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中國紅色歌曲,曲調源自民歌《芝麻油》,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陝北地區流行的一首情歌《白馬調》使用了這一曲調,並影響了歌曲《東方紅》的最初創作。《東方紅》的原作者和創作經歷存在爭議。後來公木等人對其進行了修改,成為如今通行的三段歌詞版。現在通行的合唱版是由著名作曲家李煥之編曲。該曲是一首歌頌中國共產黨及歌頌共產黨主席毛澤東的革命頌歌,在文革期間被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實上的國歌

中國國歌歷史
清朝 1878—1896
清朝 1896—1906
清朝 1906—1911
清朝 1911—1912
普天樂(半官方)
李中堂樂(半官方)
頌龍旗(半官方)
鞏金甌
北洋政府 1912—1913
北洋政府 1913—1915
北洋政府 1915—1919
1915
1915—1919
北洋政府 1919—1921
北洋政府 1921—1926
北洋政府 1926—1928
五族共和歌
卿雲歌(第一次)
中華雄立宇宙間
原歌詞
重新填詞
盡力中華歌
卿雲歌(第二次)
中華雄立宇宙間(第二次)(第二次重新填詞)
中華民國 1926—1930
中華民國 1930—
國民革命歌
黃埔軍校訓詞/三民主義歌(中華民國國歌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1931—1937國際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

1949—1966
1966—1978
1978—1982
1982—
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原歌詞
無歌詞
重新填詞(繼續革命的戰歌)
原歌詞
註:
  1. 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自1966年起事實上被廢止,正式場合只奏曲不演唱歌詞,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事實上取代了國歌的地位;1978年重新填詞,1982年恢復原歌詞[1]
  2. 兩岸分治,目前中國大陸使用義勇軍進行曲,台灣則使用黃埔軍校訓詞/三民主義歌
  3. 香港(1997年7月1日起)及澳門(1999年12月20日起)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1967年《東方紅》合唱
1964年《東方紅》序曲葵花向太陽

創作和修改

編輯
 

芝麻油

編輯

《東方紅》的旋律,源自一首名叫《芝麻油》的典型的黃土高原民歌。據音樂家劉熾回憶,《芝麻油》是一首晉西北民歌。[2][3]

 
東方紅海報

根據劉熾回憶,歌詞為[2]

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見想死個人,呼兒嗨喲,哎呀我的三哥哥

白馬調

編輯

《白馬調》又稱《騎白馬》或《騎白馬,跨洋槍》,陝北民歌。

騎白馬,挎洋槍,三哥哥吃了八路軍的糧,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兒嘿喲,打日本就顧不上。
要穿灰,一身身灰,肩膀上要把槍來背,哥哥當並抖起來,呼兒嘿喲,家裡留下小妹妹。[4]

「東方紅」誕生

編輯

1942年陝北農民李有源,或說1943年陝北一名教員李錦旗根據《騎白馬》的曲調創作了最初東方紅。此處作者有爭議,詳見下方「作者爭議」一段。

1943年,延安文藝工作者(一說是作曲家劉熾)將其再次重新填詞如下: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兒嗨喲)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領導陝甘寧,迎接移民開山林,咱們邊區滿地紅。
三山低,五嶽高,毛主席治國有功勞,邊區辦得呱呱叫,老百姓頌唐堯。
邊區紅,邊區紅,邊區地方沒窮人,有了窮人就移民,移民能夠斷窮根。

今日版本

編輯

1945年10月24日,由延安魯藝六十多師生組成的東北文藝團到達瀋陽。以「東方紅」第一段為基礎,重新填詞,創作了後來流行的三段版的《東方紅》。當時共有4段,但第4段是歌頌東北民主聯軍的,隨著東北民主聯軍的撤銷,第4段也就不再傳唱了。當時參與討論修改的有公木劉熾雷加嚴文井王大化等,其中由公木執筆負責記錄,並由公木最終整理修改[5]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兒嗨喲)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毛主席,愛人民,他是我們的帶路人。為了建設新中國(呼兒嗨喲)領導我們向前進。
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哪裡有了共產黨(呼兒嗨喲)哪裡人民得解放。

作者爭議

編輯

《東方紅》現行版三段歌詞的為公木整理確定,曲調源自陝北民歌。據劉熾回憶,公木後來保留了《移民歌》第一段原詞,只是將「謀生存」改為「謀幸福」,後兩段歌詞全部是公木新填上去的。1945年11月初的一個晚上,在瀋陽演出時首次正式以「東方紅」三字命名歌曲。1946年春夏,長春、哈爾濱等廣播電台也曾播唱過這首歌,報名「陝北民歌、張松如(即公木)改詞」。在延安時,作曲家賀綠汀曾把《東方紅》編成混聲合唱曲多次演唱,受到廣泛讚譽。但由於過多地強調了它的民歌色彩,作為頌歌就覺得不夠滿足。1951年世界青年聯歡節前夕,李煥之改編後定型,放慢了速度並運用轉調手法使音樂得到進一步升華,音樂形象更顯輝煌,《東方紅》作為一首頌歌也基本定型。這些是沒有爭議的。有爭議的是第一段歌詞的作者,但整首歌曲以第一段最為重要也最為知名。流行的看法是陝西佳縣的李有源,但還有很多的其他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出版物中,多隻寫編曲作者,而詞作者寫為「陝北民歌」[6]

