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兹尼王朝

起源於突厥的阿拉伯奴隸兵的穆斯林王朝
(重定向自加兹尼王国

加兹尼王朝波斯语غزنویان‎,ġaznaviyān,公元977年-1186年[3]),宋代吉慈尼国[注 1],又称哥疾宁王朝哥疾宁王国[注 2],常误译作伽色尼王朝伽色尼王国[注 3],为波斯奴隶将军苏布克特勤创建的穆斯林王朝[7],因首都位于加兹尼而得名。王朝在极盛时统治区域包括今阿富汗伊朗、大部分河中地区、以及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范围[3][8][9]。加兹尼王朝约200余年的统治期间,其历任统治者多为波斯化[10]突厥裔,促进了中古时期波斯文化在中亚、南亚地区的传播。

加兹尼王朝
غزنویان
Ghaznavian
977年—1187年
Ghaznavids加兹尼王朝旗帜
加兹尼王朝旗帜
加兹尼王朝最大疆土
加兹尼王朝最大疆土
地位苏丹国
首都加兹尼
(977–1163)
拉合尔
(1163–1186)
常用语言波斯语 (官方)[1]
阿拉伯语 ( 官方 )
突厥语 (军事)[2]
宗教伊斯兰教逊尼派
政府王国
苏丹 
• 977-997
阿尔普特勤 (首位)
• 1160-1186
库斯劳·马利克英语Khusrau Malik (末位)
历史时期中世纪
• 建立
977年
• 终结
1187年
面积
1029估计3,400,000平方公里
前身
继承
萨法尔王朝
萨曼王朝
古尔王朝
塞尔柱帝国
今属于

加兹尼政权的奠基者阿尔普特勤为波斯萨曼王朝将军,率奴隶卫队驻扎在巴尔赫[11],然而他时常忽视来自波斯宫廷的命令,其女婿苏布克特勤后来更与萨曼王朝决裂。苏布克特勤的儿子马哈茂德在位时自封苏丹,脱离萨曼王朝独立[12]。他大举征讨波斯、河中、旁遮普等地,使王朝统治范围东及阿姆河印度河印度洋,西到雷伊哈马丹,是西突厥斯坦地理范围形成的重要阶段。

马哈茂德过世后,加兹尼王朝在30年内更替了9位苏丹,内战与塞尔柱人的崛起使王朝衰退,在丹丹纳干战役的惨败更使加兹尼失去对西部领土的控制[13][14]。直至11世纪中叶易卜拉欣苏丹上任后着手整顿经济、与塞尔柱人和谈,使王朝得以重新南下控制旁遮普与俾路支斯坦地区,中兴景况持续至其子马苏德三世英语Mas'ud III of Ghazni任内。12世纪初,帝国又因为继承人问题陷入长期内战,塞尔柱人与乌古斯人亦多次介入宫廷政争。1151年,末代苏丹库斯劳·马利克英语Khusrau Malik迁都旁遮普的拉合尔(位于现巴基斯坦),最后被古尔王朝消灭。

尽管加兹尼王朝起源于中亚的突厥人,但在语言,文化,文学和习性方面都被波斯人彻底地同化[15][16][17][18],德国历史学家贝尔托德·施普勒称其为“波斯的王朝”[19]

崛起 编辑

萨曼王朝的两支突厥族奴隶卫队辛朱立德突厥人英语Simjurid和加兹尼突厥人(Ghaznavids)的兴起,最终给其本身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辛朱立德突厥人接受呼罗珊东部的科希斯坦英语Kohistan地区为封地。萨曼王朝将军阿尔普特勤和阿布·哈桑·辛朱立(Abu al-Hasan Simjuri)争夺呼罗珊的总督位子,还有萨曼王朝的控制权,方法是他们在公元961年萨曼王朝下的埃米尔阿卜杜勒·马利克一世英语Abd al-Malik I去世后,扶立一个他们可以控制的埃米尔。

