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Dzlot/农历
農曆,又稱夏曆、陰曆、舊曆,是東亞传统曆法之一。农曆属于一种陰陽曆,其平均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以阴历成分为主;但又设置闰月以使平均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故又有陽曆的成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農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歷史
编辑农曆作为中国传统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但在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中已多有记载。
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曆法和太阴曆法。而如今的阴阳合一的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
从黄帝纪年到清朝末期启用西曆(格里曆),中国歷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曆法,这些曆法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曆、商曆、周曆、西汉太初曆、隋唐大衍曆和皇極曆等,有的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有所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統曆和唐朝的皇極曆法等。
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曆法;秦朝为中国歷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曆法,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编写了《太初曆》,之后刘歆作《三统曆》,这两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曆法。之后中国歷朝颁布的曆法,均与太初曆大同小异。
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曆或民国纪年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时,继续使用西曆,以公元纪年;但中华民国历仍以1912年为元年使用中华民国纪年,目前尚在臺灣、澎湖、金門、马祖使用。
夏曆、殷曆和周曆的分別
编辑夏曆、殷曆和周曆的主要区别是以不同的月份作为一年之始:夏曆以寅月为正月(今农曆1月)、殷曆以丑月(今农曆12月)为正月、周曆以子月(今农曆11月)为正月,所以又叫三正(zhēng)。由于岁首不同,这三者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定义也不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不改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秦制,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
公转、自转与四季
编辑地球以椭圆形的轨道绕日公转。地球的赤道面与它的公转轨道面成23度26分的夹角(黄赤交角)。四季由此角产生。因此,在北半球可以观测到:
春分 | 夏至 | 秋分 | 冬至 | |
---|---|---|---|---|
公曆 | 3月21日(约) | 6月22日(约) | 9月23日(约) | 12月22日(约) |
白昼 | 12小时 | 最长 | 12小时 | 最短 |
黑夜 | 12小时 | 最短 | 12小时 | 最长 |
正午影长 | HtanΦ注1 | Htan(Φ-23.5o) | HtanΦ | Htan(Φ+23.5o) |
日出 | 正东 | 偏北 | 正东 | 偏南 |
日中 | SZA=Φ注2 | 最北 | SZA=Φ | 最南 |
日落 | 正西 | 偏北 | 正西 | 偏南 |
- 注1:H为物体高度,Φ为地球纬度。即影长等于物体高度乘以纬度的正切。
- 注2:SZA为Solar Zenith Angle,即太阳天顶角。Φ为地球纬度。
二十四节气
编辑主條目:節氣
节气 | 公曆 | 黄经 | 中气 | 公曆 | 黄经 | |
---|---|---|---|---|---|---|
1 | 立春 | 2月4/5日 | 315 | 雨水 | 2月18/19日 | 330 |
2 | 惊蛰 | 3月5/6日 | 345 | 春分 | 3月20/21日 | 0/360 |
3 | 清明 | 4月4/5日 | 15 | 谷雨 | 4月19/20日 | 30 |
4 | 立夏 | 5月5/6日 | 45 | 小满 | 5月20/21日 | 60 |
5 | 芒种 | 6月5/6日 | 75 | 夏至 | 6月21/22日 | 90 |
6 | 小暑 | 7月7/8日 | 105 | 大暑 | 7月22/23日 | 120 |
