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阿斯奎斯
第一代牛津及阿斯奎斯伯爵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 KG,PC,KC,FRS(英語:Herbert Henry Asquith, 1st Earl of Oxford and Asquith,1852年9月12日—1928年2月15日),英國自由黨政治家,曾任內政大臣及財政大臣,1908年至1916年出任英國首相,任內見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戰爆發後,因反對與保守黨合組聯合政府,兩年由大衛·勞合喬治接任首相,而戰時聯合政府則被保守黨主導。
H·H·阿斯奎斯閣下 The Rt Hon. H. H. Asquith | |
---|---|
聯合王國首相 | |
任期 1908年4月5日—1916年12月5日 | |
前任 | 亨利·甘貝爾-班納曼爵士 |
繼任 | 大衛·勞合·喬治 |
財政大臣 | |
任期 1905年12月10日—1908年4月12日 | |
前任 | 奧斯丁·張伯倫 |
繼任 | 大衛·勞合·喬治 |
自由黨黨魁 | |
任期 1908年—1926年 | |
前任 | 亨利·甘貝爾-班納曼爵士 |
繼任 | 大衛·勞合·喬治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Herbert Asquith 1852年9月12日 英國約克郡里茲莫利 |
逝世 | 1928年2月15日(75歲) 英國牛津郡索頓考特尼 |
墓地 | 諸聖教堂 |
政黨 | 自由黨 |
配偶 |
|
兒女 | 10 |
簽名 | |
在晉為貴族以前,他通稱為H·H·阿斯奎斯(H. H. Asquith),在1925年他獲封伯爵,晚年遂以牛津勳爵(Lord Oxford)為通稱。[1][2]
早年:1852–1908
編輯家庭背景
編輯阿斯奎斯出生於西約克郡的莫利,是約瑟夫·迪克森·阿斯奎斯(Joseph Dixon Asquith,1825年至1860年)和妻子艾蜜莉(娘家姓Willans,1828年至1888年)的小兒子[3]。阿斯奎斯家族是一個古老的約克郡家族,有不信奉國教傳統,其祖先約瑟夫·阿斯奎斯(Joseph Asquith)因參與1664年支持圓顱黨的法恩利·伍德陰謀而被監禁[4]。
約瑟夫·迪克森·阿斯奎斯繼承了其父創立的吉爾羅伊德毛紡公司(Gillroyd Mill Company)。艾蜜莉的父親威廉·威蘭斯則在哈德斯菲爾德經營著一家成功的羊毛貿易公司。兩個家庭都是中產階級、信奉公理會,政治上都很激進。迪克森是一個溫和的人,有教養,阿斯奎斯認為他不適合經商[5]。艾蜜莉的身體一直不好,但性格堅強[6]。
他小時候在家裡被稱為赫伯特(Herbert)、伯蒂(Bertie),他的第二任妻子稱他為亨利。在公開場合,他一般稱為H·H·阿斯奎斯[5]。他和兄弟在家裡由父母教育,直到1860年迪克森·阿斯奎斯突然去世。他的外公威廉·威蘭斯接把一家人安排在自己家附近,並讓他們去學校讀書[7]。在哈德斯菲爾德學院(Huddersfield College)學習一年後,他們被送往富爾內克學校(Fulneck School) ,這是里茲附近的一所摩拉維亞弟兄會的寄宿學校。1863年威廉·威蘭斯去世,全家由艾蜜莉的弟弟約翰·威蘭斯照顧。孩子們搬到倫敦和他住在一起。1864年,當約翰因工作原因搬回約克郡時,他們仍留在倫敦,寄宿在不同的家庭中。傳記作家娜奧米·萊文寫道,實際上阿斯奎斯在他的童年餘下的時間裡都被「當作孤兒對待」[8]。他叔叔的離開切斷了阿斯奎斯與他的家鄉約克郡的聯繫,此後他將自己看做一個倫敦人[9]。但傳記作家H·C·G·馬修說,他的家庭背景還是對他有很大影響,因此一直是個堅定的反國教者[10]。
之後,阿斯奎斯在倫敦市學校走讀。校長E·A·阿伯特是位古典學者,阿斯奎斯後來曾說這位校長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11]。但阿伯特則說阿斯奎斯的成功要歸功於他自己[11][12]。阿斯奎斯擅長古典學和英語,對體育不太感興趣,喜歡在市政廳圖書館讀書,也著迷於演講。他曾在下議院旁聽,並在學校辯論社磨練了自己的技巧[13]。阿伯特對他的演講的說服力和清晰度印象深刻,這也使他餘生受益[14][15]。
在牛津
編輯1869年11月,阿斯奎斯獲得了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的古典學獎學金,次年入學。院長班傑明·喬伊特是位神學家,推動了學院改革[16]。阿斯奎斯雖然欽佩喬伊特,但更多地受懷特道德哲學教授湯瑪斯·希爾·格林的影響。他對抽象的哲學本身沒興趣,但格林的自由主義政治觀點吸引了他[10]。
阿斯奎斯上大學的第一個月就在牛津大學辯論社發表演講,站在自由黨的立場上支持解散英格蘭教會和不干涉普法戰爭[17]。他曾和校友米爾納辯論,米爾納雖然當時是自由黨人,但已經是英帝國主義的擁護者[18]。 1872年,他當選為辯論社財務,但在競選社長一度失敗[19],1874年本科的最後一個學期成為社長[20]。
阿斯奎斯在大學時成績優異,曾獲得獎學金,獲一等學位[21]。畢業後,他成為貝利奧爾學院成員(Fellow)[22]。
早期職業生涯
編輯1874年畢業後,阿斯奎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教樸茨茅斯伯爵的繼承人利明頓子爵讀書。他很喜歡貴族鄉村別墅的生活[23][24],並不喜歡自由黨對清教式的樸素生活的追求[25]。他在這一時期愛上喝酒,後來得到外號「Squiffy」(微醺的)[26]。
之後,他回到牛津,但並不想從事教師工作。像大部分有政治野心但沒有錢的年輕人一樣,他選擇學習法律[24]。還在牛津大學時,阿斯奎斯就已經進入林肯律師學院接受大律師培訓,並於1875年在查爾斯·鮑文手下擔任見習律師[27]。1876年6月,他獲得律師資格[28]。
接下來七年用他的傳記作家羅伊·詹金斯的話來說是「極其貧乏的」(extremely lean)[27]。阿斯奎斯與另外兩名初級大律師一起開設了一家律師事務所,但自己太挑剔也缺乏人脈,沒接到什麼案子[29]。雖然沒錢,他還是結了婚。妻子海倫·凱爾薩爾·梅蘭(Helen Kelsall Melland,1854年至1891年)是曼徹斯特醫生弗雷德里克·梅蘭的女兒,通過阿斯奎斯母親的朋友認識[29]。兩人相愛多年,但直到1877年阿斯奎斯才求婚。弗雷德里克·梅蘭認為這個年輕人很有潛力,表示同意。當時海倫比他富有,每年有幾百英鎊的收入,夫妻倆在漢普斯特德過著簡樸舒適的生活。
1876年至1884年間,阿斯奎斯通過定期為親自由黨的《旁觀者》撰稿來補貼家用,討論英帝國主義、愛爾蘭問題以及女性選舉權等話題。阿斯奎斯支持愛爾蘭自治、反對女性投票。此外,他還為《經濟學人》撰寫社論、在夜校授課。[30]
1883年,R·S·賴特邀請阿斯奎斯到內殿律師學院與他合作,阿斯奎斯的律師生涯開始蓬勃發展。賴特是財政部的初級法律顧問(Junior Counsel),負責向部長和政府部門提供法律建議[31]。阿斯奎斯的第一份工作是為威廉·格萊斯頓撰寫備忘錄。格萊斯頓和檢察總長亨利·詹姆士爵士都對此印象深刻。這提高了阿斯奎斯的知名度,雖然還沒有賺到錢,但擴展了他在律師圈內的人脈,認識了不少事務律師[32]。
議員及御用大律師
編輯1886年6月,由於自由黨在愛爾蘭地方自治問題上出現分歧,格萊斯頓呼籲舉行大選[33]。東伐夫郡的自由黨議員約翰·博伊德·金尼爾因投票反對愛爾蘭自治而被當地自由黨協會取消選舉權。在阿斯奎斯的好友、自由黨議員理查·霍爾丹的提議下,換上阿斯奎斯[34]。阿斯奎斯以2,863票當選[35]。
自由黨在1886年選舉中失敗,阿斯奎斯作為反對派後座議員進入下議院。1887年3月,他發表首次演講,反對保守派在愛爾蘭犯罪問題的上的提案[36][37]。
阿斯奎斯的法律事業也蒸蒸日上,占據了他的大部分時間。1880年代末,安東尼·霍普曾是他的學生。他有很多大型企業客戶,經濟回報豐厚。[38]