阿卜杜勒·马利克一世之去世,引起他的兄弟间的继承危机。宫廷里面的文官,而不是那两位突厥人武官,组成一派,他们拒绝了阿尔普特勤推荐的人选,取而代之的是努阿一世英语Nuh I的儿子,曼苏尔一世登上大位,而阿尔普特勤谨慎地退到了兴都库什山脉以南,在那里他占领加兹尼,成为萨曼王朝在当地的统治者。[20] 辛朱立德突厥人英语Simjurid则控制阿姆河以南的呼罗珊,但受到伊朗第三大王朝(白益王朝)强力的压制,萨曼王朝崩溃后,其被随后崛起的加兹尼王朝消灭。

突厥族奴隶将军为掌握王位而进行的斗争,加上朝廷里面经常见风转舵的文官集团的配合,都显示并加速了萨曼王朝的衰落。萨曼王朝的极弱吸引了葛逻禄人进入河中地区,葛逻禄人是刚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人。他们于公元992年占领布哈拉,并在河中地区建立喀喇汗国

阿尔普特勤于公元963年去世后,由其子阿布·伊沙克·易卜拉欣英语Abu Ishaq Ibrahim of Ghazna继位。在易卜拉欣去世后数年,数位突厥指挥官先后接任总督一职。直至977年,奴隶出身的苏布克特勤被萨曼王朝苏丹曼苏尔一世任命为加兹尼的新总督。

统治 编辑

苏布克特勤 编辑

苏布克特勤是前总督阿尔普特勤的女婿,他通过占领萨曼王朝印度沙希王朝的领土,包括现在的阿富汗大部分地区和巴基斯坦的部分地区,开始扩大自己的版图。 16世纪的波斯历史学家费里希塔英语Firishta记录苏布克特勤的族谱,说他是萨珊王朝皇族的后裔:“苏布克特勤是乔坎(Jookan)的儿子,乔坎(Jookan)是库坎希尔胡库姆(Juzan-Hukum)的儿子,库坎希尔胡库姆(Juzan-Hukum)是,库兹尔·阿尔斯兰(Kuzil-Arslan)的儿子,库兹尔·阿尔斯兰(Kuzil-Arslan)是费罗兹(Ferooz)的儿子,费罗兹是波斯(萨珊王朝末代君王)伊嗣俟三世的儿子。”但是,现代历史学家认为,这只是将自己与古代波斯历史联系起来的尝试。[21]

苏布克特勤死后,他的儿子伊斯玛仪登基,但为时不长,他在公元998年的加兹尼战役英语Battle of Ghazni(998)中被苏布克特勤的另一个儿子马哈茂德击败俘虏。

苏布克特勤之子马哈茂德 编辑

公元997年,苏布克特勤的另一个儿子马哈茂德继位[22],马哈茂德和加兹尼王朝在历史上是密不可分。他完成了对萨曼王朝印度沙希王朝领土的征服,其中包括木尔坦伊斯玛仪派王国,信德,以及白益王朝的一些领土。整体来说,马哈茂德的统治时期是加兹尼王朝的黄金时代,和鼎盛时期。他在印度北部进行了17次远征,建立了王朝的控制权,并设立了附庸国。他的突袭行动还掠夺了许多战利品。他建立的权威涵盖从雷伊撒马尔罕,从里海亚穆纳河之间的领域。

在马哈茂德统治期间(公元997-1030年),加兹尼王朝在呼罗珊的Farana附近安置了4000土库曼人家庭。到公元1027年,由于土库曼人袭击了邻近定居点,图斯总督阿布·阿拉里斯·阿尔斯兰·贾迪布(Abu l'Alarith Arslan Jadhib)对他们采取军事行动,土库曼人被击败并逃散到邻国。[23] 在公元1,033年,加兹尼王朝的总督塔什·法拉什英语Tash Farrash,因为土库曼人进入呼罗珊劫掠,他处决了五十名土库曼人头目[24][24]。马哈茂德同时与喀喇汗国达成协议,以阿姆河为两国的边界。

