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黎朝

越南朝代
(重定向自后黎朝

后黎朝越南语Nhà Hậu Lê茹後黎),越南的一个朝代,由黎利于1428年(天庆三年;明宣德三年)创立,国号大越。后黎朝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部分。前期与占城对峙;到了后期,阮主郑主分据南北对峙,后黎朝皇帝仅为郑主的傀儡。

黎思诚治下的后黎

部分越南的历史学者,先将1428年至1527年的前期称作黎初朝越南语Nhà Lê sơ茹黎初),后将1533年至1789年的后期称作黎中兴朝越南语Nhà Lê trung hưng茹黎中興),以示区别。

历史 编辑

建立 编辑

后黎朝由黎利于1428年建立。黎利出生于越南陈朝清化省,其家族为当地豪族。1407年,中国明朝灭越南胡朝,并吞越南,使得越南反明冲突不断。1418年,黎利在蓝山起义反明,自称“平定王”。黎利听从少尉黎只的建议,于1424年起先占领越南中部地区,再占领东都(今河内)。黎利于1427年(明宣宗宣德二年)将明朝逐出越南。明朝放弃直接管辖越南,改封黎利于1426年所立之傀儡君主陈嵩为安南国王。黎利将明军驱逐之后,便对陈嵩不利,陈嵩死因众说纷纭,一说是遁逃时被朝廷所获,便饮毒药而死;一说是他“潜驾海船而卒”;一说是潜逃时被黎利令人追杀。1428年,黎利建立后黎朝,定都东京(今河内)。

太祖 编辑

黎利于1428至1433年在位。在位之初,明朝不承认其地位,要求立陈朝后裔为安南国王。1431年,黎利表明遍寻不着陈朝宗室后裔之后(或将他们全部屠杀),明朝妥协,封黎利为安南国王。黎利即位后,即大封追随他蓝山起义功臣

太宗 编辑

黎利死后,子黎元龙(1433至1442年在位)即位,当时仅十岁,由黎察辅政。1438年,黎察因滥权而遭处决。黎元龙的皇后本为杨氏贲,有一子黎宜民本被封为皇太子。杨氏贲被废后,黎宜民也被降为谅山王,埋下后来黎宜民发动兵变杀黎仁宗之因。黎元龙喜好女色,1442年强迫侍奉阮荐的婢女阮氏路随驾伺候,不久黎元龙暴毙,阮荐家族亦遭牵连。

仁宗 编辑

黎元龙死后,由其子黎邦基(1442至1459年在位)即位,当时仅两岁,由其母宣慈太后阮氏英摄政,国政则由阮氏英及大臣郑可(越南语Trịnh Khả鄭可?)把持。初期越南内部相对和平繁荣,并且向占城扩张。1451年,阮氏英杀郑可,但1453年仁宗亲政时,便赦免了郑可的罪名,并给其家人官田。仁宗名义上亲政时只有十二岁,阮氏英仍掌大权。1459年,谅山王黎宜民发动兵变进入皇宫,杀仁宗。为免被擒获或被叛军所杀,阮氏英使一仆人将自己杀死。

谅山王 编辑

黎宜民为仁宗之兄,于1459年发动兵变杀仁宗,即位为皇帝。不久,大臣阮炽、丁列杀黎宜民,改立太宗四子黎思诚为帝。黎宜民在位仅九个月(1459年至1460年)。

圣宗 编辑

黎思诚(1460至1497年在位)是一个深受儒教影响的人。他即位后,以中国宋朝理学为样本着手改变越南。他认为政务应由有品德的人而非出身豪门的人来主掌。当时越南的科举考试仅断断续续地举行。为了使更多豪门之外的人入仕,圣宗重启了科举制度。圣宗也在各地进行普查,在各省广设文庙以尊儒教,停止兴建新的佛教、道教寺院,并限制僧侣购置新的田产。

此时也是越南武力的强盛时期,对外讨伐了北方的海盗、哀牢、以及占城。1471年,越南占领占城的首都毘阇耶(Vijaya),俘虏占城国王槃罗茶全(Bàn La Trà Toàn或Pau Kubah),占城人民大批向柬埔寨马六甲移民。自此占城北部阿摩罗波胝(Amaravati)及中部毘阇耶被越南占领,仅剩南部宾童龙(Panduranga)保有部分独立,成为越南的保护国。1479年,越南又攻打澜沧王国(今老挝)。越南攻陷澜沧首都琅勃拉邦(在盆蛮一带置镇宁府),自此使得澜沧向越南朝贡。击败占城使得越南得以快速向南扩张,越南在这些新征服的土地上让军人及农民耕种,进行屯田制。

