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萨马·本·拉登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9年11月14日) |
奥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阿拉伯语:أسامة بن محمد بن عوض بن لادن,罗马化:Usāmah bin Muḥammad bin ‘Awaḍ bin Lādin,1957年3月10日—2011年5月2日[1][2]),简称为奥萨马·本拉登、奥萨马、本·拉登、宾·拉登或拉登。他是沙地阿拉伯王国利雅得省人,卡伊达组织的第一任首领,该组织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恐怖组织。本·拉登本人笃信伊斯兰教逊尼宗瓦哈比派[3]。
奥萨马·本·拉登 أسامة بن محمد بن عوض بن لادن | |
---|---|
卡伊达组织第1任首领 | |
任期 1988年8月11日—2011年5月2日 | |
继任 | 艾曼·扎瓦希里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奥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 1957年3月10日 沙地阿拉伯利雅得 |
逝世 | 2011年5月2日 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 34°10′09″N 73°14′33″E / 34.16928°N 73.24252°E | (54岁)
死因 | 击毙 |
国籍 | 沙地阿拉伯(1957-1994) 无国籍(1994-2011) |
身高 | 1.95米(6呎5吋) |
配偶 | Najwa Ghanhem Khadijah Sharif Khairiah Sabar Siham Sabar Amal Ahmed al-Sadah |
儿女 | 26名子女 |
宗教信仰 | 伊斯兰教逊尼派(瓦哈比派/萨拉菲)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卡伊达组织(1988-2011年5月2日) |
服役时间 | 1984年-2011年 |
军衔 | 阿卡伊达组织埃米尔 |
参战 | 苏联-阿富汗战争 |
本·拉登被美国政府指控为1998年美国大使馆爆炸案的幕后主谋,名列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要犯。
本·拉登最初否认与911恐怖攻击有关,但已于2004年承认责任[4][5]。然而FBI发言人Rex Tomb在2006年表示没有确实证据证明本拉登涉及911事件[6][7]。因此始终没有就911事件正式起诉本·拉登[8][9]。2011年本·拉登被杀后,FBI在其官方网站表示本·拉登是911袭击的主谋[10]。
2004年3月18日,美国众议院一致通过一项法案,将提供线索导致本·拉登被捕的赏金从2,500万美元增加到5,000万美元。虽然普遍认为本·拉登藏身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一带,实际上外界没有人知道本·拉登身在何处,甚至指他早已身亡。
2011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指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座豪宅里被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突袭击毙[11]。其尸体于次日海葬于北阿拉伯海。另外虽然是反恐伙伴之一,但美国政府未经巴基斯坦政府讨论即进行秘密斩首行动,引来巴基斯坦政府强烈的不满。
人名
编辑“奥萨马”的本意指“狮子”。“本·拉登”的意思则是“拉登的儿子”或“拉登的后裔”,媒体称他“本·拉登”而非“奥萨马”是建基于欧美的姓氏观念。其阿拉伯语全名意为:“拉登之子阿瓦德之子穆罕默德之子奥萨马”,亦即“奥萨马”才是他自己真正的本名,而拉登则只是他曾祖父的名字。[12]因此,称他“奥萨马”或全名“奥萨马·本·拉登”才是真正符合阿拉伯人命名习惯的称法。然而大部分中文媒体都跟随着西方媒体的叫法,将之翻译为“拉登”或“本·拉登”。[原创研究?]
因为阿拉伯文里没有利用罗马拼音的转写系统,奥萨马有很多不同的罗马拼音译名,当中有几个常见翻译,通常被媒体使用的是Osama bin Laden(奥萨马·本·拉登),而情报界通常使用Usama bin Laden或Usama bin Ladin(乌撒玛·本·拉登),缩写为UBL。
“奥萨马·本·拉登”(أسامة بن لادن)意思是“拉登的子孙奥萨马”,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奥萨马的全名意思是“拉登的儿子阿瓦德的儿子穆罕默德的儿子奥萨马”(名·بن·父·بن·祖·بن·曾祖);事实上是拉登的曾孙。这种说法指称,“本拉登”并非一个姓氏,因为闪族人并无姓氏观念,他们全名书写方式是“子名”bin“父名”,翻译为中文时常译为“某人的儿子某某人”。然而,尽管传统上无姓氏观念,现代阿拉伯人往往会使用一个家族传承的“姓氏”,如同现代犹太人,而本拉登即是如此。事实上,拉登并非奥萨马的曾祖父,而是他的二十五世祖。[13]若到拉登为止,按阿拉伯传统人名书写方式,则奥萨马的全名为奥萨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阿布德·本·阿里·本·奥马尔·本·阿里·本·阿瓦德·本·阿布德·本·阿瓦德·本·阿布德·本·叶海亚·本·拉萨·本·贾法尔·本·巴德尔·本·阿里·本·贾法尔·本·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拉西赫·本·阿里·本·阿布-贝克尔·本·赛义德·本·穆罕默德·本·萨利姆·本·拉登。 [原创研究?]
