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運動會
亞洲運動會(簡稱亞運會、亞運;英語:Asian Games,簡寫:Asiad)是亞洲的綜合性運動會,為國際奧會承認的地區性大型綜合運動會,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亞奧理事會)主辦,每4年一屆。其前身是遠東運動會和西亞運動會,第一屆亞洲運動會原定於1949年2月在印度的新德里舉行,由於主辦國籌備等原因延至1951年舉行,目前共舉辦19屆。
簡稱 | 亞運會、亞運、ASG |
---|---|
格言 | 永遠向前(Ever Onward) |
首屆賽事 | 1951年 |
每隔 | 4年 |
上屆 | 第19屆亞洲運動會 |
下屆 | 第20屆亞洲運動會 |
網址 | http://www.ocasia.org/games/ |
亞運歷史
編輯遠東運動會
編輯1912年,中華民國、日本、菲律賓三國代表經協商後成立了遠東體育協會,並於次年舉行第一屆遠東運動會。從1913年至1934年間,先後在菲律賓的馬尼拉、上海、日本的東京和大阪等地舉辦了十屆遠東運動會,最初是每兩年舉行一屆,1927年後改為每四年舉行一屆。前幾屆運動會只有中華民國、日本、菲律賓三國參加,第九及第十屆,分別有印度和荷屬印度組團參加比賽。開設的比賽項目有田徑、游泳、足球、籃球、棒球、網球、排球等。1934年,日本堅持把滿洲國拉入遠東運動會,遭到中華民國的抗議並宣布退出,遠東體育協會宣告解體,運動會亦隨之停辦。
西亞運動會
編輯亞洲業餘體育聯合會的成立
編輯1948年7月,倫敦第14屆奧運會舉行期間,中華民國與菲律賓的體育人士欲恢復遠東運動會,並與亞洲各國體育人士商討。當時印度體育領導人古魯·杜特·松迪認為遠東運動會不足以體現亞洲體育運動的水準和亞洲人民團結精神,主張創辦一個所有亞洲國家的亞洲運動會。他遍訪了來倫敦參加奧運會的亞洲國家體育代表,並邀請了韓國、中華民國、菲律賓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召開了關於成立亞洲體育運動組織的籌備會議。會議決定起草亞洲運動會有關文件和章程並確定於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第一屆亞洲運動會(因印度國內原因,運動會延至1951年舉行)。1949年2月,亞洲國家體育組織代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會議,會上正式成立了「亞洲業餘體育聯合會」(隨後更名為「亞洲運動會聯合會」),1981年改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至今。
會徽及會旗
編輯第一代會徽採用至2006年亞洲運動會。此會徽的設計的中間的太陽代表亞洲運動的發展及推廣。最上方是國際奧會的會徽,其下是亞運的標語「Ever Onward」(永遠向前);而在亞運會徽之下則是亞運理事會「Olympic Council of Asia」的字樣。[來源請求]
第二代的會徽在2006年12月2日在杜哈亞運會舉行期間公布,而新的會徽採用回太陽的代表,其意義一樣,而在會徽的右上角及左下角分別是代表東亞的龍及代表西亞的鷹,也代表亞洲的團結之意。而在會徽的下面有國際奧會的會徽及「Olympic Council of Asia」的字樣。第一個使用新會徽的運動會是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來源請求]
舉辦城市
編輯亞運會的舉辦城市由亞奧理事會執委通過淘汰制投票得出,即如果所有城市在首輪投票中都沒有過半數勝出,就將票數最低的城市逐個淘汰,以此類推,直至將剩下兩個城市決出勝負。在投票前,亞奧理事會執委們還要對各申辦城市進行全方面的考察以決定其投票意願。
亞運會與其他綜合性運動會的區別
編輯奧運會
編輯- 範圍不同,奧運會是全球性的體育比賽,亞運會是亞洲範圍內的體育比賽。
- 比賽項目不同,亞運會中有很多非奧運項目。
- 參賽者不同,奧運選手來自世界各地,亞運選手只是來自亞洲。
- 部份亞運項目是奧運資格賽,只需達到指定名次就可獲得奧運參賽資格。
- 部分亞運項目是該單項的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同樣達到指定名次就可獲得世界盃參賽資格。
其他國際性綜合運動會
編輯比賽項目
編輯亞運會開設的比賽項目由亞奧理事會認可。主辦國可在認可的項目中選擇比賽項目,每屆亞運會比賽項目不得少於11項,除田徑和游泳以外的項目由亞運會主辦國選擇,所設各項目至少須有4個以上參賽隊。而且考慮亞洲不同區域的傳統文化特點,並且為亞洲各個國家或地區的青年提供展示技能的機會及增加亞運會的吸引力,亞運會設立一部分非奧運項目。
2018雅加達亞運首次將電競比賽列為和游泳、田徑一樣的奪牌競賽,選手們將為了國家榮譽爭奪六個項目的獎牌。雖然電競在雅加達亞運只是表演項目,但2022年的杭州亞運就列為一項正式比賽項目。
|
|
報名規定
編輯- 個人項目:
- 田徑和游泳項目,每個會員組織可報2人(無替補隊員)。
- 其他項目,每個會員組織可報1人(無替補隊員)。
- 集體項目:每個會員組織可報1隊,每隊人數不得超過有關國際單項聯合會所允許的人數。
參賽國家及地區
編輯亞運會參賽國家和地區均為亞奧理事會成員,目前亞奧理事會共有45個成員國家和地區[1]。
以色列過去為亞奧理事會的成員之一,但由於政治因素退出亞奧理事會(因為鄰近或相關國家,至今只有約旦、埃及、土耳其承認其地位並和平往來),沒有再參加第8屆之後的亞運會(之後就參加歐洲運動會)。