阿斯奎斯時不時地出現在備受矚目的刑事案件中。1887年和1888年,他為激進的自由黨議員坎寧安·格雷厄姆辯護,後者被指控在警察試圖驅散特拉法加廣場的示威活動時襲擊警察[39]。阿斯奎斯在亨利·維澤泰利一案中也曾出庭,後者因出版左拉的小說而被控「淫穢誹謗罪」[40]。
1889年,阿斯奎斯在《泰晤士報》誹謗查爾斯·史都華·巴奈爾一案中擔任辯護人[41],證明泰晤士報使用了未經查證的來源[42],證明了巴奈爾的清白,阿斯奎斯的也名聲大漲[43],一年之內就升為御用大律師[44]。
1890年代初,他還參與了特蘭比·克羅夫特誹謗案(1891,勝訴)、卡里爾訴碳酸煙球公司案(1892,敗訴)。[45][46]
內閣大臣
編輯1891年9月,一家人到蘇格蘭度假時,海倫·阿斯奎斯因傷寒去世。阿斯奎斯賣掉了漢普斯特德的房產,在梅費爾區芒特街買了一套公寓,工作期間就住在那裡。 [47]
1892年7月的大選使格萊斯頓和自由黨重新執政,並得到了愛爾蘭民族黨議員的支持。阿斯奎斯接受了內政大臣一職,但當時自由黨在兩院都沒有絕對多數席次,他的解散威爾斯教會的法案和保護工傷工人的法案未能通過,但也得到了能幹、公正的名聲。[10]
1893年,阿斯奎斯響應威克菲地區治安法官的請求,派出了400名大都會警察維持礦工罷工現場秩序。在費瑟斯通,士兵向人群開槍造成兩名平民死亡,阿斯奎斯後因此遭到批評。[48]
1894年3月,格萊斯頓退休後,維多利亞女王選擇外交大臣羅斯伯里勳爵擔任新首相。阿斯奎斯支持羅斯伯里,認為另一位候選人威廉·哈考特爵士過於反帝國主義[49]。阿斯奎斯一直擔任內政大臣直到1895年政府倒台[10]。
阿斯奎斯在妻子去世前就與瑪格特·坦南特(Margot Tennant)相識,妻子去世後兩人逐漸相戀。1894年5月10日,他們在漢諾威廣場聖喬治教堂結婚。阿斯奎斯成為第一代從男爵查爾斯·坦南特爵士的女婿。瑪戈特性格與阿斯奎斯的第一任妻子相反,性格外向、衝動、愛好奢侈、固執己見,但和繼子相處得很好[50]。
在野,1895年至1905年
編輯1895年7月大選中,索茲伯里勳爵領導的保守黨贏得了152票的多數票。阿斯奎斯沒有得到任何政府職務,但他靠律師事務賺了不少錢,收入比在職時高得多,約為每年5,000至10,000英鎊[10][51]。1920年代家裡缺錢時,瑪戈特稱如果他繼續當律師,每年可以賺50,000英鎊[52]。
自由黨的領導層(下議院的哈考特和上議院的羅斯伯里)彼此厭惡,導致分裂。羅斯伯里於1896年10月辭職,哈考特於1898年12月辭職[53][54]。阿斯奎斯得到自由黨領袖的提名,但這一職位沒有薪酬,他不能放棄律師的收入,因此和別人遊說前戰爭大臣亨利·甘貝爾-班納曼接受了這一職位[55]。
在1899年至1902年的第二次布爾戰爭期間,阿斯奎斯不像同黨大部分人那樣傾向於譴責保守黨政府,儘管他也認為這場戰爭是不必要的[10]。前自由黨的部長、現保守黨的盟友約瑟夫·張伯倫主張徵收關稅,以保護英國工業,而阿斯奎斯支持自由貿易,兩人發生爭論[10]。
財政大臣,1905年至1908年
編輯阿瑟·貝爾福於1905年12月辭職,愛德華七世邀請坎貝爾-班納曼組建政府。阿斯奎斯和他的親密政治盟友霍爾丹和愛德華·格雷向坎貝爾-班納曼施壓,要求他讓權,以使帝國主義者在下議院獲得更大的優勢,但遭到拒絕[56]。阿斯奎斯被任命為財政大臣。他任職兩年多,提出了三項預算。[57]
上任一個月後,坎貝爾-班納曼啟動大選,自由黨獲得132票壓倒性多數[58]。阿斯奎斯通過他提出的預算為窮人謀取福利,對高收入者征更高的稅。[59]
1908年的政府預算也是阿斯奎斯規劃的,但當他將其提交給下議院時已不再是財政大臣。坎貝爾-班納曼的健康狀況近每況愈下,於1908年4月3日(之後在當月去世)辭職、阿斯奎斯被視為繼任者[60]。正在比亞里茨度假的國王派人把阿斯奎斯接到法國,4月8日在比亞里茨巴拉斯酒店接見[61]。
和平時期首相:1908年–1914年
編輯內閣
編輯阿斯奎斯從比亞里茨返回後,舉行了黨內會議確認自己的領導地位[10]。他發起了內閣改組,平衡了黨內派系[10]。勞合·喬治接任財政大臣。年僅33歲的溫斯頓·邱吉爾擔任貿易局主席。[62]
阿斯奎斯將第一海軍大臣特威德茅斯勳爵降級為樞密院議長。埃爾金勳爵、樸茨茅斯伯爵(他原來的學生)被免職。埃爾金曾抱怨他沒有收到足夠的提醒。[63]
自由黨在下議院占據絕對多數,但上議院卻由保守黨統治[64]。1908年很多下議院提案都遭到上議院大幅修改[64],但這還不足以解散議會[10]。
1909:人民預算
編輯1909年人民預算由勞合·喬治提交,大幅擴展社會福利,並增收直接稅和間接稅[10]。儘管阿斯奎斯舉行了14場內閣會議[10],但他仍沒有得到黨內一致支持,羅斯伯里對此特別反對,稱它是「社會主義的」[65]。
1909年夏,這份預算在國內引發激烈討論[66]。哈姆斯沃思手下的媒體(《泰晤士報》和《每日郵報》)要求政府撤回預算,考慮關稅改革以促進帝國內的消費,這得到不少貴族的支持[67]。包含勞合·喬治在內的不少自由黨政客則表示支持預算,指責貴族們自私[68]。國王曾私下敦促保守黨領袖貝爾福和第五代蘭斯當侯爵亨利·佩蒂-菲茨摩瑞斯通過預算[69],但保守黨一直不同意,部分原因是試圖重啟大選[70]。阿斯奎斯則決心一旦預算不通過,就找國王解散議會[10]。
1909年11月4日,預算在下議院通過,但在30日被上議院否決[71]。阿斯奎斯令議會休會,在1910年1月15日重啟選舉,下議院發布決議表示上議院的行為違憲[72]。
1910:第一次選舉
編輯1910年1月大選主題集中在是否取消上議院的否決權[10]。大選結果產生了懸峙國會,自由黨失去了絕對多數優勢,但還是比保守黨多兩個席次,並得到愛爾蘭民族黨(Nationalist Party)和工黨的支持[73]。選舉時有謠言稱阿斯奎斯已經從國王那裡得到保證,可以大批提升自由黨人為貴族替換現在的上議院議員,但實際上國王並未給出這樣的承諾,在是否取消上議院否決權上態度模糊不清,很多阿斯奎斯的支持者因此感到失望[10]。下議院再次通過預算,4月得到上議院通過[74]。
1910年4月14日,下議院通過1911年議會法案的前身,取消了上議院否決財政法案的權力,並對其他權力作出限制[75]。但1910年5月6日,國王去世,喬治五世對問題的態度也模糊不清。阿斯奎斯在1910年的剩餘時間裡一直試圖協調兩黨妥協,但保守黨不願意在愛爾蘭自治問題上退讓,法案也被上議院大幅修改,以至於失去意義[76]。
1910–1911:第二次選舉和議會法案
編輯1910年11月11日,阿斯奎斯要求解散議會再次舉行選舉,並在14日向國王提出要求,想確保新的上議院會有足夠的自由黨議員。國王不太情願,阿斯奎斯和他的內閣以辭職相威脅。貝爾福曾向前任國王表示如若阿斯奎斯辭職,他可以組建保守黨政府,但新任國王並不知情。[77]
新的選舉中,阿斯奎斯仍強調取消上議院否決權,與其他沒有責任心的競選者形成鮮明對照[78]。
新的選舉並沒有怎麼改變黨派格局,但阿斯奎斯保住了首相職位。1911年4月,法案再次在下議院通過,並再次遭上議院大幅刪改。阿斯奎斯要求國王公開承諾替換上議院議員。此時,保守黨內部也在放棄與堅持之間掙扎。1911年8月19日,上議院勉強通過了新法案。[79]
邱吉爾在第二次大選後給阿斯奎斯寫信稱讚後者的領導能力[78],阿斯奎斯的傳記作者馬修則表示這場事件是阿斯奎斯首相生涯的巔峰[10]。
婦女選舉權
編輯自1882年以來,阿斯奎斯就一直不贊成女性獲得投票權,在擔任首相期間依然如此[80]。雖然在他的內閣里,勞合·喬治和邱吉爾都是運動支持者,自由黨的大部分議員也是如此[81]。他不能理解為什麼正反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爭執不休[82]。
1906年,婦女選舉權運動人士安妮·肯尼等曾因闖入還是財政大臣的阿斯奎斯家被捕[83][84]。此外,他也曾在其他各種場合被相關人士伺機接近[85]、襲擊,但都沒有動搖他的想法,因為他不認為這能代表大眾的真實想法[86]。
他到1917年才改變想法[87],勞合·喬治的1918年人民代表法令給予了30歲以上女性選舉權[88]。
愛爾蘭自治
