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向移民运动

东向移民运动(德语:Ostsiedlung),另名“日耳曼东扩”,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内的日耳曼语族向东迁徙,进入中欧、东欧地区定居的过程。影响的区域从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向南进入特兰西瓦尼亚。此区域原先居住着大量波罗的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斯拉夫人。移民多来自莱茵兰法兰德斯下萨克森。此运动获得德意志地区领主、斯拉夫国王和公爵和教会的支持。大部分移民运动都是和平的,但有时会因特殊历史事件而变得暴力(例如北方十字军)。在一部分上来看,东向移民运动伴随着神圣罗马帝国条顿骑士团的扩张而进行。

14世纪中叶,移民运动因黑死病而减缓。大部分可供移民的空间亦已饱和,但直到中世纪晚期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当地的斯拉夫君主持续邀请德国移民移入。中世纪后期的中欧和东欧社会因此在人口、宗教、法律和农业发生重要的变化。在原先文德人的领土德裔成为大多数,使文德人最终被同化,在更东方出现许多德裔少数聚落,城镇人口剧增。尽管人数处于少数,德国城市律法依然在那些城镇里面施行。20世纪,东向移民运动被德国民族主义(包括纳粹)强烈的运用于支持德国的领土扩张以及证明德意志民族优于其它非德意志民族。[1][2][3]依照欧洲各国史学界于1972年以降所建立的初步共识[4],这个中世纪东向移民的拓殖史,是一项跨世纪的移民拓殖行动,其隶属于中世纪欧洲全面性疆域开发及拓殖行动的一部分[5][6]

波茨坦会议——美国、英国和苏联领导人之间的会议——批准将德国人驱逐出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随着红军的推进和纳粹德国在1945年的失败,中欧、东欧和东中欧的种族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被驱逐出整个中欧和东欧的所有苏联占领的德国定居点,但也来自奥得河-尼斯线以东的前帝国领土,主要是西里西亚、东普鲁士、东勃兰登堡和波美拉尼亚省。

历史背景 编辑

公元300年700年间,因欧洲民族大迁徙中欧产生剧烈变化。罗马帝国失去主导权,法兰克人取而代之,法兰克人在之前罗马高卢省旁建立法兰克帝国,随后分裂为三,其中东法兰克王国随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斯堪的纳维亚则进入了维京时代,以贸易与掠夺影响了整个欧洲。同时斯拉夫国家兴起并主导了中欧和东欧。833年大摩拉维亚公国、882基辅罗斯、965波兰诸多斯拉夫国家分别改信基督教。

日耳曼人东向的最初动力,可能首先是有基于当时基督教会世界观,亦即向非基督地区传教及强行扩张信仰范围而起[5]——而自8世纪后期以降,东西教会大分裂导致地缘彼此交相挞伐亦极力扩张所属信仰范围。介于分化两方之间的广大中东欧地区由此成为长期交锋地带,德意志境内的各个分支修会遂成西方拉丁教会东进的主导力量,时或担当起为神圣罗马帝国历代皇帝及封建诸侯向东扩张领地作护航的核心要角[7]

而在中世纪初期至高峰期之交的欧陆及德意志西部,存在着人口过剩压力,经不起饥荒及贫困所苦的大批民众出于寻求出路需要,而成为东移的另一重大缘由[8]。与此同时当时中东欧各统治者也极力推崇接收移民政策,有意招徕运用德意志人带来较先进的农工商矿技术,为提升其领土的经济和税源增长提供动力,对此甚至有提供各项奖励及免税优惠条件以吸引移民[9]:从十二世纪波兰皮雅斯特所属的各地诸侯[10],到十三世纪的波希米亚普热米斯尔诸任君主,以及匈牙利阿尔帕德历任统治者,皆不余遗力地大力招徕秉具专业技能的大批德意志移民入境,为他们国度里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矿业,以及市镇建造等内部拓展事业作贡献[11]

