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凯氏带
Super Wang在话题“优良条目评选”中的最新留言:3年前
凯氏带因符合标准而获列入优良条目。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如条目不再达标可提出重新评选。 | ||||||||||
| ||||||||||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优良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关于这个条目,凯氏带,在台湾许多人会称之为卡氏带,请教诸先进,遇到这种不同地区有不同译名,应作如何处置? [arthur]
- 问题已通过全局转换的方法解决——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10月28日 (五) 05:14 (UTC)
新条目推荐讨论
- 维管束植物根部吸收水分与无机盐时,在内皮层会受到哪种疏水结构的阻挡,而需改以共质体途径才能继续运输?
- 说明:原创条目,提名优良条目。这篇条目应该是15年前我第一次编辑的条目(当时还没创账号),共质体途径则是我所建立的第一个条目。--Labyrinthulomycetes🧬A virus is a piece of bad news wrapped in protein 2021年4月17日 (六) 07:04 (UTC)
- (+)支持--Yrr933!(留言) 2021年4月17日 (六) 14:11 (UTC)
- (+)支持,符合标准。——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1年4月18日 (日) 10:45 (UTC)
- (+)支持--Banyangarden(留言) 2021年4月18日 (日) 11:57 (UTC)
- (+)支持,符合标准!--Ŋguls(讨论·贡献) 2021年4月21日 (三) 00:09 (UTC)
优良条目评选
编辑凯氏带(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提名人:Labyrinthulomycetes🧬A virus is a piece of bad news wrapped in protein 2021年4月17日 (六) 07:09 (UTC)
- 投票期:2021年4月17日 (六) 07:09 (UTC) 至 2021年4月24日 (六) 07:09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21年5月24日 (一) 07:10 (UTC)起
请记得为当选条目撰写简介页面,如此当选条目才有可能出现在首页。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原创条目(又是一篇英文版被完全写坏的条目)。卡氏带(凯氏带)是中学生物课本中有出现的名词,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我15年前在维基百科的第一次编辑应该就是这篇条目(当时连账号都没有),因此对我个人是意义重大。这15年对凯氏带本身也是意义重大,过去我们对凯氏带的了解很少,甚至连成分都有所争议,近年几篇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则基本阐明了卡氏带发育的过程,这些内容皆已写入条目中。Labyrinthulomycetes🧬A virus is a piece of bad news wrapped in protein 2021年4月17日 (六) 07:09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河水|滇 2021年4月17日 (六) 14:08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ICOCAで行こか?/なんでやねん! 2021年4月18日 (日) 08:20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祝你在乱流下平安 2021年4月18日 (日) 10:38 (UTC)
- (!)意见:发现历史的部分还有相当的扩充空间,像是过去很常被使用的“卡氏点”(Casparian dot),根据Merriam-Webster的解释,指的就是卡氏带的横剖面观;而就我在BHL上整理的结果,这个名称甚至比“卡氏带”还早出现(1873年已有文献提及Caspary'schen Fleck,而Casparyschen Streifens则到20世纪初才有确切记载),因此有介绍的必要。此外,Priestley和North在1922年对卡氏带的分析,即阁下在条目中提及“首度自植物根部分离了卡氏带以研究其成分”,也是需要补充的来源。——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1年4月18日 (日) 11:11 (UTC)
- Labyrinthulomycetes🧬 2021年4月18日 (日) 19:02 (UTC)
- 原始描述,虽然还没看完,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最晚在1858年就提过卡氏带(见Caspary, 1858: p.442),而非晚至1865年(那篇文章是1864年五月就完成的)。就我目前解读的资讯,卡斯伯里应该是先从横切面注意到点状外观的卡氏带,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他似乎都用“fleck”或“punkt”来称呼卡氏带,以及先有“卡氏点”才有“卡氏带”的名称沿革。另一个值得注意之处是,卡斯伯里在1858年有这么一段话: 我找了卡斯伯里于1865年的
感谢阁下提供,之前没注意到德文文献中有“卡氏点”一说,已经加入条目中。Priesteley, North 1922的文章我编辑时其实有读,读完后认为用一句话概括即可,因此原本没有列入来源,而是用来源11(Song et al.)的文章来佐证这句话,不过既阁下认为应该补充,我已经加入了。--
- Labyrinthulomycetes🧬 2021年4月18日 (日) 19:02 (UTC)
“ | Planchon (Vict. reg. p. 25, Taf. I,. Fig. 6 u. 11) ist der Erste, der eine höchst ähnliche Zellreihe in der Wurzel der Victoria regia beobachtet hat, welche hier das centrale Gefässbündel-System umgiebt; ihre Zellen zeigen im Querschnitt von oben, wie bei Elodea canadensis, einen mittleren dunklen Punkt auf der Seitenwand zwischen je zwei Zellen. Planchon giebt eine Abbidung (Fig. 11a), welche diese Zellreihe schief von der Seite und mit einer Reihe von unter einander liegenden dunklen Punkten marquirt darsellt; er hält diese Zellreibe für Gefässe. | ” |