編輯為了在大選中拉票,他向約翰·雷德蒙許諾全力支持愛爾蘭自治運動[89]。不過雖然自由黨自1886年就一直支持愛爾蘭自治,阿斯奎斯本人其實對此並不熱衷,曾在1903年表示如果自由黨需要愛爾蘭民族黨支持才能上位,那還不如不上位[90]。但1910年之後,愛爾蘭民族主義者的投票對於維持其統治已經變得不可或缺,並開始謀求實現自治[10]。
1911年,內閣委員會(不包括阿斯奎斯)提出第三次自治法案,但沒有對新教徒為主的阿爾斯特特別對待,這不符合阿斯奎斯的想法。法案給予愛爾蘭的自治權還十分有限[10][91],不過仍然引起了聯合派的反對,都柏林大學選區議員愛德華·卡森說如果愛爾蘭真的實現自治,就發動暴亂[92]。博納·勞則遊說阿爾斯特人,警告對方自治將導致天主教統治[93]。
阿斯奎斯對此態度也很冷淡,表示這個問題「在英格蘭人眼裡微不足道,在愛爾蘭人眼裡舉足輕重」[94]。1914年4月愛爾蘭卡拉事件發生,傳言英國軍隊將對阿爾斯特志願者動手,邱吉爾、J·E·B·塞利(時任戰爭大臣)和約翰·弗蘭奇對此表示支持[10],但阿斯奎斯表示這是誤會。他讓賽利和弗蘭奇辭職,自己兼任戰爭大臣[95]。
阿斯奎斯兼任戰爭大臣一個月內又發生拉爾內槍械走私案,但當局也沒有處理主使人。1914年5月12日,他宣布將保證自治法案在下議院通過,但也將同時修改法案保證阿爾斯特人的權利。法案又遭到上議院反對,阿斯奎斯本來想讓各方坐下來再商量一下,但是一戰爆發,法案被擱置。[10][96]
一戰爆發
編輯塞拉耶佛事件發生後,阿斯奎斯的大部分內閣成員都傾向不插手[97][98],阿斯奎斯自己也不太確定是否應該參戰[99],並一直儘可能保證英國有能力選擇是否參戰[100],表示「最糟糕的事就是向世界宣布我們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參戰」[101]。
但他最後意識到戰爭不可避免[102],雖然勞合·喬治等大部分內閣成員都不贊成,他還是決定和主戰的愛德華·格雷站在一起[103]。8月2日,他也得到了博納·勞的信息,表示保守黨會支持他[104]。8月4日,戰爭爆發。
一戰初期
編輯戰爭發生時,阿斯奎斯的內閣保持穩定,只有約翰·莫萊和約翰·伯恩斯辭職[105]。其他黨派也很配合,聯合發布了戰爭宣言[106]。他將戰爭大臣的位置給了第一代基奇納伯爵赫伯特·基奇納[107]。勞合喬治繼續擔任財相[108],格雷擔任外交大臣[109],邱吉爾擔任海軍大臣[107]。
阿斯奎斯的民意早期有所上升,人民認為他可以帶領國家走向勝利[110]。但後來的應對使得他戰爭沒結束就下台,自由黨也從此再未掌權[111]。
西線變成了消耗戰[112],民眾對政府以及阿斯奎斯個人產生極大不滿[113]。內閣也分裂成兩派,包括阿斯奎斯在內的西線派(Westerners)認為要加大力度投入西線戰場[114],而勞合喬治和邱吉爾領導的東線派(Easterners)則認為西線已經陷入僵局,應該從東線入手[115]。而當時的報紙則認為政客們應該放權給將軍們主導行動[116],阿斯奎斯認可這種看法[117],但勞合喬治表示反對[118]。這種巨大的分歧和其他不當決策導致自由黨政府崩潰,1915年5月阿斯奎斯組建聯合政府[119]。
達達尼爾戰役
編輯邱吉爾等東線派發動達達尼爾戰役,以圖解決西線問題,但遭到第一海相費雪和基奇納反對[120]。阿斯奎斯試圖調和雙方,結果導致戰機延誤,結果又變成僵持[121]。協約國聯軍損失慘重。這導致邱吉爾下台,阿斯奎斯的聲譽也大損[122]。
1915年彈藥危機
編輯1915年初,勞合喬治和基奇納就彈藥供給問題發生爭吵。勞合喬治認為自己需要一個專門管理軍需的部門[123],但基奇納認為應該保持現狀,讓戰爭部和軍火商之間直接簽合同、阿斯奎斯試圖調和[124],並認為現在不存在彈藥短缺問題[125]。但實際存在的彈藥短缺問題被問題大幅報道,阿斯奎斯因此再次遭受抨擊[126][127]。
聯合政府
編輯聯合政府的組建讓他喪失了兩個重要政治盟友,即邱吉爾和霍爾丹,前者是因為達達尼爾戰役失利,後者則是因為被媒體錯誤攻擊為親德分子[128]。博納·勞率領保守黨進入政府[129]。勞被阿斯奎斯放在不太重要的殖民地大臣一職上[130],用貝爾福替代了邱吉爾。應之前勞合喬治的訴求,阿斯奎斯建立了英國軍需部(Minister of Munitions)[131],任命勞合喬治為部長[132]。自由黨仍控制著12個內閣席次,包括重要的那些,保守黨則有8個[133]。雖然如此,這還是大大打擊了自由黨的氣勢[134]。
但這並不能挽回頹勢,農業部部長大衛·林塞說他的第一次內閣會議「是如此龐大,以至於每個觀點都只能一兩個人發言......阿斯奎斯對討論全無控制,顯得非常無聊」。勞合喬治則嚴厲批評阿斯奎斯行動遲緩,說一下動一下[135]。
徵兵
編輯西線士兵不足,但由於黨內和盟友的反對,阿斯奎斯並不想強制徵兵[136]。但自願入伍的人數不斷下降[137],根本不滿足前線需求[138]。1915年7月,國家身份登記法案(National Registration Act)通過,強制要求18至65歲的國民進行身份登記[139],開啟徵兵的第一步。但阿斯奎斯在推進徵兵一事上行動遲緩[140],他的妻子瑪格特更是強烈反對徵兵[141],令阿斯奎斯飽受抨擊[142]。1915年末,徵兵已經不可避免。次年1月5日,阿斯奎斯向下議院提交兵役法令[143]。
愛爾蘭問題
編輯1916年復活節,都柏林爆發復活節起義[144]。忙於處理徵兵問題,阿斯奎斯沒有及時插手[145],導致事態愈演愈烈,數周后才被鎮壓。他認為愛爾蘭的政府體系已經崩潰[146],尋求勞合喬治的意見,後者建議在戰爭結束後在除阿爾斯特之外的地方實施愛爾蘭自治[147]。但兩人的方案在上議院遇阻,隨後放棄[148]。勞合喬治和阿斯奎斯的名聲都遭受損失。華特·朗批評阿斯奎斯非常沒主見[149]。勞合喬治對阿斯奎斯也很不滿,他認為已經沒什麼人喜歡阿斯奎斯,並開始謀劃重組政府[150]。
戰爭進程
編輯路斯戰役協約軍大敗後,英國指揮官的能力飽受質疑,基奇納被調離戰爭大臣職位,由阿斯奎斯自己臨時兼任[151]。而約翰·弗蘭奇則被替換為道格拉斯·海格。此外,阿斯奎斯還任命威廉·羅伯遜為帝國總參謀長,直接向內閣匯報,而把戰爭大臣的責任範圍削減到只剩徵兵和後勤[152]。他還建立了一個小型的戰爭委員會(War Committee,原名Dardanelles Committee),由他和貝爾福、勞、勞合喬治和雷金納德·麥克納組成[153][154],但這個委員會最終也變得臃腫而遲緩[155],並沒能挽救達達尼爾戰役的失利[156]。而次年的凡爾登戰役、日德蘭海戰、美索不達米亞戰役中,英軍也損失慘重[157]。
阿斯奎斯本來想把戰爭大臣的位置給勞,但後者反而推薦了勞合喬治[158]。勞和勞合喬治的關係日漸緊密,瑪格特·阿斯奎斯已經有了不祥預感:「我將這視為亨利一生最大的政治失誤......我們出局了:離開唐寧街只是時間問題。」[159][160]
1916年7月15日索姆河戰役的弗勒斯-庫塞萊特戰役中,阿斯奎斯的長子雷蒙德·阿斯奎斯不幸陣亡[161]。阿斯奎斯和長子的關係並不是很好[162],但雷蒙德之死還是令他傷心欲絕[163]。而戰爭本身也很不順利,索姆河戰役失利,德軍東線也再次起勢[164]。
下台
編輯聯合政府的失敗使得阿斯奎斯的政府搖搖欲墜。勞合喬治和勞之間也產生分歧[165]。勞認為自己的統治力受到挑戰[166]。
1916年11月20日,勞、勞合喬治、愛德華·卡森等和出版人馬克斯·艾特肯在海德公園酒店碰頭[167],決定重組政府[168],建立由勞合喬治主導的戰爭議會(War Council)。方案多次修改,但直到最後,勞[169] 和勞合喬治[170]都沒有將阿斯奎斯拉下馬的意願,還是希望阿斯奎斯繼續待在首相的職位上,但艾特肯[171]、卡森和諾思克利夫勳爵對此強烈反對[172]。
幾人在25日再次聚首,起草了一份備忘錄[173]。勞將它展示給阿斯奎斯[174],但阿斯奎斯拒絕了,認為這嚴重損害了同事間的信任和他自己的權威[174]。11月30日,勞會見了保守黨內要員,所有人都不同意讓勞合喬治獨攬大權[175]。
12月1日,勞合喬治和阿斯奎斯見面,提出一份替代方案,讓阿斯奎斯能夠保留最終話語權[176]。阿斯奎斯沒有當下直接拒絕,但要求成為戰爭議會的主席,而不是讓勞合喬治當主席[177]。這對勞合喬治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勞合喬治在12月2日寫信給勞,提醒對方應該採取行動了[178]。