而在1075年之后,萨利安王朝罗马教宗之间陷入持续百年的授神职权之争,德意志境内一批新兴领土诸侯趁势兴起,他们也利用起帝国皇权无暇顾及内政之际,大幅扩张政权势力,为此戮力横越易北河而向东扩张,占据西斯拉夫领土以图强化各自政权[12]。至霍亨斯陶芬王朝结束及其后大空位时代,德意志各领主持续发展,形成诸如奥地利公国波希米亚王国勃兰登堡侯国及迈森边区伯国等不复可制的强大领土诸侯,东向拓殖也就成为诸领主扩张政策的重要一环。 由诸领主和教会双重利益立足所起的东拓活动,也令易北河萨勒河以东一系列马克性质的军事行政辖区,亦随之建立[5]——向异信仰社群诉诸武力、德意志教会推行传教及诸领主各自立足所推行的扩张活动,是整个移民运动背后错综复杂的而彼此交错的动因[13]

中世纪早期 编辑

加罗林时期 编辑

 
神圣罗马帝国日耳曼东扩

生活在神圣罗马帝国势力范围边缘的斯拉夫人,被称为文德人,也称为易北斯拉夫。他们少有大型政治团体,大多是小团体,最远扩张到东阿尔卑斯山萨勒河波希米亚易北河。当法兰克帝国扩张时,文德人部落有时被征服有时与法兰克人联盟(例如奥博特人部落,帮助法兰克人打败西萨克森人部落)。查理曼对本区域进军,促使随后发生了东向移民运动影响区域从北到南包跨:

稍后奥托大帝发起另一波扩张

东法兰克和神罗时期 编辑

日耳曼人路易继承了东部领土,东法兰克,包括莱茵河以东和意大利北部的所有土地,大致相当于德意志干部公国的领土,在第一任国王捕鸟亨利的领导下形成了一个联邦(919至936)。生活在东法兰西(自公元962年神圣罗马帝国)范围内的斯拉夫人,统称为温德人或“易北斯拉夫人”,很少形成较大的政治实体。他们宁愿组成各种小部落,向西定居到从东阿尔卑斯山和波希米亚到萨勒河和易北河的一条线上。随着东法兰克王国的扩张,被东法兰克人征服或与东法兰克人结盟的各种文德部落,例如奥博特人,帮助法兰克人击败了西日耳曼萨克森人。在11世纪和12世纪,东法兰克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国王将继续沿袭加洛林王朝在帝国外围设置行军的传统。

在日耳曼国王路易和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统治下,第一批天主教平民定居者由法兰克人和巴伐利亚人领导到潘诺尼亚(今布尔根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的土地。

在一系列的惩罚行动中,西部的易北河、萨勒河、纳布河和东部的奥得河、博伯河、奎萨河和伏尔塔瓦河之间的东北大片领土被征服,并在这些地区建立了边境行军。防御工事被占领并建造了新的城堡,由军事单位加固以施加军事控制和收集贡品。没有平民定居者占领这些土地。基督教化仅限于建立传教教区,如吕贝克、勃兰登堡或哈维尔贝格。教区教堂系统的发展仅发生在德国殖民者定居之后,始于12世纪下半叶。对已经被征服的地区的控制一再失去。983年的斯拉夫起义和1066年的奥博特人起义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后果

983年斯拉夫人叛乱 编辑

983年,从易北河一直延伸到波罗的海的比隆和北边疆区的波拉比安斯拉夫人成功地反抗了刚刚成立的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统治和基督教使命。尽管获得了新的独立,Obotrites、Rani、Liutizian和Hevelli部落很快面临内部斗争和战争,以及来自东部新成立和扩大的皮亚斯特王朝(早期波兰)国家的袭击,丹麦从北方和西方的帝国,渴望重建她的行军。该地区一直处于波拉比安部落的统治之下,直到12世纪都处于非殖民化和非基督教化状态

中世纪中期 编辑

荷尔斯泰因和波美拉尼亚 编辑

自1124年以来,第一批佛兰德人和荷兰殖民者在艾德河以南定居,随后在1139年征服了瓦格里的土地,1143年吕贝克成立,绍恩堡的阿道夫二世伯爵呼吁在东荷尔斯泰因定居。同年。

