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泉生
呂泉生(1916年7月1日—2008年3月17日),筆名呂玲朗,是一位出身臺中縣神岡鄉三角村 (現臺中市神岡區三角里) 的音樂家、基督徒,並以其歌樂創作和合唱指揮上的成就為人所知。
呂泉生 | |
---|---|
音乐家 | |
国籍 | 大日本帝国(1916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08年) |
出生 | |
逝世 | 2008年3月17日 | (91歲)
职业 | 作曲家、聲樂家 |
呂泉生 | |
閩南語名稱? | |
---|---|
全漢 | 呂泉生 |
全羅 | Lū Choân-seng |
臺羅 | Lū Tsuân-sing |
生平概略
编辑1916年7月1日,呂泉生出生於臺中州臺中廳葫蘆墩支廳神岡三角仔呂家,為一個信奉基督教的家庭。
幼年時,他受家人鼓勵加入教會唱詩班。
1930年前後,他考入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在學期間,他在東京聽聞一場音樂會後受感動,向家人央求購買小提琴,並開始自學音樂。 1932年前後,他因練琴曠課多天遭校方處以留級。同時,他又拜鋼琴家陳信貞為師,為陳信貞少數的男性鋼琴學生。
1936年,他進入東洋音樂學校鋼琴科就讀;1938年,因意外脫臼且傷及手指,改主修為聲樂。
1939年,他畢業於東洋音樂學校聲樂科並受聘於東寶日本劇場,擔任職業演唱者,同時向成田為三學習作曲。
1942年6月23日,由陳泗治伴奏,於台北放送局舉行獨唱廣播。10月,他返鄉處理父親後事,但因太平洋戰爭情況激烈而無法返回日本,此後定居台北。[1]
1943年4月起,擔任台北市成蹊實踐女學校音樂教師。[1]這是他第一份有收入的正式工作,至1944年底成蹊因戰爭因素遷校至草山(今陽明山),他覺得交通不便才辭職。[2]
1943年9月3-5日,厚生演劇研究會公演張文環作品《閹雞》。他負責配樂,使用其採集而改編成合唱曲的《丟丟銅仔》、《六月田水》和《一隻鳥仔哮救救》等台灣民謠。在當局推行皇民化政策的背景下,首演隔日即被禁唱。
1952年,1月起主編共99期的《新選歌謠》月刊,向大眾徵稿並發表新作,涵蓋兒童歌曲、合唱歌曲和民謠等;3月,受臺灣省教育會理事長游彌堅聘任,主編引介各國歌曲的《101世界名曲集》,同時撰寫《國民學校音樂課本》,更主編《新傳歌謠》月刊,向大眾徵稿並發表新作,涵蓋兒童歌曲、合唱歌曲和民謠等。
1957年,他受辜偉甫邀請,創辦榮星合唱團,並擔任團長至1991年11月退休為止。
他自1958年開始任教於實踐家政專科學校,1969年該校創設音樂科,他獲聘音樂科主任,後於1989年退休。
又在任職臺北市天主教靜修女子高級中學之音樂老師期間. 為第六任校長洪奇珍修女所作校歌譜曲。
1991年,他獲頒行政院文化獎。
2008年3月17日於美國過世,享耆壽92歲。
代表作
编辑相關歌曲
编辑相關條目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腳註
编辑- ^ 1.0 1.1 【人物】 呂泉生,臺灣音樂館
- ^ 陳郁秀、孫芝君,《呂泉生的音樂人生》,134-136頁。
延伸閱讀
编辑- 莊永明、孫德銘合著之「台灣歌謠鄉土情」 。
- 陳郁秀、孫芝君著,《呂泉生的音樂人生》台北:遠流出版,2005年10月 ISBN 978-957-325-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