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調元(1886年11月12日—1943年12月8日),雪暄(又作雪軒),直隷省保定府安新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

追贈陸軍一級上將陳調元,《中國名人錄》第四版,1931年

生平 編輯

直系的活動 編輯

1904年(光緒30年),入北洋速成武備學堂。畢業後,被任命為武昌陸軍第三中學堂教習。1909年(宣統元年),任保定陸軍通國速成學堂地理教官。

中華民國成立後的1913年(民國2年),陳調元被任命為馮國璋手下軍官。後來,陳調元向馮國璋進言,使張宗昌獲登用,陳調元成為張宗昌獨一無二的好友。1916年(民國5年),陳調元任第74混成旅旅長,駐紮徐州

1920年(民國9年)9月,被直系江蘇督軍李純任命為徐海鎮守使,同皖系軍隊交戰。10月李純自殺,齊燮元繼任。齊燮元十分仰賴北洋武備學堂時代的同學陳調元,任命其為蘇魯豫皖四省剿匪總司令。

1925年(民國14年),轉投奉系的張宗昌進軍徐州,陳調元於5月投降張宗昌,被任命為第6師師長。但是,作為江蘇督軍南下的奉系的楊宇霆受到冷遇。怕遭怨恨的陳調元於同年9月重歸直系的孫傳芳,並捕獲了奉系的臧式毅。陳調元被孫傳芳任命為第8軍軍長、皖軍總司令,吸收了原來皖系的軍隊。

1926年(民國15年)4月,中國國民黨北伐軍進軍江西省,孫傳芳任命陳調元為第5方面軍總指揮,進行迎撃。不久,孫傳芳軍在江西大敗,陳調元投靠張宗昌,駐紮安慶。1927年1月3日,陳調元任孫傳芳部第一方面軍總司令,自皖西向江西出動。2月19日,陳調元等密謀與革命軍合作,暗中接受了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七軍軍長兼北路軍總指揮的任命。3月1日,張宗昌、孫傳芳因陳調元態度不明,將陳部在蚌埠、浦口部隊繳械,陳部旅長孫東雲逃往徐州。3月4日,陳調元自安慶到蕪湖。

國民政府的活動 編輯

 
陳調元(『最新支那要人伝』1941年)

由於認為中國國民黨在政治上占有優勢,陳調元於1927年(民國16年)3月5日發表宣言,歸順國民黨方面,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七軍軍長兼北路總指揮。致使孫傳芳部隊最後分崩離析,北伐軍第七軍等順利占領安徽。3月11日被選為武漢國民政府委員。3月20日蔣介石自九江前往安慶,陳調元親乘兵艦前往迎接,並贈送十二門野炮和十六門山炮,3月底被蔣介石任命為安徽省政務委員會主席,招降納叛,繼續為北伐軍立功。1927年4月12日上海四一二事件爆發,陳調元協助蔣介石,肅清了安慶的中國共產黨勢力。1927年5月1日,陳調元部歸第二路軍(代理總指揮白崇禧)指揮,並任第二路軍前敵總指揮,沿運河兩岸繼續北伐,12日陳調元部自東梁山渡江,攻占和縣,敗直魯軍第十軍杜鳳舉部,13日克含山,17日攻占全椒。6月12日第二路(葉開鑫、陳調元軍)連日攻山東郯城,為孫傳芳、李寶璋所拒退;6月23日蔣介石下進攻魯南作戰令,命第二路軍第一軍之鄧振銓顧祝同師、第三十七軍陳調元、第四十四軍葉開鑫攻臨沂,25日陳調元攻占費縣。7月3日蔣介石因武漢軍東迫而下令北伐軍大部撤退,令第三十七軍暫守郯城,5日陳調元攻占蒙陰,6日陳調元成為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7月25日任安徽省政府委員。7月31日蔣介石指揮陳調元、王天培等軍反攻徐州,8月3日反攻失敗,各軍撤退。8月5日武漢軍事委員會加委陳調元為軍長。8月上旬蔣介石因唐生智東征,抽調兵力回救南京,孫傳芳張宗昌乘機奪取徐州,陳調元的第三十七軍遭到猛攻,損失慘重。8月13日蔣介石下野,陳調元斷定蔣勢必再起,寫信向蔣表示忠心。8月24日,譚延闓孫科等偕李宗仁自九江乘軍艦到南京,過和縣大勝關時,適孫傳芳軍鄭俊彥部偷渡,李宗仁下令軍艦開炮,陳調元正乘輪自南京回蕪湖,即令船上軍隊參加作戰,將鄭俊彥軍擊退。9月6日武漢唐生智部江右軍劉興第三十六軍入蕪湖,陳調元部第三十七軍東退。9月17日再次推為軍事委員會委員。10月15日國民政府決定西征討唐生智、北伐並進,由李宗仁統率第七軍夏威、第十九軍胡宗鐸、第三十七軍陳調元,出皖北,攻唐生智之江左軍何鍵部,19日西征軍第三十七軍陳調元及海軍占領蕪湖,21日國民政府任命安徽省政府委員,以陳調元為安徽省政府主席。11月11日唐生智抵擋不住西征軍,下野逃走,11月15日第三十七軍陳調元部回皖參加北伐。12月20日任第二路軍(總指揮白崇禧)前敵總指揮。1928年1月15日,白沙圩農民準備武裝暴動,蕪湖、南陵兩縣政府聯合電告陳調元,陳調元接此電文後即令駐紮在蕪湖的王普軍派一個營清剿,致使暴動夭折。2月7日被指定為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13日任第一集團軍第二縱隊總指揮兼第三十七軍軍長,15日就第二縱隊總指揮,轄轄第十七軍(軍長曹萬順)、第二十六軍(軍長陳焯)、第三十七軍(軍長陳調元兼)。3月2日國民政府重行任命安徽省政府委員,仍以陳調元為主席。4月6日改為第二軍團總指揮,仍轄第十七軍、二十六軍、三十七軍,揮軍北進繼續參加北伐,沿津浦路以東向北作戰,9日第二十六軍陳焯占郯城,敗直魯軍張宗輔部,28日陳調元截斷明水鎮膠濟鐵路,29日第二十六軍陳焯攻占膠濟線龍山鎮,擊斃敵旅長任德福,張宗昌、孫傳芳、褚玉璞等渡過黃河北逃。4月30日夜陳調元部第三十七軍進入濟南地區,5月3日欲通過膠濟路時與日軍發生衝突,日本駐軍司令福田堅持將陳調元、方振武王均部繳械,陳調元奉令率部退出濟南市,移駐濟南東郊之大辛莊。5月8日奉令渡河,經濼口黃河鐵橋北進,三十七軍軍部行近鐵路線時,鐵甲車上的日軍即向陳部開火,陳部死傷30餘人,陳調元不得已西行,改經齊河渡河北伐。6月初克滄州、天津,25日兼任北平臨時政治分會(主席李煜瀛)委員,陳調元即派參謀多人分赴孫傳芳、張宗昌各垮散隊伍所在地,大部分孫傳芳部隊被陳調元收編,張宗昌的部隊也有一些散兵被陳調元收編,陳調元聲威大振。7月6日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8月白崇禧在冀東清掃關內的殘餘北洋軍,陳調元任白崇禧的總預備軍總指揮,策應左右兩路軍。