最後四日:1916年12月3日至12月6日
編輯阿斯奎斯並沒有感覺到自己即將下台。勞合喬治聲望日漸升高,得到了工黨和大部分自由黨議員的支持,表示將建立一個更有決斷力的政府。[179]
12月3日
編輯12月3日星期日,勞在自己家裡舉辦保守黨集會[180],起草了一份決議,要求阿斯奎斯辭職,否則政府里的保守黨成員就辭職[181],並讓勞呈給阿斯奎斯[182]。
阿斯奎斯不尋常地中斷了自己在沃爾默城堡的周末休假,返回唐寧街[183],接見了勞,勞傳達了同事們的一些意見[184]。但是,他並沒有把決議本身給阿斯奎斯看過[185]。勞說自己只是忘了[186],但也有可能只是仍沒有確定到底選阿斯奎斯還是勞合喬治[187]。
阿斯奎斯立刻明白了意思,決定和勞合喬治和解[188]。他找來勞合喬治,表示基本同意對方12月1日的提案[189]。提案只做了一點點改變,讓阿斯奎斯有日常監督權和否決權[189]。當天下午5點,阿斯奎斯、勞合喬治和勞再次見面,達成一致,阿斯奎斯將在晚上發布政府重組公告[190]。
12月4日
編輯12月4日星期一,上午,公報發布,並遭到報紙猛烈批判[191]。媒體在前一天就得到了和解方案的所有細節,嘲諷阿斯奎斯令他自己蒙羞,成了「名義上的首相」(Prime Minister in name only)[191]。阿斯奎斯懷疑是勞合喬治洩密[192],但被後者否認[193]。阿斯奎斯開始反感周日的和解方案[194]。
12月4日阿斯奎斯在晚上見過自由黨一些高層,後者一致反對與勞合喬治妥協,支持阿斯奎斯反抗[194]。當天晚上,他拒絕了勞合喬治[195]。
12月5日
編輯經過和羅伯特·克魯-米爾納斯討論,阿斯奎斯決定爭取自由統一黨的支持,認為沒有對方的幫助自己將無以為繼。[196]
阿斯奎斯和張伯倫、羅伯特·塞西爾、喬治·寇松等人在下午3點見面[197],但對方都表示如果勞和勞合喬治不在了,那麼他們也不會待在政府里[198],認為這樣的政府不可能穩定。他們甚至表示願意待在勞合喬治的政府里[199]。
下午7點,擔任首相8年零241天的阿斯奎斯前往白金漢宮遞交辭呈[200]。晚些時候,勞從白金漢宮返回,問阿斯奎斯是否願意在他的政府里任職,但據羅伯特·克魯-米爾納斯,阿斯奎斯的回答「就算沒有完全拒絕,整體也令人沮喪」。[200]
12月6日
編輯12月6日下午,國王和貝爾福等在白金漢宮舉行會議[201],勞拒絕上任[202]。7點,勞合喬治被推舉上來,次日便上任首相[203],雖然當時幾乎所有的自由黨高層都站在阿斯奎斯這邊[204]。
反對黨領袖:1916–1918
編輯12月9日,阿斯奎斯離開唐寧街。一向不表露情緒的他向自己的妻子表示感到了背叛[205]。下台後的幾天,他精神狀況很差,近乎崩潰[206],而媒體則一片歡呼[207]。
阿斯奎斯在下台後仍然控制著黨派,但並不禁止自由黨人加入新的聯合政府,雖然也沒幾個人加入。大部分自由黨人對他保持忠誠[208]。12月9日勞合喬治在下議院發表第一次演講後,阿斯奎斯表示並不把自己當成反對黨領袖[209]。他拒絕批評新政府,令他的支持者不快[210]。
他私生活也不順利。錢成了困擾他的一大問題[211],但他拒絕了政府提供的高薪職位[87]。1917年12月,他的三子亞瑟在法國戰場受傷,1918年1月腿部截肢[212]。
摩瑞斯辯論
編輯1918年5月7日,英國陸軍少將弗雷德里克·摩瑞斯的一封信在倫敦的報紙上刊載,信中批評勞合喬治和勞故意給下議院傳遞了西線的假消息[87]。5月6日,阿斯奎斯就收到了摩瑞斯的消息,並和被開除的羅伯遜[213]決定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調查此事[214]。摩瑞斯的信有可能扳倒新政府[215],但阿斯奎斯雖然當時很恨勞合喬治,卻已經無意當首相[216]。
在下議院,阿斯奎斯的演說冗長而無力,遭到勞合喬治有力回擊,後者發表了一刻鐘的演說[217],表示不能讓阿斯奎斯得逞,以防對方重新上位[218]。議會只能選擇勞合喬治[219][220]。
戰爭結束
編輯摩瑞斯辯論後,阿斯奎斯在政壇更不得意。他把自己的時間大把投入到和政治無關的事務上,比如和社會名流一起吃飯[221]。
戰爭結束後,阿斯奎斯很想參加巴黎和會,認為自己財務和國際法上的知識能夠派上用場[222]。但由於和自己處於對立關係,儘管有國王和邱吉爾說清,勞合喬治還是拒絕了他[223][224]。
政治生涯晚期:1918–1926
編輯敗選
編輯阿斯奎斯領導自由黨參加了戰後選舉,但本身熱情不大[223]。自由黨的其他重要人物也意識到他們不可能獲勝,但沒有意識到失敗如此慘烈[225]。12月14日,阿斯奎斯和所有前自由黨內閣成員全部丟掉了自己的席次[226]。阿斯奎斯感到十分羞愧[227]。
敗選後,雖然雷金納德·麥克納努力勸說,阿斯奎斯還是選擇立即辭去自由黨黨魁[228]。辭職後,由於之前名聲不好,開始幾個月沒什麼人找他出去演講[229],媒體也一直在批評他[230]。
1919年4月,他舉行了敗選後的第一次公開演講[231]。他對凡爾賽條約不太滿意,但沒有強烈公開表示反對[230]。
1919年末,他獲得1914星章、英國戰爭勳章和勝利勳章。這些勳章本來只頒給勞合喬治,但在國王的堅持下也頒給了阿斯奎斯。阿斯奎斯的聲譽得到了一些恢復。[229]
退出政壇
編輯1920年,他當選蘇格蘭佩斯利選區議員。在1920年至1922年又擔任了一段時間反對黨領袖後,他在1924年大選中落選,之後不再參政。1925年1月,他接受了牛津伯爵的爵位[232]。
晚年
編輯退休後,他讀書、寫作、旅行、訪友並偶偶打打高爾夫[239][240]。
他的經濟狀況一直不算太好[241],1926年6月12日、1927年1月兩次中風[242],第二次導致他左腿麻木,1927年春和初夏需要靠輪椅活動[243]。1927年秋,在前往諾福克探望喪夫的威尼西亞回家後[244],他難以走出車子,也沒有辦法再爬樓梯了[245]。同年年末,他第三次中風[246]。他最後的一段時光中思維也變得混亂遲鈍[247]。
1928年2月15日,他在家中去世[241],按遺囑從簡安葬[248],葬於索頓考特尼的諸聖公墓。西敏寺樹立了他的紀念碑[249]。他的遺囑在1928年6月9日執行,遺產共9345鎊9先令2便士(2021的599,011鎊)[250]。
後代
編輯他和第一任妻子海倫育有五個孩子:
- 雷蒙德·阿斯奎斯(Raymond Asquith,1878年11月6日至1916年9月15日),於1907年7月25日與凱薩琳·霍納(約翰·霍納爵士的女兒)結婚。他們育有三個孩子。
- 赫伯特·阿斯奎斯(Herbert Asquith,1881年3月11日至1947年8月5日),於1910年7月28日與辛西婭·查特里斯夫人(第十一任威姆斯伯爵和第七任馬赤伯爵雨果·理查·查特里斯的女兒)結婚,育有三個孩子。
- 亞瑟·阿斯奎斯(Arthur Asquith,1883年4月24日至1939年8月25日),於1918年4月30日與貝蒂·康斯坦斯·曼納斯(Betty Constance Manners,第三代曼納斯男爵約翰·曼納斯-索頓的女兒)結婚,育有四個女兒。
- 維奧萊特·阿斯奎斯(Violet Asquith,1887年4月15日至1969年2月19日),於1915年11月30日與摩瑞斯·博納姆·卡特爵士結婚,育有四個孩子。
- 西里爾·阿斯奎斯(Cyril Asquith,1890年2月5日至1954年8月24日),[10],於1918年2月12日與安妮·波洛克(阿德里安·唐納·王爾德·波洛克爵士的女兒)結婚,育有四個孩子。
儘管阿斯奎斯的許多朋友和同事心存疑慮,但他的第二任妻子是瑪格特和她的繼子相處得很好,兩人生有五個孩子,其中兩個活過嬰兒期:[50]
- 安東尼·阿斯奎斯(Anthony Asquith,1902年11月9日至1968年2月21日)
- 伊莉莎白·阿斯奎斯(Elizabeth Asquith,1897年2月26日至1945年4月7日),她於1919年4月30日與安托萬·比貝斯科結婚,育有一個女兒。
由於長子在一戰中去世,他的爵位傳給了長子的兒子朱利安·阿斯奎斯。
閒暇時間