虽然阿拉伯人习惯上不把“本·拉登”作为姓氏,但本·拉登家族为了与欧美企业做生意,基于权宜上方便,有时也会依照欧美人的习惯,用此名来称呼家族企业的名称以权充姓氏;此时强调的是自己乃是“拉登的子孙”。[原创研究?]
新华社译名室认为,“拉登”应该译为“拉丹”,“本·拉登”是根据英语或汉语拼音的发音翻译的,但本·拉登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在阿拉伯语中根本没有“登”这个音节,“丹”才是正确的发音。中国中央电视台认为,央视从一开始的报道中就用“本·拉登”,更名容易让观众感到困惑,因此继续使用“拉登”此名[14]。
生平
编辑1957年3月10日,本·拉登生于沙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一个以建筑业(沙地本拉登集团)为生的富裕家族。其父穆罕默德·本·拉登为沙地本拉登集团的创始人,一生有55个子女,而本·拉登本人排行第17个。他的母亲阿丽亚·加南来自叙利亚。穆罕默德·本·拉登是一位非常严格的人,加上见面少,因此本·拉登和父亲的关系十分冷淡。[15]他的父母在本·拉登三岁时离婚,加南后来和穆罕默德·本·拉登的公司同事Mohammed al-Attas再婚。[16]
根据美国情报表示,本·拉登身高约在6呎4吋至6呎6吋之间(193-198厘米),体重大约160磅(73千克),高大英俊而清秀[17]。
私人生活
编辑1974年,17岁的本·拉登在拉塔基亚迎娶了叙利亚籍的妻子和表妹娜吉瓦·加南(Najwa Ghanem)。本·拉登本来就有三位妻子,而且育有13名子女,不过由于结婚又离异,他拥有过22次左右的婚姻,所以他实际有多少名子女并没有正式的统计过[18]。在阿卜杜拉国王大学进修期间,他学习了经济学和工商管理[19]。有消息表明他在1979年获得了土木工程学位[20],于1981年得到公共行政学位[21]。有资料显示本·拉登在大学时期非常刻苦[22],但亦有传言表明,说他在就读了3年之后肄业离校[23]。大学生的他遇上了2位伊斯兰学者,并从此执迷于伊斯兰教中的《古兰经》教义和圣战论。父亲在早年去世后,他继承家里的大笔遗产,并担任家族企业的总工程师。当时估计他的财产达到3亿美元,但是现在一般认为只有2,500万。
职业生涯
编辑本·拉登曾在1980年代赴巴基斯坦接受训练。当时著名的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即与美国合作企图推翻苏联扶植的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本·拉登经由巴方与美国 CIA 建立关系,借由美、巴等国训练与援助,参加反苏游击战。1988年他成立卡伊达组织抗苏,至1989年苏联军队撤离阿富汗。[24]
1990年波斯湾战争爆发前,美军进驻沙地阿拉伯。本·拉登对沙地阿拉伯王室允许主要由基督徒所组成的美军保卫伊斯兰教圣地非常的不满,双方矛盾逐渐深化。后来他于1992年离开沙地阿拉伯,前往苏丹组织对抗美军的战争。1994年,在美国的压力下,沙地阿拉伯政府剥夺了本·拉登的国籍,从此以后本·拉登一直到他被击毙为止都是无国籍[25]。
1996年苏丹在美国压力下驱逐了本·拉登,他随即带领卡伊达组织人员前往阿富汗,次年本·拉登接受了美国CNN的专访录像并向全世界宣布将要发动圣战[26]。刚刚掌权的阿富汗塔利班当局高度依赖以本·拉登为首的富裕阿拉伯人提供的大量资金和财政支持,本·拉登集团与塔利班之间的利益关系迅速深入绑定,也基于共同的教义,企图在阿富汗建立全球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大本营,训练大批恐怖分子,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圣战。本·拉登还娶了塔利班领导人毛拉·奥马尔13岁的女儿[27]。
本·拉登是21世纪国际恐怖组织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恐怖分子,他也被称为恐怖主义的“精神领袖”。沙地阿拉伯的教长曾表示:“屠杀无辜平民,是恐怖活动而不是圣战,亦绝对不是出于安拉或是穆罕默德的启示,因为真主与先知是慈爱而无私的”。不过《法新社》评论则指出,“本·拉登显然获得了许多阿拉伯人的支持,其卡伊达组织也日益扩张,美国必须要检讨其对中东与伊斯兰的政策,以免此类恐怖主义的产生”。而美国政府的说法是:“针对的是以本·拉登为首的恐怖份子,对伊斯兰教与其教徒并无敌意,但是反恐行动将是永不休止”[28]。
恐怖活动
编辑本·拉登在1988年左右成立了盖达组织后,与其他恐怖主义组织合作,开始在中东之外招收成员,分布于东南亚、非洲、欧洲和美国。
1993年2月美国的世贸中心爆炸案,导致6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1995年11月利雅得美军军营爆炸案,5人死亡;埃及驻巴基斯坦使馆爆炸案,17人丧生。
