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終極神差
《邮差》(英語:The Postman)是一部1997年美國劇情片,凯文·科斯特纳身兼導演、製片人和主演。本片改編自大衛·布林的1985年科幻小說《末日邮差》,劇本先後由艾瑞克·羅斯與布萊恩·海格蘭執筆。其他演員包含威爾·派頓、勞倫斯·泰德、奥利维娅·威廉斯、詹姆斯·羅素與湯姆·佩蒂等人。本片設定在2013年,美國已因戰亂而四分五裂,在一片後末日的景象中,科斯特纳飾演的流浪演員在陰錯陽差下成為郵差,並逐漸變成美國重建的希望象徵。
邮差 The Postman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凯文·科斯特纳 |
监制 | |
剧本 | |
原著 | 《末日邮差》 大衛·布林作品 |
主演 | |
配乐 | 詹姆斯·紐頓·霍華 |
摄影 | 史蒂芬·F·溫頓 |
剪辑 | 彼得·鮑伊 |
制片商 | Tig Productions |
片长 | 177分鐘[1] |
产地 | 美國 |
语言 | 英語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华纳兄弟影业 |
预算 | 8000萬美元[3][4] |
票房 | 1762萬美元(僅限美國)[3]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邮差 |
香港 | 末世戰士 |
臺灣 | 2013終極神差[2] |
製片人史蒂夫·蒂施在1985年便鎖定了該年出版的原著小說,並與《阿甘正传》編劇羅斯合作,但在接下來的幾年未能覓得導演和主演,最後由科斯特纳擔下,劇本也由海格蘭改寫。本片是科斯特纳繼《與狼共舞》後第二次執導電影。主体拍摄於1997年春季至夏季進行,劇組前往亚利桑那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一些地點取景。在後期製作中,劇組借助接景和綠幕技術來得到想呈現的畫面。本片的製作成本為8000萬美元。
本片由华纳兄弟出品,於1997年12月25日圣诞节檔期在美國上映。本片遭到多數影評人給予負評,影評人大多批評科斯特纳過度自負的導演表現以及老套做作的情節,不過認可本片的拍攝品質。本片在票房方面也失利,全美票房僅1762萬美元[3],被視為票房炸弹[5]。本片在該年度的金酸莓獎拿下包含最差電影在內的五個最差獎項,是該屆最大輸家。
劇情
编辑設定
编辑本片設定在一個後末日的世界,時間是2013年。主角是一名流浪演員,姓名不詳,他帶著一頭驢子比爾(Bill)到處流浪,在村莊表演莎士比亞劇作以維生。美國和其政府已在主角小時候因戰爭而瓦解,核武器破壞大地和氣候,倖存的人們各自組成村落。一些民兵組織紛紛出現,其中勢力最大的是已故励志演讲人納森·何恩(Nathan Holn)成立的何恩黨,該黨遵循何恩的八條教義,成員都烙上「8」的標記。何恩黨平時向村莊徵收資源和男丁,並犯下种族主义的暴力行為,最高領導者由決鬥來決定,現在的首領是主張弱肉強食的伯利恆將軍。
故事大綱
编辑在一座鎮上表演時,主角不巧遇到來徵兵的何恩黨,被強行抓去成為他們的一員,失去了私人物品和驢子。伯利恆也熟悉莎士比亞作品,對主角另眼看待,但認為他太懦弱而成不了戰士。主角趁著出任務的時候跳到河裡逃亡,希望能逃往傳聞中的天堂——聖羅斯鎮(St. Rose)。他在一輛廢棄的車裡棲身,車裡有一具已成白骨的郵差屍體和一堆信,主角起心動念,決定充當郵差來騙吃騙住。
主角前往松景鎮(Pineview),謊稱自己是美國政府派出的郵差,雖然不被警長信任,他仍成功送達了一封信。主角受到鎮民的歡迎及款待,在眾人詢問下,主角又編出美國政府已重建的虛假消息,聲稱總統是缅因州人理查·史塔基(Richard Starkey)[註 1]。女鎮民愛碧因為丈夫不孕,為了懷上孩子而與主角發生一夜情。鎮上的黑人少年福特·林肯深受鼓舞並自薦成為郵差,主角只好裝模作樣地授權福特,讓他成為正式信差,並將鎮上的郵局交給他。
隔天主角被警長趕走,沿途繼續收信和送信,沒多久伯利恆來到松景鎮,下令將掛著美國國旗的郵局燒毀,還在殺了愛碧的丈夫後將她擄走。之後,主角和伯利恆的人馬正好在同一個小鎮相逢,但伯利恆沒有認出主角。小部分鎮民受到主角說詞鼓舞而拒絕讓何恩黨進入,伯利恆下令屠城,主角與愛碧奪槍逃亡,槍戰中主角中彈受傷。兩人在山裡度過一段時日,愛碧懷著主角的孩子,但兩人之間並沒有顯現出愛情。
