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祺
劉安祺(1903年5月12日—1995年9月8日),字壽如,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生於山東省嶧縣韓莊鎮。
劉安祺 | |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03年5月12日 大清山東省嶧縣 |
逝世 | 1995年9月8日(92歲)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 |
籍貫 | 山東嶧縣 |
國籍 | 中華民國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學歷
| |
經歷
|
早年經歷
編輯1926年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後分發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教導師第三團步兵第7連擔任排長,該團先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58團,隸屬國民革命軍第14師。其自述首次作戰時北伐戰爭中東路軍進攻福州,劉安祺所屬的步兵連在作戰中衝入周蔭人所轄部隊指揮所,俘虜陸軍第十二師第二十三旅旅長李春生。
後晉升58團第二營代理營長兼突擊隊長,參與龍潭戰役。戰後該團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團第三團,脫離14師建制。也由於轉任為蔣中正護衛部隊,劉安祺並未參與長江以北的第二階段北伐戰爭,在改編警衛團後,劉安琪指揮的步兵營改制為機槍營。
北伐戰爭後,劉安琪曾在蔣桂戰爭中派遣支援顧祝同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2師。勝利後,該營轉調武漢要塞改制為混成營,劉安琪在該部隊升任中校營長。該營後投入蔣唐戰爭,戰勝後歸建南京,編入國民革命軍教導第1師,投入中原大戰。中原大戰中,劉安琪指揮的混成營在歸德戰役中攻入商丘城,俘虜萬選才、萬墊尊、石振青。
中原大戰後,劉安琪升任國民革命軍警衛師第三團團長。因寧粵分裂蔣中正通電下野,警衛師更名為國民革命軍87師,劉安琪仍為該師下轄第三團團長。在民國二十一年投入一·二八事變淞滬戰役。
戰役結束後,劉安琪隨87師移防江西省投入江西剿共戰爭,並晉升步兵261旅少將旅長。在黃獅渡戰鬥中首次投入作戰,取得勝利。期間因福建事變爆發,87師轉移至福建省對十九路軍作戰。戰役結束後,劉安琪所屬的261旅仍駐防福建,防禦羅炳輝指揮的共軍部隊攻擊。
民國二十四年(1935),隨87師歸建南京,進行調整師訓練。
中年經歷
編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曾任第八十七師二六一旅旅長、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六十一師副師長、第七十八師師長、第九十七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七軍軍長。後任青年軍第二〇五師師長,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軍長、第七兵團司令官。
1936年10月5日晉升陸軍少將。1946年起,任第十一綏靖區司令官兼行政長官,駐青島,指揮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軍和第十九師,及2個保安旅,1個山東警備旅改編部隊。1948年9月22日,晉升陸軍中將。
1949年2月20日,到溪口向蔣介石報告:「美國海軍人員對青島問題,態度已變,表示不願放棄;但我本身實無把握固守。」[1]:157後任第二十一兵團司令官。5月3日,解放軍發起青島即墨圍攻戰役。6月1日,發起著名的青島大撤退,此撤退極為成功,蔣介石曾以快慰的心情說道:「此次青島撤退,最為完整,不但軍隊及裝備物資毫未損失,並將在青的反共人士及青年均已撤退赴臺,至可嘉慰。」6月2日,解放軍攻佔青島[2]:8932。劉安祺第二十一兵團在美國第七艦隊撤出青島後,登艦前往台灣基隆[2]:8932。繼赴瓊、穗作戰,掩護廣州撤退。
到台灣後,1950年任台中防衛區司令。後任第二軍團司令、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陸軍總司令、三軍聯合參謀大學校長、國防研究院副院長等職。1961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1961年至1965年任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
晚年經歷
編輯1969年起,連續被聘為國民黨第十至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1970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1974年任中央信託局理事會主席,1982年辭去該職。曾被聘為中華民國總統府戰略顧問。
參考文獻
編輯軍職 | ||
---|---|---|
前任: 羅列 |
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 1961年8月—1965年8月 |
繼任: 高魁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