1995年本·拉登承认在沙地阿拉伯本土的利雅得和宰赫兰执行恐怖活动,被剥夺沙地阿拉伯的公民权。
1996年宰赫兰美空军住所爆炸案。
1997年开罗外国旅游者客车爆炸案。
1998年8月东非美国大使馆爆炸案。257人死亡、5000余人受伤。
2000年10月也门美国“科尔”军舰爆炸案,17人死亡。
2001年9月11日早晨(美国东部时间),美国本土发生了九一一袭击事件,事件中4架民航客机被劫持,其中2架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其中1架撞向了五角大厦,第4架因机舱内乘客与劫机歹徒搏斗,最终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此事件导致近3000人死亡。
2006年6月30日本·拉登在互联网上公布的一段录音中,称被美军炸死的统一圣战组织领袖扎克维为圣战雄狮,并表示盖达组织将继续在伊拉克的圣战[30]。
2007年9月本·拉登继2004年后首次在一卷录影带《告美国人民书》中发表讲话,号召追随者以加剧杀戮和战斗的方式结束伊拉克战争,但没有发出具体的恐怖袭击威胁。
遇袭身亡
编辑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5月2日凌晨,美国总统奥巴马于白宫宣布,本·拉登当晚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北150公里的城市阿伯塔巴德于住宅内被击毙。通过对比本·拉登和他死去的亲姐姐的DNA,证实了他的身份。
本·拉登生前藏身于在阿伯塔巴德的一座豪宅里,据悉该宅建于2005年,价值约100万美元,没有电话和网络服务,从外观上看,该建筑的大小,约为该区其他房屋8倍,并配有铁丝网护栏和高墙等保卫设施。有目击者称,该住所距离巴基斯坦陆军军官学校的大门仅100米之近。
此次秘密行动由奥巴马授权“一小队美军”执行。在这次行动中,本·拉登的一个儿子哈立德被打死,同时被捕的包括本·拉登的2个妻子、6个孩子和4名亲信[1][31]。据美国政府官员披露,美国海军海豹特种部队第六分队大约24位官兵,在得到奥巴马总统命令后,分乘4架直升机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加齐空军基地出发突袭本·拉登藏身地,在其住宅外降落,由外部攻坚。美军攻入住宅后,在3楼一个房间找到无武装的本·拉登,美军随即开火,本·拉登胸部先中一枪,接着左眼上方中了致命一枪,倒地身亡,部分头骨遭子弹击飞,鲜血混合脑浆四溢。整个过程持续约30分钟,美军没有人员伤亡,但有一架直升机坠毁,官方声称可能是因为其住宅围墙过高使该机降落时之上升气流不足或是因为该机为增强隐蔽性能而多经改装致使驾驶困难;后此机于美军离去的同时被以炸药炸毁,美军突袭杀死本·拉登的隐蔽行动,被美国政府判定为合法。
战斗结束后美军搜查了这栋建筑,带走本·拉登的电脑硬盘、DVD光碟和其它资料与数据,连同其尸体搭直升机离开现场返回美军基地,宅内其他人员移交巴基斯坦当局安置。除了本·拉登外,还有3名成年男子死亡,其中1人是本·拉登的儿子,另外两人是本·拉登的警卫、还有一名女子丧生,2名在现场的女子受伤。之前有谣传本·拉登枪战时躲在女子身后,以作为人肉盾牌或者挡箭牌之说法,已被证实为假消息。美军查获的DVD光碟中,有些是现代色情片,不知是否为本·拉登本人还是其部下所拥有,因为连同住的3名本·拉登妻妾也不知情[32]。
奥巴马政府考虑到本·拉登是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在3日内下葬是对伊斯兰教传统的尊重,但美国舍弃了伊斯兰习用的土葬而采用海葬,因此本·拉登被枪杀后的24小时内,其尸体被送往美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在清洗与念诵《古兰经》后,投入北阿拉伯海。采用海葬使本·拉登葬身于汪洋大海,亦是为了防止本·拉登的坟墓日后变成其他恐怖分子的朝圣或者纪念之圣地[33]。然而遗体已消失于阿拉伯海,加上美国政府一直以影像太过骇人为理由,不公布其死亡的照片与录影,也造成不少人质疑本·拉登是否已经死亡[34][35]。
原先只有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国务卿希拉莉·克林顿等人可得览照片,5月12日中央情报局迫于各方压力开始向国会议员展示照片,参议员詹姆斯·英霍夫(James Inhofe)表示本·拉登死状凄惨恐怖,但仍支持将照片公之于众,以定民心[36]。
本·拉登死后,卡伊达组织现由本·拉登的副手艾曼·查瓦希里医师接班,查瓦希里是一名埃及的眼科医师,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调查,查瓦希里亦是九一一事件的幕后策划人之一,相较于本·拉登,查瓦希里的作风更为激进[37](查瓦西里后于2022年7月被美军击毙)。