下山後,主角發現福特成立了送信中心,有許多年輕信差加入,且自己已被宣揚為傳奇人物「郵差」(the postman)。信差們廣傳美國政府已重建的消息,一些地區的人民受到鼓舞,開始表現出對何恩黨的反抗,伯利恆於是下令搜捕「郵差」。主角和一群年輕信差成功伏擊何恩黨,但福特自作主張的宣戰式行為激怒了伯利恆,伯利恆開始濫殺信差和村民,迫使主角解散送信中心以避免無辜人們犧牲,福特自願將主角的投降信帶給伯利恆。但伯利恆意識到「郵差」已成為一種精神象徵,除非將所有信差剷除,否則反抗不會結束,於是他將福特暫時押為人質。
主角、愛碧與三名年輕信差逃到大橋鎮(Bridge City),市長願意庇護他們,並讓主角坐纜車到他處召集反抗何恩黨的人們。離去前,主角與愛碧互訴衷情,愛碧坦承太晚察覺自己已愛上主角。最終,主角帶領著一支志願軍,與伯利恆帶領的何恩黨對峙。伯利恆自認了解主角的弱點,用福特的生命來威脅主角。為了避免犧牲,主角要求執行何恩黨的決鬥規則,與伯利恆爭奪領導權,並當眾露出何恩黨的烙印,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伯利恆沒有拒絕餘地,兩人便在兩軍中央肉搏,最後由主角勝利。主角宣布了新的規矩,主張和平與重建美國,並阻止福特射殺伯利恆。伯利恆反過來試圖偷襲主角,與伯利恆有仇的副手蓋狄上校將他射殺。事情結束後,主角與愛碧重逢,並見到了自己剛誕生的女兒,名叫「希望」(Hope)。
時間跳轉至2043年的聖羅斯,主角於該年辭世並被以銅像紀念,他的女兒向眾人發表演說。新的美國已經建立起來,主角的事蹟為人們所紀念。
角色
编辑- 凯文·科斯特纳飾演郵差(The Postman):帶著驢子四處演戲維生的流浪者,本名不詳。出生於1973年,曾經歷亂世以前的時光,如今只求溫飽。
- 威爾·派頓飾演伯利恆將軍(General Bethlehem):何恩黨的現任首領,在戰亂之前是一名業務員。
- 勞倫斯·泰德飾演福特·林肯·水星(Ford Lincoln Mercury):松景鎮上孤獨的黑人少年,名字非本名,而是他取自福特汽车及其品牌林肯汽車和水星汽车。
- 奥利维娅·威廉斯飾演愛碧(Abby):松景鎮居民,與第一次來送信的主角結下情緣。
- 詹姆斯·羅素飾演愛德荷(Idaho):何恩黨的小隊長。
- 丹尼爾·馮·巴根飾演布斯科警長(Sheriff Briscoe):守衛松景鎮的人。
- 湯姆·佩蒂飾演大橋鎮鎮長(Bridge City Mayor)。主角認出他以前曾是名人。
- 史考特·貝爾斯特飾演盧克(Luke):何恩黨成員,奉命刺殺郵差,但心生動搖而未下手。
- 乔瓦尼·瑞比西飾演第20號土匪(Bandit #20):被迫加入何恩黨,但反而決定為之賣命,最後在追捕主角時被殺。
- 蘿伯塔·麥斯威爾飾演艾琳·瑪西(Irene March):松景鎮的老婦人,主角送出的第一封信的收信人。
- 喬·桑托斯飾演蓋狄上校(Colonel Getty):伯利恆將軍的副手,之前挑戰對方失敗後遭到割去舌頭和睪丸。
- 朗·麥拉提飾演老喬治(Old George):信差之一,擁有工程背景的老兵。
- 佩姬·利普顿飾演艾倫·瑪西(Ellen March),艾琳的女兒。
- 布萊恩·安東尼·威爾森飾演伍迪(Woody):被迫加入何恩黨的村民。
- 陶德·艾倫(Todd Allen)飾演吉布斯(Gibbs):何恩黨成員。
- 查爾斯·埃斯滕飾演麥克(Michael):愛碧的丈夫,無法生育。
- 安·科斯特納(Anne Costner)[註 2]飾演馬尾女孩(Ponytail):信差之一,主角與愛碧遇到的第一個年輕信差。
- 喬·科斯特納(Joe Costner)[註 2]飾演要寄信的男孩(Letter Boy)
- 馬克·湯瑪森(Mark Thomason)飾演長大後的男孩
- 瑪莉·史都華·馬斯特森飾演希望(Hope):主角與愛碧的女兒[9]。
其他還有:雷克斯·林飾演梅瑟(Mercer)、蕭恩·哈特西飾演比利(Billy)、雷恩·赫斯特飾演艾迪(Eddie)、泰·歐尼爾飾演德魯(Drew)、Jude Herrera飾演一名信差、莉莉·科斯特纳(Lily Costner)[註 2]飾演莉莉·瑪西(Lily March)[10]。
製作過程
编辑發展
编辑1985年秋天,製片人史蒂夫·蒂施買下了大衛·布林小說《末日邮差》的電影改編權[11]。布林回憶道,當時小說剛出版幾個月,他在經紀人的催促下便售出了改編權[12]。改編電影在华纳兄弟旗下籌備,蒂施與溫蒂·芬納曼擔任製片人,艾瑞克·羅斯執筆劇本。這三人不久後促成了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主《阿甘正传》。[13]在接下來的幾年,曾有幾位明星有興趣出演改編電影,包含汤姆·汉克斯、米高·基頓與羅賓·威廉斯,而導演人選則有扬·德邦特、巴瑞·李文森、李察·唐納與朗·侯活,但最後都沒有結果[13]。布林認為,眾演員和導演拒絕本片是因為羅斯寫的劇本太糟糕,經過多次重寫後也沒有改善,他亦稱該劇本背離原著精神[12]。羅斯之後退出了企劃[13],劇本在1995年的時候已由布萊恩·海格蘭重寫[14][15]。羅斯稱他原本的劇本是一部帶有讽刺元素的電影,羅斯的經紀人朗·馬迪吉安(Ron Mardigian)則稱,原劇本有著傳統西部片的架構,僅僅描寫善惡對決好人勝的劇情而沒有後來加入的愛國主義描寫,且片長只有2小時而不是3小時[13]。