7 | 立秋 | 8月7/8日 | 135 | 处暑 | 8月23/24日 | 150 |
8 | 白露 | 9月7/8日 | 165 | 秋分 | 9月22/23日 | 180 |
9 | 寒露 | 10月8/9日 | 195 | 霜降 | 10月23/24日 | 210 |
10 | 立冬 | 11月7/8日 | 225 | 小雪 | 11月22/23日 | 240 |
11 | 大雪 | 12月7/8日 | 255 | 冬至 | 12月21/22日 | 270 |
12 | 小寒 | 1月5/6日 | 285 | 大寒 | 1月20/21日 | 300 |
上边提及地球靠近近日点时公转速度会比较快,所以在冬季时两个中气相距29.44日,而夏季时则相距31.44日。
因为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可以比1朔望月(= 29.53059日)的时间长,所以阴曆一个月可能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一个相应的中气。反过来说,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也可以比1朔望月的时间短,所以阴曆一个月可能有两个中气和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采取二十四节气各一字而成篇以方便记忆) 春雨惊春清穀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以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日。其中子時為一日之始。
- 以月亮繞地球一周為一月。
- 因一个朔望月 = 月相由新月循环到新月所经过的时间 = 29.53059日,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交替。
- 新月出现那天為一月之始,即初一,例如:
本月新月 | 下月新月 | 阴曆月长 | |
公曆 | 5月1日13时 | 5月31日01时 | 30天 |
公曆 | 5月1日01时 | 5月30日13时 | 29天 |
- 以地球繞日公轉一周為一“歲”。計算採用冬至日測量的回歸年,即冬至至下一个冬至的时间,约有365日。
- 冬至所在月為子月,定此月為農曆十一月,進而定出正月。正月初一即一年之始元旦(現在改名為春節)。
- 因為一“歲” = 12.37月,定12個月為平年,13個月為閏年。即一年有12或13個月。從正月初一至下一个正月初一。
- 包含了完整的十二個月的“歲”定為“閏歲”,相應這一年定為閏年,有十三個月。
- 一年有十二個中氣,定閏年中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 閏年雖有十三個月,但並沒有十三月的名稱,其中閏月名稱沿續上個月。例如,在四月之後的閏月稱閏四月。
农曆作为陰陽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相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1回归年),每隔一定时间要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曆的闰年为13个月。通常19年置7闰,无中气那个月则为闰月。
十九年置七闰
编辑阴曆一个月为朔望月,阴曆一年通常有12朔望月(= 354.36708日),比1回归年短了10.87512日;阴曆闰年则有13朔望月(= 383.89767日),比1回归年长了18.65547日。19个回归年的长度为6939.6018日,而19x12+7=235个朔望月(十九年置七闰)的长度为6939.68865日。可见十九年置七闰的规则是为了协调阴曆年与回归年日数的差。
因为1阴曆年比1回归年少约11日,所以在公曆中翌年的农曆正月初一比每年的早11天;如果遇上闰年,则推迟约19天。
农曆基本上以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曆同一时间。如公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间中也有例外的例子,比如说公曆的1917年4月4日是闰二月十三、1936年4月4日是三月十三、还有1955年4月4日是三月十二。不过日子相差最多也只是一天。
闰月月份
编辑在1645年以前,农曆采用平太阳,各月之后出现闰月的機率相等。以后采用了真太阳,各月之后出现闰月的機率就不等了。以下是1645年至2644年一千年间各闰月的统计。
闰月 | 总数 |
---|---|
闰一月 | 6 |
闰二月 | 22 |
闰三月 | 47 |
闰四月 | 60 |
闰五月 | 73 |
闰六月 | 60 |
闰七月 | 49 |
闰八月 | 29 |
闰九月 | 11 |
闰十月 | 10 |
闰十一月 | 5 |
闰十二月 | 0 |
另有计算表明,2262年将会再次出现闰一月;3358年将会首次出现闰十二月。
習俗
编辑其他
编辑- 农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正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冬月和腊月。表示气候寒冷的成语“十冬腊月”就是从此得来,字面意思即为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月份。