編輯阿斯奎處理工作的速度很快,使得他有大量時間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打合約橋牌[251]。阿斯奎斯非常不喜歡電話,經常寫信[252]。周末,他經常去瑪戈特家族的鄉村別墅度假[253]。每年夏天,他都會在蘇格蘭度過一部分時間[10]。他和瑪戈特於1912年購下了伯克郡索頓考特尼的一棟鄉間別墅(The Wharf),在倫敦卡文迪許廣場20號也有豪宅[254]。他喜歡舒適和奢華的生活[255],即便戰時也不願意改變[256]。
艾斯奎斯喜歡「聰明而有魅力的女人的陪伴」[255]。阿斯奎斯有一個親密的女性朋友圈,瑪戈特稱之為他的「後宮」[257]。比如威尼西亞·史丹利,1912年至1915年,他給她寫了大約560封信,每天最多四封[258],儘管現在不確定他們是否是戀人[259]。
阿斯奎斯喜歡喝酒,令自由黨的禁酒分子感到失望[260]。這可能影響了他的決策,如反對勞合·喬治戰時對酒貿易的打擊[261]。這使得他遭受抨擊,保守黨領袖博納·勞打趣道:「喝醉的阿斯奎斯比清醒的我們更會演講」[262][263]。大衛·歐文說1911年4月大病後,醫生曾命令阿斯奎斯戒酒,但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真的照做。阿斯奎斯在擔任首相期間頻繁酗酒,體重增加、臉又紅又腫[264]。
引用
編輯- ^ History of Herbert Henry Asquith - GOV.UK. [2019-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6).
- ^ Herbert Asquith - HISTORY. [2019-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8).
- ^ Davies, Edward J. "The Ancestry of Herbert Henry Asquith", Genealogists' Magazine, 30 (2010–12), pp. 471–479
- ^ Alderson,第1頁.
- ^ 5.0 5.1 Jenkins,第13頁.
- ^ Margot Asquith 1962,第195頁.
- ^ Jenkins,第15頁.
- ^ Levine,第75頁.
- ^ Bates,第10頁.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Matthew, H. C. G. "Asquith, Herbert Henry, first earl of Oxford and Asquith (1852–1928)"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3 September 2021.,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Retrieved 6 June 2015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 ^ 11.0 11.1 Dinner to Mr. Asquith", The Times, 25 November 1892, p. 6
- ^ Alderson,第10頁.
- ^ Bates,第10–11頁.
- ^ Alderson,第3頁.
- ^ Jenkins,第17頁.
- ^ "Political Notes", The Times, 23 July 1908, p. 12
- ^ Spender, J. A. and Cyril Asquith. "Lord Oxford", The Times, 12 September 1932, p. 11
- ^ Spender & Asquith,第31–32頁.
- ^ Spender & Asquith,第33頁.
- ^ Jenkins,第24頁.
- ^ Spender & Asquith,第32頁.
- ^ Jenkins,第23頁.
- ^ Bates,第12頁.
- ^ 24.0 24.1 Jenkins,第25頁.
- ^ Rintala,第111頁.
- ^ Rintala,第118頁.
- ^ 27.0 27.1 Jenkins,第27頁.
- ^ Alderson,第36頁.
- ^ 29.0 29.1 Spender, J. A. and Cyril Asquith. "Lord Oxford", The Times, 13 September 1932, p. 13
- ^ Jenkins,第31–32頁.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wright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Jenkins,第37頁.
- ^ Douglas,第71頁.
- ^ Jenkins,第38–40頁.
- ^ "The General Election", The Times, 9 July 1886, p. 10; and "The Election",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9 July 1886, p. 8.
- ^ Spender & Asquith,第52頁.
- ^ Alderson,第37–38頁.
- ^ Jenkins,第47頁.
- ^ "The Riots in London",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15 November 1887, p. 8.
- ^ "Police", The Times, 11 August 1888, p. 13; and "Central Criminal Court", The Times, 1 November 1888, p. 13.
- ^ Alderson,第33頁.
- ^ Jenkins,第49頁.
- ^ Popplewell,第24–25頁.
- ^ Popplewell,第25頁.
- ^ Popplewell,第28–30頁.
- ^ "The Baccarat Case", The Times, 2 June 1891, p. 11; and "Queen's Bench Division", The Times, 20 June 1892, p. 3.
- ^ Jenkins,第56頁.
- ^ Jenkins, Roy. Churchill: A Biography. UK: Pan Macmillan. 2012: 199. ISBN 9780330476072.
- ^ Jenkins,第72–73頁.
- ^ 50.0 50.1 Brock, Eleanor, "Asquith, Margaret Emma Alice (Margot), countess of Oxford and Asquith (1864–1945)"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3 September 2021.,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Retrieved 14 June 2015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 ^ Compute the Relative Value of a U.K. Pound. [27 March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March 2016).
- ^ Koss,第282–283頁.
- ^ Hattersley,第60頁.
- ^ Jenkins,第200, 105頁.
- ^ Hattersley,第65頁.
- ^ Jenkins,第155頁.
- ^ Spender & Asquith,第172–173頁.
- ^ Jenkins,第164頁.