最後,华纳兄弟時任董事長特里·塞梅尔決定將改編電影交付給凯文·科斯特纳,科斯特纳答應接下[13]。正好布林的妻子此前在看《夢幻成真》時,就認為科斯特纳很適合演《末日邮差》的主角[12]。1996年6月,宣布科斯特纳將擔任主演,科斯特纳的製片公司Tig Productions同時也與華納兄弟續約至1998年結束[16]。科斯特纳、科斯特纳的合作夥伴吉姆·威爾森與蒂施一同擔任製片人,導演則尚未確定[16]。1996年8月底,科斯特纳確認將同時擔任導演,本片是他繼《與狼共舞》後第二次執導電影[17]。科斯特纳請海格蘭編寫新的劇本[12]。
华纳兄弟賦予科斯特纳相當大的主導權,同時他也已身兼導演、主演和製片人三個重要職位[13]。在科斯特纳接管改編電影後,華納兄弟為本片亮起綠燈[11]。據稱科斯特纳為了製作本片,將主演《空军一号》的機會交給哈里森·福特[18],並且推遲HBO電視劇《肯塔基循環》的製作[19]。選角方面,科斯特纳在拍《軍官與間諜》時非常欣賞共戲演員威爾·派頓,此次便邀請對方來飾演反派伯利恆將軍[7]。對於女主角愛碧,科斯特纳與威爾森認為她堅強獨立、不感情用事,但仍會在戀愛上流露深情,整體上和等人來救的常見動作片女主角很不一樣[7]。他們在看過眾多女演員後選上電影界新人奥利维娅·威廉斯,她此前有過演舞台劇的經驗,但演出電影是頭一遭[7]。大橋鎮鎮長由搖滾歌手湯姆·佩蒂客串飾演,因為科斯特纳想要讓電影觀眾看到新面孔但又覺得面熟[7]。
拍攝
编辑本片的主体拍摄於1997年3月10日開始[20],在該年春天和夏天完成拍攝[21]。本片的攝影指導由史蒂芬·F·溫頓擔任,他此前曾為科斯特纳監製的電影《復活島》(1994年)掌鏡[22]。本片採用2.35:1的影像長寬比進行拍攝,比當時標準的1.85:1更寬,原因是溫頓與科斯特纳想要呈現史詩感[21]。本片約有九成的畫面是外景拍攝,並有很多廣闊的外景鏡頭[21]。主要取景地由南往北分別是亚利桑那州的图森、俄勒冈州的本德和华盛顿州的梅塔蘭瀑布鎮[21],主角的旅程即是照這個順序[23]。根據計畫,本片先在图森拍攝約三週,4月初前往俄勒冈州中部拍攝八週,最後在华盛顿州拍攝八週[20]。
劇組於1997年1月開始搭景,在图森一帶耗資100萬美元[20]。在亚利桑那州,劇組於图森和綠谷等地取景,為當地創造大量工作機會,劇組雇用244位當地人員和800位臨時演員[24]。本片的開場位在一座大旱湖[註 3],劇組在图森的一處沙石场取景,並建造了船塢殘骸的布景[25]。4月至5月時,劇組前往俄勒冈州拍片,在本德創造了600萬美元的產值[26]。劇組也在該州的史密斯岩州立公園、克魯克特河國家草原和奥乔科国家森林拍攝[10]。5月至7月,劇組到人口僅有230人的梅塔蘭瀑布鎮拍攝,在當地投入700萬美元[26],但有居民受拍攝所擾[27]。大橋鎮拍攝於該鎮的邊界大壩[28]。劇組在壩面建造了大橋鎮的布景,過程經過當局的許可及審核[29]。在主體拍攝的最後幾週,劇組回到洛杉矶拍攝綠幕戲[25]。
伯利恆將軍的大本營在图森的一處露天採礦場拍攝[30]。對劇組來說,該處是非常大的布景,有1.5英里(2.4公里)那麼廣,深度則超過1,200英尺(370米)[31]。大本營的夜間戲是溫頓當時做過最大的,他用上了25架6千瓦的聚束燈來為畫面整體打光[31]。在該橋段中,伯利恆的手下從河中心的浮動船塢將電影投影在岩壁上[註 4],由於劇組沒辦法清楚拍出所播放電影的畫面,所以最後是由電腦特效團隊用數位接景手法加上[31]。
電影的畫面色調反映主角的心境,前半段在图森時是以藍色為主的陰冷色調,到了俄勒冈州之後畫面開始變得豐富美麗,有了更多色彩和溫度[32]。溫頓在拍攝動人場面時會增加攝影機的拍攝速度,例如主角從農場小男孩手中接過信的重要鏡頭,拍攝時是從平常每秒24幀增加至110幀[33]。以一般速度播放這些幀即營造出慢动作的效果,溫頓稱這麼一來觀眾可以清晰地感受而不覺得模糊,並有著夢幻的感覺[34]。
特效與後製