——Caspary, 1858: 441 |
- 也就是说,在卡斯伯里之前的Jule Planchon可能就观察到了“卡氏点”,但Planchon当时有没有仔细描述这个构造,我还不知道。这部分若要细查,得整理不少资料。另外就阁下所先前的回复,有一处基于好奇想问:条目正文提到Priesteley & North分离出卡氏带以分析成分,他们的文章我还未拨出时间读,请问结果是什么?和过去所认为的木栓质一致吗?——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1年4月23日 (五) 20:43 (UTC)
- 内皮层给写了?--Labyrinthulomycetes🧬-分生全扫 2021年4月23日 (五) 21:42 (UTC)
- 内皮层,感谢阁下的建议。——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1年4月24日 (六) 08:52 (UTC) 看来早期的内皮层研究都集中在德语区,爬梳起来会麻烦些,至少我还没找到阁下期望的综述资料。此外,碍于手边已有条目,加上这阵子还有研究以及普通生物学的期中考,顶多只能把卡氏带的发现部分补完,短时间内恐怕无法着手编写
感谢阁下的整理。Priesteley & North的结论没什么新意(The Casparian strip consists of impregnating substances of various kinds, including derivatives of fatty acids and substances giving the reactions characteristic of of lignified membranes; The unknown basal substance present in the Casparian strip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great resistance to concentrated acids and alkalis),它的重要性仅是首次分离卡氏带,因此我没有在条目中讨论其结论,关于卡氏带的成分后来的木栓质、木质素之争才是重点。发现历史好像需完全仰赖德文文献,我不会德文实在难以下手,没有找到英文文献探讨这方面的历史,英文资料都只是草草带过一句1865年发现而已,所以我原本甚至不打算另开一章节介绍的,在阁下提起前实不知背后脉络如此复杂,如果有计划扩充这方面的内容,不知道有没有德文的综述文章或书籍可以参考(比使用Caspary, Planchon这些人的初级文献理想)。另外阁下对这方面有下功夫的话,要不要干脆把
- 内皮层给写了?--Labyrinthulomycetes🧬-分生全扫 2021年4月23日 (五) 21:42 (UTC)
- 也就是说,在卡斯伯里之前的Jule Planchon可能就观察到了“卡氏点”,但Planchon当时有没有仔细描述这个构造,我还不知道。这部分若要细查,得整理不少资料。另外就阁下所先前的回复,有一处基于好奇想问:条目正文提到Priesteley & North分离出卡氏带以分析成分,他们的文章我还未拨出时间读,请问结果是什么?和过去所认为的木栓质一致吗?——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1年4月23日 (五) 20:4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Banyangarden(留言) 2021年4月18日 (日) 12:0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感谢贡献--SickManWP邀请您参与♥️边缘人小组的活动·✏签到发表于 2021年4月20日 (二) 13:56 (UTC)
- (&)建议:在图像的说明栏里加上卡氏带的大概位置,目前的说明无法得知那里是卡氏带。-- Lonicear(留言) 2021年4月21日 (三) 13:19 (UTC)
- 条目中的图片是我选过卡氏带比较明显的,我试着增加了一点说明,但感觉帮助不是很大,您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说明方式。--Labyrinthulomycetes🧬 2021年4月21日 (三) 18:43 (UTC)
- 感谢添加说明,前面二张图大概知道那里是卡氏带了,松树那张图虽然还有点疑惑,就不打扰了。-- Lonicear(留言) 2021年4月22日 (四) 01:47 (UTC)
- 松叶那张因为没有染色确实比较难看出来,但因为叶中有卡氏带是罕见的例外情形我还是放上了。阁下能看到内皮层吗(那一圈念珠状、比较扁的细胞),其中可以隐约看到卡氏带,深色部分则是丹宁、树脂等填充物。--Labyrinthulomycetes🧬 2021年4月22日 (四) 09:31 (UTC)
- 感谢。-- Lonicear(留言) 2021年4月23日 (五) 01:36 (UTC)
- 松叶那张因为没有染色确实比较难看出来,但因为叶中有卡氏带是罕见的例外情形我还是放上了。阁下能看到内皮层吗(那一圈念珠状、比较扁的细胞),其中可以隐约看到卡氏带,深色部分则是丹宁、树脂等填充物。--Labyrinthulomycetes🧬 2021年4月22日 (四) 09:31 (UTC)
- 感谢添加说明,前面二张图大概知道那里是卡氏带了,松树那张图虽然还有点疑惑,就不打扰了。-- Lonicear(留言) 2021年4月22日 (四) 01:47 (UTC)
- 条目中的图片是我选过卡氏带比较明显的,我试着增加了一点说明,但感觉帮助不是很大,您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说明方式。--Labyrinthulomycetes🧬 2021年4月21日 (三) 18:4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A22234798(留言) 2021年4月22日 (四) 12:06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感谢贡献,看见这条目就想起考试题—Hihipk(贡献、讨论、留名) 2021年4月23日 (五) 04:50 (UTC)
- 8yes:通过。--2, 3, 5, 7, 11, 13, 17... 2021年4月24日 (六) 09:4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