马哈茂德对印度的远征和劫掠,带回加兹尼巨大的财富,当代历史学家(例如倍哈齐英语Abolfazl Beyhaghi菲尔多西)针对他在首都的建设宏伟,和这位征服者对文学的慷慨支持,做了生动的描述。 他在公元1030年去世。

衰败 编辑

马哈茂德的双胞胎儿子 编辑

马哈茂德将帝国留给了他的儿子穆罕默德英语Muhammad of Ghazni,这个儿子温驯,亲切,而且柔和。他的孪生兄弟马苏德英语Mas'ud I of Ghazni要求分给他自己用武力赢得的三个省份,但他的兄弟不同意。 马苏德只好诉诸武力,成为国王,弄瞎穆罕默德的眼睛并将其囚禁以示惩罚。 但是马苏德无法保住帝国,在公元1040年的丹丹纳干战役战役中惨败,他在伊朗中亚的所有领土都被塞尔柱人夺走,让他的国土陷入了“麻烦时期”。[25][26] 他的最后一举是从城堡中收集所有财宝,期望组建一支军队,并在印度统治,但是他自己的军队掠夺了这些财宝,再次拥护他瞎了的兄弟为国王。两兄弟的地位互换:穆罕默德由狱中回复为王,而马苏德在统治10年后被打入地牢,他在公元1040年被暗杀。马苏德的儿子马杜德(Madood)是巴尔赫的总督,公元1040年,得知父亲去世后,他来到加兹尼,要求登上王位。他与盲眼的穆罕默德的儿子们争战,最后取得胜利。但是,帝国很快崩解,大多数国王都没有屈从于马杜德。在后来的9年的时间里,又有四位国王夺取加兹尼的王位。

易卜拉欣 编辑

公元1058年,马苏德的儿子易卜拉欣英语Ibrahim of Ghazna成为国王,他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他亲笔抄写《古兰经》。易卜拉欣还通过与塞尔柱人达成和平协议,并恢复文化和政治联系,更牢固地重建一个缩小的帝国。在易卜拉欣及其继任者的领导下,帝国度过了一段持续的平静时期。失去了西部领土,他们靠对于印度北部的掠夺而来的财富维持帝国的运作,但是,他们也遭到当地拉其普特人统治者的强烈抵抗,例如摩腊婆帕拉玛拉王朝,和卡瑙杰戈哈德瓦拉王朝英语Gahadvala dynasty。他在公元1098年过世。

马祖德三世 编辑

马祖德三世即位,当了十六年国王,一生无大事发生。当他在公元1115年去世时,这个王国衰弱迹象更加明显,他的儿子们之间的内部纷争,到苏丹巴赫拉姆·沙英语Bahram-Shah of Ghazna登基,并成为塞尔柱人的附庸而告一段落。[27] 巴赫拉姆·沙英语Bahram-Shah of Ghazna在公元1117年的加兹尼英语Battle of Ghazni(1117)击败了他的兄弟阿尔斯兰沙英语Arslan-Shah of Ghazna而成为国王。

苏丹 巴赫拉姆 沙 编辑

 
加兹尼的马祖德一世英语Mas'ud I of Ghazni时期的硬币,模仿印度沙希王朝的设计, 加兹尼的马祖德一世英语Mas'ud I of Ghazni名字为阿拉伯文。