- ^ Jenkins,第162–164頁.
- ^ Douglas,第123頁.
- ^ Jenkins,第179–180頁.
- ^ Jenkins,第181頁.
- ^ Hazlehurst,第504–505頁.
- ^ 64.0 64.1 Spender & Asquith,第239頁.
- ^ Jenkins,第199頁.
- ^ Jenkins,第198–199頁.
- ^ Magnus 1964,第232, 527頁.
- ^ Lloyd George, David. Budget: Newcastle Speech. Guedalla, Philip (編). Slings and Arrows - Sayings Chosen from the Speeches of the Rt Hon David Lloyd George, OM, MP. London: Cassell and Company, Ltd. 1929: 111.
- ^ Heffer,第281–282頁.
- ^ Magnus 1964,第534頁.
- ^ Heffer,第283–284頁.
- ^ Koss,第116–117頁.
- ^ Koss,第118頁.
- ^ Koss,第121頁.
- ^ Heffer,第286–288頁.
- ^ Spender & Asquith,第298–299頁.
- ^ Matthew, H. C. G. George V (1865–1936) . 《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線上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4 [28 July 2015]. doi:10.1093/ref:odnb/33369.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 ^ 78.0 78.1 Koss,第125頁.
- ^ Jenkins,第222–230頁.
- ^ Koss,第131頁.
- ^ Kennedy, Maev. Government feared suffragette plot to kill Asquith. The Guardian (London). 29 September 2006 [15 April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6 February 2018).
- ^ Jenkins,第247頁.
- ^ Rosemary Taylor. East London Suffragettes. History Press. 4 August 2014: 32–. ISBN 978-0-7509-6216-2.
- ^ Adelaide Knight, leader of the first east London suffragettes. East End Women's Museum. [1 March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 April 2020).
- ^ Atkinson, Diane. Rise up, women! : the remarkable lives of the suffragettes. London. 17 April 2018. ISBN 9781408844045. OCLC 1016848621.
- ^ Jenkins,第247–248頁.
- ^ 87.0 87.1 87.2 Jenkins,第467頁.
- ^ Garner, Les. Stepping Stones to Women's Liberty: Feminist Ideas in 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1900–1918. Rutherford, New Jersey: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96. ISBN 978-0-8386-3223-9.
- ^ George Dangerfield, The Strange Death of Liberal England (1935) pp. 74–76.
- ^ Hattersley,第184–185頁.
- ^ Pearce & Goodlad,第30頁.
- ^ Jenkins,第274頁.
- ^ Koss,第134–135頁.
- ^ Pearce & Goodlad,第31頁.
- ^ Jenkins,第311–313頁.
- ^ McEwen,第111–112頁.
- ^ Gilbert 1995,第23頁.
- ^ Lloyd George Volume I,第66頁.
- ^ Asquith 1985,第123頁.
- ^ Cassar,第20頁.
- ^ Asquith 1985,第133頁.
- ^ Cassar,第15頁.
- ^ Asquith 1985,第146頁.
- ^ Koss,第159頁.
- ^ Hobhouse,第180頁.
- ^ Cassar,第234頁.
- ^ 107.0 107.1 Cassar,第38頁.
- ^ Cassar,第37頁.
- ^ Cassar,第36頁.
- ^ Cassar,第31頁.
- ^ Cassar,第232頁.
- ^ Liddell Hart,第131頁.
- ^ Cassar,第93頁.
- ^ Cassar,第171頁.
- ^ Cassar,第144頁.
- ^ Taylor,第109頁.
- ^ Asquith 1928a,第154頁.
- ^ Grigg 1985,第390頁.
- ^ Clifford,第273–274頁.
- ^ Tom Curran,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Dardanelles naval fiasco?."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s & History 57.1 (2011): 17-33.
- ^ Jenkins,第354頁.
- ^ Jenny Macleod. Gallipoli: Great Battles. Oxford UP. 2015: 65–68 [6 October 2018]. ISBN 9780191035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21).
- ^ Cassar,第84頁.
- ^ Asquith 1985,第497頁.
- ^ Cassar,第88頁.
- ^ Thompson,第237頁.
- ^ Scott,第124頁.
- ^ Jenkins,第360頁.
- ^ Haldane,第286頁.
- ^ Adams,第188頁.
- ^ Jenkins,第368頁.
- ^ Jenkins,第370頁.
- ^ Adams,第193頁.
- ^ Hobhouse,第247頁.
- ^ Riddell,第147頁.
- ^ Jenkins,第371頁.
- ^ Cassar,第151頁.
- ^ Jenkins,第373頁.
- ^ Cassar,第150頁.
- ^ Amery,第124頁.
- ^ Margot Asquith 2014,第180頁.
- ^ Margot Asquith 2014,第175頁.
- ^ Cassar,第162頁.
- ^ Jenkins,第395頁.
- ^ Grigg 1985,第348頁.
- ^ Jenkins,第398頁.
- ^ Grigg 1985,第351頁.
- ^ Grigg 1985,第352頁.
- ^ Riddell,第166頁.
- ^ Riddell,第167頁.
- ^ Jenkins,第381頁.
- ^ Cassar,第136頁.
- ^ Toye,第156頁.
- ^ Gilbert 1972,第1249頁.
- ^ Cassar,第134頁.
- ^ Grigg 1985,第325頁.
- ^ Grigg 1985,第342頁.
- ^ Jenkins,第406–407頁.
- ^ Margot Asquith 2014,第268頁.
- ^ Grigg 1985,第360頁.
- ^ Clifford,第367頁.
- ^ Raymond Asquith,第286–287頁.
- ^ Bonham Carter,第95頁.
- ^ Churchill,第1139頁.
- ^ Koss,第215頁.
- ^ Bridgeman,第111–112頁.
- ^ Cassar,第212頁.
- ^ Scott,第243頁.
- ^ Adams,第226頁.
- ^ Grigg 1985,第444頁.
- ^ Taylor,第121頁.
- ^ Grigg 1985,第441頁.
- ^ Adams,第227頁.
- ^ 174.0 174.1 Cassar,第213頁.
- ^ Chamberlain,第117頁.
- ^ Grigg 1985,第450頁.
- ^ Jenkins,第430頁.
- ^ Beaverbrook,第406頁.
- ^ Morgan, Kenneth O. 7 December 1916: Asquith, Lloyd George and the Crisis of Liberalism. Parliamentary History. 19 October 2017, 36 (3): 361–371. doi:10.1111/1750-0206.12318.
- ^ Beaverbrook,第410頁.
- ^ Beaverbrook,第413頁.
- ^ Jenkins,第435頁.
- ^ Koss,第218頁.
- ^ Jenkins,第439頁.
- ^ Asquith 1928b,第131頁.
- ^ Adams,第232頁.
- ^ Adams,第233頁.
- ^ Asquith 1928b,第132頁.
- ^ 189.0 189.1 Jenkins,第441頁.
- ^ Cassar,第219頁.
- ^ 191.0 191.1 Cassar,第221頁.
- ^ Cassar,第222頁.
- ^ Grigg 1985,第460頁.
- ^ 194.0 194.1 Cassar,第224頁.
- ^ Grigg 1985,第462頁.
- ^ Cassar,第226頁.
- ^ Dutton,第133頁.
- ^ Jenkins,第454頁.
- ^ Chamberlain,第124頁.
- ^ 200.0 200.1 Asquith 1928b,第134頁.
- ^ Jenkins,第455頁.
- ^ Cassar,第231頁.
- ^ Grigg 1985,第481頁.
- ^ Young,第370頁.
- ^ De Courcy 2014,第330–340頁.
- ^ Newton,第230頁.
- ^ Koss,第224–227頁.
- ^ Koss,第225–228頁.
- ^ Grigg 2002,第20頁.
- ^ Koss,第227–228頁.
- ^ Jenkins,第466頁.
- ^ Cynthia Asquith,第384頁.
- ^ Woodward,第209–210頁.
- ^ Clifford,第453頁.
- ^ Grigg 2002,第494頁.
- ^ George H. Cassar. Lloyd George at War, 1916-1918. Anthem. 2009: 268 [5 December 2018]. ISBN 97818433179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21).
- ^ Adams,第272頁.
- ^ Grigg 2002,第498頁.
- ^ Ramsden,第115頁.
- ^ Grigg 2002,第499頁.
- ^ Asquith 1933,第67–68頁.
- ^ Ramsden,第139頁.
- ^ 223.0 223.1 Jenkins,第477頁.
- ^ Koss,第236頁.
- ^ Koss,第236–239頁.
- ^ Bonham Carter,第99頁.
- ^ Jenkins,第479頁.