由于持续不断的内部冲突和不断的战争,独立的温迪什领土最终失去了提供有效军事抵抗的能力。从1119年到1123年,波美拉尼亚入侵并制服了卢蒂奇地区的东北部。1124年和1128年,当时波兰的附庸波美拉尼亚公爵瓦蒂斯瓦夫一世邀请班贝格主教奥托将其公国的波美拉尼亚人和柳提齐亚人基督教化。1147年,作为北方十字军的一场战役,温迪什十字军在萨克森公国展开,以夺回983年失去的行军。十字军还前往波美拉尼亚德明和斯德丁,尽管这些地区已经成功基督教化

勃兰登堡和梅克伦堡 编辑

在文德十字军东征之后,1157年,熊阿尔伯特能够在大约前北行军的边疆区上建立和扩大勃兰登堡侯爵领地,该领土自983年以来一直由赫维利和卢蒂奇部落控制。被叛乱的卢蒂奇部落占领的哈维尔贝格主教区被重建,以将温德人基督教化。

1164年,在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最终在维尔兴战役中击败了叛逆的奥博特人和波美拉尼亚公爵之后。Demmin和斯德丁的波美拉尼亚公国成为萨克森人的封地,Obodrite领地也成为梅克伦堡,以奥博特人的住宅首府梅克伦堡城堡命名。在狮子亨利与腓特烈一世皇帝的内部斗争失败后,梅克伦堡和波美拉尼亚于1181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地

东萨克森边区 编辑

萨勒河以东的索布边疆区成立于9世纪。奥托一世国王在937年划定了一个更大的区域——萨克森东部边疆区,包括易北河、奥得河和佩内河之间的领土。由哲罗边疆区管理。965年格罗死后,行军被划分为较小的部分:北行军、卢萨斯行军、迈森侯爵和蔡茨行军。游行队伍由各种西斯拉夫部落组成,其中最大的是北部的波拉比亚斯拉夫人部落和南部的索布部落。

从12世纪开始,迈森和特兰西瓦尼亚侯爵居住着德国定居者。从12世纪末开始,在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西里西亚、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奥地利东部建立了修道院和城市。在波罗的海,条顿骑士团于13世纪初建立了一个十字军国家

利沃尼亚联邦 编辑

圣母之土是中世纪利沃尼亚或旧利沃尼亚(德语:Alt-Livland)的正式名称,它是在利沃尼亚十字军东征之后在包括当今爱沙尼亚在内的领土上形成的和拉脱维亚。它于1207年2月2日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公国成立,并于1215年被教皇英诺森三世宣布为罗马教廷的附属国。

自1237年以来,中世纪的利沃尼亚首先由利沃尼亚的宝剑骑士团断断续续地由条顿骑士团的一个半自治分支(称为利沃尼亚骑士团和天主教会)统治。特拉马里亚纳和里加市名义上的负责人是里加大主教,是教会等级制度的顶峰。

1561年,在利沃尼亚战争期间,圣母之土不复存在。它的北部地区被割让给瑞典帝国,并成为爱沙尼亚公国,其南部领土成为立陶宛大公国的一部分——因此最终成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部分,成为利沃尼亚公国和库尔兰公国和塞米利亚公国。萨雷马岛成为丹麦的一部分。

该阶段社会与人口数据背景 编辑

中世纪中期整个欧洲里的诸政治及军事事件,是有极大受到了大规模人口增长的影响;由十一到十三世纪这段时期,德意志王国人口当中的常居者,是由约莫四百万增长到一千二百万[14][15]。在这段时期里,中世纪中期的Landesausbau (内陆殖民性活动) 也一并出现了, 该时候的供耕作土地是相当多以牺牲森林地区为代价(而开垦出来);尽管开垦到新的领土并建立起众多新定居点,对应的需求仍未获得满足[16]。另外一个因素是,当时未获授继承权的贵族后裔出现过剩情况,不过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得到成功后,这一群体便借机在帝国的周边地区牟取起新领土[17][18]

毋庸置疑在其时在中东欧是有“不计其数的德意志移民”,于移民/殖民化活动的最初阶段一并传播了德意志法律。同期一齐做出同样贡献的其他背景移民,包括了华隆人犹太人荷兰人弗拉芒人,还有较晚期的波兰人是尤其于现代为乌克兰的领土内(有前述传播活动)[19]