苏丹巴赫拉姆-沙英语Bahram-Shah of Ghazna是最后一任的加兹尼王朝的国王,统治著加兹尼——这是第一个也是主要的加兹尼王朝的都城,长达35年。公元1148年,他在加兹尼被古尔王朝萨伊夫·丁·苏里英语Sayf al-Din Suri击败,但到次年又夺回这座城市。古尔王朝的国王阿拉·丁·胡塞恩英语Ala al-Din Husayn在公元1151年征服了这座城市,为他的兄弟库图布丁(Kuttubbuddin)之死报复,后者是加兹尼王朝国王的女婿,因轻罪而受到公开惩罚,而后被处决。阿拉·丁·胡塞恩把加兹尼夷为平地,放火焚烧了7天,此后他得了“Jahānsuz”(世界燃烧者)的称号。加兹尼在塞尔柱人干预(对巴赫拉姆-沙施以援手)下回到加兹尼王朝手中。[28] 加兹尼王朝与古尔王朝的斗争在随后的几年中继续,后者逐步蚕食加兹尼王朝的领土,加兹尼扎布列斯坦英语Zabulistan在被古尔王朝占领之前先被一群乌古斯人占领。[28] 加兹尼王朝在印度西北部的统治一直持续到公元1,186年,直到古尔王朝从库斯老·马利克英语Khusrau Malik手中夺取拉合尔为止。[28]

军队和战术 编辑

加兹尼王朝军队的核心人员主要由突厥人[29],和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组成,这些阿富汗人是从兴都库什山脉以南地区(现为阿富汗)训练和招募的。[30][31] 在马哈茂德统治期间,他在博斯特(现在的拉什卡尔加)建立了一个新的更大的军事训练中心。这个地区以制造作战武器的铁匠工艺而闻名。在占领并征服旁遮普地区后,加兹尼王朝开始在其军队中招募印度教徒。[32][33]

就像从阿拔斯王朝留下的躯壳中崛起的其他王朝一样,加兹尼王朝行政传统和军事做法也传自阿拔斯王朝。至少在最早的战役中,阿拉伯马匹在加兹尼王朝的军事入侵中仍占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深入突袭敌人阵营的行动中。有记录证明,在公元1,008年,他们派出“ 6000匹阿拉伯战马”参与对国王阿南达帕拉英语Anandapala的战事,阿拉伯骑兵部队的存在一直持续到公元1,118年,加兹尼王朝在拉合尔的总督统治时期。[34][35]

但是,他们也会采取一些独特的改变,来满足加兹尼王朝地理环境的要求。由于进入中央平原(或称印度河-恒河平原),加兹尼王朝在公元11和12世纪发展了第一支使用战象进行战斗的穆斯林军队,大象的前部装有铠装保护。在加兹尼王朝的其他地区,特别是在中亚,使用这些战象来作战,算是使用外国武器。[36]

国家与文化 编辑

另请参阅:加兹尼王朝的维齐尔列表英语List of Ghaznavid Viziers

 
加兹维尼德王朝时期工艺品: 人工吹制,轮切玻璃瓶,时期为公元11世纪上半叶,发觉地点在伊朗内沙布尔的 Teppe Madraseh。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根据英国历史学者克利福德·埃德蒙德·博斯沃思的说法:

加兹尼王朝的苏丹突厥语民族,但是所有资料来源都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因此我们无法推估他们之间土耳其人的习俗和思维方式的持久性。然而,鉴于加兹尼王朝的军事支撑的基本基础始终是他们的突厥语民族的士兵,因此王朝必须始终需要与他们的部队的需求和愿望保持协调;同样,也有迹象表明,在早期的加兹尼王朝统治时期,某些土耳其文学文化持续存在(Köprülüzade,第56-57页)。但是,消息来源确实清楚地表明,苏丹们行使政治权力,和行政机构迅速进入了波斯-伊斯兰政体和君主统治的传统之内,而统治者是一个遥远的人物,在神圣的恩宠的支持下,统治著大量商人,工匠,农民等等,这些人的主要职责是在各个方面都服从,而最重要的是在纳税这一项。指导国家日常运行,并增加收入,以支持苏丹的生活方式,和为专业部队提供资金的官僚机构,都由波斯人构成,他们沿袭了萨曼王朝的行政传统,只增强了世俗力量的概念。
国家机构的波斯化,伴随着加兹尼王朝宫廷的高等文化的波斯化……在加兹尼的易卜拉欣英语Ibrahim of Ghazna及其继任者直到巴赫拉姆·沙英语Bahram-Shah of Ghazna时期,文学创作水平也很高,阿布-法拉伊·鲁尼英语Abul Faraj Runi萨纳伊,ʿOṯmān Moḵtārī,马苏底 沙底 萨门英语Mas'ud-i Sa'd-i Salmān,Sayyed Ḥasan Ḡaznavī等诗人。我们从诗人传记字典(taḏkera-yešoʿarā)中得知,在库斯劳·马利克英语Khusrau Malik拉合尔宫廷里面有许多优秀的诗人,不幸的是,他们的诗书(dīvāns)都没有留存。把埃本·莫卡法尔英语Ebn Moqaffaʿ 的阿拉伯文故事书《卡里拉和丁娜英语Kalila wa Dimna》翻译成优雅的波斯散文的 Abu’l-Maʿālī Naṣr-Allāh b. Moḥammad ,他曾担任苏丹首席秘书一段时间(克利福德·埃德蒙德·博斯沃思, 加兹尼王朝后期,第127-28页)。因此,加兹尼王朝出现由土耳其奴隶出身的建国者,在文化上波斯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当代突厥语族所建立王朝,如塞尔柱帝国喀喇汗国的现象[37]