而同在亞洲的土耳其、亞美尼亞、喬治亞、亞塞拜然和賽普勒斯也非亞奧理事會的成員(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國家也同時承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最有價值運動員
編輯1998年曼谷亞運會開始設立「最有價值運動員」稱號,該稱號由世界各國媒體投票產生,為亞奧理事會和賽會組委會認可官方獎項。
總獎牌榜
編輯亞運會參賽各國的排名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
- 以金牌數排列名次:先看金牌數,如金牌數相等看銀牌、再相等看銅牌以此類推。
- 以獎牌數列名次:將金、銀、銅牌數相加,多者列前,若相同再以第1項排名
- 以前三名換算分數總和排名次:第一名3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分,得分相加,總分多者列前,若相同再以第1項排名。
以下是採用第一種排名方法所統計得到的各參賽國排名:
排名 | 國家/地區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中國 | 1674[2] | 1105 | 791 | 3,570 |
2 | 日本 | 1084 | 1104 | 1054 | 3,242 |
3 | 南韓 | 788 | 719 | 916 | 2,423 |
4 | 伊朗 | 192 | 202 | 217 | 611 |
5 | 印度 | 181 | 240 | 353 | 774 |
6 | 哈薩克 | 165 | 180 | 292 | 637 |
7 | 泰國 | 144 | 189 | 311 | 644 |
8 | 印度尼西亞 | 129 | 156 | 260 | 545 |
9 | 北韓 | 121 | 162 | 189 | 472 |
10 | 中華臺北 [3] | 118 | 164 | 304 | 586 |
11 | 烏茲別克 | 106 | 138 | 169 | 413 |
12 | 菲律賓 | 71 | 116 | 242 | 429 |
13 | 馬來西亞 | 69 | 109 | 166 | 344 |
14 | 巴林 | 49 | 27 | 28 | 104 |
15 | 卡達 | 48 | 37 | 49 | 134 |
16 | 香港[4] | 46 | 96 | 141 | 283 |
17 | 新加坡 | 44 | 65 | 124 | 233 |
18 | 巴基斯坦 | 44 | 64 | 99 | 207 |
19 | 科威特 [5] | 29 | 34 | 39 | 102 |
20 | 沙烏地阿拉伯 | 29 | 15 | 27 | 71 |
21 | 蒙古國 | 28 | 51 | 104 | 183 |
22 | 越南 | 18 | 75 | 103 | 196 |
23 | 以色列 [6] | 18 | 16 | 19 | 53 |
24 | 緬甸 | 17 | 31 | 57 | 105 |
25 | 阿聯 | 12 | 22 | 27 | 61 |
26 | 斯里蘭卡 | 12 | 13 | 26 | 51 |
27 | 敘利亞 | 9 | 8 | 16 | 33 |
28 | 吉爾吉斯 | 8 | 26 | 47 | 81 |
29 | 伊拉克 | 7 | 17 | 26 | 50 |
30 | 塔吉克 | 6 | 8 | 21 | 35 |
31 | 約旦 | 5 | 21 | 28 | 54 |
32 | 黎巴嫩 | 5 | 5 | 9 | 19 |
33 | 澳門 [7] | 3 | 14 | 22 | 39 |
34 | 土庫曼 | 3 | 9 | 18 | 30 |
35 | 柬埔寨 | 3 | 2 | 6 | 11 |
36 | 南越[8] | 2 | 1 | 4 | 7 |
37 | 孟加拉 | 1 | 5 | 8 | 14 |
38 | 阿曼 | 1 | 1 | 4 | 6 |
39 | 南北韓聯隊[9] | 1 | 1 | 2 | 4 |
40 | 阿富汗 | 0 | 6 | 12 | 18 |
41 | 寮國 | 0 | 4 | 14 | 18 |
42 | 尼泊爾 | 0 | 3 | 23 | 26 |
43 | 汶萊 | 0 | 1 | 5 | 6 |
44 | 葉門 | 0 | 0 | 2 | 2 |
巴勒斯坦 | 0 | 0 | 2 | 2 | |
46 | 不丹 | 0 | 0 | 0 | 0 |
馬爾地夫 | 0 | 0 | 0 | 0 | |
東帝汶 | 0 | 0 | 0 | 0 |
歷屆亞運會
編輯屆次 | 主辦地 | 日期 | 參賽國家 | 亞運會宣布開幕者 | 運動員人數 | 大項 | 小項 |
---|---|---|---|---|---|---|---|
一 | 印度新德里 | 1951年3月4~11日 | 11 | 印度總統拉金德拉·普拉薩德 | 489 | 6 | 57 |
二 | 菲律賓馬尼拉 | 1954年5月1~9日 | 19 | 菲律賓總統拉蒙·麥格塞塞 | 970 | 8 | 76 |
三 | 日本東京 | 1958年(昭和33年)5月24日~6月1日 | 20 | 日本天皇裕仁(昭和) | 1820 | 13 | 97 |
四 |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 1962年8月24日~9月4日 | 16 | 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卡諾 | 1460 | 13 | 88 |