虽然美国无公开任何本·拉登死亡的照片,但根据各方公开的消息,美军方面说在击毙本·拉登后曾让屋内的人(包括本·拉登的妻儿、侍卫等)去辨认尸体,而这些人由事后赶来的巴基斯坦方面接管(后来部分人被遣返回原籍,部分人在巴基斯坦服刑)。来自巴基斯坦方面的消息说屋中的这些人承认与本·拉登的密切关系(与调查资料吻合),并明确表示本·拉登已死。另外盖达组织也确认本·拉登已被美军击毙,并发动了几次针对性的报复行动。
流行文化
编辑本·拉登的个人形象经常被用来制成网络迷因,通常会在他的肖像上添加一句大赞辞"Allahu Akbar "(意为“真主至大”)。
告美国人民书
编辑2023年11月,以色列—哈马斯战争期间,本·拉丹于2002年发表的《告美国人民书》成为公众争议的主题,此前一些TikTok用户对本·拉登在信中关于以巴冲突的声明表示同情,许多用户在推特上发布了这些视频的合集后,本·拉登的这封信迅速传播开来[38][39]。本·拉登的这封信原本刊载在《卫报》的网站上已经有20多年,《卫报》在11月15日以“信件被断章取义疯传”为由删除了原稿,TikTok也开始删除分享这封信的视频。[40][41][42][43]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Bin Laden Dead, US Officials Say. 纽约时报.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3).
- ^ Al-Qaeda leader Bin Laden 'dead'. BBC News. 2011-05-01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4).
- ^ Profile: Osama bin Laden. Al Jazeera. [2024-11-08] (英语).
- ^ Bin Laden claims responsibility for 9/11. CNN. 2004-10-29 [2017-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7) (英语).
- ^ Full transcript of bin Ladin's speech. Al Jazeera. 2004-11-29 [2017-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1) (英语).
- ^ Why Was 9/11 Not Mentioned on Osama Wanted Poster?. The New American. 2011-05-06 [2016-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英语).
- ^ Profile: Rex Tomb. History Commons.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9).
The reason why 9/11 is not mentioned on Osama bin Laden’s Most Wanted page is because the FBI has no hard evidence connecting bin Laden to 9/11.
- ^ Osama Bin Laden never charged for 911 - Inside Job likel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1-05-02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9).
- ^ Bin Laden, Most Wanted For Embassy Bombings?. The Washington Post. 2006-08-28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1).
- ^ Bin Laden Killed — FBI. [2017-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1).
- ^ 中國評論新聞:奧巴馬將宣布賓拉登死訊.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 ^ 陈效卫. 青记观察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名错译现象剖析. 青年记者. 2021, (13): 60–61. ISSN 1002-2759. doi:10.15997/j.cnki.qnjz.2021.13.015.