波斯文学的文化在公元11世纪的加兹尼王朝统治时复兴。[38][39][40] 加兹尼王朝宫廷以对波斯文学的支持而闻名,以至于诗人法鲁基英语Farrukhi Sistani远从他的故乡到王朝宫廷为他们工作。[41] 诗人温苏里英语Unsuri的简短诗歌集是献给苏丹马哈茂德及其兄弟纳斯尔(Nasr)和亚古布(Yaqub)的。[42] 加兹尼王朝宫廷的另一位诗人曼努切里英语Manuchehri为喝酒的优点和优点写了许多诗章。[43]

苏丹马哈茂德将布哈拉塑造为文化中心,让加兹尼成为学习中心,邀请了菲尔多西比鲁尼前来。他甚至试图说服伊本·西那前来,但遭到拒绝。[44] 马哈茂德希望他的名望和功勋,用波斯语广为传播,他也喜欢在他的宫廷聚有数百名诗人,。[45] 他将整个图书馆从雷伊伊斯法罕搬到加兹尼,甚至要求花剌子模王朝的宫廷把他们的饱学之士送到加兹尼[46] 由于他入侵雷伊和伊斯法罕,波斯文艺作品在阿塞拜疆伊拉克开始出现。[47]

加兹尼王朝继续发展波斯语的历史著作,这在前朝萨曼王朝[48] 就已经发起。历史学家阿布·法德尔·巴哈吉英语Abu'l-Fadl Bayhaqi的作品《Tarikh-e Beyhaqi》(巴哈吉历史)写于公元11世纪下半叶,就是一例。[49]

尽管加兹纳维王朝起源于突厥,他们的军事领导人通常也是突厥人,但是由于苏布克特勤和马哈茂德最初参与萨曼王朝事务,和处在萨曼王朝的文化环境,这个王朝被彻底波斯化,因此在实务上,不能认为他们对伊朗的统治是来自外国统治的一种。他们还复制了萨曼王朝的行政系统。[50] 就对文化上的重视,和对波斯诗人的支持而言,他们比波斯族的伊朗人对手白益王朝更波斯化。众所周知,白益王朝喜爱阿拉伯文学胜于波斯文学。[51]

历史学家克利福德·埃德蒙德·博斯沃思解释说:“实际上,加兹尼王朝采用波斯的行政和文化方式,摆脱了他们最初的土耳其草原背景,并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波斯-伊斯兰传统。”[52] 因此,加兹尼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研究阿拉伯学问的中心。[53]

苏丹马哈茂德入侵北印度,在拉合尔建立了波斯文化,后来产生了著名的诗人马苏底·沙底·萨门英语Masud Sa'd Salman[54] 在11世纪的加兹尼王朝统治下,拉合尔吸引了来自呼罗珊印度中亚的波斯学者,并成为主要的波斯文化中心。[55][56] 也是在马哈茂德统治期间,加兹尼王朝造币开始有双语图案,包括阿拉伯语天城文)。[57]