- ^ Koss,第240頁.
- ^ 229.0 229.1 Jenkins,第483頁.
- ^ 230.0 230.1 Koss,第243頁.
- ^ Koss,第244頁.
- ^ Jenkins,第506頁.
- ^ Campbell,第709頁.
- ^ Koss,第274–275頁.
- ^ Jenkins,第511頁.
- ^ 第33031號憲報. 倫敦憲報. 20 March 1925.
- ^ Koss,第274頁.
- ^ Jenkins,第510頁.
- ^ Herbert Asquith,第365頁.
- ^ Jenkins,第517頁.
- ^ 241.0 241.1 Bonham Carter,第172頁.
- ^ Koss,第282頁.
- ^ Jenkins,第518頁.
- ^ Herbert Asquith,第377頁.
- ^ Asquith 1934,Epilogue.
- ^ Koss,第283頁.
- ^ Bonham Carter,第173頁.
- ^ Herbert Asquith,第378頁.
- ^ Herbert Asquith, Earl of Oxford and Asquith. Westminster Abbey. [4 August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16).
- ^ OXFORD AND ASQUITH. probatesearchservice.gov. UK Government. 1928 [7 August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21).
- ^ Koss,第94頁.
- ^ Asquith 1985,第13頁.
- ^ Jenkins,第259–261頁.
- ^ Margot Asquith 2014,第xli頁.
- ^ 255.0 255.1 Asquith 1985,第471頁.
- ^ Adelman,第11頁.
- ^ Margot Asquith 2014,第xlviii頁.
- ^ Asquith 1985,preface.
- ^ Asquith 1985,第3頁.
- ^ Marvin Rintala, "Taking the Pledge: H.H. Asquith and Drink." Biography 16.2 (1993): 103-135. online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5 October 2018.
- ^ Robert Duncan. Pubs and Patriots: The Drink Crisis in Britain During World War One. 2013: 86–88 [5 October 2018]. ISBN 97818463189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21).
- ^ Hugh Purcell. Lloyd George. 2006: 42–43 [5 October 2018]. ISBN 97819049505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21).
- ^ Ben Wright, Order Order!: The Rise and Fall of Political Drinking (2016) ch 4.
- ^ David Owen. The Hidden Perspective: The Military Conversations 1906-1914. 2014: 115–6 [11 November 2018]. ISBN 97819083236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21).
來源
編輯- Adams, R. J. Q. '"Andrew Bonar Law and the fall of the Asquith Coalition: The December 1916 cabinet crisis",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1997) 32#2 pp 185–200 online
- Adams, R. J. Q. Bonar Law. London: John Murray. 1999. ISBN 978-0-7195-5422-3.
- Adelman, Paul. The Decline of the Liberal Party, 1910–1931. London: Longman. 1995. ISBN 978-0-582-27733-5.
- Alderson, J. P. Mr. Asquith. London: Methuen. 1905. OCLC 1107438.
- Bates, Stephen. Asquith. London: Haus. 2006. ISBN 978-1-904950-57-8.
- Lord Beaverbrook. Politicians and the war, 1914–1916. London: Collins. 1960. OCLC 400531.
- Lord Birkenhead. Contemporary Personalities. London: Cassell & Co. 1924. OCLC 1308320.
- Bonham Carter, Violet. Pottle, Mark , 編. Champion Redoubtable: The Diaries and Letters of Violet Bonham Carter 1914–1945.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99. ISBN 978-0-7538-0546-6.
- Bridgeman, Walter. Williamson, Philip , 編. The Modernisation of Conservative Politics: The Diaries and Letters of Walter Bridgeman, 1904–1935. London: The Historians' Press. 1988. ISBN 978-0-9508900-4-3.
- Campbell, John. F. E. Smith, First Earl of Birkenhead. London: Jonathan Cape. 1983. ISBN 978-0-224-01596-7.
- Cassar, George. Asquith as War Leader. London: Hutchinson. 1994. ISBN 978-1-85285-117-0.
- Chamberlain, Austen. Down The Years. London: Cassell & Co. 1935. OCLC 1674665.
- Chisholm, Anne; Michael, Davie. Beaverbrook: A Life. London: Hutchinson. 1992. ISBN 978-0-394-56879-9.
- Churchill, Winston. The World Crisis 1911–1918 Volume 2. London: Odhams Press. 1938. OCLC 4739262.
- Clifford, Colin. The Asquiths. London: John Murray. 2002. ISBN 978-0-7195-5457-5.
- Cooper, Duff. Norwich, John Julius , 編. The Duff Cooper Diaries.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5. ISBN 978-0-297-84843-1.
- Cowling, Maurice. The Impact of Labour 1920–1924 .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ISBN 978-0-521-07969-3. OCLC 126150.
- de Courcy, Anne. Margot at War: Love and Betrayal in Downing Street, 1912–1916.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2014. ISBN 978-0-297-86983-2. OCLC 909289608.
- Douglas, Roy. The Liberals: The History of the Liberal and Liberal Democrat Parties. London and New York: Hambledon and London. 2005. ISBN 978-1-85285-353-2.
- Dutton, David. Austen Chamberlain: Gentleman in Politics . Bolton: Ross Anderson Publications. 1985. ISBN 978-0-86360-030-2.
editions:wYXZBk7a4uQC.
- Egremont, Max. Balfour – A Life of Arthur James Balfour. London: Phoenix. 1998. ISBN 978-0-7538-0146-8.
- Ekwall, Eilert.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Place-nam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ISBN 978-0-19-869103-7.
- Fry, Michael. Political Change in Britain, August 1914 to December 1916: Lloyd George Replaces Asquith: The Issues Underlying the Drama. The Historical Journ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ptember 1988, 31 (3): 609–627. JSTOR 2639759. S2CID 153441235. doi:10.1017/S0018246X00023517.
- Gilbert, Martin. Winston S. Churchill Volume III 1914–1916. London: Heinemann. 1971. ISBN 9780395131534. OCLC 1158303.
- Gilbert, Martin. Winston S. Churchill Companion Volume III Part 2 May 1915 – December 1916. London: Heinemann. 1972. OCLC 870699758.
- Gilbert, Martin. First World War. London: Harper Collins. 1995. ISBN 978-0-00-637666-8.
- Gilmour, David. Curzon: Imperial Statesman. London: Macmillan. 1994. ISBN 978-0-374-53024-2.
- Grey, Sir Edward. Twenty-Five Years: 1892–1916 Volume II.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1925. OCLC 5794156.
- Grigg, John. Lloyd George: From Peace to War 1912–1916. London: Methuen. 1985. ISBN 978-0-413-46660-0.
- Grigg, John. Lloyd George: War Leader 1916–1918. London: Allen Lane. 2002. ISBN 978-0-7139-9343-1.
- Haig, Douglas. Sheffield, Gary; Bourne, John , 編. Douglas Haig: War Diaries and Letters 1914–1918. London: Phoenix. 2006. ISBN 978-0-7538-2075-9.
- Haldane, Richard Burdon. An Autobiography.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29. OCLC 400640.
Richard Burdon Haldane An Autobiography.
- Hastings, Max. Catastrophe: Europe Goes To War 1914. London: William Collins. 2013. ISBN 978-0-00-751974-3.
- Hattersley, Roy. The Edwardian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5. ISBN 978-0-312-34012-4.
- Hazlehurst, Cameron. Asquith as Prime Minister, 1908–1916. 1970: 502–531. JSTOR 563193.
|journal=
被忽略 (幫助) - Hobhouse, Charles. David, Edward , 編. Inside Asquith's Cabinet: From the Diaries of Charles Hobhouse. London: John Murray. 1977. ISBN 978-0-7195-3387-7.
- Heffer, Simon. Power and Plac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King Edward VII. Weidenfeld & Nicolson. 1998. ISBN 978-0-297-84220-0.
- Jenkins, Roy. Asquith first. London: Collins. 1964. OCLC 243906913.; online
- Koss, Stephen. Asquith .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85. ISBN 978-0-231-06155-1.
- Lee, Arthur. Clark, Alan , 編. A Good Innings: The Private Papers of Viscount Lee of Fareham. London: John Murray. 1974. ISBN 978-0-7195-2850-7. OCLC 1090793.
- Leonard, Dick. A Century of Premiers: Salisbury to Blair.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ISBN 978-1-4039-3990-6.
- Levine, Naomi. Politics, Religion and Love: the story of H. H. Asquith, Venetia Stanley and Edwin Montagu .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8147-5057-5.
- Liddell Hart, Basil. Histo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 London: Macmillan. 1970. ISBN 978-0-304-93653-3.