1928年10月第三十七軍縮編為第46師、第47師,兼任陸軍第四十六師師長,轄第一三九旅(旅長李寶章)、第—四〇旅(旅長馬寶珩)、第一四一旅(旅長上官雲相)。

1929年(民國18年)5月,被任命為山東省政府主席。同反蔣介石派作戰,任總預備隊軍團總指揮、右翼軍總指揮,為蔣的勝利作出貢獻。此後,在安徽省軍事討伐中國共產黨,大花軍費、統治苛酷,導致安徽省內各界人士赴南京請願。結果,1932年(民國21年)4月[1],陳事實上遭撤換,降職為國民政府委員。1934年(民國23年)1月,任贛粵閩湘鄂剿匪預備軍總司令。同年12月,任軍事參議院院長。

1936年(民國25年),陳調元隨蔣介石訪問西安。此時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將蔣介石以及包括陳在內的隨員一併扣留。事件後,陳患病,雖然留任軍事參議院院長,但實際上從政界、軍界引退。

1937年7月抗戰爆發後擔任軍事委員會軍事參議院院長,負責傷員歸隊工作。1938年1月17日為軍事委員會委員。1938年8月任軍事委員會撫恤委員會主任委員。1938年9月兼任點驗委員會主任委員。1943年夏,赴西北巡視,在蘭州喉癌發作。1943年(民國32年)12月18日,陳調元在重慶北碚病逝。享年58歲(滿57歲)。

1944年2月2日,國民政府追晉為一級上將

家庭 編輯

章含之是陳調元兒子陳度(陳伯權)和談雪卿的私生女,後託付給章士釗做養女。[2]

注釋 編輯

  1. ^ 侯鴻緒「陳調元」作民國20年(1931年)5月陳調元下台,劉鎮華繼任。但是,『民國職官年表』則作吳忠信於1932年4月接替陳,吳的後任劉於1933年5月就任。至少,陳的後任為吳比較正確,所以依照『民國職官年表』。
  2. ^ 羅銀勝,紅色名媛章含之,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

參考文獻 編輯

   中國北京政府
前任:
鄧如琢(安徽督辦)
皖軍總司令
1926年3月 - 1927年3月
(總司令就任於1925年12月)
繼任:
(廢止)
   中國國民政府
前任:
(創設)
安徽省政務委員會主席
1927年3月 - 7月
蔣作賓代理)
繼任:
(改組安徽省政府)
前任:
(創設)
安徽省政府主席
1927年10月 - 1929年5月
(1927年7月至10月為
集體領導制)
繼任:
方振武
前任:
孫良誠
山東省政府主席
1929年5月 - 1930年9月
繼任:
韓復榘
前任:
馬福祥
安徽省政府主席
1930年9月 - 1932年4月
繼任:
吳忠信
前任:
張翼鵬
軍事參議院院長
1934年12月 - 1943年12月
繼任:
李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