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 (日本)

日本古代氏族

秦氏(日語:秦氏)為日本一個古代的氏族,與東漢氏同為具影響力的渡來人氏族。他們自稱秦始皇的後代;《新撰姓氏錄》則稱是三世孫孝武王之後[1]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秦氏
假名はたうじ
平文式羅馬字Hata-uji

概要

編輯

據《日本書紀》記載,秦氏之先祖百濟人弓月君(《新撰姓氏錄》作融通王)於應神天皇14年自朝鮮半島率領樂浪郡)地區二十七縣的人歸化於日本[2]根據新撰姓氏錄記載,有人說秦氏乃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苻堅的王室或貴族因戰亂而經朝鮮半島至日本避亂。[來源請求] 另,秦始皇四世孫功滿王在仲哀天皇時來到。[3]

秦氏主要據地在山背國葛野郡山口郡紀伊郡雄略天皇後,受到朝廷的重用(當時有92部,18600人[來源請求])。

雄略天皇,賜,將秦酒公日語秦酒公(太秦公)立為統領秦氏的伴造[4],負責養蠶製絲與織布、土木工程與農業、理財。另一人是秦河勝(他是官奴),聖德太子的寵臣,負責建設廣隆寺

裴世清曾在山口郡發現一秦王國,每方面也與秦代一樣。[5]這裡所講的秦王國,可能就是秦氏的聚居地。

秦氏有太秦公秦長連秦野秦人秦川秦上秦下秦內秦井秦多秦當秦佐秦冠秦前秦黨秦原秦部秦許秦常秦勝秦人部秦川邊秦大藏秦小宅秦井手秦中家秦田村秦長田秦物集秦泉寺秦高橋秦達布秦佐此佐等分支。他們在桓武天皇時權力很大。他們對開發鴨川一帶貢獻很大。

平安時代部份人以惟宗氏日語惟宗氏為名,島津氏亦以秦氏先祖而自稱。另外,四國長宗我部氏香宗我部氏日語香宗我部氏也自稱是秦氏後裔。姓羽田的與他們有關,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曾公開承認自己是秦人之後。波多氏日語波多氏、已智、三林、長岡、山村、秦公、秦姓、國背、物集、大里、伊美吉、川勝氏、神保氏也是秦氏後人。

與秦氏有關的神社或寺廟

編輯

最有名是伏見稲荷大社,而大酒神社日語大酒神社是祭祀秦始皇、孝武王、功滿王。

神社

編輯

寺廟

編輯

現代秦氏

編輯

1554年秦幸清戰敗,秦氏被整肅,多改姓羽田、長岡、波多、波多野日語波多野(另一部份為藤原秀鄉後裔)等等。但現代有少數人復姓秦氏。[來源請求]

系譜圖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左京諸蕃上. 新撰姓氏錄. 秦始皇帝三世孫孝武王之後也。 
  2. ^ 応神14年. 日本書紀. 十四年春二月。百濟王貢縫衣工女。曰眞毛津。是今來目衣縫之始祖也。是歳。弓月君自百濟來歸。因以奏之曰。臣領己國之人夫百廿縣而歸化。然因新羅人之拒。皆留加羅國爰遣葛城襲津彥。而召弓月之人夫於加羅。然經三年而襲津彥不來焉。 
  3. ^ 左京諸蕃上. 新撰姓氏錄. 男功滿王,足仲彥天皇【謚仲哀。】八年來朝。男融通王,【一雲弓月王。】譽田天皇【謚應神。】十四年來朝,率廿七縣百姓歸化,獻金銀玉帛等物。大鷦鷯天皇【謚仁德。】御世,以百廿七縣秦氏,分置諸郡,即使養蠶織絹貢之。天皇詔曰:「秦王所獻絲綿絹帛,朕服用柔軟,溫煖如肌膚。」仍賜姓波多。次登呂志公、秦酒公,大泊瀨幼武天皇【謚雄略。】御世,絲綿絹帛委積如岳,天皇嘉之,賜號曰禹都萬佐。 
  4. ^ 太田亮『姓氏家系大辭典』角川書店、1963年
  5. ^ 列傳46東夷-倭国传. 隋书 81. 大業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貢。使者曰:「聞海西菩薩天子重興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門數十人來學佛法。」其國書曰「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云云。帝覽之不悅,謂鴻臚卿曰:「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明年,上遣文林郎裴清使於倭國。度百濟,行至竹島,南望𨈭羅國,經都斯麻國,迥在大海中。又東至一支國,又至竹斯國,又東至秦王國,其人同於華夏,以為夷洲,疑不能明也。又經十餘國,達於海岸。自竹斯國以東,皆附庸於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