编辑大衛·尼格隆(David Negron)擔任本片的視覺效果總監,該職原本是由翠西亞·艾許福德(Tricia Ashford)負責,她在主體拍攝快結束時退出,原因是與科斯特纳溝通不好[35]。尼格隆原本負責本片的分鏡,期間也會向科斯特纳解釋要怎麼實現場景中的特效[25]。本片使用較為低調和寫實風格的特效,主要是藉由接景將現實場景轉換成製作團隊想呈現的末日後景象[36]。例如本片的開場位在一座大旱湖,劇組的取景地並沒有完全符合需求,於是尼格隆與特效公司Cinesite合作,用數位接景技術將科斯特纳身後的三齿蒿從畫面中移除[25],並在背景中加入從加利福尼亚州拍來的山[37][25]。另一個例子是攝影指導史蒂芬·F·溫頓覺得晴朗無雲會讓畫面很無聊,所以額外拍了兩百多個特別的雲景,讓後製團隊替換上去[38]。除了雲以外,下雨和下雪的場景也是後製團隊處理的對象[39][40]。
本片的後期製作期只有不到3個月,因為華納兄弟把檔期定在12月聖誕節[36]。在艾許福德原本的規劃中,特效主要在後製階段完成,主體拍攝期間由特效攝影指導菲利浦·提米(Philipp Timme)拍攝大量素材,在後製時視情況使用[36]。採用這種做法是因為時間緊湊,若在電影拍完之前就開始處理特效,後製團隊只憑分鏡無法完全確定他們要如何著手[36]。然而此法不符常理或傳統,提米認為這可能就是艾許福德與科斯特纳不合的原因[25]。艾許福德退出以及主體拍攝收工後,尼格隆從零完成150個以上的特效鏡頭[36],他與提米根據艾許福德留下的註記,把已經拍好的素材用在適合的地方,過程頗為艱辛[25]。
在開場橋段中,劇組讓獅子和驢子在綠幕前拍攝[41],後製中再加入背景[42]。本片也有幾場運用特效的動作戲,例如繩索橋的橋段。演員們實際在懸空的橋上演出[28],而主角跳到河裡的橋段則使用了特技和特效[43]。科斯特纳的替身演員穿著索具實際從橋上跳下,之後劇組再於綠幕前搭建一座假的吊橋讓科斯特纳「假跳」,最後後製團隊將拍下的畫面整合成該橋段[43]。主角在大橋鎮搭乘纜車的橋段也使用了類似的手法,劇組在水壩拍攝時,科斯特纳乘坐在直升機吊著的車廂裡而非真的纜車,而近距離鏡頭則是在綠幕前拍攝[44]。
《邮差》長達177分鐘,比一般電影還要多出許多。該片在兩場試映中得到的迴響有如災難,華納兄弟高層勸科斯特纳刪減片長,但科斯特纳拒絕,並將該片比做《日瓦戈医生》(1965年,片長193分鐘)。[45][46]
配樂
编辑邮差:電影原聲帶 | ||||
---|---|---|---|---|
詹姆斯·紐頓·霍華的电影配乐 | ||||
发行日期 | 1997年12月23日 | |||
类型 | 電影原聲帶 | |||
时长 | 73:40 | |||
唱片公司 | 华纳唱片 | |||
詹姆斯·紐頓·霍華专辑年表 | ||||
|
本片的配樂由詹姆斯·紐頓·霍華譜寫,此前他曾為科斯特纳主演的另一部電影《執法捍將》作曲[47]。原聲帶於1997年12月23日發行[48]。
原聲帶曲目列表[48] | ||||
---|---|---|---|---|
曲序 | 曲目 | 词曲 | 演出者 | 时长 |
1. | Main Titles | 詹姆斯·紐頓·霍華 | 2:21 | |
2. | Shelter in the Storm | 詹姆斯·紐頓·霍華 | 6:23 | |
3. | The Belly of the Beast | 詹姆斯·紐頓·霍華 | 6:49 | |
4. | General Bethlehem | 詹姆斯·紐頓·霍華 | 6:55 | |
5. | Abby Comes Calling | 詹姆斯·紐頓·霍華 | 10:50 | |
6. | The Restored United States | 詹姆斯·紐頓·霍華 | 6:44 | |
7. | The Postman | 詹姆斯·紐頓·霍華 | 9:50 | |
8. | Almost Home | 喬諾·曼森(Jono Manson) | 喬諾·曼森 | 3:59 |
9. | It Will Happen Naturally | 瑪麗亞·馬查多(Maria Machado)、喬諾·曼森 | 喬諾·曼森 | 2:18 |
10. | The Next Big Thing | 喬諾·曼森、喬·佛洛德、傑佛瑞·巴爾(Jeffrey Barr) | 喬諾·曼森 | 2:19 |
11. | This Perfect World | 約翰·科因曼(John Coinman)、格倫·伯克(Glenn Burke) | 約翰·科因曼 | 3:38 |
12. | Once This Was The Promise Land | 約翰·科因曼 | 約翰·科因曼 | 2:06 |
13. | I Miss My Radio | 約翰·科因曼、布萊爾·佛沃(Blair Forward) | 約翰·科因曼 | 2:42 |
14. | Come and Get Your Love | 羅莉·維加斯 | 約翰·科因曼 | 3:07 |