位于现代瑞士领土内的瓦尔瑟人,在其向原古罗马人常居区域进行移民的这一活动上,与东欧移民化活动是有共通处。时瓦尔瑟人移民离开了他们原在瓦莱的家园,而去到阿尔卑斯山脉高地 (位处意大利北部和格劳宾登)再建立了村落[20]

技术及农业发展 编辑

堤坝和排水系统 编辑

12世纪初,佛兰芒和荷兰定居者是第一批移民到梅克伦堡的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进一步向东移动到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向南移动到匈牙利,原因是他们已经基本发达的家乡地区缺乏定居点以及几次洪灾和饥荒。

他们在建造堤坝和沼泽地排水方面经验丰富且技术娴熟,在易北河以东尚未开发的地区的定居点中,他们的需求量很大。通过创建一个网状结构的较小排水沟,将土地排干,这些排水沟将水排在主沟渠中。连接定居者个人农场的道路沿着这些主要战壕延伸。

当地统治者大量招募荷兰定居者,尤其是在12世纪下半叶。例如,在1159/60年,阿尔伯特熊授予荷兰定居者占领前斯拉夫定居点的权利。博绍的传教士赫尔莫德在他的斯拉夫编年史中对此进行了报导:“最后,当斯拉夫人逐渐分散时,他(阿尔布雷希特)派往乌得勒支和莱茵河地区,以及那些靠海生活的人,他们在大海遭受了损失,荷兰人、西兰人和弗莱明人在那里吸引了很多人,让他们住在斯拉夫人的城堡和村庄里。

农业工具 编辑

在西方移民到来之前,斯拉夫人使用犁和农具。最古老的有意义的参考可以在斯拉夫编年史中找到,其中提到使用犁作为面积测量。

在12世纪和13世纪的文献中提到了没有模板的Ard。它撕开土壤并将土壤铺展到两侧而不转动它。因此,它特别适用于轻质和沙质底土。13世纪中叶,易北河以东引入了三场系统。这种新的耕作方法需要使用重型模板犁,将土壤深深地挖掘并在一次操作中将其翻转。

两种设备的不同操作模式也对种植区域的形状和大小产生了影响。与一起工作的字段具有大致相同的字段长度和宽度以及方形底座。长方形底座的长田更适合使用模板犁,因为重型工具不必经常转动。燕麦和黑麦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很快这些谷物成为最重要的谷物类型。使用模板犁的农民必须缴纳双倍税费。

制陶业 编辑

陶工是最早定居在农村地区的工匠之一。典型的斯拉夫陶瓷是平底容器。随着西方定居者的涌入,引入了圆形罐等新的容器形状,包括硬烧工艺,提高了陶瓷质量。这种被称为硬灰器的陶瓷在12世纪末在易北河以东广泛传播。到13世纪,它在波美拉尼亚广泛制造,当时更先进的制造方法,如隧道窑,使陶瓷家居用品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锅、壶、瓮、碗等家居用品的需求量稳步增长,推动了新的销售市场的发展。

在13世纪,釉面陶瓷被引入,粗陶的进口增加。技术和知识的转移以多种方式影响新老定居者的生活方式,除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创新外,还包括武器技术、文件和硬币等其他领域。

移民地及人口等变动 编辑

东向移民潮所为中东欧带来的,是一个极速的人口增长。十二到十三世纪以降,对应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引人瞩目地上升起来,这个一方面是由于移民潮的到来,另一方面也是在殖民化后原住民人口一并增长所叠加而成。定居点的出现是人口增长的初步诱因,譬如在以下地方,即奥得河波美拉尼亚公国的东部,大波兰西里西亚奥地利摩拉维亚普鲁士外西凡尼亚的西部,与此同时在中部与西部欧洲更多地方则是以原住民群体为人口增长的主因。据相关研究,认为基于相对少量的中世纪信源,可以判定似乎当时至少在一些东中欧地区有出现人口的显著增加,不过有关动因并未能确定多大程度上直接源自于移民,也未能确定多大程度上再受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及城镇化加快所推进[21]。与西欧相较,这些增长的人口大部分幸免于十四世纪的黑死病大流行所害[22]