五 | 泰國曼谷 | 1966年(佛曆2510年)12月9~20日 | 18 | 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拉瑪九世) | 1945 | 14 | 143 |
六 | 泰國曼谷 | 1970年(佛曆2514年)12月9~20日 | 16 | 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拉瑪九世) | 2400 | 13 | 135 |
七 | 伊朗德黑蘭 | 1974年9月1~16日 | 25 | 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 | 3010 | 16 | 202 |
八 | 泰國曼谷 | 1978年(佛曆2521年)12月9~20日 | 25 | 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拉瑪九世) | 3842 | 19 | 201 |
九 | 印度新德里 | 1982年11月19日~12月4日 | 33 | 印度總統吉亞尼·宰爾·辛格 | 3411 | 21 | 147 |
十 | 南韓漢城(今首爾) | 1986年9月20日~10月5日 | 27 | 大韓民國總統全斗煥 | 4839 | 25 | 270 |
十一 | 中國北京 | 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 | 31 | 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 | 6122 | 29 | 310 |
十二 | 日本廣島 | 1994年(平成6年)10月2~16日 | 42 | 日本天皇明仁(平成) | 6828 | 34 | 337 |
十三 | 泰國曼谷 | 1998年(佛曆2541年)12月6~20日 | 41 | 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拉瑪九世) | 6554 | 36 | 376 |
十四 | 南韓釜山 | 2002年9月29日~10月14日 | 44 | 大韓民國總統金大中 | 7711 | 38 | 419 |
十五 | 卡達杜哈 | 2006年12月1~15日 | 45 | 卡達埃米爾哈馬德·賓·哈利法·阿勒薩尼 | 9520 | 39 | 424 |
十六 | 中國廣州 | 2010年11月12~27日 | 45 |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 9704 | 42 | 476 |
十七 | 南韓仁川 | 2014年9月19日~10月4日 | 45 | 大韓民國總統朴槿惠 | 9707 | 36 | 437 |
十八 |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巨港 | 2018年8月18日~9月2日 | 45 | 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 | 11,720 | 40 | 465 |
十九 | 中國杭州 | 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註 1] | 45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 11,954 | 40 | 481 |
二十 | 日本愛知-名古屋 | 2026年9月19日~10月4日 | 日本天皇德仁(令和) | ||||
二十一 | 卡達杜哈 | 2030年 | |||||
二十二 | 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 | 2034年 |
參考及註釋
編輯- ^ Asian Map of NOCs (45). [2009-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2).
- ^ 粗體字為該項獎牌數量獲得最多者
- ^ 包括1954年、1958年、1966年、1970年以 中華民國名義參賽所取得的獎牌數
- ^ 包括 英屬香港 時期參賽獲得的獎牌數。
- ^ 包括由於科威特政府對國內的奧林匹克運動進行干預,國際奧會對科威特奧委會實施禁賽,科威特選手以個人身份參加2010年亞洲運動會所取得的獎牌數。
- ^ 以色列由於政治原因退出亞奧理事會,沒有再參加第8屆之後的亞運會。
- ^ 包括 葡屬澳門時期參賽所取得的獎牌數
- ^ 1974年越南共和國被越南民主共和國統一,次年成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原南越獎牌數不計入統一後越南成績。
- ^ 北韓及韓國在2018年亞洲運動會部分項目組成聯隊參賽獲得獎牌數不計入北韓及韓國成績。
- ^ 原定2022年舉辦,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推遲至2023年,對外改稱「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不再保留2022字眼。
來源
編輯- Stefan Huebner, Pan-Asian Sports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Asia, 1913-197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ingapore: NUS Press,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