雲新聞社. 1975: 579. ASIN B000J87R90 (日語).
- 豊田穣. 撃沈:日米海戦記. 東京都: 光人社. 1999: 335. ISBN 978-4-7698-2234-9 (日語).
- 古村啓蔵. 重巡十八隻 軍縮条約が生んだ最先端テクノロジーの結晶. 東京都: 潮書房光人社. 2015: 350. ISBN 978-4-7698-1590-7 (日語).
- 新屋順子. 戦争と恵み. キリスト新聞社. 2007: 58. ISBN 978-4873955056 (日語).
- 淵田美津雄; 奧宮正武. 機動部隊奮戦す. 東京都: 學習研究社. 2008: 503. ISBN 978-4059012221 (日語).
外部連結
編輯- 拉菲號驅逐艦協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The Destroyer That Took on a Battleship:描寫拉菲號與比叡號決鬥的繪畫,作者Peter Defo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