15. | You Didn't Have to Be So Nice | 約翰·賽巴斯汀、史蒂夫·布恩 | 艾米·格兰特、凯文·科斯特纳 | 3:39 |
总时长: | 73:40 |
- 其他電影中使用的非原創曲目[10]
上映
编辑本片於1997年12月25日在美國院線上映[3],為圣诞节檔期電影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將本片分為R級,未滿17歲人士不得單獨觀賞[49],原因是本片包含暴力和少許性愛場面[50]。
迴響
编辑影評
编辑綜合得分 | |
---|---|
來源 | 評分 |
Metacritic | 29/100[51] |
爛番茄 | 12/100[49] |
評論得分 | |
來源 | 評分 |
奧斯汀紀事 | [6] |
芝加哥太陽報 | [52] |
芝加哥論壇報 | [53] |
帝國雜誌 | [54] |
今日美國 | [55] |
《邮差》獲得多數影評人的負面評價。根据评论聚合网站爛番茄汇总的41篇评论文章,12%的评论家给予该作正面评价,平均分數为4.20分(满分10分)。该网站总结的评论家共识是“凯文·科斯特纳自導自演的《邮差》是他企圖自我造神之下的龐大失策,若非這部片太把自己當一回事,觀眾本可享受一齣單純傻笨的好戲。”[註 5][49]在Metacritic網站上,本片得到「負面評論為主」的綜合評分,獲得了29/100分(14位影評人)[51]。據美國CinemaScore所進行的調查,觀眾的平均評價於A+至F間落於「B-」[56]。
影片人發現本片的風格和預期有所出入。《洛杉磯時報》影評肯尼斯·圖蘭認為觀眾預期看到《未来水世界》的陸地版,但本片脫離後末日憂鬱氛圍後露出傻蠢的一面,可說是煞有其事的大雜燴,好比讓法蘭克·卡普拉來導演《疯狂的麦克斯2》[57]。《芝加哥太陽報》的罗杰·埃伯特指出本片結合了《與狼共舞》和《未来水世界》的核心題材,結果卻拍得像是西部片[52],《綜藝雜誌》的陶德·麥卡錫等也認為本片比較像西部片[58][54]。對於本片的主旨,《纽约时报》的史蒂芬·霍登認為本片充斥國族主義,令人不適[59]。麥卡錫認為本片藉由後末日光景鼓吹對美國基本價值的復興,但又給人一種叛逆和反建制的感覺,可能導致觀眾反應兩極[58]。
本片在劇情和場景安排上遭到批評,許多負評指向了科斯特纳的自負表現[59][57][60],片長過長也被視為問題[52][54][61]。霍登批評本片是貨真價實的糟糕史詩片,充斥陳腔濫調和做作的情緒化氛圍,並認為科斯特纳自賣自誇到無恥的程度[59]。《Time Out》編輯批評本片缺少細節解釋,故事也不流暢[62]。《奧斯汀紀事》影評羅素·史密斯(Russell Smith)抱怨科斯特纳放任場景的感性程度,例子包含不必要的慢動作鏡頭、配樂過度渲染以及做作的台詞[6]。《今日美國》影評麥克·克拉克與圖蘭認為本片是科斯特纳虛榮心作祟的產物[55][57],圖蘭稱本片的整體風格和演員表現違背常理,顯示出讓一名電影明星(科斯特纳)自掌導演筒會出什麼差錯[57]。埃伯特覺得本片愚蠢且自命不凡,一些做作的橋段引人譏笑,不過整部片「有著善良的心地」(good-hearted)[52]。麥卡錫認為本片在講到重要主旨時未能控制力度而顯得笨拙自大,但認可科斯特纳在本片的表現[58]。也有影評人點出美國民眾對美國郵政署印象不佳,本片把英雄設定為郵差未必明智[54][60][53]。
本片的製作品質及畫面吸引力得到影評人認可[57][58][57][61]。麥卡錫認為本片的旅程宏偉且振奮人心,畫面亦引人入勝,他將後者歸功於出色的取景地點、攝影指導史蒂芬·F·溫頓、藝術指導艾達·蘭登以及服裝設計约翰·布龙菲尔德(John Bloomfield)[58]。影評人對本片的配角陣容褒貶不一,新人奥利维娅·威廉斯的演出備受肯定[6][58],威爾·派頓與丹尼爾·馮·巴根也得到好評[58],不過搖滾歌手湯姆·佩蒂的演出遭到詬病[57][53]。
票房
编辑本片的同週新片有《尽善尽美》、《黑色終結令》、《變種人》和《脫線先生》等電影,前一週上映的《泰坦尼克号》和《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也還在熱映當中[63]。本片首週末在2207家電影院上映,收穫681萬美元的票房,排名第九[63]。《洛杉磯時報》認為該票房表現令人失望[64],《綜藝雜誌》則稱本片是該檔期票房失利最慘重的作品[65]。次週末,本片以353萬美元的票房排名第12,慘淡表現被媒體拿來與《泰坦尼克号》的賣座表現做對比[66][4]。《纽约时报》等報導中稱,本片票房失敗的原因包含負面口碑散播以及行銷宣傳失利[4][13]。