伴随德籍移民而来的有新的税制。时既有的文德什一税建基于村落规模而施行,而德意志的什一税(制度) 则基于实际农作物的产出而实行。尽管移居者们在定居点建立起来后的首年度可以豁免部分税负,不过基于前因,从而有较高的税费是由定居者那而不是文德人那所征收的[23][17]

市镇发展及体系建立 编辑

东部移民运动所建市镇实例
波兹南 (德语:Posen), 是一个东向移民化市镇(Ostsiedlung town)的范例,当其时它是与一个既已存在的castrum (附带郊区的城堡)相并联。原有的城堡+郊区是位处于一座拥有主教座堂的岛屿,而该东向移民化市镇包括其矩形路网则是沿着河岸而建的[24]
中世纪波美拉尼亚格赖夫斯瓦尔德,属建于未有定居化位置的东向移民化市镇实例[25] 其由勘界人Locators 负责设计组织对应的定居设施、并在一个椭圆形区域里建立起具有一个中央街市的矩形化街区。

当时日耳曼斯拉维察英语Germania Slavica一带的发展也是得益于新市镇的建立,在那里先前已建立起了斯拉夫堡寨城镇,在这些地方即工事化据点 (gords)那里,是由商业区组成了郊区。文德-斯堪的纳维亚商人们于波罗的海沿岸是先建立起了众多生产和交易设施 (百货栈emporia) ,在诸如斯塞新这样的大城镇是有了将近9,000个常驻居民,克拉科夫则是成为了皮雅斯特波兰政体的首府,而弗罗茨瓦夫即已接受了市镇和宗教层面的管治还有中央权威。然而,在十二世纪末以来它们是借着新移民和领土扩张 (locatio civitatis),再经历了一轮持续蓬勃及发展。在如哈弗尔贝格那里一样为例,一旦有了一个教区的建立,就会引致市镇也一同发展,尽管也如新勃兰登堡为例,这类市镇也可以是从零开始再建立。这些所创建市镇的特征,是具有几何状或栅栏状的平面布局,其内包含了众多主要街道、相交轴线和一个中心交易场地。定居设施的不同发展阶段会体现于双城命名上,即如新城New town和旧城Old town这样的称呼[26][27]

在东向移民运动时期所建起的城镇,被那个时代的人称为自由市镇 (civitates liberae) 或“新市镇”。市镇数目的迅猛增势也引领起当时的中东欧城镇化,同时这些新市镇也与旧日定居点不同,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 引入德意志城镇法:此令市镇自身享有了广泛的行政和司法权限。市镇居民亦享有个人自由和广泛的财产权利,他们仅属于市镇内司法管辖下的臣民。市镇所受予的特权被其他市镇再复刻采用,某些时候是伴随了对相关原法章节的低度变更:在波罗的海南岸,吕贝克法得到33个市镇[28]跟法效仿;马德堡法勃兰登堡一带获得效法,即现代的萨克森地区,还有卢萨蒂亚西里西亚波希米亚北部、摩拉维亚北部和条顿骑士团国;波希米亚南部是效法了纽伦堡法;布尔诺(Brünn) 法以维也纳宪章形式,获摩拉维亚效法;伊格劳 (伊赫拉瓦) 法获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采矿区效法[29]。除了基本的市镇法例,还有一些效法是基于了被修正的市镇宪章[29]
  • 引入永驻贸易集市:在新市镇兴起前的集市都是临时性质的,市镇居民在新市镇固定下来后是得以自由买卖,而集市处所则成为了新市镇的一个中心组成部分[30]
  • 布局设置:新市镇属计划城市,以其布局设置通常都是规整样貌[25]

聚居区 编辑

以下是东向移民运动中德裔移民聚集区域:

城镇法及特权 编辑

市镇权利的授予是对吸引德意志定居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31]。当时的市镇宪章是赋予新住民了特权,而既有的附有集市的外围定居区则获得正式市镇宪章,并在此后即刻重建或扩张起来。就连较小的原住民聚居区也可同样获得这些新赋权限。当时不管既有的外郊定居区如何,勘界人是被委以职责,去建立全新的城镇,其目标在于足够可能地吸引更多移居者而新造诸多兴盛的人口中心区域[32][33]

德意志城镇法的传播 编辑

在诸多不同的德意志法之中,马德堡法和吕贝克法是成为了多数市镇效法的榜样,而曾担当起了最为重要的角色,这些在它们所服务的诸多新定居点那里,通常是以或多或少的模刻形式所呈现的。其他具有过地区内重要地位的市镇法例,包括有纽伦堡法,梅克伦堡法和伊格劳法。1188年的吕贝克法于十三到十四世纪期间,以样板之身而效力整个波罗的海贸易区内将近百座城镇 。 在十五世纪早期的时候据计有近350,000人是生活在吕贝克法的管辖之下。而源于大主教塞堡的维希曼英语Wichmann von Seeburg所赋予特权的马德堡法,首轮是传入了勃兰登堡萨克森卢萨蒂亚。 基于马德堡模板的法例 (譬如库尔默法和新市场法) 则传到了西里西亚、波兰、条顿骑士团国、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其他更远的地方。

后续 编辑

运动的终止 编辑

东向移民运动没有明确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然而,在1300年之后可以观察到定居运动的放缓,在14世纪,只有少数有讲德语的殖民者参与的新定居点被建立。对东向移民运动结束的解释必须包括各种因素,而无法清楚地权衡或区分它们。从1300年左右开始的气候恶化为“小冰河期”,即始于14世纪中期的农业危机。在1347年瘟疫造成的人口衰退之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破坏过程。如果可以在这里建立明确的联系,那么东向移民运动的结束将被理解为14世纪危机的一部分。

20世纪 编辑

20世纪的战争和民族主义政策严重改变了中欧和东欧的民族和文化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重组后的波兰,德国人被迫离开波兰走廊、上西里西亚东部和波兹南。二战期间,纳粹发起了纳粹-苏联的人口转移,消灭了波罗的海德国人、德国人在比萨拉比亚等人的旧定居点,将他们重新安置在未来被占领的波兰领土上。

二战期间为他们腾出了空间,根据纳粹的生存空间概念,根据东方总计划驱逐波兰人并奴役这些斯拉夫人和其他斯拉夫人。为了强调德国的领土要求,并展示德国对非日耳曼民族的所谓优越性,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文化、城市和科学成就被破坏、拒绝或呈现为德国人。尽管这一旨在将中欧和东欧完全重建为德国殖民地的宏伟计划的进一步实现因战争的轮到而受阻,但还暗示了驱逐200万波兰人和在吞并领土上定居的开始到1944年。

波茨坦会议——美国、英国和苏联领导人之间的会议——批准将德国人驱逐出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随着红军的推进和纳粹德国在1945年的失败,中欧、东欧和东中欧的种族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被驱逐出整个中欧和东欧的所有苏联占领的德国定居点,但也来自奥得河-尼斯线以东的前帝国领土,主要是西里西亚、东普鲁士、东勃兰登堡和波美拉尼亚省。苏联成立的波兰人民共和国吞并了大部分土地,而东普鲁士的北半部被苏联占领,成为加里宁格勒州,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飞地。前德国定居点由各自继承国家的少数民族公民重新安置(前苏台德地区的捷克人和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的波兰人)。然而,在东西德隆期间定居和日耳曼化的一些地区仍然构成现代德国的东北部,例如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勃兰登堡州、萨克森州的联邦以及荷尔斯泰因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一部分)的萨克森石灰岩东部。

构成现代德意志帝国和奥地利帝国东部省份的中世纪殖民区在20世纪初估计有3000万德国人居住。德国政治边界向西撤离,首先是在1919年,但实质上是在1945年,随后大约1500万人被迁移到今天的德国和奥地利边界内重新定居。只有最古老的12世纪和部分13世纪的殖民区在语言和文化上仍然是德语,它们位于1990年前的东德和奥地利东部的领土内。