圣宗时颁布了新的律法《洪德刑律》(1483年)。圣宗下令吴士连编写的《大越史记全书》成为官方史书。圣宗本人也喜好诗书,在宫中辟有“九歌琼苑”,常与文人唱和。圣宗擅长用喃字创作,也擅长汉文,本人也著有许多作品。

宪宗 编辑

黎思诚死后,子黎鏳即位,在位时间为1497至1504年。宪宗是能守成的君主,政事照太祖及圣宗之例而无更张。此时越南处于太平时期。

肃宗 编辑

宪宗死后,其子黎敬甫即位,在位仅六个月(1504年)。

威穆帝 编辑

肃宗死后,黎濬即位,在位时间为1505至1509年。黎濬是宪宗之子,肃宗之兄。黎濬好酒色,行暴政,残害宗亲,使得许多宗亲有反意。黎濬雇有一批侍卫保护自己,其中之一便是后来篡位建立莫朝的莫登庸。莫登庸与黎濬非常亲近,并升到了天武卫都指挥使之位,在黎濬在位时期开始坐大。威穆帝的堂弟简修公黎晭被威穆帝关于狱中,贿赂守卫才得以脱逃,后与其它大臣一起举兵反威穆帝。黎濬死因说法不一,大越史记全书所载说法有二,一说被黎晭所俘后饮鸩自杀,一说逃亡时被杀,明史外国传二则说阮种逼黎濬自杀后立其弟阮伯胜为帝,黎广诛阮伯胜,再立黎晭为帝。

襄翼帝 编辑

黎潆即位后,有数次内乱,又喜爱大兴土木,使得民众困苦,士卒疲劳。1516年,陈暠造反,大臣郑惟㦃趁机弑帝。黎潆在位时间为1509至1516年。

衰亡 编辑

郑维㦃杀襄翼帝后,立黎光治为帝。仅三天,又立黎椅为帝,为昭宗。陈暠一度攻入首都,昭宗短暂出逃,郑维㦃收复首都后,昭宗复位。之后,郑维岱杀黎光治。昭宗在位的时期,权臣互斗,一派为莫登庸,另一派则是郑氏与阮氏两个有权势的家族。昭宗后来因内乱逃离首都投靠郑绥,莫登庸立黎椿即位,为恭皇帝。昭宗又被郑绥挟制。