根據Box Office Mojo,本片的美國票房至下檔時一共為17,626,234美元[3]。本片的全球總票房不明確,The Numbers列出的數據是20,841,123美元,但沒有提供細節[67]。相較之下,本片的製片成本為8000萬美元,營銷宣傳估計花費3500萬美元[4]。本片因此被視為票房炸弹,Filmsite.org估計本片蝕本7000萬美元[註 6][5]。
週次 | 上映院數 | 週末票房 (單位:美元) |
累積票房 (單位:美元) |
週末名次 | 備註 |
---|---|---|---|---|---|
1 | 2207 | 526萬 | 681萬 | 第9名 | 圣诞节週末 |
2 | 2107 | 353萬 | 1432萬 | 第12名 | |
3 | 1722 | 112萬 | 1651萬 | 第18名 |
獎項
编辑本片在該年度的金酸莓獎入圍最差電影等五個獎項,最終全數拿下[69],是該屆最大輸家[70]。
獎名/影展名 | 頒獎日期 | 獎項 | 入圍者 | 結果 | 來源 |
---|---|---|---|---|---|
史汀克斯爛片獎 | 1998年 | 最差電影 | 《2013終極神差》 | 提名 | [71][72][73] |
最差導演 | 凯文·科斯特纳 | 提名 | |||
金膠捲獎 | 1998年3月21日 | 最佳真人電影音效剪輯(配樂) | 《2013終極神差》 | 提名 | [74][75] |
金酸莓獎 | 1998年3月22日 | 最差男主角 | 凯文·科斯特纳 | 獲獎 | [70] |
最差導演 | 凯文·科斯特纳 | 獲獎 | |||
最差電影 | 《邮差》——凯文·科斯特纳、史蒂夫·蒂施與吉姆·威爾森 | 獲獎 | |||
最差劇本 | 艾瑞克·羅斯與布萊恩·海格蘭,改編自大衛·布林小說《末日邮差》 | 獲獎 | |||
最差原創歌曲 | 片中所有歌曲 | 獲獎 | |||
土星獎 | 1998年6月10日 | 最佳科幻電影 | 《邮差》 | 提名 | [76][需要較佳来源] |
最佳電影男配角 | 威爾·派頓 | 提名 | |||
最佳電影男主角 | 凯文·科斯特纳 | 提名 | |||
金酸莓獎 | 2000年3月25日 | 1990年代最差電影 | 《邮差》 | 提名 | [77][78] |
備註
编辑- ^ 披頭四樂隊成員林格·斯塔的本名即是「Richard Starkey」[6]。
- ^ 2.0 2.1 2.2 凯文·科斯特纳與妻子辛蒂·席維亞(Cindy Silva)的子女[8]。
- ^ 電影中將該地點設定為「犹他州大鹽盤」(The Great Salt Flats of Utah)。
- ^ 投影的電影為《再造战士》和《音乐之声》[10]。
- ^ 原文:A massive miscalculation in self-mythologizing by director and star Kevin Costner, The Postman would make for a goofy good time if it weren't so fatally self-serious.
- ^ 相当于2023年的1.329億美元。
腳註
编辑- ^ THE POSTMAN (15).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1998-01-16 [201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3) (英语).
- ^ 2.0 2.1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電影年鑑》 1999,第71頁.
- ^ 3.0 3.1 3.2 3.3 3.4 Box Office Mojo上《The Postman》的資料(英文)
- ^ 4.0 4.1 4.2 4.3 Weinraub, Bernard. 'Postman' Sinks; 'Titanic' Sails. The New York Times. 1998-01-05 [202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 (美国英语).
- ^ 5.0 5.1 Dirks, Tim. Greatest Box-Office Bombs, Disasters and Film Flops of All-Time. Filmsite.org. AMC.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2).