加兹尼王朝在加兹尼和阿富汗东部建立的波斯文化在12世纪的古尔王朝入侵中幸存下来,一直持续到蒙古人入侵为止。[58]

但王国没正式继承制度,经常出现兄弟争位的情况。

历史遗产 编辑

加兹尼王朝的鼎盛时期覆盖了当今伊朗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大部分地区,整个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加兹尼王朝统治者通常被认为是有功于把伊斯兰教传播到印度次大陆。除了通过袭击印度城市积累的财富,以及从印度罗阇取得贡品,加兹尼王朝还得益于他们在中国与地中海之间贸易路线上的中介地位。然而,他们无法长期掌权,到公元1040年,塞尔柱人占领了他们在波斯的领土,一个世纪后,古尔王朝又夺取了他们仅存的印度次大陆领土。

统治者列表 编辑

埃米尔列表 编辑

苏丹列表 编辑

  • 马哈茂德(997年-1030年)
  • 穆罕默德英语Muhammad of Ghazni(第一次在位1030年、第二次在位1040-1041年)
  • 马苏德一世英语Mas'ud I of Ghazni(1030年-1040年)
  • 马杜德(1041年-1050年)
  • 马斯乌德·本·马乌杜德(1049年)
  • 阿卜杜勒-拉希德(1049年-1052年)
  • 法鲁克-扎德(1052年-1059年)
  • 易卜拉欣英语Ibrahim of Ghazna(1059年-1099年)
  • 马苏德三世(1098年-1115年)
  • 苏尔坦努·杜乌拉·阿布·法塔赫·阿尔萨朗·肖(1115年-1118年)
  • 阿尔斯兰·沙(1116年-1117年)
  • 巴赫拉姆·沙(1117年-1152年)
  • 库斯劳·马利克英语Khusrau Malik(1160年-1186年)

注释 编辑

  1. ^ “吉慈尼”出自南宋淳熙年间的《岭外代答》。此时加兹尼王朝气数已尽,首都加兹尼城刚被古尔王朝攻占。[4]
  2. ^ “哥疾宁”一名出自《元史》,但元代时加兹尼王国已经灭亡。
  3. ^ “伽色尼”一名出自《魏书》与《北史》:“伽色尼国,都伽色尼城,在悉万斤南……薄知国,都薄知城,在伽色尼国南……”南北朝时加兹尼王国尚未建立,而且伽色尼在撒马尔罕(悉万斤)以南、巴尔赫(薄知)以北,但加兹尼在巴尔赫以南,因此伽色尼与加兹尼毫无关联。真正的伽色尼国乃昭武九姓史国,别称羯霜那。[5]伽色尼城即沙赫里萨布兹,位于撒马尔罕与巴尔赫之间。[6]