相关组织 编辑

汉萨同盟 编辑

13至17世纪,波罗的海贸易被汉萨同盟所主导,联盟是由说低地德语德裔城镇中贸易公会组成的军事联盟,组成目的是为了保障在波罗的海(部分延伸至北海)的贸易垄断权。

条顿骑士团 编辑

由13世纪后半叶至15世纪期间,条顿骑士团统治普鲁士地区,使得更多日耳曼移民至普鲁士,以但泽柯尼斯堡为中心的移民聚落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外最大的德裔社区,直至1871德意志帝国将此区域并入疆界

参考资料 编辑

  1. ^ The Slippery Memory of Men (East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450-1450) by Paul Milliman page 2
  2. ^ The Man of Many Devices, Who Wandered Full Many Ways ...: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Janos M.Bak [Hardcover] Balázs Nagy (Editor), Marcell Sebok (Editor) page 654, 655
  3. ^ The Holocaust as Colonial Genocide: Hitler's 'Indian Wars' ... - Page 38 Carroll P. Kakel III - 2013 Within National Socialist discourse, the Nazis purposefully and skillfully presented their eastern colonization project as a 'continuation of medieval Ostkolonisation [eastern colonization], celebrated in the language of continuity, legacy, and colonial grandeur'.
  4. ^ 1972年在西德历史学界的主持邀请下,召开了“作为欧洲学术研究课题的中世纪德意志人东向移民拓殖行动”(Die deutsche Ostsiedlung des Mittelalters als Problem der europäischen Forschung)为主题的欧洲史学术研讨大会,荟集了来自全欧,包括波、 捷、匈、南、俄、法与德等各国史学家,针对这自19世纪中期以来即已被德意志、斯拉夫,以及美英法学界高度民族主义化的德人东向移民拓殖史,进行多方的对话。
  5. ^ 5.0 5.1 5.2 杜子信. 中古時期的德意志人東向移民拓殖史作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東向擴張的宣傳工具 (PDF). 兴大历史学报. 2018-12, (第三十二期).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16). 
  6. ^ 有关欧洲史学界针对中古德人东向移民拓殖史所建立的基本共识始末,参见Walter Schlesinger(Hrsg.), Die deutsche Ostsiedlung des Mittelalters als Problem der europäischen Geschichte (Sigmaringen: Jan Torbecke Verlag, 1975).
  7. ^ Helmut Beumann, “Kreuzzugsgedanke und Ostpolitik im hohen Mittelalter“, in: Helmut Beumann(Hrsg.), Heidenmission und Kreuzzugsgedanke in der deutschen Ostpolitik des Mittelalters (Bad Homburg: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63), pp.124-128.
  8. ^ Helmut M. Müller, Schlaglichter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Bonn: 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2009), p.59.
  9. ^ Geoffrey Barraclough, The Origins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 and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84), p.254
  10. ^ Oskar Halecki, Geschichte Polens (Frankfurt am Main: Verlag Heinrich Scheffler, 1963), p.36 ; Jürgen Mirow,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Volkes –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r Gegenwart (Gernsbach: Verlag Katz, 1990), p.163.
  11. ^ Walter Schlesinger, “Die geschichtliche Stellung der mittelalterlichen deutschen Ostbewegung“, in: Lolo Krusius-Ahrenberg/ Günther Stökl/ Walter Schlesinger/ Reinhard Wittram, Russland, Europa und der Deutsche Osten (München: R. Oldenbourg Verlag, 1960), pp.23-24.
  12. ^ Reinhard Baumann, “Die Deutsche Siedlung im Osten – Kulturbringer zwischen Oder, Pregel und Peipussee, in: Hans-Ulrich Engel(Hrsg.), Deutsche Unterwegs – von der mittelalterlichen Ostsiedlung bis zur Vertreibung im 20. Jahrhunderts (München/ Wien: Günter Olzog Verlag, 1983), pp.15-16.
  13. ^ Hanna Vollrath, “Deutsche Geschichte im Mittelalter“, in: Martin Vogt(Hrsg.), Deutsche Geschichte.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r Gegenwart (Stuttgart/ Weimar: J. B. Metzler,1997), pp.92-93.
  14. ^ Krzysztof Brzechczyn. Idealization XIII: Modeling in History. Rodopi. 2009: 235–. ISBN 978-90-420-2831-9. 
  15. ^ Mary Fulbrook; Professor of German History Mary Fulbrook. A Concise History of Germa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 February 2004: 13–. ISBN 978-0-521-54071-1. 