- ^ 6.0 6.1 6.2 6.3 Smith, Russell. Movie Review: The Postman. The Austin Chronicle. 1997-12-26 [202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6) (美国英语).
- ^ 7.0 7.1 7.2 7.3 7.4 Casting. thepostman.com. Warner Bros. [1998-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8-02-05) (英语).
- ^ Oldenburg, Ann. Costner pushed the envelope in 3-hour-long 'The Postman'. Florida Today. Gannett News Service. 1997-12-29 [202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7) –通过Newspaper.com (英语).
- ^ Parish 2006,第264頁.
- ^ 10.0 10.1 10.2 10.3 《邮差》片尾名單
- ^ 11.0 11.1 Grove, Martin. 12 years for 'Postman' to make special deliver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7-12-24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RN7-7HK0-006P-R0SY-00000-00
- ^ 12.0 12.1 12.2 12.3 Brin, David. The Postman: the Movie. Worlds of David Brin. DavidBrin.com. December 1998 [201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8) (美国英语).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Welkos, Robert W. It Wasn't Rain, Sleet, Snow or Dark of Night. Los Angeles Times. 1998-01-13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1) (美国英语).
- ^ Galloway, Stephen. Finerman Prods. bolsters prod'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5-05-05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SJF-BXG0-006P-R26H-00000-00
- ^ Galloway, Stephen. Correction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5-05-08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SJF-BXD0-006P-R24M-00000-00
- ^ 16.0 16.1 Galloway, Stephen. Costner delivers 'Postman' deal.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6-06-10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SJF-BH90-006P-R4W8-00000-00
- ^ Fleming, Mike. Red Letter Day For Costner. New York Daily News. 1996-08-25 [2024-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9) –通过Newspapers.com (美国英语).
- ^ Meyer, Joshua. Kevin Costner Insisted On Harrison Ford's Casting In Air Force One. SlashFilm. 2023-01-10 [2024-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7) (美国英语).
- ^ Variety Staff. Myers gets $10 mil for ‘SNL’-derived pic. Variety. 1998-04-07 [202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3) (美国英语).
- ^ 20.0 20.1 20.2 Daniels, Jeffrey. Warner Bros.' "The Postman," produced, directed by and starring Kevin Costner, started principal photography in southern Arizona on March 10..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7-03-19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SJF-B7G0-006P-R2NC-00000-00
- ^ 21.0 21.1 21.2 21.3 Oppenheimer 1997,第87頁.
- ^ Oppenheimer 1997,第86頁.
- ^ Oppenheimer 1997,第89-90頁.
- ^ Muttalib, Bashirah. ‘Postman’ becomes time-honored in Arizona. Variety. 1998-01-22 [202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3) (美国英语).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Magid 1997,第94頁.
- ^ 26.0 26.1 Variety Staff. ‘Postman’ delivers for the Northwest. Variety. 1997-06-12 [202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3) (美国英语).
- ^ Ho, Vanessa; Burkhart, Dan. Movies on location.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7-08-15 [202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6) (英语).
- ^ 28.0 28.1 DVD Production Notes: On Location 1998,第4頁.
- ^ DVD Production Notes: On Location 1998,第5頁.
- ^ DVD Production Notes: On Location 1998,第2-3頁.
- ^ 31.0 31.1 31.2 Oppenheimer 1997,第88頁.
- ^ Oppenheimer 1997,第90頁.
- ^ Oppenheimer 1997,第90-91頁.
- ^ Oppenheimer 1997,第91頁.
- ^ Magid 1997,第93-94頁.
- ^ 36.0 36.1 36.2 36.3 36.4 Magid 1997,第93頁.
- ^ DVD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1998,第8分鐘處.
- ^ Oppenheimer 1997,第92頁.
- ^ DVD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1998,第7分鐘處.
- ^ DVD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1998,第9分鐘處.
- ^ DVD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1998,第7分鐘、第8分鐘處.
- ^ Magid 1997,第96-97頁.
- ^ 43.0 43.1 Magid 1997,第98頁.
- ^ DVD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1998,第3分鐘、第4分鐘處.
- ^ Goldstein, Patrick. Costner's Feeling a Little Less 'Love'. Los Angeles Times. 1999-09-15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6) (美国英语).
- ^ Goldstein, Patrick. 'Doctor Zzzhivago'? Many of this season's releases have epic lengths, but that doesn't always reflect epic visions.. Los Angeles Times. 1997-12-03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3) (美国英语).
- ^ Heine 2016,第9-10頁.
- ^ 48.0 48.1 The Postman Soundtrack (1997). Soundtrack.Net. [202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6) (英语).
- ^ 49.0 49.1 49.2 爛番茄上《2013終極神差》的資料(英文)
- ^ 需在“MOVIE RATING SEARCH”下面的搜索框输入电影原名“Postman, The”,便可查看搜尋結果:FilmRatings.com. www.filmratings.com. [202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2) (英语).
- ^ 51.0 51.1 Metacritic上《2013終極神差》的資料(英文)
- ^ 52.0 52.1 52.2 52.3 Ebert, Roger. The Postman. RogerEbert.com. [202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8) (英语).