参考 编辑

  1. ^ Ghaznavids, E. K. Rowson, Encyclopedia of Arabic literature, Vol.1, Ed. Julie Scott Meisami, Paul Starkey, (Routledge, 1998), 251.
  2. ^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994-1040,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3), 134.
  3. ^ 3.0 3.1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 Edinburgh, 1963
  4. ^ Yang, Shao-yun. A Chinese Gazetteer of Foreign Lands. ArcGIS StoryMaps. 2023-12-18 [2024-01-15]. 
  5. ^ 张金龙. 隋代虞弘族属及其祆教信仰管窥. 文史哲. 2016-04-25, (2): 91-113 [2021-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4). 
  6. ^ 内田吟风. 魏書西域傳原文考釋 (下). 东洋史研究. 1972-12-31, 31 (3): 366–380 [2020-08-21]. ISSN 0386-9059. doi:10.14989/1528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6). 
  7. ^ Islamic Central Asia: an anthology of historical sources,  Ed. Scott Cameron Levi and Ron Sel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0), 83;The Ghaznavids were a dynasty of Turkic slave-soldiers..., "Ghaznavid Dynas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ncyclopædia BritannicaJonathan M. Bloom, Sheila Blair, The Grove Encyclopedia of Islamic Art and Architec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Vol.2, p.163, Online Edi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urkish dominated mamluk regiments...dynasty of mamluk origin (the GHAZNAVID line) carved out an empire..."
  8. ^ C.E. Bosworth, "Ghaznavi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Encyclopaedia Iranica, Online Edition 2006
  9. ^ C.E. Bosworth, "Ghaznavids", in Encyclopaedia of Islam, Online Edition; Brill, Leiden; 2006/2007
  10. ^ Böwering, Gerhard; Crone, Patricia; Mirza, Mahan. The 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Islamic Political Though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anuary 1, 2012: 410–411. 
  11.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Ghaznavid Dynas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line Edition 2007
  12. ^ The early Ghaznavids, C.E. Bosworth,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 4, ed. C. E. Boswor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 170
  13. ^ Truths and Lies: Irony and Intrigue in the Tārīkh-i Bayhaqī, Soheila Amirsoleimani, Iranian Studies, Vol. 32, No. 2, The Uses of Guile: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Moments (Spring, 1999), 243.
  14. ^ Ghaznawids, B. Spuler, The Encyclopedia of Islam, Vol II, Ed. B. Lewis, C. Pellat and J. Schacht, (Brill, 1991), 1051.
  15. ^ David Christian: A History of Russia, Central Asia and Mongolia; Blackwell Publishing, 1998; pg. 370: "Though Turkic in origin […] Alp Tegin, Sebuk Tegin and Mahmud were all thoroughly Persianized".
  16. ^ J. Meri (Hg.), Medieval Islamic Civilization: An Encyclopedia, "Ghaznavids", London u.a. 2006, p. 294: "The Ghaznavids inherited Samanid administrativ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a Persianate state in northern India. ..."
  17. ^ Sydney Nettleton Fisher and William Ochsenwald, The Middle East: a history: Volume 1, (McGraw-Hill, 1997); "Forced to flee from the Samanid domain, he captured Ghaznah and in 961 established the famed Persianate Sunnite Ghaznavid empire of Afghanistan and the Punjab in India".
  18. ^ Meisami, Julie Scott, Persian historiography to the end of the twelfth centur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9), 143. Nizam al-Mulk also attempted to organise the Saljuq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ersianate Ghaznavid model..
  19. ^ B. Spul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Caliphate in the East",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slam, Vol. IA: The Central islamic Lands from Pre-Islamic Times to the First World War, ed. by P.M. Holt, Ann K.S. Lambton, and Bernard Lew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pg 147: One of the effects of the renaissance of the Persian spirit evoked by this work was that the Ghaznavids were also Persianized and thereby became a Persian dynasty.
  20. ^ Encyclopædia Iranica, "Ghaznavi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C. Edmund Bosworth. December 15, 2001. Accessed July 3, 2012.
  21. ^ The Development of Persian Culture under the Early Ghaznavids, C. E. Bosworth, Iran, Vol. 6, (1968), 40.
  22. ^ John Clark Marshman. The history of India ... to the accession of the Mogul dynasty, page 94
  23. ^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994–1040,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3), 224.
  24. ^ 24.0 24.1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994–1040, 225.
  25.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EB2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6. ^ Encyclopedia Iranica, "Ghaznavi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dmund Bosworth, Online Edition 2007