- 农曆的一个月的前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初日,如农曆的一月二日称为正月初二。后十天按顺序习惯上称为廿日,亦有些通胜将之說成念日;如农曆的一月二十二日称为正月廿二或正月念二。
- 农曆的每个月份都有不同的别称。由于它和农业生产紧密的联系,所以从二月到九月差不多都用植物来表示,下面是農曆十二个月的别称:
- 一月:孟春、正月、端月、元春
- 二月:仲春、杏月、花月
- 三月:季春、桃月、桐月、蚕月
- 四月:孟夏、阴月、梅月
- 五月:仲夏、榴月、毒月、蒲月
- 六月:季夏、荷月、荔月
- 七月:孟秋、兰月、巧月、瓜月
- 八月:仲秋、桂月
- 九月:季秋、菊月
- 十月:孟冬、良月、陽月
- 十一月:仲冬、冬月、葭月
- 十二月:季冬、腊月
农曆纪年
编辑歷代曆法
编辑- 古六曆
- 顓頊曆 - 秦朝、西漢(? - 公元前104年)
- 太初曆(三統曆) - 西漢、新朝、東漢(公元前104年 - 84年)
- 四分曆 - 東漢(85年 - 220年)、曹魏(220年 - 236年)、東吳(222年)、蜀漢(221年 - 263年)
- 干象曆 - 東吳(223年 - 280年)
- 景初曆 - 曹魏、西晉、東晉、劉宋(237年 - 444年)、北魏(398年 - 451年)
- 元嘉曆 - 劉宋、南齊、南梁(445年 - 509年)
- 大明曆 - 南梁、南陳(510年 - 589年)
- 三紀曆 - 後秦(384年 - 517年)
- 玄始曆 - 北涼(412年 - 439年)、北魏(452年 - 522年)
- 正光曆 - 北魏(523年 - 534年)、東魏(535年 - 539年)、西魏(535年 - 556年)、北周(556年 - 565年)
- 興和曆 - 東魏(540年 - 550年)
- 天保曆 - 北齊(551年 - 577年)
- 天和曆 - 北周(566年 - 578年)
- 大象曆 - 北周(579年 - 581年)、隋朝(581年 - 583年)
- 開皇曆 - 隋(584年 - 596年)
- 大業曆 - 隋(597年 - 618年)
- 皇極曆
- 戊寅元曆 - 唐朝(619年 - 664年)
- 麟德曆 - 唐(665年 - 728年)
- 大衍曆 - 唐(729年 - 761年)
- 五紀曆 - 唐(762年 - 783年)
- 正元曆 - 唐(784年 - 806年)
- 觀象曆 - 唐(807年 - 821年)
- 宣明曆 - 唐(822年 - 892年)
- 崇玄曆 - 唐(893年 - 907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8年 - 955年)
- 九執曆
- 符天曆
- 調元曆 - 後晉(939年 - 943年?)、遼朝(961年? - 993年)
- 大明曆 - 遼(994年 - 1125年)
- 欽天曆 - 後周(956年 - 960年)、北宋(960年 - 963年)
- 應天曆 - 北宋(963年 - 981年)
- 干元曆 - 北宋(981年 - 1001年)
- 儀天曆 - 北宋(1001年 - 1023年)
- 崇天曆 - 北宋(1024年 - 1065年;1068年 - 1075年)
- 明天曆 - 北宋(1065年 - 1068年)
- 奉元曆 - 北宋(1075年 - 1093年)
- 觀天曆 - 北宋(1094年 - 1102年)
- 占天曆 - 北宋(1103年 - 1105年)
- 紀元曆 - 北宋、南宋(1106年 - 1135年)
- 統元曆 - 南宋(1136年 - 1167年)
- 干道曆 - 南宋(1168年 - 1176年)
- 淳熙曆 - 南宋(1177年 - 1190年)
- 會元曆 - 南宋(1191年 - 1198年)
- 統天曆 - 南宋(1199年 - 1207年)
- 開禧曆 - 南宋(1208年 - 1251年)
- 淳祐曆 - 南宋(1252年)
- 會天曆 - 南宋(1253年 - 1270年)
- 成天曆 - 南宋(1271年 - 1276年)
- 大明曆 - 金朝(1137年 - 1181年)
- 重修大明曆 - 金、元朝(1182年 - 1280年)
- 授時曆(大統曆) - 元、明朝(1281年 - 1644年)
- 時憲曆 - 清朝(1645年 - 1911年)
名稱考訂
编辑民间
编辑常用的名稱包括農曆、陰曆和夏曆三種,其中前兩者較爲常用。
学者
编辑由於夏曆實際是一種陰陽曆,而非如伊斯蘭曆一樣的太陰曆,因此称为陰曆并不準確[1],但因民间多把公历称为阳历,而农历也就相应称为阴历。而夏曆相對于地球繞太陽公轉來說,只有節氣按照公轉周期,而日期游移可達一個月,並不很適宜農業生産,因此農曆一名也不很恰當。而目前使用的曆法因使用夏正,稱夏曆比較妥當。
参见
编辑註解與參照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授时中心农历阳历对照(1800至2100年)
- 香港天文台1901至2100年公曆與農曆日期對照表(繁體、简体)
- The Mathematic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 農曆月曆&世界時間 DHTML 程式 [作者:Sean Lin (林洵賢)]
- 農曆月曆 (附黄曆)
- 現成或自製有農曆的日曆(PDF,JPG, PNG 等多樣格式)
- 中国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