- ^ 53.0 53.1 53.2 Wilmington, Michael. `POSTMAN’ JUST DOESN’T DELIVER. Chicago Tribune. 1997-12-25 [202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1) (美国英语).
- ^ 54.0 54.1 54.2 54.3 Nathan, Ian. The Postman. Empire. 2006-07-31 [202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3) (英语).
- ^ 55.0 55.1 Clark, Mike. Return ill-conceived 'Postman' to sender. USA Today. 1998-01-12 [202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1) (英语).
- ^ 需在“FIND CINEMASCORE”下面的搜索框输入电影原名“POSTMAN, THE”,页面会自动显示评分:CinemaScore. CinemaScore. [202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2) (英语).
- ^ 57.0 57.1 57.2 57.3 57.4 57.5 57.6 Turan, Kenneth. Aw Shucks, He's Just 'The Postman'. Los Angeles Times. 1997-12-24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美国英语).
- ^ 58.0 58.1 58.2 58.3 58.4 58.5 58.6 McCarthy, Todd. The Postman. Variety. 1997-12-17 [2024-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2) (美国英语).
- ^ 59.0 59.1 59.2 Holden, Stephen. FILM REVIEW; Neither Snow, Nor Rain, Nor Descent to Anarchy . . .. The New York Times. 1997-12-24 [202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7) (美国英语).
- ^ 60.0 60.1 Tatara, Paul. Review: Return 'Postman' to sender. CNN. 1998-01-14 [202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6) (英语).
- ^ 61.0 61.1 Stack, Peter. FILM REVIEW -- Insufficient `Postman' Costner's post-apocalypse saga long and bland. SFGate. 1997-12-25 [2024-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8) (英语).
- ^ The Postman. Time Out. 2012-09-10 [2024-05-03] (英国英语).
- ^ 63.0 63.1 Domestic 1997 Weekend 52 December 26-28, 1997. Box Office Mojo.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5) (英语).
- ^ 'Titanic' the Hot Weekend Ticket. Los Angeles Times. 1997-12-30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8) (美国英语).
- ^ Hindes, Andrew. Ship-shape Christmas B.O. booms. Variety. 1997-12-28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1) (美国英语).
- ^ 'Titanic,' 'The Postman' Sail in Opposite Directions. Los Angeles Times. 1998-01-05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1) (美国英语).
- ^ The Postman (1997) -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e Numbers. [202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3).
- ^ The Postman Domestic Weekend. Box Office Mojo.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8) (英语).
- ^ 'Razzie' Award Voters Go Postal on Kevin Costner's Latest Effort. Los Angeles Times. 1998-03-23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8) (美国英语).
- ^ 70.0 70.1 Wilson, John. 1997 Archive.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2012-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6) (英语).
- ^ 1997 20th Hastings Bad Cinema Society Stinker Awards. The Envelope. Los Angeles Times. [2006-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8) (英语).
- ^ Complete List of Winners The 20th Annual Stinkers. Stinkers Bad Movie Awards. [1999-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10-08) (英语).
- ^ Final Tallies By Percentage. Stinkers Bad Movie Awards. [199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999-10-10) (英语).
- ^ Madigan, Nick. Sound editing noms unveiled. Variety. 1998-01-22 [202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7) (美国英语).
- ^ Variety Staff. ‘Titanic’ reels in sound nods. Variety. 1998-03-30 [202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6) (美国英语).
- ^ 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Horror Films, USA (1998). IMDb. [2024-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6) (英语).
- ^ Wilson, John. 2000 Nominations Press Release 1.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2000-08-23 [2004-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14) (英语).
- ^ Wilson, John. 20th Annual RAZZIE "Winners" Release.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2002-06-25 [2004-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14) (英语).
引用資料
编辑- 書籍
- 中華民國電影年鑑編輯委員會 (编).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電影年鑑》 (pdf). 臺灣. 1999年7月 [2024-04-25] –通过國家電影資料館 (中文(臺灣)).
- Heine, Erik. James Newton Howard's Signs: A Film Score Guide. United State: Rowman & Littlefield. 2016. ISBN 0-471-69159-3 –通过Google Books (英语).
- Parish, James Robert. Fiasco: A History of Hollywood's Iconic Flops. United State: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6. ISBN 0-471-69159-3 –通过Internet Archive (英语).
- 雜誌
- Magid, Ron. The Postman Makes Rounds in Realistic Futurescape. 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December 1997, 78 (12): 93, 94, 96-98 [2024-04-11] (英语).
- Oppenheimer, Jean. Through Rain, Hail, or Nuclear Winter. 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December 1997, 78 (12): 86-88, 90-92 [2024-04-11] (英语).
- 影音
說明:「第X分鐘處」指的是相關內容出現在X分鐘0秒至X分鐘59秒之間
- Crew. Special Features - Production Notes: On Location (The Postamn DVD). Warner Bros. 1998 (英语).
- Crew. Special Features - The Postman's CGI Route (The Postamn DVD). Warner Bros. 1998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