  27.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Iranica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8. ^ 28.0 28.1 28.2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Iranica5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9. ^ Andre Wink, Al-Hind: The Making of the Indo-Islamic World, Vol.2, (Brill, 2002), 114.  – 通过Questia  
  30. ^ Houtsma, Martijn Theodoor. E.J. Brill's first encyclopaedia of Islam, 1913–1936 2. BRILL. 1987: 151 [24 September 2010]. ISBN 978-90-04-08265-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31. ^ Afghan and Afghanistan. Abdul Hai Habibi. alamahabibi.com. 1969 [2012-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8). 
  32. ^ Military Transition in Early Modern Asia.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33. ^ Military Manpower, Armies and Warfare in South Asia.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34. ^ Wink, André. Al-Hind: The Slavic Kings and the Islamic conquest, 11th-13th centuries illustrated, reprint. BRILL. 2002: 428 [22 June 2016]. ISBN 978-0-391-04174-5. 
  35. ^ Lewis, Bernard. The World of Islam.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2: 205. ISBN 978-0-500-27624-2. 
  36. ^ Lewis, Bernard. The World of Islam .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2: 205. ISBN 978-0-500-27624-2. 
  37. ^ C.E. Bosworth, "Ghaznavids" in Encyclopaedia Iranica, Online Edition 2012.
  38. ^ The Development of Persian Culture under the Early Ghaznavids, C.E. Bosworth, Iran, Vol. 6, (1968), 44.
  39. ^ Jocelyn Sharlet, Patronage and Poetry in the Islamic World: Social Mobility and Status in the Medieval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Tauris Academic Studies, 2011), 46.
  40. ^ Ghaznavids, E.K. Rowson, Encyclopedia of Arabic Literature, Vol.1, Ed. Julie Scott Meisami and Paul Starkey, (Routledge, 1998), 251.
  41. ^ Jocelyn Sharlet, Patronage and Poetry in the Islamic World: Social Mobility and Status in the Medieval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27.
  42. ^ Jocelyn Sharlet, Patronage and Poetry in the Islamic World: Social Mobility and Status in the Medieval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52.
  43. ^ The Theme of Wine-Drinking and the Concept of the Beloved in Early Persian Poetry, E. Yarshater, Studia Islamica, No. 13 (1960), 44.
  44. ^ Brian Spooner and William L. Hanaway, Literacy in the Persianate World: Writing and the Social Ord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12), 284.
  45. ^ Hail to Heydarbaba: A Comparative View of Popular Turkish & Classical Persian Poetical Languages, Hamid Notghi and Gholam-Reza Sabri-Tabrizi, British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Studies, Vol. 21, No. 2 (1994), 244.
  46. ^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994–1040,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3), 132.
  47. ^ The Institution of Persian Literature and the Genealogy of Bahar's "Stylistics", Wali Ahmadi, British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Studies, Vol. 31, No. 2 (Nov. 2004), 146.
  48. ^ The Past in Service of the Present: Two Views of History in Medieval Persia, J. S. Meisami, Poetics Today, Vol. 14, No. 2, Cultural Processes in Muslim and Arab Societies: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Periods (Summer, 1993), 247.
  49. ^ The Development of a Literary Canon in Medieval Persian Chronicles: The Triumph of Etiquette, E. A. Poliakova, Iranian Studies, Vol. 17, No. 2/3 (Spring – Summer, 1984), 241.
  50. ^ The Development of Persian Culture under the Early Ghaznavids, C.E. Bosworth, Iran, Vol. 6, (1968), 36.
  51. ^ Encyclopedia Iranica, Iran, EHSAN YARSHATER, Online Edition 2008,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2. ^ Clifford Edmund Bosworth, The new Islamic dynasties: a chronological and genealogical manual, Edition: 2, Published by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7486-2137-7, p. 297
  53. ^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 994–1040,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3), 134.
  54. ^ Ghaznavids, Homyra Ziad, Medieval Islamic Civilization, Ed. Josef W. Meri, (Routledge, 2006), 294.
  55. ^ Muzaffar Alam, Françoise Delvoye Nalini and Marc Gaborieau, The making of Indo-Persian Culture: Indian and French Studies, (Manohar Publishers & Distributors, 2000), 24.
  56. ^ Brian Spooner and William L. Hanaway, Literacy in the Persianate World: Writing and the Social Order, 284.
  57. ^ C.E. Bosworth, The Ghaznavids 994-1040,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3), 44.
  58. ^ The Development of Persian Culture under the Early Ghaznavids, C.E. Bosworth, Iran, Vol. 6, (1968), p. 39. doi:10.2307/429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