佳縣二李

編輯
 
李有源像

李有源、李增正是陝西葭縣張家莊人,二人是叔侄關係,被後人稱為「佳縣二李」。

  • 1942年冬,農民李有源挑著糞桶到縣城去擔糞,看見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霞光萬丈,渾身頓覺溫暖起來,他心中一動,開始構思一首新歌,經反覆推敲,根據當時流傳的情歌《騎白馬》的曲調創作了東方紅的第一段《移民歌》「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生存,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據其孫子說,與其看到佳縣縣委門口的大幅標語「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救星」有關。[7]也有版本說:1942年,李有源從葭縣人民政府事務秘書藍田升的筆記本上,看見有「東方紅」三個字,便引起了他用來象徵共產黨毛主席的聯想。
  • 1943年,陝甘寧邊區號召邊區北部的貧苦農民上南部開荒大生產。1944年春,李有源創作了《移民歌》,東方紅一段為其第一段。[7]
  • 1944年3月11日的《解放日報》在文章《移民歌手》中載有《毛主席領導窮人翻身》(即《移民歌》)的9段歌詞,指出作者為李增正。[8]據記者陳伯林報道:陝北葭縣1942年遭旱災,政府組織70多位貧困農民向南移民開發荒山,李增正是副隊長,路上有的移民想家,平時擅編秧歌的李增正說:「咱們在路上紅火些,大家就不想家了。毛主席領導窮人翻身,咱就編個《毛主席領導窮人翻身》(即《移民歌》)的歌來唱吧。」記者陳伯林在報道李增正時,還將歌曲的9段歌詞和所用《騎白馬·掛洋槍》的曲譜(即《白馬調》)全部發表在《解放日報》上,後來收進張松如(即公木)與何其芳共同署名編注的《陝北民歌選》一書。
  • 1944年秋,為創作反映移民工作的歌劇《下南路》,一批延安文藝工作者(有賀敬之劉熾張水華於藍張魯關鶴童馬可等)到陝北葭縣體驗生活,進入烏龍堡,附近傳來一陣雄壯的歌聲,曲調親切、新鮮。他們循著聲音找去,看到兩位青年人正站在一群老鄉面前教唱:「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教唱歌的青年就是當時的「移民模範」李有源、李增正叔侄倆。李有源、李增正叔侄回答了很多關於移民的問題。採訪進行得很熱烈,大家還特地請他倆唱一唱所編的那個歌兒。李家叔侄立刻拉開了嗓門、坐在炕頭上唱起來:「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生存,呼兒咳喲,他是人民大救星……」時任延安魯藝音樂系助教的劉熾到民間採風有一個習慣,衣袋裡朝夕不離地裝著一本用粗馬蘭紙裝訂的搜集民歌的小筆記本。劉熾一直認為:民族民間音樂是取之不盡的,用之不竭的源泉。採訪了李家叔侄後,劉熾他們認為,李家叔侄唱的《移民歌》正好與移民有關,就把它用在了《下南路》中。[8]
  • 1952年,陝西省委綏德專區召開文藝創作者代表大會,李有源在會上作了「我是怎樣編寫《東方紅》的」發言,隨之成為新聞人物。自此,李有源取代了李增正,成為《東方紅》的當然詞作者。[8]
  • 隨著《東方紅》的流行,李有源作為作者也廣為認知,其「創作故事」曾被編入書籍、拍進電影。[8]
  • 1955年5月,時年52歲的李有源患肝硬化腹水去世。李有源病逝20年後,文化部為佳縣劃撥專款,佳縣文化館修葺李有源墓,在所立的墓碑上書:「《東方紅》作者李有源之墓」。[8]
  • 1977年,時年59歲的李增正去世。

李錦旗

編輯

李錦旗是佳縣黑水坑村人,1941年畢業於延安邊區師範學校,後回佳縣任通鎮完小教務主任,兼音樂教員和語文教員。李錦旗出身革命家庭,父親和哥哥都是老紅軍、共產黨員,父親還是農協會長。據李錦旗生前回憶,《移民歌》歌詞是1943年上半年在葭縣通鎮完小工作時編寫的。調是採用了《騎白馬·掛洋槍》的調唱的。李錦旗被作為《東方紅》詞作者首次對外公開,是在1992年《火花》雜誌第7期發表了一篇谷威撰寫的《東方紅詞曲「原籍」新考》,提出:據劉熾同志考證,「移民模範李有源和他的侄兒李增正唱的6段《移民歌》是佳縣一語文老師(指李錦旗)所作,第一段是『東方紅,太陽升』原詞,後來人們感到內容有些單薄,又填了3段歌頌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內容,成了9段《移民曲》……」。