后莫登庸败郑绥,擒昭宗,并杀之,又迫使恭皇禅位于自己,又逼恭皇母子自杀。

复辟 编辑

内政 编辑

外交 编辑

明朝承认,为“安南国王”。清朝时亦有册封,曾纳岁贡。多次打败占婆与入侵老挝川圹省

经济 编辑

文化 编辑

历代君主 编辑

黎初朝 编辑

黎初朝君主年号  编辑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 在位时间 年号及使用时间 陵号
高上祖
(后黎朝朝廷追尊)
明皇帝
(后黎朝朝廷追谥)
黎诲 ?年-?年
显祖
(1428年太祖黎利追尊)
昭德至仁泽皇帝
(历代累谥)
黎汀 ?年-?年 来闻陵
宣祖
(1428年太祖黎利追尊)
宪文睿哲福皇帝
(历代累谥)
黎旷 ?年-?年 佛皇陵
太祖
(1433年太宗黎元龙尊上)
统天启运圣德神功睿文英武宽明勇智弘义至明大孝高皇帝[1]
(历代累谥)
黎利 1385年-1433年 1428年-1433年 顺天 1428年-1433年 永陵
太宗
(1442年仁宗黎邦基尊上)
继天体道显德圣功钦明文思英睿仁哲昭宪建中文皇帝
(历代累谥)
黎元龙
(黎麟)
1423年-1442年 1433年-1442年 绍平 1433年-1439年 祐陵
大宝 1440年-1442年
仁宗
(1460年圣宗黎思诚尊上)
钦文仁孝宣明聪睿宣皇帝
(历代累谥)
黎邦基
(黎濬)
1441年-1459年 1442年-1459年 大和 1443年-1453年 穆陵
延宁 1454年-1459年
- 厉德侯
(1460年圣宗黎思诚定)
黎宜民
(黎琮)
1439年-1460年 1459年-1460年 天兴 1459年-1460年
圣宗
(1497年宪宗黎鏳尊上)
崇天广运高明光正至德大功圣文神武达孝淳皇帝
(历代累谥)
黎思诚
(黎灏)
1442年-1497年 1460年-1497年 光顺 1460年-1469年 昭陵
洪德 1470年-1497年
宪宗
(1504年肃宗黎敬甫尊上)
体天凝道懋德至仁昭文绍武宣哲钦圣彰孝睿皇帝
(历代累谥)
黎鏳
(黎晖)
1461年-1504年 1497年-1504年 景统 1498年-1504年 裕陵
肃宗
(1505年威穆帝黎濬尊上)
昭义显仁温恭渊默惇孝允恭钦皇帝
(历代累谥)
黎敬甫
(黎㵮)
1488年-1504年 1504年 泰贞 1504年 敬陵
- 愍厉公
(1510年襄翼帝黎潆定)
黎濬
(黎諠)
1488年-1509年 1504年-1509年 端庆 1505年-1509年 安陵
威穆帝
(1517年昭宗黎椅谥)
德宗
(1517年昭宗黎椅追尊)
配天裕圣温良光明文哲寛弘彰信绥休睦孝建皇帝
(历代累谥)
黎镔 1466年-1502年 受节陵
- 灵隐王
(1516年郑惟㦃定)
黎潆
(黎晭)
1495年-1516年 1509年-1516年 洪顺 1509年-1516年 元陵
襄翼帝
(1517年昭宗黎椅谥)
- - 黎光治 1509年-1516年 1516年 洪顺 1516年
明宗
(1517年昭宗黎椅追尊)
哲皇帝
(1517年昭宗黎椅追谥)
黎漴 ?年-1509年 康陵
- 陀阳王
(1523年莫登庸定)
黎椅
(黎𬤝)
1506年-1527年 1516年-1522年 光绍 1516年-1522年 永兴陵
昭宗
(后黎朝朝廷尊上)
神皇帝
(后黎朝朝廷谥)
- 恭王
(1527年莫登庸定)
黎椿
(黎懬)
1507年-1527年 1522年-1527年 统元 1522年-1527年 华阳陵
恭皇帝
(后黎朝朝廷谥)