- Lindsay, David. Vincent, John , 編. The Crawford Papers: The journals of David Lindsay, twenty-seventh Earl of Crawford and tenth Earl of Balcarres 1871–1940 during the years 1892 to 1940.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4. ISBN 978-0-7190-0948-8.
- Lloyd George, David. War Memoirs: Volume I. London: Ivor Nicholson and Watson. 1933. OCLC 422190936.
- Lloyd George, David. War Memoirs: Volume II. London: Ivor Nicholson and Watson. 1933. OCLC 422190936.
- McEwen, John M. The Liberal Party and the Irish Question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November 1972, 12 (1): 109–131. JSTOR 175330. S2CID 145766753. doi:10.1086/385636.
- McEwen, J. M.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Britain: Lloyd George Versus Asquith, December 1916.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Fall 1978, 18 (1): 131–156. S2CID 144378217. doi:10.1086/385732.
- Magnus, Philip. King Edward The Seventh. London: John Murray. 1964. ISBN 978-0-14-002658-0.
- Marquand, David. Ramsay MacDonald. London: Richard Cohen Books. 1997. ISBN 978-1-86066-113-6.
- Marriott, J. A. R. Modern England, 1885–1945 (1948) pp 275–390 on Asquith as Prime Minister. online
- Middlemas, Keith; Barnes, John. Baldwin .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69. ISBN 9780297178590. OCLC 60633.
baldwin middlemas barnes.
- Mulligan, William. The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521-88633-8.
- Lord Newton. Retrospection. London: John Murray. 1941. OCLC 1741622.
- Pearce, Robert; Goodlad, Graham. British Prime Ministers from Balfour to Brown. London: Routledge. 2013. ISBN 978-0-415-66983-2.
- Pope-Hennessy, James. Lord Crewe 1858–1945: The Likeness of a Liberal . London: Constable & Co. 1955. OCLC 917741.
- Popplewell, Oliver. The Prime Minister and His Mistress. Raleigh, US: Lulu Press. 2014. ISBN 978-1-4834-1429-4.
- Pound, Reginald; Harmsworth, Geoffrey. Northcliffe . London: Cassell. 1959. OCLC 655815144.
northcliffe pound and harmsworth.
- Ramsden, John. A History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 The Age of Balfour and Baldwin: 1902–1940. London: Longman. 1978. ISBN 978-0-582-50714-2.
- Lord Riddell. McEwen, John M. , 編. The Riddell Diaries: 1908–1923.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84. ISBN 978-0-485-11300-6.
- Rintala, Marvin. Taking the Pledge: H. H. Asquith and Drink. Biography. Spring 1993, 16 (2): 103–135. JSTOR 23539576. S2CID 154967226. doi:10.1353/bio.2010.0351.
- Rose, Kenneth. Curzon: A Most Superior Person. London: Macmillan. 1985. ISBN 978-0-333-39060-3.
- Spender, J. A.; Asquith, Cyril. Life of Herbert Henry Asquith, Lord Oxford and Asquith. London: Hutchinson. 1932. OCLC 767392. vol 2 from 1912 online
- Taylor, A. J. P. Beaverbrook.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72. ISBN 9789070006525. OCLC 607732694.
- Terrill, Richard. World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 A Comparative Survey. Waltham, US: Anderson. 2013. ISBN 978-1-4557-2589-2.
- Thompson, J. Lee. Northcliffe – Press Baron in Politics, 1865–1922. London: John Murray. 2000. ISBN 978-0-7195-5725-5.
- Toye, Richard. Lloyd George and Churchill – Rivals for Greatness. London: Macmillan. 2007. ISBN 978-1-4050-4896-5.
- Trevelyan, G. M. Grey of Fallodon .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40. OCLC 669134853.
- Tyack, Geoffrey; Bradley, Simon; Pevsner, Nikolaus. Berkshire. The Buildings of Englan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300-12662-4.
- Weston, Corinne Comstock. The Liberal Leadership and the Lords' Veto, 1907–1910. The Historical Journal. 1968, 11 (3): 508–537. JSTOR 2638166. S2CID 159632264. doi:10.1017/S0018246X00001679.
- Whitfield, Bob. The Extension of the Franchise, 1832–1931. Oxford: Heinemann. 2001. ISBN 978-0-435-32717-0.
- Wilson, John. CB: A Life of Sir Henry Campbell-Bannerman . London: Constable and Company. 1973. ISBN 978-0-09-458950-6.
CB A life of Sir Henry Campbell-Bannerman.
- Woodward, David R. Field Marshal Sir William Robertson: Chief of the Imperial General Staff in the Great War. Westport: Praeger. 1998. ISBN 978-0-275-95422-2.
- Young, Kenneth. Arthur James Balfour . London: G. Bell & Sons. 1963. OCLC 1627683.
一手來源
編輯- Asquith, H. H. Occasional Addresses 1893–1916.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918. OCLC 4086237.
- Asquith, H. H. Fifty Years of Parliament Volume 1. London: Cassell & Co. 1926. OCLC 15982.
- Asquith, H. H. Fifty Years of Parliament Volume 2. London: Cassell & Co. 1926. OCLC 15982.
- Amery, Leo. Barnes, John; Nicholson, David , 編. The Leo Amery Diaries Volume 1 1896–1929. London: Hutchinson. 1980. ISBN 978-0-09-131910-6.
- Asquith, Cynthia. Asquith, Michael; Asquith, Simon , 編. The Diaries of Lady Cynthia Asquith 1915–18. London: Century Hutchinson. 1987. ISBN 978-0-7126-1787-1. OCLC 17727845.
- Asquith, H. H. The Genesis of the War. London: Cassell & Co. 1923. OCLC 750479258.
- Asquith, H. H. Memories and Reflections Volume 1. London: Cassell & Co. 1928. OCLC 499252263.
- Asquith, H. H. Memories and Reflections Volume 2. London: Cassell & Co. 1928. OCLC 499252263.
- Asquith, H. H. Letters of the Earl of Oxford and Asquith to a Friend, First Series. London: Geoffrey Bles. 1933. OCLC 624755.
- Asquith, H. H. Letters of the Earl of Oxford and Asquith to a Friend, Second Series. London: Geoffrey Bles. 1934. OCLC 624755.
- Asquith, H. H. Brock, Michael; Brock, Eleanor , 編. H.H. Asquith: Letters to Venetia Stanle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ISBN 978-0-19-212200-1. OCLC 8345827.
- Asquith, Margot. The Autobiography of Margot Asquith . London: Eyre & Spottiswoode. 1962. OCLC 3023145.
- Asquith, Margot. Brock, Michael; Brock, Eleanor , 編. Margot Asquith's Great War Diary – 1914–191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ISBN 978-0-19-822977-3.
- Asquith, Herbert. Moments of Memory: Recollections and Impressions. London: Hutchinson & Co. 1938. OCLC 1447379.
- Asquith, Raymond. Jolliffe, John , 編. Raymond Asquith: Life and Letters. London: Century. 1980. ISBN 978-0-7126-1491-7.
- Viscount Samuel. Memoirs by the Rt. Hon. Viscount Samuel P.C., G.C.B., G.B.E. London: The Cresset Press. 1945. OCLC 575921.
- Scott, C. P. Wilson, Trevor , 編. The Political Diaries of C. P. Scott 1911–1928. London: Collins. 1970. ISBN 978-0-8014-0569-3.
- Simon, John. Retrospect: The Memoirs of the Rt. Hon. Viscount Simon. London: Hutchinson. 1952. OCLC 652361601.
外部連結
編輯- Hansard 1803–2005: the Earl of Oxford在國會中的貢獻
- Bodleian Library catalogue record (finding aid) of H.H. Asquith's private pap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odleian Library catalogue record (finding aid) of Margot Asquith's private pap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odleian Library catalogue record (finding aid) of Lady Violet Bonham Carter's private pap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atalogue record of items related to Asquith and Women's Suffrage[永久失效連結] held at The Women's Library at the Library of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regidga, Garry: Asquith, Herbert Hen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1914-1918-onlin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First World Wa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squith b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BBC History
- Asquith ent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Blue plaque to Asquith on his house in Sutton Courtena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xfordshire Blue Plaques Scheme
- 英國國家肖像館中的Herbert Henry Asquith, 1st Earl of Oxford and Asquith肖像
- 与H·H·阿斯奎斯相关的档案. 英國國家檔案館.
- 網際網路檔案館中H·H·阿斯奎斯的作品或與之相關的作品
- 來自H·H·阿斯奎斯的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
- 有關H·H·阿斯奎斯在德國經濟學中央圖書館(ZBW)20世紀新聞檔案中的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