東方紅大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
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哪裡有了共產黨,哪裡人民得解放。
八路軍在前方,辛辛苦苦打東洋,和那友軍比較來,還是咱們辛苦的「太」。
毛主席像大陽,馬列主義放光明,她的思想照四方,照得人民亮堂堂。[4]

歌詞創作完以後,套用了佳縣流行的《騎白馬》的曲調。歌曲首先在佳縣任通鎮完小(當時李增正是該校學生)由學生們學唱,後在佳縣縣城流行。

1944年,邊區政府號召佳縣等地貧困農民向南移民開發荒山,李有源叔侄在移民隊裡,李有源創作了反映移民的《移民歌》,首段採用了李錦旗《東方紅》的首段歌詞,曲調也是《騎白馬》。[4]

政治地位

編輯
 
1964年10月16日毛澤東劉少奇接見東方紅全體演員

東方紅一曲,作為一首歌頌毛澤東、共產黨的歌曲,其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政治寓意。隨著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不斷加深,該曲的政治意義也就更加特殊,逐漸成為毛澤東崇拜的一個標誌。[9]

文革時期

編輯

《東方紅》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具有某種官方性質。因為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者田漢被「打倒」,《東方紅》事實上取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位置[10]文革爆發後,中國大陸很多廣播電台及有線廣播站的開始曲被統一改為《東方紅》,直到文革結束數年後這種方式才結束。

歌曲使用

編輯
北京電報大樓在敲鐘之前先播放《東方紅》
外部影片連結
  東方紅(大合唱),《東方紅》選曲
  北京站整點報時
  天津火車站悠揚《東方紅》
  太原火車站6:00報時鐘聲《東方紅》
  長沙火車站東方紅音樂報時 2015-02-07
  外灘大本鐘2014新年鐘聲

改編

編輯

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一首歌頌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的歌曲影片《東方又紅》,這首歌與《東方紅》旋律完全一致,但將歌詞原來歌頌毛澤東部份改成歌頌習近平,第一句改成「東方又紅,太陽重升,習近平繼承了毛澤東」,「大救星」改成「大福星」。影片依然保留了《東方紅》的合唱聲,畫面則主要展示習近平閱兵及視察農村的情景,該歌曲躥紅後立即遭到當局封殺[1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陳永浩. 唱國歌,的確很感動流淚?-立法會 CB(2)1300/17-18(21)號文件 (PDF). 
  2. ^ 2.0 2.1 趙世民. 《东方红》遗案. 工會博覽. 1994年, (第6期) [2017-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6). 
  3. ^ 戴晴《東方紅》始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4.0 4.1 4.2 鲜为人知的《东方红》往事. 中國古曲網. 2008-08-08 [2012-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7). 
  5. ^ 公木:随风飘扬的歌 绝不随风飘荡的人. 網易解放軍報. 2010-06-13 [2012-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30). 
  6. ^ 王鼎南;為什麼不寫出「東方紅」詞作者的姓名[J];《人民音樂》;1956年02期
  7. ^ 7.0 7.1 红歌《东方红》的创作故事:初冬暖阳激发灵感. 中國新聞網. 2011-05-05 [2012-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8. ^ 8.0 8.1 8.2 8.3 8.4 曾经传唱世界的名曲《东方红》作者是谁?. 鳳凰網人民政協報. 2010-10-11 [2012-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3). 
  9. ^ 1957年到1964年在中國被囚的法國人鮑若望在其所著的《毛澤東的囚徒》中提到當時犯人每天早晨必須唱兩首歌,第一首是《國際歌》,第二首就是《東方紅》
  10. ^ 網易新聞中心 新中國國歌歌詞改換風波,田漢版本被指不合國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义勇军进行曲》在台湾曾是“头号禁歌”. sd.ifeng.com. [2019年5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28日). 1974年11月24日,國民黨建黨80周年,台視公司以特別節目「獻忠誠」。結果節目一播出,先把「警總」給嚇壞了——雄壯如雲的背景音樂,正是《東方紅》。 
  12. ^ 海关大楼见证外滩百年沧桑. [2014-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8). 
  13. ^ 铁路上海站南广场响起东方红报时乐曲 世博大钟踩准世博“节拍”. 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2014-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8). 
  14. ^ 西安报话大楼:新颜再唱《东方红》. 陝西日報. 2021-08-30 [2023-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8) –透過陝西省人民政府. 
  15. ^ SW15135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印尼語廣播開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val Signals Online,2017年1月26日
  16. ^ SW15135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印尼語廣播開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adiofun-Hong,土豆網,2013年12月22日,16:28
  17. ^ 新疆人民廣播維吾爾語文化廣播開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val Signals Online,2007年5月22日
  18. ^ 忻霖. “高级黑”? 颂习作品《东方又红》蹿红被封. RFA. 2016-03-09 [2023-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7).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