黎中兴朝 编辑

黎中兴朝君主年号  编辑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 在位时间 年号及使用时间 陵号
庄宗
(1548年中宗黎暄尊上)
裕皇帝
(1548年中宗黎暄谥)
黎宁
(黎㫬)
?年-1548年 1533年-1548年 元和 1533年-1548年 景陵
中宗
(1556年英宗黎维邦尊上)
武皇帝
(1556年英宗黎维邦谥)
黎暄
(黎宠)
1535年-1556年 1548年-1556年 顺平 1549年-1556年 延陵
孝宗
(后黎朝朝廷追尊)
仁皇帝
(后黎朝朝廷追谥)
黎维絖 ?年-?年 华岳陵
英宗
(1573年世宗黎维潭尊上)
峻皇帝
(1573年世宗黎维潭谥)
黎维邦 1532年-1573年 1556年-1573年 天祐 1557年 布卫陵[2]
正治 1558年-1571年
洪福 1572年
世宗
(后黎朝朝廷尊上)
积纯刚正勇果毅皇帝
(后黎朝朝廷谥)[3]
黎维潭 1567年-1599年 1573年-1599年 嘉泰 1573年-1577年 华岳陵[4]
光兴 1578年-1599年
- 简辉帝
(1619年郑松初谥)[5]
黎维新 1588年-1619年 1599年-1619年 慎德 1600年 华峦陵[6]
敬宗
(1632年神宗黎维祺尊上)
显仁裕庆绥福惠皇帝
(1632年神宗黎维祺改谥)
弘定 1600年-1619年
神宗
(后黎朝朝廷尊上)
渊皇帝
(后黎朝朝廷谥)
黎维祺 1607年-1662年 1619年-1643年 永祚 1619年-1629年 群玉陵
德隆 1629年-1635年
阳和 1635年-1643年
1649年-1662年 庆德 1649年-1653年
盛德 1653年-1658年
永寿 1658年-1662年
万庆 1662年
真宗
(后黎朝朝廷尊上)
顺皇帝
(后黎朝朝廷谥)
黎维祐
(黎维禔)
1630年-1649年 1643年-1649年 福泰 1643年-1649年 花浦陵[7]
玄宗
(1671年嘉宗黎维禬尊上)
豁达睿聪刚毅中正温柔和乐钦明文思允恭克让穆皇帝
(1671年嘉宗黎维禬谥)
黎维䄔
(黎维禧)
1654年-1671年 1662年-1671年 景治 1663年-1671年 果盛陵
嘉宗
(1675年熙宗黎维祫尊上)
宽明敏达英果徽柔克仁笃义美皇帝
(1675年熙宗黎维祫谥)
黎维禬
(黎维𬓆
1661年-1675年 1671年-1675年 阳德 1672年-1674年 福安陵
德元 1674年-1675年
熙宗
(1716年裕宗黎维禟尊上)
聪敏英果敦豁宽裕伟度徽恭章皇帝
(1716年裕宗黎维禟谥)
黎维祫
(黎维禛)
1663年-1716年 1675年-1705年 永治 1676年-1680年 富宁陵
正和 1680年-1705年
裕宗
(1731年昏德公黎维祊尊上)
纯正徽柔温简慈祥宽惠逊敏和皇帝
(1731年昏德公黎维祊谥)
黎维禟
(黎维祹)
1680年-1731年 1705年-1729年 永盛 1705年-1720年 金石陵[8]
保泰 1720年-1729年
- 昏德公
(1732年纯宗黎维祥定)
黎维祊 1709年-1735年 1729年-1732年 永庆 1729年-1732年 青池县金缕社
永庆帝
阮朝改定)[9]
纯宗
(1735年懿宗黎维祳尊上)
宽和敦敏柔逊谨恪沈潜坦易简皇帝
(1735年懿宗黎维祳谥)
黎维祥
(黎维祜)
1699年-1735年 1732年-1735年 龙德 1732年-1735年 平吴陵
懿宗
(1759年显宗黎维祧尊上)
温嘉庄肃恺悌通敏宽洪渊睿徽皇帝
(1759年显宗黎维祧谥)
黎维祳
(黎维祎)
1719年-1759年 1735年-1740年 永佑 1735年-1740年 扶黎陵
显宗
(1786年愍帝黎维祁尊上)
永皇帝
(1786年愍帝黎维祁谥)
黎维祧
(黎维𥚻)
1717年-1786年 1740年-1786年 景兴 1740年-1786年 盘石陵
佑宗
(1786年愍帝黎维祁追尊)
衍皇帝
(1786年愍帝黎维祁追谥)
黎维祎 ?年-1771年 同陵
- 愍皇帝
(1884年阮朝朝廷追谥)
黎维祁
(黎维 
1765年-1793年 1786年-1789年 昭统 1787年-1789年 盘石陵

世系图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黎贵惇的《大越通史》中,“至明”作“至仁”。
  2. ^ 英宗是黎除后人,继位之前,家族定居东山县布卫社。自英宗开始,黎朝皇帝不再葬在蓝山,而是葬在布卫社及其附近。
  3. ^ 引《黎朝帝王事业》·例祭奉事·显光殿
  4. ^ 华岳陵在东山县布卫社,阮朝明命年间所立石碑称为“华嵩陵”。
  5. ^ 《越史续编》卷二十<敬宗惠皇帝>:“……(郑松)次日早召诸臣曰:‘天变不虚生,不意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诸臣皆曰:‘圣上至德,帝行不道,自绝于天。葬祭礼宜减削。’王曰:‘我心不忍。’命仍用天子礼。廷议不当入庙,立别殿享祀,谥为简辉帝,葬布卫陵。”
  6. ^ 华峦陵在东山县布卫社,又称“布卫陵”,阮朝明命年间所立石碑称为“华蛮陵”。
  7. ^ 花浦陵在东山县布卫社富谷村,又称“富谷陵”,阮朝明命年间所立石碑称为“华浦陵”。
  8. ^ 原葬古都陵,后迁至金石陵。
  9. ^ 非谥号,仿中国《明史》称明惠宗朱允炆为“建文帝”、明代宗朱祁钰为“景泰帝”的例子,在《后黎时事纪略》中称“永庆帝”。