- ^ عائلة بن لادن. [2024-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 (阿拉伯语).
- ^ 新华社译名室 为本·拉丹“正名”. 法制晚报. 2011-05-04 [2018-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 ^ “Osama bin Laden’s mother breaks her silence seven years after his deat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 Arabiya [10-08-2018]
- ^ “My son, Osama: the al-Qaida leader’s mother speaks for the first ti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Guardian [03-08-2018]
- ^ 追捕进行时:美国政府利用PS技术修改本拉登样貌照片_cnBeta 最新消息_cnBeta.COM. [2011-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2).
- ^ Michael Slackman. Osama Kin Wait and Worry. Los Angeles Times. 2001-11-13 [201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6).
- ^ Messages to the World: The Statements of Osama bin Laden, Verso, 2005, p. xii.
- ^ Encyclopedia of World Biography Supple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Vol. 22. Gale Group, 2002. (link requires username/password)
- ^ A Biography of Osama Bin Laden. PBS Frontline. [201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0).
- ^ Aziz Hug. The Real Osama. The American Prospect. 2006-01-19 [201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30).
- ^ Gunaratna, Rohan. Inside Al Qaeda 3rd. Berkley Books. 2003: 22. ISBN 0231126921.
- ^ Yahoo奇摩新闻编辑室. 塔利班、蓋達組織、IS 有什麼差別? 阿富汗動盪20年 恐怖組織全解析. Yahoo新闻. 2021-08-27 [2023-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4).
- ^ 拉登走上恐怖主义历程:海湾战争成心理转折点. [2015-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4).
- ^ CNN, Osama Bin Laden declares jihad in 1997 CNN interview, 2011-05-02 [2024-11-08]
- ^ Dan Ackman. The Cost Of Being Osama Bin Laden. Forbes. 2001-09-14 [2019-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3).
- ^ 王亦名.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论美国与中东形势》. 邯郸
- ^ Eyewitness News ABC7NY, John Miller reflects on conversation with Bin Laden a few years before 2001, 2021-09-10 [2024-11-08]
- ^ AP Archive, Recorded Message from Osama bin Laden, 2015-07-21 [2024-11-08]
- ^ Osama bin Laden killed in U.S. raid, buried at sea. 华盛顿邮报.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7).
- ^ 拉登大宅藏大量色情片 星島日報. [2011-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7).
- ^ Mason, Jeff. U.S. handling bin Laden's body in Islamic tradition. 英国伦敦. 路透社. 2011-05-02 [201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2).
- ^ 本·拉登生死都如谜 死讯引疑问[永久失效链接], 自由时报. 2011年5月3日
- ^ 本·拉登毙命罩疑云 阴谋论四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社. 2011年5月3日
- ^ 美中央情报局开始向议员展示拉登尸体照片. 新闻中心_新浪网. 2011-05-12 [2011-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5) (中文(简体)).
- ^ 英媒称扎瓦赫里有望接替拉登成基地组织领导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羊城晚报. 2011-05-04
- ^ Ohlheiser, A. W. The controversy over TikTok and Osama bin Laden's "Letter to America," explained. Vox. 2023-11-17 [2023-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November 2023).
- ^ Did a letter written by Osama bin Laden really go viral on TikTok this week?. NPR. 17 November 2023 [18 Nov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November 2023).
- ^ *Knolle, Sharon. The Guardian Deletes Osama bin Laden's 'Letter to America' After It Goes Viral on TikTok. The Wrap. 15 Nov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November 2023).
- Roche, Calum. Osama bin Laden's 'letter to America' in full, as reaction trend goes viral. as. 16 Nov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November 2023).
- ^ Guardian deletes Osama Bin Laden's old letter to America after the internet started debating it. CNBC TV18. 16 Nov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November 2023).
- ^ *UK newspaper removes viral bin Laden letter. France24. 16 Nov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November 2023).
- Upadhyay, Prapti. "Insanely eye-opening," Osama Bin Laden's 'Letter to America' goes viral, leaves netizens divided. 16 November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16 November 2023).
- Montgomery, Blake. TikTok 'aggressively' taking down videos promoting Bin Laden 'letter to America'. The Guardian. 16 November 2023 [13 April 2024].
- ^ 阮佳琪. 本·拉登的“告美国人民书”因巴以局势突然疯传,《卫报》急删21年前原稿. 观察者. 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