  16. ^ Werner Rösener. Agrarwirtschaft, Agrarverfassung und ländliche Gesellschaft im Mittelalter - p. 17. Oldenbourg. 1992. ISBN 978-3-486-55024-5. 
  17. ^ 17.0 17.1 Katalin Szende. Iure Theutonico ? German settlers and legal frameworks for immigration to Hungary in an East-Central European perspective. [September 28, 2020]. 
  18. ^ Bartlett 1998,第147页.
  19. ^ The Germans and the East, Charles W. Ingrao, Franz A. J. Szabo, Jan Piskorski Medieval Colonization in Europe, pages 31-32, Purdue University Press,2007 "The sources leave no doubt that rather numerous German settlers arrived into many areas of East Central Europe and that particularly in the earliest period of eastern colonization the so-called German law was introduced above all by immigrants from the German lands. This particularly affected the territory between the Elbe and the Oder, Western Pomerania, Prussia, western Poland, the Czech lands (and especially Moravia), Carinthia and Transylvania."
  20. ^ Anne-Lise Head-König. Migration in the Swiss Alps and Swiss Jura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mid-20th century - Migratory movements and their chronologies, 2.. Open Edition. [September 28,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6). 
  21. ^ Charles W. Ingrao; Franz A. J. Szabo. The Germans and the East - Piskorski, Jan Maria. "Medieval Colonization in Europe" pp. 27-37.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1-55753-443-9. 
  22. ^ Werner Trossbach; Clemens Zimmermann. Die Geschichte des Dorfes: von den Anfängen im Frankenreich zur bundesdeutschen Gegenwart. Ulmer. 2006. ISBN 978-3-8252-8324-7. 
  23. ^ Bal zs Nagy; Marcell Seb?k. The Man of Many Devices, who Wandered Full Many Ways--: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J nos M. Bak - Piskorski, Jan Maria -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So-called "East Colonisation"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pp. 654–667.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1 January 1999. ISBN 978-963-9116-67-2. 
  24. ^ Brather, Sebastian. Archäologie der westlichen Slawen. Siedlung,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im früh- und hochmittelalterlichen Ostmitteleuropa. Ergänzungsbände zum Reallexikon der germanischen Altertumskunde 30. Walter de Gruyter. 2001: 156, 159. ISBN 3-11-017061-2 (德语). 
  25. ^ 25.0 25.1 Brather, Sebastian. Archäologie der westlichen Slawen. Siedlung,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im früh- und hochmittelalterlichen Ostmitteleuropa. Ergänzungsbände zum Reallexikon der germanischen Altertumskunde 30. Walter de Gruyter. 2001: 156. ISBN 3-11-017061-2 (德语). 
  26. ^ Anna Paner, Jan Iluk: Historia Polski Virtual Library of Polish Literature, Katedra Kulturoznawstwa, Wydział Filologiczny, Uniwersytet Gdańsk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Charles Higounet. Die deutsche Ostsiedlung im Mittelalter.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90. ISBN 978-3-423-04540-7. 
  28. ^ Knefelkamp, Ulrich. Das Mittelalter. Geschichte im Überblick. UTB Uni-Taschenbücher 2105 2. UTB. 2002: 242. ISBN 3-8252-2105-9 (德语). 
  29. ^ 29.0 29.1 Brather, Sebastian. Archäologie der westlichen Slawen. Siedlung,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im früh- und hochmittelalterlichen Ostmitteleuropa. Ergänzungsbände zum Reallexikon der germanischen Altertumskunde 30. Walter de Gruyter. 2001: 155. ISBN 3-11-017061-2 (德语). 
  30. ^ Schich 2007,第217页.
  31. ^ Bartlett 1998,第326页.
  32. ^ Bartlett 1998,第320页.
  33. ^ Schich 2007,第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